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97C - 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97C
CN1168297C CNB981038050A CN98103805A CN1168297C CN 1168297 C CN1168297 C CN 1168297C CN B981038050 A CNB981038050 A CN B981038050A CN 98103805 A CN98103805 A CN 98103805A CN 1168297 C CN1168297 C CN 11682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parts
sequence number
speci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038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9706A (zh
Inventor
吉田裕美
寺西康彦
日暮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44626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281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9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2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5Selection of the code volume for a coding unit prior to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2Sampling, masking or truncation of coding units, e.g. adaptive resampling, frame skipping, frame interpolation or high-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37Motion inside a coding unit, e.g. average field, frame or block dif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49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estimating the code amount by means of a model, e.g. mathematical model or statistical mod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et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1”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被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每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从而以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为基础生成具有帧周期NS的特别图象数据。进行计算以求出通过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一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min+1”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所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min)。

Description

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记录使用直交变换压缩处理所产生的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直交变换压缩处理的结果产生一种符合MPEG标准的数字图象信号。这种MPEG数字图象信号表示一个包含有内帧和中间帧的帧序列。这里,内帧系通过一种内帧编码过程生成,而中间帧则通过一种中间帧预测编码过程生成。
有一种数字式VTR(磁带录像机)将数字图象信号记录在磁带上。被记录的典型数字图象信号是通过直交变换实现数据量压缩所产生的。这种数字图象信号的一个例子就是MPEG数字图象信号。正如上面所指出的,这一型式的数字图象信号表示一个包含有内帧和中间帧的帧序列。因此,在被数字式VTR加载数字图象信号的磁带上,存在一个对应于内帧的信号段和对应于中间帧的信号段的混合体。一般地说,与内帧对应的信号段在磁带上的位置有一个给定的周期。图象可以仅从一个对应于一内帧的信号段重放而不能仅从一个对应于一中间帧的信号段重放图象。因此,用于特别播放例如在VHS格式的VTR中高速搜索播放的常规技术不能应用于从这种数字式VTR磁带特别重放图象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改进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用于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每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1”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从而以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为基础生成具有帧周期NS的特别图象数据;第二部件,用于计算通过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一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min+1”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而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min),这里“nmin”表示序号“n”的下限;第三部件,用于决定特别图象数据的帧周期NS和目标代码量C,使得第二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min)等于或小于目标代码量C;第四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以及第五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上记录第一部件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以它的第一个方面为基础并提供一种装置,其中第三部件包括用于判决第二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min)是否大于目标代码量C的部件;用于防止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至少下一个1内帧段被第一部件用于生成特别图象数据的部件;以及用于将目标代码量C递增一个等于和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下一个1内帧段相应的代码量的数值的部件。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以它的第一个方面为基础并提供一种装置,装置还包括:第六部件,用于计算第一部件生成的每内帧的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第七部件,用于计算通过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一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m+2”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而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1);以及第八部件,用于决定序号“n”,使得目标代码量C存在于第六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和第七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1)之间。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以它的第一个方面为基础并提供一种装置,装置还包括:第六部件,用于引用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中的活动向量数据并用它检出输入数字图象信号表示的图象活动程度;以及第七部件,用于随着第六部件检出的活动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下限“nmin”。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和记录表示包含有内帧和中间帧的帧序列的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内帧涉及用内帧编码所产生的数字图象信号段,中间帧涉及用中间帧编码所产生的数字图象信号段,具有一个代码字序列的数字图象信号与DCT块编码所产生的DCT系数相关,DCT系数以用于每一块的给定序号排列,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用于从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一个1内帧段的每个块相关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排列序号高于一个排列序号“n”的DCT系数的代码字从而以数字图象信号为基础生成图象数据;第二部件,用于计算第一部件生成的每内帧的特别图象数据量;第三部件,用于根据第二部件算出的特别图象数据量控制排列序号“n”;第四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区域记录数字图象信号;以及第五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的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记录由第一部件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和记录表示一个包含有内帧和中间帧的帧序列的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内帧涉及用内帧编码所产生的数字图象信号段,中间帧涉及用中间帧编码所产生的数字图象信号段,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用于以数字图象信号的1内帧段为基础生成特别图象数据;第二部件,用于计算第一部件生成的每内帧特别图象数据量;第三部件,用于根据第二部件算出的特别图象数据量有选择地放弃数字图象信号的一个1内帧段,并从而防止所述数字图象信号的1内帧段被第一部件使用;第四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区域记录数字图象信号;以及第五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的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记录由第一部件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式VTR的原理图;
图2是组成一个DCT块的DCT系数排列序号的示意图;
图3是组成一个DCT块的DCT系数状态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格式化部份的原理图;
图5是磁带上的磁道和排列在磁道上的特别区域的示意图;
图6是内帧的一个序列和表示内帧的数据片是否被使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式VTR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数字式VTR(磁带录像机)包括一个接收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内数据分离部份1。输入数字图象信号具有一个包含有视频数据的MPEG传输数字数据包流。这个MPEG传输数据包流系通过将MPEG数据流变成一个数据包序列而生成。MPEG数据流包含有对应于内帧的数据和对应于中间帧的数据。这里的内帧系通过内帧编码过程生成,而中间帧则通过中间帧预测编码过程生成。
图1的数字式VTR将输入的数字图象信号记录在磁带9的预定正常区域上。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也叫主数字图象信号或主图象数据。图1的数字式VTR还根据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生成一个附加的数字图象信号。附加的数字图象信号被用来使有效图象能在特别播放例如用于搜索目的的高速播放期间重现。图1的数字式VTR将附加的数字图象信号记录在磁带9的与其正常区域不同的预定特别区域上。附加的数字图象信号也叫作特别数字图象信号或特别图象数据。
在正常播放期间,图1的数字式VTR从磁带9读出主数字图象信号。在特别播放期间,图1的数字式VTR则从磁带9读出附加的数字图象信号。
内数据分离部分1从输入数字图象信号分离出与内帧相关的数据(内帧数据)。内数据分离部份1将分离出来的内帧数据输出到存储器2。存储器2存储内帧数据。内帧数据在从存储器2读出后馈给代码量计算部份3如DCT系数删除部份4。
内帧周期检测部份11接收输入数字图象信号并检出输入数字图象信号所表示的内帧周期N。周期N用两个相邻内帧之间的帧数表示。内帧周期检测部份11向代码量计算部份3通报所检得的内帧周期N。
帧速率检测部份12接收输入数字图象信号并检出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帧速率F。帧速率检测部份12向代码量计算部份3通报所检得的帧速率F。
在解释代码量计算部份3和DCT系数删除部份4之前,将先解释一下关于DCT系数的可变长度编码。由数字图象信号表示的每一个帧都被分成各有给定数目相邻象素例如8×8个相邻象素的若干块。对应于一帧中相应块的数字图象信号段相续经受DCT(离散的余弦变换)。对于每一个块,DCT结果的信号段表示一个64DCT系数的集合。
如图2所示,一个DCT块的64个DCT系数成“之”字形扫描顺序沿着时间基轴排列。在图2中,各数字分别表示排列序号。DCT系数“1”,也就是第一个DCT系数对应于一个表示直流信号分量的数据片。DCT系数“2”(第二个DCT系数)至DCT系数“64”(第六十四个DCT系数或最后一个DCT系数)对应于表示交流信号分量的各数据片。DCT系数的频率序号随着其排列序号的增加而增加。于是,DCT系数“2”至DCT系数“64”也被排列成从最低频率向最高频率的顺序。因此,频率序号和排列序号可以被认为基本上互相等效。
图3示出64个DCT系数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在图3的例子中,DCT系数“1”、“2、”“3”、“5”、“6”、“7”、“10”、“18”、“23”、“28”和“41”分别对应于非零电平d1、d2、d3、d5、d6、d7、d10、d18、d23、d28和d41,而其他DCT系数则对应于零电平。可变长度编码对各个连续零DCT系数的个数(零游程长度)和后面的非零DCT系数的电平的组合指定一个代码字。每个代码字表示成一个集合“(零游程长度,非零电平)”。图3的例子中的第二个DCT系数“2”至最后的DCT系数“64”被编码成一个代码字的序列(0,d2)、(0,d3)、(1,d5)、(0,d6)、(0,d7)、(2,d10)、(7,d18)、(4,d23)、(4,d28)和(12,d41),后面跟一个表示块尾的EOB代码字。直流分量也就是第一个DCT系数“1”被单独编码。第一个DCT系数“1”的编码结果和第二个DCT系数“2”至最后一个DCT系数“64”的编码结果组合成一个最终编码结果信号的1块对应段。EOB代码字加到每个最终编码结果信号的1块对应段的末尾。
从存储器2馈给代码量计算部份3和DCT系数删除部份4的内帧数据就对应于这样一个最终编码结果信号。
为要实现数据量压缩,DCT系数删除部份4从每一块的内帧数据中删去具有排列序号(n+1)和更高序号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这里,“n”表示一个临界排列序号。DCT系数删除部份4由代码量计算部份3得知临界排列序号“n”。DCT系数删除部份采用两种删除技术“A”和“B”的一种。
按照删除技术“A”,当DCT系数“n”(具有排列序号“n”)的电平dn非零时,在代码字(…,dn)和EOB代码字之间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被删去。当DCT系数“n”(具有排列序号“n”)的电平dn等于零时,EOB代码字前面的“n”位置后的第一代码字(…,dm)以及稍后的一个或多个代码字被删去。这里,“m”>“n”。
按照删除技术“B”,当DCT系数“n”(具有排列序号“n”)的电平dn非零时,代码字“…,dn)和EOB代码字之间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被删去。当DCT系数“n”(具有排列序号“n”)的电平dn等于零时,EOB代码字前面的“n”位置后的第二个代码字(…,dk)以及稍后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被删去。这里,“k”>“n”。在这一情形,“n”位置后的第一代码字(…,dm)不删去。
一般,重放的图象随着临界排列序号“n”的降低而降低品质。为了防止重放图象显著降低品质,最好保持临界排列序号“n”等于或大于一个根据播放速度预先定好的最低极限“nmin”。
代码量计算部份3处理内帧数据并由此计算每一内帧删去具有排列序号(nmin+1)和更高序号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所得到的总比特数或代码量CF(nmin)。此外,代码量计算部份3处理内帧数据并由此计算每一内帧删去具有排列序号(n+1)和更高序号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所得到的总比特数或代码量CF(n)。再有,代码量计算部份3处理内帧数据并由此计算每一内帧删去具有排列序号(n+2)和更高序号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所得到的总比特数或代码量CF(n+1)。例如,计算代码量CF(nmin)、CF(n)和CF(n+1)的信号处理类似于DCT系数删除部份4进行的信号处理。
代码量计算部份3决定每一内帧的目标代码量C(目标总比特数)和用于生成特别图象数据的内帧周期NS,使得满足下面的条件:
CF(nmin≤C
此外,代码量计算部份3还决定临界排列序号“n”,使得满足下面的条件:
CF(n)≤C≤CF(n+1)
代码量计算部份3通过引用下面的方程算出对每内帧的特别图象数据的记录容量Cg:
Cg=R·N/F(比特)式中N指的是由输入数字图象信号表示的内帧周期(帧数),F表示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帧速率(帧数/秒),R表示对于特别图象数据的预定记录速率(比特/秒)。一般,代码量计算部份3就用记录容量Cg作为目标代码量C。正如上面所说明的,代码量计算部份3通过内帧周期检测器11得知内帧周期N。此外,代码量计算部份3通过帧速率检测部份12得知帧速率F。
当目标代码量C小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时,亦即当C<CF(nmin)时,代码量计算部份3指令DCT系数删除部份4放弃对应于至少下一个内帧的数据片。此外,代码量计算部份3将目标代码量递增一个相当于下一内帧的代码量(记录容量)Cg。于是,代码量计算部份3按照语句“C=C+Cg”更新目标代码量。重复这些步骤直到目标代码量C变得等于或大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为止,也就是说,直到满足条件C≥CF(nmin)为止。
考虑每一个被用的内帧(每个未被放弃的内帧),与等于或小于低限“nmin”的排列序号对应的一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不被删除。因而,有可能防止重放图象品质的明显下降。
在目标代码量C小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而目标代码量等于记录容量Cg以及在目标代码量C等于或大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而目标代码量等于两倍的记录容量Cg的情形,用于生成特别图象数据的内帧周期NS等于两倍的内帧周期。在目标代码量C小于算出的代码量(nmin)而目标代码量C等于两倍的记录容量Cg以及在目标代码量C等于或大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而目标代码量C等于三倍的记录容量Cg的情形,用于生成特图象数据的内帧周期NS等于三倍的内帧周期。
正如前面所说明的,当目标代码量C小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时,对应于至少下一个内帧的数据片被放弃。此外,目标代码量C递增。当目标代码量C等于或大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时,代码量计算部份3决定临界排列序号“n”,使得满足条件“CF(n)≤C<CF(n+1)”。代码量计算部份3将所决定的临界排列序号“n”通知DCT系数删除部份4。正如前面所说明的,DCT系数删除部份4从每一块的内帧数据中删去具有排列序号(n+1)和更高序号的一个代码字或多个代码字。由DCT系数删除部份4生成的删除结果的内帧数据(处理结果的内帧数据)就被用作特别图象数据。
DCT系数删除部份4将删除结果的内帧数据(特别图象数据)输出到数据包重建部份5。数据包重建部份5将删除结果的内帧数据变成一种格式类似于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中的数据包格式的数据包序列。数据包重建部份5将一个特别图象数据的数据包序列输出到格式化部份6。
格式化部份6接收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主图象数据)。格式化部份6将主图象数据和特别图象数据多路调制成一个给定记录格式的复合信号。主图象数据放置在关于复合信号的第一预定时域内,而特别图象数据则放置在被第一预定时域隔开的第二预定时域内。第一预定时域对应于磁带9的正常区域,而第二预定时域则对应于磁带9的特别区域。复合信号从格式化部份6经过记录放大器7传送到磁头8。磁头8在以螺旋扫描为基础扫描磁带9的同时将复合信号记录在磁带9上。
如图4所示,格式化部份6具有一个同步块生成部份61,一个通道编码部份62,缓冲存储器65和66,以及一个时标信号发生器67。缓冲存储器65存储由数据包重建部份5输出的特别图象数据。缓冲存储器66存储主图象数据(输入数字图象信号)。时标信号发生器67根据例如说一个内部时钟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产生一个时标信号。所产生的时标信号提供和用于主图象数据的第一预定时域和用于特别图象数据的第二预定时域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时标。时标信号发生器67将所产生的时标信号输出到同步块生成部份61。
同步块生成部份61接收来自代码量计算部份3(见图1)的数据放弃指令。同步块生成部份61根据时标信号发生器67输出的时标信号有选择地访问缓冲存储器65和66之一以读出存储器中的主图象数据或特图象数据。在和用于主图象数据的第一预定时域相对应的时间区间期间,同步块生成部份61访问缓冲存储器66并读出其中的主图象数据。在和用于特别图象数据的第二预定时域相对应的时间区间期内。同步块生成装置61访问缓冲存储器65,并在没有数据放弃指令的情况下读出其中的特别图象数据。另一方面,同步块生成部份61在有数据放弃指令的情况下停止访问缓冲存储器65。同步块生成部份61产生一个同步模型信号和一个ID代码信号。同步模型信号可用于判决互不相同的同步块。ID代码信号含有磁道编号的信息。同步块生成部份61根据读出的主图象数据和读出的特别图象数据产生一个误差校正代码信号。同步块生成部份61将读出的主图象数据、读出的特别图象数据、同步模型信号、ID代码信号和误差校正代码信号多路调制成一个同步块序列。
通道编码部份62跟在同步块生成部份61之后并接收它的同步块序列。通道编码部份62将同步块序列转换成一个适合在磁带9上记录的数据序列。通道编码部份62输出复合信号形式的数据序列并经过记录放大器7馈到磁头8。
例如,磁头8包括两个安装在一个可转动磁鼓上且分别具有不同方位角的子磁头。磁头8与可转动磁鼓一起转动。磁带9顺着一根螺旋线绕在可转动磁鼓上。
图5示出主图象数据和特别图象数据在磁带9上的排列的一个例子,当磁头8以每秒30转的速度转动时就出现这个排列。磁头8内两个子磁头的方位角分别以OH-和OH+表示。参照图5,在正常记录和正常播放期间,磁头9上面偶数编号的磁道靠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扫描,而磁头9上面奇数编号的磁道则靠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扫描。在图5中,箭头H表示正常记录或正常播放期间所出现的两个子磁头所扫描的方向。
参照图5,磁带9被分成正常区域的特别区域。特别区域示作剖面线区域,并用4×、12×和24×表示。特别区域4×、12×和24×被正常区域沿扫描方向互相隔开。特别图象数据被放在特别区域4×、12×和24×内,而主图象数据则被放在正常区域内。特别区域4×被用来进行速度等于四倍正常播放速度的搜索播放。特别区域12×被用来进行速度等于十二倍正常播放速度的搜索播放。特别区域24×被用来进行速度等于二十四倍正常播放速度的搜索播放。
在搜索播放(特别播放)期间,特别区域4×、12×和24×仅被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扫描。因而,搜索播放(特别播放)仅使用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
在速度等于四倍正常播放速度的搜索播放期间,各特别区域4×相续被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扫描,使得从特别区域4×读出特别图象数据。在这一情形,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沿着迹线A-相对于磁带9运动(见图5)。另一方面,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则沿着迹线A+相对于磁带9运动(见图5),不会与任何特别区域4×相遇。
在速度等于十二倍正常播放速度的搜索播放期间,各特别区域12×相继被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扫描,使得从特别区域12×读出特别图象数据。在这一情形,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沿着迹线B-相对于磁带9运动(见图5)。另一方面,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则沿着迹线B+相对于磁带9运动(见图5),不会与任何特别区域12×相遇。
在速度等于二十四倍正常播放速度的搜索播放期,各特别区域24×相继被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扫描,使得从特别区域24×读出特别图象数据。在这一情形,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沿着迹线C-相对于磁带9运动(见图5)。另一方面,具有方位角OH+的子磁头则沿着迹线C+相对于磁带9运动(见图5),不会与任何特别区域24×相遇。
考虑图5的例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具有一个30帧/秒的帧速率F,并且内帧周期N等于15帧(相当于0.5秒)。这里,引入字母“m”作为能被记录在每个特别区域4×的代码量(总比特数)的一个指标。前面指出的用于每一内帧特别图象数据的记录容量则等于8m,因为在磁带9的一个30磁道区域内有八个特别区域4×。具体地说,八个特别区域4×分布在具有序号“0”、“2”、“8”、“10”、“16”、“18”、“24”和“26”的磁道上,如图5所示。
在目标代码量C小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而目标代码量C等于记录容量Cg(=8m)以及目标代码量C等于或大于算出的代码量CF(nmin)而目标代码量C等于二倍的记录容量Cg(=16m)的情形,与奇数编号的内帧I1、I3,…相关的数据片被用于生成特别图象数据,而与偶数编号的内帧I2、I4,…相关的数据片则被放弃,如图6所示。因此,在这一情形,用于生成特别图象数据的内帧周期NS等于两倍的内帧周期N。从而,周期NS等于30帧。
被指定给特别区域12×的特别图象数据和被指定给特别区域24×的特别图象数据的生成类似于上面所述的被指定给特别区域4×的特别图象数据的生成。
图1的数字式VTR可以修改如下。图1的数字式VTR的第一种修改被用于内数据片型的输入数字图象信号,其中实施的一种内部模式是在数据片单元内定期刷新输入数字图象信号所表示的图象。在图1的数字式VTR的第一修改中,相对显示屏而言从最上层的内片到最下层的内片的内片数据片按照时间系列顺序被集中到一个数据集合中。数据集合经受类似于上述考虑对应于一个内帧的数据时所进行的数据处理。
图1的数字式VTR的第二种修改使用一个磁盘代替磁带9。
第二实施例
图7示出一种数字式VTR,除了下面的设计变动之外,与图1的数字式VTR相同。图7的数字式VTR包括一个活动检测部份71。活动检测部份71引用包含在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之中的活动向量数据,并用它检出输入数字图象信号所表示的图象活动程度。活动检测部份71将检出的活动程度通知代码量计算部份3。代码量计算部份3随着检出的活动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临界排列序号“n”的下限“nmin”。图7的数字式VTR能够使重放图象质量和特别图象数据的帧速率之间的平衡量佳化。

Claims (3)

1.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包括:
第一部件,用于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每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1”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从而以输入数字信号为基础生成具有帧周期NS的特别图象数据;
用于计算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min)的第二部件,特别图象数据系通过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每个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min+1”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生成,其中“nmin”表示序号“n”的下限;
第三部件,用于决定专用图象数据的帧周期NS和目标代码量C,使得目标代码量C等于或大于第二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min);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第四部件;
用于在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上记录第一部件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的第五部件;
用于计算第一部件生成的每一内帧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的第六部件;
第七部件,用于计算通过从组成输入数字图象信号的1内帧段的代码字中删去对应于具有序号等于或高于序号“n+2”的直交变换结果系数的代码字而生成的特别图象数据的代码量CF(n+1);以及
第八部件,用于决定序号“n”,使得目标代码量C存在于第六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和第七部件算出的代码量CF(n+1)之间。
2.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代码量C等于规定记录容量Cg的整数倍。
3.权利要求1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引用输入数字图象信号中的活动向量数据并用它检出输入数字图象信号所表示的图象活动程度的第九部件;以及
用于随着第九部件检出的活动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下限“nmin”的第十部件。
CNB981038050A 1997-08-26 1998-02-09 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82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4626/1997 1997-08-26
JP244626/97 1997-08-26
JP24462697A JP3228194B2 (ja) 1996-10-25 1997-08-26 ディジタル画像信号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9706A CN1209706A (zh) 1999-03-03
CN1168297C true CN1168297C (zh) 2004-09-22

Family

ID=1712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380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8297C (zh) 1997-08-26 1998-02-09 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201926B1 (zh)
EP (1) EP0899962A3 (zh)
CN (1) CN11682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93295B1 (ko) * 1997-02-03 2007-11-02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기록매체상에복수의트릭재생신호를기록하는동안이신호의싱크블록번호를부여하는방법
EP1154409A3 (en) * 2000-05-10 2007-03-21 Sony Corporation Magnetic-tape recording apparatus, magnetic-tape recording method, magnetic-tape, and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4114B2 (ja) * 1991-01-31 1996-07-10 株式会社グラフィック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ズ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
SE468736B (sv) * 1991-11-15 1993-03-08 Televerket Foerfarande och apparat foer bildkodning med oeverhoppning av bilder och/eller komponenter
CA2115976C (en) * 1993-02-23 2002-08-06 Saiprasad V. Naimpally Digital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video recorder with trick-play features
US5477397A (en) * 1993-02-23 1995-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igital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receiver with features that facilitate trick-play modes on a digital VCR
US5592225A (en) * 1993-09-30 1997-0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ding
US5889561A (en) * 1994-11-04 1999-03-30 Rca Thomson Licens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ing a compressed video bitstream
US6064794A (en) * 1995-03-30 2000-05-16 Thomson Licensing S.A. Trick-play control for pre-encoded video
US5793927A (en) * 1995-06-07 1998-08-11 Hitachi America, Lt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modifying a trick play data stream to insure MPEG compliance
US5982987A (en) * 1997-04-30 1999-11-09 Mcdonald; Donald E. Solid state thermost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99962A2 (en) 1999-03-03
EP0899962A3 (en) 2000-11-08
US6201926B1 (en) 2001-03-13
CN1209706A (zh) 1999-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82C (zh) 分节编码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编码器和译码器
CN1292425C (zh) 记录数字信号的方法
CN1133331C (zh) 带有特技放像数据流导出的数字盒带录像机
CN1161784C (zh) 记录和重放电视图象的方法及设备
CN1123989A (zh) 数字视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生中的纠错码的编码与解码的方法
CN1058826C (zh) 数字视频信号记录和重放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387A (zh) 视频信号的数字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392555A (zh) 用于记录并再生数字视频数据的装置及其方法
JPH0983951A (ja) 画像符号化記録再生装置
CN1418010A (zh) 记录数字广播节目并基于时间重放该节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0867C (zh) 图像数据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CN1153457C (zh) 用于特技播放的数字录像带的记录和重放方法及其装置
US5349384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ompressed digital image signals
CN1051425C (zh) 用于适合高速画面重放的数字录象机的数据编码
CN1284366C (zh) 用于记录和/或再现数字数据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848C (zh) 数字信号的记录和重放的方法以及为此所用的记录介质
CN1316743A (zh) 数字信号记录方法和装置及其为此的记录媒体
CN1168297C (zh) 用于记录数字图象信号的装置
CN1047710C (zh) 图象载体的制作方法以及在图象载体上存储图象的方法
CN1125563C (zh) 数据记录方法
CN1150303A (zh) 压缩电视信号记录再生装置
CN1314268C (zh) 记录再现设备
CN1188560A (zh) 声频和视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EP0655864B1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232322A (zh) 数据转换方法和装置及相应的信号记录和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