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5938B -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5938B
CN116875938B CN202310873081.5A CN202310873081A CN116875938B CN 116875938 B CN116875938 B CN 116875938B CN 202310873081 A CN202310873081 A CN 202310873081A CN 116875938 B CN116875938 B CN 116875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parts
corrosion
reactio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30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5938A (zh
Inventor
秦电文
陈国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 An Huai N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 An Huai N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 An Huai N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 An Huai N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30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5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5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5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5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5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对钢水进行加工处理,制备得到钢板;再以硅粉、硅铁粉、煤矸石粉为主渗剂对钢板进行加热渗硅,制备得到改性钢板;对改性钢板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在钢板表面涂覆涂料,制备得到成品。本发明通过对钢板表面进行粉末包埋法加热渗硅,能够显著提升钢板的耐腐蚀性和强度;再对钢板表面涂覆涂料,经该涂料涂覆后的钢板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阻燃性和耐腐蚀性。

Description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工程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因此钢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我国的工程装备建造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工程制备所需钢制品的防腐性、耐水性等问题。众所周知,潮湿环境和海水环境对钢制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钢筋、钢板或者其他钢材结构由于长期遭受海水的浸泡、侵烛及空气的氧化等,会引起钢材的锈烛和力学性能恶化,造成工件的失效,因此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将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水进行连铸处理、热加工、轧制冷却和热处理,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将钢板用渗剂包埋,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渗硅,加热结束后制备得到改性钢板;
步骤三:对改性钢板表面依次进行乙醇清洗、丙酮清洗和干燥,经干燥后的钢板浸入质量分数为2.0-3.5%的氯化钠溶液中15-25min,制备得到预处理钢板;
步骤四:将油酸、苹果酸和磷酸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制备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和氨基树脂添加至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搅拌15-25min后制备得到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预处理钢板表面,室温干燥5-9h,制备得到成品。
较为优化地,步骤一中,钢水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分数计,0.0005-0.0040%碳、0.1-1.0%硅、1.0-2.5%锰、0.01-0.20%磷、0.01-0.015%硫、0.01-0.10%铝、0.005-0.0070%氮、0.010-0.080%钛、0.005-0.0020%硼、0.05-0.50%铜、0.03-0.50%镍,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较为优化地,步骤一中,连铸处理时温度为20-30℃;热加工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为1200-1300℃,加热时间为70-90min;轧制冷却工艺参数:粗轧温度为1300-1500℃以上,轧制5道次;精轧温度为1000-1200℃,轧制10道次;冷却工艺的温度控制在600-700℃;热处理工艺参数:在900-950℃保温5-15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25-175℃保温5-15min。
较为优化地,步骤二中,渗剂以硅粉、硅铁粉、煤矸石粉为主渗剂,以铝粉和镁粉为还原剂,以氯化铵和氧化铈为催渗剂;渗剂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分数计,10-15%硅粉、5-10%硅铁粉、40-45%煤矸石粉、10-15%铝粉、5-10%镁粉、3-5%氯化铵,余量为氧化铈。
较为优化地,步骤二中,高温反应温度为800-900℃,高温反应时间为10-14h。
较为优化地,步骤四中,涂料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份数计,12-16份油酸、12-16份苹果酸、6-10份磷酸、100-120份离子水、10-15份氨基树脂、90-100份水性丙烯酸乳液。
较为优化地,所述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为:
S1:将六羟基环己醇和二甲苯混合,升温至30-50℃时加入顺丁烯二酸酐,进行支化反应,将产物经洗涤后得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
S2:将偶氮二异丁腈和乙二醇叔丁醚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A;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为主要反应单体,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为功能性单体,将主要反应单体和功能性单体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B;
S3:将反应物B缓慢滴加至反应物A中发生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添加中和剂三乙醇胺,再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水性丙烯酸乳液。
较为优化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份数计,5-10份六羟基环己醇、30-60份二甲苯、7-14份顺丁烯二酸酐;水性丙烯酸乳液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分数计,1-3%偶氮二异丁腈、2-5%乙二醇叔丁醚、25-30%丙烯酸丁酯、30-40%丙烯酸乙氧基乙酯、2-4%甲基丙烯酸、5-8%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8%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5-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1-2%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1-2%三乙醇胺,余量为去离子水。
较为优化地,步骤S1中,支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20-160℃,反应时间为1-3h。
较为优化地,步骤S3中,聚合反应时,阶段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00-300min;阶段1反应结束后补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继续进行阶段2: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200-30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钢水进行加工处理,制备得到钢板;再以硅粉、硅铁粉、煤矸石粉为主渗剂对钢板进行加热渗硅,制备得到改性钢板;对改性钢板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在钢板表面涂覆涂料,制备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步骤二中,以硅粉、硅铁粉、煤矸石粉为硅源,再添加还原剂铝粉和镁粉、催渗剂氯化铵和氧化铈对钢板表面进行加热渗硅;以硅粉、硅铁粉、煤矸石粉为主要原料,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并且由于混合粉末中还含有氧化铝、氧化铁等成分可以作为填充材料进行渗硅,有利于节省生产原料;通过对钢板表面进行粉末包埋法加热渗硅,能够显著提升钢板的耐腐蚀性和强度。步骤四中,以油酸、苹果酸和磷酸为原料,配置得到混合液;再添加经改性后的水性丙烯酸乳液和固化剂氨基树脂,制备得到涂料。一方面该涂料能够与钢板表面生成的水锈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连续致密膜层,从而在钢铁表面实现防腐蚀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在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添加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使得钢板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阻燃性;此外,由于三种原料酸和水性丙烯酸乳液组成的涂料,难以在钢板表面涂覆成膜,因此在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添加支化聚合物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可以有效改善乳液的粘度和流动性,使得涂料更容易在钢板表面成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原料来源:油酸,由成都国涛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工业级;苹果酸,由郑州百思特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食品级;硅粉,由河北麦克麦尼矿产品有限公司提供,粒度为1250目;硅铁粉,由安阳盛凯铁合金有限公司提供,粒度为150目;煤矸石粉,由灵寿县石峰酊矿业加工厂提供,粒度为800目;水性丙烯酸乳液,由常州摩登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MD6061;氨基树脂,由山东力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LA32020;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由山东华晨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kh151。
实施例1:步骤一:将钢水在30℃进行连铸处理,其中钢水包括0.0040%碳、1.0%硅、2.5%锰、0.20%磷、0.015%硫、0.10%铝、0.0070%氮、0.080%钛、0.0020%硼、0.50%铜、0.50%镍、95.092%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在1300℃下热加工90min,在1500℃粗轧5道次,在1200℃精轧10道次,在700℃进行冷却,在950℃保温15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75℃保温15min,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将钢板用渗剂包埋,该渗剂由10%硅粉、5%硅铁粉、40%煤矸石粉、15%铝粉、10%镁粉、5%氯化铵、15%氧化铈组成,在900℃加热渗硅14h,加热结束后制备得到改性钢板;
步骤三:对改性钢板表面依次进行乙醇清洗、丙酮清洗和干燥,经干燥后的钢板浸入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中25min,制备得到预处理钢板;
步骤四: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S1:将10份六羟基环己醇和60份二甲苯混合,升温至50℃时加入14份顺丁烯二酸酐,在160℃支化反应3h,将产物经洗涤后得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
S2:将1%偶氮二异丁腈和3%乙二醇叔丁醚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A;将30%丙烯酸丁酯、35%丙烯酸乙氧基乙酯、3%甲基丙烯酸、8%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2%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B;
S3:将反应物B缓慢滴加至反应物A中,阶段1在100℃反应300min,阶段1反应结束后补加1%偶氮二异丁腈,阶段2在110℃反应300min反应结束后添加2%三乙醇胺,再加入3%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水性丙烯酸乳液;
步骤五:将16份油酸、16份苹果酸和10份磷酸加入100份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制备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和15份氨基树脂添加至100份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搅拌25min后制备得到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预处理钢板表面,涂覆量为2.5g/m2,室温干燥9h,制备得到成品。
实施例2:步骤一:将钢水在25℃进行连铸处理,其中钢水包括0.0040%碳、1.0%硅、2.5%锰、0.20%磷、0.015%硫、0.10%铝、0.0070%氮、0.080%钛、0.0020%硼、0.50%铜、0.50%镍、95.092%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在1250℃下热加工80min,在1400℃粗轧5道次,在1100℃精轧10道次,在650℃进行冷却,在925℃保温10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45℃保温10min,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将改性钢板用渗剂包埋,该渗剂由10%硅粉、5%硅铁粉、40%煤矸石粉、15%铝粉、10%镁粉、5%氯化铵、15%氧化铈组成,在850℃加热渗硅12h,加热结束后制备得到改性钢板;
步骤三:对改性钢板表面依次进行乙醇清洗、丙酮清洗和干燥,经干燥后的钢板浸入质量分数为2.7%的氯化钠溶液中20min,制备得到预处理钢板;
步骤四: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S1:将10份六羟基环己醇和60份二甲苯混合,升温至40℃时加入14份顺丁烯二酸酐,在140℃支化反应2h,将产物经洗涤后得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
S2:将1%偶氮二异丁腈和3%乙二醇叔丁醚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A;将30%丙烯酸丁酯、35%丙烯酸乙氧基乙酯、3%甲基丙烯酸、8%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2%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B;
S3:将反应物B缓慢滴加至反应物A中,阶段1在90℃反应250min,阶段1反应结束后补加1%偶氮二异丁腈,阶段2在100℃反应250min反应结束后添加2%三乙醇胺,再加入3%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水性丙烯酸乳液;
步骤五:将16份油酸、16份苹果酸和10份磷酸加入100份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制备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和15份氨基树脂添加至100份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搅拌20min后制备得到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预处理钢板表面,涂覆量为2.5g/m2,室温干燥7h,制备得到成品。
实施例3:步骤一:将钢水在20℃进行连铸处理,其中钢水包括0.0040%碳、1.0%硅、2.5%锰、0.20%磷、0.015%硫、0.10%铝、0.0070%氮、0.080%钛、0.0020%硼、0.50%铜、0.50%镍、95.092%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在1200℃下热加工70min,在1300℃粗轧5道次,在1000℃精轧10道次,在600℃进行冷却,在900℃保温5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25℃保温5min,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将钢板用渗剂包埋,该渗剂由10%硅粉、5%硅铁粉、40%煤矸石粉、15%铝粉、10%镁粉、5%氯化铵、15%氧化铈组成,在800℃加热渗硅10h,加热结束后制备得到改性钢板;
步骤三:对改性钢板表面依次进行乙醇清洗、丙酮清洗和干燥,经干燥后的钢板浸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15min,制备得到预处理钢板;
步骤四: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S1:将10份六羟基环己醇和60份二甲苯混合,升温至30℃时加入14份顺丁烯二酸酐,在120℃支化反应1h,将产物经洗涤后得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
S2:将1%偶氮二异丁腈和3%乙二醇叔丁醚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A;将30%丙烯酸丁酯、35%丙烯酸乙氧基乙酯、3%甲基丙烯酸、8%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2%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B;
S3:将反应物B缓慢滴加至反应物A中,阶段1在80℃反应200min,阶段1反应结束后补加1%偶氮二异丁腈,阶段2在90℃反应200min反应结束后添加2%三乙醇胺,再加入3%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水性丙烯酸乳液;
步骤五:将16份油酸、16份苹果酸和10份磷酸加入100份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制备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和15份氨基树脂添加至100份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搅拌15min后制备得到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预处理钢板表面,涂覆量为2.5g/m2,室温干燥5h,制备得到成品。
对比例1:将对钢板表面进行加热渗硅的步骤去掉,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钢水在30℃进行连铸处理,其中钢水包括0.0040%碳、1.0%硅、2.5%锰、0.20%磷、0.015%硫、0.10%铝、0.0070%氮、0.080%钛、0.0020%硼、0.50%铜、0.50%镍、95.092%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在1300℃下热加工90min,在1500℃粗轧5道次,在1200℃精轧10道次,在700℃进行冷却,在950℃保温15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75℃保温15min,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对钢板表面依次进行乙醇清洗、丙酮清洗和干燥,经干燥后的钢板浸入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中25min,制备得到预处理钢板;
步骤三: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S1:将10份六羟基环己醇和60份二甲苯混合,升温至50℃时加入14份顺丁烯二酸酐,在160℃支化反应3h,将产物经洗涤后得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
S2:将1%偶氮二异丁腈和3%乙二醇叔丁醚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A;将30%丙烯酸丁酯、35%丙烯酸乙氧基乙酯、3%甲基丙烯酸、8%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2%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B;
S3:将反应物B缓慢滴加至反应物A中,阶段1在100℃反应300min,阶段1反应结束后补加1%偶氮二异丁腈,阶段2在110℃反应300min反应结束后添加2%三乙醇胺,再加入3%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水性丙烯酸乳液;
步骤四:将16份油酸、16份苹果酸和10份磷酸加入100份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制备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和15份氨基树脂添加至100份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搅拌25min后制备得到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预处理钢板表面,涂覆量为2.5g/m2,室温干燥9h,制备得到成品。
对比例2:将涂料的制备步骤去掉,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钢水在30℃进行连铸处理,其中钢水包括0.0040%碳、1.0%硅、2.5%锰、0.20%磷、0.015%硫、0.10%铝、0.0070%氮、0.080%钛、0.0020%硼、0.50%铜、0.50%镍、95.092%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在1300℃下热加工90min,在1500℃粗轧5道次,在1200℃精轧10道次,在700℃进行冷却,在950℃保温15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75℃保温15min,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将钢板用渗剂包埋,该渗剂由10%硅粉、5%硅铁粉、40%煤矸石粉、15%铝粉、10%镁粉、5%氯化铵、15%氧化铈组成,在900℃加热渗硅14h,加热结束后制备得到成品。
检测试验:
腐蚀性能测试:通过电化学腐蚀评估材料的腐蚀行为,采用GAMRY稳压器分析在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将表面积为1cm2的钢板试样在NaCl溶液中浸泡0.5h,使其开路电位稳定,然后采用重量损失法计算试样的腐蚀速率。
疏水性能测试:按照GB/T 30693-2014对制备得到的样品进行水接触角测试,将钢板样品加工为矩形状,在测试前保持干燥,然后采用德国DataPhysics公司的水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水接触角。
附着力等级测试:按照GB/T 9286-1988标准,使用划格测试器对试样表面进行平行划切3-4cm和垂直划切3-4cm,其中切刀间隙为1mm;经划切切穿涂层后形成许多小方格,用放大镜检测涂层的切割表面并与标准进行比对来确定附着力等级。结果如下表;
腐蚀速率/(μm/a) 水接触角/° 附着力等级
实施例1 4.33 115 0级
实施例2 4.32 114 0级
实施例3 4.31 113 0级
对比例1 5.35 105 1级
对比例2 7.03
结论:实施例1~实施例3用量不变,只修改部分反应参数。由实验数据可知,钢板的各项性能并无明显波动变化。对比例1:将对钢板表面进行加热渗硅的步骤去掉,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由实验数据可知,与实施例1相比,腐蚀速率升高为5.35μm/a,水接触角降低为105°,附着力等级为1级,分析原因为:将步骤二中粉末包埋法加热渗硅的处理去掉后,钢板的耐腐蚀性降低、疏水性降低、附着力下降。
对比例2:将涂料的制备步骤去掉,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由实验数据可知,与实施例1相比,腐蚀速率升高为7.03μm/a,水接触角和附着力等级无法判定,分析原因为:将涂料的制备步骤去掉后,钢板的耐腐蚀性显著降低,疏水性和附着力无法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水进行连铸处理、热加工、轧制冷却和热处理,制备得到钢板;
步骤二:将钢板用渗剂包埋,在800-9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渗硅10-14h,加热结束后制备得到改性钢板;
步骤三:对改性钢板表面依次进行乙醇清洗、丙酮清洗和干燥,经干燥后的钢板浸入质量分数为2.0-3.5%的氯化钠溶液中15-25min,制备得到预处理钢板;
步骤四:S1:将六羟基环己醇和二甲苯混合,升温至30-50℃时加入顺丁烯二酸酐,进行支化反应,将产物经洗涤后得到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
S2:将偶氮二异丁腈和乙二醇叔丁醚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A;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为主要反应单体,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为功能性单体,将主要反应单体和功能性单体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反应物B;
S3:将反应物B缓慢滴加至反应物A中发生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添加中和剂三乙醇胺,再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水性丙烯酸乳液;
S4:将油酸、苹果酸和磷酸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制备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和氨基树脂添加至水性丙烯酸乳液中,搅拌15-25min后制备得到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预处理钢板表面,室温干燥5-9h,制备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钢水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分数计,0.0005-0.0040%碳、0.1-1.0%硅、1.0-2.5%锰、0.01-0.20%磷、0.01-0.015%硫、0.01-0.10%铝、0.005-0.0070%氮、0.010-0.080%钛、0.005-0.0020%硼、0.05-0.50%铜、0.03-0.50%镍,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热加工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为1200-1300℃,加热时间为70-90min;轧制冷却工艺参数:粗轧温度为1300-1500℃以上,轧制5道次;精轧温度为1000-1200℃,轧制10道次;冷却工艺的温度控制在600-700℃;热处理工艺参数:在900-950℃保温5-15min后进行水淬,水淬结束后在125-175℃保温5-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渗剂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分数计,10-15%硅粉、5-10%硅铁粉、40-45%煤矸石粉、10-15%铝粉、5-10%镁粉、3-5%氯化铵,余量为氧化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涂料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份数计,12-16份油酸、12-16份苹果酸、6-10份磷酸、100-120份离子水、10-15份氨基树脂、90-100份水性丙烯酸乳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制备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时,原料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份数计,5-10份六羟基环己醇、30-60份二甲苯、7-14份顺丁烯二酸酐;制备水性丙烯酸乳液时,原料各组分含量为:以质量分数计,1-3%偶氮二异丁腈、2-5%乙二醇叔丁醚、25-30%丙烯酸丁酯、30-40%丙烯酸乙氧基乙酯、2-4%甲基丙烯酸、5-8%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8%聚酯型六臂酯化单体、5-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1-2%乙烯基三氧乙基硅烷、1-2%三乙醇胺,余量为去离子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支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20-160℃,反应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聚合反应时,阶段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00-300min;阶段1反应结束后补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继续进行阶段2: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200-300min。
CN202310873081.5A 2023-07-17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16875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3081.5A CN116875938B (zh) 2023-07-17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3081.5A CN116875938B (zh) 2023-07-17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5938A CN116875938A (zh) 2023-10-13
CN116875938B true CN116875938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0094A (ko) * 1999-12-31 2001-07-06 김충세 석분피복강판용 도료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석분피복금속지붕재
CN105543776A (zh) * 2016-02-18 2016-05-04 刘晓鹏 一种铝锌硅稀土复合粉末渗剂及其应用工艺
CN110746554A (zh) * 2019-10-30 2020-02-04 常州广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膜剂及其在硅钢用半无机绝缘涂层液中的应用
CN113789479A (zh) * 2021-06-08 2021-12-14 江苏中博不锈钢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高强度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CN115074010A (zh) * 2022-06-22 2022-09-20 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奥氏体不锈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0094A (ko) * 1999-12-31 2001-07-06 김충세 석분피복강판용 도료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석분피복금속지붕재
CN105543776A (zh) * 2016-02-18 2016-05-04 刘晓鹏 一种铝锌硅稀土复合粉末渗剂及其应用工艺
CN110746554A (zh) * 2019-10-30 2020-02-04 常州广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膜剂及其在硅钢用半无机绝缘涂层液中的应用
CN113789479A (zh) * 2021-06-08 2021-12-14 江苏中博不锈钢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高强度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CN115074010A (zh) * 2022-06-22 2022-09-20 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奥氏体不锈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活性聚合在星形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闫强 等;《化学进展》;20081031;第20卷(第10期);第1562-1571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ownsend Effects of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 corrosion of steel in industrial atmospheres
CN102268663B (zh) 一种耐候钢用表面稳定处理剂
CN111732882A (zh) 一种复合片层材料改性水性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4946091A (zh) 一种化工设备专用耐腐蚀耐高温涂料
CN108300302B (zh) 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5938B (zh)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1608306B (zh) 一种钝化液和镀锌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8624191B (zh) 一种钢板用绿色防锈预处理成膜液
CN113789507A (zh) 一种锌钙锰磷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2488B (zh) 一种线路板和焊接组件的金属镀层表面防护封孔方法
CN116875938A (zh) 一种耐腐蚀复合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12266632A (zh) 环保型金属件锌铝涂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625312B1 (de) Verfahren zum passivieren von metallischen oberflächen mit wässrigen zusammensetzungen enthaltend tenside
CN111020590A (zh) 环保型铝合金化学抛光液
CN110776802A (zh) 一种环氧改性丙烯酸五金零配件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5653B (zh) 一种添加石墨烯的防腐耐磨涂层制备方法
CN114561140A (zh) 一种静电屏蔽石墨烯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8248A (zh) 一种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9356A (zh) 一种防腐蚀齿轮及其加工工艺
CN113621953A (zh) 一种磷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512A (zh) 一种除油可剥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388895B1 (ko) 가공성 및 내식성이 우수한 고내식성 내지문수지조성물용액의 제조방법
CN113512722B (zh) 一种无磷无氮环保型金属表面薄膜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052705A (zh) 一种高效除锈防锈剂
CN104530937B (zh) 免钢材前处理的防锈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