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0439B -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0439B
CN116780439B CN202311030521.7A CN202311030521A CN116780439B CN 116780439 B CN116780439 B CN 116780439B CN 202311030521 A CN202311030521 A CN 202311030521A CN 116780439 B CN116780439 B CN 116780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duct
tapping
fixed
tapping box
bus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05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80439A (zh
Inventor
侯炎明
沈正东
罗杨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rui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rui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rui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rui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305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0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0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8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0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06Totally-enclosed installations, e.g. in metal casing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涉及电路联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母线槽、分接箱,所述分接箱竖直放置于所述母线槽的顶部,所述母线槽上表面两侧与所述分接箱的底部设置有快装组件,所述母线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稳固组件,所述第一稳固组件的侧端水平设置有第二稳固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使用者下压控制的快装组件,使用者将分接箱下压,即可通过带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L型卡板对分接箱的四角进行快速卡合固定,同时位于母线槽中部的支撑板也会受挤压力影响,上移对分接箱的底部进行支撑,使其结构更加稳定,且当支撑板上移时,会通过挤压的方式带动滑动套壳位移套接于两个母线槽的对接处,使整个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联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装备和信息传输设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大型厂房车间、数据中心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和信号传输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多线路输送系统中已难以满足需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而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与传统的电缆相比,更适合大电流输送和进行复杂的线路布置,母线槽是一种新的电路布置方式,它是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而母线槽的分接单元即是指母线槽汇路中,分接到其旁路的开关柜或分接箱。
现有的母线槽与其分线单元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下述的问题:
1.现有的母线槽与分接箱进行对接安装时,仅是通过二者的插头与插口对接,再通过自锁单元对二者的连接处进行锁定,此种单一固定点的连接结构,随着设备长期运行产生的震动,二者连接处可能会发生松动,致使分接箱发生晃动,使分接单元连接结构不够稳定;
2.现有的母线槽与母线槽之间在进行安装时,都是将两个母线槽侧端的铜板排进行穿插对接,再通过水平插入一根或多根螺栓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随着设备的长期运行,二者的连接处亦会受震动影响,从而发生螺栓脱落的问题,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同时,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母线槽在进行对接或分接安装时,安装结构不够稳定,易受设备震动影响发生松动,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分接箱,所述分接箱竖直放置于所述母线槽的顶部,所述母线槽上表面两侧与所述分接箱的底部设置有快装组件,所述快装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母线槽的侧端,所述母线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稳固组件,所述第一稳固组件的侧端水平设置有第二稳固组件,所述快装组件包括扭簧、转动轴、柔性棘轮、棘轮环、L型卡板、L型卡槽和驱动套;所述扭簧竖直固定于所述母线槽的顶侧内部,所述转动轴竖直固定于所述扭簧的顶部,所述柔性棘轮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对称套接于所述转动轴的底部与中部,所述棘轮环水平套接于位于上方的那个所述柔性棘轮的外侧,且二者相互啮合,所述L型卡板水平贯穿于所述母线槽的侧壁,且所述L型卡板的侧端水平连接于所述棘轮环,所述L型卡槽水平开设于所述母线槽的侧壁底部,所述L型卡槽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两为一组呈对称分布,所述驱动套竖直固定于所述母线槽的底部,所述驱动套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对称分布,下压的所述驱动套能与所述转动轴外壁的螺纹槽拧合。
通过设置下压转动的转动轴结构,使用者对分接箱进行安装时,能够通过挤压致使转动轴发生转动,再通过转动的转动轴驱动L型卡板发生转动,卡合于L型卡槽,从而实现对分接箱的四角快速固定,使分接箱的快装结构稳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稳固组件包括支撑板、绝缘胶套、滑动槽和推动块;所述支撑板滑动分布于所述母线槽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绝缘胶套水平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侧端,且所述绝缘胶套竖直套接于所述母线槽顶部的接口结构外侧,所述滑动槽倾斜开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所述推动块水平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侧端,且转动的所述推动块能够卡入所述滑动槽内部。
通过设置有由转动轴同步带动的支撑板结构,随着转动轴同步上升的支撑板,会对安装后的分接箱的底部进行支撑固定,从而更近一步的对安装好的分接箱进行固定,使分接箱安装后更加稳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稳固组件包括滑动套壳和推动斜板;所述滑动套壳滑动套接于所述母线槽的侧端,所述推动斜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推动斜板沿水平方向呈对称固定于所述滑动套壳的侧端,所述推动斜板与所述支撑板的侧端贴合。
通过设置有被支撑板挤压移动的滑动套壳,移动的滑动套壳会对两个母线槽的连接处进行侧端加持,将二者连接处的螺栓进行挤压固定,避免螺栓发生松动,有效的避免了螺栓受设备震动影响,可能会发生松动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壳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胶垫,所述胶垫能与所述母线槽的侧端紧密贴合。
通过设置胶垫对两个母线槽连接处螺栓的侧端进行挤压,一方面减小设备运行时,螺栓受震动影响发生松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胶质的垫片也会起到一个绝缘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两个母线槽连接处发生漏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壳的侧端水平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水平固定于所述母线槽的侧端。
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当工作人员将分接箱拆卸后,其会带动平移的滑动套壳发生复位移动,从而将两个母线槽接线处露出,方便工作人员对断电的母线槽进行检修作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线槽的顶部竖直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母线槽的顶部,且两个所述定位板的间距等于所述分接箱的宽度。
通过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分接箱安装的定位板,工作人员将分接箱的两端与定位板的内侧对齐,再将分接箱下压,即可实现对分接箱的快速安装,便捷高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线槽的侧端内部滑动分布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侧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柔性棘轮啮合,所述插销的外侧水平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所述母线槽。
通过设置插销对转动轴进行转动方向的限制,工作人员只需水平拉动插销,使其与位于转动轴下方的那个柔性棘轮解除啮合,位于转动轴底部的扭簧失去限位,从而带动转动轴与L型卡板反向转动,解除对分接箱的锁定,方便其下一次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销与所述柔性棘轮的啮合端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所述柔性棘轮斜面朝向相反。
通过设置带有斜面的插销对柔性棘轮进行限制,使其转动方向固定,从而保证位于转动轴底部的扭簧,可以发挥正常的复位作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推动斜板的贴合面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所述推动斜板倾斜方向相同。
通过将支撑板的侧端设置为一个斜面结构,从而保证支撑板的侧端有足够的行程推动推动斜板发生水平位移,保证滑动套壳可以发生平移,从而发挥减震增固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由使用者下压控制的快装组件,使用者将分接箱下压,即可通过带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L型卡板对分接箱的四角进行快速卡合固定,同时位于母线槽中部的支撑板也会受挤压力影响,上移对分接箱的底部进行支撑,使其结构更加稳定,且当支撑板上移时,会通过挤压的方式带动滑动套壳位移套接于两个母线槽的对接处,使整个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接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母线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母线槽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稳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稳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插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线槽;2、分接箱;3、快装组件;301、扭簧;302、转动轴;303、柔性棘轮;304、棘轮环;305、L型卡板;306、L型卡槽;307、驱动套;4、第一稳固组件;401、支撑板;402、绝缘胶套;403、滑动槽;404、推动块;5、第二稳固组件;501、滑动套壳;502、推动斜板;503、胶垫;504、第一弹簧;6、定位板;7、插销;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图4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分接箱2,分接箱2竖直放置于母线槽1的顶部,母线槽1上表面两侧与分接箱2的底部设置有快装组件3,快装组件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均匀分布于母线槽1的侧端,母线槽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稳固组件4,第一稳固组件4的侧端水平设置有第二稳固组件5,快装组件3包括扭簧301、转动轴302、柔性棘轮303、棘轮环304、L型卡板305、L型卡槽306和驱动套307;扭簧301竖直固定于母线槽1的顶侧内部,转动轴302竖直固定于扭簧301的顶部,柔性棘轮303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对称套接于转动轴302的底部与中部,棘轮环304水平套接于位于上方的那个柔性棘轮303的外侧,且二者相互啮合,L型卡板305水平贯穿于母线槽1的侧壁,且L型卡板305的侧端水平连接于棘轮环304,L型卡槽306水平开设于母线槽1的侧壁底部,L型卡槽306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两为一组呈对称分布,驱动套307竖直固定于母线槽1的底部,驱动套307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对称分布,下压的驱动套307能与转动轴302外壁的螺纹槽拧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分接箱2进行快速安装时,工作人员需先手持分接箱2,将分接箱2底部的驱动套307一一对齐位于母线槽1上方的转动轴302后,用力向下按压,位于驱动套307内部的凸块会沿转动轴302外侧的螺纹槽内发生下压,从而挤压螺纹槽,变相驱动转动轴302发生转动,转动的转动轴302带动柔性棘轮303发生转动,柔性棘轮303再通过与其啮合的棘轮环304,带动L型卡板305发生同步转动,转动的L型卡板305会卡合入位于分接箱2侧端的L型卡槽306内部,从而实现对分接箱2的快速安装。
请着重参阅图1、图4至图7,第一稳固组件4包括支撑板401、绝缘胶套402、滑动槽403和推动块404;支撑板401滑动分布于母线槽1的顶部,支撑板401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呈对称分布,绝缘胶套402水平固定于两个支撑板401的侧端,且绝缘胶套402竖直套接于母线槽1顶部的接口结构外侧,滑动槽403倾斜开设于支撑板401的外侧,推动块404水平固定于转动轴302的侧端,且转动的推动块404能够卡入滑动槽403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将分接箱2快速安装于母线槽1顶部后,若工作人员此时继续下压分接箱2,转动轴302受挤压继续发生转动,此时因L型卡板305到达最大行程而无法继续转动,从而致使位于转动轴302外侧的柔性棘轮303通过轻微的柔性形变从而越过棘轮环304上的齿轮继续转动,转动的转动轴302带动推动块404转动,此时推动块404会卡合入位于支撑板401侧端的滑动槽403内部,从而通过挤压倾斜的滑动槽403带动支撑板401与绝缘胶套402上移,上移的支撑板401对分接箱2的底部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保证分接箱2的稳定性,同时上移的绝缘胶套402对分接箱2插头与母线槽1插口连接处的外侧进行遮挡,避免电弧侧漏,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请着重参阅图1至图2、图4至图5、图8,第二稳固组件5包括滑动套壳501和推动斜板502;滑动套壳501滑动套接于母线槽1的侧端,推动斜板5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推动斜板502沿水平方向呈对称固定于滑动套壳501的侧端,推动斜板502与支撑板401的侧端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两个母线槽1进行拼接时,是通过将两个母线槽1侧端的铜板排进行穿插对接,再通过水平插入一根或多根螺栓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
当支撑板401受推动块404的挤压而发生上移时,支撑板401的侧端会水平挤压推动斜板502,致使推动斜板502带动滑动套壳501发生水平移动,从而套接于两个母线槽1对接处的侧端,对二者连接处的螺栓进行挤压固定,避免设备震动从而使两个母线槽1连接处发生松动。
请着重参阅图8,滑动套壳501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胶垫503,胶垫503能与母线槽1的侧端紧密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滑动套壳501受挤压发生水平移动时,位于其内侧的胶垫503会发生同步移动,从而将两个母线槽1连接处螺栓的侧端进行挤压,一方面减小设备运行时,螺栓受震动影响发生松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胶质的垫片也会起到一个绝缘的作用,避免两个母线槽1连接处发生漏电。
请着重参阅图1至图2、图4、图8,滑动套壳501的侧端水平固定有第一弹簧504,第一弹簧504的另一侧水平固定于母线槽1的侧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将分接箱2拆卸,失去挤压力加持的滑动套壳501,会在第一弹簧504拉力的影响下,发生水平移动,从而复位,将两个母线槽1的对接处露出。
请着重参阅图1至图2、图4至图5,母线槽1的顶部竖直固定有定位板6,定位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母线槽1的顶部,且两个定位板6的间距等于分接箱2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手持分接箱2,并将分接箱2朝母线槽1上下压时,可以先将分接箱2的两侧与两个定位板6进行对齐,在对齐后继续下压,即可使位于分接箱2底部的驱动套307卡合入转动轴302上方,定位板6为工作人员对分接箱2的安装提供定位,方便工作人员快捷安装。
请着重参阅图1至图2、图4至图6、图9,母线槽1的侧端内部滑动分布有插销7,插销7的侧端与位于下方的柔性棘轮303啮合,插销7的外侧水平套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母线槽1。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将分接箱2安装于母线槽1上方并下压时,转动轴302受挤压旋转,同时旋转的转动轴302受力带动位于其底部的扭簧301发生同步转动,转动的扭簧301会产生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但受位于下方的柔性棘轮303与插销7侧端啮合的影响,无法发生反向转动,直至分接箱2被完全安装固定好,扭簧301依然有力的加持,此时若工作人员要将分接箱2拆除,只需水平拉动插销7,使插销7与位于转动轴302下方的那个柔性棘轮303解除啮合,位于转动轴302底部的扭簧301失去限位,从而反向转动,带动转动轴302与L型卡板305反向转动,从而解除对分接箱2的锁定,当转动轴302完全复位,此时工作人员松开对插销7的拉动,位于插销7侧端的第二弹簧8受挤压后伸展,从而带动插销7复位移动,使其侧端重新与柔性棘轮303啮合,方便其下一次正常工作。
请着重参阅图9,插销7与柔性棘轮303的啮合端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柔性棘轮303斜面朝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插销7与柔性棘轮303的啮合端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柔性棘轮303斜面朝向相反,使柔性棘轮303只能朝单一方向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受扭动力加持的扭簧301后续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
请着重参阅图5、图7,支撑板401与推动斜板502的贴合面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推动斜板502倾斜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板401受挤压从而发生水平移动时,位于其侧端的斜面结构有足够的行程挤压推动斜板502,从而使推动斜板502发生水平移动,同步带动滑动套壳501移动。
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需对分接箱2进行快速安装时,工作人员需先手持分接箱2,将分接箱2底部的驱动套307对齐位于母线槽1上方的转动轴302后,用力向下按压,位于驱动套307内部的凸块会沿转动轴302外侧的螺纹槽内发生下压,从而挤压螺纹槽,变相驱动转动轴302发生转动,转动的转动轴302带动柔性棘轮303发生转动,柔性棘轮303再通过与其啮合的棘轮环304,带动L型卡板305发生同步转动,转动的L型卡板305会卡合入位于分接箱2侧端的L型卡槽306内部,从而实现对分接箱2的快速安装,工作人员此时继续下压分接箱2,转动轴302受挤压继续发生转动,此时因L型卡板305到达最大行程而无法继续转动,从而致使位于转动轴302外侧的柔性棘轮303通过轻微的柔性形变从而越过棘轮环304上的齿轮继续转动,转动的转动轴302带动推动块404转动,此时推动块404会卡合入位于支撑板401侧端的滑动槽403内部,从而通过挤压倾斜的滑动槽403带动支撑板401与绝缘胶套402上移,上移的支撑板401对分接箱2的底部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保证分接箱2的稳定性,同时上移的绝缘胶套402对分接箱2插头与母线槽1插口连接处的外侧进行遮挡,支撑板401受挤压而发生上移的同时,支撑板401的侧端会水平挤压推动斜板502,致使推动斜板502带动滑动套壳501发生水平移动,从而套接于两个母线槽1对接处的侧端,对二者连接处的螺栓进行挤压固定,避免设备震动从而使两个母线槽1连接处发生松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分接箱(2),所述分接箱(2)竖直放置于所述母线槽(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上表面两侧与所述分接箱(2)的底部设置有快装组件(3),所述快装组件(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母线槽(1)的侧端,所述母线槽(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稳固组件(4),所述第一稳固组件(4)的侧端水平设置有第二稳固组件(5),所述快装组件(3)包括扭簧(301)、转动轴(302)、柔性棘轮(303)、棘轮环(304)、L型卡板(305)、L型卡槽(306)和驱动套(307);所述扭簧(301)竖直固定于所述母线槽(1)的顶侧内部,所述转动轴(302)竖直固定于所述扭簧(301)的顶部,所述柔性棘轮(303)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对称套接于所述转动轴(302)的底部与中部,所述棘轮环(304)水平套接于位于上方的那个所述柔性棘轮(303)的外侧,且二者相互啮合,所述L型卡板(305)水平贯穿于所述母线槽(1)的侧壁,且所述L型卡板(305)的侧端水平连接于所述棘轮环(304),所述L型卡槽(306)水平开设于所述母线槽(1)的侧壁底部,所述L型卡槽(306)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两为一组呈对称分布,所述驱动套(307)竖直固定于所述母线槽(1)的底部,所述驱动套(307)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对称分布,下压的所述驱动套(307)能与所述转动轴(302)外壁的螺纹槽拧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组件(4)包括支撑板(401)、绝缘胶套(402)、滑动槽(403)和推动块(404);所述支撑板(401)滑动分布于所述母线槽(1)的顶部,所述支撑板(401)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绝缘胶套(402)水平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板(401)的侧端,且所述绝缘胶套(402)竖直套接于所述母线槽(1)顶部的接口结构外侧,所述滑动槽(403)倾斜开设于所述支撑板(401)的外侧,所述推动块(404)水平固定于所述转动轴(302)的侧端,且转动的所述推动块(404)能够卡入所述滑动槽(40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固组件(5)包括滑动套壳(501)和推动斜板(502);所述滑动套壳(501)滑动套接于所述母线槽(1)的侧端,所述推动斜板(5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推动斜板(502)沿水平方向呈对称固定于所述滑动套壳(501)的侧端,所述推动斜板(502)与所述支撑板(401)的侧端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壳(501)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胶垫(503),所述胶垫(503)能与所述母线槽(1)的侧端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壳(501)的侧端水平固定有第一弹簧(504),所述第一弹簧(504)的另一侧水平固定于所述母线槽(1)的侧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的顶部竖直固定有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母线槽(1)的顶部,且两个所述定位板(6)的间距等于所述分接箱(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的侧端内部滑动分布有插销(7),所述插销(7)的侧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柔性棘轮(303)啮合,所述插销(7)的外侧水平套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所述母线槽(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7)与所述柔性棘轮(303)的啮合端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所述柔性棘轮(303)斜面朝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01)与所述推动斜板(502)的贴合面为一个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朝向与所述推动斜板(502)倾斜方向相同。
CN202311030521.7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Active CN116780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0521.7A CN116780439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0521.7A CN116780439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0439A CN116780439A (zh) 2023-09-19
CN116780439B true CN116780439B (zh) 2023-10-31

Family

ID=8800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0521.7A Active CN116780439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043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58208U (zh) * 2014-12-18 2015-04-08 镇江加勒母线有限公司 大容量分体式母线分接箱
CN209860548U (zh) * 2019-06-28 2019-12-27 珠海市超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耐火防水母线出线分接箱
CN215681696U (zh) * 2021-07-21 2022-01-28 北京蓝骏创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
CN114744570A (zh) * 2022-03-17 2022-07-12 江苏冠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结构的铝合金母线槽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8345911B2 (en) * 2017-10-06 2022-09-08 Power Distribution, Inc. Universal tap-off box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58208U (zh) * 2014-12-18 2015-04-08 镇江加勒母线有限公司 大容量分体式母线分接箱
CN209860548U (zh) * 2019-06-28 2019-12-27 珠海市超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耐火防水母线出线分接箱
CN215681696U (zh) * 2021-07-21 2022-01-28 北京蓝骏创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
CN114744570A (zh) * 2022-03-17 2022-07-12 江苏冠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结构的铝合金母线槽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0439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80439B (zh) 一种具有分接单元的母线槽
CN217428074U (zh) 一种光伏器件接线装置及光伏设备
CN115149493A (zh) 一种军工设备用快速装接屏蔽性高的电缆及其连接装置
CN212435301U (zh) 一种安全绝缘承压密集母线槽
CN210123340U (zh) 一种电缆附件的界面压力分布测试装置
CN218385979U (zh) 一种接触导体的连接结构
CN220233692U (zh) 新型的500kv二次接线装置
CN220964636U (zh) 一种逆变器安装结构
CN216162370U (zh) 一种覆铜接头铝母线槽
CN203416535U (zh) 一种立卧两用 ups机箱的底座
CN21937238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光伏接线盒
CN220492465U (zh) 一种插接电缆式配电柜
CN218569600U (zh) 预装式变电站中成套开关设备
CN21581744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穿插电缆专用支架
CN215768720U (zh) 一种标准化设计多表位模组式电能计量箱
CN21800572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铺设用顶管支架
CN221042268U (zh) 一种新型母线槽
CN214796932U (zh) 一种防爆刚性悬挂针式瓷绝缘子
CN210669439U (zh) 一种离相母线触头结构
CN2158706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
CN215378225U (zh) 一种手车式断路器检修装置
CN216929343U (zh) 一种电缆槽盒与配电箱柜的连接结构
CN212304202U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中的配电板
CN220420505U (zh) 一种楼宇集成自控继电器
CN214590305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线路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