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375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3752A
CN116893752A CN202310347986.9A CN202310347986A CN116893752A CN 116893752 A CN116893752 A CN 116893752A CN 202310347986 A CN202310347986 A CN 202310347986A CN 116893752 A CN116893752 A CN 116893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light emitting
opening
layer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79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裵光洙
金起范
宋普光
李大荣
崔珉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93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3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输入传感器,包括感测电极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以及抗反射层,在输入传感器上。抗反射层包括:光阻挡图案,具有与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光敏元件对应的第二开口。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线部,多个线部包括第一线部,在平面上第一线部与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第一线部与第二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线部与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面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通过显示图像以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或感测用户的输入来提供用于与用户进行有机通信的各种功能。最近,显示装置已经添加用于感测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功能性。
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方法包括感测形成在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的电容方法、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感测入射光的光学方法以及通过使用压电体感测振动的超声波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对于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具有改善的灵敏度的传感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在基体层上的发光元件、在基体层上的光敏元件以及覆盖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的薄膜封装层;输入传感器,包括感测电极且在显示面板上;以及抗反射层,在输入传感器上。抗反射层包括:光阻挡图案,具有与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光敏元件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滤色器。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线部,并且多个线部包括第一线部,在平面上第一线部与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第一线部与第二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线部与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
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第一开口可以具有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颜色开口、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颜色开口以及与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三颜色开口。
多个线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部,在平面上与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第一颜色开口与第二颜色开口之间;以及第三线部,在平面上与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第二颜色开口与第三颜色开口之间。第二线部和第一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二线部和第二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相等,并且第三线部和第二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三线部和第三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相等。
滤色器可以包括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一滤色器、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二滤色器以及与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三滤色器,并且第一滤色器、第二滤色器和第三滤色器中的一个还可以与光敏元件叠置。
第一线部可以在平面上具有限定与第二开口对应的开口的闭合线形状。
第一线部可以在平面上与光敏元件叠置。
光阻挡图案可以在平面上与光敏元件叠置。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具有使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暴露的第一开口和使光敏元件的第一电极暴露的第二开口。在平面上,像素限定层中的第一开口可以与光阻挡图案中的第一开口叠置,并且光阻挡图案中的第二开口可以与像素限定层中的第二开口叠置。
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可以限定单元发光元件,并且光敏元件中的两个光敏元件可以布置为与单元发光元件对应。
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光敏元件可以布置在由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限定的区域的中心处。
第一线部与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比第一线部的线宽大。
第一线部与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比第一线部与第二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第一线部的线宽或更多。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在基体层上的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在基体层上的光敏元件以及覆盖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的薄膜封装层;输入传感器,包括感测电极且在显示面板上;以及抗反射层,在输入传感器上。抗反射层包括:光阻挡图案,具有分别与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以及与光敏元件对应的第四开口;以及滤色器。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线部,多个线部限定分别与第一开口至第四开口对应的第一电极开口至第四电极开口。多个线部包括共同地限定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以及第四开口的第一线部以及共同地限定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之中的两个相邻开口的第二线部,并且第一线部在平面上与距离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的边缘相比更靠近第四开口的边缘。
第二线部中的每个可以在平面上与开口中的两个对应的开口的边缘间隔开相同的距离。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在基体层上的发光元件、在基体层上的光敏元件以及覆盖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的薄膜封装层;输入传感器,包括感测电极且在显示面板上;以及抗反射层,在输入传感器上。抗反射层包括:光阻挡图案,具有与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光敏元件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滤色器。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线部,并且多个线部包括在平面上与光阻挡图案和光敏元件叠置的第一线部。
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并且第一开口可以具有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颜色开口、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颜色开口以及与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三颜色开口。
多个线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部,在平面上与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第一颜色开口与第二颜色开口之间;以及第三线部,与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在平面上布置在第二颜色开口与第三颜色开口之间。在平面上,第二线部可以不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叠置,并且第三线部可以不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叠置。
第二线部和第一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第二线部和第二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可以等于或小于0.1μm,并且第三线部和第二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第三线部和第三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可以等于或小于0.1μm。
滤色器可以与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叠置。
光阻挡图案可以在平面上与光敏元件叠置。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描述了本公开的方面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呈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放大平面图;
图5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与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光敏元件与传感器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图;
图5B是示出图5A中的发光元件与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光敏元件与传感器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电路图;
图5C呈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5B中的传感器的读出时序;
图6A是呈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像素和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6B是用于描述图6A中所示的像素和传感器的操作的波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8A和图8B是沿着图4和图5A的线I-I'截取并且示出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入传感器的平面图;
图9B是沿着图9A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0A是示出图9A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图10B是沿着图10A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0C是沿着图10A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入传感器的平面图;
图11B是沿着图11A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入传感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或层。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居间元件或层。例如,当第一元件被描述为“结合”或“连接”到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可以直接结合或直接连接到第二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可以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间接结合或间接连接到第二元件。
在图中,为了清楚说明,可以夸大各种元件、层等的尺寸。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此外,在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时,“可以”的使用涉及“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种/者)”的表述在一列元件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而不修饰该列的个别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使用”及其变型可以被认为分别与术语“利用”及其变型同义。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约(大约)”和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并且旨在考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的固有偏差。
将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或“之上”。因此,术语“在……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以另外被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应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和“一个(种/者)”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其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DD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DR1的长边和平行于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的短边。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显示装置DD可以具有诸如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各种形状。
显示装置DD可以由电信号激活。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各种实施例。例如,显示装置DD可以应用于诸如智能手表、平板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智能电视的电子装置。
在下文中,基本上垂直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的法线方向被定义为第三方向DR3。在本说明书中,表述“当在平面上观看时”可以表示当在第三方向DR3上观看时的状态。
显示装置DD可以具有顶表面,该顶表面被定义为显示表面IS并且平行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在显示装置DD中产生的图像IM可以通过显示表面IS提供给用户。
显示表面IS可以被划分为透射区域TA和边框区域BZA。透射区域TA可以是在其处显示图像IM的区域。用户可以通过透射区域TA识别图像IM。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透射区域TA具有具备圆形顶点的矩形形状。然而,这仅仅是说明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透射区域TA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边框区域BZA与透射区域TA相邻。边框区域BZA可以具有某一颜色(例如,预定颜色)。边框区域BZA可以围绕透射区域TA(例如,可以在平面图中围绕透射区域TA或者在透射区域TA的外围周围延伸)。因此,透射区域TA可以具有基本上由边框区域BA限定的形状。然而,这仅仅是说明性的。例如,边框区域BZA可以设置为与透射区域TA的仅一侧相邻,或者可以被省略。
显示装置DD可以感测从外部施加的外部输入。外部输入可以包括从显示装置DD的外部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输入。例如,外部输入可以包括由身体的一部分(诸如用户的手US_F)引起的接触或者由单独的装置(例如,有源笔或数字转换器)引起的接触和当身体的一部分或装置接近显示装置DD或在某一距离(例如,预定距离)内与显示装置DD相邻(例如,悬停)时施加的外部输入。此外,外部输入可以具有各种类型的输入,诸如力、压力、温度和光。
显示装置DD可以感测从外部施加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被构造为用于感测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生物特征信息感测区域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IS处。生物特征信息感测区域可以设置在透射区域TA的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处。在图1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整个透射区域TA用作生物特征信息感测区域。
显示装置DD包括窗WM、显示模块DM和壳体EDC。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窗WM和壳体EDC结合以提供显示装置DD的外观。
窗WM具有限定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IS的前表面。窗WM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的绝缘材料。例如,窗WM可以包括玻璃或塑料。窗WM可以具有多层结构或单层结构。例如,窗WM可以包括通过粘合剂结合的多个塑料膜或通过粘合剂结合的玻璃基底和塑料膜。
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和输入传感器ISL。显示面板DP可以根据电信号显示图像,并且输入传感器ISL可以感测从外部施加的外部输入。外部输入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输入。
尽管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可以是发光显示面板,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无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层,并且无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包含无机发光材料(例如,量子点或量子棒)的发光层。在下文中,显示面板DP将被描述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参照图2,显示面板DP包括基体层BL、像素层PXL和薄膜封装层TFE。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是沿着折叠轴折叠的可折叠显示面板,或者可以是刚性显示面板。
基体层BL可以包括合成树脂层。合成树脂层可以是聚酰亚胺类树脂层,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另外,基体层BL可以包括玻璃基底、金属基底或有机/无机复合物基底。
像素层PXL设置在基体层BL上。像素层PXL可以包括电路层DP_CL和元件层DP_ED。电路层DP_CL设置在基体层BL与元件层DP_ED之间。电路层DP_CL包括绝缘层和电路元件。在下文中,电路层DP_CL的绝缘层被称为中间绝缘层。中间绝缘层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无机层和至少一个中间有机层。电路元件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中的每个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识别外部信息的多个像素中的每个中的传感器驱动电路。外部信息可以是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传感器可以是指纹识别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虹膜识别传感器。此外,传感器可以是以光学方式识别生物特征信息的光学传感器。电路层DP_CL可以包括连接到像素驱动电路和/或传感器驱动电路的信号线。
元件层DP_ED可以包括像素中的每个中的发光元件和像素中的每个中的光敏元件。光敏元件可以是光电二极管,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光敏元件可以是感测由用户的指纹反射的光的传感器或者对光作出响应的传感器。下面提供对电路层DP_CL和元件层DP_ED的详细描述。
薄膜封装层TFE对元件层DP_ED进行密封。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和至少一个无机层。无机层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并且可以保护元件层DP_ED免受湿气或氧的影响。无机层可以包括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有机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并且可以保护元件层DP_ED免受异物(诸如灰尘颗粒)的影响。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包括彼此顺序地层叠的无机层、有机层和无机层。
输入传感器ISL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输入传感器ISL可以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输入传感器ISL可以通过连续工艺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例如,可以不在输入传感器ISL与显示面板DP之间设置粘合层。
输入传感器ISL可以感测外部输入(例如,用户的触摸),可以将感测到的外部输入转换为输入信号(例如,预定输入信号),并且可以将输入信号提供到显示面板DP。输入传感器ISL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外部输入的多个感测电极。感测电极可以以互电容方法或者以自电容方法感测外部输入。显示面板DP可以从输入传感器ISL接收输入信号,并且可以产生与输入信号对应的图像。
显示模块DM还可以包括抗反射层CFL。抗反射层CFL可以设置在输入传感器ISL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抗反射层CFL可以包括多个滤色器和光阻挡图案。下面提供关于输入传感器ISL和抗反射层CFL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还可以包括粘合层AL。窗WM可以通过粘合层AL附着到输入传感器ISL。粘合层AL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粘合树脂或压敏粘合剂(PSA)。
壳体EDC与窗WM结合。壳体EDC与窗WM结合以提供内部空间(例如,预定内部空间)。显示模块DM可以容纳在内部空间中。壳体EDC可以包括具有相对高刚度的材料。例如,壳体EDC可以包括由玻璃、塑料、金属或其组合制成的多个框架和/或板。壳体EDC可以稳定地保护显示装置DD的容纳在内部空间中的组件免受外部冲击。用于为显示装置DD的整体操作供应电力的电池模块等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与壳体EDC之间。
图3是呈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框图。
参照图3,显示装置DD包括显示面板DP、驱动控制器100和驱动电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数据驱动器200、扫描驱动器300、发射驱动器350、电压产生器400和读出电路(例如,读出驱动器)50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电压产生器400和读出电路500可以与驱动控制器100一起设置在一个驱动芯片中。
驱动控制器100接收图像信号RGB和控制信号CTRL。驱动控制器100通过将图像信号RGB的数据格式适当地转换为支持数据驱动器200的接口规格来产生图像数据信号DATA。驱动控制器10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SCS、第二控制信号ECS、第三控制信号DCS和第四控制信号RCS。
数据驱动器200从驱动控制器100接收第三控制信号DCS和图像数据信号DATA。数据驱动器200将图像数据信号DATA转换为数据信号,并且将数据信号输出到下面描述的多条数据线DL1至DLm。数据信号是与图像数据信号DATA的灰度值对应的模拟电压。
扫描驱动器300从驱动控制器100接收第一控制信号SCS。扫描驱动器300可以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SCS将扫描信号输出到扫描线。
电压产生器400产生用于显示面板DP的操作的电压。在示出实施例中,电压产生器400产生第一驱动电压ELVDD、第二驱动电压ELVSS、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和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
显示面板DP可以具有与透射区域TA(例如,见图1)对应的显示区域DA和与边框区域BZA(例如,见图1)对应的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像素PX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传感器FX。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个传感器FX中的每个可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像素PX之间。多个像素PX和多个传感器FX可以在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上交替地布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两个或更多个像素PX可以设置在多个传感器FX之中的在第一方向DR1上两个相邻的传感器FX之间,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像素PX可以设置在多个传感器FX之中的在第二方向DR2上两个相邻的传感器FX之间。
显示面板DP还包括初始化扫描线SIL1至SILn、补偿扫描线SCL1至SCLn、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黑色扫描线SBL1至SBLn、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以及读出线RL1、RL2至RLh。初始化扫描线SIL1至SILn、补偿扫描线SCL1至SCLn、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黑色扫描线SBL1至SBLn和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中的每条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初始化扫描线SIL1至SILn、补偿扫描线SCL1至SCLn、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黑色扫描线SBL1至SBLn和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数据线DL1至DLm和读出线RL1至RLh均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
多个像素PX分别电连接到初始化扫描线SIL1至SILn、补偿扫描线SCL1至SCLn、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黑色扫描线SBL1至SBLn、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以及数据线DL1至DLm。例如,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个电连接到四条扫描线。然而,连接到像素PX中的每个的扫描线的数量不受限制。例如,连接到像素PX中的每个的扫描线的数量可以变化。
多个传感器FX可以分别电连接到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和读出线RL1至RLh。多个传感器FX中的每个可以电连接到一条扫描线,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连接到传感器FX中的每个的扫描线的数量可以变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读出线RL1至RLh的数量可以是数据线DL1至DLm的数量的一半。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读出线RL1至RLh的数量可以是数据线DL1至DLm的数量的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扫描驱动器3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的非显示区域NDA中。扫描驱动器300从驱动控制器100接收第一控制信号SCS。扫描驱动器300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SCS将初始化扫描信号输出到初始化扫描线SIL1至SILn,并将补偿扫描信号输出到补偿扫描线SCL1至SCLn。此外,扫描驱动器300可以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SCS将写入扫描信号输出到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并且将黑色扫描信号输出到黑色扫描线SBL1至SBLn。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驱动器300可以包括第一扫描驱动器和第二扫描驱动器。第一扫描驱动器可以输出初始化扫描信号和补偿扫描信号,并且第二扫描驱动器可以输出写入扫描信号和黑色扫描信号。
发射驱动器35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的非显示区域NDA中。发射驱动器350从驱动控制器100接收第二控制信号ECS。发射驱动器350可以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ECS将发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在其他实施例中,扫描驱动器300可以连接到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发射驱动器350,并且扫描驱动器300可以将发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射控制线EML1至EMLn。
读出驱动器500从驱动控制器100接收第四控制信号RCS。读出驱动器500可以响应于第四控制信号RCS从读出线RL1至RLh接收感测信号。读出驱动器500可以处理从读出线RL1至RLh接收的感测信号,并且将经处理的感测信号S_FS提供到驱动控制器100。驱动控制器100可以基于感测信号S_FS来识别生物特征信息。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区域DA的部分区域的放大平面图。
在图4中,区分并示出了重复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单元区域RPU。单元像素和至少一个传感器FX设置在单元区域RPU中的每个中。单元像素可以被定义为图3中所示的多个像素PX之中的一组重复的像素PX。
单元像素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像素PX-R、两个第二颜色像素PX-G1和PX-G2以及第三颜色像素PX-B。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可以是红色,第二颜色可以是绿色,并且第三颜色可以是蓝色。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传感器FX可以设置在单元区域RPU中的每个中。第一颜色像素PX-R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两个第二颜色像素PX-G1和PX-G2中的每个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并且第三颜色像素PX-B包括第三颜色发光元件。
在图4中,示出了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区域LA-R、第二颜色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以及第三颜色发光元件的第三发光区域LA-B。在第一发光区域LA-R、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以及第三发光区域LA-B之中,第三发光区域LA-B可以具有最大的表面积,并且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最小的表面积。此外,示出了两个传感器FX中的每个的光敏元件的感测区域SA。一个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两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可以限定单元发光元件,并且一个第一发光区域LA-R、两个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以及一个第三发光区域LA-B可以限定单元发光区域。
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的单元区域RPU可以具有相同的像素布置,并且在第一方向DR1上布置的单元区域RPU可以具有不同位置的第一颜色像素PX-R和第三颜色像素PX-B。在单元区域RPU之中,第一类型的单元区域和第二类型的单元区域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地布置。
参照单元区域RPU中的每个,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在第二方向DR2上对准。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的中心点GC1和GC2在第二方向DR2上对准。感测区域SA中的每个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之中的对应的第二发光区域LA-G1或LA-G2对准。感测区域SA的中心点OC在第一方向DR1上分别与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的中心点GC1和GC2对准。
第一发光区域LA-R、第三发光区域LA-B和感测区域SA在第二方向DR2上对准。第一发光区域LA-R的中心点RC、第三发光区域LA-B的中心点BC和感测区域SA中的每个的中心点OC在第二方向DR2上对准。一个感测区域SA设置在第一发光区域LA-R与第三发光区域LA-B之间,并且第一发光区域LA-R和第三发光区域LA-B均设置在两个感测区域SA之间。
参照图4,感测区域SA中的每个设置在由第一发光区域LA-R、第三发光区域LA-B和两个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限定的区域的中心部分处,而与单元区域RPU的区别无关。感测区域SA中的每个在第二方向DR2上设置在第一发光区域LA-R和第三发光区域LA-B之间,并且在第一方向DR1上设置在两个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之间。
图5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与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光敏元件与传感器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的发光元件与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光敏元件与传感器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电路图。图5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5B中所示的传感器FX的读出时序。
在下文中,第一颜色像素PX-R被定义为红色像素,第二颜色像素PX-G1和PX-G2被定义为绿色像素,并且第三颜色像素PX-B被定义为蓝色像素。此外,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被定义为红色发光元件ED_R,第二颜色发光元件被定义为绿色发光元件ED_G1和ED_G2,并且第三颜色发光元件被定义为蓝色发光元件ED_B。此外,第一发光区域LA-R、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以及第三发光区域LA-B分别被定义为红色发光区域LA-R、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LA-G2以及蓝色发光区域LA-B。
参照图5A,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和发光层R_EL被示出为与图4中的红色发光区域LA-R对应。第一绿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ED_G1的第一电极G1_AE和发光层G1_EL被示出为与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中的一个对应,并且第二绿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ED_G2的第一电极G2_AE和发光层G2_EL被示出为与第二发光区域LA-G1和LA-G2中的另一个对应。蓝色发光元件ED_B的第一电极B_AE和发光层B_EL被示出为与第三发光区域LA-B对应。发光层R_EL、G1_EL、G2_EL和B_EL分别被定义为红色发光层R_EL、绿色发光层G1_EL和G2_EL和蓝色发光层B_EL。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一电极O_AE1和光电转换层O_RL1被示出为与单元区域RPU中的两个感测区域SA中的一个对应,并且第二光敏元件OPD2的第一电极O_AE2和光电转换层O_RL2被示出为与两个感测区域SA中的另一个对应。
红色像素PX-R的像素驱动电路R_PD、第一绿色像素(或绿色像素)PX-G1的像素驱动电路G1_PD、第二绿色像素(或绿色像素)PX-G2的像素驱动电路G2_PD、蓝色像素PX-B的像素驱动电路B_PD和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设置在单元区域RPU中。
发光元件ED_R、ED_G1、ED_G2和ED_B的第一电极R_AE、G1_AE、G2_AE和B_AE分别电连接到像素驱动电路R_PD、G1_PD、G2_PD和B_PD。例如,红色发光元件ED_R电连接到其像素驱动电路R-PD。更详细地,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通过接触孔(例如,接触开口)连接到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R_PD。
传感器FX包括第一光敏元件OPD1、第二光敏元件OPD2和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中的全部可以电连接到一个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传感器FX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电连接的路由线RW。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一电极O_AE1可以经由路由线RW连接到第二光敏元件OPD2的第一电极O_AE2,并且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一电极O_AE1可以通过接触孔(例如,接触开口)连接到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可以连接到不同的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两个传感器FX设置在一个单元区域RPU中。
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像素PX-R、PX-G1、PX-G2和PX-B以及传感器FX与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读出线RL1和RL2以及数据线DL1至DL8的连接关系。以下,将主要描述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的第一单元区域RPU1和第二单元区域RPU2。
四条扫描线(例如,写入扫描线、补偿扫描线、初始化扫描线和黑色扫描线)连接到像素PX-R、PX-G1、PX-G2和PX-B中的每个。在图5B中,为了便于描述,示出了四条扫描线中的仅一条扫描线(例如,写入扫描线)。
在图5B中,示出了多条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n(例如,见图3)中的四条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4、多条数据线DL1至DLm(例如,见图3)中的八条数据线DL1至DL8以及多条读出线RL1至RLh(例如,见图3)中的两条读出线RL1和RL2。
第一写入扫描线SWL1以及第一数据线DL1至第四数据线DL4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一单元区域RPU1中的像素PX-R、PX-G1、PX-G2和PX-B。第一写入扫描线SWL1以及第五数据线DL5至第八数据线DL8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二单元区域RPU2中的像素PX-R、PX-G1、PX-G2和PX-B。第一写入扫描线SWL1和第一读出线RL1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单元区域RPU1中的传感器FX,并且第一写入扫描线SWL1和第二读出线RL2连接到设置在第二单元区域RPU2中的传感器FX。
参照图5B和图5C,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可以在施加到对应的写入扫描线SWL1至SWL4(或SWLn)的写入扫描信号SW1至SW4(或SWn)的激活时段期间分别将第一感测信号FS1和第二感测信号FS2输出到第一读出线RL1和第二读出线RL2。其中输出第一感测信号FS1和第二感测信号FS2的时段可以被定义为感测时段SP。在感测时段SP之前的其中使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复位的时段被定义为复位时段RSP。可以交替地重复复位时段RSP和感测时段SP。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感测时段SP可以位于两个复位时段RSP之间。
图6A是呈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像素(例如,红色像素PX-R)和传感器FX的电路图,并且图6B是用于描述图6A中所示的像素(例如,红色像素PX-R)和传感器FX的操作的波形图。
在图6A中,作为示例示出了多个像素PX之中的红色像素PX-R的等效电路图。因为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个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所以将描述红色像素PX-R的电路结构,并且将省略像素中的其余像素的详细描述。此外,图3中所示的多个传感器FX之中的一个传感器FX的等效电路图在图6A中作为示例示出。因为多个传感器FX中的每个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因此将描述一个传感器FX的电路结构,并且将省略对传感器FX中的其余传感器FX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6A,红色像素PX-R连接到第i数据线DLi、第j初始化扫描线SILj、第j补偿扫描线SCLj、第j写入扫描线SWLj、第j黑色扫描线SBLj和第j发射控制线EMLj。
像素驱动电路R_PD包括第一晶体管至第五晶体管T1、T2、T3、T4和T5,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以及一个电容器Cst。第一晶体管至第五晶体管T1、T2、T3、T4和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具有低温多晶硅(LTPS)半导体层的晶体管。第一晶体管至第五晶体管T1、T2、T3、T4和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的一部分(例如,一些)可以是p型晶体管,并且其余的部分可以是n型晶体管。例如,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中的每个可以是PMOS晶体管,并且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中的每个可以是NMOS晶体管。在下文中,将基于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是PMOS晶体管来描述它们中的每个的源极、漏极和栅极,并且将基于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是NMOS晶体管来描述它们中的每个的源极、漏极和栅极。
第一晶体管至第五晶体管T1、T2、T3、T4和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晶体管。例如,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中的每个可以是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并且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中的每个可以是硅晶体管。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像素驱动电路R_PD的配置不限于图6A中所示的实施例。图6A中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R_PD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像素驱动电路R_PD可以具有各种配置。例如,第一晶体管至第五晶体管T1、T2、T3、T4和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中的全部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
第j初始化扫描线SILj、第j补偿扫描线SCLj、第j写入扫描线SWLj、第j黑色扫描线SBLj和第j发射控制线EMLj可以分别将第j初始化扫描信号SIj、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第j黑色扫描信号SBj和第j发射控制信号EMj传输到红色像素PX-R。第i数据线DLi将第i数据信号Di传输到红色像素PX-R。第i数据信号Di可以具有与输入到显示装置DD(例如,见图3)的图像信号RGB(例如,见图3)对应的电压电平。
第一驱动电压线VL1和第二驱动电压线VL2可以分别将第一驱动电压ELVDD和第二驱动电压ELVSS传输到红色像素PX-R。此外,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3和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4可以分别将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和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传输到红色像素PX-R。
第一晶体管T1可以连接在接收第一驱动电压ELVDD的第一驱动电压线VL1与红色发光元件ED_R之间。第一晶体管T1包括通过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与第一驱动电压线VL1连接的源极、通过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与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例如,见图5A)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电容器Cst的一端(例如,第一节点N1)连接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可以接收由第i数据线DLi传输的第i数据信号Di,并且可以根据第二晶体管T2的开关操作将驱动电流Id供应到红色发光元件ED_R。
第二晶体管T2连接在数据线DLi与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之间。第二晶体管T2包括与数据线DLi连接的源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第j写入扫描线SWLj连接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可以根据通过第j写入扫描线SWLj接收的写入扫描信号SWj导通,并且可以将从第i数据线DLi传输的第i数据信号Di传输到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
第三晶体管T3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第一节点N1之间。第三晶体管T3包括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的源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第j补偿扫描线SCLj连接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可以根据通过第j补偿扫描线SCLj接收的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导通,并且可以将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和栅极连接,使得第一晶体管T1被二极管连接。
第四晶体管T4连接在施加有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3与第一节点N1之间。第四晶体管T4包括与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传输到其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3连接的源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第j初始化扫描线SILj连接的栅极。第四晶体管T4根据通过第j初始化扫描线SILj接收的第j初始化扫描信号SIj导通。导通的第四晶体管T4将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传输到第一节点N1,并且可以使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的电位(例如,第一节点N1的电位)初始化。
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包括与第一驱动电压线VL1连接的源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第j发射控制线EMLj连接的栅极。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包括与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的源极、与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例如,见图5A)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第j发射控制线EMLj连接的栅极。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根据通过第j发射控制线EMLj传输的第j发射控制信号EMj同时导通。通过导通的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施加的第一驱动电压ELVDD可以通过二极管连接的第一晶体管T1被补偿,然后被传输到红色发光元件ED_R。
第五晶体管T5包括与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传输到其的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4连接的漏极、与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的漏极连接的源极以及与黑色扫描线SBLj连接的栅极。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的电压电平的电压电平。
如上所述,电容器Cst的一端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压线VL1连接。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二电极(例如,阴极)可以与传输第二驱动电压ELVSS的第二驱动电压线VL2连接。第二驱动电压ELVSS可以具有比第一驱动电压ELVDD的电压电平小的电压电平。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压ELVSS可以具有比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和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中的每个的电压电平小的电压电平。
参照图6A和图6B,第j发射控制信号EMj在非发射时段NEP期间具有高电平。在非发射时段NEP内,第j初始化扫描信号SIj被激活。在第j初始化扫描信号SIj的激活时段AP1(在下文中,第一激活时段)期间,当通过第j初始化扫描线SILj提供具有高电平的第j初始化扫描信号SIj时,第四晶体管T4响应于第j初始化扫描信号SIj而导通。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通过导通的第四晶体管T4传输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并且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初始化为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因此,第一激活时段AP1可以被定义为红色像素PX-R的初始化时段。
此后,当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被激活,并且在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的激活时段AP2(在下文中,第二激活时段)期间通过第j补偿扫描线SCLj提供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时,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晶体管T1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T3二极管连接并且正向偏置。第一激活时段AP1可以不与第二激活时段AP2重叠。
在第二激活时段AP2内,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被激活。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在激活时段AP4(在下文中,第四激活时段)期间具有低电平。在第四激活时段AP4期间,第二晶体管T2通过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而导通。然后,补偿电压(“Di-Vth”)施加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在该补偿电压中,从第i数据线DLi提供的第i数据信号Di减小与第一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一样多。例如,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的电位可以为补偿电压(“Di-Vth”)。第四激活时段AP4可以与第二激活时段AP2重叠。第二激活时段AP2可以具有比第四激活时段AP4的持续时间长的持续时间。
第一驱动电压ELVDD和补偿电压(“Di-Vth”)可以施加到电容器Cst的两端,并且与电容器Cst的两端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电荷可以存储在电容器Cst中。这里,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的高电平时段可以被称为红色像素PX-R的补偿时段。
此外,第j黑色扫描信号SBj在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的第二激活时段AP2中激活。第j黑色扫描信号SBj在激活时段AP3(在下文中,第三激活时段)期间具有低电平。在第三激活时段期间,第五晶体管T5通过经由第j黑色扫描线SBLj接收具有低电平的第j黑色扫描信号SBj来导通。第五晶体管T5可以使驱动电流Id的一部分能够作为旁路电流通过第五晶体管T5逸出。第三激活时段AP3可以与第二激活时段AP2重叠。第二激活时段AP2的持续时间可以比第三激活时段AP3的持续时间长。第三激活时段AP3在第四激活时段AP4之前,并且不与第四激活时段AP4重叠。
当红色像素PX-R显示黑色图像并且尽管第一晶体管T1的最小驱动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d流动但红色发光元件ED_R发射光时,红色像素PX-R不会正常显示黑色图像。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红色像素PX-R中的第五晶体管T5可以将第一晶体管T1的最小驱动电流的一部分作为旁路电流Ibp分配到不同的电流路径,而不是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电流路径。这里,第一晶体管T1的最小驱动电流表示在因为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源极电压(Vgs)小于阈值电压(Vth)而使第一晶体管T1截止的条件下流到第一晶体管T1的电流。在使第一晶体管T1截止的条件下,流到第一晶体管T1的最小驱动电流(例如,10pA或更小的电流)被传输到红色发光元件ED_R以显示黑色灰度图像。当红色像素PX-R显示黑色图像时,旁路电流Ibp对最小驱动电流的影响相对大。当红色像素PX-R显示普通图像或白色图像时,几乎不存在旁路电流Ibp对最小驱动电流的影响。因此,当红色像素PX-R显示黑色图像时,由于减小了与通过第五晶体管T5逸出的旁路电流Ibp的电流量一样多的电流量的电流(例如,发光电流Ied)被提供到红色发光元件ED_R,因此可以表现(例如,精确地表现)黑色图像。因此,红色像素PX-R可以通过使用第五晶体管T5来实现精确的黑色灰度图像,从而改善对比度。
之后,从第j发射控制线EMLj提供的第j发射控制信号EMj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通过具有低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EMj而导通。然后,当与第一驱动电压ELVDD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驱动电流Id产生并且驱动电流Id通过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被提供到红色发光元件ED_R时,电流Ied流过红色发光元件ED_R。
再次参照图6A,传感器FX连接到读出线RL1至RLh之中的第d读出线RLd、第j写入扫描线SWLj和复位控制线RCL。
传感器FX包括至少一个光敏元件OPD1和OPD2以及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作为示例,示出了并联连接的两个光敏元件OPD1和OPD2。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的第一电极O_AE1和O_AE2(例如,见图5A)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节点SN1,并且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的第二电极可以连接到传输第二驱动电压ELVSS的第二驱动电压线VL2。
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包括三个晶体管ST1至ST3。三个晶体管ST1至ST3可以包括复位晶体管ST1、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复位晶体管ST1、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复位晶体管ST1可以是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并且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每个可以是硅晶体管。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复位晶体管ST1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每个可以是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并且放大晶体管ST2可以是硅晶体管。
此外,复位晶体管ST1、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一部分可以是p型晶体管,并且其其余的部分可以是n型晶体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每个可以是PMOS晶体管,并且复位晶体管ST1可以是NMOS晶体管。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复位晶体管ST1、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全部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者它们中的全部可以是p型晶体管。在下文中,将基于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为PMOS晶体管来描述它们中的每个的源极、漏极和栅极,并且将基于复位晶体管ST1为NMOS晶体管来描述其源极、漏极和栅极。
复位晶体管ST1、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一部分可以与红色像素PX-R的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中的每个是相同类型的晶体管。放大晶体管ST2和输出晶体管ST3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ET1和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中的每个是相同类型的晶体管。
然而,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的电路配置不限于图6A中所示的实施例。图6A中所示的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传感器驱动电路O_SD可以包括各种配置。
复位晶体管ST1包括从复位电压线VL5接收复位电压Vrst的源极、与第一感测节点SN1连接的漏极以及接收复位控制信号RST的栅极。复位晶体管ST1可以响应于复位控制信号RST将第一感测节点SN1的电位复位为复位电压Vrst。复位控制信号RST可以是通过复位控制线RCL提供的信号。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控制信号RST可以是通过第j补偿扫描线SCLj提供的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例如,复位晶体管ST1可以接收从第j补偿扫描线SCLj提供的第j补偿扫描信号SCj作为复位控制信号RST。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复位控制信号RST的激活时段期间,复位电压Vrst可以具有比第二驱动电压ELVSS的电压电平小的电压电平。复位电压Vrst可以是保持电压电平小于第二驱动电压ELVSS的电压电平的DC电压。
放大晶体管ST2包括接收感测驱动电压SLVD的源极、与第二感测节点SN2连接的漏极以及与第一感测节点SN1连接的栅极。放大晶体管ST2可以根据第一感测节点SN1的电位导通,并且可以将感测驱动电压SLVD施加到第二感测节点SN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感测驱动电压SLVD可以是第一驱动电压ELVDD以及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和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中的一个。当感测驱动电压SLVD是第一驱动电压ELVDD时,放大晶体管ST2的源极可以电连接到第一驱动电压线VL1。当感测驱动电压SLVD是第一初始化电压VINT1时,放大晶体管ST2的源极可以电连接到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3,并且当感测驱动电压SLVD是第二初始化电压VINT2时,放大晶体管ST2的源极可以电连接到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4。
输出晶体管ST3包括与第二感测节点SN2连接的源极、与第d读出线RLd连接的漏极以及接收输出控制信号的栅极。输出晶体管ST3可以响应于输出控制信号将感测信号FSd传输到第d读出线RLd。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是通过第j写入扫描线SWLj提供的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例如,输出晶体管ST3可以接收从第j写入扫描线SWLj提供的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作为输出控制信号。
传感器FX的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可以在发光元件ED_R、ED_G1、ED_G2和ED_B(例如,见图5A)的发射时段期间暴露于光。光可以从发光元件ED_R、ED_G1、ED_G2和ED_B中的一个发射。
当用户的手US_F(例如,见图1)触摸显示表面IS(例如,见图1)时,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可以产生与由指纹的脊或脊之间的谷反射的光对应的光电荷,并且所产生的光电荷可以累积在第一感测节点SN1上。放大晶体管ST2可以是源极跟随器放大器,其产生与输入到栅极的第一感测节点SN1的电荷量成比例的源极-漏极电流。
在第四激活时段AP4(例如,见图6B)期间,具有低电平的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通过第j写入扫描线SWLj提供到输出晶体管ST3。当输出晶体管ST3响应于第j写入扫描信号SWj导通时,与流过放大晶体管ST2的电流对应的感测信号FSd可以输出到第d读出线RLd。
此后,当在复位时段RSP(例如,见图5C)期间通过复位控制线RCL提供具有高电平的复位控制信号RST时,复位晶体管ST1导通。复位时段RSP可以被定义为复位控制线RCL的激活时段(例如,高电平时段)。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复位晶体管ST1是PMOS晶体管时,具有低电平的复位控制信号RST可以在复位时段RSP期间提供到复位控制线RCL。在复位时段RSP期间,第一感测节点SN1可以被复位为与复位电压Vrst对应的电位。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复位电压Vrst可以具有比第二驱动电压ELVSS的电压电平小的电压电平。
此后,当复位时段RSP结束时,第一光敏元件OPD1和第二光敏元件OPD2可以产生与所接收的光对应的光电荷,并且所产生的光电荷可以累积在第一感测节点SN1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的剖视图。图8A和图8B是沿着图4和图5A的线I-I'截取并示出显示装置DD的剖视图。
参照图7,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基体层BL、设置在基体层BL上的电路层DP_CL、元件层DP_ED和薄膜封装层TFE。
基体层BL可以包括合成树脂层。合成树脂层可以包括热固性树脂。合成树脂层可以是聚酰亚胺类树脂层,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合成树脂层可以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异戊二烯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硅氧烷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和苝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另外,基体层BL可以包括玻璃基底、金属基底或有机/无机复合物基底。
至少一个无机层设置在基体层BL的顶表面上。无机层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铪中的至少一种。无机层可以具有多个层(例如,可以具有多层)。多层无机层可以包括下面描述的阻挡层BRL和/或缓冲层BFL。可以选择性地设置阻挡层BRL和缓冲层BFL。
阻挡层BRL可以防止异物从外部引入。阻挡层BRL可以包括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中的每个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可以彼此交替地层叠。
缓冲层BFL可以设置在阻挡层BRL上。缓冲层BFL改善基体层BL与半导体图案和/或导电图案之间的结合力。缓冲层BFL可以包括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可以彼此交替地层叠。
半导体图案设置在缓冲层BFL上。在下文中,直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的半导体图案被定义为第一半导体图案。第一半导体图案可以包括硅半导体。第一半导体图案可以包括多晶硅。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半导体图案可以包括非晶硅。
图7示出了第一半导体图案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半导体图案还可以设置在另一区域中。第一半导体图案的电性质根据其是否掺杂而不同。第一半导体图案可以包括掺杂区域和非掺杂区域。掺杂区域可以掺杂有n型掺杂剂或p型掺杂剂。p型晶体管可以包括掺杂有p型掺杂剂的掺杂区域,并且n型晶体管可以包括掺杂有n型掺杂剂的掺杂区域。
掺杂区域的导电率比非掺杂区域的导电率大,并且用作电极或信号线。非掺杂区域与晶体管的沟道区基本上对应。例如,第一半导体图案的一部分可以是晶体管的沟道区,另一部分可以是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另一部分可以是连接信号线(或连接电极)。
如图7中所示,可以由第一半导体图案设置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S1、沟道区A1和漏极D1。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S1和漏极D1从沟道区A1沿相反方向延伸。
在图7中,示出了由半导体图案设置的信号传输区域CSL的一部分。信号传输区域CSL可以在平面上连接到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ET2(例如,见图6A)的漏极。
第一绝缘层10设置在缓冲层BFL上。第一绝缘层10与多个像素PX(例如,见图3)共同叠置并且覆盖第一半导体图案。第一绝缘层10可以是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并且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第一绝缘层10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铪中的至少一种。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0是单层氧化硅层。除了第一绝缘层10之外,电路层DP_CL的绝缘层还可以是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并且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无机层可以包括上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上。栅极G1可以是金属图案的一部分。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与第一晶体管T1的沟道区A1叠置。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可以在对第一半导体图案进行掺杂的工艺中用作掩模。
第二绝缘层2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上并且覆盖栅极G1。第二绝缘层20与多个像素PX(例如,见图3)共同叠置。第二绝缘层20可以是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并且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20是单层氧化硅层。
上电极UE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0上。上电极UE可以与栅极G1叠置。上电极UE可以是金属图案的一部分或半导体图案的一部分。电容器Cst(例如,见图6A)可以由栅极G1的一部分和与栅极G1叠置的上电极UE限定。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上电极UE。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代替(或由)第二绝缘层20形成绝缘图案。上电极UE设置在绝缘图案上。上电极UE可以充当用于由第二绝缘层20设置绝缘图案的掩模。
覆盖上电极UE的第三绝缘层30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0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三绝缘层30是单层氧化硅层。半导体图案设置在第三绝缘层30上。在下文中,直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30上的半导体图案被定义为第二半导体图案。第二半导体图案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以包括结晶或非晶的氧化物半导体。例如,氧化物半导体可以包括诸如锌(Zn)、铟(In)、镓(Ga)、锡(Sn)、钛(Ti)的金属的氧化物或该氧化物的混合物。氧化物半导体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镓锌(IGZO)、氧化锌(Zn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铟(ZIO)、氧化铟(InO)、氧化钛(TiO)、氧化铟锌锡(IZTO)和氧化锌锡(ZTO)。
图7示出了第二半导体图案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半导体图案还可以设置在另一区域中。第二半导体图案可以包括根据金属氧化物是否被还原而区分的多个区域。其中金属氧化物被还原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为还原区域)具有比其中金属氧化物未被还原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为非还原区域)的导电率大的导电率。还原区域充当电极或信号线。非还原区域与晶体管的沟道部分对应。例如,第二半导体图案的一部分可以是晶体管的沟道区,另一部分可以是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
如图7中所示,可以由第二半导体图案设置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S3、沟道区A3和漏极D3。源极S3和漏极D3包括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还原的金属。源极S3和漏极D3中的每个可以具有距第二半导体图案的顶表面的某一厚度(例如,预定厚度),并且可以包括包含还原的金属的金属层。
覆盖第二半导体图案的第四绝缘层40设置在第三绝缘层30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四绝缘层40是单层氧化硅层。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G3设置在第四绝缘层40上。栅极G3可以是金属图案的一部分。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G3与第三晶体管T3的沟道区A3叠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代替(或由)第四绝缘层40形成绝缘图案。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G3设置在绝缘图案上。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栅极G3可以在平面上具有与绝缘图案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尽管为了便于描述而示出了一个栅极G3,但是第三晶体管T3可以包括两个栅极。
覆盖栅极G3的第五绝缘层50设置在第四绝缘层40上。第五绝缘层50可以包括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第五绝缘层50可以包括彼此交替地层叠的多个氧化硅层和多个氮化硅层。
第四晶体管T4(例如,见图6A)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与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S3和漏极D3通过同一工艺来设置。此外,传感器FX(例如,见图6A)的复位晶体管ST1(例如,见图6A)的源极和漏极以及输出晶体管ST3(例如,见图6A)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与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S3和漏极D3通过同一工艺同时设置。
至少一个绝缘层还设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六绝缘层60和第七绝缘层70设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第六绝缘层60和第七绝缘层70中的每个可以是有机层,并且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第六绝缘层60和第七绝缘层70中的每个可以是单层聚酰亚胺类树脂层。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第六绝缘层60和第七绝缘层7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异戊二烯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硅氧烷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和苝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连接电极CNE10可以设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第一连接电极CNE10可以通过穿过第一绝缘层10至第五绝缘层50的第一接触孔(例如,第一接触开口)CH-1连接到信号传输区域CSL,并且第二连接电极CNE20可以通过穿过第六绝缘层60的接触孔(例如,接触开口)CH-60连接到第一连接电极CNE1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五绝缘层50至第七绝缘层70中的至少一个。
元件层DP_ED包括红色发光元件ED_R和像素限定层PDL。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设置在第七绝缘层70上。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可以通过穿过第七绝缘层70的接触孔(例如,接触开口)CH-70连接到第二连接电极CNE20。
像素限定层PDL中的开口OP使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像素限定层PDL中的开口OP可以限定红色发光区域LA-R(例如,见图8A)。红色发光区域LA-R对应于(或根据)第一电极R_AE的暴露部分来限定,并且非发光区域NLA(例如,见图8A)与红色发光区域LA-R相邻地限定。
空穴控制层HCL可以公共地设置在发光区域LA和非发光区域NLA中。诸如空穴控制层HCL的公共层可以共同地设置在多个像素PX中。空穴控制层HCL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
红色发光层R_EL设置在空穴控制层HCL上。红色发光层R_EL可以仅设置在与开口OP对应的区域中。红色发光层R_EL可以被划分并且设置在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个中。
尽管作为示例示出了图案化的红色发光层R_EL,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公共发光层可以共同地设置在多个像素PX中。公共发光层可以产生白光或蓝光。
电子控制层ECL设置在红色发光层R_EL上。电子控制层ECL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二电极R_CE设置在电子控制层ECL上。电子控制层ECL和第二电极R_CE公共地设置在多个像素PX中。
薄膜封装层TFE设置在第二电极R_CE上。薄膜封装层TFE可以覆盖多个像素PX。薄膜封装层TFE可以直接覆盖第二电极R_CE。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还可以包括直接覆盖第二电极R_CE的盖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红色发光元件ED_R可以具有与图7中所示的结构垂直反转的层叠结构。
尽管在图8A和图8B中简要示出了电路层DP_CL,但是以上参照图7主要描述了电路层DP_CL。参照图8A和图8B,像素限定层PDL中的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OP1、OP2和OP3分别使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绿色发光元件ED_G1的第一电极G1_AE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的第一电极B_AE的至少一部分暴露。此外,像素限定层PDL中的第四开口OP4使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一电极O_AE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第一电极O_AE1的由第四开口OP4暴露的一部分可以被限定为感测区域SA。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PDL还可以包括黑色材料。像素限定层PDL还可以包括黑色有机染料/颜料,诸如炭黑或苯胺黑。像素限定层PDL可以设置为混合的蓝色有机材料和黑色有机材料。像素限定层PDL还可以包括液体排斥性(例如,疏水性)有机材料。
如图8A中所示,非发光区域NLA被限定为与红色发光区域LA-R、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蓝色发光区域LA-B以及感测区域SA相邻。虽然在感测区域SA处不发射光,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将其单独定义为感测区域SA。红色发光层R_EL、绿色发光层G1_EL和蓝色发光层B_EL分别设置在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一电极R_AE、绿色发光元件ED_G1的第一电极G1_AE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的第一电极B_AE上。尽管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示出了图案化的红色发光层R_EL、绿色发光层G1_EL和蓝色发光层B_EL,但是一个发光层可以公共地设置在红色发光区域LA-R、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蓝色发光区域LA-B以及非发光区域NLA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发光层可以产生白光或蓝光。此外,发光层可以具有被称为串联级的多层结构。
红色发光层R_EL、绿色发光层G1_EL和蓝色发光层B_EL中的每个可以包括低分子量有机材料或高分子量有机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红色发光层R_EL、绿色发光层G1_EL和蓝色发光层B_EL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量子点作为发光材料。量子点可以具有选自于由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V族元素、IV族化合物及其组合组成的组的核。
光电转换层O_RL1设置在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一电极O_AE1上。光电转换层O_RL1可以包括有机光感测材料(例如,光敏半导体材料)。第二电极层公共地设置在红色发光层R_EL、绿色发光层G1_EL和蓝色发光层B_EL以及光电转换层O_RL1上。第二电极层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元件ED_R的第二电极R_CE、绿色发光元件ED_G1的第二电极G1_CE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的第二电极B_CE以及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二电极O_CE1。
电场(例如,预定电场)可以形成在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第一电极O_AE1和第二电极O_CE1之间。光电转换层O_RL1产生与入射光对应的电信号。光电转换层O_RL1可以吸收入射光的能量以产生电荷。
在光电转换层O_RL1中产生的电荷改变第一电极O_AE1与第二电极O_CE1之间的电场。在光电转换层O_RL1中产生的电荷的量可以根据光是否入射到第一光敏元件OPD1以及入射到第一光敏元件OPD1的光量和强度而变化。因此,第一电极O_AE1与第二电极O_CE1之间的电场可以变化(例如,可以可测量地或可预测地变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通过第一电极O_AE1与第二电极O_CE1之间的电场的变化来获得用户的指纹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包括光电晶体管,光电晶体管包括光电转换层O_RL1作为活性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通过感测流过光电晶体管的电流量来获得指纹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包括与光量的变化对应地产生电信号的各种光电转换元件。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薄膜封装层TFE设置在元件层DP_ED上。薄膜封装层TFE至少包括无机层或有机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包括两个无机层和设置在两个无机层之间的有机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包括彼此交替地层叠的多个无机层和多个有机层。
输入传感器ISL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并且抗反射层CFL可以设置在输入传感器ISL上。
输入传感器ISL可以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输入传感器ISL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层ICL1、第一绝缘层IL、第二导电层ICL2和第二绝缘层PL。第一导电层ICL1可以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尽管在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ICL1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输入传感器ISL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层ICL1与薄膜封装层TFE之间的基体绝缘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TFE可以被基体绝缘层覆盖,并且第一导电层ICL1可以设置在基体绝缘层上。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体绝缘层可以包括无机层。
第一绝缘层IL可以覆盖第一导电层ICL1。第一绝缘层IL可以包括无机层。第二导电层IC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上。第一导电层ICL1和第二导电层ICL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个导电图案。在下文中,第一导电层ICL1被描述为第一导电图案,并且第二导电层ICL2被描述为第二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ICL1和第二导电图案ICL2可以限定感测电极。下面提供其详细描述。
尽管输入传感器ISL被示出为包括第一导电层ICL1和第二导电层ICL2,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输入传感器ISL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层ICL1和第二导电层ICL2中的仅一个。感测电极可以以单层的形式设置。
第二绝缘层PL可以设置在第二导电层ICL2上。第二绝缘层PL可以包含有机绝缘材料。第二绝缘层PL保护第一导电层ICL1和第二导电层ICL2。
抗反射层CFL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PL上。抗反射层CFL可以包括光阻挡图案BM。光阻挡图案BM可以与非发光区域NLA对应地设置。光阻挡图案BM包括黑色材料。例如,光阻挡图案BM还可以包括黑色有机染料/颜料,诸如炭黑或苯胺黑。
与像素限定层PDL中的第一开口至第四开口OP1、OP2、OP3和OP4对应的第一开口至第四开口B-OP1、B-OP2、B-OP3和B-OP4限定在光阻挡图案BM中。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分别限定红色像素区域PXA-R、绿色像素区域PXA-G1和蓝色像素区域PXA-B。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可以分别被定义为第一颜色开口至第三颜色开口B-OP1、B-OP2和B-OP3,以将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与第四开口B-OP4区分。
设置有光阻挡图案BM的区域可以被定义为非像素区域NPXA。光阻挡图案BM可以与非像素区域NPXA中的第一导电层ICL1和第二导电层ICL2叠置。
红光、绿光和蓝光可以分别经由红色像素区域PXA-R、绿色像素区域PXA-G1和蓝色像素区域PXA-B提供到外部。红色像素区域PXA-R、绿色像素区域PXA-G1和蓝色像素区域PXA-B中的每个可以具有比像素限定层PDL中的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OP1、OP2和OP3之中的对应的开口的面积大的面积,以提高输出效率。
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四开口B-OP4限定有效感测区域ESA。有效感测区域ESA可以具有比感测区域SA的面积小的面积。下面提供其详细描述。
抗反射层CFL可以包括第一滤色器CF_R、第二滤色器CF_G和第三滤色器CF_B。第一滤色器CF_R具有第一颜色,第二滤色器CF_G具有第二颜色,第三滤色器CF_B具有第三颜色。在下文中,第一滤色器CF_R、第二滤色器CF_G和第三滤色器CF_B分别被定义为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
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分别与红色发光区域LA-R、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蓝色发光区域LA-B叠置。绿色滤色器CF_G可以设置为与图4中所示的单元区域RPU的另一绿色发光区域LA-G2对应。此外,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中的每个的一部分可以与非发光区域NLA叠置。
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中的一个还可以与感测区域SA叠置。类似地,绿色滤色器CF_G可以与感测区域SA叠置。绿色滤色器CF_G可以覆盖有效感测区域ESA。尽管示出了其中绿色滤色器CF_G以一体的形状与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感测区域SA叠置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抗反射层CFL还可以包括外涂层OCL。外涂层OCL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外涂层OCL可以足够厚以去除(或平坦化)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之间的台阶部。
外涂层OCL可以使抗反射层CFL的顶表面变平。作为相对概念,使抗反射层CFL的顶表面变平的特征可以是充足的,只要外涂层OCL提供比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中的每个的顶表面平坦的顶表面即可。
如图8B中所示,当显示装置DD操作(运行)时,红色发光元件ED_R、绿色发光元件ED_G1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中的每个可以发射光。红色发光元件ED_R发射红色波段中的红光,绿色发光元件ED_G1发射绿色波段中的绿光,并且蓝色发光元件ED_B发射蓝色波段中的蓝光。
由于设置在第一光敏元件OPD1上的滤色器,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接收由红色发光元件ED_R、绿色发光元件ED_G1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产生的光之中的仅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接收反射的绿光Lg2。反射的绿光Lg2可以被定义为由于从绿色发光元件ED_G1发射的绿光Lg1被用户的指纹反射而产生的光。分别从红色发光元件ED_R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发射的红光和蓝光也可以被用户的手US_F反射但是被绿色滤色器CF_G阻挡。图8B示出了从红色发光元件ED_R输出的红光Lr1和被绿色滤色器CF_G阻挡的反射的红光Lr2。反射的红光Lr2可以被定义为由用户的指纹反射的来自红光Lr1的光。
与第一光敏元件OPD1对应的有效指纹区域EPA限定在窗WM的顶表面上。有效指纹区域EPA被定义为这样的区域:当用户的手指接触窗WM的顶表面时,可以从其产生(或反射)有效的反射的绿光Lg2,并且有效的反射的绿光Lg2可以穿过有效感测区域ESA并到达第一光敏元件OPD1。
反射的绿光Lg2具有指纹信息(例如,关于脊或脊之间的谷的信息)。在有效指纹区域EPA的外部反射的反射的绿光Lg2不会穿过有效感测区域ESA。结果,第一光敏元件OPD1可以仅获得与有效指纹区域EPA叠置的指纹的信息。
此外,可以产生泄漏反射的光RL(见图10B)。泄漏反射的光RL被定义为从设置在第一光敏元件OPD1周围的发光元件(例如,红色发光元件ED_R和绿色发光元件ED_G1)发射的光之中的由第一导电层ICL1或第二导电层ICL2反射的光。从红色发光元件ED_R和绿色发光元件ED_G1以低输出角度发射的光入射到第一导电层ICL1或第二导电层ICL2,而不是发射到对应的像素区域。
泄漏反射的光RL在入射到第一光敏元件OPD1时充当噪声。因为第一光敏元件OPD1接收除了反射的绿光Lg2之外的光,所以不会获得精确的指纹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防止泄漏反射的光RL入射到第一光敏元件OPD1。在下文中,将描述其详细描述。
图9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入传感器ISL的平面图,并且图9B是沿着图9A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9A,输入传感器ISL包括感测区域I-DA和与感测区域I-DA相邻设置的非感测区域I-NDA。感测区域I-DA和非感测区域I-NDA分别与图3中所示的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对应。
输入传感器ISL包括设置在感测区域I-DA中并且以绝缘方式彼此交叉的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第二电极E2-1至E2-4。输入传感器ISL包括设置在非感测区域I-NDA中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极E1-1至E1-5的第一信号线SL1以及设置在非感测区域I-NDA中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极E2-1至E2-4的第二信号线SL2。第一电极E1-1至E1-5、第二电极E2-1至E2-4、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可以由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一导电图案ICL1和第二导电图案ICL2的组合限定。
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第二电极E2-1至E2-4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线。多条导电线可以限定多个开口,并且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第二电极E2-1至E2-4中的每个可以具有网格形状。下面提供其详细描述。
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第二电极E2-1至E2-4中的一者可以具有一体的形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第一电极E1-1至E1-5被示出为具有一体的形状。第一电极E1-1至E1-5可以包括感测部SP1和中间部CP1。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二导电图案ICL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电极E1-1至E1-5对应。
第二电极E2-1至E2-4中的每个可以包括感测图案SP2和桥图案CP2(例如,连接图案)。如图9B中所示,两个相邻的感测图案SP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绝缘层IL的接触孔(例如,接触开口)CH-I连接到桥图案CP2。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二导电图案ICL2的一部分可以与感测图案SP2对应,并且第一导电图案ICL1的一部分可以与桥图案CP2对应。
尽管在图9B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与桥图案CP2对应的剖面,但是桥图案CP2可以具有与多个发光区域LA-R、LA-G1、LA-G2、LA-B(参照图4)和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LA-R、LA-G1、LA-G2、LA-B之间的非发光区域NLA(参照图4)基本上对应的长度。此外,尽管示出了具有一体的形状的滤色器CF,但是滤色器CF可以包括红色滤色器CF_R、绿色滤色器CF_G和蓝色滤色器CF_B。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桥图案CP2由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一导电图案ICL1设置(或形成),并且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感测图案SP2由第二导电图案ICL2设置(或形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感测图案SP2可以由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一导电图案ICL1设置(或形成),桥图案CP2可以由第二导电图案ICL2设置(或形成)。
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一者传输用于感测来自外部电路的外部输入的传输信号,并且另一者将第一电极E1-1至E1-5与第二电极E2-1至E2-4之间的电容的变化作为接收信号传输到外部电路。
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二导电图案ICL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对应。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条可以具有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包括由第一导电图案ICL1设置的第一底线和由第二导电图案ICL2设置的第二底线。第一底线和第二底线可以通过穿过第一绝缘层IL的接触孔(例如,接触开口)连接。
图10A是示出图9A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图10B是沿着图10A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A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0A示出了与图9A中所示的感测部SP1对应的平面。在图10A中,示出了感测区域SA以及单元区域RPU的红色发光区域LA-R、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蓝色发光区域LA-B,并且示出了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一开口至第四开口B-OP1、B-OP2、B-OP3和B-OP4。在平面上,红色发光区域LA-R、绿色发光区域LA-G1和蓝色发光区域LA-B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B-OP1、第二开口B-OP2和第三开口B-OP3内部。在平面上,第四开口B-OP4设置在感测区域SA内部。例如,当在平面上观看时,光阻挡图案BM可以与感测区域SA(例如,第一光敏元件OPD1)叠置(部分叠置)。
图10A中的感测部SP1表示图9A中的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第二电极E2-1至E2-4,并且将参照图10A中的感测部SP1详细描述第一电极E1-1至E1-5以及第二电极E2-1至E2-4的形状。
感测部SP1可以包括多个线部。多个线部在平面上与光阻挡图案BM叠置。
感测部SP1可以包括第一线部CL1。如图10A和图10B中所示,第一线部CL1限定与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四开口B-OP4对应的开口M-OP4(在下文中,称为第四电极开口)。在平面上,感测部SP1的第四电极开口M-OP4可以设置在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四开口B-OP4外部。
第一线部CL1可以设置在第四开口B-OP4与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中的每个之间。第一线部CL1在平面上被示出为矩形闭合线,但是这仅仅是示例。第一线部CL1的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两个分量分别设置在第四开口B-OP4与第一开口B-OP1之间以及第四开口B-OP4与第三开口B-OP3之间。第一线部CL1的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两个分量分别设置在第四开口B-OP4与两个第二开口B-OP2之间。
参照图10A和图10B,在平面上,第一线部CL1与第四开口B-OP4之间的距离可以比第一线部CL1与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中的每个之间的距离小。参照图10B,第一线部CL1与第二开口B-OP2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一线部CL1与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中的每个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0B,第一线部CL1与第二开口B-OP2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L1。第二开口B-OP2的边缘可以是光阻挡图案BM的限定第二开口B-OP2的边缘。在第一方向DR1上测量与第一线部CL1的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分量交叉的第一距离L1。
第一线部CL1与第四开口B-OP4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L2。第四开口B-OP4的边缘可以是光阻挡图案BM的限定第四开口B-OP4的边缘。如上所述,第二距离L2可以比第一距离L1小。
第一线部CL1设置为与红色发光元件ED_R、绿色发光元件ED_G1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相比更偏向第一光敏元件OPD1,而不是在光阻挡图案BM的中心处对准。当在平面上观看时,第一线部CL1可以与第一光敏元件OPD1叠置(例如,可以与第一光敏元件OPD1略微地或部分地叠置)。
因为第一线部CL1与红色发光元件ED_R、绿色发光元件ED_G1和蓝色发光元件ED_B相对间隔开,所以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之间的差可以比第一线部CL1的线宽大。在第一方向DR1上测量第一线部CL1的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线宽。此外,第一距离L1可以比第一线部CL1的线宽大。第二距离L2可以比第一线部CL1的线宽小。
如上所述,因为第一线部CL1设置为进一步偏向第一光敏元件OPD1,所以参照图8B描述的泄漏反射的光RL可以不入射在第一光敏元件OPD1上。如图10B中所示,泄漏反射的光RL可以入射到黑色像素限定层PDL并且被吸收到像素限定层PDL。
参照图10A,多个线部还可以包括与光阻挡图案BM叠置并且设置在第一开口B-OP1与第二开口B-OP2之间的第二线部CL2以及与光阻挡图案BM叠置并且设置在第二开口B-OP2与第三开口B-OP3之间的第三线部CL3。两个第二线部CL2和两个第三线部CL3中的每个可以从第一线部CL1延伸。两个第二线部CL2可以从设置在第一线部CL1的第一对角线上的两个顶点(或与顶点相邻的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两个第三线部CL3可以从设置在第一线部CL1的第二对角线上的两个顶点沿相反方向延伸。
第二线部CL2中的一个在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交叉的第二交叉方向CDR2上从第一线部CL1延伸。尽管两个第二线部CL2不沿着同一条(假想)线对准,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二线部CL2可以沿着同一条线设置。第三线部CL3中的一个在与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二交叉方向CDR2交叉的第一交叉方向CDR1上从第一线部CL1延伸。尽管两个第三线部CL3不沿着同一条(假想)线对准,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三线部CL3可以沿着同一条线设置。
根据实施例,两个第一线部CL1、两个第二线部CL2和两个第三线部CL3布置在第一开口B-OP1周围。两个第一线部CL1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一开口B-OP1设置在其间。两个第二线部CL2在第一交叉方向CDR1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一开口B-OP1设置在其间。两个第三线部CL3在第二交叉方向CDR2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一开口B-OP1设置在其间。
第二线部CL2和第三线部CL3同与其相邻设置的发光区域LA-R、LA-G1和LA-B间隔开。第二线部CL2和第三线部CL3不同与其相邻设置的发光区域LA-R、LA-G1和LA-B叠置。
在第一开口B-OP1周围进一步设置两个第四线部CL4。两个第四线部CL4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一开口B-OP1设置在其间。两个第四线部CL4中的每个设置在与其相邻的第二线部CL2和第三线部CL3之间。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四线部CL4,并且第二线部CL2和第三线部CL3可以直接连接。
两个第一线部CL1、两个第二线部CL2、两个第三线部CL3和两个第四线部CL4限定与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一开口B-OP1对应的第一电极开口M-OP1。类似于感测部SP1中的第一电极开口M-OP1,第三开口M-OP3(在下文中,称为第三电极开口)由两个第一线部CL1、两个第二线部CL2、两个第三线部CL3和两个第四线部CL4限定。
两个第一线部CL1、两个第二线部CL2和两个第三线部CL3布置在第二开口B-OP2周围。两个第一线部CL1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二开口B-OP2设置在其间。两个第二线部CL2在第一交叉方向CDR1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二开口B-OP2设置在其间。两个第三线部CL3在第二交叉方向CDR2上彼此间隔开,且第二开口B-OP2设置在其间。两个第一线部CL1、两个第二线部CL2和两个第三线部CL3限定与光阻挡图案BM中的第二开口B-OP2对应的开口M-OP2(在下文中,称为第二电极开口)。
第一线部CL1公共地限定第四开口B-OP4以及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中的每个。第二线部CL2和第三线部CL3中的每个限定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B-OP1、B-OP2和B-OP3之中的与其相邻设置的两个开口。
参照图10C,示出了第二线部CL2与第一开口B-OP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3(在下文中,称为第三距离)以及第二线部CL2与第二开口B-OP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4(在下文中,称为第四距离)。此外,示出了第三线部CL3与第二开口B-OP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5(在下文中,称为第五距离)以及第三线部CL3与第三开口B-OP3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6(下文中,称为第六距离)。光阻挡图案BM的边缘可以限定开口B-OP1、B-OP2和B-OP3的边缘。
第三距离L3至第六距离L6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第三距离L3至第六距离L6之间的差可以小于约0.1μm。第三距离L3至第六距离L6中的每个被测量为开口的对应的边缘与对应的线部之间的最小距离。
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入传感器ISL的平面图,并且图11B是沿着图11A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示出了与图9A中所示的桥图案CP2中的一个桥图案CP2对应的平面。在图11A中,未示出图9A中所示的感测部SP1、中间部CP1和感测图案SP2。
桥图案CP2可以包括与图10A中所示的感测部SP1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例如,桥图案CP2可以与设置在其上方的感测部SP1叠置。
桥图案CP2可以包括多个线部。桥图案CP2可以包括与第一线部CL1的分量、至少一个第二线部CL2、至少一个第三线部CL3和至少一个第四线部CL4对应的至少一个部分。
如图11B中所示,桥图案CP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与薄膜封装层TFE之间。因为参照图10A和图10B描述了光阻挡图案BM同与第一光敏元件OPD1相邻的第一线部CL1的分量之间的布置关系,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此外,因为参照图10A和图10B描述了第二线部CL2、第三线部CL3、第四线部CL4与光阻挡图案BM之间的布置关系,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入传感器ISL的平面图。图12示出了与图10A中所示的感测部SP1对应的平面。
参照图12,图10A中的第四线部CL4可以由具有闭合线形状的第四线部CL40代替。第四线部CL40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两个分量和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两个分量。第四线部CL40中的每个限定开口M-OP5(在下文中,称为第五电极开口)。因为光阻挡图案BM(例如,见图10B)中的开口未设置在与第五电极开口M-OP5对应的区域中,所以第五电极开口M-OP5可以与光阻挡图案BM叠置。
与图10A中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两个第四线部CL40与感测部SP1中的第二开口OP2相关。两个第一线部CL1、两个第二线部CL2、两个第三线部CL3和两个第四线部CL40限定第二电极开口M-OP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感测电极反射的光可以不入射到光敏元件。通过减少入射到光敏元件的噪声光,可以改善光敏元件的指纹感测性能。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如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发光元件,在所述基体层上;光敏元件,在所述基体层上;以及薄膜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光敏元件;
输入传感器,包括感测电极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以及
抗反射层,在所述输入传感器上,所述抗反射层包括:光阻挡图案,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光敏元件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滤色器,
其中,所述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线部,所述多个线部包括第一线部,在平面上所述第一线部与所述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线部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线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颜色开口、与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颜色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三颜色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线部还包括:
第二线部,在平面上与所述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颜色开口与所述第二颜色开口之间;以及
第三线部,在平面上与所述光阻挡图案叠置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二颜色开口与所述第三颜色开口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线部和所述第一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线部和所述第二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线部和所述第二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线部和所述第三颜色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滤色器包括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一滤色器、与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二滤色器以及与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三滤色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滤色器、所述第二滤色器和所述第三滤色器中的一个还与所述光敏元件叠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部在平面上具有限定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开口的闭合线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部在平面上与所述光敏元件叠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阻挡图案在平面上与所述光敏元件叠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具有使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暴露的第一开口和使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一电极暴露的第二开口,并且
其中,在平面上,所述像素限定层中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光阻挡图案中的所述第一开口叠置,并且所述光阻挡图案中的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像素限定层中的所述第二开口叠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限定单元发光元件,并且
其中,所述光敏元件中的两个光敏元件布置为与所述单元发光元件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并且
其中,所述光敏元件布置在由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两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限定的区域的中心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线部的线宽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边缘之间的所述距离比所述第一线部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边缘之间的所述距离大所述第一线部的线宽或更多。
CN202310347986.9A 2022-04-07 2023-04-03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8937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43221A KR20230144673A (ko) 2022-04-07 2022-04-07 표시장치
KR10-2022-0043221 2022-04-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3752A true CN116893752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39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7986.9A Pending CN116893752A (zh) 2022-04-07 2023-04-0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2717B2 (zh)
KR (1) KR20230144673A (zh)
CN (1) CN11689375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6717B1 (ko) 2016-12-12 2023-08-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생체 센서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KR102512330B1 (ko) 2018-10-30 2023-03-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838556B2 (en) 2019-04-05 2020-11-17 Apple Inc. Sensing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light incident to a light emitting layer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KR20210083678A (ko) * 2019-12-27 2021-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86907A (ko) 2019-12-31 2021-07-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22717B2 (en) 2024-03-05
KR20230144673A (ko) 2023-10-17
US20230326235A1 (en) 2023-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16682A (zh) 显示装置
CN116419638A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17280408A (zh) 显示设备
CN219834824U (zh) 显示设备
US11922717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9843924U (zh) 显示装置
EP4207105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955078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316801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326233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144684A (ko) 표시 장치
US20230320161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ensors
US20240138227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tacked color filters
KR20240053721A (ko) 표시 장치
CN117062478A (zh) 显示装置
CN117130503A (zh) 显示装置
KR20230144158A (ko) 표시 장치
CN115937909A (zh) 电子装置
KR20230143237A (ko) 표시 장치
CN116981292A (zh) 显示装置
CN116896935A (zh) 显示装置
CN117912387A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