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5631A -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5631A
CN116905631A CN202310992197.0A CN202310992197A CN116905631A CN 116905631 A CN116905631 A CN 116905631A CN 202310992197 A CN202310992197 A CN 202310992197A CN 116905631 A CN116905631 A CN 116905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water
storage tank
inlet pipe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921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党锋
刘晓东
黄勇
郭园
贾新会
魏鹏刚
霍云超
杨文栋
宋璇
朱海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921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5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5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5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 E03F1/005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via box-shaped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7Gutters; Channels ; Roof drainage discharge ducts set in sidewal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1Accessori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进水管、第一盖体、第一挡块、第一浮力球、第一连接杆、排水管;排水组件,设置在蓄水箱内部,与排水管连接,用于在雨停之后排出蓄水箱内部的雨水。本发明通过第一浮力球与第一盖体的设置,使下水道竖井内部的水位上升时带动第一浮力球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盖体转动将进水管管口打开,使雨水能够快速被引流,避免雨水直接从下水道竖井内部喷出,使路面形成积水,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本发明通过控制终端、控制模块、摄像头、电子水位计的配合设置,使蓄水箱内部的水位情况能够被实时监控,并能进行远程控制,从而保证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内部热岛效应的出现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老化的城市系统难于应对每年因极端天气如暴雨的情况,经常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暴露出城市市政管网建设体系的不足。
在实际排水期间无法做到迅速排涝的应对能力,降雨量过大时会导致部分下水道竖井中雨水向外灌,这也就导致了部分路面积水,严重时内涝积水会造成城市交通瘫痪,人们生活出行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对于已建成的城市系统,重新布局更新排水系统将会产生一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目前,现有专利CN113216062A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当城市街区出现积水时通过抽取积水充满直角弯充水单元和直充水单元,所有的直角弯充水单元和直充水单元被水充满后,组合的充水池侧壁和充水池底呈池状,再将积水储存池内,内涝积水减轻后再将积水排入排水系统,然而,此装置虽然使用简单,但在使用时,路面已经处于积水的状态,抽取积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能很好的缓解内涝积水所带来的城市交通瘫痪,影响了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以解决现有防涝蓄水装置在使用时,路面已经处于积水的状态,抽取积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能很好的缓解内涝积水所带来的城市交通瘫痪,影响了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包括:
蓄水箱,设置在靠近下水道竖井的位置;
进水管,水平设置在蓄水箱侧面靠近上部的位置,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下水道竖井的侧壁后位于下水道竖井内部;
第一盖体,设置在进水管远离蓄水箱的管口内部,下部与进水管内壁下部铰接;
第一挡块,设置在进水管管口上部,靠近进水管内部的一面与第一盖体上部相接触;
第一浮力球,设置在下水道竖井内部,位置靠近第一盖体,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盖体连接;
排水管,设置在蓄水箱内部,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下水道竖井连通;
排水组件,设置在蓄水箱内部,与排水管连接,用于在雨停之后排出蓄水箱内部的雨水。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排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板,蓄水箱的底壁内部靠近排水管的位置开设有阻挡腔,第一挡板水平设置在阻挡腔内部,蓄水箱的底壁靠近阻挡腔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从上到下穿过阻挡腔,排水管的端部连接在排水孔的下部,第一挡板的宽度大于排水孔的直径,第一挡板的一端与阻挡腔的侧壁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的端部与阻挡腔的侧壁上,第一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挡板的另一端位于排水孔内,蓄水箱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开合组件分别与第一挡板的另一端、第一盖体的上部连接,开合组件用于在第一盖体转动打开与关闭进水管管口时,带动第一挡板左右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关闭与打开排水孔。
其中开合组件包括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竖直设置在蓄水箱内部,蓄水箱的底壁内部靠近阻挡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腔,定位腔位于阻挡腔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侧,定位腔与阻挡腔通过第一定位孔连通,定位腔与蓄水箱内部通过第二定位孔连通,定位腔内设置有第一定滑轮,蓄水箱的底壁顶壁正对定位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的位置靠近进水管,进水管内部竖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设有滑块,导向杆上位于滑块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内壁上,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上,进水管内部位于导向杆与第二定滑轮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定滑轮,第三定滑轮靠近导向杆,第三定滑轮连接在进水管内壁上部,第一拉绳的上端绕过第二定滑轮上部与第三定滑轮上部后连接在滑块的侧面,第一拉绳的下端穿过第二定位孔、绕过第一定滑轮下部与穿过第一定位孔后连接在第一挡板远离第一伸缩杆的端部,第一拉绳的下端位于排水孔内,进水管内部位于导向杆与第一盖体之间设置有第四定滑轮与第五定滑轮,第四定滑轮设置在进水管内下部且靠近导向杆,第五定滑轮设置在进水管内壁上部且靠近第一盖体,第一盖体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滑块远离第一拉绳的侧面,第二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第四定滑轮下部与第五定滑轮的上部后连接在第一盖体的上部。
其中排水管为L型,排水管位于下水道竖井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的上部与排水管内壁上部铰接,排水管内下部靠近第二盖体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远离蓄水箱的一面与第二盖体下部相接触。
其中第一浮力球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浮力球,第二浮力球的位置靠近第二盖体,第一浮力球与第二浮力球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浮力球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浮力球固定连接。
其中排水孔内位于第一挡板的下部位置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端与第一挡板铰接,活动板与排水孔内壁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在排水孔内壁靠近第一伸缩杆的一侧,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相对平行,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凸块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面与活动板相接触使活动板的下端向着第二浮力球的方向倾斜,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
其中凸块靠近活动板的一面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活动板相接触。
其中进水管靠近第一盖体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槽,通槽靠近第一浮力球的一端为开口结构,通槽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杆的位置相对,第一挡块有两个,两个第一挡块位于通槽的两侧。
其中进水管的管壁内部靠近通槽远离第一浮力球的一端水平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与通槽相连通,通槽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一端穿过安装腔的开口位于安装腔内部,安装腔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腔内壁与第二挡板的端部,第三伸缩杆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
其中蓄水箱内顶壁上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下部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内部设置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传输到控制终端,第一伸缩杆为电动推杆,第一伸缩杆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通过第一浮力球与第一盖体的设置,使下水道竖井内部的水位上升时带动第一浮力球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盖体转动将进水管管口打开,将雨水通过进水管引流至蓄水箱内部,使雨水能够快速被引流,临时储存在蓄水箱,避免雨水直接从下水道竖井内部喷出,使路面形成积水,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第二,通过排水组件的设置,在雨停之后排出蓄水箱内部的雨水,便于下次下雨时继续对下水道竖井内部的雨水进行引流;
第三,通过开合组件的设置,在第一盖体转动打开与关闭进水管管口时,带动第一挡板左右水平移动,使第一挡板关闭与打开排水孔,使进水与排水都能够自动进行,提高防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分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B部分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蓄水箱底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C部分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2中D部分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进水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蓄水箱;2、进水管;3、排水管;4、第一浮力球;5、第二浮力球;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第一盖体;9、第二盖体;10、第一挡块;11、第二挡块;12、第一拉绳;13、第二拉绳;14、第一定滑轮;15、第二定滑轮;16、第三定滑轮;17、第四定滑轮;18、第五定滑轮;19、导向杆;20、滑块;21、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第三弹性件;24、第四弹性件;25、排水孔;26、阻挡腔;27、第一挡板;28、定位腔;29、第一伸缩杆;30、第二伸缩杆;31、第二挡板;32、安装腔;33、通槽;34、活动板;35、第一定位孔;36、第二定位孔;37、第三伸缩杆;39、滚轮;40、凸块;41、控制模块;42、电子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设置在靠近下水道竖井的位置,便于对水道竖井内向外灌的雨水进行引流,避免雨水直接喷到路面,使路面形成积水,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蓄水箱1侧面靠近上部的位置水平设置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一端与蓄水箱1内部连通,进水管2的另一端穿过下水道竖井的侧壁后位于下水道竖井内部,进水管2远离蓄水箱1的管口内部设置有第一盖体8,第一盖体8的下部与进水管2内壁下部铰接,使第一盖体8能够绕着进水管2内壁下部铰接处转动,使进水管2管口打开与关闭,进水管2管口上部设置第一挡块10,第一挡块10靠近进水管2内部的一面与第一盖体8上部相接触,阻挡第一盖体8向进水管2外转动,下水道竖井内部位置靠近第一盖体8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浮力球4,第一浮力球4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6与第一盖体8连接,当下水道竖井内部的水位到达第一浮力球4所处的位置时,带动第一浮力球4继续向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杆6带动第一盖体8转动,使第一盖体8向着进水管2内部转动,使进水管2管口打开,将下水道竖井内部的雨水通过进水管2引流至蓄水箱1内部,避免雨水直接从下水道竖井内部喷出,使路面形成积水,蓄水箱1下部设置有排水管3,排水管3的一端与蓄水箱1内部连通,排水管3的另一端与下水道竖井连通,蓄水箱1内部设置有排水组件,排水组件与排水管3连接,排水组件用于在雨停之后排出蓄水箱1内部的雨水,便于下次下雨时继续对下水道竖井内部的雨水进行引流。
如图1、3所示,排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板27,蓄水箱1的底壁内部靠近排水管3的位置开设有阻挡腔26,第一挡板27水平设置在阻挡腔26内部,蓄水箱1的底壁靠近阻挡腔26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孔25,排水孔25从上到下穿过阻挡腔26,排水管3的端部连接在排水孔25的下部,第一挡板27的宽度大于排水孔25的直径,第一挡板27的两侧与阻挡腔26的两侧内壁相接触,使第一挡板27能够在阻挡腔26内左右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27关闭与打开排水孔25,第一挡板27的一端与阻挡腔26的侧壁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9,第一伸缩杆2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27的端部与阻挡腔26的侧壁上,第一伸缩杆29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1,第一挡板27的另一端排水孔25内,使初始状态下排水孔25为打开的状态,蓄水箱1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开合组件分别与第一挡板27的另一端、第一盖体8的上部连接,开合组件用于在第一盖体8转动打开与关闭进水管2管口时,带动第一挡板27左右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27关闭与打开排水孔25。
如图2、3、4所示,开合组件包括第一拉绳12,第一拉绳12竖直设置在蓄水箱1内部,蓄水箱1的底壁内部靠近阻挡腔26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腔28,定位腔28位于阻挡腔26远离第一伸缩杆29的一侧,定位腔28与阻挡腔26通过第一定位孔35连通,定位腔28与蓄水箱1内部通过第二定位孔36连通,定位腔28内设置有第一定滑轮14,蓄水箱1的底壁顶壁正对定位腔28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5,第二定滑轮15的位置靠近进水管2,进水管2内部竖直设置有导向杆19,导向杆19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2的内壁连接,导向杆19上套设有滑块20,滑块20能够沿着导向杆19上下自由移动,导向杆19优选为多棱柱,滑块20从上到下开设的通孔,导向杆19穿过通孔,通孔的横截面优选为多边形与导向杆19相适应,避免滑块20沿着导向杆19上下移动时产生周向的转动,导向杆19上位于滑块20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2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2内壁上,第二弹性件22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20上,进水管2内部位于导向杆19与第二定滑轮15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定滑轮16,第三定滑轮16靠近导向杆19,第三定滑轮16连接在进水管2内壁上部,使第三定滑轮16与第二定滑轮1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第一拉绳12的上端绕过第二定滑轮15上部与第三定滑轮16上部后连接在滑块20的侧面,第一拉绳12的下端穿过第二定位孔36、绕过第一定滑轮14下部与穿过第一定位孔35后连接在第一挡板27远离第一伸缩杆29的端部,第一拉绳12的下端位于排水孔25内,进水管2内部位于导向杆19与第一盖体8之间设置有第四定滑轮17与第五定滑轮18,第四定滑轮17设置在进水管2内下部且靠近导向杆19,第五定滑轮18设置在进水管2内壁上部且靠近第一盖体8,第一盖体8与导向杆19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绳13,第二拉绳13的一端连接在滑块20远离第一拉绳12的侧面,第二拉绳13的另一端绕过第四定滑轮17下部与第五定滑轮18的上部后连接在第一盖体8的上部,当第一浮力球4上升带动第一盖体8向着进水管2内部转动时,第一盖体8带动第二拉绳1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第五定滑轮18、第四定滑轮17带动滑块20沿着导向杆19向下移动,使上下两个第二弹性件22被拉伸与压缩,滑块20带动第一拉绳12的上端向下移动,第一拉绳12通过三定滑轮16、第二定滑轮15、第一定滑轮14带动第一挡板27向着第一定滑轮14的方向移动,第一伸缩杆29与第一弹性件21拉伸,使第一挡板27挡住排水孔25,从而使排水孔25关闭,当雨停之后,下水道竖井内部的水位下降,使第一浮力球4失去的向上的浮力后向下移动,在两个第二弹性件22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滑块20沿着导向杆19向上移动,通过第二拉绳13带动第一盖体8向上转动,在第一浮力球4向下移动的作用力下,使第一盖体8关闭进水管2管口,同时松开对第一拉绳12的拉力,在第一弹性件21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挡板27向着第一伸缩杆29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排水孔25打开,使蓄水箱1内部的雨水通过排水管3再次排入下水道竖井内。
如图1、3所示,排水管2为L型,排水管2位于下水道竖井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盖体9,第二盖体9的上部与排水管2内壁上部铰接,第二盖体9能够绕着排水管2内壁上部铰接处转动,排水管2内下部靠近第二盖体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挡块11,第二挡块11远离蓄水箱1的一面与第二盖体9下部相接触,通过第二挡块11阻挡第二盖体9向排水管2内部转动,阻挡雨水通过排水管2进入蓄水箱1内,并且当蓄水箱1排水时,雨水可以冲开第二盖体9,带动第二盖体9向外转动,打开排水管2管口,排水完成之后第二盖体9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关闭排水管2管口。
第一浮力球4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浮力球5,第二浮力球5的位置靠近第二盖体9,第一浮力球4与第二浮力球5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的上端与第一浮力球4铰接,第二连接杆7的下端与第二浮力球5固定连接,当下水道竖井内的水位到达第二浮力球5,使第二浮力球5浮力增加,通过第二连接杆7带动第一浮力球4上升,增加第一浮力球4的浮力,同时在雨停之后,当下水道竖井内水位下降到第二浮力球5下部后,从第一浮力球4失去浮力向下移动,从而开始排水,避免下水道竖井内的雨水堵住第二盖体9。
如图5所示,排水孔25内位于第一挡板27的下部位置设置有活动板34,活动板34的上端与第一挡板27铰接,活动板34与排水孔25内壁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二伸缩杆30,第二伸缩杆30的一端连接在排水孔25内壁靠近第一伸缩杆29的一侧,第二伸缩杆30与第一伸缩杆29相对平行,第二伸缩杆30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40,凸块40远离第二伸缩杆30的一面与活动板34相接触使活动板34的下端向着第二浮力球5的方向倾斜,第二伸缩杆30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23,当第一挡板27向着第一定滑轮14方向移动,关闭排水孔25时,活动板34与排水孔25内壁接触并被排水孔25内壁挤压使第二伸缩杆30与第三弹性件23收缩,当排水时,雨水冲击活动板34,通过活动板34带动第一挡板27向着第一伸缩杆29方向移动,使排水孔25开口更大,便于排水。
凸块40靠近活动板34的一面设置有滚轮39,滚轮39与活动板34相接触,减小凸块40与活动板34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活动板34转动。
如图6、7所示,进水管2靠近第一盖体8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槽33,通槽33靠近第一浮力球4的一端为开口结构,通槽33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杆6的位置相对,第一挡块10有两个,两个第一挡块10位于通槽33的两侧,使第一连接杆6向上转动时,通过两个第一挡块10后进入通槽33内,使第一连接杆6的转动幅度更大,避免下水道竖井内的雨水冲击力太大对第一连接杆6造成损伤。
进水管2的管壁内部靠近通槽33远离第一浮力球4的一端水平开设有安装腔32,安装腔32与通槽33相连通,通槽33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挡板31,通过第二挡板31遮挡通槽33,避免下水道竖井内上部下来的雨水直接通过通槽33进入进水管2内,第二挡板31的一端穿过安装腔32的开口位于安装腔32内部,安装腔32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三伸缩杆37,第三伸缩杆3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腔32内壁与第二挡板31的端部,第三伸缩杆37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24,第二挡板31能够在安装腔32内伸缩,从而打开与关闭通槽33。
本发明还包括控制终端,蓄水箱1内顶壁上设置有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下部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控制模块41内部设置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存储模块与控制终端远程连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传输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为手机或者计算机,通过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控制,第一伸缩杆29为电动推杆,第一伸缩杆29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蓄水箱1内部存储雨水的情况并将其存储到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将其传输到控制终端,使控制终端前的工作人员对蓄水箱1内的雨水情况进行监控,当雨停之后,蓄水箱1内的还有雨水时,控制终端发送控制命令到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伸缩杆29收缩,使排水孔25进一步扩大,加速蓄水箱1内的雨水排出。
蓄水箱1侧壁设置有电子水位计42,电子水位计42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电子水位计42的测量精度为±3mm,电子水位计42用于检测蓄水箱1内部的水位,避免在达到预定水位,摄像头被异物遮挡或者出现故障时不能使用,电子水位计42还能精确测量出蓄水箱1内的水位,并将其反馈到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将水位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后并通过存储模块远程传输到控制终端。
工作原理:首先将蓄水箱1浇筑在经常降雨量过大时向外灌的下水道竖井旁,然后通过进水管2、排水管3与下水道竖井连通,将第一浮力球4、第二浮力球5安装完成,当下雨时,降雨量过大使下水道竖井内的水位上升,当水位上升到第二浮力球5后,第二浮力球5受到浮力上升并通过第二连接杆7将推力传递到第一浮力球4,带动第一浮力球4向上移动,水位继续上升,直至到到第一浮力球4后,第一浮力球4通过第一连接杆6带动第一盖体8转动,使第一盖体8向着进水管2内部转动第一盖体8带动第二拉绳1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第五定滑轮18、第四定滑轮17带动滑块20沿着导向杆19向下移动,使上下两个第二弹性件22被拉伸与压缩,滑块20带动第一拉绳12的上端向下移动,第一拉绳12通过三定滑轮16、第二定滑轮15、第一定滑轮14带动第一挡板27向着第一定滑轮14的方向移动,第一伸缩杆29与第一弹性件21拉伸,使第一挡板27挡住排水孔25,从而使排水孔25关闭,当雨停之后,下水道竖井内部的水位下降,使第一浮力球4失去的向上的浮力后向下移动,直至水位下降到第二浮力球5下部,第一浮力球4完全失去浮力向下移动,在两个第二弹性件22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滑块20沿着导向杆19向上移动,通过第二拉绳13带动第一盖体8向上转动,在第一浮力球4向下移动的作用力下,使第一盖体8关闭进水管2管口,同时松开对第一拉绳12的拉力,在第一弹性件21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挡板27向着第一伸缩杆29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排水孔25打开,使蓄水箱1内部的雨水通过排水管3再次排入下水道竖井内,等待下次降雨。
本发明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通过第一浮力球与第一盖体的设置,使下水道竖井内部的水位上升时带动第一浮力球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盖体转动将进水管管口打开,将雨水通过进水管引流至蓄水箱内部,使雨水能够快速被引流,临时储存在蓄水箱,避免雨水直接从下水道竖井内部喷出,使路面形成积水,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第二,通过排水组件的设置,在雨停之后排出蓄水箱内部的雨水,便于下次下雨时继续对下水道竖井内部的雨水进行引流;
第三,通过开合组件的设置,在第一盖体转动打开与关闭进水管管口时,带动第一挡板左右水平移动,使第一挡板关闭与打开排水孔,使进水与排水都能够自动进行,提高防涝效率;
第四,通过控制终端、控制模块、摄像头、电子水位计的配合设置,使蓄水箱内部的水位情况能够被实时监控,并能进行远程控制,从而保证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水箱(1),设置在靠近下水道竖井的位置;
进水管(2),水平设置在蓄水箱(1)侧面靠近上部的位置,一端与蓄水箱(1)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下水道竖井的侧壁后位于下水道竖井内部;
第一盖体(8),设置在进水管(2)远离蓄水箱1的管口内部,下部与进水管(2)内壁下部铰接;
第一挡块(10),设置在进水管(2)管口上部,靠近进水管(2)内部的一面与第一盖体(8)上部相接触;
第一浮力球(4),设置在下水道竖井内部,位置靠近第一盖体(8),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6)与第一盖体(8)连接;
排水管(3),设置在蓄水箱(1)内部,一端与蓄水箱(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下水道竖井连通;
排水组件,设置在蓄水箱(1)内部,与排水管(3)连接,用于在雨停之后排出蓄水箱(1)内部的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板(27),所述蓄水箱(1)的底壁内部靠近排水管(3)的位置开设有阻挡腔(26),所述第一挡板(27)水平设置在阻挡腔(26)内部,所述蓄水箱(1)的底壁靠近阻挡腔(26)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孔(25),所述排水孔(25)从上到下穿过阻挡腔(26),所述排水管(3)的端部连接在排水孔(25)的下部,所述第一挡板(27)的宽度大于排水孔(25)的直径,所述第一挡板(27)的一端与阻挡腔(26)的侧壁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9),所述第一伸缩杆(2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27)的端部与阻挡腔(26)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伸缩杆(29)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1),所述第一挡板(27)的另一端位于排水孔(25)内,所述蓄水箱(1)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分别与第一挡板(27)的另一端、第一盖体(8)的上部连接,所述开合组件用于在第一盖体(8)转动打开与关闭进水管(2)管口时,带动第一挡板(27)左右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27)关闭与打开排水孔(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拉绳(12),所述第一拉绳(12)竖直设置在蓄水箱(1)内部,所述蓄水箱(1)的底壁内部靠近阻挡腔(26)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腔(28),所述定位腔(28)位于阻挡腔(26)远离第一伸缩杆(29)的一侧,所述定位腔(28)与阻挡腔(26)通过第一定位孔(35)连通,所述定位腔(28)与蓄水箱(1)内部通过第二定位孔(36)连通,所述定位腔(28)内设置有第一定滑轮(14),所述蓄水箱(1)的底壁顶壁正对定位腔(28)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5),所述第二定滑轮(15)的位置靠近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内部竖直设置有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上套设有滑块(20),所述导向杆(19)上位于滑块(20)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22),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2)内壁上,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20)上,所述进水管(2)内部位于导向杆(19)与第二定滑轮(15)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定滑轮(16),所述第三定滑轮(16)靠近导向杆(19),所述第三定滑轮(16)连接在进水管(2)内壁上部,所述第一拉绳(12)的上端绕过第二定滑轮(15)上部与第三定滑轮(16)上部后连接在滑块(20)的侧面,所述第一拉绳(12)的下端穿过第二定位孔(36)、绕过第一定滑轮(14)下部与穿过第一定位孔(35)后连接在第一挡板(27)远离第一伸缩杆(29)的端部,所述第一拉绳(12)的下端位于排水孔(25)内,所述进水管(2)内部位于导向杆(19)与第一盖体(8)之间设置有第四定滑轮(17)与第五定滑轮(18),所述第四定滑轮(17)设置在进水管(2)内下部且靠近导向杆(19),所述第五定滑轮(18)设置在进水管(2)内壁上部且靠近第一盖体(8),所述第一盖体(8)与导向杆(19)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绳(13),所述第二拉绳(13)的一端连接在滑块(20)远离第一拉绳(12)的侧面,所述第二拉绳(13)的另一端绕过第四定滑轮(17)下部与第五定滑轮(18)的上部后连接在第一盖体(8)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为L型,所述排水管(2)位于下水道竖井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盖体(9),所述第二盖体(9)的上部与排水管(2)内壁上部铰接,所述排水管(2)内下部靠近第二盖体(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挡块(11),所述第二挡块(11)远离蓄水箱(1)的一面与第二盖体(9)下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力球(4)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浮力球(5),所述第二浮力球(5)的位置靠近第二盖体(9),所述第一浮力球(4)与第二浮力球(5)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上端与第一浮力球(4)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下端与第二浮力球(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5)内位于第一挡板(27)的下部位置设置有活动板(34),所述活动板(34)的上端与第一挡板(27)铰接,所述活动板(34)与排水孔(25)内壁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二伸缩杆(30),所述第二伸缩杆(30)的一端连接在排水孔(25)内壁靠近第一伸缩杆(29)的一侧,所述第二伸缩杆(30)与第一伸缩杆(29)相对平行,所述第二伸缩杆(30)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40),所述凸块(40)远离第二伸缩杆(30)的一面与活动板(34)相接触使活动板(34)的下端向着第二浮力球(5)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伸缩杆(30)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0)靠近活动板(34)的一面设置有滚轮(39),所述滚轮(39)与活动板(34)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靠近第一盖体(8)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靠近第一浮力球(4)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通槽(33)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杆(6)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挡块(10)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挡块(10)位于通槽(3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管壁内部靠近通槽(33)远离第一浮力球(4)的一端水平开设有安装腔(32),所述安装腔(32)与通槽(33)相连通,所述通槽(33)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挡板(31),所述第二挡板(31)的一端穿过安装腔(32)的开口位于安装腔(32)内部,所述安装腔(32)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三伸缩杆(37),所述第三伸缩杆(3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腔(32)内壁与第二挡板(31)的端部,所述第三伸缩杆(37)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24)。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内顶壁上设置有控制模块(41),所述控制模块(41)下部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1)内部设置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传输到控制终端,所述第一伸缩杆(29)为电动推杆,所述第一伸缩杆(29)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
CN202310992197.0A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Pending CN116905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2197.0A CN116905631A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2197.0A CN116905631A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5631A true CN116905631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92197.0A Pending CN116905631A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56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5212B (zh) 一种建筑物顶棚雨水引导收集装置
CN109611007A (zh) 一种出入口气囊式防水装置
CN110468881B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防坠落井盖
CN111600210A (zh) 一种防止水流渗透的电力开关柜结构
CN110485784B (zh) 一种地下车库防水泄洪系统
CN217203856U (zh) 一种翻转式出入口防洪装置
CN116905631A (zh) 一种街区式城市内涝防涝蓄水装置
CN214116669U (zh) 基坑降水结构
CN213774154U (zh) 一种智能楼宇自动排水装置
CN216892782U (zh) 水利工程道路排水口防堵装置
CN202509558U (zh) 雨水弃流装置
CN203729271U (zh) 刚性板自动阻水机
CN112761179B (zh) 一种地下空间自动防汛墙
CN209741755U (zh) 一种浮力式挡水结构
CN114352154A (zh) 一种地下公共设施智能防倒灌装置
JP7246621B2 (ja) 無電源自動横引き止水ゲート
CN210342164U (zh) 一种雨污水管道检测处理一体装置
CN103374942B (zh) 雨水弃流装置
CN113027178A (zh) 一种机械式防护的公交站台
CN11235423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设备
CN112377253A (zh) 一种隧道防水淹设备
CN112392131A (zh) 一种基于云传输的玻碳纤板窨井盖防脱落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767900U (zh) 一种沉浸式挡水门
CN220767898U (zh) 一种预埋旋转式挡水装置
KR101116814B1 (ko) 농업용수의 배수 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