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8766A - 马达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8766A
CN116848766A CN202180093782.6A CN202180093782A CN116848766A CN 116848766 A CN116848766 A CN 116848766A CN 202180093782 A CN202180093782 A CN 202180093782A CN 116848766 A CN116848766 A CN 116848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gion
motor
circuit region
termin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37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裕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48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8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1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 H02P25/22Multiple windings; Windings for more than three pha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28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by a mutually correlated lay-out of printed circuit trace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in mounted conn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5/00Stee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15/02Steering position indicators ; Steering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teering aids
    • B62D15/021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 B62D15/0235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by measuring or deriving directly at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boards, i.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r similar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9Electromo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51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马达控制装置。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42)以及设置于基板并生成与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的传感器(71A、71B)。基板具有以分界线(BL)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分别具有功率电路区域(A11、A12)、控制电路区域(A21、A22)、将电信号向控制电路区域传送的信号路径(R3、R4)、及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向功率电路区域(A11、A12)传送的电力路径(R1、R2)。信号路径设置为从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电力路径及功率电路区域。

Description

马达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存在具有两个供电系统的马达。马达具有两组以三相为一组的绕组。该马达的控制装置分别单独控制对两组绕组的供电。马达的控制装置具有单个基板、两个逆变器、单个旋转角传感器以及两个控制部。这些逆变器、旋转角传感器以及控制部设置于基板。
逆变器将从电源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旋转角传感器具有两个检测电路。这些检测电路分别检测马达的旋转角。各控制部具有微机。各微机基于通过对应的系统的检测电路检测的马达的旋转角,来控制两个供电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逆变器。由此,分别将三相交流电向两组绕组供给。
在基板上有规律地配置有包含各系统的逆变器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包含旋转角传感器以及微机的控制相关的电子部件。旋转角传感器从马达的轴向观察,设置在基板的中心附近。各系统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以及控制相关的电子部件设置为从马达的轴向观察,以通过基板的中心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92583号公报
在包含专利文献1的现有的马达的控制装置中,基板具有信号线以及电源线。信号线是用于传送电信号的布线。电源线是用于传送电力的布线。例如,由旋转角传感器生成的电信号经由信号线被向微机传送。另外,来着电源的电力经由电源线被向逆变器传送。在电源线中流动比信号线大的值的电流。因此,由于基板的电子部件以及布线的布局,例如存在受到从电源线发出的磁场的影响而使噪声与电信号重叠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是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的马达控制装置。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供给的电力;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的供电;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分别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供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搭载的马达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马达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的马达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设置于图2的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马达控制装置具体化为马达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马达装置11具有马达12以及控制装置13。作为马达12例如采用三相无刷马达。马达12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控制装置13设置在马达12的轴向端部。控制装置13按每个系统独立地控制对马达12中的两个系统的绕组的供电。控制装置13相当于马达控制装置。
马达12具有一端被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21、以及堵塞壳体21的开口的盖22。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定子23、母线模块24以及转子25。
定子23以与壳体21的内周面嵌合的状态而被固定。定子23具有圆筒状的铁芯31、两个绝缘体32、33以及多个线圈34。绝缘体32设置在铁芯31的第一端部,绝缘体33设置在铁芯31的第二端部。多个线圈34经由绝缘体32、33而卷绕在铁芯31。多个线圈34构成了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
母线模块24以位于盖22与定子23之间的方式设置在定子23的端部。母线模块24具有圆筒状的支架35以及多个母线36。支架35是合成树脂制的。支架35的形状为圆筒状。各母线36由支架35保持。对应的线圈34的端部与各母线36适当地连接。经由对应的母线36向各线圈34供给三相交流电。
转子25插通到定子23以及母线模块24的内周。转子25具有带阶梯的圆柱状的旋转轴37以及固定于旋转轴37的外周面的圆筒状的转子磁铁38。旋转轴37经由设置在壳体21的内底部以及盖22的两个轴承39A、39B支承为能够旋转。旋转轴37的第一端部贯通壳体21的底壁并向外部突出。旋转轴37的第二端部朝向控制装置13延伸。
如图2所示,盖22从壳体21的开口端部朝向外部稍微突出。与马达12的第一绕组对应的三个马达端子36A以及与马达12的第二绕组对应的三个马达端子36B从盖22的外端面向壳体21的外侧突出。这些马达端子36A、36B是三相母线36的一部分。马达端子36A、36B即母线36的端部以非接触的方式贯通盖22并被向马达12的外部导出。盖22例如是铝等热传导性优异的金属制。盖22的形状是圆柱状。盖22用作保持轴承39A的轴承支架。另外,盖22用作促进散热的散热器。
三个马达端子36A以及三个马达端子36B分别设置在盖22的周缘部分。三个马达端子36A和三个马达端子36B在盖22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三个马达端子36A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设置有中央的马达端子36A的位置处的相对于盖22的外周的切线方向立起排成一排。同样,三个马达端子36B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设置有中央的马达端子36B的位置处的相对于盖22的外周的切线方向立起排成一排。
盖22具有收纳孔22A。收纳孔22A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设置在盖22的中央。收纳孔22A沿马达12的轴向贯通盖22。将马达12的旋转轴37的端部插入收纳孔22A。在旋转轴37的端部固定有圆柱状的永久磁铁70。永久磁铁70的外径设定为比收纳孔22A的内径短的长度。永久磁铁70是所谓的两极磁铁。以沿着永久磁铁70的直径的直线为界,一半被磁化为N极,另一半被磁化为S极。永久磁铁70被收纳于收纳孔22A的内部。永久磁铁70在马达12的轴向上,位于比盖22的外端面靠内侧。即、永久磁铁70在马达12的轴向上,没有从盖22的外端面向外部突出。
接着,对控制装置13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3具有外壳41、基板42以及罩43。
外壳41固定于马达12的轴向端部,详细而言固定于壳体21的开口端部。外壳41是铝等热传导性优异的金属制。外壳41被用作促进散热的散热器。外壳41的形状是一端开口的箱体状。外壳41的开口朝向与马达12相反的一侧(图2中的上侧)。外壳41具有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与马达12重叠的部分、以及向马达12的侧方突出的部分。
外壳41具有嵌合孔41D。嵌合孔41D设置在外壳41的底壁的与马达12对应的部分。嵌合孔41D沿马达12的轴向贯通外壳41的底壁。嵌合孔41D的内径设定为比马达12的盖22的外径稍长的长度。嵌合孔41D能够与盖22的从壳体21的端部向外部突出的部分嵌合。
外壳41具有构成期外周的四个侧壁。这些侧壁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包含在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两个长侧壁以及在长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两个短侧壁。两个短侧壁中的与嵌合孔41D接近的一侧的短侧壁沿着马达12的外周弯曲为圆弧状。
外壳41具有三个连接器嵌合部41A、41B、41C。三个连接器嵌合部41A、41B、41C安装在外壳41的向马达12的侧方突出的部分的底面。三个连接器嵌合部41A、41B、41C的形状分别是方形筒状。连接器嵌合部41A的尺寸比其它两个连接器嵌合部41B、41C的尺寸大。两个连接器嵌合部41B、41C的尺寸是相同的程度。三个连接器嵌合部41A、41B、41C沿着外壳41的与圆弧状的短侧壁在长边方向上对置的平板状的短侧壁排成一排。连接器嵌合部41A、41B、41C分别向与外壳41开口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图2中的下侧)开口。
例如,从电池等直流电源延伸的布线的插头连接器嵌合在连接器嵌合部41A。在连接器嵌合部41A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源端子以及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分别与基板42连接。
从马达装置11的外部设备延伸的布线的插头连接器分别嵌合在两个连接器嵌合部41B、41C。作为外部设备例如可举出检测用于马达12的控制的物理量的传感器、在与控制装置13之间收发信息的其它控制装置。在两个连接器嵌合部41B、41C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信号端子。信号端子与基板42连接。
基板42收纳于外壳41的内部。即、在马达12的轴向上,基板42与该马达12并排设置。基板42的板厚方向与马达12的轴向平行。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基板42的外周的轮廓与外壳41的内周的轮廓形状对应。基板4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具有长方形的一个短边是圆弧状的形状。
基板42具有构成作为用于控制对马达12的供电的电路的控制电路的控制相关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包含与两个系统的绕组对应的两个微机51、61。两个微机51、61是芯片型的集成电路。基板42具有与外壳41的底壁相向的安装面。两个微机51、61设置在基板42的安装面。
基板42具有构成作为用于向马达12供给电力的电路的功率电路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包含与两个系统的绕组对应的两个逆变器电路52、62。两个逆变器电路52、62设置在基板42的安装面。
基板42具有两组马达端子连接部54、64;电源端子连接部55;接地端子连接部56以及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马达端子连接部54是连接对应的系统的三个马达端子36A的部分。马达端子连接部64是连接对应的系统的三个马达端子36B的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这些马达端子连接部54、64分别是三个孔,但例如也可以是长方体状的接线盒。电源端子连接部55是供连接器嵌合部41A的电源端子连接的部分。经由电源端子向电源端子连接部55供给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对电源端子连接部55施加正的电压。接地端子连接部56是供连接器嵌合部41A的接地端子连接的部分,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即与地线连接的部分。信号端子连接部57是供连接器嵌合部41B连接的信号端子的部分。信号端子连接部58是供连接器嵌合部41C的信号端子连接的部分。在两个微机51、61与马达装置11的外部设备之间,经由信号端子收发电信号。
基板42具有用于检测马达12的旋转的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设置在基板42的安装面。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与永久磁铁70在马达12的轴向上相互对置。作为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可以采用MR传感器等磁传感器。对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施加从永久磁铁70的N极朝向S极的磁场。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生成与从永久磁铁70发出的磁场的方向、即马达12的旋转轴37的旋转角对应的电信号。
罩43安装于外壳41。罩43例如是合成树脂制的。罩43的形状是一端开口的箱体状。罩43朝向外壳41开口。罩43通过与外壳41的外周嵌合,以覆盖外壳41的开口的方式堵塞外壳41的开口。
接着,对马达装置1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马达装置11作为第一系统的结构构件,具有马达12的第一绕组34A、逆变器电路52以及微机51。
逆变器电路52具有多个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型晶体管)53。逆变器电路52具有三个由串联连接的两个FET53的组构成的支线。三个支线在电源端子连接部55与接地端子连接部56之间并联连接。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分别与直流电源的+端子以及-端子连接。
第一绕组34A具有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例如进行星形结线。各相线圈的中性点和相反侧的端部经由马达端子36A与逆变器电路52中的对应相的支线的中点连接。
微机51控制逆变器电路52的动作。微机51基于通过旋转角传感器71A检测的马达12的旋转角,来生成针对逆变器电路52的各FET53的开关指令。逆变器电路52的各FET53基于由微机51生成的开关指令进行开关,由此将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由逆变器电路52生成的交流电经由马达端子36A被向马达12的第一绕组34A供给。
马达装置11作为第二系统的结构构件,具有马达12的第二绕组34B、逆变器电路62以及微机61。
逆变器电路62具有多个FET63。逆变器电路62具有三个由串联连接的两个FET63的组构成的支线。三个支线在电源端子连接部55与接地端子连接部56之间并联连接。
第二绕组34B具有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例如进行星形结线。各相线圈的中性点和相反侧的端部经由马达端子36B与逆变器电路62中的对应相的支线的中点连接。
微机61控制逆变器电路62的动作。微机61基于通过旋转角传感器71B检测的马达12的旋转角,来生成针对逆变器电路62的各FET63的开关指令。逆变器电路62的各FET63基于由微机61生成的开关指令进行开关,由此将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由逆变器电路62生成的交流电经由马达端子36B被向马达12的第二绕组34B供给。
接着,对设置在基板42的结构构件的布局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基板42以分界线BL为界划分为与第一系统的绕组对应的第一区域A1以及与第二系统的绕组对应的第二区域A2。分界线BL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基板42的长边延伸,并且通过马达12的中心亦即轴线O。即、分界线BL通过马达12的中心并且与马达12的轴线O正交。基板42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是与基板42的圆弧状的短边相反的一侧(图4中的右侧),第二侧是设置有基板42的圆弧状的短边的一侧(图4中的左侧)。
第一区域A1具有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分界线BL排列。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位于基板42的第一侧。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位于基板42的第二侧。详细而言,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具有与马达12重叠的第一部分、以及从该第一部分沿着分界线BL向基板42的第一侧延伸并存在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与分界线BL之间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对于电源端子连接部55,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位于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第二侧的端部相比较远位置的主体部分。换言之,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位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的主体部分与电源端子连接部55之间。
第二区域A2具有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分界线BL排列。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位于基板42的第一侧。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位于基板42的第二侧。详细而言,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具有与马达12重叠的第三部分、以及从该第三部分沿着分界线BL向基板42的第一侧延伸并存在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与分界线BL之间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是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相对于电源端子连接部55,位于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第二侧的端部相比较远位置的主体部分。换言之,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位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主体部分与电源端子连接部55之间。
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和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是以分界线BL为对称轴的线对称。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和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是以分界线BL为对称轴的线对称。
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设置包含作为第一系统的结构构件的逆变器电路52以及马达端子连接部54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逆变器电路52的各FET53经由散热油脂被维持为与外壳41的底壁接触的状态。在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设置包含作为第一系统的结构构件的微机51的控制相关的电子电路。
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设置包含作为第二系统的结构构件的逆变器电路62以及马达端子连接部64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逆变器电路62的各FET63经由散热油脂被维持为与外壳41的底壁接触的状态。在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设置包含作为第二系统的结构构件的微机61的控制相关的电子电路。
电源端子连接部55、接地端子连接部56以及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设置在基板42的第一侧的端部区域。更具体而言,各端子连接部(55~58)设置在基板42的第一侧的短边与电路区域组(A11、A12、A21、A22)之间的区域。上述端子连接部(55~58)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基板42的第一侧的短边排成一排。
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设置在第一区域A1。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邻接。信号端子连接部57大致设置在第二区域A2。信号端子连接部57以横穿分界线BL的方式向第一区域A1稍微突出。信号端子连接部57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邻接。信号端子连接部58设置在第二区域A2。信号端子连接部58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邻接。
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设置在与基板42的永久磁铁70重叠的部位。即、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位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第三部分之间。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以处于以分界线BL为对称轴的线对称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在基板42。旋转角传感器71A设置在第一区域A1的分界线BL的附近并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邻接。旋转角传感器71B设置在第二区域A2的分界线BL的附近并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邻接。
经由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向基板42供给的电力经由电源线被向基板42的四个电路区域(A11、A12、A21、A22)供给。另外,来自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的电信号经由信号线被向基板42的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供给。另外,由旋转角传感器71A生成的电信号经由信号线被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供给。由旋转角传感器71B生成的电信号经由信号线被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供给。
这些电源线以及信号线分别设置为基板42的图案布线。作为基板42例如可以采用多层基板。多层基板是指将多个绝缘层和多个布线层交替层叠而成的基板。例如,六层基板具有设置在位于基板的相互相反的一侧的两个表面的两层以及设置在基板的内部的四层的合计六层的布线层。布线层例如通过利用蚀刻除去导体箔的一部分而形成为规定的图案形状。多个布线层分别用作电源线以及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方。被决定的多个布线层之间例如经由通孔连接。
接着,对基板42的电源线以及信号线的路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其中,从马达12的轴向来观察基板42。
如图4所示,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作为电力路径的第一路径R1而被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供给。第一路径R1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从设置有基板42的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部分朝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直线状延伸。
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作为电力路径的第二路径R2被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供给。第二路径R2在与分界线BL相交的方向上,从设置有基板42的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部分朝向第二区域A2延伸。第二路径R2绕过基板42的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的外侧并到达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外侧是指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与以基板42的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为基准的各电路区域(A11、A12、A21、A22)相反的一侧。
由旋转角传感器71A生成的电信号经由作为信号路径的第三路径R3被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供给。第三路径R3在与分界线BL相交的方向上,从旋转角传感器71A向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相反的一侧以直线状延伸。
由旋转角传感器71B生成的电信号经由作为信号路径的第四路径R4被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供给。第四路径R4在与分界线BL相交的方向上,从旋转角传感器71B向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相反的一侧以直线状延伸。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作为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供给的电流的路径的第一路径R1以及作为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供给的电流的路径的第二路径R2都设置为避开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因此,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不易受到由在第一路径R1以及第二路径R2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与来自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的电信号重叠的情况。
(2)旋转角传感器71A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邻接。因此,能够设定作为从旋转角传感器71A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的第三路径R3而不使其横穿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一路径R1。因此,旋转角传感器71A以及第三路径R3不易受到由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一路径R1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与由旋转角传感器71A生成的电信号、以及由第三路径R3传送的电信号重叠的情况。
另外,旋转角传感器71B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邻接。因此,能够设定作为从旋转角传感器71B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的第四路径R4而不使其横穿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以及第二路径R2。因此,旋转角传感器71B以及第四路径R4不易受到由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以及第二路径R2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与由旋转角传感器71B生成的电信号以及通过第四路径R4传送的电信号重叠的情况。
(3)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设置在基板42的第一侧的端部区域。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具有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相对于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位于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相比较远位置的主体部分。因此,容易使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之间的距离、比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之间的距离短。特别是,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邻接,所以能够适当地缩短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之间的距离。另外,容易使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之间的距离、比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之间的距离短。该距离变短,相应地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之间的电阻、以及电源端子连接部55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之间的电阻变得更小。因此,能够更适合地向马达12供给电力。马达12的输出也得到改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马达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基本上具有与前面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但在将功率电路区域和控制电路区域设置在相反的位置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为了便于说明,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设定在基板42的第一区域A1的第一侧(图5中的右端部侧)。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设定在基板42的第一区域A1的第二侧(图5中的左端部侧)。另外,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设定在基板42的第二区域A2的第一侧。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设定在基板42的第二区域A2的第二侧。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第一部分是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相对于电源端子连接部55,位于与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的第二侧的端部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第三部分是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相对于电源端子连接部55,位于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第二侧的端部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位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第一部分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第三部分之间。
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第一路径R1被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供给。第一路径R1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从设置有基板42的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部分朝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以倾斜状延伸。第一路径R1在延伸到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之后,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从基板42的第一端部侧朝向第二端部侧沿着分界线BL以直线状延伸。
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第二路径R2被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供给。第二路径R2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从设置有基板42的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部分朝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以倾斜状延伸。第二路径R2在延伸到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之后,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从基板42的第一端部侧朝向第二端部侧沿着分界线BL以直线状延伸。
由旋转角传感器71A生成的电信号经由第三路径R3被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供给。第三路径R3设置为绕过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具体而言,第三路径R3在基板42的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从旋转角传感器71A朝向基板42的第二侧以直线状延伸。第三路径R3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在延伸到离开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位置之后,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外侧沿着基板42的周缘朝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延伸。
由旋转角传感器71B生成的电信号经由第四路径R4被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供给。第四路径R4设置为绕过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具体而言,第四路径R4在基板42的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从旋转角传感器71A朝向基板42的第二侧以直线状延伸。第四路径R4在沿着分界线BL的方向上,延伸到离开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位置之后,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外侧沿着基板42的周缘朝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延伸。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4)作为从旋转角传感器71A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的第三路径R3设置为绕过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因此,第三路径R3不易受到由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另外,作为从旋转角传感器71B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的第四路径R4设置为绕过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因此,第四路径R4不易受到由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与通过第三路径R3以及第四路径R4传送的电信号重叠的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马达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基本上具有与前面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从电源端子连接部向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的电力的路径以及从旋转角传感器向控制电路区域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为了便于说明,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不具有第二部分。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扩展到与分界线BL接近的范围。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不具有第四部分。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扩展到与分界线BL接近的范围。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相对于电源端子连接部55,分别位于与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相比较近的一侧。
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第一路径R1被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供给。第一路径R1设置为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绕过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即、第一路径R1以设置有基板42的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部分为起点,在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的外侧沿着基板42的周缘朝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延伸。
另外,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第二路径R2被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供给。第二路径R2设置为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绕过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即、第二路径R2以设置有基板42的电源端子连接部55以及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部分为起点,在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外侧沿着基板42的周缘朝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延伸。
由旋转角传感器71A生成的电信号经由第三路径R3被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供给。第三路径R3在基板42的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从旋转角传感器71A朝向基板42的第一侧以直线状延伸。第三路径R3在延伸到脱离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位置之后,朝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以倾斜状延伸。
由旋转角传感器71B生成的电信号经由第四路径R4被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供给。第四路径R4在基板42的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与分界线BL之间的部分,从旋转角传感器71B朝向基板42的第一侧以直线状延伸。第四路径R4在延伸到脱离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位置之后,朝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以倾斜状延伸。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5)作为从旋转角传感器71A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的第三路径R3设置为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因此,第三路径R3不易受到由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另外,作为从旋转角传感器71B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传送的电信号的路径的第四路径R4设置为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因此,第四路径R4不易受到由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与通过第三路径R3以及第四路径R4传送的电信号重叠的情况。
(6)作为从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向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传送的电力的路径的第一路径R1设置为绕过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的外侧。即、第一路径R1设置为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因此,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不易受到由在第一路径R1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另外,作为从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向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传送的电力的路径的第二路径R2设置为绕过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外侧。即、第二路径R2设置为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因此,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不易受到由在第二路径R2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磁场的影响。
(7)第一路径R1设置为绕过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的外侧。另外,第二路径R2设置为绕过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外侧。因此,如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与将第一路径R1以及第二路径R2设定在基板42的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与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之间的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确保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的面积。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马达控制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基本上具有与前面的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第五路径R5被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供给。第五路径R5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以绕过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的外侧的方式沿着基板42的周缘而设置。
另外,来自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的电力经由第六路径R6被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供给。第六路径R6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以绕过接地端子连接部56、两个信号端子连接部57、58以及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的外侧的方式沿着基板42的周缘而设置。
此外,根据制品规格,也可以将第五路径R5以及第六路径R6设定在基板42的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与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之间的部分。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1)~(3)所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8)作为从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传送的电力的路径的第五路径R5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以及第一路径R1的任一个。因此,能够抑制由在第五路径R5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和由在第一功率电路区域A11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相互产生影响的情况。也能够抑制由在第五路径R5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和由在第一路径R1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相互产生影响的情况。
另外,作为从电源端子连接部55和接地端子连接部56的对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传送的电力的路径的第六路径R6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以及第二路径R2的任一个。因此,能够抑制由在第六路径R6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和由在第二功率电路区域A21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相互产生影响的情况。也能够抑制由在第六路径R6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和由在第二路径R2中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磁场相互造成影响的情况。
<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改变来实施。
·在各实施方式中,虽设置有两个旋转角传感器71A、71B,但也可以设置一个旋转角传感器。但是,在该情况下,由旋转角传感器生成的电信号经由第三路径R3被向第一控制电路区域A12传送,另一方面,经由第四路径R4被向第二控制电路区域A22传送。
·马达装置11例如也可以用作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驱动源。在该情况下,马达12作为产生转向操纵辅助力的辅助马达发挥功能。控制装置13控制作为辅助马达的马达12。
·马达装置11也可以用作转向线控方式的转向操纵装置中的反作用力机构或者转向机构的驱动源。在该情况下,马达12作为产生转向操纵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马达或者用于产生使车辆的转向轮转向的转向力的转向马达发挥功能。控制装置13控制作为反作用力马达或者转向马达的马达12。
·马达装置11的适用对象并不限于车载装置。也可以作为加工中心等的机床或者机器人等的驱动源来应用马达装置11。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其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上述马达控制装置具有:
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
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
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
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供给的电力;
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的供电;
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
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具有: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
上述基板在上述端部区域具有:用于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外部设备之间收发电信号的信号端子连接部,
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邻接,
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邻接,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沿着上述分界线而设置,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绕过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的外侧而设置。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之间。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还具备:
电力路径,其是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电力路径,并且以分别绕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4.[修改后]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其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上述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
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
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供给的电力;
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的供电;
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
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
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功率电路区域具有与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
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之间,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以绕过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设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之间。
6.[修改后]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其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上述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
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
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供给的电力;
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的供电;
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
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
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相比较近的一侧,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以分别绕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上述端部区域,具有用于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外部设备之间收发电信号的信号端子连接部,
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邻接,
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邻接,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以绕过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以绕过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的外侧以及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8.[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之间,
将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的上述信号路径设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之间。
9.[删除]
10.[删除]

Claims (10)

1.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其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群的马达,上述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
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
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群供给的电力;
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群的供电;
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
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具有: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上述端部区域具有:用于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外部设备之间收发电信号的信号端子连接部,
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邻接,
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邻接,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沿着上述分界线而设置,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绕过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的外侧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还具备:
电力路径,其是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电力路径,并且以分别绕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功率电路区域具有与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
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之间,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以绕过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设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相比较近的一侧,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以分别绕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上述端部区域,具有用于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外部设备之间收发电信号的信号端子连接部,
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邻接,
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邻接,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以绕过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以绕过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的外侧以及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之间,
将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的上述信号路径设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之间。
CN202180093782.6A 2021-02-19 2021-02-19 马达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68487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6416 WO2022176166A1 (ja) 2021-02-19 2021-02-19 モータ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8766A true CN116848766A (zh) 2023-10-03

Family

ID=8293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3782.6A Pending CN116848766A (zh) 2021-02-19 2021-02-19 马达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2617A1 (zh)
EP (1) EP4297254A4 (zh)
JP (1) JPWO2022176166A1 (zh)
CN (1) CN116848766A (zh)
WO (1) WO20221761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6940A1 (ja) * 2015-09-18 2017-03-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一体型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597362B2 (ja) * 2016-02-12 2019-10-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92856B2 (ja) * 2016-05-16 2021-06-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19080471A (ja) * 2017-10-27 2019-05-23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装置
JP7124400B2 (ja) * 2018-04-10 2022-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907991B2 (ja) * 2018-04-10 2021-07-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7047738B2 (ja) 2018-12-07 2022-04-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7207155B2 (ja) * 2019-05-17 2023-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冗長回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2617A1 (en) 2024-02-29
JPWO2022176166A1 (zh) 2022-08-25
EP4297254A4 (en) 2024-04-10
EP4297254A1 (en) 2023-12-27
WO2022176166A1 (ja)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0633B2 (en) Drive apparatus having a motor, a heat sink, and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modules
US9088195B2 (en) Drive apparatus
CN107404196B (zh) 驱动设备以及使用该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US8456049B2 (en) Drive apparatus
US9124155B2 (en)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motor
US8564161B1 (en) Motorized equipment
JP7094371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471417B2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device and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9586615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8649159B2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device and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9025336B2 (en) Linked semiconductor module unit and electronic circuit-integrated motor device using same
US8310121B2 (en) Electronic circuit-integrated motor drive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US10630133B2 (en) Electric driving apparatus
US11565741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11532972B2 (en) Driving device
CN116848766A (zh) 马达控制装置
US20220271613A1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