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829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8294A
CN116938294A CN202210346687.9A CN202210346687A CN116938294A CN 116938294 A CN116938294 A CN 116938294A CN 202210346687 A CN202210346687 A CN 202210346687A CN 116938294 A CN116938294 A CN 116938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matrix
unequal
matrix
terminal
power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66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晴川
周加铳
朱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66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82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1061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4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8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82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根据终端反馈的第一PMI指示的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然后根据不等系数矩阵将该第二权值矩阵转换为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射频通道上发送不等功率的数据,提供功率利用率,并达到更好的波束副瓣,从而更好的对抗信道信息不准带来的性能损失,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技术是当前5G以及4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它利用了基站侧和终端侧配备的多个天线,在发射端的多个天线上各自独立发送信号,同时在接收端用多个天线接收并恢复原信息,可以在不需要增加带宽或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大幅地增加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及发送距离,且提供了最为强大的多天线波束赋形能力以及多用户空分复用能力,但是MIMO技术多天线之间也容易产生干扰。
常规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MIMO联合常规的多天线算法,例如多用户(multi-user,MU)迫零预编码算法(基于配对用户的信道信息,通过一个线性预编码矩阵,理论上完全消除多用户间干扰的一种方法),但是,FDD下的信道信息依赖于用户测量上报,受限于终端能力以及码本精度,信道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这就大大制约了MIMO的性能表现,导致MU迫零预编码算法对抗信道信息不准的能力较差,信道信息不准严重影响了MU预编码权值的精度,导致用户间干扰无法被完全抑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提供功率利用率,以及提供数据传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第一PMI指示第一权值矩阵;基于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基于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向终端发送数据。
上述方面中,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终端反馈的第一PMI指示的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然后根据不等系数矩阵将该第二权值矩阵转换为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射频通道上发送不等功率的数据,提供功率利用率,并达到更好的波束副瓣,从而更好的对抗信道信息不准带来的性能损失,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包括:基于不等系数矩阵、等效平滑因子和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入一个等效平滑因子,使得迫零解的有用信号最大化,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网络负载处于闲时状态时,将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中低于预设阈值的功率权值对应的射频通道关闭。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中功率权值小于预设阈值的功率权值对应的射频通道关闭,优先关断功率最小的通道,直至剩下的高功率通道满足功率需求为止,则可以关闭大部分的通道,提高节能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为中间高、两边低分布的功率权值矩阵。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或模块。该装置包括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该装置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还可以为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网络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该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或芯片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保存有指令,当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提供功率利用率,以及提供数据传输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互联网300。其中,无线接入网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120a-120j)。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和终端之间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
无线接入网设备(本申请中有时也称为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也可以通过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来实现,或者通过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来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基站作为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例子进行描述。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120j来说,终端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终端,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基站和终端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功能的通信装置。
基站和终端之间、基站和基站之间、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的功能也可以由基站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终端的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在本申请中,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如同步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或下行信息,下行信息承载在下行信道上;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号(如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信息,上行信息承载在上行信道上。
多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技术是当前5G以及4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它利用了基站侧和终端侧配备的多个天线,在发射端的多个天线上各自独立发送信号,同时在接收端用多个天线接收并恢复原信息,可以在不需要增加带宽或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大幅地增加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及发送距离,且提供了最为强大的多天线波束赋形能力以及多用户空分复用能力。但是MIMO技术多天线之间也容易产生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常规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MIMO联合常规的多天线算法,例如多用户(multi-user,MU)迫零预编码算法(基于配对用户的信道信息,通过一个线性预编码矩阵,理论上完全消除多用户间干扰的一种方法),但是,FDD下的信道信息依赖于用户测量上报,受限于终端能力以及码本精度,信道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这就大大制约了MIMO的性能表现,导致MU迫零预编码算法对抗信道信息不准的能力较差,信道信息不准严重影响了MU预编码权值的精度,导致用户间干扰无法被完全抑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如下所述。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PMI,第一PMI指示第一权值矩阵。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和下行参考信号的发送,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并且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下行数据是否接收成功。终端还可以利用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并且把相关测量信息反馈给网络设备。终端可以向给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以及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且可以向终端指示上行数据是否接收成功。网络设备还可以利用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以及信道测量。
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中的参考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用于终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基于预设权值对该CRS进行加权,通过预设权值,可以提升波束增益,提升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终端接收到该CSI-RS后,可以基于它进行第一权值的确定,并将指示该第一权值的第一PMI反馈给网络设备。
步骤202.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PMI后,可根据第一PMI获得第一权值矩阵,并基于该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用W2表示第二权值矩阵,W1为第一权值矩阵。
步骤203.网络设备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射频通道实现不等功率功放,在所有射频通道总功率的限制下,对不同的射频通道,实现不等功率的信号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不等系数矩阵中的元素对于第二权值矩阵中的元素进行限定,来表示射频通道的不等功率。具体的,当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权值矩阵后,即可以通过该不等系数矩阵确定本方案的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其中,不等系数矩阵该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则WNEP代表不等功率(non-equalpower,NEP)预编码矩阵,每一行元素的平方和不能超过各自的通道功率。令
其中,不等系数矩阵
Pi表示第i个射频通道的射频功率系数。
进一步改写信号模型:
其中,y表示终端接收到的信号,H表示数据经过的信道,x表示发送的数据,n表示信号经过信道时经历的干扰和噪声。
上面的过程,我们称为等效信道化处理,转化为一个等效信道下的等功率模型,可以使用常规迫零:
其中,信道H可以由第一权值矩阵W1得到,该W1反映了对信道H的估计,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满足/>
再将原始信道代回去,则:
最终的解还需要进行列归一和基于通道功率限制的权值归一化处理, 其中,Ψ为一个对角阵,首先每个对角元可使得/>的每一列能量归一化,再将得到的列归一矩阵的每一行元素求平方和,得到a1,…,ai,则整个矩阵乘以/>使得每个通道的发送功率满足其最大功率限制,以实现基站侧的通道不等功率MU迫零,上述两步处理都可以用乘以一个对角阵Ψ的处理方式来表示。
其中,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为中间高、两边低分布的功率权值矩阵。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示意图:
MIMO的天线通常呈水平N列,垂直M行的排列,不等功率可以实现在水平维或者垂直维的通道上,这里以水平维为例,假设有水平8列天线对应8个通道,模块400W最大功率,那么通道不等功率的分布情况可以是
[P1 P2 … P8]=[6.5 8.5 15 20 20 15 8.5 6.5]瓦
或者
[P1 P2 … P8]=[10 10 10 20 20 10 10 10]瓦
以及其他类似的分布,它们都满足中间高,两边低的功率分布原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时,还可以引入一个新的等效平滑因子α,α∈[0,1],使得
其中,α可以取典型取值0.5,也可以按照使得迫零解的有用信号最大化,进行寻优得到:
以使得信号能量最大化,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在节能上,当网络负载处于闲时状态时,可以采用通道关断来节能能耗。传统MIMO通道关断后,其功率以及波束赋形能力都同比下降。且为保证基本的网络覆盖,需保证一个需要维持的功率限制,因此难以做到较为彻底的通道关断,制约了闲时的节能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WNEP中功率权值小于预设阈值的功率权值对应的射频通道关闭,优先关断功率最小的通道,直至剩下的高功率通道满足功率需求为止,则可以关闭大部分的通道,提高节能效果。
示例性的,400W MIMO模块在网络闲时为保证基本的用户接入,如保证160W的模块功率,这样可以使得小区广播信号的接收质量不下降,不影响用户的接入。
根据该功率限制,我们优先关断功率较小的通道,例如在[P1 P2 … P8]=[6.58.5 15 20 20 15 8.5 6.5]的通道不等功率分布下,优先关断功率最小的通道,直至剩下的高功率通道满足功率需求为止。这个例子中,可以关断6.5W、8.5W、15W的6x2x2=24个通道,剩余8个20W的高功率通道,可以满足节能的基本功率要求。其中,对于闲时关闭射频通道的方案中,功率权值矩阵可以不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方式。
步骤204.网络设备基于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向终端发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之后,可以利用确定出的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对待发送给终端的业务数据进行加权,然后将加权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终端。终端可以基于基站和终端间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n reference signal,DMRS)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再根据该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对接收到的信号y进行处理,得到接收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终端反馈的第一PMI指示的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然后根据不等系数矩阵将该第二权值矩阵转换为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射频通道上发送不等功率的数据,提供功率利用率,并达到更好的波束副瓣,从而更好的对抗信道信息不准带来的性能损失,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上面讲述了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对执行该方法的装置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40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第一PMI指示第一权值矩阵。
确定单元402,用于基于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发送单元403,用于基于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向终端发送数据。
可选的,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基于不等系数矩阵、等效平滑因子和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可选的,装置40还包括关闭单元404,该关闭单元404具体用于:当网络负载处于闲时状态时,将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中低于预设阈值的功率权值对应的信道关闭。
可选的,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为中间高、两边低分布的功率权值矩阵。
装置40的接收单元401用于执行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1,装置40的确定单元402用于执行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2和步骤203,装置40的发送单元403用于执行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4,此处不再赘述。
图5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50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计算机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系统503以及总线504。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以及存储系统503通过总线504相互连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501用于对计算机设备5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通信接口502用于支持计算机设备50进行通信。存储系统503,用于存储计算机设备5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5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装置40中的接收单元401和发送单元403相当于计算机设备50中的通信接口502,装置40中的确定单元402和关闭单元404相当于计算机设备50中的处理器501。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50可对应于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该计算机设备50中的通信接口502可以实现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设备的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当设备的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PMI指示第一权值矩阵;
基于所述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
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基于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不等系数矩阵、等效平滑因子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确定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网络负载处于闲时状态时,将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中低于预设阈值的功率权值对应的射频通道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为中间高、两边低分布的功率权值矩阵。
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PMI指示第一权值矩阵;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权值矩阵确定第二权值矩阵,基于不等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确定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不等系数矩阵、等效平滑因子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确定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单元,所述关闭单元具体用于:
当网络负载处于闲时状态时,将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中低于预设阈值的功率权值对应的信道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功率权值矩阵为中间高、两边低分布的功率权值矩阵。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46687.9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Pending CN1169382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6687.9A CN116938294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PCT/CN2023/081061 WO2023185434A1 (zh) 2022-03-31 2023-03-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6687.9A CN116938294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8294A true CN116938294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19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6687.9A Pending CN116938294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8294A (zh)
WO (1) WO20231854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6789A (zh) * 2016-08-19 2019-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955473A1 (en) * 2016-09-26 2022-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12217550B (zh) * 2019-07-12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611379B2 (en) * 2020-05-13 2023-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746512B (zh) * 2020-05-27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预编码方法、装置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434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An overview of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large-scale antenna systems for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4121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based on cooperation of intra cell terminals
EP2341731B1 (en) Cooperative type conversion technique of multi-sect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11698045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毫米波通信系统中能效功率分配方法
KR101670946B1 (ko) 다중 셀 다중 사용자 기반의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Zakhour et al. Min-max fai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via large systems analysis
CN11508822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450274B (zh) 基于能效最优的大规模多天线中继系统用户数优化方法
KR20130094343A (ko) 부분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이용한 다층 빔포밍
US202101438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joint transmission
WO2021068808A1 (e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579444B (zh) 一种异构蜂窝网络中干扰对齐方法
CN106341168B (zh) 预编码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1693829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N1174792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137403B (zh) 一种多小区协作下行系统中抑制干扰的传输方法
CN103856253A (zh) 多小区mimo系统中基于用户位置信息的有限反馈方法
WO2017132977A1 (zh) 一种降低系统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17157889A (zh) 具有级联耦合无线电单元的分布式基站的方法、基带单元系统和无线电单元
Arshad et al. Study on MU-MIMO syst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efficiency with linear processing
Huang et al. Large system analysis of power minimization in multiuser MISO downlink with transmit-side channel correlation
WO2023020034A1 (zh) 一种权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Zhao et al. Pilot contamination reduction in massive MIMO system
CN109041074B (zh) 基于协作区域划分的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US2024016294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