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0435A -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0435A
CN116870435A CN202311148607.XA CN202311148607A CN116870435A CN 116870435 A CN116870435 A CN 116870435A CN 202311148607 A CN202311148607 A CN 202311148607A CN 116870435 A CN116870435 A CN 116870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ir
support body
sea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86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占红
黄平
王晓稼
周欢欢
楼彩金
陈俊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11486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0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0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0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前支撑体上配设座椅装置,后支撑体上设有上肢锻炼装置,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椅背部一侧设有腰靠,椅座支撑部上设有送风组件,送风组件用于对腰靠送风,腰靠包括第一网体,第一网体与椅背部贴合设置,第一网体朝向患者一侧设有曲面的第二网体,第一网体朝向第二网体一侧布设多个导风支撑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可以校准姿势和力度且使用舒适的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女性癌症疾病的首位,给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外科手术是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乳腺的功能和外观形态,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医院内进行乳腺癌术后活动基本没有外界器械辅助,需要患者主动进行,但是由于患者术后心理创伤较大,对上肢运动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差。因此,我们亟需一种乳腺癌术后活动器来辅助患者进行上肢运动。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112933505B的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乳腺癌术后多功能锻炼用具》。此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多功能锻炼用具,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有两组锻炼组件,底座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腿部按摩组件;通过锻炼组件可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锻炼,通过观察哪种颜色的灯亮起,可判断患者的锻炼情况,通过伸缩杆可对坐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患者进行锻炼,通过腿部按摩组件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此发明无法做到上肢多角度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可以校准姿势和力度且使用舒适的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前支撑体上配设座椅装置,后支撑体上设有上肢锻炼装置,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
前支撑体包括椅座支撑部和椅背支撑部,座椅装置包括椅座部和椅背部,椅座部和椅背部分别与椅座支撑部和椅背支撑部对应设置;
椅背部一侧设有腰靠,腰靠与患者腰部对应设置,椅座支撑部上设有送风组件,送风组件用于对腰靠送风,腰靠包括第一网体,第一网体与椅背部贴合设置,第一网体朝向患者一侧设有曲面的第二网体,第一网体朝向第二网体一侧布设多个导风支撑组件。
通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整体的设计,患者可以坐在后支撑体上配设的座椅装置上,通过后支撑体上设置的上肢锻炼装置对上臂以及肩关节进行活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乳腺的功能和外观形态,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通过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可以对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可以使得术后患者可以自主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保证辅助运动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术后患者的动作的标准并提高恢复速度。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体可以调整高度,通过后支撑体高度地调整进而可以调整上肢锻炼装置的高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的灵活性,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从而自主或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调整至合适位置。
更进一步的,椅座支撑部和椅背支撑部之间转动连接。通过上述的设计,可以使得椅背支撑部可以调节其角度,使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椅背支撑部到自身舒适角度,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体验。
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体固定在地面上,前支撑体可前后移动;后支撑体底部设置固定件,椅座支撑部底部设有连接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与固定件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后支撑体与前支撑体之间形成在所需位置时不可移动的固定。后支撑体和前支撑体之间的连接转化为固定件与连接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固定装置可以使后支撑体与前支撑体之间形成在所需位置时不可移动的固定,保证后支撑体和前支撑体之间可以在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连接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有利于术后患者可以自主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的后支撑体和前支撑体之间保持稳固。
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体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与椅背支撑部转动连接,调节杆可以调整椅背部与椅座部之间的角度。调节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椅背支撑部和后支撑体,在后支撑体和前支撑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下,可以对椅背支撑部实现支撑,保证椅背支撑部的稳定性;同时在后支撑体和前支撑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下,可以调节整椅背部与椅座部之间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前支撑体远离后支撑体一端设置有腿部固定组件。腿部固定组件可以使在术后患者在坐到椅座部后,腿部可以通过腿部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可以进一步对身体进行固定,可以对术后患者身体姿态进行保持,还可以对下肢进行锻炼。
通过腰靠的设置,可以防止术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腰部与椅背部过度贴合导致术后患者的腰部和背部无法快速散热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术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背部和腰部汗液的挥发,降低汗液过多导致衣服与肢体粘连导致对后续创口恢复的不利影响;同时,腰靠地设置可以辅助病人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背部可以与腰靠贴合,有利于术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锻炼的过程中,腰靠可以起到对背部和腰部辅助支撑并修正装置的使用者整体姿态,可以保证术后患者的发力方式正确,防止术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更进一步的,腰靠可以沿椅背部上下调整位置。术后患者可以动态地调整自己适合的腰靠的位置,可以提高术后患者在对本装置使用过程中,保证使用正确的发力方式,避免病人过量运动导致二次伤害。
更进一步的,第二网体靠接患者一侧设有多孔按摩板。通过上述的设计,多孔按摩板可以防止第二网体与患者身体摩擦导致患者身体不适或过敏的情况发生,多孔按摩板可以设置为防过敏或低过敏材料,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上肢锻炼装置包括水平的第一支柱,后支撑体与第一支柱固定连接,第一支柱两侧均延伸设有第二支柱,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通过调节固定板连接,第二支柱朝向前支撑体一侧转动设有转动臂,转动臂另一端设有把手,把手轴线方向与转动臂转动方向垂直;
转动臂中段转动连接有负荷杆,负荷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柱,负荷杆用于对转动臂提供负荷。
通过对上肢锻炼装置的设计,当第二支柱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第二支柱上设置的转动臂与负荷杆之间的设置,负荷杆是可拉伸,在拉伸过程中负荷杆会对转动臂转动形成一定的负荷,即在使得座椅装置上的术后患者可以通过把手将转动臂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负荷杆对术后患者的拉伸过程中的手臂施加负荷,以对术后患者通过上肢锻炼装置对上肢产生刺激,进而对有助于恢复乳腺的功能和外观形态,同时可以避免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并发症。
更进一步的,转动臂中部折弯设置。折弯设置的转动臂有利于调整负荷杆对转动臂产生负荷,还可以提高转动臂的强度。
更进一步的,负荷杆的负荷可以调节,不同的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调节不同的负荷,可以防止负荷过大导致术后患者过量运动导致二次伤害,同时根据术后不同的恢复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幅度,以保证负荷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从而避免出现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的二次伤害。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调节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柱,调节固定板与第二支柱转动连接,第二支柱上设有固定孔,调节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洞,固定孔与固定洞之间通过固定销连接。
通过在调节固定板沿第二支柱转动时固定孔路径上设有多个固定洞,通过固定销可以使得第二支柱可以在多个位置固定。可以使得上肢锻炼装置具有多种状态,术后患者可以在不同状态下的上肢锻炼装置对不同肌肉进行刺激,可以提高上肢锻炼装置的锻炼效果,也可以提高上肢锻炼装置的使用频率。
更进一步的,调节固定板与第二支柱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设置有两个固定洞,分别为水平固定洞和垂直固定洞,水平固定洞与第一转动轴水平对齐,垂直固定洞与第一转动轴垂直对齐。当固定孔与水平固定洞对齐且通过固定销连接后,第二支柱处于水平,则上肢锻炼装置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术后患者可以水平拉动或推动把手进而对上肢肌肉进行刺激;当固定孔与垂直固定洞对齐且通过固定销连接后,第二支柱处于垂直,则上肢锻炼装置处于垂直状态,此时术后患者可以垂直拉动或推动把手进而对上肢肌肉进行刺激。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把手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把手基体,把手基体之间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弹簧,把手基体之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在把手基体相对侧之间设有多个弹簧,在术后患者在使用把手的过程中,会使得两个把手基体之间有挤压,弹簧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握力,握力提高可以对整个胳膊的肌肉形成刺激,进而可以提高术后患者上肢的恢复速度;此外,两相对设置的把手基体可以透气,防止手部出汗导致打滑或无法握住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把手基体之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可以将把手基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记录,当握力不足时可以发出信号使得负荷杆的负荷降低,对术后病人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对握力进行监视,此判断病人恢复情况。
更进一步的,通过慢回弹海绵将把手包裹。慢回弹海绵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手部的舒适感,可以使术后患者有更好的握住的体验,防止患者手部在用力过程中受伤,有效的对术后患者的手部进行保护;同时,慢回弹海绵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握住把手,防止把手脱落的情况出现,还具有一定的透气和吸汗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导风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相邻导风基体相错设置。
采用多个并排设置的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形成的导风支撑组件,多个导风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网板上且朝向第二网板设置。若导风支撑组件直接与第二网板接触,可以实现导风支撑组件对第二网板的支撑,可以防止在术后患者背部对第二网板之间的挤压导致第二网板塌陷或塑性形变的问题产生。若导风支撑组件与第二网板形成一定的距离,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导风支撑组件可以对第二网板和多孔按摩板提供二次支撑,即第二网板在形变过渡的情况下,有导风支撑组件进一步支撑,避免第二网板与第一网板之间无支撑,两者容易接触或较快的形变,使病患腰部接触第二网板后快速后移,使其产生要跌倒的感觉,控制第二网板的形变范围。
导风组件与腰靠是对应设置的,即导风组件与导风支撑组件也是对应设置,导风组件可以对后侧送风组件送风形成引导,通过相邻导风基体相错设置,可以使得气体会与内壁面相碰撞,可以形成一定的紊流,进而可以使得气体更加柔和,可以降低气流长时间与人体接触导致术后患者的不适感。
更进一步的,依次的导风基体相较于前一个具有转动较小中心转动角度,使得导风支撑组件内部形成具有倾斜面的通道,此时导风组件所引导的气体会通过内部形成的倾斜面通道传递,当气体通过通道的过程中,气体会与内壁面相碰撞,形成一定的紊流,使得气体更加柔和,可以降低气流长时间与人体接触导致术后患者的不适感。当气体通过倾斜面的通道时,气体带有一定的旋流,在气体从导风基体流出后,气体可以覆盖更大面积,进而可以对第二网板整体实现覆盖,进而可以对术后患者的背部实现整体的降温和吹动。
更进一步的,导风基体采用柔性材料。通过材料的选取,使得导风支撑组件整体在受到冲击后可以通过形变对冲击进行吸收,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可以使得对侧向冲击形变吸收,同时堆叠的结构可以对正向的冲击进行吸收;柔性材料使得当术后患者背部或腰部接触到导风基体时,可以防止术后患者背部或腰部有异物感或疼痛感,有利于对术后患者的腰部和背部的保护。当术后患者腰部或背部与第二网板接触后,第二网板会向后移动,第二网板与多个导风支撑组件接触,导风支撑组件会形成一定的形变,同时第一网板在导风支撑组件的带动下产生形变,从而在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形变的过程中,导风支撑组件对后侧送风装置气流引导的基础上,气流通过导风支撑组件能够使气流形成旋流并且集中向不同目标区域送风。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送风组件包括折弯通风管,通风管中段内设有排风扇,排风扇将通风管隔断为进风侧和排风侧,排风侧与腰靠相对设置,进风侧设有阻尼器装置,阻尼器装置用于控制进风侧通道的开合状态;
折弯排风管外套设有排风壳体,排风壳体与折弯排风管两端对应设有栅格排风口。
通过对通风组件的设计,排风扇用于将进风侧外部的空气送至排风侧并排出,排风侧的出气口与腰靠是对应设置,进而排出的气体会通过导风支撑组件再遇患者背部和腰部接触。更进一步的,排风壳体与第一网体贴合设置,当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均形变时,可以通过排风壳体提供一定的支撑,还可以确保导风支撑组件可以正常的导风。在进风侧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装置用于控制进风侧通道的开合状态,可以控制气体进入,同时可以在整体装置停用时关闭阻尼器,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
在排风壳体与折弯排风管两端对应设有栅格排风口,其一可以控制气体从排风侧排除后的方向,可以集中气流向腰靠的位置,可以保证导风支撑组件对气流的引导的强度;其二可以降低灰尘或其他杂质从排风侧进入,防止导致排风扇损坏以及导致排出的气流中具有灰尘对患者造成过敏或其他情况;其三,栅格排风口可以对排风扇形成的噪音进行吸收,可以降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的不适感。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进风侧靠近椅座支撑部一侧连通设有雾化基体,雾化基体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气管,雾化基体内设有雾化组件,雾化基体侧壁为金属导板。
在雾化基体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气管,可以提高进风侧的进风通道数量,进而可以提高进风侧进风量,在需要较大风量的时候,可以同时启用排风侧和多个气管;当风量需要无需很大时,可是通过控制阻尼器,关闭进风侧口,气体只从多个气管进入到折弯通风管内。雾化组件可以实现对药液或药粉的雾化,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对背部或腰部实现喷洒药液或药粉,药液或药粉可以通过导风支撑组件均匀释放到患者背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折弯通风管的排风侧靠近椅座支撑部一侧设有多个的第二弹簧,多个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与椅座支撑部固定连接。
通过多个第二弹簧将折弯通道与固定底板相连接,且固定底板与椅座支撑部固定连接,通过多个第二弹簧可以消除在送风过程中折弯通道产生的抖动,保证送风的稳定性,解决送风产生的设备噪音问题,同时多个第二弹簧可以提供支撑,即多个第二弹簧进一步提供在第一、第二网板形变后排风壳体与第一网体之间的弹性支撑,多个第二弹簧使得排风壳体与第一网体之间可以更加贴合,改变排风壳体靠近第一网体一端倾斜角度,可以改变送风角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后支撑体顶部朝向前支撑体一侧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端部设有显示器。
通过上述的设计,显示器上可以对术后患者的动作规范进行指导以及对整体装置的使用方式进行指导,可以显示动作教学、注意事项,可以对病人术后运动进行动作指导,方便病人的使用,避免病人过量运动导致二次伤害,同时还可以对在使用本装置的术后患者提供视频或其他娱乐活动。伸缩杆可以对显示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对显示器与术后患者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的,在显示器上设有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监测术后患者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结果,防止病人未规范运动或过度运动,避免出现病人因为术后运动造成二次伤害,在术后患者未规范运动或过度运动时通过显示器对术后患者发出警告,并提供正确动作指导;同时,摄像头可以检测人体面部是否有皱眉、龇牙等疼痛表情,以此判断病人恢复情况,通过显示器提示病人术后运动恢复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肢锻炼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上肢锻炼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3为上肢锻炼装置处于垂直状态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上肢锻炼装置处于垂直状态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左视示意图;
图5为上肢锻炼装置水平状态运动示意图;
图6为上肢锻炼装置垂直状态运动示意图;
图7为把手剖视示意图;
图8为导风支撑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9为送风组件一种气流流通路线示意图;
图10为送风组件另一种气流流通路线示意图;
图11为排风壳体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前支撑体1,椅座支撑部11,椅背支撑部12,后支撑体2,调节杆21,座椅装置3,椅座部31,椅背部32,上肢锻炼装置4,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调节固定板43,水平固定洞431,垂直固定洞432,转动臂44,把手45,把手基体451,第一弹簧452,距离传感器453,负荷杆46,固定销47,腰靠5,第一网体51,第二网体52,导风支撑组件53,导风基体531,送风组件6,折弯通风管61,进风侧611,排风侧612,排风扇62,阻尼器装置63,排风壳体64,栅格排风口641,雾化基体65,气管651,雾化组件652,金属导板653,第二弹簧66,固定底板67,伸缩杆7,显示器71,腿部固定组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支撑体1和后支撑体2,前支撑体1上配设座椅装置3,后支撑体2上设有上肢锻炼装置4,前支撑体1和后支撑体2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
前支撑体1包括椅座支撑部11和椅背支撑部12,座椅装置3包括椅座部31和椅背部32,椅座部31和椅背部32分别与椅座支撑部11和椅背支撑部12对应设置;
椅背部32一侧设有腰靠5,腰靠5与患者腰部对应设置,椅座支撑部11上设有送风组件6,送风组件6用于对腰靠5送风,腰靠5包括第一网体51,第一网体51与椅背部32贴合设置,第一网体51朝向患者一侧设有曲面的第二网体52,第一网体51朝向第二网体52一侧布设多个导风支撑组件53。
通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整体的设计,患者可以坐在后支撑体2上配设的座椅装置3上,通过后支撑体2上设置的上肢锻炼装置4对上臂以及肩关节进行活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乳腺的功能和外观形态,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通过前支撑体1和后支撑体2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可以对前支撑体1和后支撑体2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可以使得术后患者可以自主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保证辅助运动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术后患者的动作的标准并提高恢复速度。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体2可以调整高度,通过后支撑体2高度地调整进而可以调整上肢锻炼装置4的高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的灵活性,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从而自主或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调整至合适位置。
更进一步的,椅座支撑部11和椅背支撑部12之间转动连接。通过上述的设计,可以使得椅背支撑部12可以调节其角度,使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椅背支撑部12到自身舒适角度,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体验。
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体2固定在地面上,前支撑体1可前后移动;后支撑体2底部设置固定件,椅座支撑部11底部设有连接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与固定件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后支撑体2与前支撑体1之间形成在所需位置时不可移动的固定。后支撑体2和前支撑体1之间的连接转化为固定件与连接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固定装置可以使后支撑体2与前支撑体1之间形成在所需位置时不可移动的固定,保证后支撑体2和前支撑体1之间可以在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连接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有利于术后患者可以自主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的后支撑体2和前支撑体1之间保持稳固。
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体2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21,调节杆21另一端与椅背支撑部12转动连接,调节杆21可以调整椅背部32与椅座部31之间的角度。调节杆2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椅背支撑部12和后支撑体2,在后支撑体2和前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变化下,可以对椅背支撑部12实现支撑,保证椅背支撑部12的稳定性;同时在后支撑体2和前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变化下,可以调节整椅背部32与椅座部31之间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前支撑体1远离后支撑体2一端设置有腿部固定组件8。腿部固定组件8可以使在术后患者在坐到椅座部31后,腿部可以通过腿部固定组件8进行固定,可以进一步对身体进行固定,可以对术后患者身体姿态进行保持,还可以对下肢进行锻炼。
通过腰靠5的设置,可以防止术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腰部与椅背部32过度贴合导致术后患者的腰部和背部无法快速散热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术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背部和腰部汗液的挥发,降低汗液过多导致衣服与肢体粘连导致对后续创口恢复的不利影响;同时,腰靠5地设置可以辅助病人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背部可以与腰靠5贴合,有利于术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锻炼的过程中,腰靠5可以起到对背部和腰部辅助支撑并修正装置的使用者整体姿态,可以保证术后患者的发力方式正确,防止术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更进一步的,腰靠5可以沿椅背部32上下调整位置。术后患者可以动态地调整自己适合的腰靠5的位置,可以提高术后患者在对本装置使用过程中,保证使用正确的发力方式,避免病人过量运动导致二次伤害。
更进一步的,第二网体52靠接患者一侧设有多孔按摩板。通过上述的设计,多孔按摩板可以防止第二网体52与患者身体摩擦导致患者身体不适或过敏的情况发生,多孔按摩板可以设置为防过敏或低过敏材料,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如图1、2、3、4、5所示,上肢锻炼装置4包括水平的第一支柱41,后支撑体2与第一支柱41固定连接,第一支柱41两侧均延伸设有第二支柱42,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通过调节固定板43连接,第二支柱42朝向前支撑体1一侧转动设有转动臂44,转动臂44另一端设有把手45,把手45的轴线与转动臂44转动平面垂直;
转动臂44中段转动连接有负荷杆46,负荷杆46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柱42,负荷杆46用于对转动臂44提供负荷。
通过对上肢锻炼装置4的设计,当第二支柱42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第二支柱42上设置的转动臂44与负荷杆46之间的设置,负荷杆46是可拉伸,在拉伸过程中负荷杆46会对转动臂44转动形成一定的负荷,即在使得座椅装置3上的术后患者可以通过把手45将转动臂44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负荷杆46对术后患者的拉伸过程中的手臂施加负荷,以对术后患者通过上肢锻炼装置4对上肢产生刺激,进而对有助于恢复乳腺的功能和外观形态,同时可以避免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并发症。
更进一步的,转动臂44中部折弯设置。折弯设置的转动臂44有利于调整负荷杆46对转动臂44产生负荷,还可以提高转动臂44的强度。
更进一步的,负荷杆46的负荷可以调节,不同的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调节不同的负荷,可以防止负荷过大导致术后患者过量运动导致二次伤害,同时根据术后不同的恢复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幅度,以保证负荷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从而避免出现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的二次伤害。
如图5、6所示,调节固定板43固定连接第一支柱41,调节固定板43与第二支柱42转动连接,第二支柱42上设有固定孔,调节固定板43上设有多个固定洞,固定孔与固定洞之间通过固定销47连接。
通过在调节固定板43沿第二支柱42转动时固定孔路径上设有多个固定洞,通过固定销47可以使得第二支柱42可以在多个位置固定。可以使得上肢锻炼装置4具有多种状态,术后患者可以在不同状态下的上肢锻炼装置4对不同肌肉进行刺激,可以提高上肢锻炼装置4的锻炼效果,也可以提高上肢锻炼装置4的使用频率。
更进一步的,调节固定板43与第二支柱42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设置有两个固定洞,分别为水平固定洞431和垂直固定洞432,水平固定洞431与第一转动轴水平对齐,垂直固定洞432与第一转动轴垂直对齐。如图1、2、5所示,当固定孔与水平固定洞431对齐且通过固定销47连接后,第二支柱42处于水平,则上肢锻炼装置4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术后患者可以水平拉动或推动把手45进而对上肢肌肉进行刺激;如图3、4、6所示,当固定孔与垂直固定洞432对齐且通过固定销47连接后,第二支柱42处于垂直,则上肢锻炼装置4处于垂直状态,此时术后患者可以垂直拉动或推动把手45进而对上肢肌肉进行刺激。
如图8所示,导风支撑组件53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531,相邻导风基体531相错设置。
采用多个并排设置的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531形成的导风支撑组件53,多个导风支撑组件53设置在第一网体51上且朝向第二网体52设置。若导风支撑组件53直接与第二网体52接触,可以实现导风支撑组件53对第二网体52的支撑,可以防止在术后患者背部对第二网体52之间的挤压导致第二网体52塌陷或塑性形变的问题产生。若导风支撑组件53与第二网体52形成一定的距离,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导风支撑组件53可以对第二网体52和多孔按摩板提供二次支撑,即第二网体52在形变过渡的情况下,有导风支撑组件53进一步支撑,避免第二网体52与第一网体51之间无支撑,两者容易接触或较快的形变,使病患腰部接触第二网体52后快速后移,使其产生要跌倒的感觉,控制第二网体52的形变范围。
送风组件6与腰靠5是对应设置的,即送风组件6与导风支撑组件53也是对应设置,送风组件6可以对后侧送风组件6送风形成引导,通过相邻导风基体531相错设置,可以使得气体会与内壁面相碰撞,可以形成一定的紊流,进而可以使得气体更加柔和,可以降低气流长时间与人体接触导致术后患者的不适感。
更进一步的,依次的导风基体531相较于前一个具有转动较小中心转动角度,使得导风支撑组件53内部形成具有倾斜面的通道,此时送风组件6所引导的气体会通过内部形成的倾斜面通道传递,当气体通过通道的过程中,气体会与内壁面相碰撞,形成一定的紊流,使得气体更加柔和,可以降低气流长时间与人体接触导致术后患者的不适感。当气体通过倾斜面的通道时,气体带有一定的旋流,在气体从导风基体531流出后,气体可以覆盖更大面积,进而可以对第二网体52整体实现覆盖,进而可以对术后患者的背部实现整体的降温和吹动。
更进一步的,导风基体531采用柔性材料。通过材料的选取,使得导风支撑组件53整体在受到冲击后可以通过形变对冲击进行吸收,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531可以使得对侧向冲击形变吸收,同时堆叠的结构可以对正向的冲击进行吸收;柔性材料使得当术后患者背部或腰部接触到导风基体531时,可以防止术后患者背部或腰部有异物感或疼痛感,有利于对术后患者的腰部和背部的保护。当术后患者腰部或背部与第二网体52接触后,第二网体52会向后移动,第二网体52与多个导风支撑组件53接触,导风支撑组件53会形成一定的形变,同时第一网体51在导风支撑组件53的带动下产生形变,从而在第一网体51和第二网体52形变的过程中,导风支撑组件53对后侧送风装置气流引导的基础上,气流通过导风支撑组件53能够使气流形成旋流并且集中向不同目标区域送风。
如图1、2、3、4所示,后支撑体2顶部朝向前支撑体1一侧设有伸缩杆7,伸缩杆7端部设有显示器71,显示器71朝向座椅装置3设置。
通过上述的设计,显示器71上可以对术后患者的动作规范进行指导以及对整体装置的使用方式进行指导,可以显示动作教学、注意事项,可以对病人术后运动进行动作指导,方便病人的使用,避免病人过量运动导致二次伤害,同时还可以对在使用本装置的术后患者提供视频或其他娱乐活动。伸缩杆7可以对显示器71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对显示器71与术后患者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的,在显示器71上设有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监测术后患者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结果,防止病人未规范运动或过度运动,避免出现病人因为术后运动造成二次伤害,在术后患者未规范运动或过度运动时通过显示器71对术后患者发出警告,并提供正确动作指导;同时,摄像头可以检测人体面部是否有皱眉、龇牙等疼痛表情,以此判断病人恢复情况,通过显示器71提示病人术后运动恢复进度。
实施例2:
如图7示意性地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把手45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把手基体451,把手基体451之间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弹簧452,把手基体451之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453。
在把手基体451相对侧之间设有多个弹簧,在术后患者在使用把手45的过程中,会使得两个把手基体451之间有挤压,弹簧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握力,握力提高可以对整个胳膊的肌肉形成刺激,进而可以提高术后患者上肢的恢复速度;此外,两相对设置的把手基体451可以透气,防止手部出汗导致打滑或无法握住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把手基体451之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453,距离传感器453可以将把手基体451之间的距离进行记录,当握力不足时可以发出信号使得负荷杆46的负荷降低,对术后病人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对握力进行监视,此判断病人恢复情况。
更进一步的,通过慢回弹海绵将把手45包裹。慢回弹海绵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手部的舒适感,可以使术后患者有更好地握住的体验,防止患者手部在用力过程中受伤,有效的对术后患者的手部进行保护;同时,慢回弹海绵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握住把手45,防止把手45脱落的情况出现,还具有一定的透气和吸汗的能力。
实施例3:
如图8、9、10、11示意性地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送风组件6包括折弯通风管61,折弯通风管61中段内设有排风扇62,排风扇62将折弯通风管61隔断为进风侧611和排风侧612,排风侧612与腰靠5相对设置,进风侧611设有阻尼器装置63,阻尼器装置63用于控制进风侧611通道的开合状态;
折弯通风管61外套设有排风壳体64,排风壳体64与折弯通风管61两端对应设有栅格排风口641。
通过对通风组件的设计,排风扇62用于将进风侧611外部的空气送至排风侧612并排出,排风侧612的出气口与腰靠5是对应设置,进而排出的气体会通过导风支撑组件53再遇患者背部和腰部接触。更进一步的,排风壳体64与第一网体51贴合设置,当第一网体51和第二网体52均形变时,可以通过排风壳体64提供一定的支撑,还可以确保导风支撑组件53可以正常的导风。在进风侧611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装置63用于控制进风侧611通道的开合状态,可以控制气体进入,同时可以在整体装置停用时关闭阻尼器装置63,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
在排风壳体64与折弯通风管61两端对应设有栅格排风口641,其一可以控制气体从排风侧612排除后的方向,可以集中气流向腰靠5的位置,可以保证导风支撑组件53对气流的引导的强度;其二可以降低灰尘或其他杂质从排风侧612进入,防止导致排风扇62损坏以及导致排出的气流中具有灰尘对患者造成过敏或其他情况;其三,栅格排风口641可以对排风扇62形成的噪声进行吸收,可以降低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的不适感。
进风侧611靠近椅座支撑部11一侧连通设有雾化基体65,雾化基体65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气管651,雾化基体65内设有雾化组件652,雾化基体65侧壁为金属导板653。
在雾化基体65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气管651,可以提高进风侧611的进风通道数量,进而可以提高进风侧611进风量。如图10所示,在需要较大风量的时候,可以同时启用排风侧612和多个气管651;如图9所示,当风量需要无需很大时,可是通过控制阻尼器装置,关闭进风侧611口,气体只从多个气管651进入到折弯通风管61内。雾化组件652可以实现对药液或药粉的雾化,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对背部或腰部实现喷洒药液或药粉,药液或药粉可以通过导风支撑组件53均匀释放到患者背部。
折弯通风管61的排风侧612靠近椅座支撑部11一侧设有多个的第二弹簧66,多个第二弹簧66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底板67,固定底板67与椅座支撑部11固定连接。
通过多个第二弹簧66将折弯通风管61与固定底板67相连接,且固定底板67与椅座支撑部11固定连接,通过多个第二弹簧66可以消除在送风过程中折弯通风管61产生的抖动,保证送风的稳定性,解决送风产生的设备噪音问题,同时多个第二弹簧66可以提供支撑,即多个第二弹簧66进一步提供在第一、第二网体形变后排风壳体64与第一网体51之间的弹性支撑,多个第二弹簧66使得排风壳体64与第一网体51之间可以更加贴合,改变排风壳体64靠近第一网体51一端倾斜角度,可以改变送风角度。
以上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支撑体(1)和后支撑体(2),所述前支撑体(1)上配设座椅装置(3),所述后支撑体(2)上设有上肢锻炼装置(4),所述前支撑体(1)和后支撑体(2)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前支撑体(1)包括椅座支撑部(11)和椅背支撑部(12),所述座椅装置(3)包括椅座部(31)和椅背部(32),所述椅座部(31)和椅背部(32)分别与椅座支撑部(11)和椅背支撑部(12)对应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部(32)一侧设有腰靠(5),所述椅座支撑部(11)上设有送风组件(6),所述送风组件(6)用于对腰靠(5)送风,所述腰靠(5)包括第一网体(51),所述第一网体(51)与椅背部(32)部分贴合设置,所述第一网体(51)一侧设有曲面的第二网体(52),所述第一网体(51)朝向第二网体(52)一侧布设多个导风支撑组件(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锻炼装置(4)包括水平的第一支柱(41),所述后支撑体(2)与第一支柱(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柱(41)两侧均延伸设有第二支柱(42),所述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通过调节固定板(43)连接,所述第二支柱(42)朝向前支撑体(1)一侧设有水平转动的转动臂(44),所述转动臂(44)另一端设有把手(45),所述把手(45)的轴线与转动臂(44)转动平面垂直;
所述转动臂(44)中段转动连接有负荷杆(46),所述负荷杆(46)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柱(42),所述负荷杆(46)用于对转动臂(44)提供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板(43)固定连接第一支柱(41),所述调节固定板(43)与第二支柱(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柱(42)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调节固定板(43)上设有多个固定洞,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洞之间通过固定销(4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5)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把手基体(451),所述把手基体(451)之间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弹簧(452),所述把手基体(451)之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4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支撑组件(53)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涡状线形的导风基体(531),相邻所述导风基体(531)相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6)包括折弯通风管(61),所述折弯通风管(61)中段内设有排风扇(62),所述排风扇(62)将折弯通风管(61)隔断为进风侧(611)和排风侧(612),所述排风侧(612)与腰靠(5)相对设置,所述进风侧(611)设有阻尼器装置(63),所述阻尼器装置(63)用于控制进风侧(611)通道的开合状态;
所述折弯通风管(61)外套设有排风壳体(64),所述排风壳体(64)与折弯通风管(61)两端对应设有栅格排风口(6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611)靠近椅座支撑部(11)一侧连通设有雾化基体(65),所述雾化基体(65)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气管(651),所述雾化基体(65)内设有雾化组件(652),所述雾化基体(65)侧壁为金属导板(65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通风管(61)的排风侧(612)靠近椅座支撑部(11)一侧设有多个的第二弹簧(66),多个所述第二弹簧(66)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底板(67),所述固定底板(67)与椅座支撑部(1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体(2)顶部朝向前支撑体(1)一侧设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端部设有显示器(71),所述显示器(71)朝向座椅装置(3)设置。
CN202311148607.X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Pending CN116870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607.XA CN116870435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607.XA CN116870435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0435A true CN116870435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8607.XA Pending CN116870435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043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2752Y (zh) * 2007-06-14 2008-04-30 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的空调座椅
KR200440265Y1 (ko) * 2007-03-29 2008-06-03 김송학 의자용 등받이
CN201329822Y (zh) * 2008-12-23 2009-10-21 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腰靠结构
CN201870168U (zh) * 2010-06-22 2011-06-22 黄友成 一体式通风座垫
CN213188822U (zh) * 2019-05-16 2021-05-14 株式会社牧田 身体支承装置
CN112933532A (zh) * 2021-01-25 2021-06-11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呼吸内科用胸部康复锻炼辅助装置
CN214230625U (zh) * 2020-12-31 2021-09-21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场所用送风座椅
JP3234794U (ja) * 2021-08-25 2021-11-04 アルインコ株式会社 トレーニングベンチ装置
CN116592425A (zh) * 2023-05-05 2023-08-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40265Y1 (ko) * 2007-03-29 2008-06-03 김송학 의자용 등받이
CN201052752Y (zh) * 2007-06-14 2008-04-30 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的空调座椅
CN201329822Y (zh) * 2008-12-23 2009-10-21 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腰靠结构
CN201870168U (zh) * 2010-06-22 2011-06-22 黄友成 一体式通风座垫
CN213188822U (zh) * 2019-05-16 2021-05-14 株式会社牧田 身体支承装置
CN214230625U (zh) * 2020-12-31 2021-09-21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场所用送风座椅
CN112933532A (zh) * 2021-01-25 2021-06-11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呼吸内科用胸部康复锻炼辅助装置
JP3234794U (ja) * 2021-08-25 2021-11-04 アルインコ株式会社 トレーニングベンチ装置
CN116592425A (zh) * 2023-05-05 2023-08-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61840A1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 exerciser having convenient centralized control of air outlets built into a stationary exercise device
US10112029B2 (en) Bone conduction apparatus and multi-sensory brain integration method
US645092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exercises and back pain relief
JP3223107U (ja) 多機能スマートクッション
AU2019213348A1 (en) Bone Conduction Apparatus and Multi-Sensory Brain Integration Method
CN113749902B (zh)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腿部锻炼装置
CN111227563A (zh) 一种气压自适应平衡床垫
CN116870435A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RU2489190C2 (ru) Тренажерная система, стационарный шлемофон (варианты), мобильный шлемофон
JP2015202393A (ja) 治療用運動方法と治療用運動装置
CN109758351A (zh) 一种便于自我使用护理康复的医学按摩捶
CN114848255A (zh) 一种脊柱外科护理康复运动器
CN107811812A (zh) 一种中风病人康复装置
KR101830219B1 (ko) 자연 소리와 바람, 흔들림을 통해 해먹의 안락한 휴식과 심신안정을 제공하는 안마의자
RU103483U1 (ru) Тренажерный комплекс
CN214284094U (zh) 一种打游戏用的座椅
CN215915613U (zh) 一种带中药发热盒的按摩椅
CN219207903U (zh) 一种具备座椅通风功能的按摩椅坐垫
CN205924811U (zh) 一种脊椎保健用室内健身器材
CN214860918U (zh) 一种踏板结构及椭圆机
CN215840451U (zh) 一种艾灸诊疗椅
CN215538256U (zh) 一种压力可调式呼吸训练器
CN219127206U (zh) 一种头颈可旋转调节装置
CN219439600U (zh) 一种牵引装置
CN111530028B (zh) 一种主动参与式的脊柱矫正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