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1523A -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1523A
CN116821523A CN202311100136.5A CN202311100136A CN116821523A CN 116821523 A CN116821523 A CN 116821523A CN 202311100136 A CN202311100136 A CN 202311100136A CN 116821523 A CN116821523 A CN 116821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true
user
tag
v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01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21523B (zh
Inventor
王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el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Hel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Hel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Hel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01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21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21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1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21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1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社交网络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若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确定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输出验真表,以使得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基于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基于判断结果,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本申请具有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社交网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常对应有至少一个标签,以便于其他用户能够基于标签迅速了解自己或者社交网络能够基于自己所设置的标签为自己匹配兴趣相投的人,但是目前用户的标签通常通过人为设立或大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而大数据在分析用户的标签时,常通过对用户发布的动态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得到多个标签,并将出现次数较多的标签确定为用户对应的标签,但无论是人为设立还是大数据分析得到的标签,均存在用户刻意为之的情况,即目前社交网络上用户的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从而使得在匹配后,匹配到一起的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匹配度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用户的标签与用户的贴合度成为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用户的标签与用户的贴合度,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所述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
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若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确定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
输出所述验真表,以使得所述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
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真实情况相符,即便于后续基于动态信息,判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需要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优选的可以通过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的方式,便于后续能够将该验真表输出,并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判断是否需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进而便于能够根据判断结果,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对应的处理,由于已经将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了处理,因此使得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的每个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包括:
对所述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所述动态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标签;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进行查找;
若存在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的每个第一标签不属实;
若存在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基于预设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确定至少一个标签组合,每个标签组合包括两个第二标签,且每个第二标签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从所述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中筛选目标标签组合,所述目标标签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目标标签组合的组合数量;
基于所述组合数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组合数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包括:
获取处于标签组合中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
基于所述种类数量确定数量阈值;
若存在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不属实,所述第一目标组合数量为达到所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若存在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属实,所述第二目标组合数量为未达到所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包括:
对所述验真终表进行特征词识别,得到所述验真终表对应的zaojia特征词;
判断所述特征词是否属于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特征词库中的特征词;
若不属于,则确定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若属于,则确定不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包括: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不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标记。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之前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上传的所述验真终表,则确定所述验真终表对应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需删除。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存在对应的新增第一标签时,判断已删除标签内是否存在与所述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目标删除标签;
若存在,则获取所述新增第一标签的新增时间以及与所述目标删除标签的删除时间;
计算所述删除时间与所述新增时间的时间差值;
若所述时间差值未达到所述新增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差值,则删除所述新增第一标签。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所述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确定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验真表,以使得所述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真实情况相符,即便于后续第一判断模块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需要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优选的可以通过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的方式,便于后续输出模块能够将该验真表输出,并通过第二判断模块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判断是否需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进而便于处理模块能够根据判断结果,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对应的处理,由于已经将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了处理,因此使得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的每个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在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具体用于:
对所述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所述动态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标签;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进行查找;
若存在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的每个第一标签不属实;
若存在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基于预设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确定至少一个标签组合,每个标签组合包括两个第二标签,且每个第二标签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从所述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中筛选目标标签组合,所述目标标签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目标标签组合的组合数量;
基于所述组合数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在基于所述组合数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时,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标签组合中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
基于所述种类数量确定数量阈值;
若存在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不属实,所述第一目标组合数量为达到所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若存在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属实,所述第二目标组合数量为未达到所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在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验真终表进行特征词识别,得到所述验真终表对应的特征词;
判断所述特征词是否属于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特征词库中的特征词;
若不属于,则确定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若属于,则确定不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不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标记。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上传的所述验真终表时,确定所述验真终表对应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需删除。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存在对应的新增第一标签时,判断已删除标签内是否存在与所述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目标删除标签;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存在时,获取所述新增第一标签的新增时间以及与所述目标删除标签的删除时间;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删除时间与所述新增时间的时间差值;
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时间差值未达到所述新增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差值时,删除所述新增第一标签。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真实情况相符,即便于后续基于动态信息,判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需要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优选的可以通过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的方式,便于后续能够将该验真表输出,并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判断是否需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进而便于能够根据判断结果,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对应的处理,由于已经将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了处理,因此使得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的每个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步骤S105以及步骤S106,其中,
步骤S101,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可以为用户手动录入设置,也可以为电子设备通过数据分析生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为用户对应的全部标签,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所发布的信息,可以为文字信息,也可以为图像信息,还可以为视频信息。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真实情况相符。
假设,用户A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为,8岁、男、已婚、唱歌、身高180cm(厘米)、体重60kg(千克)以及高中生。
步骤S102,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标签为动态信息中的部分标签和/或用户人为设定的标签,存在与实际不一致或对实际概括不准确等情况,例如,用户人为设定自己爱读书的标签,其实只是为设立人设,而该用户并不喜欢读书,或者用户通过频繁发布关于读书的动态信息,但该用户可能并未实际阅读过书籍,而现有的社交网络由于检测到读书标签出现的次数较多,而为该用户打上爱读书的标签,即使得该用于与爱读书标签的匹配度较低。因此需判断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而动态信息中包含了用户展示出的全部信息,因此可以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以便于后续能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
步骤S103,若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确定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需要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具体的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时,当前并无法了解到,第一标签是属于用户意外填写错误还是第一标签本身就与用户不匹配,因此可以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以便于后续能够将该验真表输出。进一步对第一标签是否属实进行确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验真表为便于用户提供证据的表单,每个第一标签均有对应的验真表,第一标签不同,对应的验真表不同。假设第一标签为读书,验真表中的内容可以为书名、作者、读后感以及阅读时间等,验真表的内容可以根据社交网络中对动态信息进行审核的工作人员进行定义,能够验证标签是否属实即可。
步骤S104,输出验真表。
其中,输出验真表,用于使得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输出验真表,以便于用户能够根据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从而便于后续能够根据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验真表输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步骤S105,基于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步骤S106,基于判断结果,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根据验证终表判断是否需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便于能够根据判断结果,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对应的处理,由于已经将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了处理,因此使得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的每个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提高用户与标签之间的贴合度的方案,可以实时执行,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步骤S102在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时,包括步骤S1021、步骤S1022、步骤S1023、步骤S1024、步骤S1025、步骤S1026以及步骤S1027,其中,
步骤S1021,对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动态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标签。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动态信息可以为文字信息,也可以为图像信息,还可以为视频信息,具体的对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动态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标签的方式可以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前设置有预设标签库,预设标签库中包括多个标签,且每个标签对应有多个特征词,确定出动态信息是否属于文字信息,当动态信息属于文字信息时,直接从中提取出与标签存在对应关系的特征词,并进一步基于对应关系确定出动态信息对应的标签,即第二标签,当动态信息不属于文字信息,例如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需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动态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动态信息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并进一步对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得到第二标签,从而达到对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第二标签的效果。
通过对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得到动态信息中包含的全部的第二标签,以便于后续能基于第二标签对每个第一标签进行是否属实的判断。
假设至少一个第二标签分别为:8岁、男、已婚、一个女儿、唱歌、身高180cm(厘米)、高中生以及街舞。
步骤S1022,将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在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进行查找。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在用户对应的每一个第一标签在由动态信息得到的第二标签中进行查找,以便于判断出该用户是否展示过该第一标签对应的相关信息。从而便于确定该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步骤S1023,若存在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确定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的每个第一标签不属实。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在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存在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用户并没有对该没有查找到的第一标签进行展示,也就是说该用户与该没有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因此可以确定该没有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不属实。
步骤S1024,若存在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基于预设关系,从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确定至少一个标签组合,每个标签组合包括两个第二标签,且每个第二标签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预设关系为提前设定的关系,用于确定标签组合的标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关系为悖逆关系,存在预设关系的两个标签,在逻辑上不会同时存在。且第二标签为用户展示出的标签,而第一标签中包括用户人为设定的标签以及在动态信息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标签,用户设定的标签以及动态信息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标签不一定为能够表示用户真实情况的标签,即相较于第一标签,第二标签较为贴合用户情况,因此可以基于预设关系从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标签组合。
以步骤S101以及步骤S1021为例,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为[8岁,已婚]、[8岁,身高180]、[8岁,高中生]、[8岁,一个女儿]、[已婚,高中生]以及[高中生、一个女儿]。
步骤S1025,基于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从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中筛选目标标签组合。
其中,目标标签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目标标签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签,由于标签组合为通过第二标签得到,而用户对应的标签为第一标签,即只需判断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相匹配即可,因此需从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中筛选出目标标签组合。以步骤S101以及步骤S1024为例,能够得到目标标签组合为[8岁,已婚]、[8岁,身高180cm]、[8岁,高中生]、[8岁,一个女儿]、[已婚,高中生]以及[高中生、一个女儿]。
步骤S1026,获取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目标标签组合的组合数量。
步骤S1027,基于组合数量,判断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由于目标标签组合内的两个标签存在悖逆关系,即不能够同时存在,即目标标签组合中至少存在一个错误的标签,而当某个标签同时与多个其他标签之间存在悖逆关系时,其他标签的数量越多,说明该标签错误的概率越大,因此可以获取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目标标签组合的组合数量,并基于组合数量,判断出该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内的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以步骤S1025为例,获取到第一标签“8岁”对应的组合数量为4个,第一标签“已婚”对应的组合数量为2个,第一标签“身高180cm”对应的组合数量为1个,第一标签“高中生”对应的组合数量为3个。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1027在基于组合数量,判断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时,包括:
获取处于标签组合中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基于种类数量确定数量阈值;若存在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不属实,第一目标组合数量为达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若存在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属实,第二目标组合数量为未达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数量阈值为判断第一标签是否属于不属实标签的标准,而处于标签组合中的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对应的数量阈值不同,即判断第一标签是否属实的标准为变量,因此可以获取当前处于标签组合中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以便于能够基于种类数量确定出当前的数量阈值,具体的,基于种类数量确定数量阈值的方式可以为,将种类数量与预设参数相乘,得到数量阈值,预设参数可以由审核的工作人员根据审核经验设定。假设预设参数为0.5,以步骤S1025为例,获取到组合数量为5,从而得到数量阈值为2.5。第一目标组合数量为达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当第一标签对应的组合数量达到数量阈值时,说明与该第一标签相悖的标签数量较多,即可以说明该第一标签不属实。因此可以确定该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第一标签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而第二目标组合数量为未达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当第一标签对应的组合数量未达到数量阈值时,说明与该第一标签相悖的标签数量较少,因此可以确定该第一标签属实,即可以确定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第一标签为属实的第一标签。以步骤S1025为例,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为“8岁”以及“高中生”。从而达到基于组合数量判断出第一标签是否属实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105在基于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包括:
对验真终表进行特征词识别,得到验真终表对应的特征词;判断特征词是否属于预设特征词库中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特征词;若不属于,则确定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若属于,则确定不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对验真终表进行特征词识别,得到验真终表对应的特征词,预设特征词库为提前设定的特征词库,可以为工作人员根据审核经验设定,预设特征词库中包括多个预设特征词,每个预设特征词对应有第一标签,判断验真终表对应的特征词是否属于该验真终表对应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特征词,以便于明确用户是否对该验真终表进行正确填写,避免了用户胡乱填写以及使用其他的标签的特征词来对该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终表进行填写的情况,当不属于时,说明用户所填写的验真终表不能证明该第一标签属实,即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匹配程度较低,因此可以将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而当属于时,说明该验真终表能够证明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属实,则可以确定不需删除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从而达到判断出是否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106在基于判断结果,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若判断结果为不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标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判断结果为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与用户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因此可以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而当判断结果为不需删除时,说明用户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为误判,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保留,并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标记,以使得后续明确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为已验证后的标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标记时,可以通过颜色或者区分字号大小进行标记,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105在基于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之前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则确定验真终表对应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需删除。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预设时长为提前设定的时间段,为等待用户上传验真终表的最长时间,假设预设时长为24h(小时),当将验真表输出后,在24h内未接收到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时,说明该用户并无证明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属实的证据,因此可以直接将该验真终表对应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删除,从而避免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影响其他用户对该用户进行了解或者电子设备为该用户匹配其他用户。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处于验真状态的第一标签,由于并未明确该第一标签与用户是否匹配,为避免在等待验真期间,其他用户根据该第一标签对该用户进行了解或者电子设备使用该第一标签为该用户匹配其他用户,可以将该标签进行特殊备注,例如,在第一标签后补充“验真状态”的备注,或者进行颜色标注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106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存在对应的新增第一标签时,判断已删除标签内是否存在与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目标删除标签;若存在,则获取新增第一标签的新增时间以及与目标删除标签的删除时间;计算删除时间与新增时间的时间差值;若时间差值未达到新增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差值,则删除新增第一标签。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新增第一标签为用户新增加的第一标签,当检测到用户存在对应的新增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用户当前需对已有的第一标签进行补充,已删除标签为检测到与该用户匹配度较低,而进行删除的第一标签,判断已删除标签内是否存在与该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目标删除标签时,以便于明确该新增第一标签是否被删除过,当存在目标删除标签时,说明该新增第一标签被删除过,即该新增第一标签当前可能与该用户的不匹配,但由于存在用户已对该新增第一标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获取新增第一标签的新增时间以及目标删除标签对应的删除时间,计算删除时间与新增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即该时间差值为用户对该新增第一标签进行学习的时长,预设差值为提前设定的差值,为掌握第一标签的基础知识的最短时长,每个第一标签均有对应的预设差值,假设新增第一标签为“素描”,“素描”对应的预设差值为30天,而当前时间差值为10天,10天未达到30天,说明该用户并未掌握该新增第一标签的相关知识,即可以确定该新增第一标签与用户不匹配,即可以将该新增第一标签删除,从而避免该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中存在与用户不匹配的标签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不存在与该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已删除标签时,说明该用户第一次设置该新增第一标签,可以按照步骤S101至步骤S106的方式判断该新增第一标签是否需删除,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如图3所示,该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第一确定模块303,用于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确定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
输出模块304,用于输出验真表,以使得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
第二判断模块305,用于基于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处理模块306,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301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真实情况相符,即便于后续第一判断模块302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需要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优选的可以通过第一确定模块303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的方式,便于后续输出模块304能够将该验真表输出,并通过第二判断模块305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判断是否需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进而便于处理模块306能够根据判断结果,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对应的处理,由于已经将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了处理,因此使得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的每个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判断模块302在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具体用于:
对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动态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标签;
将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在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进行查找;
若存在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确定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的每个第一标签不属实;
若存在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基于预设关系,从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确定至少一个标签组合,每个标签组合包括两个第二标签,且每个第二标签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从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中筛选目标标签组合,目标标签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获取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目标标签组合的组合数量;
基于组合数量,判断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判断模块302在基于组合数量,判断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时,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标签组合中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
基于种类数量确定数量阈值;
若存在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不属实,第一目标组合数量为达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若存在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属实,第二目标组合数量为未达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判断模块305在基于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具体用于:
对验真终表进行特征词识别,得到验真终表对应的特征词;
判断特征词是否属于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特征词库中的特征词;
若不属于,则确定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若属于,则确定不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306在基于判断结果,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时,具体用于:
若判断结果为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
若判断结果为不需删除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标记。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时,确定验真终表对应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需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用户存在对应的新增第一标签时,判断已删除标签内是否存在与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目标删除标签;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存在时,获取新增第一标签的新增时间以及与目标删除标签的删除时间;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删除时间与新增时间的时间差值;
删除模块,用于当时间差值未达到新增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差值时,删除新增第一标签。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至少一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4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型的总线。
存储器4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器等。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相关技术相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动态信息,判断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与用户真实情况相符,即便于后续基于动态信息,判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说明该第一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低,需要对该第一标签进行处理,优选的可以通过确定出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的方式,便于后续能够将该验真表输出,并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上传的验真终表,判断是否需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进而便于能够根据判断结果,对该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对应的处理,由于已经将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了处理,因此使得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的每个标签与用户的贴合程度较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与用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之间的匹配度的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所述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
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若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确定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
输出所述验真表,以使得所述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
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包括:
对所述动态信息进行标签特征提取,得到所述动态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标签;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进行查找;
若存在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的每个第一标签不属实;
若存在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则基于预设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签中确定至少一个标签组合,每个标签组合包括两个第二标签,且每个第二标签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从所述至少一个标签组合中筛选目标标签组合,所述目标标签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目标标签组合的组合数量;
基于所述组合数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组合数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包括:
获取处于标签组合中第一标签的种类数量;
基于所述种类数量确定数量阈值;
若存在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不属实,所述第一目标组合数量为达到所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若存在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组合数量对应的查找到的第一标签属实,所述第二目标组合数量为未达到所述数量阈值的组合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包括:
对所述验真终表进行特征词识别,得到所述验真终表对应的特征词;
判断所述特征词是否属于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特征词库中的特征词;
若不属于,则确定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若属于,则确定不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包括: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删除;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不需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则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之前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上传的所述验真终表,则确定所述验真终表对应的不属实的第一标签需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存在对应的新增第一标签时,判断已删除标签内是否存在与所述新增第一标签相同的目标删除标签;
若存在,则获取所述新增第一标签的新增时间以及与所述目标删除标签的删除时间;
计算所述删除时间与所述新增时间的时间差值;
若所述时间差值未达到所述新增第一标签对应的预设差值,则删除所述新增第一标签。
8.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以及所述用户对应的动态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签中每个第一标签是否属实;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存在不属实的第一标签时,确定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对应的验真表;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验真表,以使得所述用户能够对验真表进行补充,并上传补充后的验真终表;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真终表,判断是否删除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对所述不属实的第一标签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标签。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
CN202311100136.5A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821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0136.5A CN116821523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0136.5A CN116821523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1523A true CN116821523A (zh) 2023-09-29
CN116821523B CN116821523B (zh) 2023-11-24

Family

ID=8811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0136.5A Active CN116821523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2152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0553A1 (en) * 2000-10-30 200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mi-automatic annotation of multimedia objects
CN103473297A (zh) * 2013-09-05 2013-12-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媒体问答系统和方法
CN104133878A (zh) * 2014-07-25 2014-11-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标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485548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问卷调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70140003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Le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Method for creating individual user prof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0082938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5420A (zh) * 2020-07-12 2020-11-10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12761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武汉旷视金智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47874A (zh) * 2021-09-01 2022-01-18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1869A (zh) * 2022-03-16 2022-07-01 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6226293A (zh) * 2022-12-28 2023-06-06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电力客户画像生成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0553A1 (en) * 2000-10-30 200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mi-automatic annotation of multimedia objects
CN103473297A (zh) * 2013-09-05 2013-12-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媒体问答系统和方法
CN104133878A (zh) * 2014-07-25 2014-11-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标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20170140003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Le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Method for creating individual user prof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485548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问卷调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082938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12761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武汉旷视金智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15420A (zh) * 2020-07-12 2020-11-10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47874A (zh) * 2021-09-01 2022-01-18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1869A (zh) * 2022-03-16 2022-07-01 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6226293A (zh) * 2022-12-28 2023-06-06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电力客户画像生成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HAEL S. BERNSTEIN等: "Personalization via friendsourcing",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vol. 17, no. 2, pages 1 - 28, XP058186624, DOI: 10.1145/1746259.1746260 *
郑鑫: "CSDN用户画像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no. 6, pages 138 - 2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1523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9244B (zh) 用于生成场景识别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56760B (zh) 视频标签的生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102002024B1 (ko) 객체 라벨링 처리 방법 및 객체 관리 서버
CN105894028B (zh) 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211121B (zh) 用于推送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74349A (zh) 视频poi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20221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核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526B (zh) 一种文件相似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0286B (zh) 基于大数据的业务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13971402A (zh) 内容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821523B (zh) 一种人员匹配逻辑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1881B (zh) 基于模型融合的意图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538914B (zh) 地址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187545A (zh) 渐变镜头的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09733B (zh) 文本记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35522B (zh) 资源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1159736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79763A (zh) 一种文书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7851608B (zh) 案件图谱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667196B (zh) 基于用户行为控制食品配方改进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77176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92067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43267A (zh) 数据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44084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08530A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