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4865A - 一种薄膜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4865A
CN116844865A CN202310622493.1A CN202310622493A CN116844865A CN 116844865 A CN116844865 A CN 116844865A CN 202310622493 A CN202310622493 A CN 202310622493A CN 116844865 A CN116844865 A CN 116844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ropylene
unit metal
lead
capacitor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24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懋
劳武烈
晋华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Xi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Xi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Xi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Xi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24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4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4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3Thin- or thick-film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第一引出极、第二引出极、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轴卷成电容卷,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聚丙烯基膜,第一聚丙烯基膜的表侧面镀覆有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电容卷的任意截面具有特征包括: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根据层分布交替出现,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具有纵向交错区,第一间隙位于第一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极之间,第二间隙位于第二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与第一引出极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层结构,使得薄膜电容器可以在任意截面上至少具有七个小电容并联。使得薄膜电容器可以在有限的尺寸下,提升了薄膜电容器的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又称塑料薄膜电容。其以塑料薄膜为电介质。常见的薄膜电容器根据薄膜种类来分,有聚丙烯电容器、聚乙烯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聚碳酸酯电容器。随着市场对电子器件要求的提高,也对于薄膜电容器的尺寸进行一定的要求,如何在满足较大容量下,尽可能降低电容器的尺寸是行业内亟需关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滤波电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第一引出极、第二引出极、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所述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轴卷成电容卷,所述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聚丙烯基膜,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表侧面镀覆有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
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的一端与第一引出极连接,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的一端与第二引出极连接,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沿着第一聚丙烯基膜的短尺寸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引出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沿着第一聚丙烯基膜的短尺寸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引出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电容卷的任意截面具有特征包括: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根据层分布交替出现,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具有纵向交错区,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极之间,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与第一引出极之间。
进一步,本薄膜电容器还包括容纳壳体,所述电容卷设置在容纳壳体中。
进一步,本薄膜电容器还包括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所述第一引出脚与第一引出极焊接,所述第二引出脚与所述第二引出极焊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出脚为铜材质构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引出脚为铜材质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水、混合分散,烘干,制得混合物;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
优选的,步骤(1)中,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水的重量比为0.2:(1-7):(10-30):(10-30):(0.5-2):(4-18):(30-100);优选重量比为0.2:(2-5):(15-25):(15-25)(0.8-2):(6-18):(50-90)。
优选的,步骤(1)中,混合分散的搅拌速度为2000-3500转/分钟,混合分散的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步骤(1)中,混合分散的温度为70-90℃,优选75-85℃。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烘干是在80-100℃下干燥2-5小时。
优选的,步骤(2)中,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70-90):(35-55);优选重量比为100:(75-85):(40-50)。
优选的,步骤(2)中,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20-50):(15-38);优选重量比为100:(26-42):(18-25)。
优选的,步骤(2)中,搅拌分散的速度为3000-4500转/分钟,搅拌分散的时间为40-70分钟。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水混合分散,在80-100℃下干燥2-5小时,制得混合物,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0.2:(1-7):(10-30):(10-30)(0.5-2):(4-18):(30-100),混合分散的搅拌速度为2000-3500转/分钟,混合分散的时间为1-2小时,混合分散的温度为70-90℃;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70-90):(35-55),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20-50):(15-38),步骤(2)中,搅拌分散的速度为3000-4500转/分钟,搅拌分散的时间为40-70分钟。
优选的,步骤(2)中,在加入硅烷偶联剂的同时还加入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热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076。
优选的,所述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三苯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层结构,使得薄膜电容器可以在任意截面上至少具有七个小电容并联。使得薄膜电容器可以在有限的尺寸下,尽可能提升了薄膜电容器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薄膜电容器在4层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第一引出极201、第二引出极202、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所述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轴卷成电容卷。所述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聚丙烯基膜,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表侧面镀覆有第一单位金属条301和第二单位金属条302。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301的一端与第一引出极201连接,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302的一端与第二引出极202连接。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301的另一端沿着第一聚丙烯基膜的短尺寸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引出极20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03。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302的另一端沿着第一聚丙烯基膜的短尺寸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引出极20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04。
所述电容卷的任意截面具有特征包括:第一单位金属条301和第二单位金属条302根据层分布交替出现,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301和第二单位金属条302具有纵向交错区,所述第一间隙303位于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301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极202之间,所述第二间隙304位于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302的另一端与第一引出极201之间。
在实际工作的时候,第一引出极201和第二引出极202分别接外部的电极。比如,第一引出极201连接外部的正极,第二引出极202连接外部的负极。从电容卷的其中一个截面上看,比如此时的截面正好是4层,如图1所示。那么在第一层中,第一引出极201、第一单位金属条301和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和第一单位金属条3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引出极202为该电容的负极。
在第二层中,第一引出极201、第二单位金属条302和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引出极202和第二单位金属条302为该电容的负极。
在第三层中,第一引出极201、第一单位金属条301和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和第一单位金属条3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引出极202为该电容的负极。
在第四层中,第一引出极201、第二单位金属条302和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引出极202和第二单位金属条302为该电容的负极。
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第一引出极201、第一单位金属条301、第二单位金属条302、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和第一单位金属条3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单位金属条302和第二引出极202为该电容的负极。
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第一引出极201、第一单位金属条301、第二单位金属条302、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和第一单位金属条3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单位金属条302和第二引出极202为该电容的负极。
在第三层与第四层之间,第一引出极201、第一单位金属条301、第二单位金属条302、第二引出极202形成一个电容,其中,第一引出极201和第一单位金属条301为该电容的正极,第二单位金属条302和第二引出极202为该电容的负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申请的薄膜电容器在其中一个截面上,可以组成7个小电容,而且这7个小电容均为并联。因此,本申请的薄膜电容器可以在有限的尺寸下,尽可能提升了薄膜电容器的容量。
其中,为了保护电容卷,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薄膜电容器还包括容纳壳体,所述电容卷设置在容纳壳体中。
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薄膜电容器还包括第一引出脚101、第二引出脚102,所述第一引出脚101与第一引出极201焊接,所述第二引出脚102与所述第二引出极202焊接。第一引出脚101可以实现对第一引出极201的长度延伸,便于本薄膜电容器的灵活安装。第二引出脚102可以实现对第二引出极202的长度延伸,便于本薄膜电容器的灵活安装。
其中,所述第一引出脚101为铜材质构件。所述第二引出脚102为铜材质构件。
其中,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实施例1:制备第一聚丙烯基膜
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KH56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混合分散,在85℃下干燥4小时,制得混合物,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0.2:3:14:15:0.6:10:40,混合分散的搅拌速度为2500转/分钟,混合分散的时间为1小时,混合分散的温度为75℃;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第一聚丙烯基膜,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75:40,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40:25,步骤(2)中,搅拌分散的速度为3500转/分钟,搅拌分散的时间为50分钟。
实施例2:制备第一聚丙烯基膜
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KH55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混合分散,在90℃下干燥3.5小时,制得混合物,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0.2:3:15:20:1.2:9:40,混合分散的搅拌速度为3500转/分钟,混合分散的时间为2小时,混合分散的温度为90℃;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KH550,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第一聚丙烯基膜,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77:50,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45:30,步骤(2)中,搅拌分散的速度为3000转/分钟,搅拌分散的时间为45分钟。
实施例3:制备第一聚丙烯基膜
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KH560、水混合分散,在90℃下干燥5小时,制得混合物,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0.2:5:18:20:1.8:14:60,混合分散的搅拌速度为3500转/分钟,混合分散的时间为2小时,混合分散的温度为90℃;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第一聚丙烯基膜,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82:45,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35:19,步骤(2)中,搅拌分散的速度为4500转/分钟,搅拌分散的时间为70分钟。
实施例4:制备第一聚丙烯基膜
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KH560、水混合分散,在90℃下干燥4小时,制得混合物,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0.2:4.5:22:22:1:15:65,混合分散的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钟,混合分散的时间为2小时,混合分散的温度为70℃;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第一聚丙烯基膜,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85:42,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30:25,且在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时,还加入抗氧剂101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磷酸三苯酯,抗氧剂101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磷酸三苯酯的加入量分别为硅烷偶联剂重量的1%、2%、1.3%,步骤(2)中,搅拌分散的速度为3000转/分钟,搅拌分散的时间为70分钟。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中直接将等量的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步骤(2)中与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其余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即对比例1中并不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进行分散改性,而是直接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步骤(2)中的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熔融后的混合物中制备第一聚丙烯基膜)。
对比例2
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2中用等量的聚丙烯分别代替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且用等量纳米二氧化硅代替纳米氧化铝,其余过程与实施例4相同。
产品效果测试:
1.电学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4、对比例1-2制备的第一聚丙烯基膜按照相同方法,分别组装成薄膜电容器,按照常规方法对薄膜电容器进行击穿强度检测(用程控耐压测试仪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击穿强度(KV/cm)
实施例1 5701
实施例2 5693
实施例3 5685
实施例4 5705
对比例1 5615
对比例2 5588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第一聚丙烯基膜应用于薄膜电容器中,具有良好的耐高压性能。从实施例1、实施例4和对比例1-2的结果可以看出,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的加料顺序,以及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纳米氧化铝的使用,对第一聚丙烯基膜的耐高压性能存在显著影响。
2.抗拉强度测试
取相同厚度(18μm)的实施例1、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第一聚丙烯基膜,测试其横向、纵向抗拉强度(参照GB/T12802-1996标准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4制备的第一聚丙烯基膜的抗拉性能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第一聚丙烯基膜。由此可见,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如果用聚丙烯代替,且纳米氧化铝用纳米二氧化硅代替,则容易导致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构成的有机物体系性能优于单独的聚丙烯有机物体系。
本发明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中,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得混合物,该过程通过硅烷偶联剂有效改性无机物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与有机物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得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与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容性显著提升,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均匀分散于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形成“点-线”结构,有利于最终制得的薄膜的力学性能和耐高压性能的提高;然后利用混合物对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构成的有机物体系进行相容性改性,在聚丙烯的基础上,引入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并利用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进行综合改性。通过步骤(1)中,先利用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初步分散于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然后再进行步骤(2)的进一步改性,可使得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在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体系中均匀分散,若直接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一步分散在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体系中,则分散性能较差,不利于最终制得的薄膜的力学性能的提高,对薄膜的耐高压击穿性能的提高也不利。因此,本发明薄膜的制备方法是有必要进行分步分散制备的。
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引出极、第二引出极、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所述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轴卷成电容卷,所述第一聚丙烯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聚丙烯基膜,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表侧面镀覆有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
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的一端与第一引出极连接,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的一端与第二引出极连接,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沿着第一聚丙烯基膜的短尺寸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引出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沿着第一聚丙烯基膜的短尺寸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引出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电容卷的任意截面具有特征包括: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根据层分布交替出现,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和第二单位金属条具有纵向交错区,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极之间,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单位金属条的另一端与第一引出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壳体,所述电容卷设置在容纳壳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所述第一引出脚与第一引出极焊接,所述第二引出脚与所述第二引出极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脚为铜材质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脚为铜材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水、混合分散,烘干,制得混合物;
(2)将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搅拌分散,加压、挤出、冷却,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制得所述第一聚丙烯基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铝、硅烷偶联剂、水的重量比为0.2:(1-7):(10-30):(10-30):(0.5-2):(4-18):(30-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0:(70-90):(35-5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丙烯、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20-50):(15-38)。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加入硅烷偶联剂的同时还加入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热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CN202310622493.1A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薄膜电容器 Pending CN116844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2493.1A CN116844865A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薄膜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2493.1A CN116844865A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薄膜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4865A true CN116844865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2493.1A Pending CN116844865A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薄膜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48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23123A1 (ja) エナメル樹脂絶縁積層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絶縁ワイヤ及び電気・電子機器
DE102014219812A1 (de) Kühlplatte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
WO2014175266A1 (ja) 絶縁電線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気・電子機器、モーターおよびトランス
KR100779040B1 (ko) 커패시터용 초박막 내열성 폴리프로필렌 유전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111587462B (zh) 绝缘电线
WO2013167327A1 (de) Isolierband-materia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azu
CN110341205B (zh) 一种多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726A (zh) 一种低温度敏感性的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44865A (zh) 一种薄膜电容器
DE102020100714A1 (de) Beschichteter elektrischer Wicklungsdraht
DE102014203744A1 (de) Leitfähiges Glimmschutzpapier, insbesondere für den Außenglimmschutz
EP2675852A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orösen partikelverbunds für ein elektrisches isolationspapier
CN116120608A (zh) 一种高储能聚丙烯电容薄膜生产工艺
KR101953114B1 (ko) Isg 시스템용 울트라 전지의 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783658A (zh) 一种聚丙烯绝缘线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10491A (zh) 一种聚丙烯电缆的加工制造方法
DE102012106040B4 (de) Elektrolytmarterial-Zusammensetzung, Beschaffenheit einer daraus gebildeten Elektrolytmaterial-Zusammensetz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CN115663407B (zh) 一种电池pack和模组电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86003B (zh) 一种新能源电容器用大功率金属化薄膜
CN116207446B (zh) 低短路率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JP4427766B2 (ja) コンデンサ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220252858U (zh) 一种扁平绝缘电线、制造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3951878B (zh) 一种等规聚丙烯改性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P2483893A1 (de) Beschichtete isolationsfolien für elektrische maschinen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CN216596985U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绝缘线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