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26C - 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26C
CN1169326C CNB981231152A CN98123115A CN1169326C CN 1169326 C CN1169326 C CN 1169326C CN B981231152 A CNB981231152 A CN B981231152A CN 98123115 A CN98123115 A CN 98123115A CN 1169326 C CN1169326 C CN 11693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tm
data
uni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231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0536A (zh
Inventor
̫
李太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era Optics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700710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24653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0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0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3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3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using a shared central buffer; using a shared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60Software-defined switches
    • H04L49/606Hybrid ATM switches, e.g. ATM&STM, ATM&Frame Relay or ATM&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14User Network Interface
    • H04L2012/5618Bridges, gateways [GW] or interworking units [IW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ATM交换装置,位于与TDM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和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之间。ATM信元转换单元将经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输入的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并将其输出至ATM连接单元,或者将经ATM连接单元输入的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并将其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因此,所述ATM交换装置和方法具有共同操纵TDM网络和ATM网络的优点。

Description

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换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异步传输模式(ATM)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一个以异步方式传送多种信息的ATM交换装置所具有的一个优点是,同常规的同步传输模式相比其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因此,最近已开始进行将ATM交换应用于宽带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的研究,对其多种接口的标准化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但是,为了推进高速信息传输,需要将现已配备的所有网络替换为ATM网络,这需要高昂的费用。
因此,有人提出将时分复用(TDM)网络与ATM网络结合使用。但是,由于TDM网络和ATM网络的接口技术还没有研制出来,因此难以建立一个高速信息网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共同操纵一个TDM网络和一个ATM网络的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相同数据转换速度下接受尽可能多的用户中继线的ATM交换装置和方法。
为达到根据本发明目的的这些和其它优点,一种用于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用于将经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输入的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并将该ATM信元输出至ATM连接单元,以及将经ATM连接单元输入的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并将该中继线数据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所述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CPU的控制而产生多种控制信号;
与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相连的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转换后的8比特并行数据进行TDM操作,以及将TDM数据去复用为8比特并行数据;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向存储器单元中写入TDM数据,以及读取存储的信元并将其输出至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输出一个ATM信元,该ATM信元是通过访问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的信元得到的,以及用于向存储器单元写入一个收到的ATM信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用于将经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输入的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并将该ATM信元输出至ATM连接单元,以及将经ATM连接单元输入的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并将该中继线数据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所述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CPU的控制而产生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一个时隙号码和一个转换同步信号;
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帧同步信号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并行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存储进数据存储器单元,以及将从数据存储器单元读取的TDM数据去复用并将结果输出至串行/并行转换单元;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数据存储器单元中的数据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写入存储器单元,以及读取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的信元并将其输出至数据存储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产生一个ATM信元,该ATM信元是通过访问存储器单元得到的,还用于将接收的ATM信元存储进存储器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个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连接在ATM连接单元和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之间,用于将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或将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该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一个CPU的控制而输出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状态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
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并行数据进行TDM操作,以及将多路复用数据去复用从而输出并行数据;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中继线号码和时隙号码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向存储器单元中写入TDM数据,以及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信元从而将其输出至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输出通过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的一个信元和信首信息得到的一个ATM信元,并将接收的ATM信元写入存储器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交换系统的ATM信元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连接在ATM连接单元和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之间,用于将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或将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该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一个CPU的控制而产生输出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状态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
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帧同步信号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并行数据进行TDM操作,以及将多路复用数据去复用从而输出并行数据;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将从数据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的数据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写入存储器单元中,以及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信元从而将其输出至数据存储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输出通过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的一个信元和信首信息得到的一个ATM信元,并将接收的ATM信元写入存储器单元。
此外,为达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TM交换方法,包括:
初始化设置于一个存储器单元中的一个链路表,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和一个信首表;
根据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提供的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访问存储器单元中的链路表,从而读取一个信元缓冲器号码;
通过使用上一步骤读取的信元缓冲器号码,从信元缓冲器控制表中读取一个写段比特,一个写指针和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
向一个对应的信元缓冲器中写入被多路复用的用户中继线数据,直至所读取的写指针和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的值相同,从而完成一个信元有效负载;
当有效负载完成时,将所述对应信元缓冲器号码写入一个队列;
从队列中读取一个完成了信元有效负载的信元缓冲器号码,基于所读取的信元缓冲器号码从信首表中读取一个相应信首;
将由读取的信首和信元有效负载组成的一个ATM信元输出至一个ATM连接单元。
应注意,前述总体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作为举例和解释,目的是为了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进行解释和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元件:
图1是显示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交换系统的一个ATM交换装置的方框图;
图2A至2C显示用户中继线数据的对应帧;
图3A至3D显示一个时隙间隔的时分多路复用数据;
图4显示一个链路表;
图5显示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
图6显示一个信首表;
图7A至7B显示信元缓冲器;
图8显示一个完成的信元缓冲器号码队列;
图9显示一个图1中的一个存储器单元的分布文件;
图10是显示图1中的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的转换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一个显示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交换系统的一个ATM交换装置的方框图;
图12A至12D显示图11中的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与一个数据存储器单元之间的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例子在附图中显示。
图1显示基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ATM交换装置。
如图所示,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根据一个帧同步信号将从多个用户中继线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8比特并行数据,或者相反,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此处应注意,各用户中继线分别与多个TDM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对应连接。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对由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提供的并行数据进行一个时分多路复用(TDM)操作,或者去复用TDM数据并将结果数据提供给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一个数据转换单元12根据帧同步信号,将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提供的8比特TDM数据经一个存储器接口14以一个信元形式存储在一个存储器单元15中,或者读取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5中的一个信元并将结果输出至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13根据一个CPU的控制产生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时钟信号,一个状态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16对一个ATM信元的控制包括,读取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5中的信元和信首信息并将信元经一个先入先出(FIFO)17传输至一个ATM连接单元,或者将经一个FIFO18接收到的ATM信元存储进存储器单元15中。此处应注意,该对FIFO17,18都与ATM连接单元相连。存储器接口14作为从数据转换单元12,信元传输控制单元16和一个CPU接口19传输至存储器单元15的信号的接口,而存储器单元15包括一个链路表,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一个信首表,一个信元缓冲器和一个队列,其存储位置根据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指定,如图9所示。此外,CPU接口19作为CPU与存储器接口14之间的信号的接口。
下面参考附图对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13提供的帧同步信号,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通过将K个用户中继线(用户中继线#0至用户中继线#K)提供的每个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每个时隙下的8比特并行数据后输出。即,如图2所示,每个用户中继线数据的帧型对应于状态/数据信号发生单元13提供的帧同步信号。此时,由于在一个时隙间隔内有K个时隙数据(例如K个信道1),因此这K个时隙数据经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构成了一个8比特并行数据帧。
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与帧同步信号同步后,对由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提供的在一个时隙间隔内的K个时隙数据(如图3A至3C所示)进行时分多路复用操作,从而输出8比特TDM数据(图3D)。
然后,根据一个由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13产生的状态信号以一个时隙为间隔操控数据转换单元12的一个状态机,根据对应的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将被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时分多路复用后的8比特数据存储进一个对应信元缓冲器。即,如图10中流程图所示,数据转换单元12在一个时隙的K分之一的时间内进行一个转换并根据提供的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信道号码存储已被多路复用的数据。
下面,参考图10中的流程图对数据转换单元12将多路复用8比特数据存储至一个对应信元缓冲器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一个初始化状态,CPU执行一个初始化操作,初始设置存储器单元15中的表,如一个链路表,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和一个信首表(步骤101),使数据转换单元12中的状态机成为一个空闲状态,从而将数据转换单元12转换为空闲状态。
随后,在每个长度为K分之一时隙长度的时钟信号的脉冲前沿,数据转换单元12根据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13提供的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信道号码)访问链路表。例如,数据转换单元12读取一个呼叫建立比特V和一个信元缓冲器号码#1(步骤103),其对应的是用户中继线#0的信道1。
此时,当所读取的呼叫建立比特V被设置为“1”时,通过使用从链路表读取的作为一个访问地址的信元缓冲器号码#1(步骤103,105),数据转换单元12从如图5中的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中读取一个写段比特WSEG,一个写指针WPTR和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PAL,而当呼叫建立比特V被设置为“0”时,转换单元12回到空闲状态。
此处应注意,呼叫建立比特V被设置为“1”意味着一个呼叫被建立到一个对应时隙数据中(信道1)。
接着,数据转换单元12比较写指针WPTR和读取的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PAL。当WPTR和PAL的值不同时,数据转换单元将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提供的多路复用数据(用户中继线#0的信道1)写入信元缓冲器#1(步骤111),访问图5中的信元缓冲器控制表使写指针加“1”(步骤113,115),然后重复空闲状态后的操作。此处,使写指针WPTR加“1”的原因是,为了使下一个多路复用数据写入信元缓冲器#1的剩余的写入区域中。
当写指针WPTR和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PAL的值相同时,数据转换单元12将多路复用数据(用户中继线#0的信道1)写入信元缓冲器#1,从而完成一个48字节信元有效负载(步骤117),并通过再次访问信元缓冲器控制表,转换写段比特WSEG并将写指针WPTR设置为“0”(步骤119),从而准备一个新的信元缓冲器#1。
在图7A和7B中,分别显示了一种RAW型和一种AAL1型信元缓冲器。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简化起见,仅对AAL1型信元缓冲器进行说明。
数据转换单元12将一个顺序号码SN写入一个由信元缓冲器控制表的一个对应写段比特WSEG指定的信元缓冲器#1的第一字节中(步骤121),然后将完成的信元缓冲器#1的一个号码写入图8显示的一个队列(步骤123),从而完成用户中继线#0多路复用数据(信道1)的写入操作。此处应注意,当信元缓冲器属于RAW型时,不写入顺序号码SN。
接着,按以上操作,完成其它各用户中继线#1-#K-1被时分多路复用的一个信道1的写入操作。
当多路复用数据的写入操作完成时,信元传输控制单元16根据数据转换单元12提供的写指针WPTR和控制单元16自己管理的一个读指针RPTR,读取存储器单元15的队列,从而识别完成的信元缓冲器号码,并使读指针RPTR增加“1”。
接着,信元传输控制单元16从图6中的一个信首表读取对应一个信元缓冲器号码的一个5字节信首,然后通过从信元缓冲器控制表读取一个读段比特RESG从而从一个信元缓冲器读取一个48字节信元,并转换读段比特RSEG,而存储器接口14的作用是作为存储器单元15与数据转换单元12,信元传输控制单元16和CPU接口19之间的信号输入/输出的接口。接着,信元传输控制单元16合并5字节信首和48字节信元有效负载,并将一个53字节定长包(一个ATM信元)经FIFO17传输至一个ATM连接单元。反之,经ATM连接单元和FIFO18接收到的一个ATM信元由信元传输控制单元控制存储进存储器单元15,数据转换单元12以1字节为单位读取存储的该ATM信元,并由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将读取的数据去复用为并行数据。该被去复用的1字节并行数据在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中转换为串行数据,并经K个用户中继线输出至对应的各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经多个用户中继线输入的TDM数据被转换为ATM数据并输出至ATM交换系统,而一个由ATM交换系统提供的ATM信元被转换为TDM数据从而输出到对应的多个用户中继线。因此,共同操作一个TDM网络和一个ATM网络使得一个高速网络得以建立。
图11显示一个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其中在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和数据转换单元12之间额外连接了一个作为缓冲器的数据存储器单元20。
该数据存储器单元20被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调节单元11和12之间的工作速度差。而且,单元11和12可分别使用数据存储器单元的第一组和第二组之一。
数据转换单元12根据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13输出的一个转换同步信号处理一个周期内的N字节数据。此处应注意,如图12所示,转换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长度是帧同步信号一个周期长度的N倍。
下面对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帧同步信号在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中将输入到多个用户中继线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而后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对各个用户中继线的并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操作。根据初始化设置的用户中继线号码,时隙号码和帧号码,将经多路复用的数据存储进数据存储器单元20。此处应注意,以帧同步信号的N倍(一个基准帧)为基础,多个帧从0到N-1重复产生,从而形成一个单独组。
此处,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和数据转换单元12对数据存储器单元20的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替进行访问。具体地说,在基准帧时段内,单元11提供的数据被写入第一组,而存储在第二组中的N字节用户中继线数据被数据转换单元12读出。即,数据转换单元12以转换同步信号(基准帧)为一个周期工作,状态机每一个时隙周期处理N字节用户中继线数据。
此处,在转换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基准帧)内数据转换单元12提供的用户中继线数据数TDN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TDN=用户中继线数×一个帧内的时隙数×N              (1)
而且,基准帧中的时隙数TSN可表示为,
TSN=一个帧内的时隙数×N                            (2)
在以上公式(1)和(2)中,N代表基准帧包含的帧数。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基准帧周期内提供给数据转换单元12的N字节用户中继线数据的数量TDBN可以用下式表示。
TDBN=TDN/N
    =用户中继线数×一个帧内的时隙数
(3)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一个时隙内需处理的用户中继线数据的数量可从以上式(1)和式(2)得到,即,
TDN/TSN=用户中继线数                                (4)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一个时隙内需处理的N字节大小的用户中继线数据的数量可从式(2)和(3)得到,即,
TDBN/TSN=用户中继线数                               (5)
因此,当根据式(4)和(5)中的用户中继线数计算在一个时隙内状态机需处理的数据量时,可以看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仅需处理总用户中继线数的1/N。这意味着如果在一个时隙内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状态机处理相同的用户中继线数量,则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能容纳的用户中继线数量是第一实施例的N倍。因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在不提高状态机处理速度的情况下使用户中继线数增大为N倍。
此外,当数据转换单元12处理每个建立呼叫的用户中继线数据时,用户中继线数的增加可以超过N倍。此时,可能伴随有一些呼叫阻塞。
另一方面,根据信元传输单元16的控制,由ATM交换系统经ATM连接单元和FIFO18提供的ATM信元以一个信元形式被存储进存储器单元15,根据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信道号码,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5中的信元被数据转换单元12以N字节为单位读出,从而写入数据存储器单元20的一个接收部分的一个对应区域中。
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11根据用户中继线号码,信道号码和帧号码,以1字节为单位从数据存储器单元20中读取用户中继线数据,并将读出的数据多路复用为并行数据。该经多路复用的1字节并行数据在串行/并行转换单元10中被转换为串行数据,并经对应用户中继线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ATM交换装置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共同操作TDM网络和ATM网络,其方法是,将经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提供的TDM数据转换为ATM信元并将该信元输出至ATM连接单元,同时将经ATM连接单元提供的一个ATM信元进行转换并把转换结果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从而最终建立起一个高速网络。此外,本发明具有的一个效果是,在不提高数据转换单元处理速度的情况下,使用户中继线数增加N倍以上。
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熟练的人来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用于本发明的交换系统的ATM信元交换装置进行多种改进和变型。因此,应指出那些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内的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用于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用于将经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输入的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并将该ATM信元输出至ATM连接单元,以及将经ATM连接单元输入的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并将该中继线数据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所述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CPU的控制而产生多种控制信号;
与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相连的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转换后的8比特并行数据进行TDM操作,以及将TDM数据去复用为8比特并行数据;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向存储器单元中写入TDM数据,以及读取存储的信元并将其输出至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输出一个ATM信元,该ATM信元是通过访问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的信元得到的,以及用于向存储器单元写入一个收到的ATM信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存储器接口,作为数据转换单元、信元传输控制单元及存储器单元之间信号的接口;和
一个CPU接口,作为存储器接口和CPU之间的信号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单元包括:
一个存储了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链路表;
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其中存储着一个写段比特,一个读段比特,一个写指针和一个信元缓冲器的每个号码的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
一个存储ATM信元的信首信息的信首表;
多个存储TDM用户中继线数据的信元缓冲器;和
一个存储已完成的信元有效负载的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1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单元包括一个状态机,根据一个由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提供的状态信号以一个时隙为周期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单元以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提供的一个帧同步信号为一个周期处理1字节的TDM数据或信元。
6.根据权利要求3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元传输控制单元通过从信首表读取对应于一个信元缓冲器号码的5字节的信首,以及基于信元缓冲器控制表的读段比特从信元缓冲器读取一个48字节的信元有效负载,从而组成一个53字节的ATM信元。
7.用于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用于将经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输入的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并将该ATM信元输出至ATM连接单元,以及将经ATM连接单元输入的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并将该中继线数据输出至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所述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CPU的控制而产生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一个时隙号码和一个转换同步信号;
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帧同步信号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并行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存储进数据存储器单元,以及将从数据存储器单元读取的TDM数据去复用并将结果输出至串行/并行转换单元;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数据存储器单元中的数据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写入存储器单元,以及读取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的信元并将其输出至数据存储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产生一个ATM信元,该ATM信元是通过访问存储器单元得到的,还用于将接收的ATM信元存储进存储器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器单元被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和数据转换单元根据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一个时隙号码和一个帧号码对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替地进行访问。
9.根据权利要求7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是帧同步信号周期的N倍,数据转换单元在转换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处理N字节的数据,其中,N代表基准帧包含的帧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单元包括:
一个存储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链路表;
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其中存储着一个写段比特,一个读段比特,一个写指针和一个信元缓冲器的每个号码的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
一个存储ATM信元的信首信息的信首表;
多个存储TDM用户中继线数据的信元缓冲器;和
一个存储多个已完成的信元有效负载的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队列。
11.一种用于一个交换系统的ATM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连接在ATM连接单元和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之间,用于将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或将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该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一个CPU的控制而输出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状态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
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并行数据进行TDM操作,以及将多路复用数据去复用从而输出并行数据;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中继线号码和时隙号码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向存储器单元中写入TDM数据,以及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信元从而将其输出至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输出通过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的一个信元和信首信息得到的一个ATM信元,并将接收的ATM信元写入存储器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单元包括一个状态机,根据一个由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提供的状态信号以一个时隙为周期工作,并以一个帧同步信号为一个周期处理1字节的用户中继线数据或ATM信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单元包括:
一个存储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链路表;
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其中存储着一个写段比特,一个读段比特,一个写指针和一个信元缓冲器的每个号码的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
一个存储ATM信元的信首信息的信首表;
多个存储TDM用户中继线数据的信元缓冲器;和
一个存储多个已完成的信元有效负载的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队列。
14.用于交换系统的ATM信元交换装置,包括:
与一个TDM通信网络连接的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
与一个ATM网络连接的一个ATM连接单元;和
一个ATM信元转换单元,连接在ATM连接单元和多个用户中继线连接单元之间,用于将用户中继线数据转换为一个ATM信元或将一个ATM信元转换为用户中继线数据,该ATM信元转换单元包括,
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根据从CPU接口输出的一个CPU的控制而产生输出一个帧同步信号,一个状态信号,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
一个串行/并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帧同步信号进行用户中继线数据和8比特并行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
一个数据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用于对并行数据进行TDM操作,以及将多路复用数据去复用从而输出并行数据;
一个存储器单元;
一个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将从数据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的数据以一个信元的形式写入存储器单元中,以及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信元从而将其输出至数据存储器单元;和
一个信元传输控制单元,用于输出通过从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的一个信元和信首信息得到的一个ATM信元,并将接收的ATM信元写入存储器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器单元被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多路复用/去复用单元和数据转换单元根据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一个时隙号码和一个帧号码对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替地进行访问。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单元在转换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处理N字节的数据,转换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是帧同步信号周期的N倍,其中,N代表基准帧包含的帧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ATM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单元包括:
一个存储信元缓冲器号码的链路表;
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其中存储着一个写段比特,一个读段比特,一个写指针和一个信元缓冲器的每个号码的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
一个存储ATM信元的信首信息的信首表;
多个存储TDM用户中继线数据的信元缓冲器;和
一个存储多个已完成的信元有效负载的号码的队列。
18.一种ATM交换方法,包括:
初始化设置于一个存储器单元中的一个链路表,一个信元缓冲器控制表和一个信首表;
根据一个状态/时间信号发生单元提供的一个用户中继线号码和一个时隙号码访问存储器单元中的链路表,从而读取一个信元缓冲器号码;
通过使用上一步骤读取的信元缓冲器号码,从信元缓冲器控制表中读取一个写段比特,一个写指针和一个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
向一个对应的信元缓冲器中写入被多路复用的用户中继线数据,直至所读取的写指针和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的值相同,从而完成一个信元有效负载;
当有效负载完成时,将所述对应信元缓冲器号码写入一个队列;
从队列中读取一个完成了信元有效负载的信元缓冲器号码,基于所读取的信元缓冲器号码从信首表中读取一个相应信首;
将由读取的信首和信元有效负载组成的一个ATM信元输出至一个ATM连接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当写指针与有效的有效负载长度不同时,使信元缓冲器控制表中的写指针增加,从而将多路复用数据再次写入所述对应信元缓冲器的一个剩余写区域中。
CNB981231152A 1997-12-19 1998-12-03 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3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70071035A KR100246534B1 (ko) 1996-12-18 1997-12-19 교환시스템의 에이티엠셀 변환장치
KR71035/97 1997-12-19
KR71035/1997 1997-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0536A CN1220536A (zh) 1999-06-23
CN1169326C true CN1169326C (zh) 2004-09-29

Family

ID=1952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231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326C (zh) 1997-12-19 1998-12-03 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29510B1 (zh)
JP (1) JP3184964B2 (zh)
CN (1) CN1169326C (zh)
RU (1) RU2233036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52321A1 (de) * 1998-04-07 1999-10-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kopplung einer atm-kommunikationsschicht an mehrere zeitmultiplex-kommunikationsanschlüsse
US6496512B1 (en) * 1998-12-22 2002-12-1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calls with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matrix
JP2002064565A (ja) * 2000-08-23 2002-02-28 Fujitsu Ltd 通信モード切替方法および交換機
CA2388792A1 (en) 2002-05-31 2003-11-30 Catena Networks Canada Inc. An improv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multiple services over a backplane
EP1636951B1 (en) * 2003-06-03 2008-08-13 Starent Network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formatting data
CN101572583B (zh) * 2008-04-30 2012-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信道资源处理板基带数据相位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26347B (zh) * 2009-08-13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信元的方法、交换设备及交换系统
DE102012208324B3 (de) * 2012-05-18 2013-11-21 Leica Microsystems Cms Gmbh 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Mikrosko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3317C2 (sv) * 1994-06-13 1996-05-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ätt och väljarnod för att koppla STM-celler i en kretsemulerad ATM-väljare
US6324179B1 (en) * 1994-12-21 2001-11-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TM network arranged to interface with STM in-band signaling
EP0742677A3 (en) * 1995-05-08 1999-09-15 Fujitsu Limited Header converting method
US6018525A (en) * 1996-03-11 2000-01-2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TM transport of voice band signals with 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ing
US5844901A (en) * 1996-03-15 1998-12-01 Integrated Telecom Technology Asynchronous bit-table calendar for ATM switch
US5883893A (en) * 1996-09-10 1999-03-16 Cisco Technology, Inc. ATM voice transport protocol
US5889773A (en) * 1996-11-27 1999-03-30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telephony traffic into a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format
US6151325A (en) * 1997-03-31 2000-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capacity circuit switching with an ATM second stage switch
GB9709110D0 (en) * 1997-05-02 1997-06-25 Northern Telecom Ltd Data suppression & regeneration
US6266343B1 (en) * 1997-07-22 2001-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201806B1 (en) * 1997-12-17 2001-03-13 Nortel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interfacing 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with an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voice and data network to provide seamless communication rou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84964B2 (ja) 2001-07-09
JPH11261601A (ja) 1999-09-24
CN1220536A (zh) 1999-06-23
US6529510B1 (en) 2003-03-04
RU2233036C2 (ru) 2004-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637C (zh) 数据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424C (zh) 用于电信的多种业务电路
CN1156146C (zh) 打印机系统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127833C (zh) 分组处理设备、分组处理方法和分组交换
CN1194558C (zh) 异步传递模式交换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798C (zh) 数据网络中的分组交换设备和方法
CN1150876A (zh) 电路仿真atm交换机中用于交换stm信元的方法和交换节点
CN1100822A (zh) 系统总线外围总线间最佳数据传送用多总线系统总线桥
CN1030743C (zh) 复用的数字比特流的帧重组接口
CN1169326C (zh) 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CN1104128C (zh) 异步传输模式通信设备
CN1822591A (zh) 电子装置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118538A (zh) 具有数据单元描绘功能的数据单元多路复用器
CN1182514A (zh) 一个电信系统以及其中传递微信元的方法
CN1832629A (zh) 光传送网中的信号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959661A (zh) 一种总线接口装置和方法
CN1901708A (zh) 一种实现图像数据采集的装置、方法及芯片和手机
EP1463281A3 (en) packet buffer management
CN1150724C (zh) 用于atm业务的数据成形方法及其设备
CN1819554A (zh) 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接口连接方法
CN1486560A (zh) 通过单一通信交换机交换异步传输模式、时分复用和分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085C (zh) 产生为了低比特速率应用的atm信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004C (zh) 将异步传送方式网络中恒定比特率的通信分段与重组的装置与方法
CN1889521A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729025A (zh) 一种处理灵活以太网的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LG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LG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lectronics Inc.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G- NORTE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611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110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Norte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Electronics Inc.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LG-ERICSS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LG-NORTE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Novera Optics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Norte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