CN116939664A -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9664A
CN116939664A CN202310892817.3A CN202310892817A CN116939664A CN 116939664 A CN116939664 A CN 116939664A CN 202310892817 A CN202310892817 A CN 202310892817A CN 116939664 A CN116939664 A CN 116939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e
user group
target user
priority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28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智
郑杨波
黄恒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28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96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9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准确的向用户群体推荐套餐。该方法包括: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群办理所述第一套餐的情况;基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所述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本申请用于套餐推荐过程中。

Description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运营商对于用户群体的营销策略大都是无差别的推荐套餐,很可能存在所推荐的套餐并不适用于该用户群体,导致运营商营销收益较低。因此,如何准确的向用户群体推荐套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能够准确的向用户群体推荐套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套餐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标签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群办理所述第一套餐的情况;所述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率、以及用户触达次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基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所述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价值;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餐推荐方法,首先确定与至少一个标签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和第一套餐,将该第一套餐推荐至目标用户群,通过标签匹配套餐和用户群,保证向用户群所推荐套餐更为贴合该用户群,在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后,获取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套餐推荐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确定该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进而可根据该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确定与目标用户群匹配的套餐,进一步更为准确的向目标用户群推荐套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包括: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采用第二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第二频次小于第一频次;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二套餐;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所述第二套餐与所述第一套餐不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目标用户群的不同情况,对目标用户群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出现无差别推荐套餐的同时更贴合于目标用户群的实际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表征低运营价值用户;将所述第一标签加入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标签。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断的更新标签数据库,丰富标签种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包括:响应于预设触发事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预设推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预设推送方式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短信、热线电话中的一个或多个。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目标用户群体在满足一定的预设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接收到与之匹配的套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多个指标的数值;所述多个指标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量、以及用户触达次数;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多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的数值及所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与所述第一套餐的收益成正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确定第一套餐对目标用户群体的营销效果,给予后续进行套餐推荐时一个参考。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套餐推荐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群办理所述第一套餐的情况;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所述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价值;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采用第二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第二频次小于第一频次;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二套餐;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所述第二套餐与所述第一套餐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表征低运营价值用户;将所述第一标签加入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标签。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响应于预设触发事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预设推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预设推送方式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短信、热线电话中的一个或多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多个指标的数值;所述多个指标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量、以及用户触达次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的数值及所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与所述第一套餐的收益成正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套餐推荐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套餐推荐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套餐推荐方法。
在本申请中,上述套餐推荐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套餐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套餐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套餐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套餐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套餐推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餐推荐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业务的不断扩展,运营商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信息覆盖面逐渐趋于全面,但也导致数据库愈发庞大且复杂;在营销过程中,随着各业务线对数据的依赖程度提升,对数据的易用性、可管理性和交互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并不有利于数据的提取。目前,现有的数据使用步骤大都是,由运营人员发起工单,描述需求背景、取数条件、屏蔽清单等信息,将一系列的工单交由熟悉sql和表结构的数据专员提取数据;数据专员接到取数工单后,查阅取数内容,并联系运营人员沟通取数细节,编写取数脚本;由数据专员执行取数脚本,并导出预览版本交给运营人员核对数据;核对无误后导出为通用清单交由运营人员;运营人员根据清单,通过各类触点(如短信、热线等)进行营销;运营人员发起取数工单,监控该批号码的行为、状态变化,以此核验营销效果。但在上述的流程中,人工干预部分较多,易出现交流口径不统一,服务营销与实时场景分离的问题,进而导致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同时,当前的运营商存量用户营销体系,在运营商每一次进行营销动作时,基本上都需要依赖于数据专员,把散落各库的数据整合汇总,再根据工单内容反馈给运营人员。运营人员收到反馈的数据,需检查是否与口径相符,如判断存在差异,还需要退回数据专员进行二次沟通。整个过程强依赖于数据专员的熟练度和业务水平,无法实现便捷地自助取数,且容易出错。
并且,在对用户群体进行服务营销时,也即是推荐套餐时,缺乏自动化运营的方式和手段,依赖于人工执行,无法做到跟随用户状态、行为、场景进行实时服务营销,跟踪营销效果;在运营人员与数据人员进行沟通处理时,缺乏统一的数据口径,沟通时无法实现准确地定位到目标用户,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很容易出现服务和营销与实时场景分离的问题。
技术层面来说,基于良好的数据治理背景和大数据平台封装服务,能仅通过字段和条件获得指定的用户的相关字段,无需额外指定表名。如能通过"select A0001(手机号码)where A0005(网别)=5G"的方式获取到5G登网用户清单,为快速制作标签提供了基础。业务层面来说,取数方式仍过于技术化,存在使用限制和学习门槛,实践中仍需依赖于取数专员;二则未能系统化地解决口径统一的问题,运营者间交流时存在壁垒,"取数"和"用数"之间可能存在误解,导致"用数"效果不佳;三为不同运营者之间取数需求并不互通,且口径未统一,一份同样内容的数据,有可能被不同运营者重复下载,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关技术中,运营商对于用户群体的营销策略大都是无差别的推荐套餐,很可能存在所推荐的套餐并不适用于该用户群体,导致运营商营销收益较低。因此,如何准确的向用户群体推荐套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餐推荐方法,首先确定与至少一个标签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和第一套餐,将该第一套餐推荐至目标用户群,通过标签匹配套餐和用户群,保证向用户群所推荐套餐更为贴合该用户群,在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后,获取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套餐推荐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确定该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进而可根据该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确定与目标用户群匹配的套餐,进一步更为准确的向目标用户群推荐套餐。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套餐推荐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UI界面101、前端102、控制层103、业务层104、数据层105、数据库106。
UI界面101可支持反应react、蚂蚁设计(Ant Design)、查询。
前端102可支持页面渲染、post请求、以及get请求等。
控制层103用于提供Data Api技术和服务API技术。
业务层104可用于进行标签创建、标签预览、标签同步、场景部署、查看场景、场景运营报表、群发任务创建、以及触点执行概况等。
数据层105可提供防SQL注入、存储过程、定时任务、读写数据库。
数据库106可以为持久型数据库,也可以为缓存型数据库。
上述套餐推荐系统中还包括多个功能性模块,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功能模块图,包括多层次标签模块201、策略模块202、智能营销模块203、系统配置模块204。
多层次标签模块201可以对标签进行配置,使标签按业务维度划分为多个种类,比如:如位置信息(通勤/固定)、设备信息(5G终端)、基本属性(年龄/青年、性别/男、消费能力/高)、场景特征(套餐超额/流量饱和度80%)、行为特征(订购会员、偏好App/腾讯视频)、营销特征(充值送/优惠敏感用户、退订宣传短信/高频营销)。
同时,多层次标签模块201还可以对标签的层级进行配置,也即是创建标签类型。多层次标签模块将标签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为主题层级,如:5G登网率、5G登网率/5G终端用户,主题标签以顶级标签为主题,标注该标签下的所有关键指标;第二类为条件层级,如:强捆绑/微信托收,明确商业目标并以此目标为主题,此主题之下所有指标均为该目标服务,进而提高标签的灵活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层次标签模块201通过一定的规则对标签进行创建,比如:通过业务定义标签:高流量需求用户;条件细则:如A00002(网别)=移网用户、流量饱和度>=80%、流量使用量>=5G、时序<20%=;等级层次:A(200%,10G);B(150%,8G);C(100%,6G)。业务使用:可视化分析,观察各层级数量分布、总数变化;维系回馈、营销推广。
在多层次标签模块201创建完成后,还需要对创建好的标签进行审核,为了达到业务共识的目的,建立审核机制,由创建者提交审核,创建者的上级主管审核通过后,通知创建者所在组织成员审阅,并设置审阅区期和已读/未读功能,审阅期结束时、阅读数超过2/3,则认为无异议,正式启用。
综上所述,多层次标签模块201把庞杂的数据进行分层别类,并提供便捷的取数手段,于外能使运营人员更好地洞察用户需求,及时有效地根据业务场景提供恰当的服务或产品;于内能统一数据口径,有益于沟通,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
策略模块202可以对向用户群推荐的套餐进行配置,并且对套餐进行审核。
智能营销模块203可以选定已经创建好的顶级标签,比如:主题(如“5G登网提升计划”),该主题下的所有标签都围绕该主题展开。进而细分标签:根据业务主题拆分标签(如5G登网提升计划/5G终端用户/高流量未登网)
智能营销模块203还可以定制营销策略(假设策略id为1382004);选中指定“细分标签”(如5G登网提升计划/5G终端用户)确定用户群体,在配置该用户群体的营销信息,比如:场景主题、开始/结束时间、推送方式(企微/短信/热线等)、推送内容、频次(一次性/每周/每月/自定义)等、触发事件(如流量饱和度>=80%、流量使用量>=5G)。在确定用户群体时,智能营销模块203可以通过屏蔽规则,对指定的标签用户进行屏蔽,(如#白名单用户、#米粉卡用户、#5G登网提升计划/已推广用户、#未成年用户)。
执行营销计划:基于上述的营销策略,对指定的时间点和标签下的用户进行筛选加工,根据选择推送方式进行推送触达,并记录为标签:#5G登网提升计划/1382004(策略id)/20230601(触达日期)。
完成推送后,智能营销模块203采集用户反馈信息(营销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用户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餐推荐系统通过自动标记的方式构建多层次标签体系。自助建立标签:以可视化交互界面为入口,结合业务场景需求,由运营人员自行创建和维护用户标签,并建立审核机制;自动标记:通过预设的规则和阈值,自动标记符合条件的用户。以此两类方式轻松构建完善、口径统一的多层次标签体系;基于多层次标签,快速指定用户群,配置推送规则:推送时间(如每日xx时)、指定渠道触点(如短信、热线、代理商等)、推送内容,并监控该用户群的变化情况,把结果每日反馈给运营人员,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的及时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套餐推荐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线路3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03。其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3以及通信接口304三者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302连接。
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通信线路302可以包括一通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3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3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包括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303可以独立于处理器301存在,即存储器303可以为处理器301外部的存储器,此时,存储器303可以通过通信线路302与处理器301相连接,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或者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质量确定方法。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303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即存储器303可以为处理器301的内部存储器,例如,该存储器303为高速缓存,可以用于暂存一些数据和指令信息等。
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3中的CPU0和CPU1。作为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套餐推荐装置3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301和处理器307。作为再一种可实现方式,套餐推荐装置3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305和输入设备306。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网络节点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网络节点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餐推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套餐推荐装置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定位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401、套餐推荐装置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至少一个目标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套餐推荐装置选中指定的标签,将贴有该标签的用户选中,集合为目标用户群。同时确定与该标签匹配的第一套餐。
示例性的,套餐推荐装置确定5G登网提升计划标签、5G终端用户标签、以及高流量未登网标签,根据以上标签确定出A、B、C、D、E五个用户,组成目标用户群,并且确定该标签对应的第一套餐为可将现有套餐的网速升级为5G网速的套餐流量包。
S402、套餐推荐装置采用第一频次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
结合S401中的示例,套餐推荐装置可一次性/每周/每月等频次向A、B、C、D、E五个用户推荐网速升级套餐。
S403、套餐推荐装置获取第一套餐的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
其中,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S403的实现过程可以为:套餐推荐装置可以采用定时任务的方式监控目标用户群体的产品订购、咨询、投诉等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和判断,确定在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后,该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
S404、套餐推荐装置基于套餐诊断报告,确定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
其中,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用户群办理套餐的情况,确定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价值。
S405、套餐推荐装置基于运营优先级,确定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用户群办理套餐量较高,则可向目标用户群推荐价格更高的套餐;若目标用户群办理套餐量较低,则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相对价格较低的套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餐推荐方法,首先确定与至少一个标签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和第一套餐,将该第一套餐推荐至目标用户群,通过标签匹配套餐和用户群,保证向用户群所推荐套餐更为贴合该用户群,在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后,获取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套餐推荐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确定该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进而可根据该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确定与目标用户群匹配的套餐,进一步更为准确的向目标用户群推荐套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4,如图5所示,上述S405、套餐推荐装置基于运营优先级,确定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501-S502实现。
S501、在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套餐推荐装置确定采用第二频次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
其中,第二频次小于第一频次。
示例性的,套餐推荐装置在获取到套餐诊断报告后,若目标用户群的触达次数小于等于3且存在客服投诉”或“触达次数大于5且回复TD”,则此判断目标用户群对广告较为反感,调整该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进而减少向该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的频次。
S502、在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套餐推荐装置确定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二套餐。
其中,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第二套餐与第一套餐不同。
示例性的,套餐推荐装置在获取到套餐诊断报告后,若目标用户群的触达次数大于等于20且办理量为零”,则判断目标用户群不具备该套餐营销性,也即是说该目标用户群并不适用于该套餐,应将降低目标用户群优先级,调整为第二优先级,并将该目标用户群推荐其他的套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目标用户群的不同情况,对目标用户群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出现无差别推荐套餐的同时更贴合于目标用户群的实际情况。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5,如图6所示,上述套餐推荐装置还可以更新标签数据库,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601-S602实现。
S601、在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套餐推荐装置生成第一标签。
其中,第一标签用于表征低运营价值用户。
结合S502中的示例,若目标用户群的触达次数大于等于20且办理量为零”,则确定目标用户群不具备该套餐营销性,将该目标用户群标记为“低运营价值用户”。
S602、套餐推荐装置将第一标签加入标签数据库。
其中,标签数据库还包括至少一个标签。
结合S601中的示例,将“低运营价值用户”标签接入标签数据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断的更新标签数据库,丰富标签种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4,如图7所示,上述S402、套餐推荐装置采用第一频次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701实现。
S701、套餐推荐装置响应于预设触发事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预设推送方式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
其中,预设推送方式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短信、热线电话中的一个或多个。
示例性的,套餐推荐装置在目标用户群体达到触发事件,比如流量饱和度≥80%或流量使用量≥5G时,在上午9时至上午10时通过企业微信、短信、热线电话等方式向目标用户群体推送套餐。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S701中涉及到的各个参数的具体计算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上记载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对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套餐推荐方法进行说明,而不应理解为本公开具体实现方式的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目标用户群体在满足一定的预设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接收到与之匹配的套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4,如图8所示,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多个指标的数值;多个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推送量、办理量、转化率、投诉量、收益金额、用户参与度、活动成本以及用户触达次数;上述S403、套餐推荐装置获取第一套餐的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之后,套餐推荐装置还可以确定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801-S802实现。
S801、套餐推荐装置确定多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示例性的,如下表所示,推送量的权重为10%、办理量的权重为15%、转化率的权重为15%、投诉量的权重为15%、收益金额的权重为20%、用户参与度的权重为10%、活动成本的权重为15%。
S802、套餐推荐装置基于多个指标的数值及每个指标的权重值,确定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
其中,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与第一套餐的收益成正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推送量得分=(实际推送数量/最大方可能推送数量)*10%;投诉量得分=[1-(实际投诉数量/实际推送数量)]*15%;业务办理数量得分=(实际成功业务办理数量/实际推送数量)*15%;收益金额得分=(实际收益金额/预期收益金额)*20%;用户参与度得分=(实际参与用户数/实际推送数量)*10%;转化率得分=(实际成功业务办理数量/实际参与用户数)*15%;活动成本得分=(预期活动成本/实际活动成本)*15%。
结合S801中的示例,
确定该次第一套餐的活动综合评分为76.42,其评分与活动的收益值呈正比。
其中,实际收益金额可以通过算法和EWV分析模型确定,其计算公式为:以“办理xx托收送xx会员”业务的试运营数据为例,执行本次运营后,运营收益=发送量(507,723)*办理率(0.2%)*佣金(5元)-发送量*投诉率*平均赔付金额(0)=5300元;如不执行运营(即自然办理量),收益=265元,则推断本次套餐推荐有所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S801和S802中涉及到的各个参数的具体计算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上记载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对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套餐推荐方法进行说明,而不应理解为本公开具体实现方式的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确定第一套餐对目标用户群体的营销效果,给予后续进行套餐推荐时一个参考值。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套餐推荐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餐推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901和通信单元902;处理单元901,用于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至少一个目标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通信单元902,用于采用第一频次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处理单元901,还用于获取第一套餐的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群办理第一套餐的情况;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率、以及用户触达次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基于套餐诊断报告,确定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的运营价值;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基于运营优先级,确定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在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采用第二频次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第二频次小于第一频次;在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二套餐;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第二套餐与第一套餐不同。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在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标签;第一标签用于表征低运营价值用户;将第一标签加入标签数据库;标签数据库还包括至少一个标签。
可选的,通信单元902,用于:响应于预设触发事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预设推送方式向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一套餐;预设推送方式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短信、热线电话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还用于:确定套餐诊断报告中每个参数的权重值;基于每个参数及每个参数的权重值,确定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
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902可以集成在通信接口上,处理单元901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上。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套餐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标签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
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
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群办理所述第一套餐的情况;
基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所述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价值;
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包括:
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采用第二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第二频次小于第一频次;
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二套餐;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所述第二套餐与所述第一套餐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表征低运营价值用户;
将所述第一标签加入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包括:
响应于预设触发事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预设推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预设推送方式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短信、热线电话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多个指标的数值;所述多个指标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量、以及用户触达次数;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的数值及所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与所述第一套餐的收益成正比。
6.一种套餐推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当前选定的至少一个标签,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匹配的目标用户群及第一套餐;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采用第一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套餐的所述目标用户群的套餐诊断报告;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群办理所述第一套餐的情况;所述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率、以及用户触达次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所述运营优先级用于表征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价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运营优先级,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的套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采用第二频次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第二频次小于第一频次;
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确定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第二套餐;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所述第二套餐与所述第一套餐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目标用户群的运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表征低运营价值用户;
将所述第一标签加入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用于:
响应于预设触发事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预设推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群推荐所述第一套餐;所述预设推送方式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短信、热线电话中的一个或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餐诊断报告包括多个指标的数值;所述多个指标包括办理量、转化率、投诉量、以及用户触达次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的数值及所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所述第一套餐的运营评分与所述第一套餐的收益成正比。
11.一种套餐推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套餐推荐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套餐推荐方法。
CN202310892817.3A 2023-07-19 2023-07-19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396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2817.3A CN116939664A (zh) 2023-07-19 2023-07-19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2817.3A CN116939664A (zh) 2023-07-19 2023-07-19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664A true CN116939664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2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2817.3A Pending CN116939664A (zh) 2023-07-19 2023-07-19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96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1986C2 (ru) Системы, аппарат и способы создания рекомендаций
US8332258B1 (en) Business to business dynamic pricing system
US20080189163A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R102042047B1 (ko) 정형 및 비정형의 빅데이터를 이용한 마케팅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069413A (zh) 基于另一个用户的用户偏好为一个用户定制显示内容
CN102056351B (zh) 一种推送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6415644A (zh) 动态内容项创建
US20170255997A1 (en) Social Investing Software Platform
CN108520471A (zh) 重叠社区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49863A (zh) 关键词的调价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íaz Ferreyra et al. Learning from online regrets: from deleted posts to risk awareness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CN115470867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坐席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31713B1 (en) User activity analysis using word clouds
CN111768174A (zh) 一种活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Zhang et al. Managing retrial queueing systems with boundedly rational customers
CN101179625A (zh) 基于语音号码查询行为的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434742A (zh) 账号的筛选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3516805A (zh) 应用分发平台、方法及系统
CN116939664A (zh) 套餐推荐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CN104462116A (zh) 数据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33454A (zh) 一种识别业务对象群体的方法及系统
WO200200885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ext sensitive advertisements to mobile users
CN112860700B (zh) 数据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1300543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collaborative customer service model
Mishra et al. Us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telecommunication dom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