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6335A -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6335A
CN116856335A CN202311011085.9A CN202311011085A CN116856335A CN 116856335 A CN116856335 A CN 116856335A CN 202311011085 A CN202311011085 A CN 202311011085A CN 116856335 A CN116856335 A CN 116856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lood control
box body
box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110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云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110110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6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6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633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02B3/106Temporary dyk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02B3/106Temporary dykes
    • E02B3/108Temporary dykes with a filling, e.g. filled by water or s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涉及防汛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包括多个防汛单元,防汛单元包括侧壁具有进水孔的箱体,箱体的内壁设置有挡水板,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导向筒,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筒,引流筒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挡水板移动的推杆,引流筒的下端侧壁具有引流孔,引流孔的内壁铰接有引流板,导向筒的侧壁具有能够与引流孔连通的过流槽,引流筒的下端设置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移动到导向筒下方时,能够横向移动,限位组件横向移动时能够驱动引流板转动以开启引流孔。能够通过箱体单元进行叠放,实现对水流高度进行适配;相邻箱体之间能够连接,提高整体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背景技术
防汛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保障防护区安全或根据实际的防汛需求,通常采用防汛箱的形式,形成防汛墙体,对水流进行阻拦工作。并且通常在防汛箱内部进行填充砂粒等,然后根据防汛位置范围的长度和水流高度情况,将若干个防汛箱进行叠放,但是叠放的箱体一体性差,容易出现被水流冲走的情况,并且防汛箱的配重填充物还需要额外找寻。
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2310671780.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汛装置,包括有箱体、升降轮和活动支撑架;箱体左侧设置有便于组装的楔形槽;楔形槽右侧设置有适配楔形槽进行组装的楔形块;箱体下侧安装有若干个可收纳打开便捷运输的升降轮;箱体上安装有对箱体受力时进行支撑的活动支撑架;还包括有第一防汛板、第二防汛板、第一均流柱、第二均流柱和锁止组件;箱体上安装有可转动收纳对防汛高度进行调节的第一防汛板;第一防汛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水流接触面积进行分压的第一均流柱;第一防汛板上安装有可转动收纳的第二防汛板;第二防汛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水流接触面积进行分压的第二均流柱;第一防汛板和第二防汛板上均设置有一个防止第一防汛板和第二防汛板倒伏的锁止组件。
上述专利文献通过第一防汛板和第二防汛板对箱体的防汛高度进行调节,使得箱体防汛高度随着水流高度上升进行调节。但是第一防汛板的宽度限制了其最大防汛高度,当水流高度落差或涨幅较大时,其能够很好地对水流进行阻挡,若将多个防汛箱进行叠放时,相邻防汛箱之间的一体性较差,容易出现脱离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能够通过箱体单元进行叠放,实现对水流高度进行适配;相邻箱体之间能够连接,提高整体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包括多个可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的防汛单元,所述防汛单元包括侧壁具有进水孔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能够封堵所述进水孔的挡水板,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导向筒,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筒,位于上方的箱体的引流筒用于与位于下方的箱体的导向筒配合,所述引流筒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挡水板移动的推杆,所述引流筒的下端侧壁具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内壁铰接有能够封堵所述引流孔的引流板,所述导向筒的侧壁具有能够与所述引流孔连通的过流槽,所述引流筒的下端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移动到所述导向筒下方时,能够横向移动以与所述导向筒的底壁形成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组件横向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引流板转动以开启所述引流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水孔两侧的导轨,所述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导轨相互连接并能够沿其滑动,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用于与所述推杆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限位杆、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引流筒的下端外壁,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筒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相互连接,以使所述限位杆具有沿所引流筒径向向外移动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侧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面。
优选的,所述引流筒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筒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流筒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引流孔相互连通的让位槽,所述引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引流板贯穿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与所述引流孔的内壁相互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让位槽的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位于所述引流板远离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推动所述引流板移动以开启所述引流孔。
优选的,位于最下方的防汛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柱和定位支腿,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箱体相互连接、下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定位支腿的容置腔,所述定位支腿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定位支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定位支腿内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铰接有多个限位针,所述定位支腿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针通过的通槽,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支腿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为半球形,所述定位杆能够挤压所述限位针沿向外的方向翻转。
优选的,所有的所述限位针外壁设置有卡槽,所有的所述限位针形成的整体外套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弹性圈。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壁设置有滑块,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有滑槽,位于水平方向上相邻的箱体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连接。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多个防汛单元能够沿竖直方向叠放设置,能够根据实际防汛需求进行安装,满足多种使用环境的需求,并且防汛单元之间可以现场拼接,便于对防汛单元进行运输。防汛单元的箱体中部开设有进水口,能够通过水增加箱体的整体配重,不需要再单独使用砂粒等增加箱体的配重;在安装或增加箱体的过程中,位于下端的箱体通过进水口即可关注水,当需要安装上端的箱体时,上端的箱体的引流孔与导流管形成密封结构,在对上方的箱体关注水的过程中,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且通限位结构能够与导向筒形成限位结构,实现两个箱体的连接,引流板在限位结构的驱动下开启引流孔,实现对下端的箱体进一步进行注入水,并且挡水板对进水孔进行封堵,使箱体内部保持相对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个防汛单元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固定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箱体,11-进水孔,12-挡水板,121-定位凸缘,13-导轨,20-导向筒,21-过流槽,30-引流筒,31-引流孔,32-让位槽,33-引流板,331-销轴,34-复位弹簧,40-限位组件,41-限位块,42-限位杆,421-导向面,43-限位弹簧,44-固定块,50-固定组件,51-固定柱,511-容置腔,52-定位支腿,521-通槽,53-压缩弹簧,60-定位杆,70-定位环,71-限位针,72-弹性圈,80-滑块,9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包括多个可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的防汛单元,防汛单元包括侧壁具有进水孔11的箱体10,箱体10的内壁设置有能够封堵进水孔11的挡水板12,箱体10的上端设置有导向筒20,箱体10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筒30,位于上方的箱体10的引流筒30用于与位于下方的箱体10的导向筒20配合,引流筒30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挡水板12移动的推杆90,引流筒30的下端侧壁具有引流孔31,引流孔31的内壁铰接有能够封堵引流孔31的引流板33,导向筒20的侧壁具有能够与引流孔31连通的过流槽21,引流筒30的下端设置限位组件40,限位组件40移动到导向筒20下方时,能够横向移动以与导向筒20的底壁形成限位结构,限位组件40横向移动时能够驱动引流板33转动以开启引流孔31。
具体地,箱体10内可以设置一个进水口,也可以设置多个进水口,每个进水口处均配设挡水板12,挡水板12初始状态为位于进水口上端,使进水口处于打开的状态。箱体10在安装的过程中,直接向下移动即可,在安装的过程中实现对内部水的填充,仅需要对位于最上方的箱体10进行注入水操作即可。当自下而上顺次安装箱体10时,位于上方的箱体10的引流筒30对齐导向筒20即可,引流筒30的外径与导向筒20的内径相匹配,即当引流筒30位于导向筒20内时,引流筒30的外壁与导向筒20的内壁形成相对密封结构,引流筒30的引流板33处于封堵的状态,位于上方的箱体10在重力或人为外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移动到引流孔31与过流槽21对齐的状态时,此时引流板33仍处于封堵状态,引流筒30继续向下移动,直到限位组件40移动到导向筒20的下方时,限位组件40横向移动与导向筒20形成限位结构,限位组件40横向移动的同时,驱动引流板33开启引流孔31,进而使两个箱体10相连通,位于上方的箱体10内的水进入到下方的箱体10内,保证下方的箱体10内部充满水。引流筒3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位于引流筒30下端的推杆90推动挡水板12封堵进水孔11,使箱体10内部保持相对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挡水板12的外围边缘可以设置呈环形的密封圈,保证封堵进水孔11的密封效果。位于上方的箱体10自动向下移动,能够同时对多个箱体10进行快捷安装,不需要人工手动单个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在安装的过程中,位于下方的箱体10内部可能填充满水,也可以未填充满水,填充满水的情况为水流的高度位于箱体10的上方,此时在安装的过程中,箱体10内部的部分水还会通过进水口排出;当水流的高度略高于进水口,低于箱体10的上端面时,箱体10内部的水为未充满状态通过位于上方的箱体10能够对齐进行补充,保证箱体10能够充满水。
优选的,箱体10的侧壁设置有位于进水孔11两侧的导轨13,挡水板12的两端与导轨13相互连接并能够沿其滑动,挡水板12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定位凸缘121,定位凸缘121用于与推杆90配合。
具体地,在挡水板12的两侧还可设置燕尾块或T字形块,在导轨13的内侧壁开设与燕尾块或T字形块相互适配的凹槽,提高其一体性,优选的,挡水板12与导轨13为阻尼配合,即挡水板12能够保持位于上方的状态,当其受到推杆90的推力作用时,能够沿导轨13移动实现对进水口的封堵。
优选的,限位组件40限位杆42、限位块41和限位弹簧43,限位块41设置在引流筒30的下端外壁,限位杆42贯穿限位块41,限位弹簧43的一端与引流筒30相互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杆42相互连接,以使限位杆42具有沿所引流筒30径向向外移动的趋势。
具体地,通过限位杆42、限位块41和限位弹簧43,使限位杆42始终具有向外移动的趋势,当限位组件40位于导向筒20的内部时,限位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一旦当限位杆42移动到导向筒20的下方时,导向杆在限位弹簧43的作用下自动横线移动,与导向筒20的底壁形成限位结构。
优选的,限位杆42的外侧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面421。
具体地,通过设置导向面421,在限位杆42位于导向筒20的管口时,管口对导向杆的导向面421施加横向的水平分力,使限位弹簧43被压缩,限位组件40顺利进入到导向筒20内。
优选的,引流筒30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筒体结构。
如图2所示,优选的,引流筒30的下端开设有与引流孔31相互连通的让位槽32,引流板33的下端位于让位槽32内,引流板33贯穿设置有销轴331,销轴331的两端与引流孔31的内壁相互连接,引流板33与让位槽32的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4,限位组件40设置有位于引流板33远离复位弹簧34一侧的固定块44,固定块44用于推动引流板33移动以开启引流孔31。
具体地,引流板33的下端通过复位弹簧34以及引流孔31与让位槽32处形成的台阶进行定位,保证引流板33处于竖直状态时,能够对引流孔31进行封堵。当限位组件40横向移动时,设置在限位杆42上的固定块44也横向移动,固定块44推动引流板33绕销轴331转动,此时复位弹簧34被压缩,引流板33开启引流孔31,引流孔31与引流槽连通,进而实现两个箱体10相互连通。
如图4所示,优选的,位于最下方的防汛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50,固定组件50包括固定柱51和定位支腿52,固定柱51的上端与箱体10相互连接、下端开设有用于容置定位支腿52的容置腔511,定位支腿52与容置腔51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53。
具体地,通过固定柱51、定位支腿52和压缩弹簧53,在定位支腿52插入到泥土中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优选的,定位支腿5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定位支腿52内部设置有定位环70,定位环70上铰接有多个限位针71,定位支腿5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限位针71通过的通槽521,容置腔511设置有定位杆60,定位杆60的端部位于定位支腿52的内部,定位杆60的端部为半球形,定位杆60能够挤压限位针71沿向外的方向翻转。
具体地,在通过固定组件50对箱体10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压缩弹簧53被进一步压缩,定位支腿52相对向上移动,定位杆60相对定位支腿52向下移动,定位环70的外径小于定位杆60的外径,定位杆60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定位杆60挤压限位针71向外摆动,多个限位针71均同时向外翻转形成倒刺结构,增加固定组件50的抓地力,调高箱体10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有的限位针71外壁设置有卡槽,所有的限位针71形成的整体外套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弹性圈72。
具体地,通过弹性圈72,使所有的限位针71具有向内移动的趋势,保证能够通过定位杆60挤压限位针71向外翻转。
优选的,箱体10的一侧壁设置有滑块80,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有滑槽,位于水平方向上相邻的箱体10之间通过滑块80与滑槽配合连接。
具体地,滑块80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箱体10的侧壁通过滑块80和滑槽配合实现快捷连接,固定组件50插入到底面时为竖直方向移动,竖直方向的相邻箱体10安装方向也为竖直方向,上述三者安装过程中的移动方向均为竖直方向,保证安装过程中便利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可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的防汛单元,所述防汛单元包括侧壁具有进水孔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能够封堵所述进水孔的挡水板,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导向筒,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筒,位于上方的箱体的引流筒用于与位于下方的箱体的导向筒配合,所述引流筒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挡水板移动的推杆,所述引流筒的下端侧壁具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内壁铰接有能够封堵所述引流孔的引流板,所述导向筒的侧壁具有能够与所述引流孔连通的过流槽,所述引流筒的下端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移动到所述导向筒下方时,能够横向移动以与所述导向筒的底壁形成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组件横向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引流板转动以开启所述引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水孔两侧的导轨,所述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导轨相互连接并能够沿其滑动,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用于与所述推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限位杆、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引流筒的下端外壁,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筒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相互连接,以使所述限位杆具有沿所引流筒径向向外移动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外侧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筒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引流孔相互连通的让位槽,所述引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引流板贯穿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与所述引流孔的内壁相互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让位槽的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位于所述引流板远离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推动所述引流板移动以开启所述引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防汛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柱和定位支腿,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箱体相互连接、下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定位支腿的容置腔,所述定位支腿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定位支腿内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铰接有多个限位针,所述定位支腿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针通过的通槽,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支腿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为半球形,所述定位杆能够挤压所述限位针沿向外的方向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限位针外壁设置有卡槽,所有的所述限位针形成的整体外套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弹性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壁设置有滑块,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有滑槽,位于水平方向上相邻的箱体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连接。
CN202311011085.9A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Withdrawn CN116856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1085.9A CN116856335A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1085.9A CN116856335A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6335A true CN116856335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5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11085.9A Withdrawn CN116856335A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63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9688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9688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箱
CN117779688B (zh) * 2024-02-26 2024-05-03 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56335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CN105517912B (zh) 具有自携式附接构件的可塌缩可堆叠集装箱
WO2014127931A1 (de) Hebeeinrichtung für offshore-plattformen
CN116201069A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用的防汛箱
CN113684864B (zh) 一种防跳动的新型下水道井盖
CN114753390B (zh) 一种可调式水利围堰
CN115075187B (zh) 一种模块化地库入口挡水系统
CN215556345U (zh) 一种饲料成品码垛设备
CN113789757A (zh) 一种用于度汛工程的装配式防洪堤
CN213448367U (zh) 一种采用无损加高的水闸混凝土翻板闸门
CA31716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gravity and buoyancy engine
CN111959720A (zh) 一种水利工程坝内深水施工输送装备
CN219011306U (zh) 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装置
CN215529558U (zh)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防汛箱
CN114811188B (zh) 市政水管道施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20847365U (zh) 一种防汛抢险用快速简易防洪挡水墙
CN220641269U (zh) 一种基于弹簧合页的分段式滑道结构
CN215326015U (zh) 一种折页机的辅助出料装置
CN218322871U (zh) 一种多层级封闭式不锈钢井盖
CN107673246A (zh) 一种内爬塔吊限位导向装置
CN219508621U (zh) 一种用于河道清淤的临时围堰
CN211948305U (zh) 一种自动泄洪翻板钢坝闸门
CN116971471B (zh) 雨污智能分流阀
CN215409484U (zh) 一种高密封性液控单向阀
CN218145261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自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