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1598A -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1598A
CN114521598A CN202210323397.2A CN202210323397A CN114521598A CN 114521598 A CN114521598 A CN 114521598A CN 202210323397 A CN202210323397 A CN 202210323397A CN 114521598 A CN114521598 A CN 114521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ipe
wall
tea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33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3233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15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15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支撑柱、渥堆漏斗、发酵筒和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所述支撑柱多组设于底板上壁,所述发酵筒设于支撑柱上壁,发酵筒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渥堆漏斗设于发酵筒底部内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设于发酵筒侧壁。本发明属于黑茶发酵领域,具体是指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冷水脱离、热水雾持续供应的方式,完成对黑茶渥堆发酵,且可以对黑茶进行扩散式均匀湿化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

Description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性温,其发酵程度为100%。黑茶所用的原料粗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干燥4个初制工序加工而成。黑茶的发酵其实是酶、微生物、湿热三者综合作用形成的。
目前现有的黑茶发酵设备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现有黑茶发酵设备大多采用搅拌、翻转的方式对黑茶进行湿化处理,这样容易导致黑茶在长时间摩擦的作用下表面出现破损,使得黑茶内部物质外流;
2、黑茶在翻转发酵后,无法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且一些可以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的设备,无法满足渥堆发酵所需的条件,满足黑茶渥堆发酵的温度、湿度和茶堆的透气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针对黑茶发酵时表层破损的问题,创造性的将离心运动结构、循环湿化机构和圈围机构相结合,应用到黑茶发酵技术领域,通过设置的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在斥力的推动下,实现了对黑茶的循环无损化发酵,克服了黑茶之间的摩擦力,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黑茶渥堆发酵时,由于黑茶长时间的静置,使得黑茶表面吸附的水分温度降低,从而难以保证黑茶渥堆发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冷水脱离、热水雾持续供应的方式,完成对黑茶渥堆发酵,且可以对黑茶进行扩散式均匀湿化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
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柱、渥堆漏斗、发酵筒和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所述支撑柱多组设于底板上壁,所述发酵筒设于支撑柱上壁,发酵筒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渥堆漏斗设于发酵筒底部内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设于发酵筒侧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包括自旋转承载机构、滞空流喷雾机构、多向吸料机构、加强流发酵机构和渥堆湿度保持机构,所述自旋转承载机构设于渥堆漏斗底部内壁,所述滞空流喷雾机构设于发酵筒侧壁,所述多向吸料机构设于底板上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加强流发酵机构设于发酵筒内壁,所述渥堆湿度保持机构设于发酵筒侧壁。
作为本案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自旋转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离心口、橡胶棒、旋转槽、滑块、圆环板、承载架、三相线圈、连接杆、驱动磁铁和联动轴,所述承载板转动设于渥堆漏斗内壁,所述离心口多组设于承载板靠近渥堆漏斗内壁的一端,所述橡胶棒多组设于承载板底壁,所述旋转槽设于渥堆漏斗底壁,旋转槽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滑块多组滑动设于旋转槽内部,所述圆环板设于滑块底壁,所述承载架设于圆环板内壁,所述三相线圈多组设于圆环板侧壁,所述连接杆对称设于渥堆漏斗底部侧壁,所述驱动磁铁设于连接杆远离渥堆漏斗的一侧,驱动磁铁设于三相线圈外侧,所述联动轴设于承载板底壁与承载架上壁之间;所述滞空流喷雾机构包括下料斗、水箱、加热棒、雾化电机、抽液管、雾化管、分流管、控制阀、集流管、喷雾管和固定架,所述下料斗设于发酵筒顶部内壁,所述水箱设于发酵筒侧壁,所述加热棒设于水箱内壁,所述雾化电机设于水箱底壁,所述抽液管连通设于水箱与雾化电机动力输入端之间,所述雾化管设于雾化电机动力输出端,所述分流管连通设于雾化管远离雾化电机的一侧,所述控制阀对称设于分流管上,所述集流管设于下料斗下方,所述喷雾管多组贯穿下料斗连通设于集流管上,所述固定架设于集流管与下料斗底壁之间,所述分流管两端分别贯穿发酵筒连通设于集流管上;黑茶在下料斗内部进行湿化处理后落入到承载板上壁,加热棒对水箱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水源温度升高后,雾化电机通过抽液管抽取水箱内部水分,水分经过雾化电机雾化后通过雾化管进入到分流管内部,控制阀打开,分流管导通后,雾气通过分流管进入到集流管内部,集流管将雾气输送到喷雾管内部,喷雾管将雾气喷出将黑茶进行加热打湿,湿化的黑茶落入到承载板上壁,此时,三相线圈通电,圆环板在三相线圈和驱动磁铁磁场的作用力下通过滑块沿旋转槽转动,圆环板通过承载架带动联动轴转动,联动轴带动承载板沿发酵筒内壁转动,通过控制输入到三相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承载板的转动速度,承载板上壁携带较小水分的黑茶离心运动的作用下甩出,黑茶经过离心口离开承载板上壁,橡胶棒随着承载板转动对落入承载板底壁的黑茶进行驱离,避免黑茶堵塞在承载板底壁。
优选地,所述多向吸料机构包括上料箱、放料口、抽料泵、抽料管、环形管、进料管、搅拌轴、搅拌叶和送料管,所述上料箱设于底板上壁的中间位置,上料箱为上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放料口设于上料箱一侧,所述抽料泵设于发酵筒远离水箱的一侧,所述抽料管设于抽料泵动力输入端,所述环形管设于上料箱外侧,所述进料管多组贯穿上料箱连通设于环形管上,所述搅拌轴设于承载架底壁,所述搅拌叶设于搅拌轴远离承载架的一端,所述抽料管远离抽料泵的一侧连通设于环形管,所述送料管连通设于抽料泵动力输出端与发酵筒上壁之间;所述加强流发酵机构包括滑轨、升降块、连接块、网筒、移动电磁铁和固定电磁铁,所述滑轨对称设于发酵筒两侧内壁,所述升降块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连接块设于升降块远离滑轨的一侧,所述网筒设于连接块之间,网筒为贯通设置,所述移动电磁铁设于连接块底壁,所述固定电磁铁对称设于渥堆漏斗两侧内壁,所述移动电磁铁与固定电磁铁相对设置;将需要发酵的黑茶通过放料口放入到上料箱内部,承载架转动时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转动将聚集在上料箱中间部位的黑茶甩分到上料箱两端,此时,抽料泵通过进料管将黑茶抽入到环形管内部,环形管将黑茶通过抽料管输送到送料管内部,送料管将黑茶输送到下料斗内部,当黑茶湿化处理后,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处理,初始状态下,移动电磁铁和固定电磁铁通电,移动电磁铁和固定电磁铁同极设置,固定电磁铁固定在渥堆漏斗内壁通过斥力推动移动电磁铁上移,升降块沿滑轨滑动通过连接块带动网筒上升到用户需要的位置上,渥堆发酵时,移动电磁铁与固定电磁铁之间斥力减小,移动电磁铁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降,移动电磁铁带动网筒下降与承载板上壁贴合,此时,承载板快速转动,承载板带动湿化后的黑茶转动将温度降低的水分甩出,从而保证黑茶发酵所需的温度。
具体地,所述渥堆湿度保持机构包括进气口、进气网、进气箱、串联管和保持管,所述进气口多组设于渥堆漏斗侧壁,所述进气网设于进气口内壁,所述进气箱多组贯穿设于发酵筒侧壁,进气箱为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串联管连通设于进气箱之间,所述保持管连通设于分流管与进气箱之间;水雾通过保持管进入到进气箱内部,进气箱将热气通过进气网进入到网筒内部的黑茶中,在串联管的作用下使得热气通过多组进气箱进入到渥堆漏斗内部,从而对黑茶渥堆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持续供应,以保证黑茶的发酵效率。
其中,所述进气箱侧壁设有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三相线圈、雾化电机、抽料泵、移动电磁铁和固定电磁铁电性连接。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需要发酵的黑茶通过放料口放入到上料箱内部,此时,抽料泵通过进料管将黑茶抽入到环形管内部,环形管将黑茶通过抽料管输送到送料管内部,送料管将黑茶输送到下料斗内部。
步骤二:黑茶在下料斗内部进行湿化处理后落入到承载板上壁,加热棒对水箱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水源温度升高后,雾化电机通过抽液管抽取水箱内部水分,水分经过雾化电机雾化后通过雾化管进入到分流管内部,打开控制阀,分流管导通后,雾气通过分流管进入到集流管内部,集流管将雾气输送到喷雾管内部,喷雾管将雾气喷出对黑茶进行加热打湿,湿化的黑茶落入到承载板上壁。
步骤三:对三相线圈通电,圆环板在三相线圈和驱动磁铁磁场的作用力下通过滑块沿旋转槽转动,圆环板通过承载架带动联动轴转动,联动轴带动承载板沿发酵筒内壁转动,通过控制输入到三相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承载板的转动速度,承载板上壁携带较少水分的黑茶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被甩出,黑茶经过离心口离开承载板上壁,橡胶棒随着承载板转动对落入承载板底壁的黑茶进行驱离,避免黑茶堵塞在承载板底壁。
步骤四:对黑茶进行循环湿化,被甩出的黑茶通过渥堆漏斗下落到上料箱内部,承载架转动时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转动将聚集在上料箱中间部位的黑茶甩分到上料箱两端,以便于抽料泵吸取。
步骤五:当黑茶湿化处理后,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处理,初始状态下,移动电磁铁和固定电磁铁通电,移动电磁铁和固定电磁铁同极设置,固定电磁铁固定在渥堆漏斗内壁通过斥力推动移动电磁铁上移,升降块沿滑轨滑动通过连接块带动网筒上升到用户需要的位置上,渥堆发酵时,移动电磁铁与固定电磁铁之间斥力减小,移动电磁铁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降,移动电磁铁带动网筒下降与承载板上壁贴合,此时,承载板快速转动,承载板带动湿化后的黑茶转动将温度降低的水分甩出,此时,水雾通过保持管进入到进气箱内部,进气箱将热气通过进气网进入到网筒内部的黑茶中,在串联管的作用下使得热气通过多组进气箱进入到渥堆漏斗内部,对黑茶渥堆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持续供应,保证黑茶发酵所需的温度。
采用上述结构本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黑茶发酵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利用搅拌或者是翻转机构对黑茶进行持续的翻转、搅拌,在通过喷洒热水的方式对黑茶进行完全打湿,在黑茶长时间的翻转过程中,黑茶之间相互的摩擦,导致黑茶表面破损严重,从而导致黑茶内部物质流出,降低黑茶的品质;
其次,通过洒水会出现黑茶湿化不均匀的现象,黑茶在发酵筒内部聚集在一起,很难做到喷洒均匀,但是,采用大量的热水进行喷洒,则会导致发酵筒底部水分过多,使得处于发酵筒底部的黑茶出现泡烂的情况,从而影响黑茶发酵后的出货量;
传统的黑茶发酵设备致使简单的采用翻转、洒水的方式对黑茶进行发酵,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黑茶表面的水分温度降低后,一般的处理方法为,对黑茶进行持续的喷洒热水,但是黑茶表面的凉水未曾处理,热水喷洒进去后变成了温水,使得黑茶发酵温度不达标,导致黑茶发酵不完全;
而本方案采用循环湿化发酵与渥堆发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提高黑茶的发酵效率,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一方面,对于湿化度较低的黑茶进行甩出,使之在循环的过程中充分的湿化,另一方面,在斥力升降的作用下,完成对发酵黑茶的集中圈围,通过承载板的旋转动力,使得黑茶表面温度降低的水分被甩出,在渥堆湿度保持机构的介入下,使得温度较高的水雾持续的不断对渥堆的黑茶进行供应,从而保证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微生物种群数量、茶堆透气性、茶叶多酚类物质转化的速度和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的立体图;
图3为本方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方案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部分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部分剖视图;
图7为图4的C-C部分剖视图;
图8为本方案的内部结构爆炸视图;
图9为本方案渥堆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方案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方案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方案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13为本方案的原理框图。
其中,1、底板,2、支撑柱,3、渥堆漏斗,4、发酵筒,5、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6、自旋转承载机构,7、承载板,8、离心口,9、橡胶棒,10、旋转槽,11、滑块,12、圆环板,13、承载架,14、三相线圈,15、连接杆,16、驱动磁铁,17、联动轴,18、滞空流喷雾机构,19、下料斗,20、水箱,21、加热棒,22、雾化电机,23、抽液管,24、雾化管,25、分流管,26、控制阀,27、集流管,28、喷雾管,29、固定架,30、多向吸料机构,31、上料箱,32、放料口,33、抽料泵,34、抽料管,35、环形管,36、进料管,37、搅拌轴,38、搅拌叶,39、加强流发酵机构,40、滑轨,41、升降块,42、连接块,43、网筒,44、移动电磁铁,45、固定电磁铁,46、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7、进气口,48、进气网,49、进气箱,50、串联管,51、保持管,52、控制器,53、送料管。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方案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保护的范围。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本方案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柱2、渥堆漏斗3、发酵筒4和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5,所述支撑柱2多组设于底板1上壁,所述发酵筒4设于支撑柱2上壁,发酵筒4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渥堆漏斗3设于发酵筒4底部内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5设于发酵筒4侧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5包括自旋转承载机构6、滞空流喷雾机构18、多向吸料机构30、加强流发酵机构39和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6,所述自旋转承载机构6设于渥堆漏斗3底部内壁,所述滞空流喷雾机构18设于发酵筒4侧壁,所述多向吸料机构30设于底板1上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加强流发酵机构39设于发酵筒4内壁,所述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6设于发酵筒4侧壁。
如图3、图4、图5、图7、图8、图9和图11所示,所述自旋转承载机构6包括承载板7、离心口8、橡胶棒9、旋转槽10、滑块11、圆环板12、承载架13、三相线圈14、连接杆15、驱动磁铁16和联动轴17,所述承载板7转动设于渥堆漏斗3内壁,所述离心口8多组设于承载板7靠近渥堆漏斗3内壁的一端,所述橡胶棒9多组设于承载板7底壁,所述旋转槽10设于渥堆漏斗3底壁,旋转槽10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滑块11多组滑动设于旋转槽10内部,所述圆环板12设于滑块11底壁,所述承载架13设于圆环板12内壁,所述三相线圈14多组设于圆环板12侧壁,所述连接杆15对称设于渥堆漏斗3底部侧壁,所述驱动磁铁16设于连接杆15远离渥堆漏斗3的一侧,驱动磁铁16设于三相线圈14外侧,所述联动轴17设于承载板7底壁与承载架13上壁之间;所述滞空流喷雾机构18包括下料斗19、水箱20、加热棒21、雾化电机22、抽液管23、雾化管24、分流管25、控制阀26、集流管27、喷雾管28和固定架29,所述下料斗19设于发酵筒4顶部内壁,所述水箱20设于发酵筒4侧壁,所述加热棒21设于水箱20内壁,所述雾化电机22设于水箱20底壁,所述抽液管23连通设于水箱20与雾化电机22动力输入端之间,所述雾化管24设于雾化电机22动力输出端,所述分流管25连通设于雾化管24远离雾化电机22的一侧,所述控制阀26对称设于分流管25上,所述集流管27设于下料斗19下方,所述喷雾管28多组贯穿下料斗19连通设于集流管27上,所述固定架29设于集流管27与下料斗19底壁之间,所述分流管25两端分别贯穿发酵筒4连通设于集流管27上;黑茶在下料斗19内部进行湿化处理后落入到承载板7上壁,加热棒21对水箱20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水源温度升高后,雾化电机22通过抽液管23抽取水箱20内部水分,水分经过雾化电机22雾化后通过雾化管24进入到分流管25内部,控制阀26打开,分流管25导通后,雾气通过分流管25进入到集流管27内部,集流管27将雾气输送到喷雾管28内部,喷雾管28将雾气喷出将黑茶进行加热打湿,湿化的黑茶落入到承载板7上壁,此时,三相线圈14通电,圆环板12在三相线圈14和驱动磁铁16磁场的作用力下通过滑块11沿旋转槽10转动,圆环板12通过承载架13带动联动轴17转动,联动轴17带动承载板7沿发酵筒4内壁转动,通过控制输入到三相线圈14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承载板7的转动速度,承载板7上壁携带较小水分的黑茶离心运动的作用下甩出,黑茶经过离心口8离开承载板7上壁,橡胶棒9随着承载板7转动对落入承载板7底壁的黑茶进行驱离,避免黑茶堵塞在承载板7底壁。
如图3-图6和图8-图10所示,所述多向吸料机构30包括上料箱31、放料口32、抽料泵33、抽料管34、环形管35、进料管36、搅拌轴37、搅拌叶38和送料管53,所述上料箱31设于底板1上壁的中间位置,上料箱31为上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放料口32设于上料箱31一侧,所述抽料泵33设于发酵筒4远离水箱20的一侧,所述抽料管34设于抽料泵33动力输入端,所述环形管35设于上料箱31外侧,所述进料管36多组贯穿上料箱31连通设于环形管35上,所述搅拌轴37设于承载架13底壁,所述搅拌叶38设于搅拌轴37远离承载架13的一端,所述抽料管34远离抽料泵33的一侧连通设于环形管35,所述送料管53连通设于抽料泵33动力输出端与发酵筒4上壁之间;所述加强流发酵机构39包括滑轨40、升降块41、连接块42、网筒43、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所述滑轨40对称设于发酵筒4两侧内壁,所述升降块41滑动设于滑轨40上,所述连接块42设于升降块41远离滑轨40的一侧,所述网筒43设于连接块42之间,网筒43为贯通设置,所述移动电磁铁44设于连接块42底壁,所述固定电磁铁45对称设于渥堆漏斗3两侧内壁,所述移动电磁铁44与固定电磁铁45相对设置;将需要发酵的黑茶通过放料口32放入到上料箱31内部,承载架13转动时通过搅拌轴37带动搅拌叶38转动,搅拌叶38转动将聚集在上料箱31中间部位的黑茶甩分到上料箱31两端,此时,抽料泵33通过进料管36将黑茶抽入到环形管35内部,环形管35将黑茶通过抽料管34输送到送料管53内部,送料管53将黑茶输送到下料斗19内部,当黑茶湿化处理后,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处理,初始状态下,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通电,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同极设置,固定电磁铁45固定在渥堆漏斗3内壁通过斥力推动移动电磁铁44上移,升降块41沿滑轨40滑动通过连接块42带动网筒43上升到用户需要的位置上,渥堆发酵时,移动电磁铁44与固定电磁铁45之间斥力减小,移动电磁铁44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降,移动电磁铁44带动网筒43下降与承载板7上壁贴合,此时,承载板7快速转动,承载板7带动湿化后的黑茶转动将温度降低的水分甩出,从而保证黑茶发酵所需的温度。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6包括进气口47、进气网48、进气箱49、串联管50和保持管51,所述进气口47多组设于渥堆漏斗3侧壁,所述进气网48设于进气口47内壁,所述进气箱49多组贯穿设于发酵筒4侧壁,进气箱49为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串联管50连通设于进气箱49之间,所述保持管51连通设于分流管25与进气箱49之间;水雾通过保持管51进入到进气箱49内部,进气箱49将热气通过进气网48进入到网筒43内部的黑茶中,在串联管50的作用下使得热气通过多组进气箱49进入到渥堆漏斗3内部,从而对黑茶渥堆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持续供应,以保证黑茶的发酵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进气箱49侧壁设有控制器52。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控制器52分别与三相线圈14、雾化电机22、抽料泵33、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电性连接。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需要发酵的黑茶通过放料口32放入到上料箱31内部,此时,抽料泵33通过进料管36将黑茶抽入到环形管35内部,环形管35将黑茶通过抽料管34输送到送料管53内部,送料管53将黑茶输送到下料斗19内部。
步骤二:黑茶在下料斗19内部进行湿化处理后落入到承载板7上壁,加热棒21对水箱20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水源温度升高后,雾化电机22通过抽液管23抽取水箱20内部水分,水分经过雾化电机22雾化后通过雾化管24进入到分流管25内部,打开控制阀26,分流管25导通后,雾气通过分流管25进入到集流管27内部,集流管27将雾气输送到喷雾管28内部,喷雾管28将雾气喷出对黑茶进行加热打湿,湿化的黑茶落入到承载板7上壁。
步骤三:对三相线圈14通电,圆环板12在三相线圈14和驱动磁铁16磁场的作用力下通过滑块11沿旋转槽10转动,圆环板12通过承载架13带动联动轴17转动,联动轴17带动承载板7沿发酵筒4内壁转动,通过控制输入到三相线圈14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承载板7的转动速度,承载板7上壁携带较少水分的黑茶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被甩出,黑茶经过离心口8离开承载板7上壁,橡胶棒9随着承载板7转动对落入承载板7底壁的黑茶进行驱离,避免黑茶堵塞在承载板7底壁。
步骤四:对黑茶进行循环湿化,被甩出的黑茶通过渥堆漏斗3下落到上料箱31内部,承载架13转动时通过搅拌轴37带动搅拌叶38转动,搅拌叶38转动将聚集在上料箱31中间部位的黑茶甩分到上料箱31两端,以便于抽料泵33吸取。
步骤五:当黑茶湿化处理后,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处理,初始状态下,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通电,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同极设置,固定电磁铁45固定在渥堆漏斗3内壁通过斥力推动移动电磁铁44上移,升降块41沿滑轨40滑动通过连接块42带动网筒43上升到用户需要的位置上,渥堆发酵时,移动电磁铁44与固定电磁铁45之间斥力减小,移动电磁铁44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降,移动电磁铁44带动网筒43下降与承载板7上壁贴合,此时,承载板7快速转动,承载板7带动湿化后的黑茶转动将温度降低的水分甩出,此时,水雾通过保持管51进入到进气箱49内部,进气箱49将热气通过进气网48进入到网筒43内部的黑茶中,在串联管50的作用下使得热气通过多组进气箱49进入到渥堆漏斗3内部,对黑茶渥堆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持续供应,保证黑茶发酵所需的温度。
具体使用时,实施例一:将需要发酵的黑茶通过放料口32放入到上料箱31内部,此时,控制器52控制抽料泵33启动,抽料泵33通过进料管36将黑茶抽入到环形管35内部,环形管35将黑茶通过抽料管34输送到送料管53内部,送料管53将黑茶输送到下料斗19内部。
实施例二:控制器52控制加热棒21启动,加热棒21对水箱20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水源温度升高后,控制器52控制雾化电机22启动,雾化电机22通过抽液管23抽取水箱20内部水分,水分经过雾化电机22雾化后通过雾化管24进入到分流管25内部,打开控制阀26,分流管25导通后,雾气通过分流管25进入到集流管27内部,集流管27将雾气输送到喷雾管28内部,喷雾管28将雾气喷出对下落过程中的黑茶进行加热打湿,湿化的黑茶落入到承载板7上壁。
实施例三:控制器52控制三相线圈14通电,圆环板12在三相线圈14和驱动磁铁16磁场的作用力下通过滑块11沿旋转槽10转动,圆环板12通过承载架13带动联动轴17转动,联动轴17带动承载板7沿发酵筒4内壁转动,通过控制器52控制输入到三相线圈14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承载板7的转动速度,承载板7上壁携带较少水分的黑茶由于重量较小,使其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被甩出,黑茶经过离心口8离开承载板7上壁,橡胶棒9随着承载板7转动对落入承载板7底壁的黑茶进行驱离,避免黑茶堵塞在承载板7底壁。
实施例四:对黑茶进行循环湿化,被甩出的黑茶通过渥堆漏斗3下落到上料箱31内部,承载架13转动时通过搅拌轴37带动搅拌叶38转动,搅拌叶38转动将聚集在上料箱31中间部位的黑茶甩分到上料箱31两端,以便于抽料泵33吸取,控制器52控制抽料泵33启动,抽料泵33通过进料管36将落入到上料箱31内部的黑茶再次抽入到环形管35内部,环形管35内部黑茶通过抽料管34经过送料管53进入到下料斗19内部,从而对黑茶进行循环湿化。
实施例五:当黑茶湿化处理后,对黑茶进行渥堆发酵处理,初始状态下,控制器52控制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通电,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同极设置,固定电磁铁45固定在渥堆漏斗3内壁通过斥力推动移动电磁铁44上移,升降块41沿滑轨40滑动通过连接块42带动网筒43上升到用户需要的位置上,渥堆发酵时,控制器52控制通入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内的电流减小,使移动电磁铁44与固定电磁铁45之间斥力减小,移动电磁铁44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降,移动电磁铁44带动网筒43下降与承载板7上壁贴合,此时,控制器52控制通入三相线圈14内部的电流增大,使得承载板7快速转动,承载板7带动湿化后的黑茶转动,将黑茶表面温度降低的水分甩出,此时,关闭控制阀26,分流管25截断堵死,水雾通过保持管51进入到进气箱49内部,进气箱49将温度较高的水雾通过进气网48进入到网筒43内部的黑茶中,在串联管50的作用下使得水雾通过多组进气箱49进入到渥堆漏斗3内部,对黑茶渥堆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持续供应,保证黑茶发酵所需的条件;下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方案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方案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方案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柱(2)、渥堆漏斗(3)和发酵筒(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5),所述支撑柱(2)多组设于底板(1)上壁,所述发酵筒(4)设于支撑柱(2)上壁,发酵筒(4)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渥堆漏斗(3)设于发酵筒(4)底部内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5)设于发酵筒(4)侧壁,所述吸水度免离心型循环发酵机构(5)包括自旋转承载机构(6)、滞空流喷雾机构(18)、多向吸料机构(30)、加强流发酵机构(39)和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6),所述自旋转承载机构(6)设于渥堆漏斗(3)底部内壁,所述滞空流喷雾机构(18)设于发酵筒(4)侧壁,所述多向吸料机构(30)设于底板(1)上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加强流发酵机构(39)设于发酵筒(4)内壁,所述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6)设于发酵筒(4)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转承载机构(6)包括承载板(7)、离心口(8)、橡胶棒(9)、旋转槽(10)、滑块(11)、圆环板(12)、承载架(13)、三相线圈(14)、连接杆(15)、驱动磁铁(16)和联动轴(17),所述承载板(7)转动设于渥堆漏斗(3)内壁,所述离心口(8)多组设于承载板(7)靠近渥堆漏斗(3)内壁的一端,所述橡胶棒(9)多组设于承载板(7)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10)设于渥堆漏斗(3)底壁,旋转槽(10)为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滑块(11)多组滑动设于旋转槽(10)内部,所述圆环板(12)设于滑块(11)底壁,所述承载架(13)设于圆环板(12)内壁,所述三相线圈(14)多组设于圆环板(12)侧壁,所述连接杆(15)对称设于渥堆漏斗(3)底部侧壁,所述驱动磁铁(16)设于连接杆(15)远离渥堆漏斗(3)的一侧,驱动磁铁(16)设于三相线圈(14)外侧,所述联动轴(17)设于承载板(7)底壁与承载架(13)上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空流喷雾机构(18)包括下料斗(19)、水箱(20)、加热棒(21)、雾化电机(22)、抽液管(23)、雾化管(24)、分流管(25)、控制阀(26)、集流管(27)、喷雾管(28)和固定架(29),所述下料斗(19)设于发酵筒(4)顶部内壁,所述水箱(20)设于发酵筒(4)侧壁,所述加热棒(21)设于水箱(20)内壁,所述雾化电机(22)设于水箱(20)底壁,所述抽液管(23)连通设于水箱(20)与雾化电机(22)动力输入端之间,所述雾化管(24)设于雾化电机(22)动力输出端,所述分流管(25)连通设于雾化管(24)远离雾化电机(2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6)对称设于分流管(25)上,所述集流管(27)设于下料斗(19)下方,所述喷雾管(28)多组贯穿下料斗(19)连通设于集流管(27)上,所述固定架(29)设于集流管(27)与下料斗(19)底壁之间,所述分流管(25)两端分别贯穿发酵筒(4)连通设于集流管(2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吸料机构(30)包括上料箱(31)、放料口(32)、抽料泵(33)、抽料管(34)、环形管(35)、进料管(36)、搅拌轴(37)、搅拌叶(38)和送料管(53),所述上料箱(31)设于底板(1)上壁的中间位置,上料箱(31)为上端开口的腔体,所述放料口(32)设于上料箱(31)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料泵(33)设于发酵筒(4)远离水箱(20)的一侧,所述抽料管(34)设于抽料泵(33)动力输入端,所述环形管(35)设于上料箱(31)外侧,所述进料管(36)多组贯穿上料箱(31)连通设于环形管(35)上,所述搅拌轴(37)设于承载架(13)底壁,所述搅拌叶(38)设于搅拌轴(37)远离承载架(13)的一端,所述抽料管(34)远离抽料泵(33)的一侧连通设于环形管(35),所述送料管(53)连通设于抽料泵(33)动力输出端与发酵筒(4)上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流发酵机构(39)包括滑轨(40)、升降块(41)、连接块(42)、网筒(43)、移动电磁铁(44)和固定电磁铁(45),所述滑轨(40)对称设于发酵筒(4)两侧内壁,所述升降块(41)滑动设于滑轨(40)上,所述连接块(42)设于升降块(41)远离滑轨(40)的一侧,所述网筒(43)设于连接块(42)之间,网筒(43)为贯通设置,所述移动电磁铁(44)设于连接块(42)底壁,所述固定电磁铁(45)对称设于渥堆漏斗(3)两侧内壁,所述移动电磁铁(44)与固定电磁铁(45)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渥堆湿度保持机构(46)包括进气口(47)、进气网(48)、进气箱(49)、串联管(50)和保持管(51),所述进气口(47)多组设于渥堆漏斗(3)侧壁,所述进气网(48)设于进气口(47)内壁,所述进气箱(49)多组贯穿设于发酵筒(4)侧壁,进气箱(49)为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串联管(50)连通设于进气箱(49)之间,所述保持管(51)连通设于分流管(25)与进气箱(49)之间。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发酵筒(4)内加入待发酵的黑茶:将需要发酵的黑茶通过放料口(32)放入到上料箱(31)内部,通过抽料泵(33)将黑茶输送到下料斗(19)内部;
2)对进入下料斗(19)内的黑茶进行湿化处理:雾气通过分流管(25)进入到集流管(27)内部,集流管(27)将雾气输送到喷雾管(28)内部,喷雾管(28)将雾气喷出对黑茶进行加热打湿;
3)将湿度不合格的茶叶甩出:承载板(7)上壁携带较少水分的黑茶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被甩出,黑茶经过离心口(8)离开承载板(7)上壁;
4)对打湿后的黑茶进行循环湿化处理:被甩出的黑茶通过渥堆漏斗(3)下落到上料箱(31)内部,承载架(13)转动时通过搅拌轴(37)带动搅拌叶(38)转动,搅拌叶(38)转动将聚集在上料箱(31)中间部位的黑茶甩分到上料箱(31)两端,以便于抽料泵(33)吸取;
5)对湿滑后的黑茶进行渥堆发酵处理:移动电磁铁(44)带动网筒(43)下降与承载板(7)上壁贴合,承载板(7)快速转动,承载板(7)带动湿化后的黑茶转动将温度降低的水分甩出,水雾通过保持管(51)进入到进气箱(49)内部,进气箱(49)将热气通过进气网(48)进入到网筒(43)内部的黑茶中。
CN202210323397.2A 2022-03-29 2022-03-29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4521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3397.2A CN114521598A (zh) 2022-03-29 2022-03-29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3397.2A CN114521598A (zh) 2022-03-29 2022-03-29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1598A true CN114521598A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3397.2A Withdrawn CN114521598A (zh) 2022-03-29 2022-03-29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15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9754A (zh) * 2022-11-24 2023-02-0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功能菌株强化的黑茶发酵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9754A (zh) * 2022-11-24 2023-02-0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功能菌株强化的黑茶发酵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7721B (zh) 一种蚕豆酱瓣制备方法
CN114521598A (zh) 基于物质流动自换型黑茶滞空式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52383A (zh) 一种高效茶叶烘干装置
CN108855856B (zh) 一种农业用大豆干燥除杂设备
CN208312929U (zh) 一种效率高的粮食干燥装置
CN101791019B (zh) 用于加工红茶的多层多列仿自然同步萎凋装置
CN109907131A (zh) 一种青砖茶全自动发酵设备及方法
CN209522782U (zh) 一种环保制肥设备
CN207147139U (zh) 一种枸杞微波干燥装置
CN111912215A (zh) 一种用于葛仙米的烘干装置
CN113575715A (zh)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CN205830987U (zh)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高效旋转式茶叶杀青机
CN114034174A (zh) 搅拌式真空脉动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CN113575705A (zh) 一种连续化智能红茶生产线
CN207299812U (zh) 一种便于完全排料的减振式可移动的葛根粉烘干装置
CN112293520A (zh) 一种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
CN108208595B (zh) 一种豆瓣生产方法
CN108165454A (zh) 一种葛根醋快速发酵装置
CN212232945U (zh) 红茶初加工用萎凋装置
CN110595181A (zh) 一种高效莲子烘干装置
CN213463700U (zh) 一种提高茶叶杀青质量的杀青装置
CN209546786U (zh) 一种茶叶捻揉装置
CN213873535U (zh) 牧草种子烘干装置
CN219572599U (zh) 一种艾草生产用烘干机
CN116294486B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