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3947A -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3947A
CN116793947A CN202310366806.1A CN202310366806A CN116793947A CN 116793947 A CN116793947 A CN 116793947A CN 202310366806 A CN202310366806 A CN 202310366806A CN 116793947 A CN116793947 A CN 116793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iece
paint film
test pieces
test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68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希执
李伟龙
张集繁
徐霈霖
安伯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Guangzhou Jointas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Guangzhou Jointas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Guangzhou Jointas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68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3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3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3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粘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通过使用圆柱状的第一试件和第二试件,使得制备漆膜后的第一试件和第二试件在接触时,接触面的长度即为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的长度,接触面的宽度可以近似忽略,因此在进行漆膜破坏区域的测量时,只需要测量长度即可计算出漆膜的破坏比例,测量的精度更高,得到的实验数据也更加准确,测量也更加方便,除此之外,还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使得在进行测试时可以一次进行多组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进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精准,并且在本测试中对漆膜与漆膜之间的接触和挤压也进行了模拟,能够有效的模拟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粘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漆膜指的是涂料施工于底材上的一道或多道涂层所形成的固态连续膜,通常漆膜由多道涂层组成,依据被涂物件的要求而决定涂层的多寡,一般包括底漆层、中间涂层和面漆层。漆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漆膜的回粘性指的是:漆膜在干燥后,因受一定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生黏附的现象,漆膜的回粘性的测试对于保证漆膜的完整性、装饰性和保护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的测试方法是GB/T1762-1980《漆膜回粘性测定法》,《漆膜回粘性测定法》测试了漆膜在马口铁上的回粘性大小,主要测试方法为在马口铁上制备漆膜,干燥后将滤纸放置于漆膜表面,并调整温度和湿度的环境,通过在滤纸上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压迫滤纸与漆膜接触,通过观察滤纸与漆膜分离的难易程度来判定漆膜的抗回粘性大小,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只是模拟了部分漆膜在使用中的情况,并且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手动调整滤纸的位置,使其对准漆膜,同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测破损面积,容易出现误差,影响到测定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模拟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并且操作方便,结果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支架、顶板、多个第一试件和多个第二试件;
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多个所述定位槽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均呈圆柱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试件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定位槽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试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试件,且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搭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试件的外周面上;
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且与所述定位槽间隔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轨道;
所述顶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相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固定柱和配重片,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所述顶板上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配重片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配重片来控制对所述第二试件的压力,进而模拟不同压力情况下的漆膜回粘性情况,使实验数据更加贴合于实际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均呈管状,且材质为钢材质,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并且钢材质更加实用。
为了解决实现同样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在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进行漆膜制备;
SS2、所述漆膜制备完成后,将多个所述第一试件分别设于不同的所述定位槽中,将所述第二试件搭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试件上,所述第一试件与所述第二试件接触的面为粘连面,且多个所述第二试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控制所述顶板沿所述轨道移动至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
S3、将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放置到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的调温调湿箱中;
S4、等待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从所述调温调湿箱中移开,拆下所述顶板并将相互粘连的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分开;
S5、漆膜破坏区域为相互粘连的所述第一试件与所述第二试件在分开后所述粘连面上漆膜破损的区域,测量每一个所述粘连面上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的长度,并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试件上的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A1和所述第二试件上的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A2,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B,若A1>A2,则粘连面参照数据C=A1/B,若A1<A2,则所述粘连面参照数据C=A2/B,计算多个所述粘连面参照数据C的平均数,并根据所述平均数进行回粘性评级。
优选的,步骤S1之前包括步骤:对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进行砂纸打磨或机械喷砂打磨,使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外周面的表面清洁度至少达到St3.0级、表面粗糙度至少达到中G级。
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采用空气喷涂的工艺分别对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进行涂料喷涂以制备漆膜。
优选的,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漆膜制备完成后,将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放入到温度为K1、湿度为M1的环境中至少24h,其中23℃≤K1≤25℃,45%RH≤M1≤55%RH。
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为K2,39℃≤K2≤41℃。
优选的,所述预设湿度为M2,78%RH≤M2≤80%RH。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圆柱状的第一试件和第二试件,使得制备漆膜后的第一试件和第二试件在接触时,接触面的长度即为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的长度,接触面的宽度可以近似忽略,因此在进行漆膜破坏区域的测量时,只需要测量长度即可计算出漆膜的破坏比例,测量的精度更高,得到的实验数据也更加准确,测量也更加方便,除此之外,还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使得在进行测试时可以一次进行多组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进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精准,并且由于在漆膜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多的是漆膜与漆膜之间的接触和挤压,因此在本测试中,对漆膜与漆膜之间的接触和挤压也进行了模拟,能够有效的模拟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第一试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底板;11、定位槽;2、支架;21轨道;3、顶板;4、第一试件;5、第二试件;6、配重组件;61、固定柱;62、配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中采用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预设的方位、以预设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2、顶板21轨道;3、多个第一试件4和多个第二试件5;
所述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槽11,多个所述定位槽11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均呈圆柱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试件4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定位槽11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试件4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试件5,且所述第二试件5的外周面搭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试件4的外周面上;
所述支架2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顶面且与所述定位槽11间隔设置,所述支架2上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轨道;
所述顶板21轨道;3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试件5的外周面相接触。
基于上述方案,该装置通过使用圆柱状的第一试件4和第二试件5,使得制备漆膜后的第一试件4和第二试件5在接触时,接触面的长度即为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的长度,接触面的宽度可以近似忽略,因此在进行漆膜破坏区域的测量时,只需要测量长度即可计算出漆膜的破坏比例,测量的精度更高,得到的实验数据也更加准确,测量也更加方便,除此之外,还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11,使得在进行测试时可以一次进行多组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进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精准。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件4与所述第二试件5的端面半径也相同,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试件4之间间隔设置,以避免在所述第一试件4上出现非所述第二试件5留下的漆膜破坏区域,干扰到实验数据的测试。
如图1所示,还包括配重组件6,所述配重组件6包括固定柱61和配重片62,所述固定柱61安装在所述顶板21轨道;3上背离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配重片62套设在所述固定柱61上,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配重片62来控制对所述第二试件5的压力,进而模拟不同压力情况下的漆膜回粘性情况,使实验数据更加贴合于实际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均呈管状,且材质为钢材质,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并且钢材质更加实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均采用Q235的钢管,尺寸为Φ48.3×3.6mm,长度B为70mm。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在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的外周面进行漆膜制备;
S2、所述漆膜制备完成后,将多个所述第一试件4分别设于不同的所述定位槽11中,将所述第二试件5搭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试件4上,所述第一试件4与所述第二试件5接触的面为粘连面,多个所述第二试件5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控制所述顶板21轨道;3沿所述轨道移动至所述第二试件5的外周面;
S3、将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放置到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的调温调湿箱中;
S4、等待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从所述调温调湿箱中移开,拆下所述顶板21轨道;3并将相互粘连的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分开;
S5、漆膜破坏区域为相互粘连的所述第一试件4与所述第二试件5在分开后所述粘连面上漆膜破损的区域,测量每一个所述粘连面上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的长度,并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试件4上的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A1和所述第二试件5上的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A2,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B,若A1>A2,则粘连面参照数据C=A1/B,若A1<A2,则所述粘连面参照数据C=A2/B,计算多个所述粘连面参照数据C的平均数,并根据所述平均数进行回粘性评级。
基于上述方案,在本测试方法中,对漆膜与漆膜之间的接触和挤压也进行了模拟,能够有效的模拟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常见的脚手架管之间漆膜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模拟,在本次测试方法中,共对五个第二试件5和十个第一试件4进行了漆膜制备,并将其分为多组,一组包括一个第二试件5和两个第一试件4,并且相邻的两组之间留有间隙,以避免所述第一试件4上出现非所述第二试件5留下的漆膜破坏区域。
除此之外,在进行所述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一组中,一个第二试件5与两个第一试件4得到的两个参照数据C1和C2之间的误差超过10%,则放弃该组参考数据,不将其计入之至所述平均数的计算中。
可选的,步骤S1之前包括步骤:对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进行砂纸打磨或机械喷砂打磨,使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外周面的表面清洁度至少达到St3.0级、表面粗糙度至少达到中G级,以避免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外周面本身对漆膜产生破坏,干扰到实验数据的采集。
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采用空气喷涂的工艺分别对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的外周面进行涂料喷涂以制备漆膜,以便于控制漆膜厚度,在本实施例中漆膜的厚度为60±5um。
优选的,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漆膜制备完成后,将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放入到温度为K1、湿度为M1的环境中至少24h,其中23℃≤K1≤25℃,45%RH≤M1≤55%RH。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度为K2,39℃≤K2≤41℃,所述预设湿度为M2,78%RH≤M2≤80%RH,且所述一段时间为30min。
参考数据C 判定破坏等级
无破坏 0级
C≤5% 1级
5%<C≤15% 2级
15%<C≤35% 3级
35%<C 4级
本实施例中的评级标准,如上表所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其通过使用圆柱状的第一试件4和第二试件5,使得制备漆膜后的第一试件4和第二试件5在接触时,接触面的长度即为所述第一试件4和所述第二试件5的长度,接触面的宽度可以近似忽略,因此在进行漆膜破坏区域的测量时,只需要测量长度即可计算出漆膜的破坏比例,测量的精度更高,得到的实验数据也更加准确,测量也更加方便,除此之外,还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11,使得在进行测试时可以一次进行多组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进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精准,并且在漆膜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多的是漆膜与漆膜之间的接触和挤压,因此在本测试中,对漆膜与漆膜之间的接触和挤压也进行了模拟,能够有效的模拟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架、顶板、多个第一试件和多个第二试件;
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多个所述定位槽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均呈圆柱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试件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定位槽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试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试件,且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搭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试件的外周面上;
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且与所述定位槽间隔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轨道;
所述顶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固定柱和配重片,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所述顶板上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配重片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均呈管状,且材质为钢材质。
4.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在多个所述第一试件和多个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进行漆膜制备;
S2、所述漆膜制备完成后,将多个所述第一试件分别设于不同的所述定位槽中,将所述第二试件搭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试件上,所述第一试件与所述第二试件接触的面为粘连面,且多个所述第二试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控制所述顶板沿所述轨道移动至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
S3、将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放置到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的调温调湿箱中;
S4、等待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从所述调温调湿箱中移开,拆下所述顶板并将相互粘连的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分开;
S5、漆膜破坏区域为相互粘连的所述第一试件与所述第二试件在分开后所述粘连面上漆膜破损的区域,测量每一个所述粘连面上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的长度,并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试件上的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A1和所述第二试件上的若干所述漆膜破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A2,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B,若A1>A2,则粘连面参照数据C=A1/B,若A1<A2,则所述粘连面参照数据C=A2/B,计算多个所述粘连面参照数据C的平均数,并根据所述平均数进行回粘性评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前包括步骤:对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进行砂纸打磨或机械喷砂打磨,使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外周面的表面清洁度至少达到St3.0级、表面粗糙度至少达到中G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采用空气喷涂的工艺分别对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的外周面进行涂料喷涂以制备漆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漆膜制备完成后,将所述第一试件和所述第二试件放入到温度为K1、湿度为M1的环境中至少24h,其中23℃≤K1≤25℃,45%RH≤M1≤55%R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为K2,39℃≤K2≤4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膜的回粘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湿度为M2,78%RH≤M2≤80%RH。
CN202310366806.1A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6793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6806.1A CN116793947A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6806.1A CN116793947A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3947A true CN116793947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6806.1A Pending CN116793947A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39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6574A (zh) 一种高耐候防腐管生产工艺
CN116793947A (zh) 一种漆膜的回粘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RU2682109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адгезионной прочности сцепления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с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основой
Riedl et 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imultaneous fatigue crack growth test setup for polymeric hybrid laminates
CN115839885A (zh) 油漆漆膜力学性能测定方法
CN105699241A (zh) 一种用于卷材的涂料涂布率的测定方法
Lin The in-situ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lti-layer coatings
JP4714646B2 (ja) メッキ鋼板の端面耐食性評価用試料、端面耐食性評価装置及び端面耐食性評価方法
De Forest et al. Brittle lacquers as an aid to stress analysis
McKnight et al. Measuring peel adhesion of coatings
CN115585875A (zh) 一种封边胶水涂胶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WO2000012962A1 (en) Method for strain deformation
CN110405889B (zh) 一种板材防变形可靠性检测方法
CN108982359B (zh) 一种烟用水性包装胶在卷烟包装纸上初粘力的测试方法
KR101904777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 외벽 도막 수축 변위량 검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축변위량 검출방법
CN113720854B (zh) 一种低光泽度车身油漆涂层外观检测方法
CN216955671U (zh) 一种涂料测试装置
CN219179313U (zh) 一种在役风电机组塔筒超声波检测对比试块
CN109556555B (zh) 一种壁板制造误差快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265236U (zh) 一种印刷膜位置检测装置
Belov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cratch test method to determine adhesion and strength properties of coated steel sheets
CN214622428U (zh) 一种建筑外墙漆涂层在线监测传感器
Allen Electronic Inspection of a Field Painting Project
Bayliss Instrumentation and painting quality control
EP1945375A1 (en) Device for application of a liquid substance for film coating and its use in measuring of the applic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coating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