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6635B - 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16635B CN116916635B CN202311175847.9A CN202311175847A CN116916635B CN 116916635 B CN116916635 B CN 116916635B CN 202311175847 A CN202311175847 A CN 202311175847A CN 116916635 B CN116916635 B CN 1169166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valve plate
- valve
- regulating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31 harmfu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属于液冷机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介质水锤效应对设备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包括机箱主体和液冷结构,液冷结构包括主管道入口端和主管道出口端;在主管道入口端设置有第一调控阀以及第二调控阀,主管道入口端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与主管道入口端的内侧管壁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流道。本发明保留了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根据不同实际需求对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进行调控的功能;由调节件受压变化而动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换热介质由水锤效应产生气泡后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水泵的不良影响,避免水泵出现空载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冷机箱技术领域,涉及降低换热介质水锤效应对设备影响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背景技术
液冷散热系统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并进行散热。在散热器上的吸热部分(在液冷系统中称之为吸热盒)用于从电脑CPU、北桥、显卡上吸收热量。吸热部分吸收的热量通过在机身背面设计的散热器排到主机外面。
由于液冷系统的冷却液通常为液体介质,当液冷系统被装配在移动式主体,例如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机箱上使用时,能够得知的是:1.由于电子侦察的特殊性,使得机箱具有移动性;2.电子侦察过程中需要频繁且大量地捕捉信号或者进行信号传输,因此机箱的功率较大。
基于此,当车体在行走时,由于突发状况(例如车辆加速或者减速等情况)的发生,会造成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的流速骤然增加或降低,由此产生水锤效应。水锤效应会对冷却管道进行冲击,尤其是管道接头的位置,在频繁的冲击力下,接头会出现渗水等问题。再者,冷却管道还会出现“管道拉空”的情况,具体是指液体由于流速骤变,会导致冷却液内出现大量的气泡,此情况一方面会导致换热效率的低下,使其无法满足大功率电子侦察系统的机箱的冷却需求,另一方面气泡进入到设备中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进入到水泵端,会造成水泵的空载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和液冷结构:
所述液冷结构至少包括一主管道入口端和一主管道出口端;
其中,在所述主管道入口端和所述主管道出口端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三换热支路;
在所述主管道入口端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一调控阀,以及在所述主管道出口端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控阀,所述第一调控阀和所述第二调控阀的打开或闭合能够调控多个换热支路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下切换;
其中,所述主管道入口端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主管道入口端的内侧管壁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流道,且所述调节件受控于其两侧压力的变化而调节通过所述流道的换热介质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主管道入口端形成在径向凸出的调节腔室,所述调节件置于所述调节腔室内,且所述调节件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调节腔室的内侧壁面形成所述流道;
当所述调节件一侧的压力与其另一侧的压力具有压力差时,所述调节件向着压力相对较小的一侧运动,以降低换热介质由所述流道流向压力相对较小一侧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调节腔室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呈现伞状构造的分流体,所述分流体至少具有一分流面以及一挡止面;
其中,所述分流面为所述分流体背离所述调节件的壁面,该分流面被配置为将预进入所述流道的换热介质分流;以及所述挡止面为所述分流体朝向所述调节件的壁面,该挡止面被配置为挡止所述调节件过渡动作而脱离所述调节腔室。
优选地,还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的底部,其中,所述支撑件使得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调节腔室的出口端保持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换热介质流出所述调节腔室。
优选地,所述调节腔室的径向中心线为L1,所述调节件的径向中心线为L2,且L1和L2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H。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控阀和所述第二调控阀均包括:
阀体和阀芯;
其中,当所述第一调控阀的阀芯和所述第二调控阀的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处于串联状态;以及当所述第一调控阀的阀芯和所述第二调控阀的阀芯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处于并联状态。
优选地,所述阀芯至少包括:
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阀板的径向与换热介质流向一致的方向,以形成所述第一阀板的打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阀板的径向与换热介质流向垂直的方向,以形成所述第一阀板的闭合状态;
介质孔,所述介质孔形成于所述第一阀板的中心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阀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介质孔允许部分换热介质通过;
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活动连接至所述第一阀板的一侧,且与所述介质孔的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阀板受控于换热介质压力的变化而做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阀板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之间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通道,当所述第二阀板朝向所述第一阀板动作时,所述通道的尺寸减小;以及当所述第二阀板远离所述第一阀板动作时,所述通道的尺寸增加。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的直径为D1,所述介质孔的孔径为D2,且D2=(1/4至1/3)D1。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侧壁面设置有导杆,所述第二阀板滑动连接至所述导杆。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换热支路之间可被第一调控阀和第二调控阀调控,以形成串联状态。换热介质的换热路径的行程被增加,换热介质与机箱内部的电器元件具有更长的接触时间,即代表着换热介质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保证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换热支路之间可被第一调控阀和第二调控阀调控,换热介质在换热支路内的流量增加,相对较多的、且具有较低温度的换热介质同时经由三个换热支路对机箱内电器元件进行换热,从而快速且高效地实现了换热过程。因此,换热支路呈现并联状态更适用于机箱功率较大的情况,尤其是用于电子侦察的机箱。可见,本发明保留了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还实现了根据不同实际需求,对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进行调控的功能;
由调节件受压变化而动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换热介质由水锤效应产生气泡后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水泵的不良影响,避免水泵出现空载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中调节件和调节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中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中第一调节阀或第二调节阀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述结构的右视图;
图7为图5所述结构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中阀芯的半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箱主体;2、液冷结构;201、主管道入口端;2011、调节腔室;202、主管道出口端;301、第一换热支路;302、第二换热支路;303、第三换热支路;401、第一调控阀;402、第二调控阀;5、调节件;6、流道;7、分流体;701、分流面;702、挡止面;8、支撑件;901、阀体;902、阀芯;9021、第一阀板;9022、介质孔;9023、第二阀板;9024、通道;10、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1和液冷结构2:
所述液冷结构2至少包括一主管道入口端201和一主管道出口端202;
其中,在所述主管道入口端201和所述主管道出口端202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换热支路301、第二换热支路302和第三换热支路303;
在所述主管道入口端201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01和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0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控阀401,以及在所述主管道出口端202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0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控阀402,所述第一调控阀401和所述第二调控阀402的打开或闭合能够调控多个换热支路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下切换;
其中,所述主管道入口端201设置有调节件5,所述调节件5与所述主管道入口端201的内侧管壁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流道6,且所述调节件5受控于其两侧压力的变化而调节通过所述流道6的换热介质的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机箱主体1可以为移动式或固定式。也就是说,本申请更倾向于对现有技术中的液冷结构2进行优化。
具体地,液冷结构2至少包括主管道入口端201和主管道出口端202。
主管道入口端201为具有多个分支端口的构造,以连接多个换热支路的进液口。对应地,主管道出口端202同样具有多个分支端口,以连接多个换热支路的出液口。
换热介质由主管道入口端201进入,并且流经多个换热支路,以对机箱内的各个电器元件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完成换热后的换热介质汇集至主管道出口端202流出。
上述过程为液体介质的换热路径。在上述基础上,考量到由于机箱功率的不同,会对散热需求有所提高或降低。例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用于电子侦察领域的机箱由于功率相对较大,因此其对散热的需求更高。由此,可进行下述改进:
液体介质的换热路径可进行调整以适配不同散热需求的机箱。具体表现为:
其一,换热支路之间可被第一调控阀401和第二调控阀402调控,以形成串联状态。具体地,当第一调控阀401和第二调控阀402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预见的是,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为:主管道入口端201-第一换热支路301-第二换热支路302-第三换热支路303-主管道出口端202。
可见,换热介质的换热路径的行程被增加,换热介质与机箱内部的电器元件具有更长的接触时间,即代表着换热介质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保证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
但是,能够得知的是,随着换热路径行程的增加,会导致换热介质在前半段行程具有相对较高的换热效率。当完成部分换热过程的换热介质进入到后半段行程时,由于其自身吸收了较多的热量,导致其温度增加,进而使得其在后半段的换热效率降低,最终导致后半段行程的换热效果不佳。
因此,换热支路呈现串联状态更适用于机箱功率较小的情况。
其二,换热支路之间可被第一调控阀401和第二调控阀402调控,以形成并联状态。具体地,当第一调控阀401和第二调控阀402同时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预见的是,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为:主管道入口端201-(第一换热支路301、第二换热支路302、第三换热支路303)-主管道出口端202。
可见,换热介质在换热支路内的流量增加,相对较多的、且具有较低温度的换热介质同时经由三个换热支路对机箱内电器元件进行换热,从而快速且高效地实现了换热过程。
因此,换热支路呈现并联状态更适用于机箱功率较大的情况,尤其是用于电子侦察的机箱。
综上,本实施例不仅保留了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还实现了根据不同实际需求,对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进行调控的功能。
作为进一步地发散,在并联状态下,换热支路的数量越多,越能实现较为优秀的散热效果。以及换热支路的行程越长,越能对散热起到较为正向的影响。因此,可基于对散热效果的期望,对上述两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上述基础上,由于液体介质存在水锤效应,从避免水锤效应的产生,抑或是说,降低气泡对设备后续不良影响出发,本申请再次进行了优化。
在主管道入口端201增加调节件5。
调节件5具有的特质是:能够根据两侧压力的变化,来调整换热介质的流量。
具体地,主管道入口端201靠近水泵端口定义为A端,主管道入口端201靠近换热支路的端口定义为B端。当B端出现“管道拉空”的现象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若此部分气泡进入A端,再由A端进入到水泵,会对水泵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当B端出现气泡时,且气泡在调节件5的一侧聚集时,由于A端还在输送液体介质,因此,其压力会相对保持不变。即调节件5受到A端的压力会大于其受到B端的压力。基于此,调节件5由压力变化便会向着B端运动,以将靠近B端的流道6的尺寸减小,进而导致换热介质进入B端的流量降低。伴随着上述的过程,能够预见的是,由于流道6尺寸的减小,气泡相对较难地进入到A端。且A端的换热介质更倾向于保持其管道内的压力,进而还会阻挡气泡进入A端。
可见,由调节件5受压变化而动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换热介质由水锤效应产生气泡后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水泵的不良影响。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主管道入口端201形成在径向凸出的调节腔室2011,所述调节件5置于所述调节腔室2011内,且所述调节件5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调节腔室2011的内侧壁面形成所述流道6;
当所述调节件5一侧的压力与其另一侧的压力具有压力差时,所述调节件5向着压力相对较小的一侧运动,以降低换热介质由所述流道6流向压力相对较小一侧的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主管道入口端201形成径向凸出的调节腔室2011。
调节件5置于调节腔室2011内,由此,调节件5的外壁面和调节腔室2011的内壁面构成了流道6,换热介质由流道6从A端流入到B端,最终进入到各个换热支路。
能够预见的是,当调节件5向着B端运动时,靠近B端的流道6尺寸便会减小,进而使得通过此位置流道6的换热介质的流量降低,可以看做的是,即代表着A端的换热介质相对较少量地进入到B端,从而有助于A端维持管道内的压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泡进入到A端。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调节腔室2011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呈现伞状构造的分流体7,所述分流体7至少具有一分流面701以及一挡止面702;
其中,所述分流面701为所述分流体7背离所述调节件5的壁面,该分流面701被配置为将预进入所述流道6的换热介质分流;以及
所述挡止面702为所述分流体7朝向所述调节件5的壁面,该挡止面702被配置为挡止所述调节件5过度动作而脱离所述调节腔室2011。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腔室2011的入口端增加呈现伞状构造的分流体7。
分流体7的外壁面有助于将预进入到调节腔室2011或者流道6的换热介质分流,使换热介质沿着贴合调节腔室2011内壁面的路径流动。此方式的好处在于:分流面701能够直接承载换热介质的压力,并且将换热介质分流,以避免换热介质以较大的流速或压力冲击调节件5,从而使得调节件5失去作用。
而且分流后的换热介质,在其流向的方向上不会过度地对调节件5造成作用力,从而使得调节件5能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分流体7的内壁面为挡止面702,以用于挡止调节件5的过度动作。过度动作定义为:调节件5朝向调节腔室2011入口端的动作行程过大而脱离调节腔室2011。
当调节件5在动作过程中,其外壁面会不断的与挡止面702靠近,直至与挡止面702接触,并被挡止面702挡止以停止在此方向上的继续动作。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设置于所述调节件5的底部,其中,所述支撑件8使得所述调节件5和所述调节腔室2011的出口端保持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换热介质流出所述调节腔室201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件8。
可预见地,由于换热介质需要流经调节腔室2011而进入到换热支路,因此,需要调节件5与调节腔室2011的出口端在正常状态下保持一定间距,即预设间隙,以保证换热介质的通过。
由此,在调节件5的底部增加支撑件8。支撑件8用于为调节件5和调节腔室2011出口端提供预设间隙。
能够预见的是,支撑件8在流向方向上的长度越长,则预设间隙的尺寸就越大。相反地,支撑件8在流向方向上的长度越短,则预设间隙的尺寸就越小。基于此,可根据对预设间隙尺寸大小的期许,对支撑件8的长度做出调整和优化。
作为进一步地考量,支撑件8的结构形式可以为下述几种:
其一,支撑件8为支撑杆的构造。多组支撑杆沿着调节腔室2011出口端的内壁面排列,其上端与调节件5不存在连接关系,仅提供支撑作用。而多组支撑杆之间的间隙,则用于换热介质的通过。
其二,支撑件8为支撑环的构造。支撑环与调节件5的底部连接,或者支撑环与调节腔室2011出口端连接。支撑环上开设有孔洞,以用于换热介质的通过。
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调节腔室2011的径向中心线为L1,所述调节件5的径向中心线为L2,且L1和L2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H。
在本实施例中,当调节腔室2011的径向中心线L1与调节件5的径向中心线L2存在高度差H时,能够预见的是:
调节件5在调节腔室2011内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也就是说,调节件5能够沿着调节腔室2011的轴线方向或者说换热介质的流向方向具有相对较大的动作行程。当调节件5具备上述特质后,调节件5的动作对流道6尺寸的调节更为宽泛,即调节件5能够使得流道6的尺寸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从而使得换热介质的流量同样保持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和调节。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控阀401和所述第二调控阀402均包括:
阀体901和阀芯902;
其中,当所述第一调控阀401的阀芯902和所述第二调控阀402的阀芯90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01、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02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03处于串联状态;以及当所述第一调控阀401的阀芯902和所述第二调控阀402的阀芯90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01、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02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03处于并联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多个换热支路具有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且能够在两种状态下切换。
具体地,当液冷结构2被应用在机箱功率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调控阀401和第二调控阀402的阀芯902关闭,实现多个换热支路切换到串联状态。
对应地,当液冷结构2被应用在机箱功率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调控阀401和第二调控阀402的阀芯902打开,实现多个换热支路切换到并联状态。
上述过程在电子侦察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优势。当用于电子侦察的机箱处于未工作模式下,或者说捕捉信号或传输信号的需求不强时,可将液冷结构2切换到串联状态。当用于电子侦察的机箱处于工作模式下,或者说捕捉信号或传输信号的需求较强时,可将液冷结构2切换到并联状态。
可见,本实施例不单单是寻求换热管路串联或并联的保护,更多的则是寻求换热支路能够根据当下情况进行串并联切换的保护。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阀芯902至少包括:
第一阀板9021,所述第一阀板902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径向与换热介质流向一致的方向,以形成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打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径向与换热介质流向垂直的方向,以形成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闭合状态;
介质孔9022,所述介质孔9022形成于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中心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阀板9021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介质孔9022允许部分换热介质通过;
第二阀板9023,所述第二阀板9023活动连接至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一侧,且与所述介质孔9022的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阀板9023受控于换热介质压力的变化而做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阀芯902由第一阀板9021和第二阀板9023构成。
其中,第一阀板9021的板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介质孔9022。介质孔9022能够允许部分的换热介质通过。
具体地,当多个换热支路处于串联状态时,如前分析,由于换热介质在后半段行程的换热效率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机箱的换热效果。基于此,由介质孔9022通过的部分换热介质作为补充冷却介质,以插入式补充的方式与其余换热介质混合,由于此部分换热介质的温度相对较低,因此能够对其余换热介质进行温度补偿,使得换热支路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而提高其在后半段行程的换热效率。
能够预见的是,介质孔9022的孔径会影响换热介质的流量,因此可通过对介质孔9022的孔径的调整和优化,来达到对换热介质流量预期的调控。
此外,第一阀板9021和第二阀板902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为阀板径向方向与换热介质流向一致的方向。可预见地,阀板处于此状态下,对换热介质的阻挡效果较弱,因此能够形成多个换热支路的并联状态。
对应地,第二状态为阀板径向方向与换热介质流向垂直的方向。可预见的,阀板处于此状态下,对换热介质的阻挡效果较强,因此能够形成多个换热支路的串联状态。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阀板9021和所述第二阀板9023之间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通道9024,当所述第二阀板9023朝向所述第一阀板9021动作时,所述通道9024的尺寸减小;以及当所述第二阀板9023远离所述第一阀板9021动作时,所述通道9024的尺寸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阀板9021和第二阀板9023间隔布置,因此,第一阀板9021的板面和第二阀板9023的板面之间存在间隙,即通道9024,以用于换热介质的通过。
再者,由于第一阀板9021和第二阀板9023处于活动连接,因此,第二阀板9023能够发生相对于第一阀板9021的相对位移。具体地,当第二阀板9023朝向第一阀板9021运动时,可预见的,通道9024的间隙减小,即代表着换热介质通过通道9024的流量降低,进而使得补充的换热介质对换热支路原本的换热介质的影响降低。相反地,当第二阀板9023朝向第一阀板9021运动时,可预见地,通道9024的间隙增加,即代表着换热介质通过通道9024的流量增加,进而使得补充的换热介质对换热支路原本的换热介质的影响增加。
可见,第二阀板9023的相对运动受控于管道内压力的变化而动态的变化,以更好的形成其自适应的效果。
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阀板9021的直径为D1,所述介质孔9022的孔径为D2,且D2=(1/4至1/3)D2。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阀板9021和介质孔9022的尺寸做了具体限定。
优选地,介质孔9022的孔径D2=(1/4至1/3)D1,以保证换热介质通过介质孔9022的流量在一个较优的区间。此外,当介质孔9022的孔径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时,通过介质孔9022的换热介质对第二阀板9023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即通道9024的尺寸不会骤然增加,能够避免过多的换热介质介入到换热支路以导致换热支路由串联状态变更为并联状态。
此外,当第一阀板9021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由于介质孔9022的存在,依旧会有部分换热介质经过通道9024继续进入换热支路,从而能够避免由第一阀板9021突然变为关闭状态而导致管道内换热介质的突然中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锤效应的产生。
再者,设定第二换热支路302内换热介质的体积为X1,第三换热支路303内换热介质的体积为X2,而由介质孔9022通过的补充换热介质的体积为Y,Y=1/X1+X2。
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阀板9021侧壁面设置有导杆10,所述第二阀板9023滑动连接至所述导杆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板9023通过导杆10与第一阀板9021滑动连接。
具体地,第二阀板9023与导杆10构成滑动连接,当受到换热介质压力的影响时,第二阀板9023通过滑动动作来做朝向或背离第一阀板9021的动作,进而调控通道9024尺寸。
此外,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阀板9021和第二阀板9023可采用弹性件进行连接,例如两者通过弹簧进行连接,以实现第二阀板9023前述的动作。但考量到,弹簧由于自身的收缩特性,会对第二阀板9023施加作用力,而此部分作用力或多或少的会影响第二阀板9023对液体压力灵敏度,因此采用导杆10为较为优选地连接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中心”、“顶”、“底”、“顶部”、“底部”、“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组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和“~”表示的是两个数值之同的范围,并且该范围包括端点。例如:“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和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冷结构至少包括一主管道入口端和一主管道出口端;
其中,在所述主管道入口端和所述主管道出口端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三换热支路;
在所述主管道入口端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一调控阀,以及在所述主管道出口端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控阀,所述第一调控阀和所述第二调控阀的打开或闭合能够调控多个换热支路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下切换;
其中,所述主管道入口端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主管道入口端的内侧管壁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流道,且所述调节件受控于其两侧压力的变化而调节通过所述流道的换热介质的流量;
所述主管道入口端形成在径向凸出的调节腔室,所述调节件置于所述调节腔室内,且所述调节件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调节腔室的内侧壁面形成所述流道;
当所述调节件一侧的压力与其另一侧的压力具有压力差时,所述调节件向着压力相对较小的一侧运动,以降低换热介质由所述流道流向压力相对较小一侧的流量;
所述第一调控阀和所述第二调控阀均包括:
阀体和阀芯;
其中,当所述第一调控阀的阀芯和所述第二调控阀的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处于串联状态;以及
当所述第一调控阀的阀芯和所述第二调控阀的阀芯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处于并联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室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呈现伞状构造的分流体,所述分流体至少具有一分流面以及一挡止面;
其中,所述分流面为所述分流体背离所述调节件的壁面,该分流面被配置为将预进入所述流道的换热介质分流;以及
所述挡止面为所述分流体朝向所述调节件的壁面,该挡止面被配置为挡止所述调节件过度动作而脱离所述调节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的底部,其中,所述支撑件使得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调节腔室的出口端保持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换热介质流出所述调节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室的径向中心线为L1,所述调节件的径向中心线为L2,且L1和L2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至少包括:
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阀板的径向与换热介质流向一致的方向,以形成所述第一阀板的打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阀板的径向与换热介质流向垂直的方向,以形成所述第一阀板的闭合状态;
介质孔,所述介质孔形成于所述第一阀板的中心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阀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介质孔允许部分换热介质通过;
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活动连接至所述第一阀板的一侧,且与所述介质孔的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阀板受控于换热介质压力的变化而做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阀板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之间形成用于换热介质通过的通道,当所述第二阀板朝向所述第一阀板动作时,所述通道的尺寸减小;以及当所述第二阀板远离所述第一阀板动作时,所述通道的尺寸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的直径为D1,所述介质孔的孔径为D2,且D2=(1/4至1/3)D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侧壁面设置有导杆,所述第二阀板滑动连接至所述导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75847.9A CN116916635B (zh) | 2023-09-13 | 2023-09-13 | 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75847.9A CN116916635B (zh) | 2023-09-13 | 2023-09-13 | 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16635A CN116916635A (zh) | 2023-10-20 |
CN116916635B true CN116916635B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360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75847.9A Active CN116916635B (zh) | 2023-09-13 | 2023-09-13 | 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1663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81714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Fujitsu Ltd | 冷却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CN104602487A (zh) * | 2014-12-24 | 2015-05-06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液冷换热系统 |
CN205480192U (zh) * | 2016-03-28 | 2016-08-17 | 四川正中能源有限公司 | 多汽化器串联、并联应用系统 |
DE102016210198A1 (de) * | 2016-06-09 | 2017-12-14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Kühlung von Bauteilen mit einem Druckstoßerzeuger zur Ausbildung einer turbulenten Kühlmittelströmung |
CN212377358U (zh) * | 2019-12-30 | 2021-01-1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串并切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及空调 |
EP3846602A1 (en) * | 2020-01-06 | 2021-07-07 |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 Cas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
CN214666219U (zh) * | 2021-03-23 | 2021-11-09 | 兰州泰合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调流量换热器 |
CN116315266A (zh) * | 2023-03-06 | 2023-06-23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电池包及流量分配控制方法 |
CN116390430A (zh) * | 2023-03-07 | 2023-07-0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式液冷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66443B (zh) * | 2019-09-25 | 2022-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温控系统 |
-
2023
- 2023-09-13 CN CN202311175847.9A patent/CN1169166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81714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Fujitsu Ltd | 冷却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CN104602487A (zh) * | 2014-12-24 | 2015-05-06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液冷换热系统 |
CN205480192U (zh) * | 2016-03-28 | 2016-08-17 | 四川正中能源有限公司 | 多汽化器串联、并联应用系统 |
DE102016210198A1 (de) * | 2016-06-09 | 2017-12-14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Kühlung von Bauteilen mit einem Druckstoßerzeuger zur Ausbildung einer turbulenten Kühlmittelströmung |
CN212377358U (zh) * | 2019-12-30 | 2021-01-1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串并切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及空调 |
EP3846602A1 (en) * | 2020-01-06 | 2021-07-07 |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 Cas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
CN214666219U (zh) * | 2021-03-23 | 2021-11-09 | 兰州泰合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调流量换热器 |
CN116315266A (zh) * | 2023-03-06 | 2023-06-23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电池包及流量分配控制方法 |
CN116390430A (zh) * | 2023-03-07 | 2023-07-0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式液冷源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新能源装载机电池热管理及工作性能仿真分析;杨喻博;工程科技Ⅱ辑;第21-37页 * |
旋转工况下小型液冷源设计;于世杰;低温与超导;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16635A (zh) | 2023-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217869A1 (en) | Vehicl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 |
CN116916635B (zh) | 一种用于电子侦察系统的液冷机箱 | |
CN110566604A (zh) | 一种缓速器主循环系统 | |
CN104676043B (zh) |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四通换向阀 | |
CN213557783U (zh) | 一种水或气水雾化综合超强冷却喷嘴 | |
CN111129646A (zh) | 冷却系统 | |
CN211371902U (zh) | 一种双路可独立控制给油装置 | |
CN209461581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水路系统 | |
CN100594985C (zh) | 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 | |
CN211183714U (zh) | 一种双动力水冷电机 | |
CN108172472B (zh) | 一种传动平稳的大功率继电器 | |
CN209977333U (zh) | 用于冷却系统的电磁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856138U (zh) | 一种液压缸 | |
CN104100729B (zh) | 一种高速开关电磁阀 | |
CN105889160A (zh) | 废钢剪快速液压系统 | |
CN220910316U (zh) | 减振器冷却系统、悬架和车辆 | |
CN110581001A (zh) | 一种室外电力变压器温度保护装置 | |
CN206180747U (zh) | 用于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的冷却机构 | |
CN220227887U (zh) | 一种弹簧座压装式的先导比例减压阀 | |
CN206092305U (zh) | 紧凑型斜盘式电比例轴向柱塞泵 | |
CN209725432U (zh) |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调节阀的阀套 | |
CN221401927U (zh) | 一种回油稳定的电磁换向阀 | |
CN104748425A (zh) |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 | |
CN211009340U (zh) | 节流装置、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 |
CN220711911U (zh) | 冷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