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0537A - 墨水补充容器 - Google Patents
墨水补充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90537A CN116890537A CN202310307219.5A CN202310307219A CN116890537A CN 116890537 A CN116890537 A CN 116890537A CN 202310307219 A CN202310307219 A CN 202310307219A CN 116890537 A CN116890537 A CN 1168905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valve
- cylindrical portion
- holder
- seal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285403 Xenopus laevis en1-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49 buty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拆下配设在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内部的部件的墨水补充容器。该墨水补充容器用于向具有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打印机补充墨水,且具备:能够容纳墨水的容器主体部;以及与容器主体部连接,且具有形成墨水出口的圆筒部的墨水出口形成部。墨水出口形成部具有:配设在圆筒部内,且以通过插入到圆筒部内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而打开,通过从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圆筒部内拔出而关闭的方式起作用的阀;配置在墨水出口,且在阀关闭的状态下与阀接触的密封部件;保持阀和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支架部件;以及将支架部件固定在圆筒部上的固定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上,设置有贮存墨水的墨罐,从墨罐向打印头供给墨水。作为打印机的墨罐,存在容器型和墨水补充型这两种类型。容器型的墨罐在墨水余量降低的情况下被更换为新的墨罐。在墨水补充型的墨罐中,即使在墨水余量降低的情况下,也照旧使用墨罐而从墨水补充容器补充墨水。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其在形成墨水出口的部件的内部容纳有构成弹簧阀的多个部件、例如由出口密封部件、弹簧部件等构成的出口阀单元。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墨水瓶(液体容纳容器),其在形成墨水出口的管口的内部容纳有构成弹簧阀的多个部件、例如密封橡胶、弹簧、阀体以及支架等。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墨盒,在从墨水室的墨水出口部分设置阀容纳室,在该阀容纳室中,容纳有由阀体、杆以及螺旋弹簧构成的阀单元和密封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442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2-0187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2-000851号公报
一直以来,研究了向使用后的墨水补充容器再填充墨水而再利用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为了在使用后再利用,需要将出口密封部件以及出口阀单元更换,或将它们拆下来进行清洗并再填充墨水。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关于是否是能够将出口密封部件以及出口阀单元拆下的结构或者关于怎样才能够拆下的内容的公开。在专利文献2的墨水瓶中,由于墨水出口的外径比密封橡胶的外径小,因此难以经由墨水出口来装卸密封橡胶,另外,也难以经由墨水出口来装卸阀体或支架。进而,由于瓶嘴熔接在瓶上,因此也难以将瓶嘴从瓶上拆下而拆下密封橡胶或支架等。在专利文献3的墨盒中,由于密封部件向阀单元的螺旋弹簧施力,因此在拆下圆筒状的盖时,密封部件有可能被螺旋弹簧按压而飞出而丢失。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在墨水补充容器中容易地拆下配设在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内部的部件,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向具有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打印机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与所述容器主体部连接,且具有形成墨水出口的圆筒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有:阀,其配设在所述圆筒部内,且以如下方式起作用:通过插入到所述圆筒部内的所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而打开,通过所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从所述圆筒部内拔出而关闭;密封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墨水出口,且在所述阀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阀接触;支架部件,其保持所述阀和所述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固定部,其将所述支架部件固定在所述圆筒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使用墨水补充容器向墨罐补充墨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墨水补充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墨水补充容器的侧视图。
图5是墨水补充容器的剖视图。
图6是墨水补充容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墨水出口形成部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9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0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1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2是将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3是将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4是将第七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5是将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6是将第九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7是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密封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将墨水补充状态下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与墨水补充容器的连接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20是将盖安装状态下的盖与墨水出口形成部的连接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50c:密封部件;100:打印机;110:箱体;160:墨罐容纳单元;162:盖子;164:密封盖;200:墨水补充容器;200x:墨水补充容器;300:容器主体部;300x:容器主体部;310:小径部分;400:墨水出口形成部;400a:墨水出口形成部;400b:墨水出口形成部;400c:墨水出口形成部;400d:墨水出口形成部;400f: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墨水出口形成部;400x:墨水出口形成部;401:圆筒部;401x:圆筒部;402:台阶部;410:卡合部;411:螺纹部;420:大径部;430:圆筒部前端部;431:卡合突起;432:前端部;433:前端面;434:螺纹部;435:环状槽;436:钩部;437:螺纹部;440:阀支撑部;450:对照槽部;460:墨水出口;470:铆接部;500:出口阀单元;500x:出口阀单元;510:密封部件;510c:密封部件;510x:密封部件;511:前端部;512:密封部件卡合部;513:第三卡合部;515:开口;516:密封部件前端部;517:凸部;519:密封部件通孔;530:弹簧阀;530x:弹簧阀;540:阀体;540x:阀体;541:流路形成突起;541x:流路形成突起;550:弹簧部件;550x:弹簧部件;570:支架部件;570a:支架部件;570b:支架部件;570c:支架部件;570d:支架部件;570e:支架部件;570f:支架部件;570g:支架部件;570x:支架部件;571:支架圆筒部;572:环状槽;573:支架前端部;574:止挡突起;574a:止挡突起;575:脚部;576:密封部件保持部;577:密封部件限制部;578:第二卡合部;580:阀保持部;581:底部;585:台阶部;586:螺纹部;587:凸缘部;600:盖;600c:盖;600d:盖;600g:盖;600h:盖;600x:盖;610:盖突起;610x:盖突起;620:环状槽部;620h:密封壁部;620x:环状槽部;630:螺纹部;630c:盖密封部;630d:盖密封部;640:盖密封部;641:圆环爪部;650:覆盖部;700d:罩盖;700e:罩盖部;700f:罩盖部;701:圆环盖部;702:环状侧壁部;702f:环状侧壁部;703:开口部;704:螺纹部;800:膜部件;900:墨罐;900L:墨罐;900S:墨罐;901:端面;910: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1:划分部;912:流路;920:开口;Ap:间隙;C:中心轴线;Cx:中心轴线;Eg:密封端;Fp:弹性膜部;en1:第一卡合部;en1a:第一卡合部;fx:固定部;g1:间隙;g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A1.打印机100以及墨水补充容器200的整体结构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0的立体图。该打印机100是将墨水喷出到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在图1中绘制有相互正交的XYZ轴。X轴与打印机100的宽度方向对应,Y轴与打印机100的进深方向对应,Z轴与打印机100的高度方向对应。打印机100设置在由X轴方向和Y轴方向规定的水平的设置面上。另外,所谓“X轴方向”的含义是指将+X方向和-X方向合起来的概念。同样,所谓“Y轴方向”的含义是指将+Y方向和-Y方向合起来的概念,所谓“Z轴方向”的含义是指将+Z方向和-Z方向合起来的概念。
打印机100具有箱体110。在箱体110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移动的托架(省略图示)。在托架上,设置有将墨水喷出到印刷介质上的印刷头。在箱体110的前面的一端,设置有容纳多个墨罐900S、900L的墨罐容纳单元160。墨罐容纳单元160在其上部具有可开闭的盖子162。另外,墨罐900S是小容量的罐,墨罐900L是大容量的罐。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区别两者而仅称为“墨罐900”。各墨罐900通过管(省略图示)与托架的印刷头连接。即,墨罐900是未载置在打印机100的托架上的定置型的墨罐。另外,各墨罐900是在墨水余量降低的情况下从墨水补充容器供墨水补充的墨水补充型的墨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罐900是固定设置型的墨罐,但也可以是搭载在打印机100的托架上的墨罐。
图2是表示使用墨水补充容器200向墨罐900补充墨水的状态(以下称为“墨水补充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图2中,为了图示的方便而省略了墨水补充容器200所具备的后述的盖(盖600)。各墨罐900的前表面由透明部件形成,能够从外部目视各墨罐900的墨水余量。在墨水余量变少的情况下,用户打开盖子162,如图2所示,能够从墨罐900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补充墨水。在墨罐900的+Z方向的端面901上,设置有以虚线所示的开口920,在通常时,该开口920被密封盖164封闭。与此相对,在向墨罐900补充墨水时,操作密封盖164,从而上述的开口920露出。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具有细筒状(针状)的外观形状,且沿着Z轴方向配置。若密封盖164被拆下,则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从开口920露出。然后,若墨水补充容器200以图2所示的姿势放置,则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Z方向的端部从墨水补充容器200所具有的后述的墨水出口(墨水出口460)插入到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内部。由此,进行从墨水补充容器200经由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向墨罐900的墨水的补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墨水的补充”的用语的含义是指向墨罐900供给墨水而增加墨水余量的动作。但是,不需要通过“墨水的补充”使墨罐900充满墨水。另外,“墨水的补充”也包括在打印机100的初次使用时向空的墨罐900填充墨水的动作。
图3是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墨水补充容器200的侧视图。图5是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剖视图。图6是墨水补充容器200的俯视图。在图4以及图6中,省略了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后述的盖600。
如图3所示,墨水补充容器200具备能够容纳墨水的容器主体部300、形成墨水出口460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以及安装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上的盖60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补充容器200的盖600侧即上端侧称为“前端侧”,将容器主体部300侧即下端侧称为“基端侧”。容器主体部300是在前端侧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的容器。位于容器主体部300的前端的小径部分310被压入到墨水出口形成部400的大径部4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墨水补充容器200的中心轴线C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通过中心轴线C并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半径方向”。该方向是在轴向观察与圆形状的墨水出口460的半径平行的方向。
如图3所示,墨水出口形成部400具备圆筒部401和出口阀单元500。圆筒部401具有筒状的外观形状,且在前端侧形成墨水出口460。圆筒部401具备大径部420、圆筒部前端部430以及卡合部410。大径部420、卡合部410以及圆筒部前端部430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以该顺序在轴向排列而一体形成。
大径部42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观形状,且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中的其他部分相比具有较大的外径。大径部420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中位于最基端侧,且如上所述,与容器主体部300的小径部分310连接。
圆筒部前端部430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中位于最前端侧。圆筒部前端部430具有筒状的外观形状,且形成墨水出口460。
卡合部410在轴向上位于大径部420与圆筒部前端部430之间。卡合部410具有筒状的外观形状,且在外周面具备螺纹部411和对照槽部450。如图5所示,螺纹部411与设置在盖600的内周面上的螺纹部630螺合。如图3所示,对照槽部450由沿轴向延伸设置的多个槽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由合计四个槽形成。这四个槽具有如下结构:宽度互不相同的两个槽的组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的方式配置。在对照槽部450中的两个槽的组中的槽与槽之间的距离、各槽的宽度等在每个罐900中不同。在墨罐900中,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周围,设置有以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点对称的方式配置的未图示的四个凸部。该四个凸部的形状在每个墨罐中不同,并且构成为与填充有适合的墨水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对照槽部450的形状相匹配。因此,在墨水补充时,若将匹配的正确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对于墨罐900安装,则墨罐900所具有的四个凸部插入到对照槽部450中,从而将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牢固地插入到墨水补充容器200中。与此相对,在想要将不匹配的错误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安装于墨罐900的情况下,凸部与对照槽部450不匹配,墨水补充容器200不会牢固地安装在墨罐900上。因此,不能进行向墨罐900的墨水补充。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抑制了不匹配的墨水补充容器200错误地安装在墨罐900上。即,对照槽部450用于对照是否安装在匹配的墨罐900上。
出口阀单元500构成为,在不向墨罐900补充墨水的非补充状态下密封墨水出口460,使墨水不会泄漏到外部,并构成为在向墨罐900补充墨水的补充状态下解除密封,使墨水流入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如图5所示,出口阀单元500配置在圆筒部401的内部。
图7是表示墨水出口形成部400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在图7中,示出有安装有盖600的状态(以下称为“盖安装状态”)下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且通过中心轴线C的剖面。如图3以及图7所示,出口阀单元500具有支架部件570、弹簧阀530以及密封部件5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部件570保持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所谓“保持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的含义是指将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与支架部件570一体化,以不能够容易地移动到大幅远离支架部件570的位置的方式进行限制。支架部件570由树脂形成,且具备支架圆筒部571和阀保持部580。
如图3以及图7所示,支架圆筒部571具有圆筒状的外观形状。在支架圆筒部571的外周面,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形成有遍及全周的环状槽572。在支架圆筒部571的内周面上,多个止挡突起574在周向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排列。止挡突起574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后述的前端部511)接触,且限制密封部件510从支架部件570拔出(脱落)。
阀保持部580保持弹簧阀530。阀保持部580具备多个脚部575和底部581。多个脚部575沿着轴向配置。各脚部575的一端与支架圆筒部571的基端侧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底部581的外缘连接。多个脚部575在周向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排列。由此,如图7所示,在相邻的脚部575之间设置间隙g1。如图7所示,在由多个脚部575和底部581包围的区域,容纳有弹簧阀530(阀体540以及弹簧部件550)。
如图3所示,弹簧阀530具有弹簧部件550和阀体540。弹簧部件550由螺旋弹簧构成。弹簧部件550以其自身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轴线C一致的方式容纳在阀保持部580内。弹簧部件550的基端侧的端部固定在底部581上,前端侧的端部与阀体540的基端侧端面相接。弹簧部件550将阀体540朝向墨水出口460(朝向前端侧)沿轴向施力。阀体54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外观形状。阀体540在前端侧的端部具备俯视时大致三角形状的流路形成突起541。阀体540构成为能够在被多个脚部575的内侧面引导的同时在轴向滑动。在图7所示的盖安装状态下,盖600所具备的盖突起610从墨水出口460插入到墨水出口形成部400的内部。此时,盖突起610的前端与阀体540的前端部抵接,阀体540被盖突起610朝向基端侧在轴向按压。此时,若以克服弹簧部件550的作用力按压,则如图7所示,弹簧部件550收缩,阀体540向基端侧移动。其结果是,如图7所示,在阀体540与密封部件510之间形成间隙g2。这样,将通过来自外部的推压力将阀体540向基端侧移动而形成有间隙g2的状态称为“开阀状态”。在该开阀状态下,容器主体部300的内部与墨水出口460的外部连通。
另外,在墨水补充状态下,出口阀单元500的动作也进行与图7所示的盖安装状态相同的动作。即,由于代替盖突起610而将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经由墨水出口460插入到墨水出口形成部400内,因此阀体540向基端侧移动而形成间隙g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成为开阀状态。此时,容器主体部300内的墨水通过形成在阀保持部580上的间隙g1,接着通过支架圆筒部571的内周面与阀体540的外周面的间隙,接着通过间隙g2,接着通过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端面中的与流路形成突起541不重叠的部分而流入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内部。
密封部件51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观形状。密封部件510配置在墨水出口460上。密封部件510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橡胶部件(弹性体)形成。密封部件510具有能够供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以及盖突起610插拔的开口515。如图7所示,在盖安装状态下,盖突起610插入到密封部件510的开口515中。在墨水补充状态下也同样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插入到密封部件510的开口515中。与此相对,在盖突起610或者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未被插入的状态下,阀体540通过弹簧部件550的作用力从图7所示的状态向前端侧移动。然后,流路形成突起541插入到密封部件510的开口515中,且通过流路形成突起541的周围的面(阀体540的前端侧端面)来密封开口515。此时,间隙g2消失,容器主体部300的内部与墨水出口460的外部的连通被切断。也将此时的状态称为“闭阀状态”。密封部件510配置在支架圆筒部571内,由支架部件570保持。关于由支架圆筒部571进行的密封部件510的保持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7所示,盖600具有有底的筒状的外观形状,且在盖安装状态下,安装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上。盖600在相当于底部分的覆盖部650具备上述的盖突起610。覆盖部650相当于盖600的前端侧的端部,且具有与轴向正交的圆盘状的外观形状。覆盖部650在轴向上覆盖墨水出口形成部400。盖突起610以从覆盖部650的中央沿轴向延伸设置的方式配置。如上所述,在盖安装状态下,盖突起610从墨水出口460插入到墨水出口形成部400内。此时,盖突起610的端部经由密封部件510的开口515到达阀体540,将阀体540向基端侧推压而成为图7的状态。在覆盖部650中,在盖突起610的周围形成有以包围盖突起610的方式配置的环状槽部620。在盖安装状态下,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前端与环状槽部620嵌合,圆筒部前端部430与环状槽部620的内侧面相接而密封。
如图7所示,在盖600的内侧侧面上,设置有螺纹部630,在盖安装状态下,螺纹部630与圆筒部401的螺纹部411螺合。用户通过使盖600旋转,解除螺纹部630与螺纹部411的螺合,从而能够将盖600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拆下。在上述螺合完全打开之前,盖突起610从开口515拔出。此时,间隙g2依旧成为连续地形成的状态。因此,容器主体部300内与盖600的内部(盖600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之间的间隙)经由开口515与间隙g1、g2连通。另外,盖600的内部经由形成于圆筒部前端部430与环状槽部620之间的间隙和螺纹部630与螺纹部411的螺合部分的间隙与大气(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外部)连通。因此,在盖600被拆下的中途,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内部(容器主体部300的内部)被向大气释放。因此,在由于温度变化或气压变化而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内压上升的情况下,由于在拆下盖600的中途内压被释放,因此能够防止墨水的喷出。另外,在从内压上升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向墨罐900补充墨水时,容易避免墨水超过墨罐900的填充的上限地被补充。
A2.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详细情况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有沿着闭阀状态下的密封部件510、支架部件570中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400的前端侧的一部分的轴向的剖面。在密封部件510中,在与形成有开口515的内周面相反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卡合部512。
在支架部件570中,在支架圆筒部57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密封部件保持部576。密封部件保持部576保持密封部件510。所谓“保持密封部件510”是指限制密封部件510的轴向以及半径方向的移动。密封部件保持部576具备密封部件限制部577、第二卡合部578以及多个止挡突起574。密封部件限制部577限制密封部件510沿着轴向朝向基端侧的移动。密封部件限制部577构成为在径向扩展的环状的平面,且与密封部件510的基端侧端面的一部分相接。第二卡合部578与密封部件限制部577正交并且与前端侧相连。第二卡合部578构成为密封部件51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且与密封部件510的密封部件卡合部512卡合。多个止挡突起574从支架部件570的支架前端部573向半径方向内侧(朝向墨水出口460的中心的一侧)突出。各止挡突起574的基端侧端面与密封部件限制部577对置。止挡突起574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511相接,且限制密封部件510朝向前端侧移动。在此,所谓“朝向前端侧的方向”是指与将插入到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中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拔出的方向一致,另外,如后所述,与将出口阀单元500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拔出时的方向一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轴向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也称为“拔出方向”。因此,也可以说,多个止挡突起574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511接触并限制密封部件510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另外,将与沿着轴向的拔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插入方向”。
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圆筒部401)的内周面,在圆筒部前端部430与卡合部410的边界设置有台阶部402。在此,在支架部件570中,支架圆筒部571的外周面比多个脚部575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在支架圆筒部571与多个脚部575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台阶部585。如图8所示,支架部件570的台阶部585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的台阶部402在轴向上相互卡合。通过这两个台阶部585、402,支架部件570在插入方向上被固定,并且被定位。
如图8所示,在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遍及全周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卡合突起431。卡合突起431插入到设置在支架圆筒部571的外周面上的环状槽572中。由此,支架部件570与圆筒部401的内周面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过圆筒部前端部430(圆筒部401)的卡合突起431与支架部件570(支架圆筒部571)的环状槽572而卡合的部位也称为“第一卡合部en1”。除了基于上述两个台阶部585、402的卡合之外,通过该第一卡合部en1,支架部件570在插入方向上被固定,并且被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en1以及两个台阶部585、402也被称为“固定部fx”。
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前端部分与环状槽部620嵌合,前端角部或者前端侧部与环状槽部620相接。在此,止挡突起574在插入方向观察,在半径方向上位于与墨水出口460的中心一致的中心轴线C与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前端面433之间。因此,如图6所示,在拆下盖600的状态下,在插入方向观察,止挡突起574露出。因此,用户能够使用夹具等而钩挂止挡突起574,将支架部件570从墨水出口460向外部拆下(拔出)。此时,能够将由支架部件570保持的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与支架部件570一起拆下。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拆下支架部件570时,由于能够与弹簧阀530以及密封部件510一起拆下,因此拆卸作业容易。另外,与分别拆下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件的丢失。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部件的更换、墨水补充容器200的清洗、墨水再填充等。
另外,由于在插入方向观察支架部件570的止挡突起574露出,因此例如将止挡突起574钩挂在夹具等上而容易将弹簧阀530、密封部件510、以及支架部件570(以下称为“支架部件等”)经由墨水出口460而拆下。然后,如果拆下支架部件等,则能够容易地拆下弹簧阀530。另外,无需解除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与容器主体部300的连接,就能够经由墨水出口460拆下支架部件等,从而拆卸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支架部件570通过支架部件570自身具有的卡合部(环状槽572以及台阶部585)与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卡合,因此不需要追加的固定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简化结构。
另外,仅通过拆下支架部件570就能够一并拆下支架部件570和弹簧阀530。另外,即使在安装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使弹簧阀530保持在支架部件570的状态下一并从墨水出口460安装,因此安装作业也容易。
另外,支架部件570具备密封部件限制部577,由于通过该密封部件限制部577限制密封部件510的插入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打印机100具备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被从墨水出口460插入的力,能够限制密封部件510在插入方向上向容器主体部300侧移动。
B.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9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支架部件570a来代替支架部件570这一点、以及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a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架部件570a在具备止挡突起574a来代替止挡突起574这一点、以及省略了底部58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不同。止挡突起574a在插入方向观察在半径方向上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511的整体重叠。密封部件5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由密封部件保持部576保持,如上所述,由于止挡突起574a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511的整体重叠,因此更牢固地限制了密封部件510的拔出(脱落)。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a在具备阀支撑部44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不同。阀支撑部440具有大致圆盘状的外观形状,且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a的内周面上,在卡合部410与大径部420的边界部分与半径方向平行地配置。阀支撑部440的外周缘与大径部420以及卡合部410的内周面相连。如图9所示,阀支撑部440支撑弹簧部件550的基端侧的端部和支架部件570a的基端侧端部(即,多个脚部575的基端侧端部)。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弹簧阀530不是由支架部件570a而是由阀支撑部440保持,限制向插入方向的移动。另外,支架部件570a除了通过第一卡合部en1之外,也通过阀支撑部440限制向插入方向的移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墨水补充容器200的组装工序具备:在阀支撑部440配置弹簧阀530,接着,以使组装了密封部件510和支架部件570a的组装部件相对于弹簧阀530位于半径方向外侧的方式,压入墨水出口形成部400a的工序。另一方面,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的拔出工序包括:使用夹具等钩挂止挡突起574a而取出上述的组装部件,接着取出弹簧阀530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也能够一并拆下支架部件570a和密封部件510,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地,拆卸作业容易。
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止挡突起574a在插入方向观察在半径方向上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511的整体重叠,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限制密封部件510的拔出(脱落)。另外,在拆下支架部件570a时,密封部件510不易从支架部件570a脱离,容易良好地进行支架部件570a和密封部件510的一并拆卸。
C.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0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支架部件570b来代替支架部件570这一点、以及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b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架部件570b在具备螺纹部586来代替环状槽572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不同。螺纹部586设置在支架圆筒部571的外周面上。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b具备螺纹部434来代替卡合突起43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不同。螺纹部434形成于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内周面。并且,支架部件570b的螺纹部586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b的螺纹部434相互螺合而形成第一卡合部en1a。换言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卡合部en1a构成为螺纹卡合部。
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第一卡合部en1a构成为螺纹卡合部,因此在支架部件570b的拔出时,通过在支架部件570b的前端面设置凹陷等卡合部,能够使负驱动器等夹具卡合而使支架部件570b旋转,因此经由墨水出口460的支架部件570b的拔出容易。支架部件570b的安装也同样容易。
D.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1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四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支架部件570c来代替支架部件570这一点、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c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这一点、具备密封部件510c来代替密封部件510这一点以及具备盖600c来代替盖60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架部件570c在具备凸缘部587来代替支架圆筒部57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不同。凸缘部587具有圆环薄板状的外观形状,且与多个脚部575的前端侧端部相连。密封部件510c与凸缘部587的前端侧端面相接。由此,凸缘部587(支架部件570c)限制密封部件510c向插入方向的移动。另外,由于支架部件570c具备多个脚部575以及底部581,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同样地保持弹簧阀530。在凸缘部587的半径方向的外侧部分,形成有上述的台阶部585,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c的台阶部402卡合。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c在圆筒部前端部430中形成有环状槽435来代替卡合突起43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不同。环状槽435由形成于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内周面的环状的槽构成。
密封部件510c在具备密封部件前端部516和第三卡合部513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510不同。密封部件前端部516位于密封部件510c的最前端侧,且在拔出方向上比圆筒部前端部430突出。密封部件前端部516具备凸部517。凸部517在密封部件前端部516中朝向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并与圆筒部401的前端、即圆筒部前端部430在拔出方向上重叠。第三卡合部513与密封部件卡合部512同样地,构成为在密封部件510c的外周面上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部。第三卡合部513与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的环状槽435卡合。换言之,在拔出方向上,第三卡合部513在比支架部件570c靠圆筒部401的前端侧与圆筒部401的内周面卡合。
盖600c在具备盖密封部630c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600不同。盖密封部630c具有在盖600c的覆盖部650的内侧沿插入方向延伸的圆环爪状的外观形状。盖密封部630c在盖安装状态下与密封部件510c的前端部、即密封部件前端部516接触并密封。
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密封部件50c兼作将支架部件570c固定在圆筒部401上的固定部,因此不需要为了固定部而追加的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简化结构。另外,由于支架部件570c保持弹簧阀530,因此如果拆下密封部件510c,则能够经由墨水出口460将支架部件570c和弹簧阀530一并拆下,拔出作业容易。
另外,由于密封部件510c的凸部517配置在圆筒部401的外侧(盖600c侧),因此能够把持着凸部517而容易地拆下密封部件510c。
另外,在安装有盖600c的盖安装状态下,由于盖密封部630c与密封部件510c的前端部(密封部件前端部516)接触,因此能够降低在墨水补充容器200的流通时或者保管时密封部件510c脱离的可能性,能够抑制弹簧阀530的拔出(脱落)或墨水泄漏。
E.第五实施方式
图12是将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2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支架部件570d来代替支架部件570这一点、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d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这一点、具备盖600d来代替盖600这一点以及追加具备罩盖700d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架部件570d在省略了环状槽572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不同,其他结构相同。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d在省略了卡合突起431这一点、以及在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前端部432形成有多个钩部436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不同。各钩部436具有从前端部432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爪状的外观形状。多个钩部436在周向上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排列。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支架部件570c的前端面即支架前端部573以及止挡突起574的前端面与圆筒部401的前端面即前端部432的前端面的轴向的位置一致,合并而构成单一平面。
盖600d在具备盖密封部630d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600不同。盖密封部630d除了轴向的长度大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盖密封部630c相同的结构。因此,盖密封部630d的前端(插入方向的前端)与密封部件510的前端部511相接。
罩盖700d从外部覆盖支架前端部573和圆筒部前端部430(前端部432),且与圆筒部401的外周面卡合。罩盖700d具备:圆环状的圆环盖部701;以及以从圆环盖部701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端部向插入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环状侧壁部702。圆环盖部701的内侧面(基端侧面)与支架前端部573以及前端部432的前端侧端面相接。环状侧壁部702相对于圆筒部前端部430从半径方向的外侧遍及全周地相接。在环状侧壁部702中,在与钩部436对应的位置,如图12所示,设置有开口部703。钩部436插入到开口部703中,由此,罩盖700d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d相互卡合。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通过拆下罩盖700d,支架部件570d的前端侧端面和圆筒部401的前端侧端面露出,另外,支架部件570d和圆筒部401并未通过第一卡合部en1而固定。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只要将罩盖700d拆下,就能够在不将夹具等钩挂在止挡突起574上而拔出支架部件570d以及弹簧阀530。另一方面,例如,在墨水浸入支架部件570d与圆筒部401的边界(沿轴向延伸的间隙)的情况下,通过墨水而能够成为支架部件570d紧密接触于圆筒部401的状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插入方向观察,止挡突起574露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将夹具钩挂在止挡突起574上,另外,还能够在钩挂的状态下拔出支架部件570d以及弹簧阀530。
以上说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在拆下罩盖700d时,由于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保持在支架部件570d上,因此不易变得零乱,不易丢失。另外,由于在保持于支架部件570d的状态下使密封部件510和弹簧阀530一并拆下,因此作业效率良好。
F.第六实施方式
图13是将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3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支架部件和罩盖一体地形成这一点上与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e在罩盖部700e与支架圆筒部571的前端侧端部相连这一点上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d不同。罩盖部700e与第五实施方式的罩盖700d同样地具备圆环盖部701和形成有开口部703的环状侧壁部702。
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罩盖(罩盖部700e)不与支架部件570e分体,因此不易丢失罩盖。另外,通过拔出罩盖部700e,能够一并进行支架部件570e以及出口阀单元500的拆卸,作业性提高。进而,由于支架部件570e兼作罩盖,因此不需要另外的追加部件,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G.第七实施方式
图14是将第七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4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七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f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d这一点、以及具备支架部件570f来代替支架部件570e这一点上,与图13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七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f在具备螺纹部437来代替钩部436这一点上与第六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d不同,其他结构相同。螺纹部437形成于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的外周面。
支架部件570f在具备罩盖部700f来代替罩盖部700e这一点上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e不同,其他结构相同。罩盖部700f在具备环状侧壁部702f来代替环状侧壁部702这一点上与第六实施方式的罩盖700d不同,其他结构相同。环状侧壁部702f在具备螺纹部704来代替开口部703这一点上与第六实施方式的环状侧壁部702不同,其他结构相同。螺纹部704形成于环状侧壁部702f的内周面。墨水出口形成部400f的螺纹部437与支架部件570f(罩盖部700f)的螺纹部704相互螺合。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罩盖(罩盖部700f)与圆筒部401螺纹卡合。
以上说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罩盖部700f与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螺纹卡合,因此与爪卡合的结构相比,由于不易使罩盖部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再利用的可能性。另外,罩盖部的卡合或者卡合解除操作容易。
H.第八实施方式
图15是将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5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这一点、具备支架部件570g来代替支架部件570这一点、追加具备膜部件800这一点以及具备盖600g来代替盖60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在省略了卡合突起431这一点、以及前端部分(前端部432)的前端侧端面与支架部件570g的前端侧端面在轴向的位置一致而合并形成单一平面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不同,其他结构相同。
支架部件570g在省略了环状槽572这一点、以及支架前端部573的前端侧的端面与止挡突起574的前端侧端面构成一体的一个平面而没有台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不同,其他结构相同。
膜部件800具有圆环状的膜状的外观形状。膜部件800为树脂制,且作为与支架前端部573和圆筒部前端部430接合的接合部件发挥功能。因此,支架部件570g通过膜部件800固定在圆筒部40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支架部件570g和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组合,在其前端部配置膜部件800并进行加热熔接,从而将膜部件800与支架前端部573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圆筒部401)的前端部432接合。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通过拆下膜部件800,支架部件570d的前端侧端面和圆筒部401的前端侧端面露出,另外,支架部件570d和圆筒部401并未通过第一卡合部en1而固定。因此,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只要将膜部件800拆下,就能够在不将夹具等钩挂在止挡突起574上而拔出支架部件570g以及弹簧阀530。另一方面,例如,在墨水浸入支架部件570g与圆筒部401的边界(在轴向延伸的间隙)的情况下,通过墨水而能够成为支架部件570g紧密接触于圆筒部401的状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插入方向观察,止挡突起574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夹具钩挂在止挡突起574上,另外,还能够在钩挂的状态下拔出支架部件570g以及弹簧阀530。
盖600g在覆盖部650的内侧具备盖密封部640。盖密封部640由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硅橡胶、丁基橡胶等形成。盖密封部640具有俯视圆形状的膜形状。在盖密封部640的外周缘部形成有圆环爪部641。圆环爪部641具有与第四实施方式等的盖密封部630c相同的形状以及功能。因此,圆环爪部641在盖安装状态下经由膜部件800与支架部件570g接触并密封。
以上说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作为接合部件的膜部件800与支架部件570g的支架前端部573和圆筒部前端部430接合,因此不需要将卡合部如罩盖那样设置在圆筒部401(圆筒部前端部430)上,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抑制圆筒部401的大型化。另外,存在容易阻断通过部件间的间隙的墨水的可能性。在拆下膜部件800时,由于密封部件510保持在支架部件570g上,因此不易变得零乱,不易丢失。进而,如果拆下膜部件800,则能够钩挂支架部件570g的止挡突起574而容易地拆下。由于在保持于支架部件570g的状态下一并拆下密封部件510以及弹簧阀530,因此作业效率良好。
I.第九实施方式
图16是将第九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各部分的保持以及固定的状态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6中,示出有与图8所示的区域相同的区域的剖面。
第九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在具备支架部件570d来代替支架部件570这一点、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来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这一点、以及具备盖600h来代替盖60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不同。由于第九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架部件570d具有与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架部件570d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在省略了卡合突起431这一点、以及在前端部432中在径向的内侧具有多个铆接部47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400不同,其他结构相同。铆接部470沿着圆筒部401的内周配置在多个部位。具体而言,多个铆接部470在周向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排列。各铆接部470均构成为能够向径向的内侧折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和支架部件570d被组装的状态下,所有的铆接部470向径向内侧折弯,与支架部件570d的支架前端部573的前端侧端面相接。这样,通过将铆接部470折弯,在支架部件570d被安装在圆筒部401内的状态下限制支架部件570d的拔出(向拔出方向的移动)。
盖600h在具备密封壁部620h来代替环状槽部62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600不同,其他结构相同。密封壁部620h具有在盖600h的内侧(覆盖部650的内侧)沿插入方向延伸的圆环壁状的外观形状。在盖安装状态下,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的前端部432的外周面与密封壁部620h的内周面接触并密封。
以上说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通过铆接部470限制了支架部件570d的拔出(脱落),因此不易发生支架部件570d或出口阀单元500的拔出。在拆下支架部件570d时,通过将铆接部470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切除,能够容易地拆下密封部件以及阀。不需要为了将支架部件570d向圆筒部401固定而使用其他部件,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J.第十实施方式
图17是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墨水补充容器200x的分解立体图。墨水补充容器200x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400x、容器主体部300x以及盖600x。容器主体部300x在外观形状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部300不同,在功能方面与容器主体部300大致相同。同样地,盖600x在外观形状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600不同,在功能方面与盖600大致相同。
墨水出口形成部400x具备圆筒部401x和出口阀单元500x。圆筒部401x在外观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圆筒部401不同,在功能方面与圆筒部401大致相同。
出口阀单元500x具备密封部件510x、弹簧阀530x以及支架部件570x。
图18是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密封部件510x的立体图。密封部件510具有大致环状的形状。密封部件510x例如可以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橡胶部件(弹性体)形成。密封部件510x具有能够供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插拔的开口。密封部件510x安装在圆筒部401x内。密封部件510x在沿着墨水补充容器200x的中心轴线Cx的方向即轴向上位于比弹簧部件550x靠前端侧。
密封部件510x具有在“闭阀状态”下与阀体540x接触的环状的密封端Eg。密封部件510x在中心部具有密封部件通孔519。密封部件510x具有六个弹性膜部Fp,从成为墨水出口460侧的前端侧在轴向观察,该六个弹性膜部Fp由从中心部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六个狭缝状的间隙Ap分离。因此,在将墨水补充容器200x从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拔出时,通过从弹性变形试图恢复的弹性膜部Fp阻断了墨水从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上升,从而能够使墨水的滴落减少。另外,通过狭缝状的间隙Ap的毛细管作用容易保持墨水,从而能够使墨水不易滴落。
从弹性膜部Fp的根部到中心部侧前端的放射方向的长度La比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密封部件510x的弹性膜部Fp的根部到密封端Eg的长度Lc短。因此,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推压阀体540x而打开的“开阀状态”下,容易避免弹性变形的弹性膜部Fp的前端妨碍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流路与容器主体部300内的墨水以及气体的流通的情况。
图19是将墨水补充状态下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与墨水补充容器200x的连接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在图19中,示出有包含中心轴线Cx的剖面。在墨水补充状态下,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从墨水出口460插入到圆筒部401x内。如图19所示,在密封部件510x中,各弹性膜部Fp以向插入方向折弯的方式弹性变形,不会妨碍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插入。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内部,形成有由划分部911划分的两个流路912。在墨水补充时,一个流路被用作从墨水补充容器200x朝向墨罐900的墨水的流路,另一个流路被用作从墨罐900朝向墨水补充容器200x的气体流路。若阀体540x的前端的流路形成突起部541x被划分部911的插入方向前端向插入方向按压,则阀体540x向插入方向移动,容器主体部300x的内部与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内部(流路912)连通。
图20是将盖安装状态下的盖600x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x的连接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盖600x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600同样地具备盖突起610x以及环状槽部620x。在本实施方式中,盖突起610x的外径与密封部件510x中的密封部件通孔519的直径(半径方向的长度最大的部分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大致一致。因此,在盖安装状态下,各弹性膜部Fp不弹性变形。在第十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x中,在盖安装状态下,盖突起610x经由墨水出口460以及密封部件通孔519插入到圆筒部401x的内部,且与阀体540x的前端抵接。
以上说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x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200同样的效果。此外,在向墨水补充容器200x的圆筒部401x内插入打印机100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时,在将密封部件510x的通孔519与狭缝状的间隙Ap按压扩展的同时使弹性膜部Fp弹性变形而打开。因此,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从圆筒部401x内被拔出时,从弹性变形状态复原的过程的弹性膜部Fp除去附着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外表面上的墨水,切断墨水出口460与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的墨水的连接。由此,能够使墨水的滴落减少。另外,通过狭缝状的间隙Ap的毛细管作用,容易保持墨水,由此也容易防止墨水的滴落。
K.其他实施方式
(K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除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部件570、570a~570g、570x保持弹簧阀530、530x和密封部件510、510c、510x中的两者。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架部件570仅保持弹簧阀530和密封部件510中的密封部件510。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支架部件570、570a~570g、570x也可以是仅保持弹簧阀530、530x和密封部件510、510c、510x中的弹簧阀530、530x的结构。
(K2)在第一~三实施方式中,固定部fx由第一卡合部en1、en1a以及两个台阶部585、402构成,但也可以省略两个台阶部585、402而仅由第一卡合部en1构成。
(K3)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弹簧阀530、530x,而是使用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能够根据墨水入口流路部件910或盖突起610、610x的插拔进行切换的任意结构的阀。
(K4)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多个止挡突起574、574a,而是使用遍及全周并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突起。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密封部件510、510c、510x牢固地通过支架部件570、570a~570g、570x进行固定。
(K5)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密封部件保持部576省略密封部件限制部577。在该结构中,由于密封部件保持部576也具备第二卡合部578以及止挡突起574、574a,因此能够保持密封部件510、510c、510x。
(K6)在第四~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盖密封部630c、630d。另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圆环爪部641。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盖600、600c、600d、600g、600h、600x。另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盖密封部640。
(K7)在第八实施方式中,支架部件570g和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圆筒部401)通过与膜部件800的熔接而相互固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膜部件800而准备圆环状的片材部件,通过将该片材部件相对于支架部件570g与墨水出口形成单元400g的组合的前端侧端部粘接,来固定支架部件570g和墨水出口形成部400g(圆筒部401)。
(K8)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代替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或者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一起,支架部件570d具备铆接部470的结构。另外,在第九实施方式中,所有的铆接部470向径向内侧折弯,与支架部件570d的支架前端部573的前端侧端面相接,但也可以仅折弯一部分铆接部470。在该结构中,在墨水补充容器200、200x的再利用时,能够利用未折弯的铆接部470。具体而言,也可以除去为了将支架部件570d以及弹簧阀530拔出而被折弯的铆接部470,在清洗容器主体部300的内部之后,在支架部件570d以及弹簧阀530重新插入的状态下,折弯残存的铆接部470。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墨水补充容器200的再利用时,能够实现支架部件570d与墨水出口形成部400h(圆筒部401)的固定。另外,也可以设为,代替多个铆接部470而具备遍及全周而配置的单一的铆接部的结构。
(K9)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510x具有由六个狭缝状的间隙Ap分离的六个弹性膜部Fp,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果起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则不限于六个,也可以具有由任意数量的多个狭缝状的间隙Ap分离的任意数量的弹性膜部Fp。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将中心部与狭缝状的间隙连接成一条直线的一条狭缝,并用该狭缝夹持而设置两个弹性膜部Fp。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夹持中心部在180°的半径方向上设置狭缝状的间隙。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能够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要技术特征加以说明,则能够适当删除。
L.其他方式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向具有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打印机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容器。该墨水补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与所述容器主体部连接,且具有形成墨水出口的圆筒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有:阀,其配设在所述圆筒部内,且以如下方式起作用:通过插入到所述圆筒部内的所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而打开,通过所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从所述圆筒部内拔出而关闭;密封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墨水出口,且在所述阀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阀接触;支架部件,其保持所述阀和所述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固定部,其将所述支架部件固定在所述圆筒部上。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在从墨水出口形成部拆下支架部件时,由于能够与阀和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一起拆下,因此拆卸作业容易。另外,与分别拆下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件的丢失。由此,容易进行部件的更换、墨水补充容器的清洗、墨水再填充等。
(2)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支架部件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卡合的第一卡合部,所述支架部件具有:第二卡合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部件的内周面上,且与所述密封部件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拔出,从所述墨水出口侧向与所述拔出相反的插入的方向观察,所述止挡突起在所述墨水出口的半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与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面之间。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在插入的方向上观察,支架部件的止挡突起露出,因此例如容易钩挂止挡突起,将阀和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支架部件(以下称为“支架部件等”)经由墨水出口拆卸下来。并且,如果拆下支架部件等,则能够容易地拆下阀。另外,无需解除墨水出口形成部与容器主体部的连接,就能够经由墨水出口拆下支架部件等,拆卸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支架部件通过支架部件自身所具有的卡合部与圆筒部卡合,因此不需要追加的固定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简化结构。
(3)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架部件具有保持所述阀的阀保持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仅通过拆下支架部件就能够一并拆下支架部件和阀。另外,在安装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使阀保持在支架部件的状态下一并从墨水出口安装,因此安装作业也容易。
(4)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插入的方向观察,所述止挡突起在所述墨水出口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整体重叠。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能够更加牢固地限制密封部件的拔出(脱落)。另外,在拆下支架部件时,密封部件不易从支架部件脱离,容易良好地进行支架部件和密封部件的一并拆卸。
(5)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限制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插入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密封部件限制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通过打印机侧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从墨水出口插入的力,能够限制密封部件在插入方向上向容器主体部侧移动。
(6)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卡合部构成为螺纹卡合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在支架部件的拔出时,通过在支架部件的前端面设置凹陷等卡合部,能够使一字螺丝刀等工具卡合而使支架部件旋转,因此经由墨水出口的支架部件的拔出容易。支架部件的安装也同样容易。
(7)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架部件具有保持所述阀的阀保持部,所述密封部件具有所述固定部,所述密封部件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墨水出口从所述圆筒部内向外部拔出且具有第三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比所述支架部件靠所述圆筒部的前端侧能够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卡合。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密封部件兼作将支架部件固定在圆筒部上的固定部,因此,不需要为了固定部而追加的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简化结构。另外,由于支架部件保持阀,因此如果拆下密封部件,则能够经由墨水出口将支架部件和阀一并拆下,拔出作业容易。
(8)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比所述圆筒部的前端突出的密封部件前端部,所述密封部件前端部具有朝向所述圆筒部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且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与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重叠的凸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密封部件的凸部配置在圆筒部的外侧(墨水出口侧),因此容易把持着凸部而拆下密封部件。
(9)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具备安装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的盖,所述盖具有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密封的盖密封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在安装有盖的状态下盖密封部与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因此能够降低在墨水补充容器的流通时或者保管时密封部件脱离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抑制阀的拔出(脱落)或墨水泄漏。
(10)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部具有罩盖,该罩盖从外部覆盖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支架前端部和所述圆筒部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圆筒部前端部,且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卡合,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阀保持部,其保持所述阀;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保持部具有:支架卡合部,其与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卡合部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拔出。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在拆下罩盖时密封部件和阀被保持在支架部件上,因此不易变得零乱,不易丢失。另外,由于在保持于支架部件的状态下将密封部件和阀一并拆下,因此作业效率良好。
(11)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还具备安装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上的盖,所述盖具有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密封的盖密封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在安装有盖的状态下盖密封部与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因此在墨水补充容器的流通时或者保管时密封部件脱离的可能性降低,从而能够抑制阀的拔出(脱落)或墨水泄漏。
(12)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罩盖与所述支架部件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罩盖不与支架部件分体,因此不易丢失罩盖。另外,通过拆下罩盖,能够一并进行支架部件等的拆卸,从而作业性提高。进而,由于支架部件兼作罩盖,因此不需要另外的追加部件,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13)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罩盖与所述圆筒部螺纹卡合。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与爪卡合相比,由于不易使罩盖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再利用的可能性。另外,罩盖的卡合或者卡合解除操作容易。
(14)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部具有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与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支架前端部和所述圆筒部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圆筒部前端部接合,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阀保持部,其保持所述阀;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保持部具有:支架卡合部,其与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卡合部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移动。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接合部件进行接合,因此不需要在圆筒部上设置如罩盖那样将卡合部,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抑制圆筒部的大型化。另外,存在容易阻断通过部件间的间隙的墨水的可能性。在拆下接合部件时,密封部件保持在支架部件上,因此不易变得零乱,不易丢失。进而,如果拆下接合部件,则能够钩挂支架部件的止挡突起而容易地拆下。由于在保持于支架部件的状态下将密封部件和阀的至少一者一并拆下,因此作业效率良好。
(15)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基于所述接合部件的接合从膜部件的熔接和片材部件的粘接中选择。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在选择膜部件的熔接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接合强度,从而不易发生支架部件的拔出。另外,在选择片材部件的粘接的情况下,与熔接相比,由于不使部件熔融,因此不会使部件变形,从而能够容易地再利用墨水出口形成部或支架部件。
(16)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还具备安装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上的盖,所述盖具备盖密封部,该盖密封部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支架部件的前端部接触并密封,且具有弹性。
一般地,由于支架部件由刚性的部件形成,因此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通过盖具备具有弹性的盖密封部,在安装有盖的状态下容易保持高密封性。由于盖密封部与支架部件前端部接触并密封,因此在流通时支架部件被拆下的可能性降低,从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以及阀的拔出(脱落)或墨水泄漏。
(17)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阀保持部,其保持所述阀;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保持部具有:支架卡合部,其与配设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卡合部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拔出,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部和所述支架部件的前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够向另一者的一侧折弯的铆接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铆接部构成,所述铆接部以在所述支架部件安装于所述圆筒部内的状态下限制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拔出的方式折弯。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由于通过铆接部限制支架部件的拔出(脱落),因此不易发生支架部件等的拔出。在拆下支架部件时,通过将铆接部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者切除,能够容易地拆下密封部件以及阀。不需要为了将支架部件向圆筒部固定而使用其他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18)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铆接部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配设在多个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在再利用墨水补充容器时,通过利用在前次以前的铆接中未利用的铆接部,能够进行多次的再利用。
(19)在上述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中心部,其具有通孔;以及多个弹性膜部,其通过从所述中心部向放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间隙而相互分离,且具有弹性。
根据该方式的墨水补充容器,在向墨水补充容器的圆筒部内插入打印机的墨水入口流路部件时,在将密封部件的通孔和狭缝状的间隙按压扩展的同时使弹性膜部弹性变形而打开。因此,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从圆筒部内拔出时,从弹性变形状态复原的过程的弹性膜部除去附着在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外表面上的墨水,从而切断墨水出口与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墨水的连接。由此,能够使墨水的滴落减少。另外,通过狭缝状的间隙的毛细管作用,容易保持墨水,由此也容易防止墨水的滴落。
本发明除了上述各方式之外,还能够以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Claims (19)
1.一种墨水补充容器,用于向具有墨水入口流路部件的打印机补充墨水,其中,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具备:
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墨水;以及
墨水出口形成部,其与所述容器主体部连接,且具有形成墨水出口的圆筒部,
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有:
阀,其配设在所述圆筒部内,且以如下方式起作用:通过插入到所述圆筒部内的所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而打开,通过所述墨水入口流路部件从所述圆筒部内拔出而关闭;
密封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墨水出口,且在所述阀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阀接触;
支架部件,其保持所述阀和所述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固定部,其将所述支架部件固定在所述圆筒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将所述支架部件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卡合的第一卡合部,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第二卡合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部件的内周面上,且与所述密封部件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拔出,
从所述墨水出口侧向与所述拔出相反的插入的方向观察,所述止挡突起在所述墨水出口的半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与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保持所述阀的阀保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插入的方向观察,所述止挡突起在所述墨水出口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整体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限制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插入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密封部件限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构成为螺纹卡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保持所述阀的阀保持部,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所述固定部,
所述密封部件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墨水出口从所述圆筒部内向外部拔出且具有第三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比所述支架部件靠所述圆筒部的前端侧能够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比所述圆筒部的前端突出的密封部件前端部,
所述密封部件前端部具有朝向所述圆筒部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且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与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重叠的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安装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的盖,
所述盖具有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密封的盖密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罩盖,该罩盖从外部覆盖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支架前端部和所述圆筒部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圆筒部前端部,且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卡合,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阀保持部,其保持所述阀;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保持部具有:支架卡合部,其与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卡合部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拔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上的盖,
所述盖具有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密封的盖密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盖与所述支架部件一体地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盖与所述圆筒部螺纹卡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与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支架前端部和所述圆筒部的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即圆筒部前端部接合,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阀保持部,其保持所述阀;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保持部具有:支架卡合部,其与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卡合部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拔出的方向上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接合部件的接合从膜部件的熔接和片材部件的粘接中选择。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在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上的盖,
所述盖具备盖密封部,该盖密封部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支架部件的前端部接触并密封,且具有弹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阀保持部,其保持所述阀;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保持部具有:支架卡合部,其与配设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卡合部卡合;以及止挡突起,其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接触且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拔出,
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部和所述支架部件的前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够向另一者的一侧折弯的铆接部,
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铆接部构成,
所述铆接部以在所述支架部件安装于所述圆筒部内的状态下限制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拔出的方式折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接部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配设在多个部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中心部,其具有通孔;以及多个弹性膜部,其通过从所述中心部向放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间隙而相互分离,且具有弹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053043 | 2022-03-29 | ||
JP2022-207876 | 2022-12-26 | ||
JP2022207876A JP2024092148A (ja) | 2022-12-26 | 2022-12-26 | インク補給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90537A true CN116890537A (zh) | 2023-10-17 |
Family
ID=8831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07219.5A Pending CN116890537A (zh) | 2022-03-29 | 2023-03-27 | 墨水补充容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4092148A (zh) |
CN (1) | CN116890537A (zh) |
-
2022
- 2022-12-26 JP JP2022207876A patent/JP2024092148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10307219.5A patent/CN11689053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4092148A (ja) | 2024-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69384B2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7334888B2 (en) | Ink cartridge | |
KR100583290B1 (ko) | 기록 장치용 잉크 카트리지 | |
EP1557272B1 (en) |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EP1466739B1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 |
KR20040010031A (ko) | 잉크 카트리지 | |
US6382783B1 (en) | Liquid supply method, capillary force generating member container used for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supply container | |
JP2007030519A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 |
EP3210785A1 (en) | Ink fill device, ink fill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k cartridge | |
US20040165043A1 (en) | Liquid cartridge | |
EP1637332B1 (en) |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regulating valve unit, a liquid cartridge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liquid cartridge | |
US20230173817A1 (en) | Liquid cartridg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EP1905595B1 (en) | Ink cartridge for computer printer | |
CN113442590B (zh) |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存储罐、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 |
CN116890537A (zh) | 墨水补充容器 | |
JP4813760B2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
US20230311522A1 (en) | Ink refill container | |
CN115817022A (zh) | 墨水补充容器 | |
CN115891441A (zh) | 墨水补充容器 | |
CN217319801U (zh) | 墨水容器与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8494023A (zh) | 油墨补给容器 | |
JP2023051714A (ja) | インク補給容器 | |
JPH08174859A (ja) | インク記録ヘッド用インクタンクのインク再充填装置 | |
CN116890536A (zh) | 墨水补充容器 | |
JP2002355983A (ja) | インキ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キタン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