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7235A -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7235A
CN116837235A CN202110957779.6A CN202110957779A CN116837235A CN 116837235 A CN116837235 A CN 116837235A CN 202110957779 A CN202110957779 A CN 202110957779A CN 116837235 A CN116837235 A CN 116837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ssure
metal
raw material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77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春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9577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7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7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7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4Burning or sintering processes
    • C04B35/645Pressure sin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silicon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涉及到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选料,粉料的制备,制坯成型,加温,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所述原料包括金属、非金属;所述制坯成型是指采用压力装置将原料粉体压制成为一定形状的砖坯;所述加热是指将制坯成型原料粉体输入到加温装置的高温窑炉煅烧,加热增加温度;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煅烧的砖坯,经过输送装置,装入凹型模具内,其中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组合,由此形成离合体,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分别植入设备的上端和下端,由此形成压力装置,然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压缩成型。

Description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复合材料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由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专用材料组成。结构材料包括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涂料、油漆、镀层等。专用材料包括防水、防潮、防火、防腐、保温、保湿、隔音、隔热、密封等。
工业材料以金属为主,人类使用材料制造物品、物件、部件、机械等人工产品。
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按常规方法生产其材料的钢度、强度、抗压性、抗裂性、抗高压、抗侵蚀、耐高温等特性有限,尤其是在核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生产方面需要科技创新来满足需求。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本发明在已经公开的《制造泥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专利技术基础上,完善了材料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选料,所述选料包括原料,原料的选择,原料配比,原料检验,原料入库;所述原料是指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所述原料的选择是指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原料的组合;所述原料配比包括物理配方和化学配方;所述物理配方是指选择自然界的如何一种物质;所述化学配方是指一般陶瓷配方由数种特定的无机原料构成,包括塑性原料,脊性原料和溶剂性原料;所述原料检验是指主要包括:取样,试烧,物理性能检测,化学分析等;所述原料入库是指经过检验合格的原料;
(2)粉料制备,所述粉料制备包括:配料,球磨,过筛除杂,泥浆均化,喷雾干燥制粉,陈腐;
所述配料是指根据工艺设计质量要求选择原料按一定比例称重配料,从而构成原料;
所述球磨是指将原料输入球磨机进行研磨成泥浆;
所述过筛除杂是指将研磨成泥浆的原料,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所述泥浆均化是指使用搅拌机将泥浆不断搅拌,使泥浆组成更均匀;
所述喷雾干燥制粉是指泥浆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经高压雾化,再通过热风炉制成粉料颗粒;
所述陈腐是指将粉料颗粒输送到库房陈腐;
(3)制坯成型,所述制坯成型是指将制备好的粉料颗粒输送到压制工序,经过模具,使用压力机对粉料颗粒施加一定的压力,粉料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变成砖坯;
(4)加温,所述加温是指砖坯经过干燥后,然后送入高温窑炉煅烧,在窑炉高温煅烧,温度不超过1250℃;
(5)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经过煅烧的砖坯,通过压力装置,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砖坯从原料转变为材料的过程,具体操作是将煅烧的砖坯,经过输送装置,装入凹型模具内,其中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组合,由此形成离合体,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分别植入设备的上端和下端,由此形成压力装置,而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所述压力装置由机械压、液压、水压机等压力机驱动施压;所述高温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或者砖坯加热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所述高压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或者砖坯加热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然后使用压力机从最初的一个大气压到几十个大气压,再到几十个大气压等压制高温砖坯、原料粉体、或者金属;
(6)切边、抛光,所述切边、抛光是指将制成的半成品经过先切削边角,后抛光,再磨边等步骤,制备瓷性材料;
(7)产品检验入库,所述产品检验入库是按制备瓷性材料的标准来检验成品质量,然后包装入库。
所述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原料的种类和原料的比重;
所述原料的种类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
所述原料的比重依据对材料生产的质量要求,选择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材料。
所述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原料的种类和原料的比重由此产生的颜色;
所述原料的种类产生的颜色是指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任何一种原料在高温高压成型方法作用下产生一种颜色或者产生对应的一种颜色;
所述原料的比重产生的颜色是指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百分百混合形成原料,在高温高压成型方法作用下产生一种颜色或者产生对应的一种颜色。其中颜色包括:红色、黄色、白色、青色、灰色、咖啡色,由红色、黄色、白色、青色、灰色、咖啡色选择几种原料按固定比例混合,而在高温高压成型方法作用下产生形成的调合色。
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高温高压成型;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砖坯,或者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包括:在100℃到150℃,或者150℃到300℃,或者300℃到1000℃,或者1000℃以上范围内;所述加温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将煅烧的砖坯,或者原料粉体,或者金属经过输送装置,装入凹型模具内,然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加温到结晶温度,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包括结晶温度,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
所述结晶温度是指液态金属中固相和液相两者刚好达到平衡的温度;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原料粉体或者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结晶时,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如将铝加热到800℃,然后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290℃时,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成型,从而使铝的密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
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加温到凝结温度,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包括凝结温度,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
所述凝结温度是指粉体或者金属的熔点;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原料粉体或者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熔点时的成型所需要的温度,这时金属从液体变成固体,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的方法包括:选料,粉料的制备,制坯成型,加温,高温高压压缩成型;
所述选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加温到凝结温度,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复合原料烧结与复合原料高温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的方法包括复合材料,结晶温度,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是指原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所述结晶温度是指液态金属中固相和液相两者刚好达到平衡的温度;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是指将制坯成型的砖坯、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砖坯、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结晶时,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热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温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的方法包括复合材料,凝结温度,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是指原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所述凝结温度是指粉体或者金属的熔点;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是指将制坯成型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熔点时的成型所需要的温度,这时金属从液体变成固体,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应用;
所述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包括:原料选择,粉料制备,制坯成型,加温,高温高压压缩成型;
(1)所述原料选择包括:陶土、粘土、石英砂、长石等,依据瓷性泥岩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陶土、粘土、石英砂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瓷性泥岩复合材料主要由硅、铝、镁、钾、钙、钠、铁,氧化硅、氧化铝、硅铝酸盐矿物质等成分组成,每一种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配方和比例是不一样的,所述原料还包括天然矿物质作为原料配方颜料使用,如白垩粉、菱镁粉、滑石、锆石、无水硼砂、锂辉石等矿物质;
(2)粉料制备,所述粉料制备包括:配料,球磨,过筛除杂,泥浆均化,喷雾干燥制粉,陈腐;
所述配料是指根据工艺设计质量要求选择原料按一定比例称重配料,从而构成原料,将粘土等与矿物质颜料混合构成复合材料;
所述球磨是指将输入球磨机进行研磨成泥浆;
所述过筛除杂是指将复合材料研磨成泥浆的原料,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所述泥浆均化是指使用搅拌机将泥浆不断搅拌,使泥浆组成更均匀;
所述喷雾干燥制粉是指泥浆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经高压雾化,再通过热风炉制成粉料颗粒;
所述陈腐是指将粉料颗粒输送到库房陈腐;
(3)制坯成型,所述制坯成型是指将制备好的复合材料粉料颗粒输送到压制工序,经过模具,使用压力机对粉料颗粒施加一定的压力,粉料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变成砖坯;
(4)加温,所述加温是指砖坯经过干燥后,然后送入高温窑炉煅烧,在窑炉高温煅烧,温度不超过1250℃;
(5)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经过煅烧的砖坯,通过压力装置,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砖坯从复合材料转变为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过程,具体操作是将煅烧的砖坯,经过输送装置,输送到压力装置,然后装入凹型模具内,其中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组合,由此形成离合体,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分别植入设备的上端和下端,由此形成压力装置,高温复合材料经过降温到特定温度,而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从而获得瓷性泥岩复合材料;
(6)切边、抛光,所述切边、抛光是指将制成的瓷性泥岩复合材料成品经过先切削边角,后抛光,再磨边等步骤来实现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生产标准;
(7)产品检验入库,所述产品检验入库是按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标准来检验成品质量,然后包装入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的钢度、强度、抗压性、抗裂性、抗高压、抗侵蚀、耐高温等特性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材料的密度增强了。
充分满足核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的大件的生产,材料耐高温,抗震动,抗金属疲劳等性能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常规技术制备陶瓷材料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汽车零部件一体成型制造方法
所述汽车零部件一体成型制造方法,步骤如下:复合原料制备,复合原料混合,原料加温,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汽车零部件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方法;
(1)复合原料制备,所述复合原料主要包括:铝、硅、镁、锰、铁、稀有金属等,将铝、硅、镁、锰、铁、稀有金属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以铝为基体的铝基复合材料质量百分百组成;
以上金属成分的总和是100%,各种复合材料的比重依据设计要求来决定。
(2)复合原料混合,所述复合原料混合是指将制备好的复合材料粉料颗粒经过混合均匀后,然后输送到加温装置;
(3)原料加温,所述加温由耐高温材料制作而成,包括加热电炉,高温炉等;所述加温是指将铝、镁、锰、铁、稀有金属等复合粉料颗粒输入加温装置的高温炉熔炼,实现系统加热增加温度,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复合粉料颗粒从固体变成液体,这时复合粉料颗粒变成液体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包括压力成型,高温高压,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方法;
所述压力成型包括压力成型和压力装置;所述压力成型是指将复合原材料装入凹型模具内,其中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组合,由此形成离合体;所述压力装置是将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分别植入设备的上端和下端,由此组合形成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由机械压、液压、水压机等压力机驱动施压;
所述高温高压包括高热,高压;所述高温是指将复合材料加热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所述高压是指将复合材料加热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然后使用压力机从最初的一个大气压到几十个大气压,再到几十个大气压等压制成型的过程,常使用0.5万吨压力机,1万吨压力机,5万吨压力机等;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方法是指将复合材料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降温冷却到特定温度,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复合材料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复合原料结晶或者凝结与复合原料高温高压相结合的压缩成型方法;
(5)所述汽车零部件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方法包括汽车底盘一体成型,汽车车身一体成型;
所述汽车底盘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由车架集成,车身底板集成组成;所述车架集成是指由两根纵梁和若干横梁组成的前边梁,后边梁,后横梁,中横梁,纵梁等集合在一起;所述车身底板集成就是将常规汽车制造的车身部分的底板前纵梁,底板部件,行李箱后板集合在一起;所述汽车底盘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就是将车架集成,车身底板集成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制作成为一个汽车底盘模具,其中汽车底盘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是将复合材料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复合材料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汽车底盘凹型模具内,复合材料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时,再使用压力机汽车底盘凸型模具驱动施压成型,从而构成汽车底盘,汽车底盘连接传动系统,行使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汽车底盘有车身连接点,发动机,悬挂装置等,起到支承,安装汽车的各种零部件总成,传递和承受车上,车下各种载货的作用;
所述汽车车身高温高压压缩一体成型包括散热器框架,挡泥板,侧门框架部件,前围外板,后围板,后风窗框架上部,前风窗框架上部,顶盖,行李箱盖,发动机盖,车门,车窗等;所述侧门框架部件一体成型是将复合材料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复合材料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汽车底盘凹型模具内,复合材料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时,再使用压力机汽车底盘凸型模具驱动施压成型,从而构成汽车侧门框架部件;依次完成散热器框架,挡泥板,前围外板,后围板,后风窗框架上部,前风窗框架上部,顶盖,行李箱盖,发动机盖,车门,车窗等汽车车身高温高压压缩部件一体成型。

Claims (10)

1.一种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选料,所述选料包括原料,原料的选择,原料配比,原料检验,原料入库;所述原料是指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所述原料的选择是指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原料的组合;所述原料配比包括物理配方和化学配方;所述物理配方是指选择自然界的如何一种物质;所述化学配方是指一般陶瓷配方由数种特定的无机原料构成,包括塑性原料,脊性原料和溶剂性原料;所述原料检验是指主要包括:取样,试烧,物理性能检测,化学分析等;所述原料入库是指经过检验合格的原料;
(2)粉料制备,所述粉料制备包括:配料,球磨,过筛除杂,泥浆均化,喷雾干燥制粉,陈腐;
所述配料是指根据工艺设计质量要求选择原料按一定比例称重配料,从而构成原料;
所述球磨是指将原料输入球磨机进行研磨成泥浆;
所述过筛除杂是指将研磨成泥浆的原料,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所述泥浆均化是指使用搅拌机将泥浆不断搅拌,使泥浆组成更均匀;
所述喷雾干燥制粉是指泥浆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经高压雾化,再通过热风炉制成粉料颗粒;
所述陈腐是指将粉料颗粒输送到库房陈腐;
(3)制坯成型,所述制坯成型是指将制备好的粉料颗粒输送到压制工序,经过模具,使用压力机对粉料颗粒施加一定的压力,粉料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变成砖坯;
(4)加温,所述加温是指砖坯经过干燥后,然后送入高温窑炉煅烧,在窑炉高温煅烧,温度不超过1250℃;
(5)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经过煅烧的砖坯,通过压力装置,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砖坯从原料转变为材料的过程,具体操作是将煅烧的砖坯,经过输送装置,装入凹型模具内,其中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组合,由此形成离合体,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分别植入设备的上端和下端,由此形成压力装置,而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所述压力装置由机械压、液压、水压机等压力机驱动施压;所述高温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或者砖坯加热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所述高压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或者砖坯加热到结晶温度或者凝结温度,然后使用压力机从最初的一个大气压到几十个大气压,再到几十个大气压等压制高温砖坯、原料粉体、或者金属;
(6)切边、抛光,所述切边、抛光是指将制成的半成品经过先切削边角,后抛光,再磨边等步骤,制备瓷性材料;
(7)产品检验入库,所述产品检验入库是按制备瓷性材料的标准来检验成品质量,然后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原料的种类和原料的比重;
所述原料的种类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
所述原料的比重依据对材料生产的质量要求,选择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原料的种类和原料的比重由此产生的颜色;
所述原料的种类产生的颜色是指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任何一种原料在高温高压成型方法作用下产生一种颜色或者产生对应的一种颜色;
所述原料的比重产生的颜色是指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百分百混合形成原料,在高温高压成型方法作用下产生一种颜色或者产生对应的一种颜色。其中颜色包括:红色、黄色、白色、青色、灰色、咖啡色,由红色、黄色、白色、青色、灰色、咖啡色选择几种原料按固定比例混合,而在高温高压成型方法作用下产生形成的调合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高温高压压缩成型;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砖坯,或者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包括:在100℃到150℃,或者150℃到300℃,或者300℃到1000℃,或者1000℃以上范围内;所述加温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将煅烧的砖坯,或者原料粉体,或者金属经过输送装置,装入凹型模具内,然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加温到结晶温度,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包括结晶温度,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
所述结晶温度是指液态金属中固相和液相两者刚好达到平衡的温度;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原料粉体或者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结晶时,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如将铝加热到800℃,然后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290℃时,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成型,从而使铝的密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加温到凝结温度,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包括凝结温度,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
所述凝结温度是指粉体或者金属的熔点;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是指将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原料粉体或者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熔点时的成型所需要的温度,这时金属从液体变成固体,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7.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的方法包括:选料,粉料的制备,制坯成型,加温,高温高压压缩成型;
所述选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所述加温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原料粉体,或者金属输入到高温窑炉煅烧内实现加温,按材料成型的要求温度加温到凝结温度,还包括将固体金属加热到流体金属;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制坯成型的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复合原料烧结与复合原料高温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的方法包括复合材料,结晶温度,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是指原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所述结晶温度是指液态金属中固相和液相两者刚好达到平衡的温度;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结晶成型方法是指将制坯成型的砖坯、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砖坯、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结晶时,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热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温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的方法包括复合材料,凝结温度,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的方法;
所述复合材料是指原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依据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金属、非金属、壤土、砂土、黏土、黄土、生物礁、碳酸钙、硅酸盐水泥、砂等中的几种或者多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所述凝结温度是指粉体或者金属的熔点;
所述高温高压压缩凝结成型方法是指将制坯成型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输入到加温装置内实现加温到熔点以上,这时复合原料粉体或者复合金属从固体变成液体,然后再输入到压力装置的凹型模具内,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熔点时的成型所需要的温度,这时金属从液体变成固体,再使用压力机凸型模具驱动施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让一些物质混合在一起,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物质的密度也不断增大,从而实现原料烧结与高热高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制备瓷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应用;
所述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包括:原料选择,粉料制备,制坯成型,加温,高温高压压缩成型;
(1)所述原料选择包括:陶土、粘土、石英砂、长石等,依据瓷性泥岩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的要求选择陶土、粘土、石英砂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材料,瓷性泥岩复合材料主要由硅、铝、镁、钾、钙、钠、铁,氧化硅、氧化铝、硅铝酸盐矿物质等成分组成,每一种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配方和比例是不一样的,所述原料还包括天然矿物质作为原料配方颜料使用,如白垩粉、菱镁粉、滑石、锆石、无水硼砂、锂辉石等矿物质;
(2)粉料制备,所述粉料制备包括:配料,球磨,过筛除杂,泥浆均化,喷雾干燥制粉,陈腐;
所述配料是指根据工艺设计质量要求选择原料按一定比例称重配料,从而构成原料,将粘土等与矿物质颜料混合构成复合材料;
所述球磨是指将输入球磨机进行研磨成泥浆;
所述过筛除杂是指将复合材料研磨成泥浆的原料,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所述泥浆均化是指使用搅拌机将泥浆不断搅拌,使泥浆组成更均匀;
所述喷雾干燥制粉是指泥浆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经高压雾化,再通过热风炉制成粉料颗粒;
所述陈腐是指将粉料颗粒输送到库房陈腐;
(3)制坯成型,所述制坯成型是指将制备好的复合材料粉料颗粒输送到压制工序,经过模具,使用压力机对粉料颗粒施加一定的压力,粉料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变成砖坯;
(4)加温,所述加温是指砖坯经过干燥后,然后送入高温窑炉煅烧,在窑炉高温煅烧,温度不超过1250℃;
(5)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所述高温高压压缩成型是指将经过煅烧的砖坯,通过压力装置,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砖坯从复合材料转变为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过程,具体操作是将煅烧的砖坯,经过输送装置,输送到压力装置,然后装入凹型模具内,其中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组合,由此形成离合体,凹型模具与凸型模具分别植入设备的上端和下端,由此形成压力装置,高温复合材料经过降温到特定温度,而后使用压力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煅烧的砖坯成型,从而获得瓷性泥岩复合材料;
(6)切边、抛光,所述切边、抛光是指将制成的瓷性泥岩复合材料成品经过先切削边角,后抛光,再磨边等步骤来实现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生产标准;
(7)产品检验入库,所述产品检验入库是按制备瓷性泥岩复合材料的标准来检验成品质量,然后包装入库。
CN202110957779.6A 2021-08-20 2021-08-20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6837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7779.6A CN116837235A (zh) 2021-08-20 2021-08-20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7779.6A CN116837235A (zh) 2021-08-20 2021-08-20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7235A true CN116837235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7779.6A Pending CN116837235A (zh) 2021-08-20 2021-08-20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723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6541A (zh) * 2015-05-25 2015-09-02 绥阳县华夏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瓷砖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68952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何春远 制造泥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6541A (zh) * 2015-05-25 2015-09-02 绥阳县华夏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瓷砖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68952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何春远 制造泥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粉末冶金词典》编辑组: "汉英德法俄日粉末冶金词典",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104 - 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1204B (zh) 废渣陶瓷砖以及所用粉料、砖坯体及其制备方法
EP3795319A1 (en) Artificial stone tile using native rock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6007659A (zh) 仿古砖的制备方法
CN102442819A (zh) 一种低成本制备高性能大型氧化铝制品的方法
KR20080017966A (ko) 폐유리를 활용한 세라믹 타일 조성물 및 그 타일의제조방법
CN108610073A (zh) 一种耐火抗裂复合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1612A (zh) 利用赤泥和红砂岩制备自释釉陶瓷材料的方法
CN116837235A (zh) 制备瓷性复合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CN106698416A (zh) 一种冷等静压高纯石墨的生产工艺
US4029630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CN104016629A (zh) 仿古青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32000A (zh) 一种用煤矸石生产清水砖、铺路砖的工艺方法
US7169725B2 (en) Ceramic products, raw batch formulations, and method
KR102313713B1 (ko) 폐유리병을 이용한 자기 타일 제작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작된 자기 타일
CN107383787A (zh) 一种树脂纤维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99782B1 (ko) 폐유리를 활용한 점토벽돌 및 점토바닥벽돌의 제조방법
CN108285297A (zh) 仿花岗岩路面砖及其制作方法
KR100690916B1 (ko) 무착색 점토기와의 제조방법
CN106278121A (zh) 一种主要材料为陶瓷的免烧砖
KR100241592B1 (ko) 세라믹소재 보차도용 조립식 블록의 제조방법
KR101847708B1 (ko) 석재슬러지 및 벤토나이트를 이용한 고강도 경량 인조석 제조방법
JPH06293562A (ja) 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CN104591758A (zh) 铸造用钛酸铝陶瓷浇口套的制备方法
KR100958844B1 (ko) 카운터 웨이트용 충진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카운터 웨이트용 충진재
RU2542069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еностеклянных издел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