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8014B -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8014B
CN116898014B CN202311170731.6A CN202311170731A CN116898014B CN 116898014 B CN116898014 B CN 116898014B CN 202311170731 A CN202311170731 A CN 202311170731A CN 116898014 B CN116898014 B CN 116898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upport
fixedly connected
air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07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98014A (zh
Inventor
黄燕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707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8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8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98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8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涉及到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箱体四周壁体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腔,所述箱体的四周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圆口,四个内腔分别与对应的多个圆口连通。该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和送风弧槽分别从两个处理仓的底部对其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处理仓内部的温度升高,且茶叶会向上翻动,进而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同时茶叶萎凋处理产生的水汽会及时被风机通过第二风管和抽吸弧槽由处理仓的顶部抽吸走,防止茶叶被二次打湿,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是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加工、利用茶叶的国家,悠久的产茶历史、辽阔的茶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精湛的采制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喝茶有益身心,具有延缓人体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美容护肤、消炎抑菌等作用。
茶叶萎凋是茶类制作中的第一道重要工序,茶叶萎凋就是去除新鲜采下的茶叶中的部分水分,其作用是使鲜叶片由脆硬变得柔软、便于揉捻。现有常见的萎凋设备通常包括由支撑架支撑的网板以及设置于网板下方的加热装置,将鲜茶叶摊在网板上,开启加热装置对其进行烘干,但是这种萎凋方式不便对茶叶进行上下翻动,使得茶叶在萎凋过程中,上层和下层的茶叶不能均匀的受热,导致上下茶叶萎凋的效果不一,且水汽得不到及时的抽吸处理,萎凋效率有待提升。
因此,提出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常见的萎凋设备通常包括由支撑架支撑的网板以及设置于网板下方的加热装置,将鲜茶叶摊在网板上,开启加热装置对其进行烘干,但是这种萎凋方式不便对茶叶进行上下翻动,使得茶叶在萎凋过程中,上层和下层的茶叶不能均匀的受热,导致上下茶叶萎凋的效果不一,且水汽得不到及时的抽吸处理,萎凋效率有待提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箱体四周壁体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腔,所述箱体的四周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圆口,四个内腔分别与对应的多个圆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盒,所述分隔盒将箱体分隔成大小一致的两个处理仓,所述分隔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板,且方板将分隔盒的内部分隔成第一风仓和第二风仓,所述分隔盒靠近第一风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风仓通过第一风口与同侧的处理仓连通,所述分隔盒靠近第二风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仓通过第二风口与同侧的处理仓连通,所述分隔盒靠近第一支座的一端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条管,所述条管分别与上下两端的内腔连通,所述条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架,所述隔架呈Z型结构,所述隔架将条管的内部分隔成两个风腔,一个风腔与第一风仓连通,另一个风腔与第二风仓连通,所述处理仓的内部设置有翻动组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带动箱体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组件和风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圆管、转环和固定套,所述圆管设置为四个,所述圆管固定连接在箱体朝向第一支座的一面上,且四个圆管分别与四个内腔一一连通,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朝向箱体的一面上,所述转环转动连接在固定套的内部,四个圆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均穿设在转环上,四个圆管均与转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送风弧槽和抽吸弧槽,所述送风弧槽开设在固定套内部的下半端,所述抽吸弧槽开设在固定套内部的上半端,且箱体转动时四个圆管轮流与送风弧槽以及抽吸弧槽连通配合。
优选的,所述风动组件包括方盒、第一风管、风机和第二风管,所述方盒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背向箱体的一面上,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方盒的顶部,且其出风端与方盒连通,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与送风弧槽连通,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方盒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与抽吸弧槽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进风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风动组件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固定安装在方盒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在箱体朝向第一支座的一面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在箱体朝向第二支座的一面上,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支座背向箱体的一面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动组件包括第三风管、滑环、磁柱和支板,所述支板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风管固定连接在条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三风管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风管与条管连通,所述磁柱滑动连接在第三风管的内部,所述滑环滑动连接在第三风管的外部,所述滑环与磁柱对应分布,两个支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滑环外圈的两侧,两个支板均与分隔盒平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设置为多个,多个圆孔等距离分布,所述圆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三风管的外圈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环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靠近第二支座的一端开设有料口,所述料口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料口与两个处理仓一一对应,所述料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盖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风机通过第二风管和抽吸弧槽分别从两个处理仓的顶部对其进行抽吸,抽吸后的气体进入方盒内部,并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快速升温。而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和送风弧槽分别从两个处理仓的底部对其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处理仓内部的温度升高,且茶叶会向上翻动,进而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同时茶叶萎凋处理产生的水汽会及时被风机通过第二风管和抽吸弧槽由处理仓的顶部抽吸走,防止茶叶被二次打湿,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2、设置连通组件和风动组件,并配合驱动组件,即使箱体发生持续的转动,两个处理仓的底部始终保持同步送风状态,而两个处理仓的顶部始终保持同步抽吸状态,进一步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3、箱体转动时,带动两个处理仓内部的茶叶同步上下翻动,同时圆口在送风与抽吸之间切换,也会加快茶叶的翻动,防止茶叶发生堆积,使茶叶均匀受热,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4、箱体转动过程中,当分隔盒处于竖直状态时,在连通组件配合下,仍然保持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分别向两个处理仓进行送风,而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对两个处理仓进行抽吸,继续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且茶叶上下翻动的幅度较大,保证茶叶充分翻动,提高萎凋处理的均匀性,同时提高水汽抽吸效果;
5、随着箱体的持续转动,风腔在送风与抽吸之间切换,实现磁柱在第三风管内部来回移动,进而使得滑环带动支板上的滑杆对处理仓内部的茶叶进行来回翻动,提高茶叶受热的均匀性,同时加快水汽的散发;
6、箱体的转动过程中,滑杆会在支板上的圆孔内部适应性滑动,保证翻动茶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叶生产萎凋设备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箱体、圆管、转环和第一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套、送风弧槽和抽吸弧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箱体、内腔、圆口和分隔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箱体、方盒、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8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8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分隔盒、方板和条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箱体;3、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分隔盒;6、处理仓;7、内腔;8、圆口;9、方板;10、第一风仓;11、第一风口;12、第二风仓;13、第二风口;14、圆管;15、滑块;16、转环;17、固定套;18、送风弧槽;19、抽吸弧槽;20、方盒;21、圆孔;22、加热装置;23、滑杆;24、配重块;25、第一风管;26、风机;27、第二风管;28、第一转轴;29、第二转轴;30、第一齿轮;31、电机;32、第二齿轮;33、方槽;34、条管;35、隔架;36、风腔;37、第三风管;38、滑环;39、磁柱;40、支板;41、滑槽;42、料口;4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13所示的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2,箱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3和第二支座4,第一支座3和第二支座4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为实现箱体2能够带动茶叶进行翻动,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带动箱体2转动的驱动组件。
具体设置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29、第一齿轮30、电机31和第二齿轮32。第一转轴28固定连接在箱体2朝向第一支座3的一面上,第一转轴28转动连接在第一支座3上。第二转轴29固定连接在箱体2朝向第二支座4的一面上,第二转轴29转动连接在第二支座4上。第一齿轮30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29远离箱体2的一端上。电机31固定连接在第二支座4背向箱体2的一面上,第二齿轮32固定连接在电机31的驱动轴上,第一齿轮30与第二齿轮32啮合连接。
工作时,启动电机31,电机3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0与第二齿轮3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0转动,第一齿轮30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9转动,且在第一转轴28与第一支座3的配合下,箱体2发生转动,进而使得茶叶在其内部能够进行翻动。
为实现对茶叶的萎凋处理,箱体2四周壁体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腔7,箱体2的四周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圆口8,四个内腔7分别与对应的多个圆口8连通。具体使用时,每侧内壁上的多个圆口8均呈矩阵状分布,提高覆盖面积,且圆口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防止茶叶掉落到内腔7的内部。
为避免茶叶大量堆积,使茶叶能够均匀受热,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箱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盒5,分隔盒5将箱体2分隔成大小一致的两个处理仓6。箱体2靠近第二支座4的一端开设有料口42,料口4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料口42与两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料口4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盖板43。当其中一个料口42处于上方位置时,控制电机31暂停运行,打开盖板43,将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部,然后盖上盖板43。然后控制电机31继续运行,当原处于下方位置的处理仓6转动至上方时,打开对应的盖板43,将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部,然后盖上盖板43,完成放料操作。
为保证分隔盒5的一侧能够送风,而另一侧能够抽吸,分隔盒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板9,且方板9将分隔盒5的内部分隔成第一风仓10和第二风仓12。分隔盒5靠近第一风仓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风口11,多个第一风口11呈矩阵状分布,第一风仓10通过第一风口11与同侧的处理仓6连通。分隔盒5靠近第二风仓1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口13,多个第二风口13呈呈矩阵状分布,第二风仓12通过第二风口13与同侧的处理仓6连通。具体使用时,第一风口11与第二风口13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防止茶叶掉落到分隔盒5的内部。
分隔盒5靠近第一支座3的一端开设有方槽33,方槽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条管34,条管34分别与上下两端的内腔7连通。条管3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架35,隔架35呈Z型结构,隔架35将条管34的内部分隔成两个风腔36,一个风腔36与第一风仓10连通,另一个风腔36与第二风仓12连通。参照图8和图13,使得处于下方的内腔7通过下方的风腔36与第一风仓10连通,使得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下方的处理仓6进行送风时,同时第一风仓10能够通过第一风口11对上方的处理仓6进行送风;而处于上方的内腔7通过上方的风腔36与第二风仓12连通,使得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上方的处理仓6进行抽吸,第二风仓12能够通过第二风口13对下方的处理仓6进行抽吸。即使箱体2发生转动,两个处理仓6的底部仍然能够同步送风,而两个处理仓6的顶部仍然能够对水汽进行抽吸,保证加工的持续性。
为实现向处理仓6的内部输送高温气体,同时还能够对水汽进行及时抽吸,箱体2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组件和风动组件。
具体设置时,连通组件包括圆管14、转环16和固定套17,圆管14设置为四个。圆管14固定连接在箱体2朝向第一支座3的一面上,且四个圆管14分别与四个内腔7一一连通。固定套17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3朝向箱体2的一面上,转环16转动连接在固定套17的内部。四个圆管14远离箱体2的一端均穿设在转环16上,四个圆管14均与转环16固定连接。箱体2的两侧面均为正方形结构,四个圆管14围绕转环16的轴心均匀分布。具体使用时,箱体2通过四个圆管14带动转环16在固定套17的内部转动。
连通组件还包括送风弧槽18和抽吸弧槽19。送风弧槽18开设在固定套17内部的下半端,抽吸弧槽19开设在固定套17内部的上半端,且箱体2转动时四个圆管14轮流与送风弧槽18以及抽吸弧槽19连通配合。当圆管14与送风弧槽18出现交集时,圆管14与送风弧槽18连通,当圆管14与抽吸弧槽19出现交集时,圆管14与抽吸弧槽19连通;而圆管14与送风弧槽18以及抽吸弧槽19都错开时,圆管14端部贴合在固定套17的内壁上,实现闭合的效果。具体使用时,可在固定套17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降低转环16与固定套17之前的磨损,同时提高圆管14的密封效果。
而送风弧槽18和抽吸弧槽19的弧长均为固定套17周长的四分之一,使得箱体2倾斜状态下,仍然能够对处理仓6进行送风和抽吸,保证萎凋处理的持续性,且相邻两个圆管14能够快速与送风弧槽18或抽吸弧槽19切换配合。
具体设置时,风动组件包括方盒20、第一风管25、风机26和第二风管27。方盒20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3背向箱体2的一面上,风机26固定连接在方盒20的顶部,且其出风端与方盒20连通。第一风管25的一端与送风弧槽18连通,第一风管25的另一端与方盒20连通。第二风管27的一端与抽吸弧槽19连通,第二风管27的另一端与风机26进风端连通。具体使用时,风机26通过第二风管27、抽吸弧槽19等结构对处理仓6内部的水汽进行抽吸,并由第一风管25、送风弧槽18等结构向处理仓6内部送风。
风动组件还包括加热装置22,加热装置22固定安装在方盒20的内壁上,加热装置22包括加热板等,使用电加热,对经过方盒20内部的气体进行快速加热,同时还可快速烘干抽吸进方盒20内部的水汽。
由于风机26通过第二风管27、抽吸弧槽19等结构对箱体2内部的水汽进行抽吸,具体使用时,还可以在第二风管27上安装有水汽冷凝装置,使水汽能够快速凝结排出;此外,还可以设置过滤装置,对抽吸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过滤。水汽冷凝装置和过滤装置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择,水汽冷凝装置和过滤装置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的,处于上方位置的圆管14与抽吸弧槽19对应连通,使得第二风管27通过抽吸弧槽19与处于上方位置的圆管14连通,进而使得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上方的处理仓6进行抽吸;同时,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通过对应的风腔36与第二风仓12连通,使得第二风仓12能够通过第二风口13对下方的处理仓6进行抽吸;
进一步的,处于下方位置的圆管14与送风弧槽18对应连通,使得第一风管25通过送风弧槽18与处于下方位置的圆管14连通,进而使得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下方的处理仓6进行送风;同时,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通过对应的风腔36与第一风仓10连通,使得第一风仓10能够通过第一风口11对上方的处理仓6进行送风。
工作时,启动风机26和加热装置22,风机26通过第二风管27和抽吸弧槽19分别从两个处理仓6的顶部对其进行抽吸,抽吸后的气体进入方盒20内部,并在加热装置22的加热下快速升温。而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25和送风弧槽18分别从两个处理仓6的底部对其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处理仓6内部的温度升高,且茶叶会向上翻动,进而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同时茶叶萎凋处理产生的水汽会及时被风机26通过第二风管27和抽吸弧槽19由处理仓6的顶部抽吸走,防止茶叶被二次打湿,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而设置连通组件和风动组件,并配合驱动组件,即使箱体2发生持续的转动,两个处理仓6的底部始终保持同步送风状态,而两个处理仓6的顶部始终保持同步抽吸状态,进一步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的,箱体2转动时,带动两个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同步上下翻动,同时圆口8在送风与抽吸之间切换,也会加快茶叶的翻动,防止茶叶发生堆积,使茶叶均匀受热,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
箱体2转动过程中,当分隔盒5处于竖直状态时,在连通组件配合下,仍然保持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分别向两个处理仓6进行送风,而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两个处理仓6进行抽吸,继续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且茶叶上下翻动的幅度较大,保证茶叶充分翻动,提高萎凋处理的均匀性,同时提高水汽抽吸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翻动的效果,处理仓6的内部设置有翻动组件,翻动组件包括第三风管37、滑环38、磁柱39和支板40。支板40设置为两个,第三风管37固定连接在条管34的侧壁上,第三风管37沿着箱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三风管37与条管34连通。风腔36内部的气体会进入与其连通的第三风管37内部。磁柱39滑动连接在第三风管37的内部,滑环38滑动连接在第三风管37的外部,滑环38与磁柱39对应分布。滑环38设置为能被磁性吸附的不锈钢材质,由于磁柱39具备磁性,使得磁柱39移动时带动滑环38在第三风管37的外部同步滑动,同时第三风管37使用硬质材料,且不会被磁性吸附干扰,具体使用时,磁柱39外部可设置有密封圈等结构,提高滑动的稳定性。两个支板40分别固定连接在滑环38外圈的两侧,两个支板40均与分隔盒5平行分布。
箱体2转动过程中,上下两个处理仓6的位置会频繁进行切换,茶叶由于自身重力,大部分会分布在处理仓6内部的下半段,为保证在箱体2转动过程中,能够对茶叶进行更好的翻动,支板40上开设有圆孔21,圆孔21设置为多个,多个圆孔21等距离分布。圆孔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3,滑杆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4,配重块24的外径大于滑杆23直径。设置配重块24,对滑杆23的滑动范围进行限位,同时加快滑杆23的滑动速度。参照图5,滑杆23分布在处理仓6内部的下半段,箱体2发生转动时,滑杆23会在圆孔21内部滑动,当转动180°后,滑杆23还会分布在处理仓6内部的下半段。
参照图8,由于处于下方位置的风腔36在送风,使得磁柱39由左向右滑动,且滑环38会同步滑动;当箱体2继续转动,原处于下方位置的风腔36转动至上方时,对应的风腔36由送风变成抽吸,使得磁柱39由右向左滑动复位,且滑环38会同步滑动。
随着箱体2的持续转动,风腔36在送风与抽吸之间切换,实现磁柱39在第三风管37内部来回移动,进而使得滑环38带动支板40上的滑杆23对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进行来回翻动,提高茶叶受热的均匀性,同时加快水汽的散发。
进一步的,箱体2的转动过程中,滑杆23会在支板40上的圆孔21内部适应性滑动,保证翻动茶叶的效果。
为提高滑环38在第三风管37外部滑动的稳定性,第三风管37的外圈上开设有滑槽41,滑环38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槽41的内部。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31,电机3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0与第二齿轮3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0转动,第一齿轮30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9转动,且在第一转轴28与第一支座3的配合下,箱体2发生转动。当其中一个料口42处于上方位置时,控制电机31暂停运行,打开盖板43,将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部,然后盖上盖板43。然后控制电机31继续运行,当原处于下方位置的处理仓6转动至上方时,打开对应的盖板43,将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然后盖上盖板43,完成放料操作。
此时,参照图8,处于上方位置的圆管14与抽吸弧槽19对应连通,使得第二风管27通过抽吸弧槽19与处于上方位置的圆管14连通,进而使得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上方的处理仓6进行抽吸;同时,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通过对应的风腔36与第二风仓12连通,使得第二风仓12能够通过第二风口13对下方的处理仓6进行抽吸。
而处于下方位置的圆管14与送风弧槽18对应连通,使得第一风管25通过送风弧槽18与处于下方位置的圆管14连通,进而使得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下方的处理仓6进行送风;同时,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通过对应的风腔36与第一风仓10连通,使得第一风仓10能够通过第一风口11对上方的处理仓6进行送风。
接着启动风机26和加热装置22,风机26通过第二风管27和抽吸弧槽19分别从两个处理仓6的顶部对其进行抽吸,抽吸后的气体进入方盒20内部,并在加热装置22的加热下快速升温。而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25和送风弧槽18分别从两个处理仓6的底部对其进行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处理仓6内部的温度升高,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且茶叶受热产生的水汽会漂浮至处理仓6内部的上半段。
同时,从处理仓6的底部对其输送高温气体,会使茶叶向上翻动,且茶叶萎凋处理产生的水汽会及时被风机26通过第二风管27和抽吸弧槽19由处理仓6的顶部抽吸走,防止茶叶被二次打湿。
而由于第一风管25通过送风弧槽18与处于下方位置的圆管14连通,气体还会由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进入下方的风腔36内部,同时风腔36内部的气体会进入下方的第三风管37内部,推动磁柱39由左向右滑动,使得滑环38同步滑动,支板40上的滑杆23对茶叶进行翻动。
同时,由于第二风管27通过抽吸弧槽19与处于上方位置的圆管14连通,风机26还会通过上方位置的内腔7、风腔36和第三风管37,对磁柱39进行抽吸,使得磁柱39由右向左滑动,滑环38发生同步滑动,支板40上的滑杆23对茶叶进行翻动。随着箱体2的持续转动,风腔36在送风与抽吸之间切换,实现磁柱39在第三风管37内部来回移动,进而使得滑环38带动支板40上的滑杆23对茶叶进行来回翻动。
随着驱动组件继续带动箱体2转动,当分隔盒5处于竖直状态时,在连通组件配合下,仍然保持处于下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分别向两个处理仓6进行送风,而处于上方位置的内腔7能够通过对应的圆口8对两个处理仓6进行抽吸,继续对茶叶进行萎凋处理。且此时,茶叶上下翻动的幅度较大,提高翻动和水汽抽吸效果。而在箱体2转动时,圆口8在送风与抽吸之间切换,实现茶叶的上下翻动,使茶叶均匀受热,提高茶叶萎凋处理的效率;同时,箱体2转动过程中,同样也会带动茶叶上下翻动。

Claims (5)

1.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3)和第二支座(4),所述第一支座(3)和第二支座(4)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箱体(2)四周壁体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腔(7),所述箱体(2)的四周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圆口(8),四个内腔(7)分别与对应的多个圆口(8)连通,所述箱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盒(5),所述分隔盒(5)将箱体(2)分隔成大小一致的两个处理仓(6),所述分隔盒(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板(9),且方板(9)将分隔盒(5)的内部分隔成第一风仓(10)和第二风仓(12),所述分隔盒(5)靠近第一风仓(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风口(11),所述第一风仓(10)通过第一风口(11)与同侧的处理仓(6)连通,所述分隔盒(5)靠近第二风仓(1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口(13),所述第二风仓(12)通过第二风口(13)与同侧的处理仓(6)连通,所述分隔盒(5)靠近第一支座(3)的一端开设有方槽(33),所述方槽(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条管(34),所述条管(34)分别与上下两端的内腔(7)连通,所述条管(3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架(35),所述隔架(35)呈Z型结构,所述隔架(35)将条管(34)的内部分隔成两个风腔(36),一个风腔(36)与第一风仓(10)连通,另一个风腔(36)与第二风仓(12)连通,所述处理仓(6)的内部设置有翻动组件,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带动箱体(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箱体(2)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组件和风动组件;
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圆管(14)、转环(16)和固定套(17),所述圆管(14)设置为四个,所述圆管(14)固定连接在箱体(2)朝向第一支座(3)的一面上,且四个圆管(14)分别与四个内腔(7)一一连通,所述固定套(17)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3)朝向箱体(2)的一面上,所述转环(16)转动连接在固定套(17)的内部,四个圆管(14)远离箱体(2)的一端均穿设在转环(16)上,四个圆管(14)均与转环(16)固定连接;
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送风弧槽(18)和抽吸弧槽(19),所述送风弧槽(18)开设在固定套(17)内部的下半端,所述抽吸弧槽(19)开设在固定套(17)内部的上半端,且箱体(2)转动时四个圆管(14)轮流与送风弧槽(18)以及抽吸弧槽(19)连通配合;
所述风动组件包括方盒(20)、第一风管(25)、风机(26)和第二风管(27),所述方盒(20)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3)背向箱体(2)的一面上,所述风机(26)固定连接在方盒(20)的顶部,且其出风端与方盒(20)连通,所述第一风管(25)的一端与送风弧槽(18)连通,所述第一风管(25)的另一端与方盒(20)连通,所述第二风管(27)的一端与抽吸弧槽(19)连通,所述第二风管(27)的另一端与风机(26)进风端连通;
所述风动组件还包括加热装置(22),所述加热装置(22)固定安装在方盒(20)的内壁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29)、第一齿轮(30)、电机(31)和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转轴(28)固定连接在箱体(2)朝向第一支座(3)的一面上,所述第一转轴(28)转动连接在第一支座(3)上,所述第二转轴(29)固定连接在箱体(2)朝向第二支座(4)的一面上,所述第二转轴(29)转动连接在第二支座(4)上,所述第一齿轮(30)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29)远离箱体(2)的一端上,所述电机(31)固定连接在第二支座(4)背向箱体(2)的一面上,所述第二齿轮(32)固定连接在电机(31)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30)与第二齿轮(32)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组件包括第三风管(37)、滑环(38)、磁柱(39)和支板(40),所述支板(40)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风管(37)固定连接在条管(34)的侧壁上,所述第三风管(37)沿着箱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风管(37)与条管(34)连通,所述磁柱(39)滑动连接在第三风管(37)的内部,所述滑环(38)滑动连接在第三风管(37)的外部,所述滑环(38)与磁柱(39)对应分布,两个支板(40)分别固定连接在滑环(38)外圈的两侧,两个支板(40)均与分隔盒(5)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0)上开设有圆孔(21),所述圆孔(21)设置为多个,多个圆孔(21)等距离分布,所述圆孔(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管(37)的外圈上开设有滑槽(41),所述滑环(38)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槽(4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靠近第二支座(4)的一端开设有料口(42),所述料口(4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料口(42)与两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所述料口(4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盖板(43)。
CN202311170731.6A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Active CN116898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0731.6A CN116898014B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0731.6A CN116898014B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8014A CN116898014A (zh) 2023-10-20
CN116898014B true CN116898014B (zh) 2023-11-24

Family

ID=8835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0731.6A Active CN116898014B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801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028A (zh) * 2019-10-25 2019-12-27 溆浦县金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茶叶萎凋机
CN210869712U (zh) * 2019-08-13 2020-06-30 唐崖白叶茶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萎凋装置
CN111692855A (zh) * 2019-10-17 2020-09-22 孟州市远弘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茶叶滚筒真空萎凋机及真空萎凋方法
WO2021124493A1 (ja) * 2019-12-18 2021-06-24 カワサキ機工株式会社 紅茶の萎凋発酵装置及び萎凋発酵方法
CN113243432A (zh) * 2021-06-18 2021-08-13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215455131U (zh) * 2021-08-20 2022-01-11 福建玉芷芽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自动萎凋装置
CN216164916U (zh) * 2021-11-11 2022-04-05 五指山万家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茶叶萎凋装置
CN114938824A (zh) * 2022-06-28 2022-08-26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省食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用于工艺白茶制作的萎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69712U (zh) * 2019-08-13 2020-06-30 唐崖白叶茶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萎凋装置
CN111692855A (zh) * 2019-10-17 2020-09-22 孟州市远弘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茶叶滚筒真空萎凋机及真空萎凋方法
CN110613028A (zh) * 2019-10-25 2019-12-27 溆浦县金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茶叶萎凋机
WO2021124493A1 (ja) * 2019-12-18 2021-06-24 カワサキ機工株式会社 紅茶の萎凋発酵装置及び萎凋発酵方法
CN113243432A (zh) * 2021-06-18 2021-08-13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215455131U (zh) * 2021-08-20 2022-01-11 福建玉芷芽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自动萎凋装置
CN216164916U (zh) * 2021-11-11 2022-04-05 五指山万家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茶叶萎凋装置
CN114938824A (zh) * 2022-06-28 2022-08-26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省食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用于工艺白茶制作的萎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用于白茶萎凋工艺装置及方法;谢中银等;《福建茶叶》(2021年第9期);第27-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8014A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98014B (zh) 一种茶叶生产萎凋设备
CN204047870U (zh) 茶叶发酵装置
CN207991099U (zh) 一种互插式超高真空自动干燥箱
CN107990687A (zh) 一种用于水稻收割机的高效脱水干燥装置
CN107726774A (zh) 一种中药苍耳子烘干装置
CN111765737A (zh) 一种保健品生产用原料烘干装置
CN112044564A (zh) 一种中草药制药烘干设备
CN113899189B (zh) 一种油茶籽自动化干燥装置及方法
CN114521598A (zh)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71379U (zh) 一种负压干燥器
CN112856935A (zh) 气吸式巨型智能粮食干燥机
CN208113927U (zh) 一种改进型茶叶烘焙提香机
CN116878237B (zh)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CN107619924B (zh) 一种微波分步强化干燥红土镍矿的系统和方法
CN205607027U (zh) 一种吸料型脱水烘干机
CN220696310U (zh) 一种气体干燥设备
CN215381191U (zh) 一种茶叶加工摊青槽
CN215809867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干燥箱
CN205830987U (zh)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高效旋转式茶叶杀青机
CN219474155U (zh) 一种空气式太阳能与热泵一体化烘干装置
CN215775269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茶叶做青机
CN219368294U (zh) 一种节能型烘干塔
CN216889145U (zh)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CN107917576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
CN220750646U (zh) 一种盐酸甲烯土霉素烘干真空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