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5453A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及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及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5453A
CN116895453A CN202310348921.6A CN202310348921A CN116895453A CN 116895453 A CN116895453 A CN 116895453A CN 202310348921 A CN202310348921 A CN 202310348921A CN 116895453 A CN116895453 A CN 116895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hole
head
join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89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95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54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02Details
    • H01T13/04Means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parking plu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点火线圈,包括线圈单元、中空的圆柱形的接头和弹簧。接头将线圈单元与火花塞联接。弹簧插入接头中的通孔内以将线圈单元和火花塞电连接在一起。接头具有电气绝缘性和橡胶弹性。弹簧包括弹簧底部、弹簧头部和位于弹簧底部与头部之间的弹簧中部。接头具有被设置成在其径向方向上与弹簧中部直接接触的内周表面。在弹簧不承受负载的情况下,弹簧中部比弹簧底部和弹簧头部中的每一个缠绕得更紧密。该结构用于使在点火线圈和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中产生电晕放电的风险最小化,并提高其生产率。

Description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及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和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6686307号公开了一种点火线圈,该点火线圈包括将线圈单元和火花塞连接在一起的接头以及在线圈主体与火花塞之间电连接的弹簧。该点火线圈设计为将弹簧的一部分嵌入在接头中,以消除在接头与弹簧之间可能产生空气层的风险,从而避免接头与弹簧之间发生电晕放电。
在上述点火线圈中,弹簧的一部分嵌入在接头中是使用嵌件成型技术实现。这需要将弹簧布置在模具内的适当位置,并且还需要制备具有足够高的精度的模具以避免树脂从中泄漏。因此,点火线圈的生产还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内燃发动机中使用的点火线圈,该点火线圈能够将产生电晕放电的风险降至最低并被设计为改进其生产,并且还提供一种配备有这样的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其包括(a)线圈单元,其工作以产生高电压;(b)圆柱形的接头,其实现所述线圈单元与所述火花塞的机械连接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孔;以及(c)弹簧,其布置在所述接头的所述通孔内并实现所述线圈单元与火花塞的电连接。所述接头具有电绝缘性和弹性。所述弹簧具有在所述通孔的通孔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并且包括弹簧底部、弹簧头部和位于弹簧底部与弹簧头部之间的弹簧中部。所述弹簧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长度的底部侧上并与所述线圈单元电连接。所述弹簧头部位于所述弹簧的长度的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底部侧相反的头部侧并且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所述接头具有被设置成在其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弹簧中部直接接触的内周表面。所述弹簧由导体的螺旋绕组制成,并且当所述弹簧不承受负载时,所述弹簧中部比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缠绕得更紧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a)火花塞;以及(b)点火线圈,其工作以向所述火花塞施加高电压。所述点火线圈包括线圈单元、圆柱形的接头、和弹簧。所述线圈单元工作以产生高电压。所述接头将所述线圈单元与所述火花塞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布置在形成于所述接头中的通孔的内部并将所述线圈单元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头具有电绝缘性和弹性。所述弹簧具有在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并且包括弹簧底部、弹簧头部和位于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弹簧头部之间的弹簧中部。所述弹簧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长度的底部侧并与所述线圈单元电连接。所述弹簧头部位于所述弹簧的长度的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底部侧相反的头部侧并且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所述接头具有被设置成在其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弹簧中部直接接触的内周表面。所述弹簧由导体的螺旋绕组制成,并且当所述弹簧不承受负载时,所述弹簧中部比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缠绕得更紧密。
在所述点火线圈的上述结构中,所述接头的内周表面和所述弹簧中部被设置成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直接接触。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在所述接头与所述弹簧中部之间可能产生空气层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在所述接头与所述弹簧中部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可能性。
所述点火线圈的所述接头具有物理弹性,例如橡胶弹性。所述弹簧被设计为当所述弹簧不承受负载时,所述弹簧中部比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中的每一个都缠绕得更紧密。这便于在组装点火线圈时容易将弹簧插入到接头的通孔中,从而提高点火线圈的生产率。
上述点火装置配备有上述结构的点火线圈,从而使其中产生电晕放电的风险最小化,并确保提高点火装置的生产率。
从上述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所述点火线圈和所述点火装置的上述结构能够降低其中产生电晕放电的概率并提高其生产率。
括号中的参考标记或数字附在本申请中描述的元件上。这样的参考标记或数字仅表示以下实施例中的元件和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通过使用参考标记或数字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公开,但是,不应将本发明限制在特定实施例,而仅用于解释和理解的目的。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点火线圈的结构在通孔长度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图;
图2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通孔长度方向的方向观察时不承受负载的弹簧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弹簧中部的放大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弹簧底部的放大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弹簧头部的放大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通孔长度方向上截取的接头的截面图;
图7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头截面图,其中弹簧插入到在接头中形成的通孔中;
图8是第一实施例中在通孔长度方向上截取的点火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安装有点火装置的内燃发动机的截面图;
图10是被安装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点火线圈中的弹簧的弹簧中部的放大图;和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在通孔长度方向上截取的点火线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9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点火线圈1和配备有点火线圈1的点火装置1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内燃发动机中使用的点火线圈1包括线圈单元2、圆柱形的接头3和弹簧4。线圈单元2工作以产生高压。如图8清楚地示出,接头3将线圈单元2与火花塞100联接在一起。弹簧4插入到被形成于接头3中的通孔31内,以实现线圈单元2与火花塞100之间的电连接。接头3具有电绝缘性和橡胶弹性。
弹簧4被设计为具有在通孔3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给定长度,并且包括弹簧底部42、弹簧头部43和弹簧中部41。弹簧底部42布置在通孔31的底部中,并且在通孔31延伸的方向(以下也称为通孔长度方向Z)上延伸。弹簧底部42与线圈单元2电连接。弹簧头部43布置在通孔长度方向Z的头部中,并且与火花塞100电连接。弹簧中部41布置在,换言之,连接在弹簧底部42与弹簧头部43之间。接头3具有在接头3的径向方向上面向弹簧中部4与弹簧中部41直接接触的内周表面32。
弹簧4由螺旋缠绕的导体制成。如在图2至图5中能看到的,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弹簧4在弹簧中部41中比在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中缠绕得更紧密。
在使用中,点火线圈1可以连接到火花塞以向火花塞施加高电压,其中火花塞被安装在内燃发动机中,而内燃发动机被装配到机动车中。在本公开中,点火线圈1的与火花塞100连接或更靠近火花塞100定位的部分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头部侧或头端侧,而点火线圈1的在通孔31的通孔长度方向Z上与头部侧相反的部分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底部侧或底端侧。弹簧4和接头3也是如此。如下文所述,径向方向表示在被定义为垂直于接头3的中心轴线C延伸的平面上以接头3的中央轴线C为圆心的圆的径向方向,除非另有规定。如下文所述,周向方向表示以接头3的中心轴线C为圆心的圆的圆周延伸的方向。图1、图8和图9省略了线圈单元2相比于接头3更靠近底端的部分的细节。
如图1所示,线圈单元2具有未示出的初级线圈和未示出的次级线圈,二者相互磁性耦合并且布置在壳体20中。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通过填充所述壳体20的树脂密封件21气密地密封。
线圈单元2还包括从壳体20朝向点火线圈1的头部侧伸出的空心的圆柱形的塔22。塔22具有适配在其上的高电压输出端子23,以封闭塔22的底端。
通过将塔22适配在通孔31中,实现线圈单元2与接头3的联接。弹簧底部42插入到塔22中。弹簧底部42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被压缩成与高电压输出端子23直接接触。换言之,弹簧底部42压靠高电压输出端子23的面向点火线圈1的头部侧的端面。弹簧4和次级线圈通过高电压输出端子23和连接端子24电连接。
弹簧4成形为具有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延伸的长度并且由单个导体绕组制成。如图2所示,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成形为,当在垂直于通孔长度方向Z的方向上观察不承受负载的弹簧4时相对于弹簧4的长度的中心P对称。换句话说,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弹簧底部42与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长度基本相同。
如能够从图1看见的,弹簧中部41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长度L1大于弹簧底部42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长度L2和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长度L3之和。如这里提到的,长度L1、L2和L3是接头3和线圈单元2联接在一起时,弹簧中部41、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尺寸。因此,长度L2是由弹簧底部42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被压缩时的长度给出的。
如图3所示,弹簧中部41具有外径D1,外径D1大于图4所示的弹簧底部42的外径D2和图5所示的弹簧头部43的外径D3中的每一个。
弹簧中部41配置为具有螺距P1,如能够从图3看到的,即其相应的相邻两匝之间的间隔。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螺距P1被选择为小于图4中所示的弹簧底部42的螺距P2和图5中所示的弹簧头部43的螺距P3中的每一个。换言之,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弹簧中部41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每单位长度的匝数大于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中的每一个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每单位长度的匝数。换句话说,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弹簧中部41比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缠绕得更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螺距P1与制成弹簧中部41的导体的直径D10相同。因此,弹簧中部41由多匝导体组成,其中该多匝导体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多匝导体中相应的相邻两匝彼此直接接触。
如图4所示,弹簧底部42由多匝导体制成,该多匝导体中相应的相邻两匝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通过气隙G2彼此远离地布置。类似地,如图5所示,弹簧头部43由多匝导体组成,该多匝导体中相应的相邻两匝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通过气隙G3彼此远离地布置。
返回参考图1,接头3包括连接中部34、连接底部35和连接头部36。连接中部34在径向方向上面对弹簧中部41。连接底部35比弹簧中部41更靠近点火线圈1的底部侧。连接头部36比弹簧中部41更靠近点火线圈1的头部侧。弹簧中部41的整个长度与连接中部34的内周表面32紧密接触。弹簧中部41的整个圆周与连接中部34的内周表面32紧密接触。接头3由例如弹性体制成。具体地,接头3由硅橡胶制成。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接头3配备有定位器33。定位器33由环形突起实现,该环形突起以内台肩的形状形成在内周表面32上并且在内周表面3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如图1所示,定位器33具有内径D4,其中内径D4小于外径D1(见图3)但大于外径D3(见图5)。弹簧头部43设置在定位器33的内部。
弹簧4布置在通孔31中,其中边界44面向定位器33,与定位器33直接接触。边界44是弹簧中部41与弹簧头部43之间的边界。
下面将描述如何组装点火线圈1。
首先,将弹簧4从底部侧朝向头部侧压配合到接头3的通孔31中,直到弹簧4的边界44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与定位器33接触。这将弹簧4固定在接头3内的所需位置,如图7所示。然后,如图1所示,线圈单元2的塔22从底部侧适配到通孔31中,以使弹簧底部42和高电压输出端子2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相互接触。这就完成了点火线圈1。塔22适配在通孔31中实现了弹簧底部42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压缩。
在弹簧4插入到通孔31之前,如图6所示,连接中部34的内径D9小于或等于外径D1(见图3)。外径D2(见图4)、外径D3(见图5)和内径D4(见图1)中的每一个也都小于内径D9。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点火装置10。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内燃发动机中使用的点火装置10包括火花塞100和用于向火花塞100施加高电压的点火线圈1。
如图8所示,弹簧中部41具有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延伸的长度L4。长度L4大于弹簧底部42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长度L5和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长度L6之和。如本文所述,长度L4、L5和L6是当接头3与线圈单元2和火花塞100联接时,弹簧中部41、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方向上的尺寸。换言之,长度L5是弹簧底部42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被压缩时的长度。长度L6是弹簧头部43在如稍后将描述的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被火花塞100压缩时的长度。
如图3所示,弹簧中部41具有比图4中的弹簧底部42的外径D6和图5中的弹簧头部43的外径D7大的外径D5。
如图8所示,定位器33具有比外径D5小但比外径D7大的外径D8。弹簧头部43插入到定位器33中。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点火装置10装配在内燃发动机5中。内燃发动机5的发动机缸盖51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塞孔511,点火线圈1的接头3适配在塞孔511中。塞孔511具有朝向点火线圈1的底部侧的开口,并且还具有由阻挡壁512封闭的底端。阻挡壁512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阴螺纹孔513,火花塞100被螺合到该阴螺纹孔中。通过将火花塞100紧固在阴螺纹孔513中来实现将火花塞100附接到发动机缸盖51。当火花塞100装配在发动机缸盖51中时,火花塞100将具有暴露于内燃发动机5的燃烧室52的梢端。
在火花塞100被装配在内燃发动机5中之后,点火线圈1被安装在内燃发动机5中。具体地说,首先将火花塞100装配在发动机缸盖51中。随后,将接头3从塞孔511的底部侧插入到塞孔511中。火花塞100从连接头部36的头部侧适配到连接头部36中。这实现了线圈单元2和火花塞100通过接头3的联接。当火花塞100适配到连接头部36中时,弹簧头部43被火花塞100的金属端子101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挤压。这使得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被压缩而与端子101接触。因此,弹簧头部43被挤压抵靠端子101而与其接触,从而实现与火花塞100电连接。
该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有益的优点。
在点火线圈1中,接头3的内周表面32和弹簧中部41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直接接触。这使得在接头3与弹簧中部41之间可能产生空气层的风险最小,由此降低了在接头3与弹簧中部4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可能性。
点火线圈1的接头3具有橡胶弹性。弹簧4被设计为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弹簧中部41比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中的每一个都更紧密地缠绕。这便于在组装点火线圈1时将弹簧4容易地插入接头3的通孔31中,从而提高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
如上所述,当弹簧4不承受负载时,弹簧4的弹簧中部41比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更紧密地缠绕。这导致弹簧中部41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刚度增加。接头3具有橡胶弹性,从而使得当组装点火线圈1时,能够在弹簧4的弯曲最小的情况下将弹簧4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压配合到通孔31中。这使得能够在不使用除接头3和弹簧4以外的任何部件的情况下使接头3的内周表面32和弹簧中部41彼此紧密接触,从而导致点火线圈1的生产成本降低,而点火线圈1能够使电晕放电的产生风险最小。这提高了用于火花塞100的点火线圈1的输出性能,并且还提高了点火线圈的生产率。
如上所述,长度L1(见图1)被选择为大于长度L2(参见图1)和长度L3(参见图2)之和,从而导致弹簧4和接头3的内周表面3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这也使得在接头3和弹簧4之间可能产生空气层的风险最小化,从而降低了在接头3与弹簧4之间发生电晕放电的概率。
如前所述,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成形为当在垂直于通孔长度方向Z的方向上观察未承受负载的弹簧4时,相对于弹簧4的长度的中心P对称。这使得当组装点火线圈1时,能够将弹簧4插入到接头3的通孔31中,而不必注意弹簧4的取向。具体地,弹簧4的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彼此相反的端部中首先插入通孔31中的那个端部将用作弹簧头部43。换言之,弹簧4的端部中的任何一个可以首先装配到通孔31中以用作弹簧头部43,弹簧头部43由这样的绕组制成,即该绕组在绕组的各自相邻两匝之间具有给定的长度和给定的螺距。这提高了点火线圈1的组装效率,从而导致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的提高。
如上所述,弹簧中部41被设计为具有比图4所示的弹簧底部42的外径D2和图5所示的弹簧头部43的外径D3更大的外径D1(见图3)。这使得当组装点火线圈1时,弹簧4能够被压配合到接头3的通孔31中而不必注意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刚度,从而有利于弹簧中部41的外周容易地与接头3的内周表面32紧密接触。这提高了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也有助于弹簧中部41与接头3的内周表面32紧密接触,而不会牺牲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的弹簧性能。
如上所述,接头3配备有定位器33。定位器33的内径D4被选择为小于外径D1,但大于外径D3。弹簧头部43被设置为穿过定位器33的内部。这便于在组装点火线圈1时弹簧4相对于接头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定位。具体地,当组装点火线圈1时,通过将弹簧4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向前插入通孔31中直到弹簧4上的边界44与定位器33接触来实现弹簧4在所需位置的定位,这提高了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接头3被成形为具有定位器33,从而确保保持弹簧4的稳定性,以防止弹簧4不期望地从接头3移除。
弹簧4被布置在通孔31内部,边界44被布置成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与定位器33直接接触,从而确保将弹簧4保持在相对于接头3的所需位置的稳定性。这确保了线圈单元2与弹簧4之间的电连接。
点火装置10配备有点火线圈1,从而使其中发生电晕放电的风险最小化,并提高点火装置10的生产率。
长度L4(见图8)被选择为大于长度L5(见图8)和长度L6(见图8)之和,从而导致弹簧4与接头3的内周表面3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这降低了接头3与弹簧4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概率。
外径D5(见图3)被选择为大于外径D6(见图4)和外径D7(见图5)中的每一个,从而便于在组装点火线圈1中将弹簧4插入到接头3的通孔31中,而不必注意弹簧头部4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刚度。这可确保更好地提高点火装置10的生产率,并确保弹簧中部41与接头3的内周表面32之间的紧密接触,而不会牺牲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的弹簧性能。
定位器33的内径D8被选择为小于弹簧中部41的外径D5但大于弹簧头部43的外径D7。弹簧头部43被部分地插入到定位器33中。这便于在点火线圈1的组装中弹簧4相对于接头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容易地定位,从而有助于提高点火装置10的生产率。定位器33一体地形成在接头3上,从而使弹簧4可能不期望地从接头3移出的风险最小化。
在弹簧4插入到通孔31中之前,接头3的连接中部34的内径D9被设定为小于或等于弹簧中部41的外径D1。这确保了当弹簧4插入到接头3中时接头3的内周表面32和弹簧中部41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导致接头3与弹簧中部4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风险降低。
如上所述,弹簧4的弹簧中部41由导体绕组制成,并且成形为具有这样的相应相邻的多匝的导体绕组,即,导体绕组的相应相邻多匝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彼此直接接触,从而导致弹簧中部41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刚度增加,这有利于在点火线圈1的组装中容易地将弹簧4插入到通孔31中,并确保更好地提高点火装置10的生产率。
如上所述,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被构造为分别具有气隙G2和G3,从而弹簧底部42和弹簧头部43具有足够大以便将弹簧底部42压靠高电压输出端子23并也将弹簧头部43压靠火花塞100的所需的弹簧性能。这确保了线圈单元2与火花塞100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从上面的讨论中明显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1和配备有点火线圈1的点火装置10,其中点火线圈1能够使其中产生电晕放电的风险最小化并且易于生产。
第二实施例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被设计为在弹簧4的弹簧中部41的导体绕组的相应相邻两匝之间具有气隙G1。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弹簧中部41被配置为具有气隙G1,每个气隙G1位于导体绕组的相应相邻两匝之间,并且布置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每个气隙G1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尺寸,即导体绕组的相邻两匝之间的间隔,小于弹簧底部42的气隙G2(见图4)和弹簧头部43的气隙G3(见图5)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尺寸。优选地,气隙G1的尺寸设定为小于或等于气隙G2或气隙G3在通孔长度方向Z上的尺寸的三分之一。
弹簧中部41的多匝中的相应相邻两匝之间的螺距P1设定为小于弹簧底部42的螺距P2(见图4)和弹簧头部43的螺距P3(见图5)。螺距P1大于弹簧4的导体的直径D10。其他布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布置相同,并且这里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解释。在第二和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指代相同的部件。
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的有益优点。
第三实施例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弹簧4的结构或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为了方便起见,图11省略了线圈单元2的相对于接头3更靠近底部侧的部分的细节。
如从图11中能够看到的,弹簧中部41的外径D1与弹簧底部42的外径D2和弹簧头部43的外径D3相同。
在弹簧4插入到通孔31中之前,接头3的连接中部34的内径小于连接底部35的内径和连接头部36的内径。
其他布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布置相同。
弹簧4被设计为具有彼此相等的外径D1、D2和D3,从而有利于弹簧4的生产。这增强了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也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有益优点。
虽然已经公开了优选实施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而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包括:
线圈单元,其工作以产生高电压;
圆柱形的接头,其实现所述线圈单元与火花塞的机械连接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孔;和
弹簧,其布置在所述接头的所述通孔的内部并实现所述线圈单元与所述火花塞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接头具有电绝缘性和弹性,
所述弹簧具有在所述通孔的通孔长度方向(Z)上延伸的长度,并且包括弹簧底部、弹簧头部和位于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弹簧头部之间的弹簧中部,所述弹簧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长度的底部侧并且与所述线圈单元电连接,所述弹簧头部位于所述弹簧的所述长度的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底部侧相反的头部侧并且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
所述接头具有被设置成在其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弹簧中部直接接触的内周表面,并且
所述弹簧由导体的螺旋绕组制成,并且当所述弹簧不承受负载时,所述弹簧中部比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中的每一个缠绕得更紧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弹簧中部具有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1),所述弹簧中部的所述长度(L1)大于所述弹簧底部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2)和所述弹簧头部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3)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被成形为当在垂直于所述通孔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观察不承受负载的所述弹簧时,相对于所述弹簧的所述长度的中心(P)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弹簧中部具有外径(D1),所述弹簧中部的所述外径(D1)大于所述弹簧底部的外径(D2)和所述弹簧头部的外径(D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接头配备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由形成在所述内周表面上并且在所述内周表面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环形突起实现,所述定位器具有内径(D4),所述定位器的所述内径(D4)小于所述弹簧中部的外径(D1)并且大于所述弹簧头部的外径(D3),所述弹簧头部布置在所述定位器的内部。
6.一种点火装置,包括:
火花塞;和
点火线圈,其工作以向所述火花塞施加高电压,
其中,所述点火线圈包括线圈单元、圆柱形的接头、和弹簧,所述线圈单元工作以产生高电压,所述接头将所述线圈单元与所述火花塞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布置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中的通孔的内部并将所述线圈单元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在一起,
所述接头具有电绝缘性和弹性,
所述弹簧具有在所述通孔的通孔长度方向(Z)上延伸的长度,并且包括弹簧底部、弹簧头部和位于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弹簧头部之间的弹簧中部,所述弹簧底部位于所述弹簧的长度的底部侧并且与所述线圈单元电连接,所述弹簧头部位于所述弹簧的所述长度的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底部侧相反的头部侧并且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
所述接头具有被设置成在其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弹簧中部直接接触的内周表面,并且
所述弹簧由导体的螺旋绕组制成,并且当所述弹簧不承受负载时,所述弹簧中部比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中的每一个缠绕得更紧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弹簧中部具有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4),所述弹簧中部的所述长度(L4)大于所述弹簧底部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5)和所述弹簧头部在所述通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6)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底部和所述弹簧头部被成形为当在垂直于所述通孔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观察不承受负载的所述弹簧时,相对于所述弹簧的所述长度的中心(P)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弹簧中部具有外径(D5),所述弹簧中部的所述外径(D5)大于所述弹簧底部的外径(D6)和所述弹簧头部的外径(D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接头配备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由形成在所述接头的所述内周表面上并在所述内周表面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环形突起实现,所述定位器具有内径(D8),所述定位器的所述内径(D8)小于所述弹簧中部的外径(D5)并且大于所述弹簧头部的外径(D7),所述弹簧头部布置在所述定位器的内部。
CN202310348921.6A 2022-04-04 2023-04-04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及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Pending CN1168954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2253A JP2023152332A (ja) 2022-04-04 2022-04-04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点火装置
JP2022-062253 2022-04-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5453A true CN116895453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195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8921.6A Pending CN116895453A (zh) 2022-04-04 2023-04-04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及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055120B2 (zh)
JP (1) JP2023152332A (zh)
CN (1) CN11689545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3204A (ja) * 2006-07-26 2008-03-06 Denso Corp 点火コイル
JP2011190767A (ja) 2010-03-16 2011-09-29 Denso Corp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のプラグソケ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13773A1 (en) 2023-10-05
JP2023152332A (ja) 2023-10-17
US12055120B2 (en) 202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6495B1 (en) Ignition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849843B2 (en) Ignition coil
US10037846B2 (en) Ignition coi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668810B1 (en) Ignition coil assembly with spark plug connector
JP6597006B2 (ja)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
US5679012A (en) Electric connection member, ignition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780964B2 (ja) コイル及びスパークプラグの組立体
JP2008095631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装置
CN116895453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及配备有点火线圈的点火装置
CN109935457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
JP2008166582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WO2016063951A1 (ja)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
CN110648830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中的点火线圈单元以及点火系统
JP2000182856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KR20020010074A (ko) 자동차용 점화코일
JP3783957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2001167953A (ja) 点火コイル
JP3601256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H0347475A (ja) 点火コイル
JP5173585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2017022286A (ja)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
JP2004071915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4239871B2 (ja) 放電灯始動装置および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器具および車両
JP3899951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3631707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