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5286A -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5286A
CN116915286A CN202311175683.XA CN202311175683A CN116915286A CN 116915286 A CN116915286 A CN 116915286A CN 202311175683 A CN202311175683 A CN 202311175683A CN 116915286 A CN116915286 A CN 116915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able
feed
leaky cable
leak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56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15286B (zh
Inventor
林垄龙
徐彬彬
赵云琨
张嘉烽
赵瑞静
徐宗铭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756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5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1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5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15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5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将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设计以获得在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在漏缆中点O处辐射性能强的特点,以使整个漏缆区间的信号强度较均衡,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并且在RRU设备和POI之间增设信号控制器和定位基站,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从而将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控制在设备处理范围,改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不均衡性,提高信号质量。

Description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MIMO(多收多发)是通过增加天线的方式来实现,在隧道场景对应的就是需增加部署漏缆数量。在地铁隧道如果需要实现2×2MIMO,传统方案就是部署两根漏缆,两个通道的射频信号从两根缆的同相端同时馈入,接收端通过两根漏缆的辐射接收到两个通道的射频信号,形成双路效果。但地铁隧道内空间范围小,可以部署的漏缆数量非常有限,为了减少漏缆对隧道空间的占用,降低部署成本,研究应用漏缆双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是一个技术方向。
但是,漏缆双端馈入信号MIMO系统的MIMO性能受两端馈入信号的不平衡性影响较大,如果两端输入的信号强度差别较大,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的差异可能超过设备的处理范围,影响通信质量。此外,在隧道等狭长的场景下,漏泄电缆MIMO信道容量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现象,并且随着漏泄电缆与接收天线之间水平距离的增加,漏泄电缆MIMO信道容量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在漏泄电缆的两端位置信号输入端,在此位置处槽口辐射出的信号功率高于中间位置区域的槽口辐射处的信号功率,因此在漏泄电缆的两端位置附近接收信号强度高于漏泄电缆的中间位置附近接收信号强度。为了能在中间位置满足通信条件,在两始端较长一段区域内信号一般要求非常强,这实质上存在较多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包括第一POI、第一信号控制器、第一RRU设备、第一定位基站、第二POI、第二信号控制器、第二RRU设备、第二定位基站和至少一根漏缆;所述漏缆的第一端信号连接第一POI,所述漏缆的第二端信号连接第二POI;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RRU设备、第一定位基站和第一POI;第二信号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RRU设备、第二定位基站、第二POI;所述第一RRU设备和所述第二RRU设备的PCI设置为相同;所述漏缆的两端的辐射性能弱于漏缆中点处,但所述漏缆的两端的传输性能强于漏缆中点处;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或第二信号控制器用于从与其信号连接的定位基站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目标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目标漏缆属于所述至少一根漏缆;获取目标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目标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所述至少一根漏缆的第一馈入端的信号强度,和/或所述第二信号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所述至少一根漏缆的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以使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预设差异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缆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至少分为两段,同一段漏缆内槽孔组的设置相同,同一段漏缆中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不同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耦合损耗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所有漏缆的极化方向均相同,且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相邻漏缆之间的辐射极化方向不同,且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和第二信号控制器中均包括信号强度调节模块,所述信号强度调节模块包括控制电路、衰减器、放大器,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连接所述衰减器或放大器,所述衰减器和放大器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强度调节模块还包括切换电路和选通开关,所述选通开关并联在所述衰减器或放大器的两端,所述切换电路信号连接所述选通开关,并能控制所述选通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漏缆两端RRU设备的PCI设置相同;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获取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所述信号强度差包括步骤: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一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一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传输损耗;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二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传输损耗;将所述第一传输损耗和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的差的绝对值作为所述信号强度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将沿漏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距离近的一端的馈入信号的强度衰减,或者将沿漏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距离远的一端的馈入信号的强度放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差异阈值不超过20dB。
本申请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将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设计,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不同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耦合损耗逐渐减小,以获得在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但传输性能好,在漏缆中点O处传输性能弱,但辐射性能强的特点,在保证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满足通信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辐射性能,增强传输性能,在漏缆中点O处适当减弱传输性能,提高辐射性能,以使整个漏缆区间的信号强度较均衡,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并且在RRU设备和POI之间增设信号控制器和定位基站,利用定位基站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利用信号控制器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漏缆的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将所述信号强度差与预设差异阈值比较,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预设差异阈值,从而将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控制在设备处理范围,改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不均衡性,提高信号质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2×2MIMO系统;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中一种信号强度调节模块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种采用多衰减器和运放放大器串联的信号强度调节模块的具体实现的原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采用相同极化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4×4MIMO系统;
图6示出了本申请采用相同极化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8×8MIMO系统;
图7示出了本申请相邻漏缆采用不同极化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4×4MIMO系统;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种相邻漏缆采用不同极化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8×8MIMO系统;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漏缆、2-移动终端、3-第一POI、4-第一信号控制器、5-第一RRU设备、6-第二POI、7-第二信号控制器、8-第二RRU设备、9-第一定位基站、10-第二定位基站、A-第一馈入端、B-第二馈入端、L-漏缆长度、O-漏缆中点、y-移动终端距离第一馈入端的沿漏缆轴线方向的长度、L-y-移动终端距离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轴线方向的长度、I1-第一段、I2-第二段、I3-第三段、11-信号强度调节模块、12-控制电路、13-存储模块、14-衰减器、15-放大器、16-切换电路、17-选通开关、18-第一运算放大器、19-第二运算放大器、20-第三运算放大器、21-第一固定衰减器、22-第二固定衰减器、23-第一可调衰减器、24-第二可调衰减器、25-第一漏缆、26-第二漏缆、27-第三漏缆、28-第四漏缆、29-信号强度均衡装置、31-位置计算模块、32-信号强度差计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包含”与“包括”、“含有”或“特征在于”同义,并且是包括端点在内或是开放式的,并且不排除额外的未叙述的要素或方法步骤。“包含”是权利要求语言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意思指存在所述要素,但也可以增加其它要素并且仍形成在所述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构造或方法。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中术语“约”意味着包含由所述值的微小变化(至多+/-10%)。
本申请中已经发现漏缆双端馈入信号MIMO系统的MIMO性能受两端馈入信号的不平衡性影响较大,如果两端输入的信号强度差别较大,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的差异可能超过设备的处理范围,影响通信质量。此外,在隧道等狭长的场景下,漏泄电缆MIMO信道容量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现象,并且随着漏泄电缆与接收天线之间水平距离的增加,漏泄电缆MIMO信道容量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在漏泄电缆的两端位置信号输入端,在此位置处槽口辐射出的信号功率高于中间位置区域的槽口辐射处的信号功率,因此在漏泄电缆的两端位置附近接收信号强度高于漏泄电缆的中间位置附近接收信号强度。为了能在中间位置满足通信条件,在两始端较长一段区域内信号一般要求非常强,这实质上存在较多的能量浪费。
为了控制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不均衡性,控制馈入信号的强度差异,并且均衡漏缆沿线的信号强度差异,避免场强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漏缆两端RRU(射频拉远单元)设备的PCI(物理小区标识)设置相同;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获取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缆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至少分为两段,同一段漏缆内槽孔组的设置相同,同一段漏缆中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不同段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所有漏缆的极化方向均相同或相邻漏缆之间的辐射极化方向不同。
本申请中上述信号强度均衡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MIMO系统,将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设计以获得在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在漏缆中点O处辐射性能强的特点,以使整个漏缆区间的信号强度较均衡,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并且在RRU设备和POI之间增设信号控制器和定位基站,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从而将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控制在设备处理范围,改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不均衡性,提高信号质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 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实施例1
传统的MIMO(多收多发)是通过增加天线的方式来实现,在隧道场景对应的就是需增加部署漏缆数量。在地铁隧道如果需要实现2×2MIMO,传统方案就是部署两根漏缆,两个通道的射频信号从两根缆的同相端同时馈入,接收端通过两根漏缆的辐射接收到两个通道的射频信号,形成双路效果。但地铁隧道内空间范围小,可以部署的漏缆数量非常有限,为了减少漏缆对隧道空间的占用,降低部署成本,研究应用漏缆双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是一个技术方向。
但是,漏缆双端馈入信号MIMO系统的MIMO性能受两端馈入信号的不平衡性影响较大,如果两端输入的信号强度差别较大,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的差异可能超过设备的处理范围,影响通信质量。此外,在隧道等狭长的场景下,漏泄电缆MIMO信道容量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现象,并且随着漏泄电缆与接收天线之间水平距离的增加,漏泄电缆MIMO信道容量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在漏泄电缆的两端位置信号输入端,在此位置处槽口辐射出的信号功率高于中间位置区域的槽口辐射处的信号功率,因此在漏泄电缆的两端位置附近接收信号强度高于漏泄电缆的中间位置附近接收信号强度。为了能在中间位置满足通信条件,在两始端较长一段区域内信号一般要求非常强,这实质上存在较多的能量浪费。
为了控制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不均衡性,控制馈入信号的强度差异,并且均衡漏缆沿线的信号强度差异,避免场强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和控制方法。
地铁隧道、高铁隧道内都是狭长的线路覆盖,为尽量避免过多的切换对用户带来的感知影响,一般常采用小区合并技术,将多个RRU(射频拉远单元)合并为同一个小区。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RRU设备5和所述第二RRU设备8设置为超级小区(Supper Cell),即具有相同的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超级小区是将2个或更多的RRU设备或扇区配置成一个逻辑小区,有相同的Cell ID,进行统一的资源调度。在地铁覆盖、高铁覆盖和航线覆盖等高速移动场景,通过超级小区减少小区数量,增大单个小区所辖范围,从而减少切换,保证通信可靠性。
本申请中RRU(射频拉远单元)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运营商的RRU,例如电信2G/3G/4G的RRU、联通2G/3G/4G的RRU、移动2G/3G/4G的RRU、电信联通5G RRU、移动5G RRU。POI(POINTOF INTERFACE),即多系统接入平台,用于多频段、多信号合路,实现多网络信号兼容覆盖,主要实现多系统、多频段信号收发合分缆传输。定位基站,例如第一定位基站9(或第二定位基站10)可以提供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RRU设备5,第一信号控制器4、第一POI 3、第一定位基站9、漏缆1、第二RRU设备8、第二信号控制器7、第二POI 6、第二定位基站10。第一信号控制器4信号连接第一RRU设备5、第一定位基站9和第一POI 3。第二信号控制器7信号连接第二RRU设备8、第二定位基站10、第二POI 6。第一POI 3 信号连接漏缆1的第一馈入端A,第二POI 6信号连接漏缆1的第二馈入端B。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4和第二信号控制器7均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获取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漏缆长度L,例如地铁隧道场景下,通常L为400-600米。漏缆1上的槽孔为非均匀分布,具体将漏缆1沿长度进行分段设计,不同的分段上设置不同辐射性能的槽孔组,组成一根漏缆1。将漏缆1的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段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段内的槽孔均设置为非均匀的,并且漏缆1的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段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段的槽孔设置是关于漏缆中点O左右对称的。具体的,漏缆1的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至少分为两段,一段漏缆内槽孔组的设置相同,每段中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从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各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使得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各段漏缆的传输性能逐渐减弱;从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各段漏缆的耦合损耗逐渐减小,使得第一馈入端A到漏缆中点O之间各段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在保证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满足通信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辐射性能,并提高传输性能,在漏缆中点O处适当降低传输性能,并提高辐射性能,在通信链路前端段牺牲一定的辐射性能以保证较小的传输损耗,在末端段牺牲适量传输损耗增加辐射性能,以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
为了均衡漏缆沿线的信号强度差异,避免场强的浪费,本申请中将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设计以获得在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在漏缆中点O处辐射性能强的特点,从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根据各段漏缆的辐射性能增强,传输性能减弱的特性在对应各漏缆段长度区域的外导体上开设对应辐射性能的槽孔组,对应的从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各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各段漏缆的耦合损耗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在单独存在时主极化方式一致,例如均为垂直极化、水平极化、+45°极化或-45°极化。槽孔的形状根据极化方向的需要设置,例如八字型开槽、交叉槽孔开槽、一字型竖直开槽等。
影响槽孔的辐射性能的参数主要有节距、槽长、槽宽、开槽倾角。从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至少分为两段,依次为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其中N≥2的整数。
①在其他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大节距槽孔组一般辐射性能较差,传输性能较好,小节距槽孔组一般辐射性能较好、衰减性能较差。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在各自的段内参数均一致,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节距逐渐减小,其它参数一致。
②在其他参数一致的情况下,相对短的槽孔组一般辐射性能较差,传输性能较好,相对长的槽孔组一般辐射性能较好、衰减性能较差。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在各自的段内参数均一致,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槽长逐渐增大,其它参数一致。
③在其他参数一致的情况下,相对窄的槽孔组一般辐射性能较差,传输性能较好,相对宽的槽孔组一般辐射性能较好、衰减性能较差。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在各自的段内参数均一致,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槽宽逐渐增大,其它参数一致。
④在其他参数一致的情况下,还可以调整槽长与漏缆轴线的夹角,即开槽倾角来控制(U型槽除外),倾角小一点的一般辐射性能较差,传输性能较好,大一点的一般辐射性能较好、衰减性能较差。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在各自的段内参数均一致,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N段IN的槽孔组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开槽倾角逐渐增大,其它参数一致。
在非均匀分布漏缆的辐射性能分段设计中,可以通过节距、槽长、槽宽、开槽倾角至少一个参数的设置,实现从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各段漏缆的辐射性能增强,传输性能减弱。上述漏缆的开槽方式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设计,以获得在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辐射性能弱,但传输性能好,在漏缆中点O处辐射性能强,但传输性能差的特点,可以改善通信末端(漏缆中点O处)性能,延长漏缆中点O处信号最远覆盖距离或者提高漏缆中点O处信噪比,保证漏缆中点O处的通信质量。
漏缆双端馈入信号MIMO系统的MIMO性能受两端馈入信号的不平衡性影响较大,如果两端输入的信号强度差别较大,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的差异可能超过设备的处理范围,影响通信质量。如图1中所示,y表示移动终端距离第一馈入端的沿漏缆轴线方向的长度,L-y表示移动终端距离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轴线方向的长度,当L-y<y,即L-2y<0,即移动终端2靠近第二馈入端B,远离第一馈入端A,由于移动终端2所处的在漏缆长度区间的位置不同,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从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馈入的两路信号存在信号强度差异,但是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应该控制在设备处理范围,例如,两路实时信号强度差异最大为8dB。如果L-y<y,即L-2y<0,移动终端2靠近第二馈入端B,为了平衡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两个信号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可以将信号馈入第一馈入端A之前进行信号强度放大,或者将信号馈入第二馈入端B之前进行信号强度的衰减。如果L-y>y,即L-2y>0,移动终端2靠近第一馈入端A,为了平衡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两个信号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可以将信号馈入第一馈入端A之前进行信号强度衰减,或者将信号馈入第二馈入端B之前进行信号强度的放大。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如图2中所示,本申请中须将至少2个RRU设备配置为同一小区,需要将漏缆两端RRU设备(射频拉远单元)的PCI(物理小区标识)设置相同,并包括如下步骤:
S01: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或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
S02:获取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根据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上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两个信号馈入端(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
S03: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是否大于预设差异阈值,如果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则进入步骤S04;如果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结束步骤,不需要信号强度均衡,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异在移动终端的信号处理容许范围,不影响信号的接收;
S04: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第一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异阈值;步骤结束。
在步骤S01中第一信号控制器4和第二信号控制器7均能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第一信号控制器4与第一定位基站9连接,从第一定位基站9获取移动终端2的位置信息,并根据第一馈入端A的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y;根据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y和漏缆的长度L,计算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B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L-y。同样的,第二信号控制器7与第二定位基站10连接,从第二定位基站10获取移动终端2的位置信息,并根据第二馈入端B的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B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L-y;根据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B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L-y和漏缆的长度L,计算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L-(L-y)=y。
在步骤S02中,计算所述信号强度差包括步骤: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一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一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传输损耗;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二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传输损耗;将所述第一传输损耗和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的差的绝对值作为所述信号强度差。
在步骤S02中,如图1中所示,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缆长度L=500m,从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到漏缆中点O之间的漏缆分为三段,依次为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三段I3
第一段I1的长度L1为150m、百米损耗常数为α为7.3dB/100m、耦合损耗为LC1为73dB。
第二段I2的长度L2为70m、百米损耗常数为α2为9.2dB/100m、耦合损耗为LC2为69dB。
第三段I3的长度L3为30m、百米损耗常数为α3为19.8dB/100m、耦合损耗为LC3为60dB。
首先,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获取移动终端所属的所述漏缆的分段,并根据移动终端所属的所述漏缆的分段,确定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耦合损耗。当移动终端距离第一馈入端的沿漏缆轴线方向的长度150≤y≤220m,即移动终端2位于漏缆的第二段I2区间,则移动终端2接收到信号的耦合损耗为LC2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一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一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传输损耗为[α1L12(y-L1)+LC2]。
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馈入信号的信号强度SI1=SIKA-[α1L12(y-L1)+LC2],其中SIKA为第一馈入端A输入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二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传输损耗为[α1L12L2+2α3L32(L+L-y)+LC2]。
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二馈入端B馈入信号的信号强度SI2=SIKB-[α1L12L2+2α3L32(L+L-y)+LC2],其中SIKB为第二馈入端B输入的信号强度。
则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两个信号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SIM=SI1-SI2=(SIKA-SIKB)+[2α3L3+2α2(L+L-y)]。
其中(SIKA-SIKB)是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信号强度差,[2α3L3+2α2(L+L-y)]是由于移动终端2距离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的距离差而造成的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一般情况下(SIKA-SIKB)=0,那么将所述第一传输损耗和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的差的绝对值|2α3L3+2α2(L+L-y)|作为所述信号强度差。
步骤S03中,所述预设差异阈值最大为20dB,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20dB、19dB、18dB、17dB、16dB、15dB、14dB、13dB、12dB、11dB、10dB、9dB、8dB、7.5dB、7dB、6.5dB、6dB、5.5dB、5dB、4.5dB、4dB、3.5dB、3dB等等。
步骤S04中,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将沿漏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距离近的一端的馈入信号的强度衰减,或者将沿漏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距离远的一端的馈入信号的强度放大。
步骤S04中,为了平衡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两个信号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可以将信号馈入第一馈入端A之前进行信号强度衰减[2α3L3+2α2(L+L-y)],或者将信号馈入第二馈入端B之前进行信号强度的放大[2α3L3+2α2(L+L-y)],或者同时将信号馈入第一馈入端A之前进行信号强度衰减和将信号馈入第二馈入端B之前进行信号强度放大,并且信号强度衰减和信号强度放大的倍数之和为[2α3L3+2α2(L+L-y)]。
本申请中第一信号控制器4(或第二信号控制器7)中包括信号强度调节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如图3中所示,所述信号强度调节模块11包括控制电路12、存储模块13、衰减器14、放大器15,所述控制电路12连接所述衰减器14或放大器15,所述衰减器14和放大器15串联。其中所述控制电路12内设置有存储模块13,所述存储模块13内设置有与计算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相关的所述衰减器14或放大器15相关的设置参数。所述衰减器14可以为固定衰减器或可调衰减器,或者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的混合设置。所述放大器15也可以为固定放大倍数的放大器或放大倍数可调的数控放大器,或固定放大倍数的放大器和可调的数控放大器的组合。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信号强度调节模块11包括控制电路12、存储模块13、切换电路16、选通开关17、第一运算放大器18、第二运算放大器19、第三运算放大器20、第一固定衰减器21、第二固定衰减器22、第一可调衰减器23、第二可调衰减器24。第一运算放大器18、第二运算放大器19、第三运算放大器20、第一固定衰减器21、第二固定衰减器22上连接有选通开关17,切换电路16信号连接各个选通开关17。选通开关17例如可以是继电器控制的开关。控制电路12信号连接切换电路16和第一可调衰减器23、第二可调衰减器24。切换电路16能够根据控制电路12的信号控制第一运算放大器18、第二运算放大器19或第三运算放大器20对应的选通开关17的导通和断开,从而不使用和采用该运算放大器。切换电路16能够根据控制电路12的信号控制第一固定衰减器21、第二固定衰减器22对应的选通开关17的导通和断开,从而不使用和采用该固定衰减器。如图4中所示,第一运算放大器18、第一固定衰减器21、第二运算放大器19、第一可调衰减器23、第三运算放大器20、第二可调衰减器24、第二固定衰减器22依次连接,可以通过调整运算放大器的启用与否、固定衰减器的启用与否、数控衰减器的衰减系数的设置来调节漏缆馈入端输入的信号强度。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和该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将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设计以获得在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但传输性能好,在漏缆中点O处传输性能弱,但辐射性能强的特点,在保证漏缆信号输入端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满足通信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辐射性能,增强传输性能,在漏缆中点O处适当提高辐射性能,减弱传输性能,在通信链路前端段牺牲一定的辐射性能以保证较小的传输损耗,在末端段牺牲适量传输损耗增加辐射性能,以使整个漏缆区间的信号强度较均衡,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并且在RRU设备和POI之间增设信号控制器和定位基站,利用定位基站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利用信号控制器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漏缆的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将所述信号强度差与预设差异阈值比较,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预设差异阈值,从而将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强度控制在设备处理范围,改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不均衡性,提高信号质量。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中漏缆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根以上,且所有漏缆的极化方向相同。为了使整个漏缆区间的信号强度较均衡,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延长漏缆使用距离,降低设备使用数量,将漏缆均设置为槽孔非均匀分布的。具体每根漏缆的槽孔均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一段漏缆内槽孔组的设置相同,每段中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使得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传输性能逐渐减弱;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耦合损耗逐渐减小,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使得漏缆呈现在漏缆的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但传输性能强,在漏缆中点O处传输性能弱,但辐射性能稍强的特点。此外,为了保证相邻漏缆的系统损耗平衡度,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其余内容参照实施例1中的描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5中所示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4×4 MIMO系统,漏缆的数量为2根分别为第一漏缆25、第二漏缆26。两根漏缆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例如均为水平极化漏缆(还可以均为垂直极化、+45°极化、-45°极化),其中第一漏缆25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O分为3段依次为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三段I3。从第一段I1到第三段I3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节距逐渐减小,从而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例如第一段I1的长度L1为150m、百米损耗常数为α为7.3dB/100m、耦合损耗为LC1为73dB;第二段I2的长度L2为70m、百米损耗常数为α2为9.2dB/100m、耦合损耗为LC2为69dB;第二段I3的长度L3为30m、百米损耗常数为α3为19.8dB/100m、耦合损耗为LC3为60dB。第二漏缆26的槽孔的设置与第一漏缆25的槽孔设置相同。本实施例中通过漏缆槽孔的节距设置漏缆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8×8MIMO系统,漏缆的数量为4根分别为第一漏缆25、第二漏缆26、第三漏缆27、第四漏缆28,且四根漏缆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例如均为水平极化漏缆(还可以均为垂直极化、+45°极化、-45°极化)。其中第一漏缆25、第二漏缆26、第三漏缆27、第四漏缆28的分段设置均如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漏缆25的通过漏缆槽孔的节距设置漏缆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水平极化、+45°极化、-45°极化。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漏缆槽孔的节距、槽长、槽宽、开槽倾角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调整设置漏缆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具体的辐射性能调整方法参见实施例1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漏缆之间信号的相干性,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中漏缆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根以上,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且相邻漏缆之间的辐射极化方向不同。为了使整个漏缆区间的信号强度较均衡,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延长漏缆使用距离,降低设备使用数量,将漏缆均设置为槽孔非均匀分布的。具体每根漏缆的槽孔均沿漏缆长度方向分段,一段漏缆内槽孔组的设置相同,每段中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使得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传输性能减弱;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耦合损耗逐渐减小,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各段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使得漏缆呈现在漏缆的信号输入端辐射性能弱,但传输性能强,在漏缆中点O处传输性能弱,但辐射性能稍强的特点。此外,为了保证相邻漏缆的系统损耗平衡度,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其余内容参照实施例1中的描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7中所示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4×4 MIMO系统,漏缆的数量为2根分别为第一漏缆25、第二漏缆26。两根漏缆的辐射极化方向不同,例如第一漏缆25为垂直极化漏缆,第二漏缆26为水平极化漏缆。其中第一漏缆25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O分为3段依次为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三段I3,从第一段I1到第三段I3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节距逐渐减小,从而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第二漏缆26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O分为3段依次为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三段I3,从第一段I1到第三段I3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节距逐渐减小,从而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本实施例中通过漏缆槽孔的节距设置漏缆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
如图8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漏缆之间信号的相干性,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8×8MIMO系统,其中漏缆的数量为4根分别为第一漏缆25、第二漏缆26、第三漏缆27、第四漏缆28。相邻漏缆的辐射极化方向不同,例如第一漏缆25为垂直极化漏缆,第二漏缆26为水平极化漏缆、第三漏缆27为垂直极化漏缆、第四漏缆28为水平极化漏缆。第一漏缆25、第二漏缆26、第三漏缆27、第四漏缆28均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O分为3段依次为第一段I1、第二段I2、第三段I3,从第一段I1到第三段I3各段之间的槽孔组的节距逐渐减小,从而漏缆的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水平极化、+45°极化、-45°极化。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漏缆槽孔的节距、槽长、槽宽、开槽倾角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调整设置漏缆辐射性能逐渐增强,传输性能逐渐减弱。具体的辐射性能调整方法参见实施例1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并排设置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的多根漏缆之间性能差异较小。第一信号控制器或第二信号控制器可以从与其信号连接的定位基站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任意一根漏缆(可定义为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的沿目标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根据移动终端距离该目标漏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沿目标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以及目标漏缆的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计算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用于调整馈入每根漏缆第一馈入端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馈入每根漏缆的第一信号的调整程度可以相同;和/或,所述第二信号控制器用于调整馈入每根漏缆第二馈入端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馈入每根漏缆的第二信号的调整程度可以相同,以使得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异阈值。上述调整方式,效率较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针对每根漏缆,分别进行如图1中对应的单根漏缆的调节过程。
实施例4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装置,如图9中所示,信号强度均衡装置29包括位置计算模块31、信号强度差计算模块32、信号强度调节模块11。本申请中定位基站单独设置,位置计算模块31信号连接第一定位基站9(或第二定位基站10),从定位基站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定位基站集成在信号强度均衡装置中,例如信号强度均衡装置中还包括第一定位基站9(或第二定位基站10)。
位置计算模块3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2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或第二馈入端B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详细的计算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信号强度差计算模块32,用于获取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2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或第二馈入端B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详细的计算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信号强度调节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时,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A或第二馈入端B的信号强度,使所述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漏缆的第一馈入端A和第二馈入端B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具体的信号强度调节模块的结构原理和调节方法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装置,可以根据计算的信号强度差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A或第二馈入端B的信号强度,从而对漏缆两端馈入信号进行均衡,使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异小于预设差异阈值,满足用户终端的处理需求,保证通信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OI、第一信号控制器、第一RRU设备、第一定位基站、第二POI、第二信号控制器、第二RRU设备、第二定位基站和至少一根漏缆;所述漏缆的第一端信号连接第一POI,所述漏缆的第二端信号连接第二POI;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RRU设备、第一定位基站和第一POI;第二信号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RRU设备、第二定位基站、第二POI;所述第一RRU设备和所述第二RRU设备的PCI设置为相同;所述漏缆的两端的辐射性能弱于漏缆中点处,但所述漏缆的两端的传输性能强于漏缆中点处;
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或第二信号控制器用于从与其信号连接的定位基站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目标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目标漏缆属于所述至少一根漏缆;获取目标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目标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目标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
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所述至少一根漏缆的第一馈入端的信号强度,和/或所述第二信号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所述至少一根漏缆的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以使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预设差异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至少分为两段,同一段漏缆内槽孔组的设置相同,同一段漏缆中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从信号馈入端到漏缆中点之间不同段漏缆的百米损耗常数逐渐增大,耦合损耗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所有漏缆的极化方向均相同,且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同一根漏缆的所有槽孔组的辐射极化方向相同,相邻漏缆之间的辐射极化方向不同,且所有漏缆的分段数量和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和第二信号控制器中均包括信号强度调节模块,所述信号强度调节模块包括控制电路、衰减器、放大器,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连接所述衰减器或放大器,所述衰减器和放大器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调节模块还包括切换电路和选通开关,所述选通开关并联在所述衰减器或放大器的两端,所述切换电路信号连接所述选通开关,并能控制所述选通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7.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漏缆两端RRU设备的PCI设置相同;
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
获取漏缆长度区间的辐射性能信息,所述辐射性能信息包括分段数量以及各分段的长度、百米损耗常数和耦合损耗,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辐射性能信息,计算漏缆的第一馈入端和第二馈入端输入信号的辐射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的信号强度差;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差异阈值,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使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预设差异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信号强度差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一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一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一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传输损耗;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距离漏缆的第二馈入端沿漏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馈入端之间的各分段的长度和各分段的百米损耗常数,计算从第二馈入端馈入的信号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传输损耗;
将所述第一传输损耗和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的差的绝对值作为所述信号强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馈入第一馈入端或第二馈入端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
将沿漏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距离近的一端的馈入信号的强度衰减,或者将沿漏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距离远的一端的馈入信号的强度放大。
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非均匀分布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的信号强度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差异阈值不超过20dB。
CN202311175683.XA 2023-09-13 2023-09-13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Active CN116915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5683.XA CN116915286B (zh) 2023-09-13 2023-09-13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5683.XA CN116915286B (zh) 2023-09-13 2023-09-13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5286A true CN116915286A (zh) 2023-10-20
CN116915286B CN116915286B (zh) 2023-11-28

Family

ID=8835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5683.XA Active CN116915286B (zh) 2023-09-13 2023-09-13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52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8292A (zh) * 2023-09-18 2023-10-24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5360A (zh) * 2015-06-11 2015-09-23 上海大学 采用mimo信号双向馈入泄漏电缆的线状覆盖传输系统
CN106330274A (zh) * 2015-07-10 2017-01-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单根漏缆的mimo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0247716A (zh) * 2019-06-17 2019-09-1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及漏缆
CN116015369A (zh) * 2022-12-13 2023-04-25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5g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5360A (zh) * 2015-06-11 2015-09-23 上海大学 采用mimo信号双向馈入泄漏电缆的线状覆盖传输系统
CN106330274A (zh) * 2015-07-10 2017-01-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单根漏缆的mimo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0247716A (zh) * 2019-06-17 2019-09-1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及漏缆
CN116015369A (zh) * 2022-12-13 2023-04-25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5g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8292A (zh) * 2023-09-18 2023-10-24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6938292B (zh) * 2023-09-18 2023-11-28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5286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15286B (zh) 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系统及信号强度均衡方法
Cheng Chang
ES2341685T3 (es) Aparato de estacion base y procedimiento de emision.
CA2722451A1 (en) Phased-array antenna panel for a super economical broadcast system
JP2573076B2 (ja) 高容量セクタ化セルラ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523999A (ja) 移動端末の始動及び援助によるアンテナ選択
KR20070117125A (ko) 광대역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의 하향링크전력조절 장치 및 방법
CN116886137B (zh) 一种交叉极化漏缆mimo通信系统
US9571184B2 (en) Digital unit,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20150092685A1 (e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12929037B (zh) 信号合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938292B (zh) 一种漏缆两端馈入信号的mimo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867127B (zh) 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Qiu et al. Capacity enhancement using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nder LOS MIMO channels in high speed train scenario
CN102299761A (zh) 用于多天线技术的amc调整方法和基站
US11252581B2 (en) Bi-directional high power user equipment
CN220415464U (zh) 一种矿用融合信息传输系统
CN116867075B (zh) 一种蜂窝和d2d用户聚类网络中的信道分配方法
KR2014007531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 장치
Yonemoto et al.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ed by radio over fiber
KR100346151B1 (ko) 누설 동축 케이블을 이용한 공간 다이버시티장치
CN212366217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远距离无线传输天线装置、系统
Sasaki et al. Human blockage loss characteristics at 5 GHz bands in a crowded stadium
Mohsin et al. Stud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5995692A (zh) 天线子系统及组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