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6285A -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6285A
CN116866285A CN202310791282.0A CN202310791282A CN116866285A CN 116866285 A CN116866285 A CN 116866285A CN 202310791282 A CN202310791282 A CN 202310791282A CN 116866285 A CN116866285 A CN 116866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transmitted
data transmission
media indepen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12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雪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12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6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6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6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11Switch interfaces, e.g. port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9Integrated on microchip, e.g. switch-on-chip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涉及服务器领域,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直接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转换芯片将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将转换芯片输出的待传输数据及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驱动力更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数据处理需求的不断增大,对于服务器的结构灵活性和数据传输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器与交换机等外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服务器的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芯片通过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Interface,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接口与PHY(Physical Layer,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连接,PHY芯片再通过MDI(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媒体独立接口)与数据传输接口连接。
通过RGMII接口传输数据时对数据传输链路的长度有严格要求,在相关技术中常会由于结构限制导致数据传输链路过长,进而导致数据传输的速率下降,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后续需要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进而会拉长研发周期,增加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以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或者选择驱动力更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从而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避免额外增加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转换芯片、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及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转换芯片的数据输入端均用于输入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服务器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数据;
所述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
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用于将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
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转换芯片输出的待传输数据,以及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传输接口。
一方面,当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所述转换芯片和所述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位于输入输出板上时,所述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用于将所述转换芯片输出的所述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及将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
另一方面,所述连接器包括SLIMSAS连接器和零欧姆电阻;
所述转换芯片的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的数据输出端均与所述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以及所述零欧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转换芯片输出的所述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零欧姆电阻以COLAY的方式设置于所述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之间。
另一方面,还包括:
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初始化端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初始化信号后利用预存的初始化程序对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进行初始化。
另一方面,还包括:
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供电端连接的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供电。
另一方面,还包括简化媒体独立接口和网卡;
所述简化媒体独立接口设置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与所述网卡之间,以便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网卡。
另一方面,在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选通模块;
所述选通模块用于接收选通信号,并将所述选通信号发送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便所述物理收发器芯片将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发送所述选通信号的服务器。
另一方面,还包括与各个所述服务器一一对应的预留电阻;
所述预留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选通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预留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选通信号的输入端连接。
另一方面,各个所述服务器输出的选通信号的电平互不相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任一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包括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转换芯片、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直接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转换芯片将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将转换芯片输出的待传输数据及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驱动力更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以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或者选择驱动力更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从而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避免额外增加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以及数据传输接口4;
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的数据输入端和转换芯片2的数据输入端均用于输入待传输数据,其中,待传输数据为服务器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数据;
转换芯片2用于将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
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用于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
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用于将接收到的转换芯片2输出的待传输数据,以及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4。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RGMII接口传输数据时,由于结构限制导致数据传输链路过长,进而导致数据传输的速率下降,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后续需要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进而会拉长研发周期,增加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既支持以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也即RGMII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又支持以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也即SGMII(Serial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Interface,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因此,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传输待传输数据时,可以先以RGMII格式传输并测试当前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当前的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切换使用SGMII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以提高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预设要求,避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改版。也就是说,本申请中在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生产后能够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的实际测试结果选择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的通信接口,可以提高设计灵活性和适用性,降低后期改版的可能性。
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也即MAC芯片)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也即PHY芯片)之间的通信不受具体传输介质的影响,任何MAC芯片和PHY芯片都可以通过RGMII接口或者SGMII接口互联。RGMII连接和SGMII连接可以是指使用RGMII接口或者SGMII接口连接或者是同一块电路板上使用RGMII类型或者SGMII类型的走线。
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接收服务器的BMC内集成的MAC芯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MAC芯片通过下接PHY芯片实现与其他设备的网络数据的交互。PHY芯片向其他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需要先通过RGMII接口或者转换芯片2接收MAC芯片发送过来的待传输数据,MAC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为数字信号,PHY芯片将待传输数据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再通过MDI接口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数据传输接口4,其他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4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数据传输接口4可以为RJ45网口等,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中,服务器的MAC芯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同时输入至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和转换芯片2中,MAC芯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为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数据。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直接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将接收到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4,这是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条数据传输通道。转换芯片2将MAC芯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最终由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将接收到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4,这是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条数据传输通道。由于第二条数据传输通道采用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信号驱动力更强,数据传输速率更高。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图1中虚线均表示以SGMII格式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实线表示以RGMII格式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此处以图1中其中一个服务器发送待传输数据为例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支持两条数据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先选择其中一路进行待传输数据的传输,例如媒体访问控制芯片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直接发送给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最终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数据传输接口4,以便外接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4获取待传输数据。同时,对待传输数据的实际传输速率进行监测,若实际传输速率不符合要求则切换至第二条数据传输通道。也即,媒体访问控制芯片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先经过转换芯片2进行格式转换,转化芯片将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物理接口收发器将格式转换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数据传输接口4,以便外接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4获取待传输数据。由于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信号驱动力更强,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因此可以使待传输数据的实际传输速率满足预设要求,从而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避免额外增加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转换芯片2可以为RTL8211,PHY芯片可以为Marvell88E6321,数据传输接口4可以为RJ45接口。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以及数据传输接口4。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直接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转换芯片2将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将转换芯片2输出的待传输数据及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4。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驱动力更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兼容RGMII和更高传输速率的SGMII两种通信接口,提高设计灵活性,提高了多节点服务器的可靠性。当网络传输路径较长时,若实际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要求则可以由RGMII通信接口切换至更高传输速率的SGMII通信接口。同时主板与输入输出板通过SGMII信号连接,服务器内的信号插损满足通用参考设计,可进一步降低后期修改板卡设计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时,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连接器;
连接器用于将转换芯片2输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以及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由于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采用跨板设计,因此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中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将转换芯片2输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以及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起到数据传输桥梁的作用。
综上,本实施例在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采用跨板设计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连接器保证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依然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功能,且结构简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SLIMSAS连接器和零欧姆电阻;
转换芯片2的数据输出端和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的数据输出端均与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以及零欧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零欧姆电阻的第二端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
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
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转换芯片2输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
零欧姆电阻以COLAY的方式设置于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和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之间。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均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图1和图2中虚线均表示以SGMII格式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实线表示以RGMII格式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
连接器具体包括SLIMSAS连接器和零欧姆电阻,SLIMSAS连接器具有通用性,能够支持更高传输速率的信号,保证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传输能力。同时,零欧姆电阻以COLAY的方式设置于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和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之间。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端与转换芯片2的数据输出端和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的数据输出端连接,也即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以及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以及零欧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零欧姆电阻的第二端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
因此,当零欧姆电阻未被焊接在电路板上时,待传输数据直接输出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也即此时采用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当零欧姆电阻被焊接在电路板上时,待传输数据输出值零欧姆电阻,零欧姆电阻的第二端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转换芯片2输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也即此时采用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SLIMSAS连接器和零欧姆电阻实现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切换,保证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满足要求,避免板卡重新设计造成的人力浪费和成本浪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初始化端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初始化信号后利用预存的初始化程序对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进行初始化。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例如,图2中的存储模块可以为EEPROM。
考虑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需要加载程序等初始化操作,为了提高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在本实施例中在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中还设置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初始化程序,当存储模块接收到初始化信号后立即利用初始化程序对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进行初始化。此外,初始化信号可以为服务器发出的信号,例如服务器开机后发出初始化信号等,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供电端连接的供电模块,用于为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供电。
考虑到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需要供电,因此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中还设置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的供电端连接,对于供电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例如,供电模块可以为3.3V的standby电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简化媒体独立接口和网卡;
简化媒体独立接口设置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与网卡之间,以便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网卡。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
在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中还设置有简化媒体独立接口和网卡,简化媒体独立接口设置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与网卡之间,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能够通过简化媒体独立接口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网卡,网卡同样可接收待传输数据并基于待传输数据完成相关操作,扩展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选通模块;
选通模块用于接收选通信号,并将选通信号发送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以便物理收发器芯片将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接口4,其中,目标服务器为发送选通信号的服务器。
考虑到随着服务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处理需求的不断增大,对于服务器的结构灵活性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同时用到多个服务器发送待传输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当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未多个时,需要利用选通模块将多个服务器中唯一的目标服务器发送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接口4输出。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选通模块用于接收选通信号,并将选通信号发送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将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接口4。所谓目标服务器就是指发送选通信号的服务器,选通信号中可以包含发送选通信号的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因此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可以解析选通信号,进而确定目标服务器。
综上,通过本实施例中设置的选通模块能够在服务器为多个的情况下依然保证有序的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接口4,提高服务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各个服务器一一对应的预留电阻;
预留电阻的第一端与服务器用于发送选通信号的输出端连接,预留电阻的第二端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用于接收选通信号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还预留有与服务器一一对应的预留电阻,预留电阻的第一端与服务器用于发送选通信号的输出端连接,预留电阻的第二端与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用于接收选通信号的输入端连接,可通过预留电阻选通指定的目标服务器传输待传输数据至数据传输接口4。即使在选通模块出现故障时,选通信号还可以通过预留电阻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进一步提高服务器数据传输模块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以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和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位于输入输出板上的情况为例。图2中的R0即为预留电阻,图2中输入输出板上的转换芯片2可以使用Marvell88E6321,两个服务器节点的RGMII信号连接至Marvell 88E6321的Port6和Port2,同时使用零欧姆电阻将SGMII信号COLAY至Marvell 88E6321 Port0和Port1,并且预留SGMII通路,SLIMSAS连接器位于图2所示的虚线处,Marvell 88E6321的Port3引出MDI并连接RJ45连接器,Marvell 88E6321的Port5引出RMII接网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服务器输出的选通信号的电平互不相同。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考虑选通信号写操作的协调性,在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服务器输出的选通信号的电平互不相同。例如,在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个服务器输出的选通信号的电平与第二个服务器输出的选通信号的电平相反,避免在数据传输链路上产生数据冲突,以保证待传输数据能够顺利传输到数据传输接口4。因此,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能够根据选通信号的电平识别目标服务器,并将目标服务器发出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接口4进行输出。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在服务器数量为多个时能够准确可靠的输出目标服务器输出的待传输数据,并且可兼容RGMII和更高传输速率的SGMII两种通信接口,提高设计灵活性,提高了多节点服务器的可靠性。当网络传输路径较长时,若实际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要求则可以由RGMII通信接口切换至更高传输速率的SGMII通信接口。同时主板与输入输出板通过SGMII信号连接,服务器内的信号插损满足通用参考设计,可进一步降低后期修改板卡设计的可能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任一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包含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转换芯片2、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以及数据传输接口4。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直接将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转换芯片2将待传输数据由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3将转换芯片2输出的待传输数据及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1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数据传输接口4。
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驱动力更强的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传输待传输数据,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避免对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改版。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兼容RGMII和更高传输速率的SGMII两种通信接口,提高设计灵活性,提高了多节点服务器的可靠性。当网络传输路径较长时,若实际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要求则可以由RGMII通信接口切换至更高传输速率的SGMII通信接口。同时主板与输入输出板通过SGMII信号连接,服务器内的信号插损满足通用参考设计,可进一步降低后期修改板卡设计的可能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转换芯片、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及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转换芯片的数据输入端均用于输入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服务器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输出的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数据;
所述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转换为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并将转换格式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
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用于将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
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转换芯片输出的待传输数据,以及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待传输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传输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所述转换芯片和所述服务器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芯片位于主板上,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位于输入输出板上时,所述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用于将所述转换芯片输出的所述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及将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SLIMSAS连接器和零欧姆电阻;
所述转换芯片的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的数据输出端均与所述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以及所述零欧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
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输出的所述简化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转换芯片输出的所述串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格式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零欧姆电阻以COLAY的方式设置于所述SLIMSAS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初始化端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初始化信号后利用预存的初始化程序对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进行初始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的供电端连接的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供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简化媒体独立接口和网卡;
所述简化媒体独立接口设置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与所述网卡之间,以便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网卡。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选通模块;
所述选通模块用于接收选通信号,并将所述选通信号发送至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以便所述物理收发器芯片将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发送所述选通信号的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各个所述服务器一一对应的预留电阻;
所述预留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选通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预留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物理接口收发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选通信号的输入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服务器输出的选通信号的电平互不相同。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
CN202310791282.0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Pending CN116866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1282.0A CN116866285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1282.0A CN116866285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6285A true CN116866285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1282.0A Pending CN116866285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62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3604B (zh)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485总线智能扩展方法及装置
US8939798B2 (en)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intelligent patching system controllers and related methods, controllers and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s
CN101281783B (zh) 编制片内终结值的方法、系统及集成电路
CN101005376A (zh) 一种实现业务板和主控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US5572525A (en) GPIB extender with find listener protocol capabilities
CN102215067B (zh) 端口自协商方法和装置
CN101242284A (zh) 基于spi总线的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186440A (zh) 检测子卡在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20614B (zh) 一种自适应管理i2c和i3c设备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Scholz et al. Open 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ECSS CAN bus protocol for CubeSats
CN108712293B (zh) 单板管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1385283A (zh) 用于将忙碌介质信号发送至另一设备的方法与设备
US11394583B2 (en)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circuit and apparatus
US6609172B1 (en) Breaking up a bus to determine the connection topology and dynamic addressing
CN112131163A (zh) 一种pcie资源自动拆分电路及方法
CN116866285A (zh) 一种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服务器
CN104360977B (zh) 一种管理高速串行传输接口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60916A (zh) 通信电路、通信网络及通信异常处理方法
CN10915072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网卡
CN216772401U (zh) 一种主设备主控功能实现系统
CN113194048B (zh) 一种动态切换cpu与gpu拓扑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116584A (zh) 接口板卡、用户设备及cpu的测试系统
CN112199312B (zh) 通信设备的接口转换装置及通信系统
CN211349344U (zh) 一种主机板及服务器
CN108337143B (zh) 通信结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