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1022B -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1022B
CN116841022B CN202311124159.XA CN202311124159A CN116841022B CN 116841022 B CN116841022 B CN 116841022B CN 202311124159 A CN202311124159 A CN 202311124159A CN 116841022 B CN116841022 B CN 116841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image
projection
projection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41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41022A (zh
Inventor
王志煌
李文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ya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ya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ya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ya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41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1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1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1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41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1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后群透镜组、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所述投影镜头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后群透镜组和所述中群透镜组之间的光路;其中,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中群透镜组的一侧;所述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4.96mm≤f≤‑9.02mm;所述中群透镜组沿光轴的总长T和所述投影镜头总长TTL满足:0.30≤T/TTL≤0.5。

Description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商务会议、智能家居、智能教学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投影光学系统及投影装置产业的发展。该产业下游行业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家用投影仪、教学投影仪等。投影镜头的未来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但是,目前投影镜头为了达到短焦距离的投影,其光路设计方式主要采用多镜片组合的反射式结构。使用的镜片个数多,整体体积大,导致投影镜头加工困难,从而影响投影镜头的组装难度及生产良率。
因此,在保证投影镜头在短焦或超短焦技术基础上,使投影镜头兼具易于组装,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镜头,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后群透镜组、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所述投影镜头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后群透镜组和所述中群透镜组之间的光路;其中,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中群透镜组的一侧;所述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4.96mm≤f≤-9.02mm;所述中群透镜组沿光轴的总长T和所述投影镜头总长TTL满足:0.30≤T/TTL≤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十四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中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七透镜、第六透镜、第五透镜、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二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及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间隔距离T12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T26满足:1.50<T12/T26<2.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镜头还包括光圈,所述光圈位于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之间,所述后群透镜组包含至少两组胶合透镜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满足:R21/R31<1.0;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和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满足:R22/R32>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6.94mm≤f≤4.25mm;所述后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1.62mm≤f≤-7.36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非球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非球面。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可包括照明系统、空间光调制系统及上述投影镜头,其中,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所述空间光调制系统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将所述照明光束调变为影像光束;以及所述投影镜头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出所述投影装置而形成投影画面,其中,所述影像光束依次经所述后群透镜组、所述光圈、所述中群透镜组和所述前群透镜组形成所述投影画面。
本申请的投影镜头采用了十四片式镜头架构,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组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面型、总长度等,使得上述投影镜头在满足成短焦距的同时,实现易于组装,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及MTF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及MTF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及MTF曲线;
图7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可包括十四片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也可以胶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镜头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圈。光圈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适当位置处,例如,设置在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后群透镜组、光圈、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后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十四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八透镜;中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七透镜、第六透镜、第五透镜、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二透镜;前群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面,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中群透镜组的一侧;中群透镜组沿光轴的总长T和投影镜头总长TTL满足:0.30≤T/TTL≤0.5,有利于控制投影镜头的总长度,可以使投影镜头实现小型化;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4.96mm≤f≤-9.02mm,f可以为:-14.96mm、-13.72mm、-12.47mm、-12.35mm、-11.28mm、-10.15mm、-9.02mm,有利于在超短焦距要求下,同时保证低球面像差与畸变的高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九透镜、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及第十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能有效地提升投影镜头可加工性,使投影镜头具有良好的组装简易性及良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有利于降低镜头畸变,提高投影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满足:1.50<T12/T26<2.50,其中,T1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沿光轴的间隔距离,T26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沿光轴的距离。投影镜头满足1.50<T12/T26<2.50,有利于降低投影镜头的体积,增强投影镜头的光学性能。示例性地,T12/T26可以为:1.5、1.8、2.0、2.2、2.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满足:R21/R31<1.0,R22/R32>1.0;其中,R21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投影镜头满足:R21/R31<1.0,且R22/R32>1.0,有利于修正系统球面像差与畸变,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前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6.94mm≤f≤4.25mm;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4.96mm≤f≤-9.02mm;后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1.62mm≤f≤-7.36mm;有利于在超短焦距要求下,同时保证低球面像差与畸变的高成像质量。f可以为:-6.94mm、-6.36mm、-5.78mm、-5.41mm、-5.31mm、-4.78mm、-4.25mm;f可以为:-11.62mm、-10.65mm、-9.68mm、-9.45mm、-9.20mm、-8.28mm、-7.36m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空间光调制系统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十四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等,可有效地减小投影镜头的体积、降低投影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投影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投影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还具有在满足成像要求的同时达到短焦距的特点。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还可以的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或者像侧面可以设置为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投影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十四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投影镜头不限于上述的透镜数量。如果需要,该投影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影镜头的影像光束从投影镜头的像侧向物侧传递,投影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光圈STO、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第九透镜E9、第十透镜E10、第十一透镜E11、第十二透镜E12、第十三透镜E13、第十四透镜E14和三片平板玻璃E15、E16、E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和S3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凹面,像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凹面,像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凸面,像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6为凹面,像侧面S17为凸面。第九透镜E9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8为凹面,像侧面S19为凸面。第十透镜E10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20为凹面,像侧面S21为凹面。第十一透镜E1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2为凸面,像侧面S23为凸面。第十二透镜E1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4为凸面,像侧面S25为凸面。第十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6为凹面,像侧面S27为凸面。第十四透镜E1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8为凹面,像侧面S29为凸面。第一平板玻璃E15具有物侧面S30和像侧面S31,第二平板玻璃E16具有物侧面S32和像侧面S33。第三平板玻璃E17具有物侧面S34和像侧面S3。投影镜头具有成像面S36,来自成像面S36的影像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35至S1并最终形成投影画面。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 1
在实施例1中,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00 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沿光轴的距离TTL为91.92 mm。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1)
其中,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的K值和S1、S2、S3、S4、S5、S13、S14、S23、S24的高次项系数A 4A 6A 8A 10A 12A 14A 16、 A 18A 20
表 2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纵向球差曲线,其表示不同焦距对应的球面像差。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A和图2B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影镜头具有较低的光学畸变水平。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从图2C可以看出投影镜头具有比较低的最大畸变率,其光学性能较佳。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成像质量的MTF曲线,从图2D可以看出,MTF曲线的横坐标0.80lp/mm(线对/毫米)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均大于60%,代表可清楚的解析每个像素,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投影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投影镜头的影像光束从投影镜头的像侧向物侧传递,投影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光圈STO、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第九透镜E9、第十透镜E10、第十一透镜E11、第十二透镜E12、第十三透镜E13、第十四透镜E14和三片平板玻璃E15、E16、E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和S3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凹面,像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6为凹面,像侧面S17为凸面。第九透镜E9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8为凹面,像侧面S19为凸面。第十透镜E10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20为凹面,像侧面S21为凹面。第十一透镜E1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2为凸面,像侧面S23为凸面。第十二透镜E1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4为凹面,像侧面S25为凸面。第十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6为凹面,像侧面S27为凸面。第十四透镜E1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8为凸面,像侧面S29为凸面。第一平板玻璃E15具有物侧面S30和像侧面S31,第二平板玻璃E16具有物侧面S32和像侧面S33。第三平板玻璃E17具有物侧面S34和像侧面S35。投影镜头具有成像面S36,成像面S36上的影像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35至S1并最终形成投影画面。
在实施例2中,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00 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沿光轴的距离TTL为81.63 mm。
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2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3
表4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纵向球差曲线,其表示不同焦距对应的球面像差。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A和图4B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影镜头具有较低的光学畸变水平。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从图4C可以看出投影镜头具有比较低的最大畸变率,其光学性能较佳。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成像质量的MTF曲线,从图4D可以看出,MTF曲线的横坐标0.80lp/mm(线对/毫米)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均大于60%,代表可清楚的解析每个像素,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投影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投影镜头的影像光束从投影镜头的像侧向物侧传递,投影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光圈STO、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第九透镜E9、第十透镜E10、第十一透镜E11、第十二透镜E12、第十三透镜E13、第十四透镜E14和三片平板玻璃E15、E16、E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和S3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凹面,像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第八透镜E8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6为凹面,像侧面S17为凸面。第九透镜E9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8为凹面,像侧面S19为凸面。第十透镜E10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20为凹面,像侧面S21为凹面。第十一透镜E1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2为凸面,像侧面S23为凸面。第十二透镜E1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4为凹面,像侧面S25为凸面。第十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6为凹面,像侧面S27为凸面。第十四透镜E1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28为凸面,像侧面S29为凸面。第一平板玻璃E15具有物侧面S30和像侧面S31,第二平板玻璃E16具有物侧面S32和像侧面S33。第三平板玻璃E17具有物侧面S34和像侧面S35。投影镜头具有成像面S36,成像面S36上的影像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35至S1并最终形成投影画面。
在实施例3中,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00 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沿光轴的距离TTL为81.73 mm。
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3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5
表6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纵向球差曲线,其表示不同焦距对应的球面像差。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A和图6B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影镜头具有较低的光学畸变水平。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利用波长455mm、550mm和630mm的光线所做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从图6C可以看出投影镜头具有比较低的最大畸变率,其光学性能较佳。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成像质量的MTF曲线,从图6D可以看出,MTF曲线的横坐标0.80lp/mm(线对/毫米)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均大于60%,代表可清楚的解析每个像素,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投影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100。图7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投影装置100包括照明系统10、反射镜20、空间光调制系统30以及投影镜头40。照明系统1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空间光调制系统20设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照明光束调制为影像光束。投影镜头40设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接收来自空间光调制系统30的影像光束并投射出投影光束。其中,投影光束在从投影装置100投射出后于投影面101上形成影像,且影像光束依次经后折射镜组和反射镜组传递后形成投影光束,并于投影面上形成投影画面。
照明系统10例如包含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分合光元件,用以提供不同波长的光以作为影像光的来源。其中多个发光元件例如为金属卤素灯泡(Lamp)、高压汞灯泡,或者是固态发光源(solid-stateillumination source),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等。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投影装置100中的照明系统10的种类或形态,其详细结构及实施方式可以由所属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获得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空间光调制系统30例如是液晶覆硅板(Liquid Crystal OnSilicon panel,LCoS panel)、数字微镜装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等反射式光调变器。一些实施例中,空间光调制系统也可以是透光液晶面板(Transparent LiquidCrystal Panel),电光调变器(Electro-Optical Modulator)、磁光调变器(Magneto-Opticmodulator)、声光调变器(Acousto-Optic Modulator,AOM)等穿透式光调变器。本发明对空间光调制系统30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空间光调制系统30将照明光束调制为影像光束的方法,其详细步骤及实施方式可以由所属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获得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空间光调制系统30的数量为一个,例如是使用单个数字微镜元件(DMD)的投影装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则可以是多个,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由:后群透镜组、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成;所述投影镜头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后群透镜组和所述中群透镜组之间的光路;其中,
所述前群透镜组由第一透镜和反射面组成,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中群透镜组的一侧;
所述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4.96mm≤f≤-9.02mm;
所述中群透镜组沿光轴的总长T和所述投影镜头总长TTL满足:0.30≤T/TTL≤0.5;
所述后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由:第十四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八透镜组成;所述中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由:第七透镜、第六透镜、第五透镜、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二透镜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及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间隔距离T12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T26满足:1.50<T12/T26<2.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满足:R21/R31<1.0;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和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满足:R22/R3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6.94mm≤f≤4.25mm;所述后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满足:-11.62mm≤f≤-7.3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非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第十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非球面。
10.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空间光调制系统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中,
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
所述空间光调制系统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将所述照明光束调变为影像光束;以及
所述投影镜头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出所述投影装置而形成投影画面,其中,所述影像光束依次经所述后群透镜组、所述光圈、所述中群透镜组和所述前群透镜组形成所述投影画面。
CN202311124159.XA 2023-09-01 2023-09-0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Active CN116841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4159.XA CN116841022B (zh) 2023-09-01 2023-09-0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4159.XA CN116841022B (zh) 2023-09-01 2023-09-0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1022A CN116841022A (zh) 2023-10-03
CN116841022B true CN116841022B (zh) 2023-12-15

Family

ID=8816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4159.XA Active CN116841022B (zh) 2023-09-01 2023-09-0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102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590A (zh) * 2017-03-28 2017-06-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7144944A (zh) * 2017-07-19 2017-09-08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9884780A (zh) * 2019-04-16 2019-06-14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分辨率的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10824674A (zh) * 2019-12-24 2020-02-21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用光学镜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590A (zh) * 2017-03-28 2017-06-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7144944A (zh) * 2017-07-19 2017-09-08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9884780A (zh) * 2019-04-16 2019-06-14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分辨率的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10824674A (zh) * 2019-12-24 2020-02-21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用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1022A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0844B (zh) 广角投影镜头
US9581795B2 (en) Projection-type video display device
US9733457B2 (en) Zoom lens
JP2004523000A (ja) 反射画素化パネル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投射レンズ
US9746652B2 (en) Projection lens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7304290A (ja) 投影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9491053B (zh) 一种微型投影镜头
CN102455483A (zh) 投影镜头
TW202111379A (zh) 投影鏡頭及投影機
CN112987264A (zh) 一种大视场高亮度的超短焦投影镜头
JP5650687B2 (ja) ズーム投影レンズ
US11422336B2 (en) Projection lens and projection device
CN114355562A (zh) 一种变焦投影镜头以及电子设备
CN113311566A (zh) 一种低成本超短焦投影镜头
CN116841022B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CN109298584B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机
US9904041B2 (en) Projection lens and projection device thereof
CN116841020B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CN114924399A (zh) 一种变焦投影镜头以及电子设备
CN209979996U (zh) 一种离轴超短焦投影镜头
CN116841021B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CN109491060B (zh) 一种用于桌面投影的超短焦物镜
JPH07294809A (ja) 投射レンズ
TW202122863A (zh)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N214540364U (zh) 一种基于液体透镜的自动调焦超短焦投影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