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6209A - 一种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6209A
CN116816209A CN202310772489.3A CN202310772489A CN116816209A CN 116816209 A CN116816209 A CN 116816209A CN 202310772489 A CN202310772489 A CN 202310772489A CN 116816209 A CN116816209 A CN 116816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gear
output gear
planetary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24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di Window And Do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di Window And Do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di Window And Do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di Window And Do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724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62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6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6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0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fol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48Wings connected at their edges, e.g. foldable wings
    • E06B3/481Wings foldable in a zig-zag manner or bi-fold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和输出齿轮箱,输出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齿轮的轴心设有连接通孔,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插装在所述连接通孔内与第二输出齿轮固定,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出输出齿轮箱的箱体后并分别与一个齿轮固定;该驱动装置可以利用一个升降电机实现双侧输出,从而能够同步驱动活动窗扇的两侧上下运动,使得活动窗扇运动时不易出现卡滞延迟现象,运动平稳,摩擦力小,移动灵活,且驱动装置采用集成式结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提拉门窗采用上下提拉的开启方式,且可以在任意位置悬停,具有通风效果、气密性好以及不占用空间、方便清洁等优点。特别是双向提拉门窗。
通过电动方式控制提拉门窗的开关,能够进一步提高提拉门窗的使用便携性,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8564326 U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型铝合金提拉窗,包括窗体部分和折叠部分,所述折叠部分包含驱动部分和执行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包含升降电机,且所述升降电机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部固定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盒的内部;所述执行部分包含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该方案通过两个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利用一个升降电机实现了提拉窗的平稳升降。但是,该驱动部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通过钢丝绳悬吊驱动提拉窗的两侧,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由于齿轮传动具有传动误差,因此导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无法做到完全同步、同速转动,因此提拉窗的升降并不平稳,而且通过钢丝绳悬吊驱动提拉窗,由于钢丝绳本身比较柔软的特性,也会使提拉窗的升降不平稳,另外这种设置方式,导致驱动部分占用空间较大,不够实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可以利用一个升降电机实现双侧输出,从而能够同步驱动活动窗扇的两侧上下运动,使得活动窗扇运动时不易出现卡滞延迟现象,运动平稳,摩擦力小,移动灵活,且驱动装置采用集成式结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本发明任务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和输出齿轮箱,输出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齿轮的轴心设有连接通孔,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插装在所述连接通孔内与第二输出齿轮固定,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出输出齿轮箱的箱体后并分别与一个齿轮固定。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行星减速器和自动离合器,所述升降电机、行星减速器、自动离合器和输出齿轮箱依次串联连接,行星减速器包括第一箱体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自动离合器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箱体的内腔的两端,第一箱体的外端设有端盖,升降电机固定在端盖的外端,输出齿轮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固定,第一输出齿轮与自动离合器的输出轴连接且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箱体并位于第一箱体的外部且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平行。
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和输出行星架,第一行星架的输入端设有第一行星轮,输出端的轴心设有第一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行星轮,输出端的轴心设有第二太阳轮;输出行星架的输入端设有第三行星轮,位于轴心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离合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在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内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均与该内齿圈啮合,所述升降电机的传动轴上固定有输入太阳轮,且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一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啮合,第二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自动离合器包括离合盘、拨块、输出盘以及球形钢珠和磁铁,离合盘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输出行星架的输出轴穿过该通孔与拨块固定并能在通孔内转动,离合盘与所述第一箱体固定连接,离合盘的内端面上沿径向对称地设有两个滑槽,滑槽的截面呈半圆形,与球形钢珠相适配,滑槽的下端设有一个沿轴向设置的安装孔,磁铁固定在安装孔内,内端面与滑槽的底面平齐,不影响球形钢珠沿滑槽滚动,每个滑槽内分别设置一个球形钢珠并可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当球形钢珠滑动至位于滑槽的下端时,磁铁通过吸力将其固定在滑槽的下端;拨块的中心与输出行星架的输出轴固定,并可随输出行星架同步转动,拨块具有一个圆柱形的中心部,中心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两个凸出部沿周向对称布置,凸出部的外端部呈半圆形且与中心部通过圆弧部光滑过渡连接,圆弧部朝向拨块的轴心内凹,用于推动球形钢珠沿滑槽滚动;输出盘的外端为敞口的圆形套筒,圆周内壁上均布设置多个卡槽,卡槽沿轴向布置,其截面呈半圆形且与球形钢珠相适配,输出盘的内端封闭,且中心设有通孔,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驱动轴匹配连接,带动第一输出齿轮转动,拨块和离合盘设置在圆形套筒内,通过拨块的转动,圆弧部推动球形钢珠沿滑槽滚动,卡入或离开卡槽,实现拨块与输出盘的结合或脱开。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配合采用花键或棱柱配合方式,形成传动轴可由第二输出齿轮带动其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结构形式。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驱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在驱动装置中设置输出齿轮箱及一个传动轴,输出齿轮箱内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在第二输出齿轮的轴心设有供传动轴穿过并与之固定的连接通孔,传动轴固定插装在第二输出齿轮轴心处设置的连接通孔内,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出输出齿轮箱的箱体后并分别与一个齿轮固定,从而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两端的齿轮同步转动,使用时配合门窗两侧设置的齿条,即可以同步驱动活动窗扇的两侧进行升降运动,使得活动窗扇运动时不易出现卡滞延迟现象,运动平稳,摩擦力小,移动灵活,且驱动装置采用集成式结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②自动离合器通过拨块的转动,其圆弧部推动所述球形钢珠沿所述滑槽滚动,卡入或离开所述卡槽,实现所述拨块与所述输出盘的结合或脱开,实现了电动与手动自动切换,突破了电动提拉门窗不能手动升降的壁垒,使用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驱动装置在省略传动轴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剖面图;
图5为驱动装置中行星减速器、自动离合器和输出齿轮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驱动装置中自动离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正向);
图7为驱动装置中自动离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反向);
图8为驱动装置中自动离合器的剖面图;
图9为驱动装置中拨块与离合盘的示意图;
图10为驱动装置中拨块与输出盘的示意图;
图11为驱动装置中拨块与球形钢珠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12为驱动装置中拨块将球形钢珠推动卡入卡槽内的示意图;
图13为驱动装置中拨块与球形钢珠脱离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中导线自动拉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手自一体离合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A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6中的B部放大图;
图19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0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中第三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1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中第一伸缩杆的示意图;
图22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的开锁摆齿与第二驱动齿轮结合时的示意图;
图23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的开锁摆齿和关锁摆齿均与第二驱动齿轮脱开时的示意图;
图24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的关锁摆齿与第二驱动齿轮结合时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3中一种提拉平衡器的示意图;
图26为提拉平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提拉平衡器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窗框/门框10,以及窗框/门框10内的上窗扇21和下窗扇20,上窗扇21的顶部铰接在窗框/门框10的上部外侧;下窗扇20的顶部与上窗扇21的底部铰接,底部竖直滑动设置在窗框/门框10上。
下窗扇20的下扇框/门框内固定设有本专利提供的驱动装置30,驱动装置30具有由一个升降电机驱动的传动轴40,传动轴40水平设置,且两个端部分别伸出下窗扇2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并分别固定一个齿轮50,窗框/门框10的左右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设有齿条60,齿轮50与齿条60相互啮合,随升降电机的转动,在齿轮50和齿条60的相互作用下,驱动下窗扇20沿窗框/门框10内侧面上的滑轨上下滑动,从而将上窗扇21的下框顶出或收回,上窗扇21和下窗扇20呈夹角状,以实现下窗扇20的打开或关闭。
本专利对驱动装置30进行了改进设计,该驱动装置30具有自动离合功能,能够自动实现电动与手动自动切换,并且利用一个升降电机实现了双侧输出。另外,窗框/门框10的左右两个内侧面上还分别设有提拉平衡器80,下窗扇20通过提拉平衡器80沿窗框/门框10上下滑动,可以适应各种重量的下窗扇20,以保证使用较小功率的升降电机,且可任意悬停在任意位置上。
如图2、图3所示,驱动装置30包括依次串联连接升降电机31、行星减速器32、自动离合器33和输出齿轮箱34。
升降电机31的外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35,输出齿轮箱34的外端设有第二固定板36,第二固定板36同时作为输出齿轮箱34的外端盖,通过第一固定板35和第二固定板36可将驱动装置30固定在下窗扇20的上扇框或下扇框内。
如图4、图5所示,行星减速器32包括第一箱体32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自动离合器33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箱体321的内腔的两端。第一箱体321的外端设有端盖323,升降电机31固定在端盖323的外端。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3211、第二行星架3212和输出行星架3213,第一行星架3211、第二行星架3212和输出行星架3213同轴设置。
第一行星架3211的输入端设有第一行星轮3214,输出端的轴心设有第一太阳轮3215;第二行星架3212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行星轮3216,输出端的轴心设有第二太阳轮3217;输出行星架3213的输入端设有第三行星轮3218,位于轴心处的输出端连接自动离合器33。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在的第一箱体321的内壁上设有内齿圈,第一行星轮3214、第二行星轮3216和第三行星轮3218均与该内齿圈啮合,输入太阳轮3220固定在升降电机21的传动轴上,且与第一行星轮3214啮合,第一太阳轮3215与第二行星轮3216啮合,第二太阳轮3217与第三行星轮3218啮合。
输出齿轮箱34包括第二箱体341,其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输出齿轮3221和第二输出齿轮3222,第二箱体341与第一箱体321固定。第一输出齿轮3221与自动离合器33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输出齿轮3222的轴心设有连接通孔,传动轴40插装在连接通孔内与第二输出齿轮3222固定,且两端分别穿出第二箱体341后与齿轮50固定。传动轴40位于第一箱体321的外部。
传动轴40与第二输出齿轮3222的配合可采用花键或棱柱+柱形孔的方式,形成传动轴40可由第二输出齿轮3222带动其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结构形式。
如图6、7、8所示,自动离合器33包括离合盘331、拨块332、输出盘333以及球形钢珠334和磁铁335。
在以下自动离合器的描述中,轴向内端(内侧)是指沿轴向朝向输出齿轮箱的一端,轴向外端(外侧)是指朝向行星减速器的一端。下端是指沿径向朝向轴心的一端,上端是指远离轴心的一端。
离合盘331的中心设有通孔,输出行星架3213的输出轴穿过该通孔与拨块332固定。离合盘331与第一箱体321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以保持离合盘331的固定,输出行星架3213的输出轴可在离合盘331的中心的通孔内转动。离合盘331的内端面(朝向输出齿轮箱的一端)上沿径向对称地设有两个滑槽336,滑槽336的截面呈半圆形,与球形钢珠334相适配,滑槽336的下端(朝向轴心的一端)与离合盘331的中心的通孔隔断开(即滑槽336不与通孔连通)。滑槽336的下端设有一个沿轴向设置的安装孔,磁铁335固定在安装孔内,内端面与滑槽336的底面平齐,不影响球形钢珠334沿滑槽336滚动。每个滑槽336内分别设置一个球形钢珠334并可沿滑槽336的长度方向滚动(滑动),当球形钢珠334滑动至位于滑槽336的下端时,磁铁335通过吸力将其固定在滑槽336的下端。
如图9、图10所示,拨块332整体呈片状,其中心与输出行星架3213的输出轴固定,并可随输出行星架3213同步转动,二者之间可采用销键、柱形孔等类似的连接结构实现。拨块332具有一个圆柱形的中心部3321,中心部332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3322,两个凸出部3322沿周向对称布置,凸出部3322的外端部呈半圆形且与中心部3321通过圆弧部3323光滑过渡连接。圆弧部3323朝向拨块332的轴心内凹,用于推动球形钢珠334沿滑槽336滚动。
输出盘333的外端(朝向行星减速器的一端)为圆形套筒,其外端敞口,圆周内壁上均布设置多个卡槽3331,卡槽3331沿轴向布置,其截面呈半圆形且与球形钢珠334相适配。输出盘333的内端封闭,且中心设有通孔,与第一输出齿轮3221的驱动轴3223匹配连接,带动第一输出齿轮3221转动。
拨块332和离合盘33设置在圆形套筒内,通过拨块332的转动,圆弧部3323推动球形钢珠334沿滑槽336滚动,卡入或离开卡槽3331,实现拨块332与输出盘333的结合或脱开。从而实现行星减速器与输出齿轮箱之间的自动结合或脱开,实现了折叠窗的电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方式,当使用升降电机驱动时,行星减速器与输出齿轮箱之间自动结合;升降电机停止后,行星减速器与输出齿轮箱之间自动脱开。
下面以电动提升为例(升降电机正转,即顺时针转动),并结合图11-13对自动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中,用于启动或停止升降电机的控制器,可以采用有线方式,固定在窗框/门框上;也可以采用APP远程物联控制,蓝牙遥控,风雨、烟雾、温度等各种感应控制,固定盒控制和手持遥控。
按下控制器上的升降开关,升降电机启动,经过行星减速器减速后,输出行星架3213的输出轴带动拨块332顺时针转动,直到拨块332上的圆弧部3323与球形钢珠334接触,如图11所示。
升降电机继续转动,球形钢珠334在圆弧部3323的推动下,克服磁铁335的吸力与其脱开,并继续在圆弧部3323的推动下沿滑槽336向上移动(径向外端),最终球形钢珠334的上半部卡入输出盘333内壁上的卡槽3331内,下半部位于圆弧部3323的上端,如图12所示。于是在拨块332的转动作用的推动下,球形钢珠334带动输出盘333随拨块332一起转动,实现了行星减速器与输出齿轮箱的结合。
当按下控制器上的停止开关或松开升降开关时,首先控制升降电机反转一段时间后停止,升降电机反转使得拨块332反转一定的角度,如逆时针转动20-30度,使圆弧部3323与球形钢珠334脱开,此时,圆弧部3323施加给球形钢珠334的推力消失,于是在磁铁335的吸力作用下,球形钢珠334沿滑槽336向下移动(滚动),并最终被磁力固定在滑槽336的下端,如图13所示。行星减速器与输出齿轮箱的脱开。此时,输出盘333可自由转动,因此,操作者手动升降折叠窗时,传动轴40可带动输出齿轮箱中和第二、第一输出齿轮转动,而不会将驱动力传递到行星减速器和升降电机,可任意手动操作升降。
为脱开离合器,升降电机反转的时间可根据行星减速器的减速比以及拨块332脱开球形钢珠334时的角度确定。
上述方案中,离合盘上的滑槽336以及与其配合的球形钢珠334、凸出部3322为两个。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可以仅有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升降电机21由外部电源供电,为此,窗框/门框10上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通过导线与升降电机21连接。如考虑维护方便,可将电源接口设置在下框上;如考虑避免雨水浸透,可将电源接口设置在窗框/门框10的上框上;也可以将电源接口设置在窗框/门框10的侧框上。
齿条60也可以采用弹性环形齿带的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自动离合器实现了减速器与输出齿轮箱的自动结合和脱开,既可以电动驱动,也可以手动操作,使用方便。
本专利提供的驱动装置30,通过一个升降电机配合减速箱实现了由一个升降电机驱动传动轴双向伸出,配合齿轮齿条驱动下窗扇上下滑动,运动平稳,摩擦力小,移动灵活,不会出现卡滞现象,且节约了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离合器不局限于在电动门窗上下、左右、平开等领域中应用,也可应用于遮阳、窗帘、幕墙、家电家具的柜门、车库等多种领域。
实施例2:
为避免导线松脱缠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计了导线自动拉紧装置,设置在窗框/门框10的上框或下框内。
如图14所示,以设置在窗框/门框10的上框内为例,导线自动拉紧装置包括弹簧71以及由动滑轮72和第一、第二定滑轮73、74组成的滑轮组,第一、第二定滑轮73、73并排设置在窗框/门框10的侧框的端部。上框或下框内设有固定轴75,弹簧71的一端与固定轴75固定,另一端与动滑轮72固定,导线76设置侧窗框/门框10的侧框内,导线76的一端与电源接口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73、动滑轮72和第二定滑轮74后,与升降电机21的接线端子连接。
当下窗扇20向下移动时,导线76拉动动滑轮72朝向第一定滑动73移动,弹簧71受拉蓄能,使导线76保持拉紧的状态;当下窗扇20向上移动时,弹簧71拉动动滑轮72朝向远离第一定滑动73的方向移动,同样可使导线76保持拉紧的状态。因此,无论下窗扇20向上还是向下移动,导线76始终处于拉紧的状态,而不会松脱缠绕在一起。
第一定滑轮73和第二定滑轮74可以水平并排设置,也可以上下并排设置。
该实施例中,通过导线自动拉紧装置,导线始终处于拉紧的状态,避免导线松脱缠绕在一起,影响下窗扇的移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通过提拉平衡器80使下窗扇20的重量均匀,可在任意位置悬停。提拉平衡器80可采用CN209742589U和CN109458081A公开的提拉平衡器,或者其他的结构形式。传动轴40的两端穿出齿轮50后,与提拉平衡器上的滑块固定。通过提拉平衡器80,可以使用较小的气力手动升降折叠窗,并且可以在窗扇上装载小功率直流电机。
如图25-图27所示,提拉平衡器包括盒体820和设置在盒体820下方的滑块810,所述盒体820内设有若干组卷簧830。
滑块810设置在盒体820的下端,滑块810的左右两侧设有凹槽811,凹槽811的下部向外凸出设有卷簧固定部812,卷簧固定部812呈方形棱柱状,凹槽811的上部设有卷簧固定孔813。每个卷簧830从盒体820内向下拉出,其末端伸出盒体820后重合,卷簧830上设有与卷簧固定部812相适配的通孔,卷簧830的末端套设在卷簧固定部812上,并通过螺栓与卷簧固定孔813固定,将卷簧830安装在滑块810上。滑块810上凹槽811的底端向内倾斜设置,方便卷簧830的末端贴合凹槽811,防止卷簧830的末端翘起阻碍活动窗扇运动或划伤用户。
滑块810上设有轴孔814,轴孔814贯穿滑块810的前后端面,轴孔814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841,轴承座841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条纹槽,轴孔814的内径小于轴承座841的内径。当应用于电动升降时,动力电机的驱动部通过轴承与轴孔814相连,轴承通过轴承座841上的条纹槽与轴承座841固定,驱动滑块810滑动,从而带动活动窗扇自动升降。滑块810的顶端设有缓冲槽815。
盒体820由下盒体821和上盒体组合而成,下盒体821和上盒体一体成型。下盒体821内设有若干个下轴座841,上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盒体821上,上盒体822与下盒体相对的底面上设有与下轴座841相适配的上固定轴,上固定轴插装在下轴座841内形成卷簧座,卷簧830固定在卷簧座上。下盒体821和上盒体的两端设有与缓冲槽815相适配的缓冲块823,当滑块810滑动至盒体820的一端时,缓冲块823插入到缓冲槽815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滑块810与盒体820的碰撞,从而延长滑块810和盒体820的使用寿命。上盒体822和下盒体上设有多个限位柱824,限位柱824与上固定轴和下轴座841将各个卷簧830限制在相应的位置上,可有效防止卷簧830在盒体820内随意活动,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提拉平衡器80,利用配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卷簧,使得卷簧力能够保证活动门/窗扇的受力平衡,可以根据窗扇的尺寸和重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高;无需定位件,避免了由于定位件变形、老化带来的问题,结构更为简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另外,提拉平衡器内预留空的安装座,若在初次配备的卷簧无法满足活动门/窗扇的平衡,用于增加卷簧以提高全部卷簧的拉力,从而匹配活动门/窗扇,保证其可在任意位置悬停。
实施例4:
为了确保室内的安全性,本具体实施例中,在下窗扇20的上框上设有手自一体离合锁具100。
图1所示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100设置在下窗扇20的上框上。手自一体离合锁具100具有自动离合功能,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锁具电机实现自动开锁或关锁,也可以不使用控制器手动进行开锁和关锁。下面结合图15-16,详细说明手自一体离合锁具10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100包括锁体110、操作手柄120和伸缩锁杆130。锁体110通过安装板140固定在下窗扇20的上框上,伸缩锁杆130的功能相当于锁舌,其外端连接有延长杆,窗框/门框10的左、右侧框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锁孔,锁体110内设有锁芯,锁芯在操作手柄120或锁具电机的控制下,使伸缩锁杆130向左右两侧伸长或收缩,使延长杆插入到锁孔中或者从锁孔中缩回,从而实现关锁或开锁。
如图16所示,锁芯包括锁具电机150、第一驱动机构160、离合机构170、第二驱动机构180和锁舌驱动机构190。
如图17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60包括蜗杆161、第一双联齿轮162、第二双联齿轮163和第三双联齿轮164。蜗杆161与锁具电机150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双联齿轮162中的大齿轮与蜗杆161啮合,第一双联齿轮162中的小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163中的大齿轮啮合,第二双联齿轮163中的小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164中的大齿轮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64中的小齿轮用于向离合机构170输出转动。
如图18和19所示,离合机构170包括下齿轮171、上齿轮172、摆架173和摆齿174。下齿轮171与上齿轮172同轴固定设置,下齿轮171与第三双联齿轮164中的小齿轮啮合,摆架173呈折线状,中心固定在上齿轮172的齿轮轴上,两端分别设置开锁摆齿174和关锁摆齿175,上齿轮172分别与开锁摆齿174和关锁摆齿175啮合,开锁摆齿174和关锁摆齿175用于与第二驱动机构180进行离合。
如图19所示,第二驱动机构180包括第一驱动齿轮181和第二驱动齿轮182,二者相互啮合,用于将离合机构170的输出转动传递给锁舌驱动机构190。
如图20所示,锁舌驱动机构190包括第三驱动齿轮191和第四驱动齿轮192,第四驱动齿轮192转动设置在锁体110内,与第三驱动齿轮191配合驱动伸缩锁杆130向两侧伸长或缩回。第三驱动齿轮191的中心设有方孔193,操作手柄120插装固定在该方孔193内,用于转动第三驱动齿轮191。第二驱动齿轮182与第三驱动齿轮191同轴固定设置。
伸缩锁杆130包括第一伸缩锁杆131和第二伸缩锁杆132,分别设置在锁体110左右两侧。
如图21所示,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内端弯折成Z字形,包括与内端部1311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312和外端部1313,内端部1311和外端部1313相互平行,且内端部1311朝向第三驱动齿轮19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锁舌齿条,外端部1313背向第三驱动齿轮191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锁舌齿条。
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外端部1313与第二伸缩锁杆132的内端部相对设置,第二伸缩锁杆132的内端部朝向第一伸缩锁杆131的侧面上设有第三锁舌齿条,第四驱动齿轮192夹设在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外端部1313与第二伸缩锁杆132的内端部之间,且分别与第二锁舌齿和第三锁舌齿条啮合。
手自一体离合锁具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电动开锁。
按下控制器上的开锁按钮,锁具电机150启动并正转,随蜗杆161的转动,驱动第一双联齿轮162、第二双联齿轮163和第三双联齿轮164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64驱动下齿轮171和上齿轮172同步转动,于是摆架173随上齿轮172的转动,使开锁摆齿174与第一驱动齿轮181结合,关锁摆齿175与第一驱动齿轮181脱开,如图22所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8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齿轮182顺时针转动。第二驱动齿轮182带动操作手柄120和第三驱动齿轮191转动,第三驱动齿轮191驱动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内端部1311上的第一驱动齿条,使第一伸缩锁杆131向内缩回;同时,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外端部1313上的第二驱动齿条带动第四驱动齿轮192转动,第四驱动齿轮192与第二伸缩锁杆132内端部的第三驱动齿条配合,驱动第二伸缩锁杆132向内缩回。于是,第一伸缩锁杆131和第二伸缩锁杆132均向内缩回,使各自连接的延长杆向内缩回,并从窗框/门框10的左、右侧框的内侧壁上的锁孔中脱出,手自一体离合锁具打开。
手自一体离合锁具打开后,锁具电机150反转一定的角度,使离合机构170中的开锁摆齿174和关锁摆齿175均与第二驱动机构180中的第一驱动齿轮181脱开,如图23所示。此时,可以手动转动操作手柄120实现开锁和关锁。
(2)电动关锁。
按下控制器上的关锁按钮,锁具电机150启动并反转,随蜗杆161的转动,驱动第一双联齿轮162、第二双联齿轮163和第三双联齿轮164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64驱动下齿轮171和上齿轮172同步转动,于是摆架173随上齿轮172的转动,使开锁摆齿174与第一驱动齿轮181脱开,关锁摆齿175与第一驱动齿轮181结合,如图25所示,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8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齿轮182逆时针转动。第二驱动齿轮181带动操作手柄120和第三驱动齿轮191转动,第三驱动齿轮191驱动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内端部1311上的第一驱动齿条,使第一伸缩锁杆131向外伸出;同时,第一伸缩锁杆131的外端部1313上的第二驱动齿条带动第四驱动齿轮192转动,第四驱动齿轮192与第二伸缩锁杆132内端部的第三驱动齿条配合,驱动第二伸缩锁杆132向外伸出。于是,第一伸缩锁杆131和第二伸缩锁杆132均向外伸出,使各自连接的延长杆向外伸出,并插入到窗框/门框10的左、右侧框的内侧壁上的锁孔中,手自一体离合锁具锁死。
手自一体离合锁具锁死后,锁具电机150正转一定的角度,使离合机构170中的开锁摆齿174和关锁摆齿175均与第二驱动机构180中的第二驱动齿轮182脱开。此时,可以手动转动操作手柄120实现开锁和关锁。
(3)手动开关锁时,由于离合机构170已经与第二驱动机构180脱开,因此可通过操作手柄120,带动第一驱动齿轮181转动,后续动作与上述(1)、(2)中一致。
本实施例中,折叠门窗电动控制时可自动进行手自一体离合锁具的开或关。
(1)折叠窗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锁具为锁死状态。按下折叠窗提升按钮,首先执行开锁操作,锁具电机启动,延长杆从锁孔中拔出,锁具电机反转,离合机构170与锁舌驱动机构190脱开;
(2)升降电机启动,向上提拉下窗扇至指定位置。
(3)折叠窗处于打开状态时,此时锁具为打开状态。按下折叠窗下降按钮,升降电机启动,向下提拉下窗扇,下窗扇下降到位时,锁具电机启动,使延长杆伸入到锁孔内,然后锁具电机反转,离合机构170与锁舌驱动机构190脱开。
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驱动装置具有自动离合功能,能够自动实现电动与手动任意切换;
(2)驱动装置采用了双向传动轴的形式,双侧驱动下窗扇上下移动,运动平稳,摩擦力小,移动灵活。
(3)采用一个升降电机实现了左右双侧驱动输出平衡,避免双电机使用中出现其中一个电机损坏时,另一电机继续工作,双侧不平衡导致窗扇受强力崩坏的安全隐患,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和输出齿轮箱,输出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齿轮的轴心设有连接通孔,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插装在所述连接通孔内与第二输出齿轮固定,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出输出齿轮箱的箱体后并分别与一个齿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行星减速器和自动离合器,所述升降电机、行星减速器、自动离合器和输出齿轮箱依次串联连接,行星减速器包括第一箱体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自动离合器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箱体的内腔的两端,第一箱体的外端设有端盖,升降电机固定在端盖的外端,输出齿轮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固定,第一输出齿轮与自动离合器的输出轴连接且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箱体并位于第一箱体的外部且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和输出行星架,第一行星架的输入端设有第一行星轮,输出端的轴心设有第一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行星轮,输出端的轴心设有第二太阳轮;输出行星架的输入端设有第三行星轮,位于轴心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离合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在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内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均与该内齿圈啮合,所述升降电机的传动轴上固定有输入太阳轮,且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一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啮合,第二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离合器包括离合盘、拨块、输出盘以及球形钢珠和磁铁,离合盘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输出行星架的输出轴穿过该通孔与拨块固定并能在通孔内转动,离合盘与所述第一箱体固定连接,离合盘的内端面上沿径向对称地设有两个滑槽,滑槽的截面呈半圆形,与球形钢珠相适配,滑槽的下端设有一个沿轴向设置的安装孔,磁铁固定在安装孔内,内端面与滑槽的底面平齐,不影响球形钢珠沿滑槽滚动,每个滑槽内分别设置一个球形钢珠并可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当球形钢珠滑动至位于滑槽的下端时,磁铁通过吸力将其固定在滑槽的下端;拨块的中心与输出行星架的输出轴固定,并可随输出行星架同步转动,拨块具有一个圆柱形的中心部,中心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两个凸出部沿周向对称布置,凸出部的外端部呈半圆形且与中心部通过圆弧部光滑过渡连接,圆弧部朝向拨块的轴心内凹,用于推动球形钢珠沿滑槽滚动;输出盘的外端为敞口的圆形套筒,圆周内壁上均布设置多个卡槽,卡槽沿轴向布置,其截面呈半圆形且与球形钢珠相适配,输出盘的内端封闭,且中心设有通孔,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驱动轴匹配连接,带动第一输出齿轮转动,拨块和离合盘设置在圆形套筒内,通过拨块的转动,圆弧部推动球形钢珠沿滑槽滚动,卡入或离开卡槽,实现拨块与输出盘的结合或脱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配合采用花键或棱柱配合方式,形成传动轴可由第二输出齿轮带动其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结构形式。
CN202310772489.3A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6816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2489.3A CN116816209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2489.3A CN116816209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驱动装置
CN202010155659.XA CN11117341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手自一体离合锁具及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5659.XA Division CN11117341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手自一体离合锁具及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6209A true CN116816209A (zh) 2023-09-29

Family

ID=7064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2489.3A Pending CN116816209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驱动装置
CN202211089532.8A Pending CN115573645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电动折叠门窗
CN202310923807.1A Pending CN116752858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滑块、提拉平衡器及折叠门窗
CN202010155659.XA Pending CN11117341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手自一体离合锁具及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9532.8A Pending CN115573645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电动折叠门窗
CN202310923807.1A Pending CN116752858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滑块、提拉平衡器及折叠门窗
CN202010155659.XA Pending CN11117341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手自一体离合锁具及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68162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421B (zh) * 2022-01-26 2024-04-26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开的双开三叠弧形自动平移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3645A (zh) 2023-01-06
CN116752858A (zh) 2023-09-15
CN111173410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4939Y (zh) 兼具手动和电动方式驱控的门窗
EP0264876A2 (en) Driving and guiding apparatus for a horizontally pivoted wing
CN113944403B (zh) 一种电动提拉门窗
CN116816209A (zh) 一种驱动装置
US5373663A (en) Device for motorizing an overhead swinging door for a garage or the like, and motorized overhead swinging door provided with this device
CN109209210A (zh) 卷绕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3476169U (zh) 上开式卷帘
WO2019223708A1 (zh) 一种上下自由开合卷帘
CN212130258U (zh) 一种自动离合器及手动电动一体提拉门窗
CN104234608A (zh) 上开式卷帘
CN106811939A (zh) 手动电动两用晾衣架升降器
CN201015526Y (zh) 门窗窗帘用电动手动一体化控制装置
CN212271937U (zh) 一种手自一体离合锁具及手动电动一体折叠门窗
CN207999180U (zh) 一种上下开启式手动电动一体窗
CN216587189U (zh) 一种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结构
CN108119052B (zh) 卷帘门
CN110735594A (zh) 一种电动手动复合式卷帘驱动器
CN106320881B (zh) 门窗驱动机构
JP2019183451A (ja) 遮蔽装置、切替式クラッチ装置、及び遮蔽材駆動装置
CN109113452A (zh) 一种门锁定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25653A (zh) 一种可断电操作的保险箱
CN207620686U (zh) 卷帘门
CN211582556U (zh) 一种用于家庭窗帘的转动装置
CN112727334B (zh) 一种人防闸门封闭连接装置
CN210810446U (zh) 窗帘拉伸装置的齿条式可调节式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