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9882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29882A CN116829882A CN202180093469.2A CN202180093469A CN116829882A CN 116829882 A CN116829882 A CN 116829882A CN 202180093469 A CN202180093469 A CN 202180093469A CN 116829882 A CN116829882 A CN 1168298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outdoor
- indoor
- shutter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在空调装置(101)中,室内机(2)和室外机(3)通过电源线(4)、共用线(5)以及信号线(6)这三个芯线而连接,将商用电源经由电源线以及共用线供电,室内机具备使电源线与信号线的连接开闭的第1开闭器(7),室外机具备使电源线与室外机的连接开闭的第2开闭器(9)、室外整流部(10)、室外平滑部(11)、以及在断开状态下连接信号线和与第2开闭器的后级连接的电阻(13),并在接通状态下成为开路状态的第3开闭器(12),在使室外机从待机状态启动而进行运转时,通过在第3开闭器为断开状态下接通第1开闭器,由此使浪涌电流经由室内机流向室外平滑部来对室外平滑部进行充电,在充电后接通第2开闭器,之后执行第1开闭器的断开和第3开闭器的接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备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降低待机电力,而存在一种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连接了输送来自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力的电力配线、传送信号的信号线、以及交流电力的输送和信号的传送中所共用的共用线的空调装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具有室内侧控制电路和第1开关,该第1开关通过上述室内侧控制电路所进行的控制,来切换将信号线与电力配线连接的接通状态和非连接的断开状态。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有室外侧控制电路和第2开关,上述室外侧控制电路包括主继电器,上述第2开关通过上述室外侧控制电路所进行的控制,来切换将该室外侧控制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接通状态和与信号线连接的断开状态。而且,室内侧控制电路以及室外侧控制电路通过在第2开关为断开状态下将第1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来启动室外侧控制电路。此后,室内侧控制电路以及室外侧控制电路在将第2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之后,将第1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来启动室外机,由此降低室外机的待机电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711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室外机连接了容量大的平滑部的情况下,当为了使室外机处于运转状态而将主继电器设为接通状态时,在平滑部会流动浪涌电流,因此需要另外的防止浪涌电流用的电路。因此,存在空调装置大型化,空调装置的实现需要高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的空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现目的,本公开的空调装置具备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电源线、共用线以及信号线这三个芯线而连接,将向室外机和室内机中的任一方供给的商用电源经由电源线以及共用线供电,室内机具备:第1开闭器,使电源线与信号线的连接开闭;和室内控制部,使第1开闭器动作,而向信号线与共用线之间供给来自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压。另外,室外机具备:第2开闭器,使电源线与室外机的连接开闭;整流部,与第2开闭器的后级连接,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及平滑部,对整流部的输出进行平滑化。另外,室外机具备:第3开闭器,在断开状态下连接信号线和与第2开闭器的后级连接的电阻,并在接通状态下成为开路状态;和室外控制部,控制第2开闭器以及第3开闭器。室内控制部以及室外控制部在使室外机从待机状态启动而进行运转时,通过在第3开闭器为断开状态下接通第1开闭器,由此使浪涌电流经由室内机流向室外机的平滑部来对平滑部进行充电,在充电后接通第2开闭器,之后执行第1开闭器的断开和第3开闭器的接通。
本公开所涉及的空调装置起到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所具备的室外机启动时的浪涌电流的流动方式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由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来实现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所具备的处理电路的情况下的处理电路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由专用的硬件构成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所具备的处理电路的情况下的处理电路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的图。空调装置101为了降低待机电力而在运转待机时切断向室外机3所具备的控制电路(室外控制部15)的电力供给。空调装置101具备室内机2和室外机3。
在室外机3连接了作为商用电源的交流电源1。此外,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交流电源1与室外机3连接的情况,但交流电源1也可以与室内机2连接。另外,虽然交流电源1为单相交流电源,但也可以为三相交流电源。在空调装置101中,室内机2与室外机3由电源线4、共用线5以及信号线6这三个芯线连接。
室内机2具备第1开闭器7、室内控制部8、室内整流部16、室内平滑部17、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室内通信电路19、以及室内电流熔断器25。另外,室内机2具备端子T1~T3。
室外机3具备第2开闭器9、室外整流部10、室外平滑部11、第3开闭器12、电阻13、室外通信电路14、室外控制部15、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逆变器电路21、噪声滤波器23、以及室外电流熔断器26。另外,室外机3具备端子T4~T6。
电源线4与端子T1、T4连接,共用线5与端子T2、T5连接,信号线6与端子T3、T6连接。电源线4经由端子T4与交流电源1连接,共用线5经由端子T5与交流电源1连接。
在室内机2内,端子T1与室内电流熔断器25连接,端子T2与连接点C4连接,端子T3与连接点C5连接。
在室内机2中,室内电流熔断器25的一个端部与和电源线4的线连接的端子T1连接,另一个端部与连接点C2连接。室内电流熔断器25在持续超过允许电流的情况下熔断。
第1开闭器7经由连接点C2、室内电流熔断器25以及端子T1而与电源线4连接,并且经由连接点C5以及端子T3而与信号线6连接。即,第1开闭器7连接到经由室内电流熔断器25将电源线4与信号线6连接的配线间。
第1开闭器7根据来自室内控制部8的接通指令而使电源线4与信号线6短路,并根据来自室内控制部8的断开指令而使电源线4与信号线6的连接开路。第1开闭器7可以是A触点的机械式继电器亦即A触点继电器,也可以由半导体构成。
室内整流部16的一个端部与连接点C1、C2连接,另一个端部与连接点C3、C4连接。室内整流部16输出对交流电源1的电压进行了整流的电压。室内整流部16使用二极管构成。
室内平滑部17与连接点C1、C3连接。室内平滑部17的例子为平滑电容器。室内平滑部17对室内整流部16所输出的电压进行平滑化。
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与连接点C1、C3连接。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根据由室内平滑部17平滑化后的电压来生成低压的直流电压。其中,对于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而言,其结构以及方式并不限定,可以是使用开关变压器的DC/DC转换器,也可以是直接降压的降压转换器。
室内控制部8与远程控制器(以下,称为遥控器)24连接。室内控制部8接受从遥控器24送来的指令。另外,室内控制部8与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第1开闭器7以及室内通信电路19连接。
室内控制部8使用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室内控制部8通过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所生成的电压来动作,而进行室内机2的控制。具体而言,室内控制部8控制第1开闭器7以及室内通信电路19。
室内通信电路19经由连接点C4以及端子T2而与共用线5连接,并经由连接点C5以及端子T3而与信号线6连接。室内通信电路19将电位的变化传递到室内控制部8,并且根据室内控制部8的动作改变电位,而使得室内控制部8与室外控制部15能够通信。
在室外机3内,端子T4与室外电流熔断器26连接,端子T5与连接点C10连接,端子T6与连接点C20连接。
在室外机3中,室外电流熔断器26的一个端部与端子T4连接,另一个端部与第2开闭器9连接。即,第2开闭器9经由室外电流熔断器26以及端子T4而与电源线4连接。另外,第2开闭器9与连接点C6连接。
第2开闭器9由室外控制部15开闭。第2开闭器9可以是A触点的机械式继电器亦即A触点继电器,也可以由半导体构成。在第2开闭器9的后级连接有降低常模噪声以及共模噪声的噪声滤波器23。噪声滤波器23与连接点C6~C9连接。虽然噪声滤波器23的结构不限,但噪声滤波器23例如包括X电容器、Y电容器(未图示)等。
在图1中,示出了噪声滤波器23具有两个电容器和两个线圈的情况。在噪声滤波器23中,第1电容器与连接点C6、C8连接,第2电容器与连接点C7、C9连接。另外,在噪声滤波器23中,第1线圈与连接点C6、C7连接,第2线圈与连接点C8、C9连接。连接点C7与连接点C11连接,连接点C8与连接点C10连接,连接点C9与连接点C14连接。
室外整流部10与噪声滤波器23的后级连接,对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具体而言,室外整流部10与连接点C9、C11、C16、C18连接。在图1中,示出了室外整流部10为具有四个二极管的单相交流用的桥式二极管的情况。
室外整流部10具有连接点C12~C15。在室外整流部10中,第1二极管与连接点C12、C13连接,第2二极管与连接点C12、C15连接,第3二极管与连接点C13、C14连接,第4二极管与连接点C14、C15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室外整流部10中,第1二极管经由连接点C12与第2二极管连接,第3二极管经由连接点C14与第4二极管连接。连接点C12与连接点C11连接,连接点C14与连接点C9连接。另外,连接点C13与连接点C16连接,连接点C15与连接点C18连接。
室外平滑部11与连接点C16、C18连接。室外平滑部11对室外整流部10的输出进行平滑化。室外整流部10以及室外平滑部11虽然在图1中为全波整流电路,但并不限定于此。室外整流部10以及室外平滑部11可以构成为具备线圈以及开关元件,也可以是如进行功率因数控制那样的整流电路,或者也可以是如控制室外平滑部11的两端的直流电压那样的整流电路。连接点C16与连接点C17连接,连接点C18与连接点C19连接。
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与连接点C17、C19连接。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根据经由室外平滑部11送来的高压的电压来生成低压的直流电压。对于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而言,其结构以及方式并不限定,可以是使用开关变压器的DC/DC转换器,也可以是直接降压的降压转换器。
室外控制部15与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连接。另外,室外控制部15与第3开闭器12、第2开闭器9、室外通信电路14以及逆变器电路21连接,并对这些进行控制。室外控制部15使用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室外控制部15通过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的电压来驱动,控制逆变器电路21而将室外平滑部11的两端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的交流电压,从而驱动压缩机马达22。虽然在图1中未记载,但也可以为,室外控制部15还与风扇马达、四通阀、LEV(Linear ExpansionValve,电子线性膨胀阀)等所使用的致动器和热敏电阻等传感器等连接,而控制室外机3整体。
逆变器电路21与连接点C17、C19连接。另外,逆变器电路21与压缩机马达22连接。逆变器电路21生成三相交流而使压缩机马达22旋转。
第3开闭器12可以是C触点的机械式继电器亦即C触点继电器,也可以由半导体构成。在第3开闭器12中,常闭触点与连接点C20连接。第3开闭器12在常开触点处没有任何连接,在可动部触点处连接有电阻13的一端。连接点C20与连接到信号线6的端子T6连接。
电阻13的另一端与作为第2开闭器9的后级的连接点C11连接。室外通信电路14经由连接点C10与共用线5连接,并经由连接点C20与信号线6连接。室外通信电路14将电位的变化传递到室外控制部15,并且根据室外控制部15的动作改变电位,而使得室内机2与室外机3能够通信。
接着,对空调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这里,对从空调装置101的待机时起启动室外机3进行运转的情况下的空调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所示的箭头50是用户操作了遥控器24的时刻。在用户操作遥控器24之前的状态亦即状态1中,室内机2被通交流电源1。
该状态1为以下的(1-1)~(1-9)。
(1-1)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生成电源。
(1-2)室内控制部8进行动作,等待来自遥控器24的信号。但是,室内控制部8由于不需要除了从遥控器24的接收以外的动作,因此,通过进行将功能抑制到最小限度的动作,而将消耗电力保持在最小的状态。
(1-3)第1开闭器7处于断开状态,电源线4与信号线6为开路。
(1-4)第2开闭器9处于断开状态,室外机3的第2开闭器9的后级不通交流电源1。
(1-5)第3开闭器12处于断开状态,触点与常闭触点侧连接。即,第3开闭器12连接电阻13与连接点C20。
(1-6)交流电源1中未流动电流。
(1-7)在空调装置101中,虽然流动有与室内机2的待机电力对应的量的电流,但非常小。
(1-8)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不进行动作,室外控制部15不被供给电源。
(1-9)不进行共用线5与信号线6之间的通信。
此外,实施方式1的噪声滤波器23由于连接到第2开闭器9的后级侧,所以即使在噪声滤波器23中包括X电容器,也不被施加电压,因此,也不流动无效电流。即,空调装置101能够使在室外机3中流动的无效电力以及待机电力都为0[A]。
空调装置101在状态1之后过渡到状态2。该状态2为以下的(2-1)。
(2-1)室内控制部8从待机电力最小的状态起移向通常模式而准备进行动作。由此,虽然在交流电源1中流动的电流有所增加但非常小,因此在图2中省略图示。另外,此时,空调装置101也可以使室内机2的风扇(未图示)动作。
空调装置101在状态2之后过渡到状态3。该状态3为以下的(3-1)~(3-4)。
(3-1)室内控制部8将第1开闭器7设为接通状态。即,室内控制部8使电源线4与信号线6短路。由此,在图3所示的路径中流动浪涌电流。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所具备的室外机启动时的浪涌电流的流动方式的图。在图3中,示出了在室外机3启动时在室外机3流动的浪涌电流的路径。此外,在图3以及后述的图4中,省略了对连接点C1~C20以及端子T1~T6的附图标记的图示。
在室外机3启动时,当第1开闭器7变为接通状态时,电源线4与信号线6连接。由此,电流按交流电源1→电源线4→室内电流熔断器25→第1开闭器7→信号线6→第3开闭器12→电阻13→室外整流部10→室外平滑部11→室外整流部10→噪声滤波器23的共用线5侧→交流电源1(在交流电源1的电流相位为相反的情况下为相反的路径)的顺序流动,而对室外平滑部11进行充电。
电阻13作为防止对室外平滑部11进行充电时的浪涌电流的限制电阻发挥功能。此外,电阻13也可以是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例如,即便在室外平滑部11、逆变器电路21等发生了短路的情况下,导致有比通常的浪涌电流大的电流流动情况下,只要是PTC,则由于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变得非常大,因此空调装置101能够限制电流而降低电阻13烧损的风险。
(3-2)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生成控制电源。
(3-3)室外控制部15在从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0被供给电源之后,进行调机处理,而准备启动。
(3-4)对于交流电源1的电流,在流动浪涌电流之后,流动与室外控制部15等的消耗电力对应的量的电流以及与逆变器电路21等的待机电力对应的量的电流,另外,在噪声滤波器23中包括X电容器的情况下流动与无效电力对应的量的电流,但在图2中省略图示。
此外,室内机2的第1开闭器7只要是在室内机2的浪涌电流以及通常电流下无故障的容量的开闭器即可。另外,室内电流熔断器25只要是在室内机2的浪涌电流以及通常电流下不熔断,且在超过室内机2的允许电流的情况下熔断的容量的电流熔断器即可。
在实施方式1中,如上述那样向室外机3流动的浪涌电流在第1开闭器7和室内电流熔断器25中流动。为此,第1开闭器7具有能够耐受在室外机3启动时所流动的浪涌电流的容量即浪涌电流耐量以及规格。另外,室内电流熔断器25具有在室外机3的浪涌电流那样的瞬时电流下不熔断,且在持续超过室内机2的允许电流的情况下熔断的容量以及规格。
空调装置101在状态3之后过渡到状态4。该状态4为以下的(4-1)。
(4-1)室外控制部15接通第2开闭器9。此时,对于交流电源1的电流而言,会增加与驱动第2开闭器9的消耗电力对应的量的电流,但在图2中省略图示。
空调装置101在状态4之后过渡到状态5。该状态5为以下的(5-1)。
(5-1)室外控制部15通过接通第3开闭器12,而使第3开闭器12的触点为开路。此时,对于交流电源1的电流而言,会增加与驱动第3开闭器12的消耗电力对应的量的电流,但在图2中省略图示。
空调装置101在状态5之后过渡到状态6。该状态6为以下的(6-1)。
(6-1)室内控制部8通过断开第1开闭器7而使电源线4与信号线6为开路。由此,室内通信电路19与室外通信电路14变得能够经由共用线5以及信号线6进行通信。
此外,虽然如在状态5以及状态6中说明的那样,接通第3开闭器12,其后断开第1开闭器7的方式,切换第3开闭器12以及第1开闭器7,但切换第3开闭器12以及第1开闭器7的顺序不局限于该顺序。空调装置101只要是在状态4下使第2开闭器9成为接通状态后,则也可以调换接通第3开闭器12的处理和断开第1开闭器7的处理的顺序,还可以同时进行。
在进行室内控制部8与室外控制部15之间的通信时,例如有时室内控制部8侧为主,室外控制部15侧为从,而由室内控制部8侧最先发送通信信号。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空调装置101在接通第3开闭器12之后,断开第1开闭器7,之后室内控制部8从室内通信电路19开始通信。
另外,有时室外控制部15侧为主,室内控制部8侧为从,而由室外控制部15侧最先发送通信信号。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空调装置101在断开第1开闭器7之后,接通第3开闭器12,之后室外控制部15从室外通信电路14开始通信。
不管是从室内通信电路19还是从室外通信电路14开始通信,在空调装置101中,只要至少第1开闭器7处于断开状态,且第3开闭器12处于接通状态,就会开始通信。
假设在第1开闭器7处于接通状态下室外通信电路14进行通信动作,则相当于使共用线5与信号线6的电位短路。由于当第1开闭器7处于接通状态时信号线6与电源线4的电位为相同电位,所以电流按交流电源1→电源线4→室内电流熔断器25→第1开闭器7→室内通信电路19→共用线5→交流电源1的顺序流动而产生电源短路,因此有可能发生电路故障。
另外,假设在第3开闭器12处于断开状态下室内通信电路19想要开始通信,则若第2开闭器9处于断开则不会发生任何情况,但若第2开闭器9变为接通状态则发生电源短路。即,电流按交流电源1→室外电流熔断器26→第2开闭器9→噪声滤波器23→电阻13→第3开闭器12→信号线6→室内通信电路19→共用线5→交流电源1的顺序流动而发生电源短路。在流动有这样的电流的状态下,若室外控制部15接通第3开闭器12,则在触点处产生电弧,而导致触点寿命的减少,熔接等产生。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空调装置101在第1开闭器7处于断开状态,且第3开闭器12处于接通状态时开始通信。
空调装置101在状态6之后过渡到状态7。该状态7为以下的(7-1)。
(7-1)室外控制部15开始运转而从交流电源1流动电流。在图4中示出该通常运转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的图。空调装置101在通常运转时,电流在交流电源1→室外电流熔断器26→第2开闭器9→噪声滤波器23的电源线4侧→室外整流部10→室外平滑部11→逆变器电路21→压缩机马达22→逆变器电路21→室外平滑部11→室外整流部10→噪声滤波器23的共用线5侧→交流电源1的顺序的路径中流动。另外,在交流电源1的电流相位相反的情况下,电路在与上述路径相反的路径中流动。此外,在室内机2中也流动使致动器运转的电流。
这样,空调装置101在启动室外机3时使浪涌电流经由第1开闭器7以及设置于第3开闭器12的后级的电阻13流向室外平滑部11。即,空调装置101在启动室外机3时使浪涌电流经由室内机2的第1开闭器7流向作为室外机3的主电路的平滑部的室外平滑部11。
由此,空调装置101不需要使用防止浪涌电流用的电路。空调装置101不需要例如继电器等开闭器、电阻、线圈等,来作为防止浪涌电流用的电路部件。因此,空调装置101能够抑制配置于室外机3的开闭器的数量,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制成而不会大型化。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为了降低室外机3的待机电力而在运转待机时切断向室外控制部15的电力供给的空调装置101,在启动室外机3时,使浪涌电流经由室内机2的第1开闭器7和设置于室外机3的第3开闭器12的后级的电阻13流向室外平滑部11。通过该结构,空调装置101降低了待机电力并且省略了防止浪涌电流用的开闭器。由此,能够实现空调装置101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空调装置101。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5以及图6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对室内机2为1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2中,对室内机为2台以上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对图5的各构成要素中实现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1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空调装置102具备室内机2、2a和室外机3a。在空调装置102中,室内机2与室外机3a连接,室内机2a与室外机3a连接。在空调装置102中,室内机2和室外机3a由电源线4、共用线5以及信号线6连接,室内机2a和室外机3a由电源线4a、共用线5a以及信号线6a连接。
室内机2a具有与室内机2相同的结构。即,室内机2a具备第1开闭器7a、室内控制部8a、室内整流部16a、室内平滑部17a、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a、室内通信电路19a、以及室内电流熔断器25a。
第1开闭器7a、室内控制部8a、室内整流部16a以及室内平滑部17a分别具有与第1开闭器7、室内控制部8、室内整流部16以及室内平滑部17同样的功能并执行同样的动作。另外,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a,室内通信电路19a,以及室内电流熔断器25a分别具有与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8、室内通信电路19以及室内电流熔断器25同样的功能并执行有同样的动作。连接点C1a~C5a配置于与连接点C1~C5同样的位置。另外,在室内机2a的内部,室内机2a所具备的各构成要素具有与室内机2所具备的各构成要素同样的连接结构。室内控制部8a与遥控器24a连接。
另外,室内机2具备端子T1a~T3a。端子T1a~T3a分别是与端子T1~T3同样的端子。室内机2a的端子T1a与室外机3a的端子T4连接,室内机2a的端子T2a与室外机3a的端子T5连接。另外,室内机2a的端子T3a与室外机3a的端子T7连接。
室外机3a除了室外机3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具备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室外通信电路14a以及端子T7。
室外机3a的端子T4经由电源线4与端子T1连接,并且经由电源线4a与端子T1a连接。室外机3a的端子T5经由共用线5与端子T2连接,并且经由共用线5a与端子T2a连接。室外机3a的端子T6经由信号线6与端子T3连接,室外机3a的端子T7经由信号线6a与端子T3a连接。
在室外机3a中,在将端子T5与连接点C10连接的配线间设置有连接点C41。另外,在将连接点C20与第3开闭器12连接的配线间设置有连接点C43。
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配置于将连接点C43与连接点C20连接的配线间。在将端子T7与连接点C43连接的配线间设置有连接点C42。室外通信电路14a与连接点C41、C42连接。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配置于将连接点C42与连接点C43连接的配线间。
在室外机3a中,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的阳极经由连接点C20与信号线6连接,阴极经由连接点C43与第3开闭器12的常闭触点连接。
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的阳极与连接点C42连接,阴极与连接点C43连接。由此,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的阳极经由连接点C42与信号线6a连接。另外,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的阴极经由连接点C43、C20而与信号线6连接并且经由连接点C43与第3开闭器12的常闭触点连接。
室外通信电路14a具有与室外通信电路14同样的功能并执行同样的动作。室外机3a的室外通信电路14a经由共用线5a以及信号线6a而与室内通信电路19a通信。由此,室外机3a经由共用线5a以及信号线6a而与室内机2a通信。
接着,对空调装置102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围绕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1的动作的不同对空调装置102的动作进行说明。
空调装置102与空调装置101在空调装置102具备多台室内机这一点上不同。另外,空调装置102和空调装置101在空调装置102的室外机3a具备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室外通信电路14a以及端子T7这一点上不同。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这里,对从空调装置102的待机时起室外机3a启动并进行运转的情况下的空调装置102的动作进行说明。
考虑用户操作了室内机2a的遥控器24a的情况。在图6中,状态1A、2A下的空调装置10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状态1、2下的空调装置101的动作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空调装置102在状态2A之后过渡到状态3A。该状态3A为以下的(3A-1)~(3A-4)。
(3A-1)室内控制部8a使室内机2a所具备的第1开闭器7a处于接通状态。即,室内控制部8a使电源线4a与信号线6a短路。由此,在以下的路径中流动浪涌电流。
即,电流按交流电源1→电源线4a→室内机2a的室内电流熔断器25a→室内机2a的第1开闭器7a→信号线6a→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室外机3a的第3开闭器12→电阻13→室外整流部10→室外平滑部11→室外整流部10→噪声滤波器23的共用线5侧→交流电源1的顺序流动,而对室外平滑部11进行充电。
但是,空调装置102不同于空调装置101的情况,在交流电源1的电流相位相反(相反相位)的情况下不流动电流。这是因为空调装置102具备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
状态3A下的(3A-2)~(3A-4)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3-2)~(3-4)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状态4A~7A下的空调装置10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状态4~7下的空调装置101的动作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这里,对空调装置102具备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以及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的效果进行说明。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的阳极与信号线6以及室外通信电路14连接。另外,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的阳极与信号线6a以及室外通信电路14a连接。
室内机2与室外机3a之间的通信和室内机2a与室外机3a之间的通信分别单独地进行。因此,若室外机3a中不存在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以及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则信号线6和信号线6a成为相同电位。在该情况下,室外机3a无法在与室内机2、2a之间经由通信电路检测信号的电位差,因此无法产生电位差,其结果,无法在与室内机2、2a之间执行通信。这样,在室外机3a连接多个室内机2、2a的情况下需要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以及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
电阻13的电阻值被设定为,在第1开闭器7或第1开闭器7a被接通时所流动的浪涌电流成为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以及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的允许电流以下。若增大电阻13的电阻值,则能够选择电流容量小的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以及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另外,若减小电阻13的电阻值,则可以缩短对室外平滑部11进行充电的时间。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空调装置102具备2台室内机2、2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空调装置102也可以具备3台以上的室内机。在这种情况下,空调装置102只要具备与所具备的室内机相同数量的室外通信电路即可。
即使在空调装置102具备3台以上的室内机的情况下,各室内机也与电源线、共用线以及信号线连接。另外,各室内机经由电源线与室外机的端子T4连接,经由共用线与室外机的端子T5连接。另外,室外机具备每个室内机的信号线用的端子和每个室内机的室外通信电路。各室内机分别与每个室内机的信号线用的端子和每个室内机的室外通信电路连接。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在空调装置102中,即使在室外机3a连接2台室内机2、2a的情况下,也与空调装置101同样地,能够省略防止浪涌电流用的开闭器。由此,由于能够实现空调装置102的小型化,所以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空调装置102。
另外,空调装置102的室外机3a具备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以及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因此即使在室外机3a连接2台室内机2、2a的情况下,室外机3a也能够与室内机2、2a之间执行通信。
这里,对空调装置101、102所具备的室内控制部8、空调装置102所具备的室内控制部8a、以及空调装置101、102所具备的室外控制部15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此外,由于室内控制部8、8a以及室外控制部15的硬件结构相同,所以这里对室外控制部15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室外控制部15由处理电路实现。处理电路可以是执行储存于存储器的程序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也可以是专用的硬件。
图7是表示由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来实现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所具备的处理电路的情况下的处理电路的结构例的图。室外控制部15能够由图7所示的控制电路90即处理器91以及存储器92来实现。
处理器91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型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或系统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存储器92可例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注册商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之类的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另外,存储器92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为磁盘、光盘、压缩光盘、迷你盘、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
在存储器92中储存有执行室外控制部15的功能的程序。处理器91通过读出并执行在存储器92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基于室外控制部15的处理。储存于存储器92的程序也可以说是使计算机执行与室外控制部15的顺序或方法对应的多个命令。存储器92也用作处理器91执行各种处理时的临时存储器。
处理器91所执行的程序也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包括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多个命令在内的计算机可读取且非瞬态(non-transitory)记录介质。
图8是表示由专用的硬件构成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所具备的处理电路的情况下的处理电路的结构例的图。处理电路93例如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此外,室外控制部15的功能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来实现一部分,由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一部分。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一个例子,可以与其它公知的技术组合,也可以组合实施方式彼此,也可以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交流电源;2、2a...室内机;3、3a...室外机;4、4a...电源线;5、5a...共用线;6、6a...信号线;7、7a...第1开闭器;8、8a...室内控制部;9...第2开闭器;10...室外整流部;11...室外平滑部;12...第3开闭器;13...电阻;14、14a...室外通信电路;15...室外控制部;16、16a...室内整流部;17、17a...室内平滑部;18、18a...室内控制电源生成部;19、19a...室内通信电路;20...室外控制电源生成部;21...逆变器电路;22...压缩机马达;23...噪声滤波器;24、24a...遥控器;25、25a...室内电流熔断器;26...室外电流熔断器;30...第1反向元件用二极管;30a...第2反向元件用二极管;90...控制电路;91...处理器;92...存储器;93...处理电路;101、102...空调装置;C1~C20、C41~C43、C1a~C5a...连接点;T1~T7、T1a~T3a...端子。
Claims (7)
1.一种空调装置,具备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通过电源线、共用线以及信号线这三个芯线而连接,将向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中的任一方供给的商用电源经由所述电源线以及共用线供电,
所述室内机具备:
第1开闭器,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信号线的连接开闭;和
室内控制部,使所述第1开闭器动作,而向所述信号线与所述共用线之间供给来自所述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压,
所述室外机具备:
第2开闭器,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室外机的连接开闭;
整流部,与所述第2开闭器的后级连接,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平滑部,对所述整流部的输出进行平滑化;
第3开闭器,在断开状态下连接所述信号线和与所述第2开闭器的后级连接的电阻,在接通状态下成为开路状态;以及
室外控制部,控制所述第2开闭器以及所述第3开闭器,
所述室内控制部以及所述室外控制部在使所述室外机从待机状态启动而运转时,通过在所述第3开闭器为断开状态下接通所述第1开闭器,由此使浪涌电流经由所述室内机流向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平滑部来对所述平滑部进行充电,在充电后接通所述第2开闭器,之后执行所述第1开闭器的断开和所述第3开闭器的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第1开闭器以及所述第2开闭器为A触点继电器,
所述第3开闭器为C触点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第1开闭器具有耐受向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平滑部流动的浪涌电流的耐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与所述第1开闭器的前级连接的熔断器,
所述熔断器即使流动有向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平滑部流动的浪涌电流也不熔断,并且在超过所述室内机的允许电流的情况下熔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还具备噪声滤波器,该噪声滤波器与所述第2开闭器的后级以及所述整流部的前级连接,并降低常模噪声以及共模噪声,
所述噪声滤波器包括X电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室内机为多台室内机,
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分别通过所述电源线、所述共用线以及所述信号线这三个芯线而连接,
所述室外机还具备数量与所述室内机的台数相同的反向元件用二极管,该反向元件用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信号线连接并且阴极与所述第3开闭器的常闭触点连接,
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各个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反向元件用二极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电阻具有使所述浪涌电流成为所述反向元件用二极管的允许电流以下的电阻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1/006164 WO2022176120A1 (ja) | 2021-02-18 | 2021-02-18 | 空気調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29882A true CN116829882A (zh) | 2023-09-29 |
Family
ID=82930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93469.2A Pending CN116829882A (zh) | 2021-02-18 | 2021-02-18 | 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02686A1 (zh) |
JP (1) | JP7422930B2 (zh) |
CN (1) | CN116829882A (zh) |
AU (1) | AU2021428990B2 (zh) |
DE (1) | DE112021007118T5 (zh) |
WO (1) | WO2022176120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54065A (ja) * | 2008-08-26 | 2010-03-11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5984732B2 (ja) * | 2013-04-09 | 2016-09-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5928423B2 (ja) * | 2013-09-13 | 2016-06-01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KR102214659B1 (ko) * | 2018-11-20 | 2021-0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
2021
- 2021-02-18 JP JP2023500234A patent/JP7422930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2-18 CN CN202180093469.2A patent/CN116829882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2-18 WO PCT/JP2021/006164 patent/WO20221761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2-18 DE DE112021007118.1T patent/DE112021007118T5/de active Pending
- 2021-02-18 AU AU2021428990A patent/AU2021428990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2-18 US US18/255,123 patent/US2024010268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76120A1 (ja) | 2022-08-25 |
JP7422930B2 (ja) | 2024-01-26 |
AU2021428990B2 (en) | 2024-01-04 |
DE112021007118T5 (de) | 2023-12-21 |
AU2021428990A1 (en) | 2023-07-27 |
JPWO2022176120A1 (zh) | 2022-08-25 |
US20240102686A1 (en) | 2024-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4158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679731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618439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US2022011706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ground leakage current to power a multimode switch | |
JP6366820B2 (ja) | 電源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0959092B (zh) | 空调机 | |
JP201211770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4142107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1868446B (zh) | 空调机 | |
JP6037884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EP3367559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16829882A (zh) | 空调装置 | |
JP4623220B2 (ja) | 電源回路 | |
JP2015055447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16213978A (ja) | 電源回路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 |
JP201915820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2406463A (zh) | 空调与加热器集成系统、集成系统控制的方法及电动汽车 | |
TR2023008916T2 (tr) | Klima. | |
JP2015055450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5999141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7539563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における突入電流抑制方法 | |
WO2023203649A1 (ja) | 回路基板 | |
CN101821936B (zh) | 用于激励电动机辅助绕组和电动机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220128286A1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preheating operation method | |
CN117097203A (zh) | 一种通风机、通风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