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2881A -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2881A
CN116852881A CN202310960500.9A CN202310960500A CN116852881A CN 116852881 A CN116852881 A CN 116852881A CN 202310960500 A CN202310960500 A CN 202310960500A CN 116852881 A CN116852881 A CN 116852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ssembly
ribbon
controlling
power gener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05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kai Cod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kai Co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kai Cod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kai Co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05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2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2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04Ink-ribbon guides
    • B41J35/08Ink-ribbon guides with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第二驱动组件及控制模块;第一驱动组件通过色带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控制模块与第一、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控制模块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色带反向行进预设距离;还在热打印阶段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块以使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色带反向行进热打印距离。本案实现色带张力的稳定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热转印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转印系列打印机中,为使得色带上的热转印材料转印到包装膜上,需要保持色带张力在一定范围内,转印一副图案结束后,需要进给色带,重复下一次转印操作,对于连续式热转印,不仅仅包括色带正向行走,同时为了节约色带,需要将色带反向拉伸一定位置,确保色带连续转印,这一过程,都需要色带保持一定张力。
对于常规热转印打印机,包括了收卷和放卷步进电机,色带行走时,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保持同步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包括机械和压力方式进行张力控制,确保张力稳定。但是这些方式机械结构和控制相对复杂,张力检测滞后,使得张力存在不稳定;在打印过程中,打印不清楚,质量不一致,容易断带或制约打印速度,同时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实现了在热打印过程中色带张力的稳定控制。
为达到以上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色带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预设距离;
还用于在热打印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热打印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相第一定子线圈、第一转子、至少一第一阻尼电阻、至少一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所述第一定子线圈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一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并联连接;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并控制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所述发电制动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相第二定子线圈、第二转子、至少一第二阻尼电阻及至少一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所述第二定子线圈的个数相同;
所述第二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二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并联连接;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并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处于所述发电制动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及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电机模式;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所述发电制动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张力确定单元;
所述张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阻尼电阻或者所述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检测所述色带上的色带张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打印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热打印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所述热打印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包括:
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预设距离;
判断所述预设距离是否大于初始化距离;
若是,则进入热打印阶段,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热打印距离。
可选的,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并控制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电机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
可选的,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并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电机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阻尼电阻上或者所述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
根据所述第一阻尼电阻上或者所述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检测所述色带上的色带张力。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色带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这样在初始化阶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预设距离;这样保证了在热打印初始化阶段色带张力的稳定控制,避免了驱动组件同步行进可能导致色带张力的不稳定问题;同时在在热打印阶段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块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如此实现了热打印过程中色带张力的稳定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0、第二驱动组件20及控制模块30;第一驱动组件10通过色带40与第二驱动组件20连接;控制模块30与第一驱动组件10及第二驱动组件20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模块30,用于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色带40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色带40反向行进预设距离;
还用于在热打印阶段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再切换为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再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以使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还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还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色带反向行进热打印距离。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20均包括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电机模式,一种是发电制动模式;各驱动组件在电机模式下产生牵引力带动驱动组件向前运动;各驱动组件在发电制动模式下产生制动力阻止驱动组件向前运动而向后运动;
实际热打印过程分为初始化阶段及热打印阶段,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模块30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若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电机模式产生的牵引力大于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下产生的制动力,色带40正向行进,当色带40正向行进预设距离,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切换为电机模式,若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下的制动力小于第二驱动组件20切换为电机模式产生的牵引力,色带40反向行进预设距离;如此在初始化阶段,由于两驱动组件沿相反方向运动,非沿同步方向运动,使得色带恒保持稳定。
同时在热打印阶段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再切换为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再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若处于电机模式下第一驱动组件10产生的牵引力大于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下的第二驱动组件20产生的制动力,色带正向行进;为节省色带,确保色带连续转印,当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还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20还切换为电机模式,若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下的第一驱动组件10产生的制动力小于处于电机模式下的第二驱动组件20产生的牵引力,这样色带反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如此在热打印阶段,由于两驱动组件沿相反方向运动,非沿同步方向运动,使得色带恒保持稳定。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至少两相第一定子线圈11(图2中示意出包括三相第一定子线圈)、第一转子12、至少一第一阻尼电阻13、至少一第一控制开关14;第一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第一定子线圈的个数相同;第一阻尼电阻13及第一控制开关14串联连接;第一定子线圈11与第一阻尼电阻13及第一控制开关14并联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20包括至少两相第二定子线圈21、第二转子22、至少一第二阻尼电阻23及至少一第二控制开关24;第二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第二定子线圈21的个数相同;第二阻尼电阻23及第二控制开关24串联连接;第二定子线圈21与第二阻尼电阻23及第二控制开关24并联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10及第二驱动组件20在电机模式下时,与两相电机或者三相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即控制模块30输出脉冲电流至各相定子线圈,各相定子线圈内产生磁场,与转子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带动转子转动,从而使得两相电机或者三相电机转动;
第一驱动组件10及第二驱动组件20中任一驱动组件在发电制动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控制模块30不输出脉冲电流至各相定子线圈,此时由于另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则会带动该驱动组件内的转子转动,从而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各相定子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样各相定子线圈、阻尼电阻及控制开关构成的各闭合回路产生阻尼电流,该阻尼电流产生阻止转子运动的制动力;其中,阻尼电流的大小与该制动力成正比,同色带张力也成正比;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节控制开关的频率调节阻尼电流的大小,从而调节制动力的大小,从而调节色带张力的大小;或者也可通过调节阻尼电阻的大小调节阻尼电流的大小。
具体的,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电机模式,即控制模块30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驱动组件10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11,并控制各第一控制开关13断开以使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电机模式;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即控制模块30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电机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11,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开关14以预设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第一电机组件1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同样地,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电机模式,即控制模块30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驱动组件20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21,并控制第二控制开关23断开以使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电机模式;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即控制模块30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电机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21,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开关23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第二电机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驱动组件的定子线圈的个数可以为两相,也可以为三相;这里对驱动组件内的定子线圈个数不作具体的限定;另外,各驱动组件的阻尼电阻及控制开关的个数也可以实际需求驱动组件在发电制动模式下产生的制动力的大小而定,若需求产生的制动力较大,则阻尼电阻及控制开关的个数可以与定子线圈的个数设置相同;若需求产生的制动力较小,则阻尼电阻及控制开关的设置个数可以小于定子线圈的个数;示例性的,若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定子线圈为两相,则第一阻尼电阻及第一控制开关的个数可以均设置为1个,也可以设置为2个;若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定子线圈为三相,则第一阻尼电阻及第一控制开关的个数可以均设置为一个,两个,或三个,这里驱动组件内的阻尼电阻及控制开关的个数不作具体的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2,控制模块30包括第一控制器31及第二控制器32;第一控制器31,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或者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电机模式;第二控制器32,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0或者第二驱动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其中,将第一控制器31和第二控制器32分开设置,分别用于电机模式及发电制动模式控制,可以实现冗余控制。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2,控制模块30还包括张力确定单元33;张力确定单元33,用于根据第一阻尼电阻,或者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检测色带上的色带张力。其中,阻尼电流的大小与该制动力成正比,同色带张力也成正比;本实施例中张力确定单元33可根据第一阻尼电阻,或者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实时检测色带上的色带张力,检测精度及准确度更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检测导致的整体系统结构复杂,精度较低的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色带反向行进预设距离;
S120、判断预设距离是否大于初始化距离;
S130、若是,则进入热打印阶段,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电机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块以使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及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电机模块以使色带反向行进热打印。
本方案,在热打印初始化阶段及热打印阶段,由于两驱动组件沿相反方向运动,非沿同步方向运动,使得色带恒保持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机模式及发电制动模式的控制过程进行细化,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在初始化阶段时,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并控制各第一控制开关断开以使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并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电机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开关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第二电机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
具体的,参照图2,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至少两相第一定子线圈11、第一转子12、至少一第一阻尼电阻13、至少一第一控制开关14;第一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第一定子线圈的个数相同;第一阻尼电阻13及第一控制开关14串联连接;第一定子线圈11与第一阻尼电阻13及第一控制开关14并联连接;第二驱动组件20包括至少两相第二定子线圈21、第二转子22、至少一第二阻尼电阻23及至少一第二控制开关24;第二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第二定子线圈21的个数相同;第二阻尼电阻23及第二控制开关24串联连接;第二定子线圈21与第二阻尼电阻23及第二控制开关24并联连接;
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驱动组件10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11,并控制各第一控制开关13断开,可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10处于电机模式,从而产生正向牵引力;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驱动组件20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21,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开关23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可以使得第二电机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从而产生反向制动力;这样在初始阶段时,保证了色带张力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机组件20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下时,需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开关24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即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第二控制开关24打开,产生较大的制动力,也可以控制其中一个第二控制开关24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产生一定的制动力;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开关24的打开个数可根据实际需求制动力的大小而定,这里不作具体的限定。
S220、判断色带的行进预设距离是否大于正向初始化距离;
S230、若是,则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开关以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第一电机组件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并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并控制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以使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
其中,第一电机组件在由电机模式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过程中,可以控制第一可变开关频率较低些,以确保阻尼电流变化较小,可以很好的保证色带平稳切换;当切换完成后,可以调节第一可变开关频率较高些,如此可以使得色带张力更大些;同样地,第二驱动组件在由发电制动模式切换为电机模式过程中,可以提前将第二可变开关频率调低些,可以很好的保证色带平稳切换。
S240、判断色带的行进预设距离是否大于反向初始化距离;
S250、若是,则进入热打印阶段,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并控制各第一控制开关断开以使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回电机模式;并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电机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开关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第二电机组件再切换回发电制动模式;
S260、判断色带的行进预设距离是否大于热打印距离;
S270、若是,则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一电机内的各第一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开关以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第一电机组件还切换为发电制动模式;并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第二定子线圈,并控制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以使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回电机模式,直至色带反向行进热打印距离。
本实施例,具体结合各驱动组件的构成,进一步对电机模式及发电制动模式的控制过程进行细化,实现了在不同热打印阶段色带张力的稳定控制。
另外,本实施例中保持色带张力稳定的同时,在热打印初始化阶段或者热打印阶段,还可以接收第二阻尼电阻上或者第一阻尼电阻上的电流;从而根据第二阻尼电阻或者第一阻尼电阻上的电流实时检测色带上的色带张力。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色带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预设距离;
还用于在热打印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热打印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相第一定子线圈、第一转子、至少一第一阻尼电阻、至少一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所述第一定子线圈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一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并联连接;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并控制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所述发电制动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相第二定子线圈、第二转子、至少一第二阻尼电阻及至少一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阻尼电阻的最大个数与所述第二定子线圈的个数相同;
所述第二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二阻尼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并联连接;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并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处于所述发电制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及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电机模式;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所述发电制动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张力确定单元;
所述张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阻尼电阻或者所述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检测所述色带上的色带张力。
6.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所述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包括:
在初始化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预设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预设距离;
判断所述预设距离是否大于初始化距离;
若是,则进入热打印阶段,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再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以使所述色带正向行进热打印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发电制动模式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切换为所述电机模式以使所述色带反向行进所述热打印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一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并控制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一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一电机内的各所述第一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第一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二转动指令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并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电机模式;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具体为:
根据第二制动指令控制不输出脉冲电流至所述第二电机内的各所述第二定子线圈,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以第二可变开关频率打开以使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处于发电制动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阻尼电阻上或者所述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
根据所述第一阻尼电阻上或者所述第二阻尼电阻上的电流检测所述色带上的色带张力。
CN202310960500.9A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852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0500.9A CN116852881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0500.9A CN116852881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2881A true CN116852881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3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0500.9A Pending CN116852881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28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87105B2 (ja) リニア同期モータ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6068956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EP2238679B1 (en) Moto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otor,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motor
AU2004208342A1 (en) Phase advance angle optimization for brushless motor control
JP4979646B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US20180076750A1 (en) Controller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96729B2 (ja) 交流モータ制御装置
US20180175751A1 (en) Controller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349973A (ja) 記録装置
CN103918173B (zh) 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
CN116852881A (zh)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色带张力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JP3419239B2 (ja) モータの制御装置並びにその位置補正方法
JP4168287B2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の駆動装置および同期運転引き込み方法
US5554916A (en) Method of starting a sensorless motor
JPH07163182A (ja) モ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JP4052075B2 (ja) Sr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US5117164A (en) Linear driving apparatus
CN112313081A (zh) 打印机
JPH04292973A (ja)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のキャリッジ初期位置設定方法
EP0533061B1 (en) Method for easily starting a DC motor apparatus
KR100314184B1 (ko) 동기리럭턴스모터의속도제어방법및장치
JP3149600B2 (ja) 電気自動車用永久磁石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JP4079385B2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JPH028559B2 (zh)
KR0162434B1 (ko) 스위치드 리럭턴스 모터의 속도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