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8760A -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8760A
CN116928760A CN202210328932.3A CN202210328932A CN116928760A CN 116928760 A CN116928760 A CN 116928760A CN 202210328932 A CN202210328932 A CN 202210328932A CN 116928760 A CN116928760 A CN 116928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humidifying
channel
dehumidification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89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华章
钱锶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89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8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8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所述设备包括:除湿通道、公共通道和送风通道形成彼此独立的流通通道,并对应进气口和出气口;除湿部设置于除湿风道内,实现对流经的气体介质进行除湿;进气口形成为气体介质的流入通道;出气口形成述气体介质的流出通道;还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气体介质自进气口流入,经除湿通道和公共通道分流,并在出气口上游侧合流后,从出气口流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气体介质自进气口流入,经公共通道和送风通道分流,并在出气口上游侧合流后,从出气口流出。本发明通过设置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

Description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质量、风速等的需求越来越高。一般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将室内空气吸入内部排出到室外实现排气功能,也可以将室内空气吸入内部并且进行加热或净化处理后再排出到室内和/或室外,以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的需求。但当室内湿度较大时,此类空气调节装置无法实现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调节,降低了客户的使用舒适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质量、风速等的需求越来越高。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将室内空气吸入内部并且进行一定处理后再排出到室内和/或室外,以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的需求。
CN109595811公开了一种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霸,如图1所示,该浴霸具有箱体和主机盖板1,主机盖板1上设有回风口8和出风口9,主机盖板1与箱体2形成一空腔,空腔内从回风口8侧往出风口9侧依次设有换气风机3、暖风风机4、热泵系统5和辅助电加热24,箱体2上设有排气口10和排水口16,换气风机3用于通过回风口8将浴室内高湿度空气从排气口10排出,实现浴霸的换气功能,暖风风机4通过回风口8将浴室内高湿度的回风送至热泵系统5,热泵系统5用于回收高湿度回风中水汽的能量,同时对空气进行除湿,将凝结水从排水口16排出,并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辅助电加热24在需要时启动,用于对除湿后空气作进一步加热,经过加热的空气通过出风口9送入浴室,实现浴霸的暖风功能。
也就是说,通过该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霸可以实现浴室的取暖、除湿和通风等功能。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
1、为确保足够的取暖风量,暖风风机吹出的空气风量大,风速快,所以其经过热泵系统进行换热的时间很短,导致空气中的水分还未充分去除就通过出风口流向室内,除湿效果低。
2、空气通过热泵系统时由于风速大及受热泵系统阻挡而导致压力损失增大,通过出风口吹向室内的空气的风量就会变少,取暖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设备,用以解决上述现有的缺陷,通过设置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除湿设备,包括:除湿通道、公共通道、送风通道、除湿部、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除湿通道、所述公共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形成彼此独立的气体介质流通通道,并分别对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所述除湿部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内,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除湿;
所述进气口形成为所述气体介质的流入通道;
所述出气口形成为所述气体介质的流出通道;
其中,还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气体介质自所述进气口流入,经所述除湿通道和所述公共通道分流,并在所述出气口上游侧合流后,从所述出气口流出;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气体介质自所述进气口流入,经所述公共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分流,并在所述出气口上游侧合流后,从所述出气口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切换部,所述第一切换部活动的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的下游侧,以实现所述气体介质的流通通道在所述除湿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之间的切换。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切换部的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切换部活动的设置于进气口的下游侧,实现了通过第一切换部对除湿通道和送风通道的切换,而公共通道始终保持导通,即无论第一切换部如何进行调整,公共通道始终处于导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除湿部设置在除湿通道,而常开的公共通道内并未设相应的除湿部,避免了由于除湿部阻挡风路,导致压力损失增大,进而导致取暖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一部分的空气流经公共通道,使得流经除湿通道的空气减少,风速降低,在除湿部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时间增加,从而提高除湿效果。
进一步地,也避免了为保证取暖效果,需要通过增大风量来保证出风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除湿通道、所述公共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依次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部能够绕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下游侧的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气体介质的流通通道在所述除湿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之间的切换。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通道、公共通道和送风通道设置形式的实施方式,除湿通道、公共通道和送风通道的间隔设置,方便了通过第一切换部对工作模式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通道位于最左侧,送风通道位于最右侧,公共通道位于除湿通道与送风通道之间。此种设置,与公共通道设于最右侧相比,在运行带除湿功能的取暖模式时,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后,可顺畅地流向相邻的除湿通道和公共通道,而不需要一部分流向除湿通道,一部分绕过送风通道后才能流向公共通道,避免由于通道不畅而导致的风量降低,确保风量,降低噪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除湿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
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除湿通道内,且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侧;
其中,热介质在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循环,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除湿。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部的实施方式,将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在除湿通道内,实现了对流经的气体介质进行除湿。
进一步地,压缩机并未设置在除湿通道内,避免了由于压缩机在除湿通道内对气体介质造成阻挡,进而导致压力损失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上述的一种除湿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风机设备,所述风机设备设置于所述除湿设备的下游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设备的实施方式,通过将风机设备设置在除湿设备的下游侧,由于第一送风部上游侧的风速相对较低,所以空气在除湿部中有足够的热交换时间,提高除湿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压损,提高风量,并避免由于风速过高而将蒸发器上的水吹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还包括:第一送风部、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第一送风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侧;
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的下游侧;
其中,所述第一送风部提供所述气体介质自所述除湿设备进入所述进风口,并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动力。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设备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送风部实现了为气体介质流转提供动力,而进风口和出风口则为气体介质流转提供了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和所述除湿设备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除湿设备的出气口形成为所述风机设备的进风口。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设备和除湿设备连接关系的实施方式,风机设备与除湿设备为一体结构,即风机设备与除湿设备共用一个框体或者共处同一个安装空间内,便于空气调节装置进行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和所述除湿设备为分体结构;
其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气口直接或间接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实现间接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风机设备和除湿设备连接关系的实施方式,风机设备与除湿设备为分体结构,即风机设备与除湿设备之间可进行拆分,便于对空气调节装置进行维护,同时也将风机设备和除湿设备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提升了除湿设备的通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还包括:净化部,所述净化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的下游侧,以及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净化。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部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净化部实现了对流经的气体介质进行净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连接室内;
所述进气口连接室内或室外。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和进气口的实施方式,将出风口连接至室内,实现了通过出风口先室内输送干燥气体介质、净化后的气体介质或者加热后的气体介质。
进一步地,进气口连接至室内或者室外,则可以从室内或者室外获取气体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还包括:第二送风部、热交换部、回风口和排风口;
所以第二送风部设置于所述回风口的下游侧;
所述热交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和所述第二送风部的下游侧;
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热交换部的下游侧;
其中,所述气体介质在所述第一送风部的作用下,流经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热交换部后,从所述出风口进入室内;
所述气体介质在所述第二送风部的作用下,流经所述回风口和所述热交换部后,从所述排风口排出室外。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风机设备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第二送风部、热交换部、回风口和排风口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进风口、第一送风部、热交换部和出风口形成的换气通路,还实现了回风口、第二送风部、热交换部和排风口形成的排气通路,一个设备同时满足了热交换功能和除湿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还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上游侧,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加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部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加热部,实现了对流经的气体介质进行加热,满足了取暖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部设置于第一送风部的下游侧,也就是说,从第一送风部吹出的气体介质,无论是否经过除湿部除湿,均可以通过加热部被加热后再吹向室内,因此,可以提高热风吹出量,提高取暖效果。
另一方面,室内温度升高,也可以加速室内水分的蒸发,从而进一步加快除湿效果的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数量的实施方式,通过将出风口设置为多个,满足了多个空间或者多个角度对于气体介质的需求,即可在相应的多个空间或者多个角度内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口,以实现对应空间对于除湿、热交换和取暖任意一种或几种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设备还包括:换气口和第二切换部;
所述换气口与所述出风口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切换部设置于所述换气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部包括:第一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和第三切换位置;
在所述第一切换位置下,所述出风口导通、所述换气口关闭;
在所述第二切换位置下,所述出风口关闭、所述换气口导通;
在所述第三切换位置下,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换气口均导通。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风机设备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换气口与出风口间隔设置,满足了通过出风口侧的换气口进行换气。
进一步地,第二切换部则实现了换气口与出风口在开闭之间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具有上述的一种除湿设备,或者上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本发明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通过设置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背景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四;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五;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六。
附图标记:
1、主机盖板;2、箱体;3、换气风机;4、暖风风机;5、热泵系统;8、回风口;9、出风口;10、排气口;16、排水口;24、辅助电加热;
100、除湿设备;110、除湿通道;120、公共通道;130、送风通道;140、除湿部;141、蒸发器;142、冷凝器;143、压缩机;150、进气口;160、出气口;
200、风机设备;170、第一切换部;210、第一送风部;211、送风风机;212、送风蜗牛壳;213、送风电机;214、送风风扇;220、进风口;230、出风口;240、管道;250、净化部;260、第二送风部;270、热交换部;280、回风口;290、排风口;300、加热部;310、换气口;320、第二切换部;330、第一取暖风口;340、第二取暖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空气调节装置的安装状态”是指空气调节装置安装在屋顶与天花板之间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任意部件的“外周方向”是指相对于该部件的纵向中心轴线向外的方向;任意部件的“内周方向”是指相对于该部件的纵向中心轴线向内的方向。
术语“上游”和“下游”是相对于当空气调节装置正常运转时,在空气调节装置内部形成的气流而言。“上游方向”是指气流方向的逆方向;“下游方向”是指气流方向。“上游侧”是指位于上游方向的一侧;“下游侧”是指位于下游方向的一侧。“上游端”是指位于上游方向的一端;“下游端”是指位于下游方向的一端。
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2和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除湿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和之二;图2和图3主要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除湿设备100的具体结构,除湿设备100包括除湿通道110、公共通道120、送风通道130、除湿部140、第一切换部170、进气口150和出气口160,除湿通道110、公共通道120和送风通道130为独立的风道,其中公共通道120为常开通道,除湿通道11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被导通,送风通道13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被导通。
进一步地,进气口150,设于除湿设备100的一个侧壁上,使来自室内或者室外,除湿设备100外的气体介质(如空气)进入除湿设备100内。
进一步地,除湿部140包括蒸发器141、冷凝器142和压缩机143,其中,蒸发器141和冷凝器142设置于除湿通道110内,以实现对流经的气体介质进行除湿。
进一步地,除湿通道110的入口、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切换部170,设于进气口150的下游侧,将进气口150的风向在除湿通道110和送风通道130之间切换。第一送风部210通过第一切换部170选择性地同时与送风通道130和公共通道120连通;或者同时与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连通,也就是说,无论第一切换部170怎样转动,公共通道120始终不关闭,处于常通状态,应用于协调整体性能。具体地说,由于除湿通道110的入口、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排设置,所以可以利用第一切换部170在除湿通道110的入口与送风通道130的入口之间进行切换开闭。进气口150下游侧设置转轴,第一切换部170以转轴为支点进行旋转,通过旋转切换使进气口150选择性地与除湿通道11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连通;或者与送风通道13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连通。如果将除湿设备100设于风机设备200上游侧,那么当除湿设备100利用第一切换部170的动作将除湿通道11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打开,即第一切换部170旋转至完全打开除湿通道11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送风通道130的入口时,空气向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流动后向出气口160流动;当除湿设备100利用第一切换部170的动作将送风通道13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打开,即第一切换部170旋转至完全打开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除湿通道110的入口时,空气不经过除湿部140,而是经过送风通道130和公共通道120后直接向出气口160流动。
如图2所示,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需要利用除湿设备100进行除湿,除湿设备100进入第一工作模式,除湿设备100利用第一切换部170的动作将除湿通道11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打开,即第一切换部170旋转至完全打开除湿通道11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送风通道130的入口,空气向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流动后向出气口160流动。其中,除湿部140设于除湿通道110内,其可以包括蒸发器141、冷凝器142和压缩机143。蒸发器141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以对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并产生冷凝水;冷凝器142设于蒸发器141的下游侧,通过使热介质冷凝向周围释放潜热以对通过蒸发器141的空气进行加热;压缩机143用于压缩热介质并与蒸发器141和冷凝器142连通。从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内的空气可以与在除湿设备100内流动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空气先经过蒸发器141,并与蒸发器141中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释出冷凝水;接着经过冷凝器142,并与冷凝器142中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升高温度,这种利用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湿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当然,除湿部140还可以是把沸石或硅胶等具有吸水性的材料搭载在作为基材的蜂巢状的陶瓷纸等部材上而构成的部件等等,只要能够除去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空气湿度就可以。
如图3所示,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不需要利用除湿设备100进行除湿,除湿设备100进入第二工作模式,除湿设备100利用第一切换部170的动作将送风通道13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打开,即第一切换部170旋转至完全打开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除湿通道110的入口,空气不经过除湿部140,而是经过送风通道130和公共通道120后直接向出气口160流动。
如上所述,由于一部分的空气流经公共通道120,所以流经除湿通道110的空气就会减少,风速降低,在除湿部140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时间就会增加,从而提高除湿效果。同时,由于除湿通道110与公共通道120互相独立,即通过公共通道120内的空气不会经过除湿部140,所以在公共通道120中,空气不会受到除湿部140的阻挡,风阻较少,可以顺畅地到达出气口160,提高出气口160的出风风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需除湿量,通过调节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的具体尺寸从而调节流经除湿部140的空气量,既可确保取暖效果,也可以提高除湿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除湿部140设置在除湿通道110,而常开的公共通道120内并未设相应的除湿部140,避免了由于除湿部140阻挡风路,导致压力损失增大,进而导致取暖效果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也避免了为保证取暖效果,需要通过增大风量来保证出风的情况。
图4至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一至三;主要展示了除湿设备100和风机设备200的连接设置情况。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4至图6所示,将除湿设备100设于风机设备200上游侧构成空气调节装置。风机设备200包括:第一送风部210、进风口220和出风口230;第一送风部210设置于进风口220的下游侧,出风口230设置于第一送风部210的下游侧,其中,第一送风部210包括送风风机211和容纳送风风机211的送风蜗牛壳212。送风风机211包括送风风扇214、与送风风扇214连接以驱动送风风扇214转动的送风电机213。送风风扇214例如为多翼离心风扇。第一送风部210通过送风风扇214的转动,提供空气自除湿设备100进入进风口220,并从出风口230流出的动力。第一送风部210将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抽入风机设备200内,并将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送向室内或室外。
当空气调节装置利用第一切换部170的动作将除湿通道11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打开,即第一切换部170旋转至完全打开除湿通道11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送风通道130的入口时,空气向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流动后向风机设备200的第一送风部210流动;当空气调节装置利用第一切换部170的动作将送风通道130及公共通道120的入口打开,即第一切换部170旋转至完全打开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除湿通道110的入口时,空气不经过除湿部140,而是经过送风通道130和公共通道120后直接向风机设备200的第一送风部210流动。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为一体结构,即:除湿设备100,可与风机设备200在同一框体内连通,即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均设于同一框体内。此时,除湿设备100的出气口160形成为风机设备200的进风口220。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为分体结构,除湿设备100可与风机设备200通过管道240连接。除湿设备100具有第一框体,风机设备200具有第二框体。空气调节装置具有:设于第一框体内的除湿部140、进气口150、除湿通道110、送风通道130、公共通道120、第一切换部170和通过管道240与风机设备200的进风口220连通的出气口160;设于第二框体内的第一送风部210。空气从除湿设备100的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后,需要先经过除湿设备100的出气口160和管道240才能进入风机设备200的进风口220。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6所示,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为分体结构,除湿设备100也可与风机设备200直接连通。除湿设备100具有第一框体,风机设备200具有第二框体。空气调节装置具有:设于第一框体内的除湿部140、进气口150、除湿通道110、送风通道130、公共通道120、第一切换部170和直接与风机设备200连接的出气口160;设于第二框体内的第一送风部210。空气从除湿设备100的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后,直接通过除湿设备100的出气口160进入风机设备200。也就是说,除湿设备100的出气口160与风机设备200的进风口220紧贴连接,出气口160和进风口220之间可通过粘贴海绵等避免漏风。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4至图6所示,空气调节装置,以具有除湿和取暖功能的取暖换气扇为例,可实现至少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即除湿功能运行的取暖模式和除湿功能不运行的取暖模式。
在风机设备200的出风口230上游侧设置加热部(图4至图6未示出)。进气口150与室内连通,使室内空气可通过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内。出风口230设于与室内相对的框体底面开口上,并与室内连通,使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进入室内;加热部,例如PTC加热器,设于出风口230上游侧,用于对排向室内前的空气进行加热。
通过上述结构,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除湿设备100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即除湿功能运行的取暖模式,第一送风部210和除湿部140运行,第一切换部17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打开除湿通道11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室内或室外空气从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内,一部分进入除湿通道110,经过除湿部140时,通过与蒸发器141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142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另一部分则流向公共通道120,两部分空气流经除湿通道110的出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出口后一并进入风机设备200的送风蜗牛壳212。由于一部分的空气流经公共通道120,所以流经除湿通道110的空气就会减少,风速降低,在除湿部140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时间就会增加,从而提高除湿效果。同时,由于除湿通道110与公共通道120互相独立,即通过公共通道120内的空气不会经过除湿部140,所以在公共通道120中,空气不会受到除湿部140的阻挡,风阻较少,可以顺畅地到达风机设备200,被加热部加热后吹向室内,提高取暖风量和取暖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需除湿量,通过调节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的具体尺寸从而调节流经除湿部140的空气量,既可确保取暖效果,也可以提高除湿效果。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除湿设备100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即除湿功能不运行的取暖模式,第一送风部210运行,除湿部140不运行,第一切换部17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打开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和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关闭除湿通道110的入口。室内或室外空气从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内,不经过除湿部140,而是通过送风通道130和公共通道120流向风机设备200的送风蜗牛壳212,避免由除湿部140造成的压力损失,较多的空气能够顺畅到达风机设备200,被加热后吹向室内,确保取暖风量和取暖效果。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由于除湿设备100位于风机设备200的上游侧,即除湿部140位于第一送风部210的上游侧,也就是说,在除湿功能运行的取暖模式下,第一送风部210和除湿部140运行,空气从进气口150进入除湿通道110内后,需要先经过除湿部140的除湿处理才可以进入送风蜗牛壳212内,与除湿部140设于第一送风部210的下游侧相比,由于第一送风部210上游侧的风速相对较低,所以空气在除湿部140中有足够的热交换时间,提高除湿效果;而且根据风速越高,压损越大的原理,将除湿部140设于第一送风部210的上游侧,可以降低压损,提高风量。另外,第一送风部210的上游侧风速较低,所以可以避免由于风速过高而将蒸发器141上的水吹走。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公共通道120可以设置成位于除湿通道110和送风通道130之间,例如除湿通道110位于最左侧,送风通道130位于最右侧,公共通道120位于除湿通道110与送风通道130之间。这样,与公共通道120设于最右侧相比,在除湿功能不运行的取暖模式时,空气从进气口150进入后,可顺畅地流向相邻的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而不需要一部分流向除湿通道110,一部分绕过送风通道130后才能流向公共通道120,避免由于通道不畅而导致的风量降低,确保风量,降低噪音。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四;展示了包括第一送风部210、进风口220、出风口230、净化部250形成的空气净化器的实施方式。
净化部250设于出风口230的上游侧,用于将排向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的净化部250可以是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Hepa高效过滤网、静电集尘单元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出风口230可以设于风机设备200与室内相对的框体底面开口上,并与室内连通,从而将经净化部250净化后的空气吹向室内。
除湿设备100中的进气口150通过管道240与室内或室外连通,由于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备100连通,所以室内或室外空气可从进气口150进入室内调节装置后经净化部250过滤,然后从出风口230流向室内。即,空气调节装置可实现净化功能和除湿功能,且由于设置了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120,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100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所以可以提高除湿效果和净化风量。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五;展示了包括第一送风部210、进风口220、出风口230、第二送风部260、热交换部270、回风口280和排风口290形成的热交换器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风机设备200包括第一送风部210、进风口220、出风口230、第二送风部260、热交换部270、回风口280和排风口290。其中,进风口220形成于风机设备200的侧壁上,并且通过除湿设备100连通室外,以使室外的空气进入风机设备200内;进风口220形成于风机设备200的侧壁上,并且连通出风口230和室内,以使通过进风口220进入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向室内吹出;回风口280形成于风机设备200的侧壁上,并且连通室内,以使室内的空气进入风机设备200内;排风口290形成于风机设备200的侧壁上,并且连通回风口280和室外,以使通过回风口280进入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向室外吹出;热交换单元设置在风机设备200内,并且进风口220和出风口230通过热交换部270彼此连通以形成给气风路,回风口280和排风口290通过热交换部270彼此连通以形成排气风路,给气风路中的空气和排气风路中的空气在经过热交换部270时进行热交换。
第一送风部210设置在风机设备200内,并且引导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风机设备200并吹向出风口;第二送风部260设置在风机设备200内,并且引导空气从回风口进入风机设备200并吹向排风口。除湿设备100的进气口与风机设备200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室外空气经进风口220进入风机设备200前可以先经除湿设备100的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进行除湿后再通过管道流入进风口220。这样,空气调节装置可实现热交换功能和除湿功能,且由于设置了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120,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100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所以可以提高除湿效果和净化风量。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六,展示了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加热部300和换气口310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进气口150与室外连通,使室外空气可通过进气口150进入除湿设备100内。风机设备200包括出风口230和加热部300。出风口230设于风机设备200的侧壁上,并与室内连通,使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进入室内;加热部300,例如PTC加热器,设于出风口230上游侧,用于对排向室内前的空气进行加热;换气口310与室外连通,使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使空气调节装置增加排气功能。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结构,室内空气可从进气口150进入室内调节装置后经加热部300加热,然后从出风口230流向室内。即空气调节装置可实现排气功能、取暖功能和除湿功能,且由于设置了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120,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100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所以可以提高除湿效果和排气、取暖风量。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具有取暖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230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如第一取暖风口330和第二取暖风口340。第一取暖风口330和第二取暖风口340分别与不同的室内空间连通,使得空气调节装置可向多个房间提供加热或除湿后的空气。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换气口310可以设于风机设备200的侧壁,如第二取暖出风口2302旁侧设置,换气口310与室外连通,使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使空气调节装置增加排气功能。第一送风部21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为两个。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第二取暖出风口2302旁侧设有换气口310的情况下,风机设备200还可以设置第二切换部320,第二切换部320具有转轴,并以转轴为支点进行旋转。换气口310和第二取暖出风口2302设于第二切换部320的下游侧,第一送风部210通过第二切换部320的转动选择性地与换气口310连通,或者与第二取暖出风口2302连通,或者同时与换气口310和第二取暖出风口2302连通。即空气调节装置可实现取暖功能、除湿功能和排气功能,且由于设置了处于常通状态的公共通道120,保证了在空气在流经除湿设备100时,能够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除湿效果,所以可以提高除湿效果和排气、取暖风量。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加热部300设于第一送风部210的下游侧,也就是说,从第一送风部210吹出的空气,无论是否经过除湿部140除湿,均可以通过加热部300被加热后再吹向室内,因此,可以提高热风吹出量,提高取暖效果。另一方面,室内温度升高,也可以加速室内水分的蒸发,从而进一步加快除湿效果的实现。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出风口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230数量的实施方式,通过将出风口230设置为多个,满足了多个空间或者多个角度对于气体介质的需求,即可在相应的多个空间或者多个角度内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口230,以实现对应空间对于除湿、热交换、排气、取暖任意一种或几种的需求。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出风口230对应一个空间,至少两个空间同时与空气调节装置连接。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出风口230与多个室内一一对应设置。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出风口230设置于一个空间内的多个角度,实现从多个角度满足对应空间的需求,不同出风角度可通过管路实现。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出风口230设置于一个室内,且成不同出风角度设置,不同出风角度可通过管路实现。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应每个出风口230设置有对应数量的第一送风部210。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全部出风口230通过一个第一送风部210实现送风。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风机设备200还包括:换气口310和第二切换部320;换气口310与出风口230间隔设置;第二切换部320设置于换气口310和出风口230的上游侧;其中,第二切换部320包括:第一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和第三切换位置;在第一切换位置下,出风口230导通、换气口310关闭;在第二切换位置下,出风口230关闭、换气口310导通;在第三切换位置下,出风口230和换气口310均导通。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除湿通道110和公共通道120处于打开状态,则送风通道13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为第一工作模式,即除湿模式。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公共通道120和送风通道130处于打开状态,则除湿通道11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为第二工作模式,即非除湿模式。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气口150和出气口160设置在除湿设备100的侧壁上,具体设置为本发明没有进行限定,可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除湿通道110、公共通道120和送风通道130依次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切换部170能够绕设置于进气口150下游侧的转轴转动,以实现气体介质的流通通道在除湿通道110和送风通道130之间的切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切换部170为板状结构,绕转轴转动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43设置在避让气体介质的位置,通过管路实现与蒸发器141和冷凝器142的连接。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43设置在靠近出气口160的一侧且避让气体介质,通过管路实现与蒸发器141和冷凝器142的连接。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除湿通道110的入口、送风通道130的入口、公共通道120的入口并排设置。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送风部将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抽入风机设备200内,并将风机设备200内的空气送向室内或室外。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送风风扇214为多翼离心风扇。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为一体结构;其中,除湿设备100的出气口160形成为风机设备200的进风口220。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连接关系的实施方式,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备100为一体结构,即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备100共用一个框体或者共处同一个安装空间内,便于空气调节装置进行安装。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备100设置在同一个框体内。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100备设置在同一个安装空间内。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为分体结构;其中,进风口220和出气口160通过管道240实现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连接关系的实施方式,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备100为分体结构,即风机设备200与除湿设备100之间可进行拆分,便于对空气调节装置进行维护,同时也将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提升了除湿设备100的通用性。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分别设置在各自的框体内。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机设备200和除湿设备100分别设置于两个独立的空间内,气体介质通过管道240实现在除湿设备100和风机设备200之间的流转。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体介质为空气。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体介质为具有添加剂的混合介质。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换气口310通过第一送风部210实现换气。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换气口310具有多个时,换气口310均可通过一个第一送风部210实现换气,也可以多个换气口310共用一个第一送风部210,还可以每个换气口310对应一个第一送风部210。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切换部320为设置于换气口310和出风口230处的旋转风门,旋转风门具有转轴,并以转轴为支点进行旋转。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换气口310和出风口230设于第二切换部320的下游侧,第一送风部210通过第二切换部320的转动选择性地与换气出风口230连通,或者与出风口230连通,或者同时与换气口310和出风口230的连通。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出风口230均设置有对应的换气口310。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具有多个出风口230时,至少其中的一个出风口230设置有对应的换气口3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本方案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具有上述的一种除湿设备100,或者上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7)

1.一种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通道(110)、公共通道(120)、送风通道(130)、除湿部(140)、进气口(150)和出气口(160);
所述除湿通道(110)、所述公共通道(120)和所述送风通道(130)形成彼此独立的气体介质流通通道,并分别对应所述进气口(150)和所述出气口(160);
所述除湿部(140)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内,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除湿;
所述进气口(150)形成为所述气体介质的流入通道;
所述出气口(160)形成为所述气体介质的流出通道;
其中,还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气体介质自所述进气口(150)流入,经所述除湿通道(110)和所述公共通道(120)分流,并在所述出气口(160)上游侧合流后,从所述出气口(160)流出;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气体介质自所述进气口(150)流入,经所述公共通道(120)和所述送风通道(130)分流,并在所述出气口(160)上游侧合流后,从所述出气口(16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切换部(170),所述第一切换部(170)活动的设置于所述进气口(150)的下游侧,以实现所述气体介质的流通通道在所述除湿通道(110)和所述送风通道(130)之间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通道(110)、所述公共通道(120)和所述送风通道(130)依次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部(170)能够绕设置于所述进气口(150)下游侧的转轴(701)转动,以实现所述气体介质的流通通道在所述除湿通道(110)和所述送风通道(130)之间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部(140)包括:蒸发器(141)、冷凝器(142)和压缩机(143);
所述蒸发器(141)和所述冷凝器(142)设置于所述除湿通道(110)内,且所述冷凝器(142)位于所述蒸发器(141)的下游侧;
其中,热介质在所述蒸发器(141)、所述冷凝器(142)和所述压缩机(143)之间循环,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除湿。
5.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除湿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设备(200),所述风机设备(200)设置于所述除湿设备(100)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还包括:第一送风部(210)、进风口(220)和出风口(230);
所述第一送风部(21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20)的下游侧;
所述出风口(230)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210)的下游侧;
其中,所述第一送风部(210)提供所述气体介质自所述除湿设备(100)进入所述进风口(220),并从所述出风口(230)流出的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和所述除湿设备(100)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除湿设备(100)的出气口(160)形成为所述风机设备(200)的所述进风口(2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和所述除湿设备(100)为分体结构;
其中,所述进风口(220)和所述出气口(160)直接或间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20)和所述出气口(160)通过管道(240)实现间接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还包括:净化部(250),所述净化部(250)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210)的下游侧,以及所述出风口(230)的上游侧,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净化。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30)连接室内;
所述进气口(150)连接室内或室外。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还包括:第二送风部(260)、热交换部(270)、回风口(280)和排风口(290);
所以第二送风部(260)设置于所述回风口(280)的下游侧;
所述进风口(220)和所述回风口(280)设置于所述热交换部(270)的上游侧;
所述出风口(230)和所述排风口(290)设置于所述热交换部(270)的下游侧;
其中,所述气体介质在所述第一送风部(210)的作用下,流经所述进风口(220)和所述热交换部(270)后,从所述出风口(230)进入室内;
所述气体介质在所述第二送风部(260)的作用下,流经所述回风口(280)和所述热交换部(270)后,从所述排风口(290)排出室外。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还包括:加热部(300),所述加热部(30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230)上游侧,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气体介质进行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200)还包括:换气口(310)和第二切换部(320);
所述换气口(310)与所述出风口(230)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切换部(320)设置于所述换气口(310)和所述出风口(230)的上游侧;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部(320)包括:第一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和第三切换位置;
在所述第一切换位置下,所述出风口(230)导通、所述换气口(310)关闭;
在所述第二切换位置下,所述出风口(230)关闭、所述换气口(310)导通;
在所述第三切换位置下,所述出风口(230)和所述换气口(310)均导通。
17.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除湿设备,或者上述权利要求5至16任一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202210328932.3A 2022-03-30 2022-03-30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Pending CN116928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8932.3A CN116928760A (zh) 2022-03-30 2022-03-30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8932.3A CN116928760A (zh) 2022-03-30 2022-03-30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8760A true CN116928760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7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8932.3A Pending CN116928760A (zh) 2022-03-30 2022-03-30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87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8263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U2008308347B2 (en) Humidity control apparatus and ventilation apparatus
KR100565593B1 (ko) 급배기 직결형 환기겸용 공조시스템
KR100519310B1 (ko) 급배기 직결형 환기겸용 공조시스템
WO2007138954A1 (ja) 空調装置
EP1705433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7082837U (zh)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CN216744601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409295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3786090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KR101824145B1 (ko) 환기장치
KR101436613B1 (ko) 냉방과 환기 및 가습이 가능한 지역 냉방용 제습 냉방시스템
KR101363941B1 (ko) 공동주택 지역냉방을 위한 환기겸용 스탠드형 제습냉방 시스템
JP200417707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9425063B (zh) 空调机
CN113944956A (zh) 空调室内机
JP5423790B2 (ja) 浴室換気空調装置
CN116928760A (zh)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CN210320348U (zh) 可变风道的空调除湿两用装置
CN219656200U (zh) 除湿设备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6620086U (zh) 一种冷凝回收再利用的转轮除湿机组结构
KR20110087894A (ko) 열교환 환기 장치
CN21301993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68674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CN220892411U (zh) 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