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5396B -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5396B
CN116775396B CN202311044867.2A CN202311044867A CN116775396B CN 116775396 B CN116775396 B CN 116775396B CN 202311044867 A CN202311044867 A CN 202311044867A CN 116775396 B CN116775396 B CN 116775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hard disk
server
teste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448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75396A (zh
Inventor
吕松岭
俞跃渊
万大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ginetech Tianjin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448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5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5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5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75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5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63Generation of test inputs, e.g. test vectors, patterns or sequences ; with adaptation of the tested hardware for testability with external tes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根据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待测硬盘施加负载;记录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其中,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测试场景与应用场景匹配性差的技术问题,兼顾了服务器应用场景的负载特点及服务器内硬盘负载压力,提高了测试结果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的压力测试是发现服务器在高负载下性能瓶颈、响应速度以及是否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然而,现有的针对服务器的测试方法通常存在测试场景与应用场景分离的问题,仅在测试阶段模拟全读/全写高负载测试场景,缺乏测试场景与应用场景之间的全真模拟及动态匹配,使得测试结果不具备高鲁棒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的服务器测试存在应用场景下服务器使用情况模拟性差,难以兼顾服务器应用场景的负载特点及服务器内硬盘负载压力的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所述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包括:
构建所述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所述负载模型包括: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及,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的;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为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的负载强度与负载施加方向的组合;
根据所述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负载;
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
其中,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所述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为随时序变化的向量;
所述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包括: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读取的最低数量、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写入的最低数量、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读取的负载分布、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写入的负载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标包括:所述服务器读操作负载极值、所述服务器写操作负载极值、所述服务器的读速度极值、所述服务器的写速度极值、所述服务器的读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写操作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的方法包括:
收集所述应用场景的第一负载数据,所述第一负载数据包括:所述服务器的读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写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读速度、所述服务器的写速度、负载分布;
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所述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包括:对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进行时间窗口切片,获得各个时间窗口切片下的第一负载数据的分布,作为第二负载数据;
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计数读操作数量、写操作数量,记录第二负载数据对应的时间窗口,作为所述压力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压力指标模拟所述服务器在应用场景下的工作状态,设计多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的测试组合;任一所述测试组合均覆盖包含所述压力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计多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的测试组合的方法包括:
确定模拟所述服务器在应用场景下的工作状态时,随时间变化的每一负载方向所述待测硬盘以所述待测硬盘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的最多的极值待测硬盘数量;
基于所述极值待测硬盘数量确定所述测试组合,使得所述待测硬盘至少一次在所述待测硬盘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极值待测硬盘数量确定所述测试组合的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测试组合的第一硬盘,为第一硬盘分配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所述第一硬盘为工作在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的硬盘;
随机为第二硬盘分配施加的读操作负载、写操作负载、读操作速度、写操作速度;所述第二硬盘为未作为第一硬盘的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的方法包括:
拟合所述第二负载数据,获得各个时间窗口切片下连续的第二负载数据曲线,根据所述第二负载数据曲线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还包括:
对第一负载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补充缺失数据、标记时间戳;
所述标记时间戳为: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以一致的格式标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所述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包括:
负载模型构建单元,所述负载模型构建单元被配置构建所述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所述负载模型包括: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及,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的;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为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的负载强度与负载施加方向的组合;
其中,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所述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
负载施加单元,所述负载施加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负载;
测试记录单元,所述测试记录单元被配置为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
本发明通过模拟应用场景下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作为压力指标,根据压力指标设计随时序变化的混合读写比例的负载模型,使得针对服务器的压力测试方法与真实的应用场景动态匹配,并同时兼顾服务器内硬盘负载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压力指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实际运行环境中,服务器可能面临大量用户请求、并发访问、数据处理等复杂情况,这些情况都会给服务器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通过压力测试可以发现服务器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瓶颈、响应速度、并发处理能力等等,评估服务器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适用场景单一是现有服务器压力测试方法存在的通用问题。现有的针对服务器的测试场景通常与应用场景分离,例如针对服务器内硬盘进行模拟全读/全写高负载进行压力测试。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测试服务器内任一硬盘的性能瓶颈。然而,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服务器的要求存在差异。例如某些应用场景下可能存在快速变化的读写比例,读写操作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例如电子商务平台在特定促销期间的大规模数据库应用;而某些场景对读写比例的变化要求较低,但对读操作或写操作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例如实时搜索引擎。传统的不考虑应用场景差异,不考虑时序变化特点的压力测试方法无法有效模拟应用场景,使得测试结果不具备高鲁棒性,缺乏测试场景与应用场景之间的全真模拟与动态匹配。
此外,现有的基于固定比例或随机分布模型的压力分布策略的硬盘压力测试方法下的测试场景与应用场景拟合度过低,仅在内容维度上具有拟合一致性,无法表征压力特征在时间维度上连续变化的趋势,最终导致测试结果难以反映应用场景下的硬盘使用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模拟应用场景下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作为压力指标,根据压力指标设计随时序变化的混合读写比例的负载模型,使得针对服务器的压力测试方法与真实的应用场景动态匹配,并同时兼顾服务器内硬盘负载压力。
图1为一示例性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1,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所述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包括:
S101、构建所述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
负载模型包括: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及,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的;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为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的负载强度与负载施加方向的组合。
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所述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指标包括:所述服务器读操作负载极值、所述服务器写操作负载极值、所述服务器的读速度极值、所述服务器的写速度极值、所述服务器的读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写操作数量。
图2为一示例性的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压力指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2,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压力指标的方法包括:
S201、收集所述应用场景的第一负载数据。
第一负载数据包括:所述服务器的读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写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读速度、所述服务器的写速度、负载分布及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收集的应用场景的第一负载数据还可以包括访问模式等,以更全面的覆盖压力行为表征。此外,收集的数据还应覆盖不同的时间段和负载情况,以便于后续压力指标的建立。
S202、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
所述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包括:对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进行时间窗口切片,获得各个时间窗口切片下的第一负载数据的分布,作为第二负载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还包括:对第一负载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补充缺失数据、标记时间戳;其中,所述标记时间戳为: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以一致的格式标记。
对第一负载数据的处理还包括按照时间窗口划分,每个时间窗口代表一个时间段,时间窗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特点确定,可以是秒级,分钟级或小时级等。
通过对第一负载数据的处理,从而确保第一负载数据随时间切片后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S203、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计数读操作数量、写操作数量,记录第二负载数据对应的时间窗口,作为所述压力指标。
具体的,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的方法包括:拟合所述第二负载数据,获得各个时间窗口切片下连续的第二负载数据曲线,根据所述第二负载数据曲线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
具体拟合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可包括传统的统计学建模方式进行拟合,也可以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建模方法。通过对第二负载数据进行拟合然后对其识别作为压力指标的方式,在无需过密采样点的基础上,即可识别获得较为准确的压力指标。进一步的,在后续针对压力指标确定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时,拟合后的第二负载数据具有时间上更连续的数据条件,使得在确定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时能够建立连续的对测试服务器的负载施加策略。
在如上述示例性方法确定压力指标之后,基于压力指标确定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具体包括:基于所述压力指标模拟所述服务器在应用场景下的工作状态,设计多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的测试组合;任一所述测试组合均覆盖包含所述压力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为随时序变化的向量,包括: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读取的最低数量、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写入的最低数量、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读取的负载分布、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写入的负载分布。
举例来说,随时时序变化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可以为{x,x1,x2,x3,x4,……,y,y1,y2,y3,y4,……,t},其中,x为写入方向,y为读取方向,t为时间。x1为写入的测试文件的大小,x2为写入大小为x1的测试文件的数量,x3为写入的另一测试文件的大小,x4为写入大小为x3的测试文件的数量。y1为读取的测试文件的大小,y2为读取大小为y1的测试文件的数量,y3为读取的另一测试文件的大小,y4为读取大小为y3的测试文件的数量。
其中,设计多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的测试组合的方法包括:确定模拟所述服务器在应用场景下的工作状态时,随时间变化的每一负载方向所述待测硬盘以所述待测硬盘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的最多的极值待测硬盘数量。基于所述极值待测硬盘数量确定所述测试组合,使得所述待测硬盘至少一次在所述待测硬盘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极值待测硬盘数量确定所述测试组合的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测试组合的第一硬盘,为第一硬盘分配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所述第一硬盘为工作在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的硬盘。随机为第二硬盘分配施加的读操作负载、写操作负载、读操作速度、写操作速度;所述第二硬盘为未作为第一硬盘的硬盘。
S102、根据所述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负载。
具体的,根据负载强度向量中包括的随时序变化的读取或写入的数量及大小,对待测硬盘施加写入或读取指定时刻下指定数量指定大小的测试文件作为负载。上述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对待测硬盘进行高负载场景的测试,从而忽略了应用场景复杂多变条件下的硬盘压力负载状况,导致测试结果对应用场景的适应性差。
例如,电子商务平台在特定促销期间的大规模数据库的应用场景,根据上述应用场景获得的压力指标确定负载强度向量后,向待测硬盘施加时间窗口短,读写比例变化快,测试文件小、数量大的测试负载。
又例如,实时搜索引擎的应用场景下,根据上述应用场景获得的压力指标确定负载强度向量后,向待测硬盘施加时间窗口短,读写比例基本维持不变,测试文件小、数量大的测试负载。
再例如,电影、电视剧等视频播放的应用场景下,根据上述应用场景获得的压力指标确定负载强度向量后,向待测硬盘施加时间窗口长,读写比例基本维持不变,测试文件大、数量少的测试负载。
本步骤通过内置应用场景模型对待测硬盘进行压力测试,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测试结果与应用场景的切合度,增强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S103、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
常见的硬盘压力测试的指标均可以作为需要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的指标。
例如,读取速度、写入速度、随机读取速度、随机写入速度、延迟、吞吐量量、平均寻道时间、故障率等。
在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时,也可以采用栅格数据模式的记录方式。每一个待测硬盘的负载能力作为栅格中的一个格子,以灰度的方式记录。随时序变化后,栅格图片成为动态的连续变化的栅格视频,其负载能力的变化体现为栅格视频中每一栅格的灰度变化。通过上述方式,更便于检测整体及局部负载能力的变化趋势,提取变化特征,识别瓶颈待测硬盘。
本实施例通过模拟应用场景下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作为压力指标,根据压力指标设计随时序变化的混合读写比例的负载模型,使得针对服务器的压力测试方法与真实的应用场景动态匹配,并同时兼顾服务器内硬盘负载压力。
以上是对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具体介绍,下面对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对应的装置作具体介绍。
图3为一示例性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的框图。
请参照图3,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所述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包括:
负载模型构建单元301,所述负载模型构建单元被配置为构建所述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所述负载模型包括: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及,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为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的负载强度与负载施加方向的组合;
其中,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所述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
负载施加单元302,所述负载施加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负载;
测试记录单元303,所述测试记录单元被配置为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所述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所述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所述负载模型包括: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及,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为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的负载强度与负载施加方向的组合;
根据所述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负载;
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
其中,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所述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为随时序变化的向量;
所述待测硬盘负载强度向量包括: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读取的最低数量、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写入的最低数量、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读取的负载分布、
随时序变化的任一所述待测硬盘写入的负载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标包括:所述服务器读操作负载极值、所述服务器写操作负载极值、所述服务器的读速度极值、所述服务器的写速度极值、所述服务器的读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写操作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的方法包括:
收集所述应用场景的第一负载数据,所述第一负载数据包括:所述服务器的读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写操作数量、所述服务器的读速度、所述服务器的写速度、负载分布;
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所述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包括:对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进行时间窗口切片,获得各个时间窗口切片下的第一负载数据的分布,作为第二负载数据;
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计数读操作数量、写操作数量,记录第二负载数据对应的时间窗口,作为所述压力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压力指标模拟所述服务器在应用场景下的工作状态,设计多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的测试组合;任一所述测试组合均覆盖包含所述压力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多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的测试组合的方法包括:
确定模拟所述服务器在应用场景下的工作状态时,随时间变化的每一负载方向所述待测硬盘以所述待测硬盘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的最多的极值待测硬盘数量;
基于所述极值待测硬盘数量确定所述测试组合,使得所述待测硬盘至少一次在所述待测硬盘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工作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极值待测硬盘数量确定所述测试组合的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测试组合的第一硬盘,为第一硬盘分配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所述第一硬盘为工作在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的硬盘;
随机为第二硬盘分配施加的读操作负载、写操作负载、读操作速度、写操作速度;所述第二硬盘为未作为第一硬盘的硬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的方法包括:
拟合所述第二负载数据,获得各个时间窗口切片下连续的第二负载数据曲线,根据所述第二负载数据曲线识别所述第二负载数据的读操作负载极值、写操作负载极值、读操作速度极值、写操作速度极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获得第二负载数据的方法还包括:
对第一负载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补充缺失数据、标记时间戳;
所述标记时间戳为:将所述第一负载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以一致的格式标记。
10.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所述服务器包括多块待测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模型构建单元,所述负载模型构建单元被配置为构建所述服务器内多块待测硬盘的负载模型;所述负载模型包括: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及,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内任一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基于所述压力指标确定的;所述待测硬盘的负载强度向量为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的负载强度与负载施加方向的组合;
其中,所述压力指标基于应用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压力负载情况模拟获得;所述负载模型中的待测硬盘负载强度的和,覆盖随时序变化的所述服务器在每一负载施加方向下的压力指标;
负载施加单元,所述负载施加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模型时序中任一时刻的负载强度向量,向所述待测硬盘施加负载;
测试记录单元,所述测试记录单元被配置为记录所述待测硬盘在施加负载下的压力测试状态。
CN202311044867.2A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775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4867.2A CN116775396B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4867.2A CN116775396B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5396A CN116775396A (zh) 2023-09-19
CN116775396B true CN116775396B (zh) 2023-11-07

Family

ID=8799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44867.2A Active CN116775396B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53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6670A (zh) * 2020-11-12 2021-02-26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硬盘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5562926A (zh) * 2022-09-28 2023-01-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78394A (zh) * 2022-11-02 2023-03-31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内存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4231A (zh) * 2021-10-11 2023-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模型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86969A1 (en) * 2018-10-26 2020-04-30 Smartbear Softwar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6670A (zh) * 2020-11-12 2021-02-26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硬盘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5964231A (zh) * 2021-10-11 2023-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模型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5562926A (zh) * 2022-09-28 2023-01-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78394A (zh) * 2022-11-02 2023-03-31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内存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5396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3227B (zh) 一种硬盘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在线预测方法和系统
WO2021174811A1 (zh) 车流量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
CN102568522A (zh) 硬盘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5893230A (zh) 一种检测硬盘iops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31517A (zh) 一种基于操作时间或电流判断闪存芯片可靠性的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10968495A (zh) 一种容器云平台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596964A (zh) 磁盘故障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38988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云主机故障智能预测方法
CN107885628A (zh) 一种磁盘i/o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441902B (zh) 基于流媒体用户行为分析的流量产生方法
CN116775396B (zh)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47265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52443B (zh) 特征稳定性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949459B (zh)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硬盘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966778A (zh) 针对不平衡样本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682479A (zh) 一种企业级固态硬盘时延指标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11950605A (zh) 表计识别模型的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和表计识别方法
CN112732773B (zh) 一种继电保护缺陷数据的唯一性校核方法及系统
CN112749921A (zh) 数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Núnez et al. New techniques for modeling file data distribution on storage nodes
CN103440186A (zh) 测试缓存加速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673755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863117B (zh) 一种闪存错误页比例评估模型及方法
CN112650652B (zh) 一种基于高稳定和大容量的固态硬盘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61960B (zh) 一种大规模需求响应能力量化方法、介质、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