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2575A -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2575A
CN116792575A CN202311054914.1A CN202311054914A CN116792575A CN 116792575 A CN116792575 A CN 116792575A CN 202311054914 A CN202311054914 A CN 202311054914A CN 116792575 A CN116792575 A CN 116792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ayer
wear
clamping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49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2575B (zh
Inventor
杨兴合
夏卫东
王震
王栋梁
王学斌
王井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Heat Preserv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Heat Preserv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Heat Preserv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Heat Preserv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549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2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2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2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2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9/00Rigid pipes
    • F16L9/14Compound tubes, i.e. made of material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7/00Protection of pipes or objects of similar shape against external or internal damage or w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7/00Protection of pipes or objects of similar shape against external or internal damage or wear
    • F16L57/06Protection of pipes or objects of similar shape against external or internal damage or wear against w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2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 F16L59/028Composition or method of fixing a therm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2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 F16L59/029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layer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包括:内工作钢管和外护管,内工作钢管同轴设于外护管的内部,其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外护管对应端的外侧,内工作钢管与外护管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耐磨层和编织层;保温层同轴包覆在内工作钢管的外圆周面,耐磨层同轴套设在保温层的外圆周面,编织层同轴套设在耐磨层的外部;保温层、耐磨层和编织层的轴向两端均与外护管的轴向对应端平齐;耐磨层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架,多个缓冲架沿耐磨层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内工作钢管的两端均同轴套设有环形的封堵板,且封堵板固定并封堵在保温层、耐磨层、编织层以及外护管的轴向对应端的端头。

Description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背景技术
直埋管一般用于水流或气体的输送,由于其具有热损耗低,节约能源的特点,在工程石油、化工、中央空调通风管道、市政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直埋管一般由外护管、保温层和内工作钢管组成,其中内工作钢管主要负责运输,保温层主要起保温的作用,而外护管主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保护。而现有直埋管为了增强其防腐、防水等性能,会在内工作钢管与外护管之间增加多层结构,比如在内工作钢管与外护管之间除设置保温层之外还设有防水层、耐压层等等,而在使用以及运输过程中,势必会晃动或碰撞直埋管,而直埋管在受到外力的晃动或碰撞之后,其内工作钢管会对耐压层或防水层产生挤压,或者层与层之间产生挤压,从而容易造成内工作钢管窜动,使其产生径向移位影响后续的相邻两管之间的对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埋管在使用以及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晃动或碰撞之后,内工作钢管会对其它层级产生挤压,或者层与层之间产生挤压,从而容易造成内工作钢管窜动,使其产生径向移位,影响后续的相邻两管之间对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包括:内工作钢管和外护管,所述内工作钢管同轴设于外护管的内部,其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外护管对应端的外侧,所述内工作钢管与外护管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耐磨层和编织层;所述保温层、耐磨层、编织层、内工作钢管和外护管均同轴设置,所述保温层同轴包覆在内工作钢管的外圆周面,所述耐磨层同轴套设在保温层的外圆周面,所述编织层同轴套设在耐磨层的外部;所述保温层、耐磨层和编织层的轴向两端均与外护管的轴向对应端平齐;其中所述内工作钢管的内圆周面上以及外护管的外圆周面上均涂覆有防腐涂层;所述耐磨层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架,多个所述缓冲架沿耐磨层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缓冲架包括多个缓冲组件和一个连接条,每个缓冲架中的多个缓冲组件沿内耐磨层的轴向呈直线间隔排列,每个所述缓冲组件的一侧与耐磨层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编织层面接触;所述连接条沿多个缓冲组件的排列方向设置于缓冲组件靠近编织层的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每个缓冲组件固定连接,将所有缓冲组件连接成一体;所述内工作钢管的两端均同轴套设有环形的封堵板,且所述封堵板固定并封堵在保温层、耐磨层、编织层以及外护管的轴向对应端的端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弧形板和同轴设于内弧形板外部的外弧形板,所述内弧形板和外弧形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弧形板、外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弧形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耐磨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弧形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编织层面接触;所述连接条沿每个缓冲架中的多个缓冲组件的排列方向,依次穿设在每个缓冲组件的外弧形板中,并且与每个外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轴向两端分别从缓冲架首尾两端的缓冲组件中的外弧形板中穿出,并且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耐磨层的两端平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沿耐磨层的径向设置,所述卡接杆远离耐磨层中心的一端延伸至外弧形板的外沿周侧,其相对一端朝靠近耐磨层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杆为中空结构,其靠近内工作钢管一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杆内部对应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轴向与通孔的轴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弹簧靠近通孔的一端与卡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卡接杆内部的与通孔相对的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封堵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呈环形的空腔,所述封堵板包括用于封堵外护管与内工作钢管之间空间的环形的内板、与内板相对设置的且位于封堵板自由端的环形的外板;所述内板远离外板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卡接杆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数量与缓冲架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卡接槽沿内板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卡接槽的长度方向与内板的径向平行,所述卡接槽中设有与卡接件配合卡孔,所述卡孔与封堵板的内部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封堵板的内部同轴且滑动设有环形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外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沿调节板的周向外缘呈圆周均匀排列;所述调节板靠近外板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封堵板同轴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远离调节板的一端穿过外板,并位于外板的外部,所述连接套筒穿过调节板的一端固定设有按压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板上同轴开设用于容纳连接套筒穿过的环形的通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板轴向远离内板的一端的内圆边沿上对称设有两固定端头,两个固定端头分别套设在内工作钢管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固定端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腐涂层采用聚氨酯防腐涂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编织层为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体,每根金属丝由非金属材质的内芯经镀铜、镀银镍合金后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耐磨层与编织层之间设置缓冲架,由内、外弧形板分别抵接耐磨层与编织层,并且在内、外弧形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能够对内工作钢管、保温层和耐磨层形成的内管体进行夹持固定,在直埋管运输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定位作用,防止内管体发生窜动。
2.本发明通过在外护管、编织层、耐磨层、保温层的端头设置封堵板,将外护管、编织层、耐磨层、保温层的端头进行密封,避免其裸露在外部,受到损害。
3.本发明通过在缓冲架的端部设置卡接杆,并在外护管端头的封堵板中设置与卡接杆配合的卡接槽,可在直埋管生产过程中,先将在内工作钢管的外部套设耐磨层,在填充保温层,然后依次安装缓冲架和封堵板;最后利用缓冲架的卡接杆与封堵板的卡接槽先行卡接,使缓冲架中的第一弹簧压缩并定位到一定的状态,再套装编织层和外护管,方便了后续其两者的套设,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直埋管与封堵板连接的内部细节图;
图5为本发明中直埋管的端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缓冲架与内管体相互连接的局部图;
图7为本发明中缓冲架与内管体相互连接的整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中封堵板设置卡接槽一侧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封堵板内部细节图;
图10为缓冲架与封堵板卡接细节图;
图11为图10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缓冲架与封堵板断开卡接的细节图;
图13为图12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卡接件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为封堵板与外护管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细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管体;101、内工作钢管;102、保温层;103、耐磨层;2、编织层;3、外护管;4、缓冲架;5、连接条;6、缓冲组件;601、内弧形板;602、第一弹簧;603、外弧形板;7、卡接杆;8、通孔;9、卡接件;10、第二弹簧;11、封堵板;111、内板;112、外板;113、连接内套114、连接外套;115、通槽;12、调节板;13、第三弹簧;14、连接套筒;15、按压部;16、卡接槽;17、卡接槽内壁;18、卡孔;19、螺栓;20、固定端头;21、空心陶瓷球层;22、紧固螺栓;23、封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包括:内工作钢管101和外护管3,内工作钢管101同轴设于外护管3的内部,其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外护管3对应端的外侧。如图4所示,内工作钢管101与外护管3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102、耐磨层103和编织层2,保温层102、耐磨层103、编织层2、内工作钢管101和外护管3均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02同轴包覆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圆周面,耐磨层103同轴套设在保温层102的外圆周面,编织层2沿耐磨层103同轴套设在耐磨层103的外部;保温层102、耐磨层103和编织层2的轴向两端均与外护管3的轴向对应端平齐。其中在生产时,先将耐磨层103同轴套设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部,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发泡机在耐磨层103和内工作钢管101之间进行发泡填充保温层102,其中保温层102的填充方式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填充,填充好的保温层102紧紧包覆并粘附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圆周面上,并粘附在耐磨层103的内圆周面上,使内工作钢管101、保温层102和耐磨层103形成一稳固的内管体1。
其中内工作钢管101的内圆周面上以及外护管3的外圆周面上均涂覆有防腐涂层(图中未示出),其中防腐涂层为聚氨酯防腐涂料,聚氨酯防涂料是以含羟基树脂、各色颜料、助剂及有机溶剂组成漆基,以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而研制成防腐涂料,涂层防腐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韧性、耐磨性、弹性和耐酸、耐碱、耐盐、耐油、耐石油产品、耐苯类溶剂和耐水、耐沸水、耐海水及耐化工大气性。其中保温层102采用聚乙烯保温材料发泡而成,泡孔为闭孔结构,其有隔热、保湿、防结露、抗抗老化等特性。其中耐磨层103先行生产制作成型之后,再与内工作钢管101进行装配。编织层2为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体,每根金属丝由非金属材质的内芯经镀铜、镀银镍合金后而成,具有很好的韧性与形变能力,可避免直埋管长时间使用老化渗漏,防止因直埋管内部水流压力过大造成管体断裂面积较大,不方便进行维修。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耐磨层103与编织层2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架4,多个缓冲架4沿耐磨层103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其中每个缓冲架4均包括多个缓冲组件6和一个连接条5,每个缓冲架4中的多个缓冲组件6沿耐磨层103的轴向呈直线间隔排列。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每个缓冲组件6均包括内弧形板601和同轴设于内弧形板601外部的外弧形板603,内弧形板601和外弧形板603之间设置第一弹簧602,第一弹簧602沿内弧形板601与外弧形板603的中心垂线设置,第一弹簧602的两端分别与内弧形板601、外弧形板603固定连接,即:内弧形板601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中线与周向的中心线相交处设为一连接点,外弧形板603的内周面的轴向的中线与周向的中心线相交处也设为一连接点,第一弹簧602连接设置在两个连接点之间,第一弹簧602的长度方向与耐磨层103的径向平行。每个缓冲组件6的一侧与耐磨层103固定连接(即内弧形板601远离第一弹簧602的一侧与耐磨层103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编织层2面接触(即外弧形板603远离第一弹簧602的一侧与编织层2面接触)。通过内、外弧形板以及第一弹簧602的设置,能够对内工作钢管101、保温层102和耐磨层103形成的内管体1进行夹持固定,在直埋管运输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定位作用,防止内管体1发生径向的窜动;另外可以在耐磨层103和编织层2之间填充空心陶瓷球(图中未示出),形成空心陶瓷球层21,空心陶瓷球具有隔热的效果,使得直埋管保温效果更好。
其中连接条5沿多个缓冲组件6的排列方向(即沿内工作钢管101的轴向)设置于缓冲组件6靠近编织层2的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每个缓冲组件6固定连接,将所有缓冲组件6连接成一体。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条5依次穿设在每个缓冲组件6的外弧形板603中,并且与每个外弧形板603固定连接,从而将所有的缓冲组件6连接成一体的缓冲架4。其中连接条5的轴向两端分别从缓冲架4首尾两端的缓冲组件6中的外弧形板603中穿出,如图6、图7所示,连接条5的两端分别与耐磨层103的两端平齐。连接条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卡接杆7,卡接杆7沿耐磨层103的径向设置,即卡接杆7的轴向与连接条5的轴向垂直。如图5所示,卡接杆7远离耐磨层103中心的一端延伸至外弧形板603的外沿周侧,其相对一端朝靠近耐磨层103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如图6和图10所示,卡接杆7为中空结构,其靠近内工作钢管101的一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8,通孔8中滑动设有卡接件9,卡接杆7内部对应通孔8的位置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轴向与通孔8的轴向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弹簧10靠近通孔8的一端与卡接件9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卡接杆7内部与通孔8相对的侧壁上。由于第二弹簧10的弹力,在第二弹簧10未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卡接件9裸露在通孔8的外部,即图6和图7中所示状态。
如图4所示,内工作钢管101的两端均同轴套设有环形的封堵板11,且封堵板11固定并封堵在保温层102、耐磨层103、编织层2以及外护管3的轴向对应端的端头,封堵板11的外径与外护管3的外径一致,封堵板11的内径略大于内工作钢管101的外径,便于将封堵板11套设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部。如图8和图4所示,封堵板11的轴向靠近外护管3的一端的端部开设有多个与卡接杆7配合的卡接槽16,卡接槽16的数量与缓冲架4的数量相同,多个卡接槽16沿内板111的周向间隔排列,卡接槽16的长度方向与内板111的径向平行,卡接槽16远离内板111中心的一端延伸至内板111的外圆周边沿,卡接槽16中设有与卡接件9配合卡孔18,卡孔18与封堵板11的内部连通。
如图9所示,封堵板1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呈环形的空腔,封堵板11包括用于封堵外护管3与内工作钢管101之间空间的环形的内板111、与内板111相对设置的且位于封堵板11自由端的环形的外板112、连接在内板111内圆周边沿与外板112内圆周边沿之间的连接内套113、以及连接在内板111内圆周边沿与外板112内圆周边沿之间的连接外套114。外板112、内板111、连接内套113、连接外套114围成封闭内腔。如图8和图4所示,卡接槽16设于内板111轴向远离外板112的一端的端面上。
封堵板11的内部同轴且滑动设有调节板12,调节板12同样为环形,其中调节板12滑动套设在连接内套113上;调节板12与外板112之间设有多个第三弹簧13,第三弹簧13的一端与调节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板112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第三弹簧13沿调节板12的周向外缘呈圆周均匀排列。其中,第三弹簧13在自然状态下,调节板12无法接触卡孔18。调节板12靠近外板112的一侧固定设有与连接内套113同轴的连接套筒14,连接套筒14的远离调节板12的一端穿过外板112,并位于外板112的外部,连接套筒14穿过调节板12的一端固定设有按压部1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外板112上同轴开设用于容纳连接套筒14穿过的环形的通槽115。
如图1-图3、图10所示,封堵板11的轴向自由端(即外板112轴向远离内板111的一端)的内圆边沿上对称设有两固定端头20,两个固定端头20径向相对设置,两个固定端头20分别套设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固定端头20之间通过螺栓19连接,使两个固定端头20卡紧内工作钢管101。而封堵板11的外圆周缘可通过紧固螺栓22或其他部件与外护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如图15所示。
本实施例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内部喷涂防腐涂层,其喷涂方式采用现有技术,然后将耐磨层103同轴套设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部,并采用高压发泡机在耐磨层103和内工作钢管101之间填充保温层102。然后将多个缓冲架4按照图6中所示方式,沿耐磨层103的周向呈圆周均匀排列在耐磨层103的外部,且每个缓冲架4中的连接条5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耐磨层103的轴向两端对齐,并将每个缓冲架4中的每个缓冲组件6的内弧形板601远离第一弹簧602的一侧固定在耐磨层103的外壁上。然后将两个封堵板11分别套设在内工作钢管101的两端,并使封堵板11设置卡接槽16的一侧与耐磨层103端部的侧壁面接触,并使卡接杆7卡入对应的卡接槽16中,然后将封堵板11上的固定端头20通过螺栓19固定在内工作钢管101的外壁上。其中当卡接杆7卡入对应的卡接槽16,且封堵板11的对应侧与耐磨层103端部的侧壁面接触后,卡接槽内壁17(即图8和图9中,卡接槽16中与内板111相互平行的一侧壁)会向卡接杆7的通孔8的内部推动卡接件9,使卡接件9缩入通孔8中,并使第二弹簧10压缩。然后按压卡接杆7远离耐磨层103的一端(图10中的A端),使卡接杆7朝内工作钢管101的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当通孔8与卡孔18对应相通时,卡接件9不在受到卡接槽内壁17的推力,此时被第二弹簧10推入卡孔18中,并位于封堵板11的内部,如图10和图11所示,进而使卡接杆7的位置固定。重复上述操作,使每个缓冲架4中的连接条5两端的所有卡接杆7均卡入对应的卡接槽16中。也可同时多人同时操作,同时将所有卡接杆7卡入卡接槽16中。
当连接条5两端的卡接杆7均被按压时,由于连接条5的两端均与卡接杆7固定连接,整个连接条5也会随之向靠近内工作钢管101的中心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由于整个连接条5与对应的缓冲架4中的每个外弧形板603连接,因此连接条5会带动该缓冲架4中的所有外弧形板603移动,进而压缩第一弹簧602,缩短了外弧形板603和内弧形板601之间的距离。其中每个缓冲架4均通过上述操作,压缩对应的外弧形板603和内弧形板601之间的距离,从而将每个缓冲组件6均压缩并定位到一固定的状态;然后此时可在缓冲架4的外部套设上编织层2,由于缓冲架4均被统一定位到了一固定的状态,因此比较便于编织层2的套设。编织层2套设完成之后可在编织层2表面开设孔洞,用于向编织层2和耐磨层103之间填充空心陶瓷球,填充完成之后将孔洞通过粘接或其他方式封堵上;最后在编织层2的外部套设上外护管3。其中空心陶瓷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充或不填充。
其中由于有些直埋管的长度较长,在卡接杆7与卡接槽16卡接时,人为操作比较费力,可借助现有技术中辅助设备,先在连接条5的中部位置朝内工作钢管101中心的方向按压缓冲架4中的连接条5,比如利用夹持设备套在所有缓冲架的中部位置,向内夹紧、压缩所有缓冲架4的连接条5,使所有连接条5均推动与自己连接的外弧形板603向内弧形板601靠近,缩短内、外弧形板603之间的距离,压缩第一弹簧602,此时连接条5两端的卡接杆7也会随之向卡接槽16的底端移动,当通孔8与卡孔18相对时,卡接件9被第二弹簧10顺势推入卡孔18中,实现卡接。若某个位置的卡接杆7未卡接成功,可再依靠人为力量或借助机器再次辅助按压连接条5端部的卡接杆7,使卡接件9卡接成功。
其中卡接件9可设置为卡接球,如图1-图13所示,另外卡接件9也可设置为卡接柱,如图14所示,其中卡接柱远离第二弹簧10的一端设为弧形,方便卡接柱卡入卡孔18中。
编织层2和外护管3安装完成之后,可先将封堵板11的外圆周缘通过紧固螺栓22与外护管3的端部进行固定,也可采用其他形式固定。然后朝靠近缓冲架4的方向按压封堵板11上的按压部15,其中,第三弹簧13在自然状态下,调节板12无法抵达卡孔18的位置,且无法接触到卡接件9,当人为推动按压部15之后,如图12所示,第三弹簧13被拉伸,并使封堵板11内部的调节板12向内板111一侧移动,直至调节板12接触到内板111,在调节板12移动过程中不断推动卡接件9,卡接件9被从卡孔18中推出,此时由于卡接件9不再被卡孔18卡接,卡接杆7在多个第一弹簧602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耐磨层103中心的方向移动,连接条5随之移动,而所有的缓冲组件6中的外弧形板603均随着连接条5向远离耐磨层103中心的方向移动并抵接住编织层2的内壁,从而实现缓冲和夹紧定位的作用。然后松开按压部15,调节板12在第三弹簧13弹力的作用下回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其中卡接槽内壁17的厚度很薄,因此卡孔18的轴向深度很浅,方便卡接件9卡入卡孔18或被从卡孔18中推出。另外,调节板12的外周沿到内工作钢管101外壁的径向上的距离大于卡孔18远离内工作钢管101的一端到内工作钢管101外壁的径向上的距离,以使调节板12移动至靠近卡孔18时,能够完全覆盖住卡孔18并将卡接件9挤压至卡接杆7内部。
另外为了方便编织层2和外护管3的装配,本发明中的卡接杆7远离耐磨层103中心的一端仅仅延伸至外弧形板603的外沿周侧,而卡接槽16的端部则直接延伸至内板111的外圆周边沿,卡接槽16的长度要长于卡接杆7的长度,因此当整个直埋管装配完成之后,卡接槽16靠进内板111外圆周沿的一部分会余留一部分空间,而无法实现编织层2以及外护管3端部的全封闭,此时可在卡接槽16的该部分插入封堵杆23,如图4和图12所示,该封堵杆23与卡接槽16过盈配合,将卡接槽16的该部分空间封堵起来,实现编织层2与外护管3端头的全封闭。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包括:内工作钢管和外护管,所述内工作钢管同轴设于外护管的内部,其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外护管对应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工作钢管与外护管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耐磨层和编织层;所述保温层、耐磨层、编织层、内工作钢管和外护管均同轴设置,所述保温层同轴包覆在内工作钢管的外圆周面,所述耐磨层同轴套设在保温层的外圆周面,所述编织层同轴套设在耐磨层的外部;所述保温层、耐磨层和编织层的轴向两端均与外护管的轴向对应端平齐;其中所述内工作钢管的内圆周面上以及外护管的外圆周面上均涂覆有防腐涂层;所述耐磨层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架,多个所述缓冲架沿耐磨层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缓冲架包括多个缓冲组件和一个连接条,每个缓冲架中的多个缓冲组件沿内耐磨层的轴向呈直线间隔排列,每个所述缓冲组件的一侧与耐磨层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编织层面接触;所述连接条沿多个缓冲组件的排列方向设置于缓冲组件靠近编织层的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每个缓冲组件固定连接,将所有缓冲组件连接成一体;所述内工作钢管的两端均同轴套设有环形的封堵板,且所述封堵板固定并封堵在保温层、耐磨层、编织层以及外护管的轴向对应端的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弧形板和同轴设于内弧形板外部的外弧形板,所述内弧形板和外弧形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弧形板、外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弧形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耐磨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弧形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编织层面接触;所述连接条沿每个缓冲架中的多个缓冲组件的排列方向,依次穿设在每个缓冲组件的外弧形板中,并且与每个外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轴向两端分别从缓冲架首尾两端的缓冲组件中的外弧形板中穿出,并且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耐磨层的两端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沿耐磨层的径向设置,所述卡接杆远离耐磨层中心的一端延伸至外弧形板的外沿周侧,其相对一端朝靠近耐磨层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杆为中空结构,其靠近内工作钢管一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杆内部对应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轴向与通孔的轴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弹簧靠近通孔的一端与卡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卡接杆内部的与通孔相对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呈环形的空腔,所述封堵板包括用于封堵外护管与内工作钢管之间空间的环形的内板、与内板相对设置的且位于封堵板自由端的环形的外板;所述内板远离外板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卡接杆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数量与缓冲架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卡接槽沿内板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卡接槽的长度方向与内板的径向平行,所述卡接槽中设有与卡接件配合卡孔,所述卡孔与封堵板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的内部同轴且滑动设有环形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外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沿调节板的周向外缘呈圆周均匀排列;所述调节板靠近外板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封堵板同轴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远离调节板的一端穿过外板,并位于外板的外部,所述连接套筒穿过调节板的一端固定设有按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上同轴开设用于容纳连接套筒穿过的环形的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轴向远离内板的一端的内圆边沿上对称设有两固定端头,两个固定端头分别套设在内工作钢管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固定端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涂层采用聚氨酯防腐涂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为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体,每根金属丝由非金属材质的内芯经镀铜、镀银镍合金后而成。
CN202311054914.1A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Active CN116792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4914.1A CN116792575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4914.1A CN116792575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2575A true CN116792575A (zh) 2023-09-22
CN116792575B CN11679257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804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4914.1A Active CN116792575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25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2148A (ja) * 1996-10-25 1998-05-2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二重管
EP1657483A2 (de) * 2004-11-12 2006-05-17 MVV Energi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anierung oder zur Optimierung der Effizienz eines Fernwärmeleitungssystems
KR101837904B1 (ko) * 2017-07-14 2018-04-27 주식회사 동남코리아 이중 배관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111795259A (zh) * 2020-06-19 2020-10-20 朱岳军 一种保温管套
CN215172897U (zh) * 2021-06-08 2021-12-14 天津中源邦达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管道的外护管
CN219413951U (zh) * 2023-04-21 2023-07-25 山东省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承插式钢管
CN219413826U (zh) * 2023-02-15 2023-07-25 深圳市兴宏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绝热双壁低温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2148A (ja) * 1996-10-25 1998-05-2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二重管
EP1657483A2 (de) * 2004-11-12 2006-05-17 MVV Energi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anierung oder zur Optimierung der Effizienz eines Fernwärmeleitungssystems
KR101837904B1 (ko) * 2017-07-14 2018-04-27 주식회사 동남코리아 이중 배관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111795259A (zh) * 2020-06-19 2020-10-20 朱岳军 一种保温管套
CN215172897U (zh) * 2021-06-08 2021-12-14 天津中源邦达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管道的外护管
CN219413826U (zh) * 2023-02-15 2023-07-25 深圳市兴宏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绝热双壁低温管
CN219413951U (zh) * 2023-04-21 2023-07-25 山东省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承插式钢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2575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27843A (en) Rod insulator with elastic overcoats and conducting paths straddling joint portions of adjacent overcoats
CN116792575B (zh) 一种防腐保温直埋管
CN20949720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
CN209511351U (zh)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管
CN209819045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节能环保直埋预制保温管
CN211203176U (zh) 一种高强度环保的pvc管材
CN202293449U (zh) 一种金属与复合材料共复合的型材
CN21243531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电力预制管
CN210779015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连接装置
CN21436844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CN212171487U (zh) 一种强韧抗压hdpe塑料管材
CN209977574U (zh) 一种抗压钢衬塑管道
CN107606328B (zh) 一种方便局部更换的耐腐蚀的涂塑钢管
CN220573932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组装打胶装置
CN219287082U (zh) 一种防腐型缠绕管
CN218543626U (zh) 一种pe热熔带增强保温管pe外壳的保温管短节
CN210577506U (zh) 一种hdpe电力管
CN211624504U (zh) 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接头
CN218670955U (zh) 一种防腐性能强的pe管材
CN215522303U (zh) 一种高性能pe复合保温管
CN218935547U (zh) 一种具有加强肋的缠绕管
CN213512569U (zh) 一种多层插固式pe给水管
CN216896225U (zh) 一种表面防护的小口径铝管
CN216923560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强度螺旋钢管
CN22098066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加固型pe置换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