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1862A -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1862A
CN116811862A CN202310795182.5A CN202310795182A CN116811862A CN 116811862 A CN116811862 A CN 116811862A CN 202310795182 A CN202310795182 A CN 202310795182A CN 116811862 A CN116811862 A CN 116811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ing distance
vehicle
current
information
w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51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51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1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1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所述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本发明能够在车辆自动行驶模式下,结合天气情况和车辆上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适应性调节当前行驶环境下的跟车行驶的距离,针对不同天气下的行驶环境提供不同的驾驶方案,提高车辆对行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车辆自动行驶状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普遍开始搭载辅助驾驶系统以协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提高行车安全。目前的辅助驾驶系统通过预设安全跟车距离,在辅助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的行驶状态下,车辆自动控制与前车之间的跟车距离,可以提高车辆的自适应自动能力。
但是,传统的车载辅助驾驶系统中预设安全跟车距离都是通过驾乘人员设定的,而在实际的行驶环境中,不同的路况车辆行驶的安全距离是不同的,在不同天气下,路面的摩擦系数不同,车辆的可见距离也可能会改变,因此会对驾驶安全造成影响。所以目前的跟车距离控制方式可达到的辅助驾驶的效果不佳,对不同的行驶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存在影响车辆自动行驶状态的安全性的缺陷。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跟车距离的控制方法对不同行驶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车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车辆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当前的天气信息和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对当前行驶环境下的车辆跟车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雨雪雾天气中车辆的跟车距离更远,降低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提高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车辆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信息和当前跟车档位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档位信息,测算车辆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依据当前车速和当前驾驶员设置的跟车档位确定车辆常规的跟车距离,以适应性选择一般行驶环境中车辆的跟车距离,使车辆的跟车距离设置灵活,可以适应更多使用环境,增加跟车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档位信息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
基于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将天气信息量化,并结合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测算雨雪雾天气下的目标跟车距离,以准确控制雨雪雾天气环境中的跟车距离,进一步适应行驶环境,达到智能化控制跟车距离的目的,提高车辆在雨雪天环境中自动化行驶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测算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的公式为:
其中,M为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N为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S为所述天气信息;Y为所述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包括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油门踏板开度信息;
所述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均小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调整当前的车辆行驶模式为自动行驶模式,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通过检测车辆制动踏板开度信号和车辆油门踏板开度信号判断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是否意图控制车速,以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为标准进行判断,量化判断参数,从而方便判断驾驶员的意图,方式简单准确,方便后续通过中央处理模块进行动力控制。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至少其中之一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车辆进入手动驾驶模式,并基于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控制车速。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不满足自动驾驶条件的时候,直接将驾驶员的操控意图量化,并输出动力控制信息,以快速反应,高效控制车速。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所述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所述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确定期望加速度、变速时间和长期目标跟车车速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通过收集前车的车速信息以及与本车的车距信息,可以结合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进一步自动控制车辆的加速度和加减速度时间,并在达到目标跟车距离后保持长期目标跟车车速,以保持长期自动驾驶状态下的安全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跟车距离调节系统,其中,包括天气感知模块、操控意图感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
所述天气感知模块用于探测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
所述操控意图感知模块用于采集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测算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并且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天气感知模块和所述操控意图感知模块均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天气信息、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并处理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动力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控制指令,并通过动力总成进行加速,制动系统进行减速,对车辆的当前跟车距离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天气信息,并以此计算合适的跟车距离,使得雨雪雾天气中车辆的实际跟车距离更远,降低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提高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其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获取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确定车辆可以进入自动行驶模式,在车辆进入自动行驶模式时,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和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智能地设定车辆的跟车距离。特别是在雨雪天气环境中,路面湿滑时,可以根据天气的恶劣程度适应性地增加跟车距离,而不是仅依据车辆预设的跟车档位对应的常规跟车距离进行自动行驶,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实际行驶场景,增加了雨天环境中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的判断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跟车距离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跟车距离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辆的内部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车辆的自动跟车的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相关的智能驾驶技术中,对于车辆自动跟车时的车距设置固定,可能对于正常天气和恶劣天气有设置两种不同的跟车方式,但是天气环境的恶劣程度显然会更多地影响安全跟车的距离,对于雨雪雾天气下的自动行驶模式,在现有的智能驾驶的方案仍不够灵活,影响车辆跟车的安全性。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中,包括:
S100、获取车辆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
S200、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S300、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当前行驶环境包括雨雪天气、雾天天气、霜冻天气、沙尘暴天气等不同于晴天或者多云天气的行驶环境,在这些行驶环境中,路面的摩擦系数受到影响,因此车辆在刹车、加速等情况下需要的加速度和变速时间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具体的,车身上设置有传感器,例如预先设置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雨雪感知器可以监测当前车辆行驶环境下的雨雪天气,确定当前天气的恶劣程度;又比如设置在车身上的摄像头通过对路面进行摄像可以判断路面的干燥程度,从而确定当前的天气信息。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即在常规天气下,当前车速时自动驾驶的跟车距离,一般车辆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在出厂时会设置常规跟车距离,以方便车辆进行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车辆设置传感器收集驾驶员的操控意图,经过量化驾驶员的操控意图收集车辆驾驶状态信息,以方便车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准确判断进入自动驾驶模式的时机,达到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灵活切换的效果。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确定车辆可以进入自动行驶模式,在车辆进入自动行驶模式时,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和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智能地设定车辆的当前需要跟车的距离,即当前目标跟车距离,并据此对车辆的跟车距离进行调整。例如,在雨雪天气环境中,路面湿滑时,可以根据降雨量或者降雪量的恶劣程度适应性地增加跟车距离,而不是仅依据车辆预设的跟车档位对应的常规跟车距离进行自动行驶,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实际行驶场景,增加了不同行驶环境中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获取车辆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信息和当前跟车档位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档位信息,测算车辆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前车速信息即进入自动行驶状态前一刻,驾驶员控制的车辆的当前车速。通过车身设置的霍尔传感器获取车轮转速,并通过车辆内置公式计算当前车速,以显示在仪表盘上。在本实施例中跟车档位是车辆出厂时预先设置的不同跟车模式,例如包括高、中、低三挡,高档位时跟车距离设置为50米,中档位时设置为45米,低档位时设置为40米,用户在行驶过程中可在选择开始自动跟车模式时同步选择跟车档位,从而依据驾驶员的操控指令确定当前跟车档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依靠当前车速信息和当前跟车档位信息,测算常规跟车距离信息的方法具体包括:
预设跟车距离档位分为5个档位,每个档位有对应的跟车时距值,跟车时距值可取1至5五个档位,其中,1档至5档表示跟车时距值由低到高。获取本车当前的车速信息之后,通过与获得的当前跟车档位信息结合,得到对应档位预设的跟车时距值,最后计算常规跟车距离信息:
其中,N为常规跟车距离,V为当前车速,L为当前跟车档位的跟车时距值。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S201、基于所述当前车速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档位信息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
本实施例中在车辆实时车速为0-30千米/小时、30-60千米/小时、60-90千米/小时、90-120千米/小时这几个车速区间内,根据驾驶员选定的不同的跟车距离档位,按照如下表1所示的映射关系确定跟车距离损耗值。
表1
能够理解的是,通过驾驶员在设置自动行驶模式时选定的跟车距离档位,结合车辆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时的实时车速,对应确定跟车距离损耗值,由表1可以看出,实时车速越高,跟车时距值越高,则说明当前行驶环境中车辆安全刹停,不与前车碰撞所需要的安全距离就越大,此情况下设置车辆的跟车距离损耗值会更大。
S202、基于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以雨雪雾天气的行驶环境为例,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将天气信息等级分为0-5级,常规天气为0级,1级、2级、3级、4级、5级为雨雪雾程度逐渐增加的湿润天气。基于实时获得的天气信息、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测算得到的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计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其中,M为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N为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S为所述天气信息;Y为所述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所述跟车距离损耗值由上述实时车辆行驶速度和实时跟车档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
本申请基于天气信息测算雨雪雾天气下的目标跟车距离,可以达到自动化控制自动行驶状态的跟车距离,提高车辆在雨雪天环境中自动化行驶的安全性。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融合天气信息到计算公式中,量化环境因素对跟车距离的影响程度,根据实时的天气情况和车速信息计算恶劣天气下的当前目标跟车距离,增加实际控制的跟车距离,以达到比常规天气行驶环境中更远的跟车距离,使得车辆自动行驶状态可以更好地适应实时道路环境,提高自动行驶模式的安全性。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包括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油门踏板开度信息;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均小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调整当前的车辆行驶模式为自动行驶模式,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的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上均设置有开度传感器,并将开度传感器与车辆的控制总成连接,通过检测车辆的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油门踏板开度信息可以直观地判断驾驶员是否在接管控制车速,从而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开度阈值范围内,说明驾驶员没有立刻进行加减速的操控意图,从而可以确定驾驶员确实暂时放弃操控车辆,由自动跟车系统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开度阈值可以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设置制动踏板开度阈值为第一预设阈值,油门踏板开度阈值为第二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的范围在3-8°之间。例如,设置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都为5°,当根据制动踏板开度信息确定车辆的制动踏板转动角度小于5°,且根据油门踏板开度信息确定车辆的油门踏板转动角度小于5°时,判断驾驶员未控制车速,则进入自动行驶状态,不接收踏板开度对车速的控制,仅通过中央处理模块计算的自动控制指令对车速进行调整;当检测到车辆的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其中之中只要有一个转对公角度大于5°,则判断驾驶员主动控制车辆,进入手动驾驶状态,中央处理模块只起到传输控制信号的作用,直接向动力控制模块传输驾驶员的手动驾驶指令。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是例举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相同的情况,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所述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所述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确定期望加速度、变速时间和长期目标跟车车速中的至少一项。
在具体示例中,车头位置可以设置测速仪、摄像头、等感知器件,并与车辆的控制总成信号连接,从而在跟车时实时获取前车的当前车速信息和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在获取了当前目标跟车距离之后,结合本车当前车速信息、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和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可以准确测算达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所需要进行的车速调整目标,即短期目标车速,进而可以控制车辆进行加速或者减速。并且,根据车辆的加速度还可以测算车辆自动跟车的调整时间,控制车辆的变速时间,以达到长期目标跟车车速,对车辆的自动行驶速度进行准确控制,方便长久保持安全的自动行驶状态。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
S400、当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至少其中之一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车辆进入手动驾驶模式,并基于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控制车速。
当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说明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是立即刹车;当油门踏板开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说明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是立即加速。当驾驶员观察到有碰撞风险或者需要提速跟随前车时,就会产生主动操作意图,具体来说就是产生加减速控制动作。所以当检测到驾驶员进行主动控制时自动进入手动驾驶模式,推出自动行驶模式,避免车辆失控,保证驾驶员对车辆的完全控制能力,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跟车距离调节系统,其中,包括天气感知模块10、操控意图感知模块20、中央处理模块30和动力控制模块40;所述天气感知模块10用于探测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所述操控意图感知模块20用于采集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0用于测算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并且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天气感知模块10和所述操控意图感知模块20均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天气信息、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并处理生成控制指令;所述动力控制模块40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0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0的控制指令,并通过动力总成进行加速,制动系统进行减速,对车辆的当前跟车距离进行调整。
通过预先在车辆上设置天气感知模块10,例如雨雪传感器,以及设置操控意图感知模块20,确定车辆进入自动行驶状态后,再进行自动控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30综合处理,生成自动行驶状态下的自动调节的跟车距离值,整个控制过程计算紧密,逻辑研究,可以有利于提高辅助驾驶系统的自动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跟车距离调节系统还包括摄像模块50、车辆仪表模块60和人机交互模块70;所述摄像模块50用于探测前车与本车的相对距离信息和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所述车辆仪表模块60用于实时记录和显示本车当前的车速信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70用于收集用户的手动操作指令,并用于显示当前的车辆行驶速度、当前的跟车距离档位、当前的目标跟车距离值和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0与所述摄像模块50、所述车辆仪表模块60和所述人机交互模块70均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前车与本车的相对距离信息、所述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和所述本车当前的车速信息,与接收到的天气信息和当前跟车档位信息合并处理并生成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跟车距离调节系统应用于车辆上,通过测量行驶过程中的多个信号数据,结合当前的天气数据计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使得设定的跟车距离值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安全性,以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具体的跟车控制是在车身上设置摄像模块50对前车当前的车速和前车与本车之间的距离进行探查,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30结合当前目标跟车距离、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确定期望加速度、变速时间和长期目标跟车车速,使得在雨雪天、雾天、或者阴暗天等较恶劣的天气中车辆的跟车距离更远,而且可以自动控制车辆的加速度、加减速时间和维持达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后的车速,整体来说,克服了恶劣天气下路面道路摩擦系数改变、光线不足导致路况不明等情况,降低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提高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人机交互模块80具体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台上,与车辆仪表模块70同时在中控屏上显示,直接显示车辆行驶过程中设定的跟车距离档位信息、目标跟车距离、车辆行驶模式等信息,方便驾驶员直观地了解当前车辆控制情况,并且驾驶员可以通过触控屏幕调整跟车模式,通过触控操作直接控制车辆进入自动跟车模式或者调整跟车档位,操作方便。另外,本实施例中车辆的中控屏上可以设置限速功能模块,驾驶员通过触控限速功能模块可以设定车辆的最快行驶速度,避免自动巡航状态产生超速的问题。
如图5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其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本实施例通过在车辆上设置跟车距离调节系统,使得车辆可以结合行驶过程中的实时天气情况计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达到更合理的跟车行驶状态,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的步骤。
综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中,包括:S100、获取车辆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S200、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S300、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确定车辆可以进入自动行驶模式,在车辆进入自动行驶模式时,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和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智能地设定车辆的当前需要跟车的距离,即当前目标跟车距离,并据此对车辆的跟车距离进行调整。例如,在雨雪天气环境中,路面湿滑时,可以根据降雨量或者降雪量的恶劣程度适应性地增加跟车距离,而不是仅依据车辆预设的跟车档位对应的常规跟车距离进行自动行驶,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实际行驶场景,增加了不同行驶环境中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所应用于其上的智能终端的限定,具体地智能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所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所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所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实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 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车辆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车辆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由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发明实现所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所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跟车距离调节方法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但本实施例的应用并不以跟车距离调节方法为限,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类似工件的生产和使用中。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和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辆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信息和当前跟车档位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档位信息,测算车辆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档位信息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
基于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测算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的公式为:
其中,M为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N为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S为所述天气信息;Y为所述当前跟车距离损耗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包括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油门踏板开度信息;
所述当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满足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条件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均小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调整当前的车辆行驶模式为自动行驶模式,并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天气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测算当前目标跟车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至少其中之一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开度阈值时,车辆进入手动驾驶模式,并基于所述制动踏板开度信息和所述油门踏板开度信息控制车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调整当前的跟车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目标跟车距离、所述前车与本车当前的车距信息和所述前车当前的车速信息确定期望加速度、变速时间和长期目标跟车车速中的至少一项。
8.一种跟车距离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气感知模块、操控意图感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
所述天气感知模块用于探测当前行驶环境下的天气信息;
所述操控意图感知模块用于采集当前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测算当前的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并且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天气感知模块和所述操控意图感知模块均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天气信息、所述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和所述常规跟车距离信息,并处理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动力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控制指令,并通过动力总成进行加速,制动系统进行减速,对车辆的当前跟车距离进行调整。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2310795182.5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811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5182.5A CN116811862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5182.5A CN116811862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1862A true CN116811862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2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5182.5A Pending CN116811862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18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3692A (zh) * 2023-10-13 2023-11-17 深圳市诺达方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安全车距的导航仪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3692A (zh) * 2023-10-13 2023-11-17 深圳市诺达方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安全车距的导航仪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3835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apting acceleration in a motor vehicle
CN103909930B (zh) 跟随前车行驶的辅助控制方法
US10501087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speed behaviour of a leading vehicle
CN111994068B (zh) 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驾驶汽车控制系统
US115657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errain mode using road condition judgement 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JPH11222055A (ja) 車両制御装置
EP1065087A2 (en) Automobile running control system for optimum inter-vehicle spacing
CN116811862A (zh) 一种跟车距离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US10899346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05175A (zh) 车辆行驶控制装置以及车辆行驶控制方法
CN113232643B (zh) 一种基于路面环境的自适应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
CN112172762A (zh) 一种自动紧急制动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2810619A (zh) 基于雷达的辅助驾驶系统前方目标车辆识别方法
CN107985299B (zh) 具有模式引导的车辆
CN114537395A (zh) 基于驾驶员主张的适应超车决策和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KR20210134128A (ko) 자율 주행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4228713A (zh) 一种交通拥堵辅助驾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180286222A1 (en) Vehicle identifying device
CN110979278B (zh) 一种基于雨量大小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方法
US11052822B2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program
JPH07277041A (ja) 車両用走行支援装置
CN110155043B (zh) 自动泊车二维定位方法
CN111483458B (zh) 一种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95680B (zh) 一种车辆制动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5320625A (zh) 一种优化智能驾驶系统雨天场景的识别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