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1171A -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1171A
CN116771171A CN202310736229.0A CN202310736229A CN116771171A CN 116771171 A CN116771171 A CN 116771171A CN 202310736229 A CN202310736229 A CN 202310736229A CN 116771171 A CN116771171 A CN 116771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scue
cabin
fir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362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engshi Xing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engshi Xing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engshi Xing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hengshi Xing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362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1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1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1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包括有静态舱体,静态舱体设置在社区、单元入户大厅、公众场合内,静态舱体是整个功能模块的载体,静态舱体集成有科普模块、信息识别模块、智能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及机械执行模块;科普模块采用问答形式与使用者交互,进行急救、救援知识科普;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与处理器模块交互,以及控制机械执行模块动作;处理器模块,用于生成急救、救援物品领用、归还的订单数据,以及对静态舱体物品进行管理;机械执行模块,用于执行领用和归还急救、救援用品的机械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社区应急救援、急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城市社区和公共区域的自助应急急救救援舱。
背景技术
一、急救、救援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从2014年到2017年,我国的年平均死亡人数是980万人,其中平均每年有320万人左右非正常死亡,死因包括车祸、自然灾害、医疗事故等。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5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猝死。大量实践表明,心跳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可有60%的人被救活;4—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仅有40%的人可被救活;超过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者存活率仅为10%;10分钟以上进行心肺复苏,几乎无存活可能。现代化城市交通堵塞已经成为急救与救援的最大障碍,无法在最快的时间到达已经成为大城市的生命通道的不可承受的痛。
提高社区居民应急救护意识、健康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让更多的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成人与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与援手的社会责任感,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二、应急救援舱的推广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和旅途中,人们都有发生急性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比如:外伤大出血、骨折,尤其是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不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会很快死亡。现场急救是对于遭受意外傷害或突发疾病的伤患,在专业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或送至医院之前,给予立即的救护。但救护需要的设备、急救物品,救援相关设施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为了遇险者生存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国家目前没有大范围小区及公众场合覆盖应急救援设备储存与领取,所以此发明大大降低了人员使用,作为智能静态舱体推广降低财政和社会负担,通过智能静态舱体及模块,完成数人才能完成的救援,及时有效的为遇险者提供救援经验和急救、救援物品,提高遇险者的生存几率、降低二次伤害。
三、24小时救援、急救APP或小程序辅助的重要性
急救医学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科学。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新专业,也就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它不处理伤病的全过程,而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急救阶段,其内容主要是:心、肺、脑的复苏,循环功能引起的体克,急性创伤,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急性中毒等。
救援更是每次的救援都有各自的危险,普通百姓基本不掌握救援与急救的相关全面知识,在遇到相关问题时第一时间就是寻找帮助,110、120、119都成为了救援、急救的主要提供者,但是以上单位基本没有建立24小时在线视频指导救援体系,只能做到到场急救和救援,需要时间在路上对急救的时间来说就是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为此此发明配合静态舱体开发了相应的24小时救援、急救APP或小程序,通过企业招募的退役的消防、武警、救援专家、急救专家大夫等组成了强大的24小时在线救援视频体系,通过遇险者的手机或小区值守无人救援机进行视频观察,对遇险场景、遇险的问题进行专业判断。并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线教导使用救援、急救物品,避免使用者不会使用耽误救援的情况。为到场救援机构争取救援时间,提高生存几率和降低二次伤害几率。
急救物品包含类别: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AED心脏除颤器、氧气瓶、便携式轮椅、担架、气囊式骨骼固定器,常规急救包、简易呼吸套装、创口清洗消毒及创口减张器拉力贴、双向输血装置及验血型试纸等。
救援物品包含类型:
防火服、防火毯、消防气垫、防火斧、防毒面罩、油烟灭火器、高空救援缓降绳索、救援无人机。
现代急救医学的时间观向人们提示:最佳急救期为伤后12h内,较佳急救期为24h内,延期急救期为24h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但对一些危重病人而言,倘若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所争取的分分秒秒和以上这些关键时间,医院内设备再好,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难起死回生。另外院前急救也是社会应急、防御天灾人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院前急救是急症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
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严重过敏反应等都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8秒后出现脑缺氧症状,30秒后昏迷,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全部死亡,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因而医学上定义4-5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创伤的急救也是一个现场急救的过程,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英国的社区为老年人群提供中间服务研究。对急救呼叫的老年人群疾病情况进行临床评价,对非紧急情况派出社区医护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处理,需要去医院紧急处理的患者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急诊科。
美国急救中心与消防部门兼管,并与警察部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拨打电话911以后,急救、消防、警力都会到位,且分工明确。美国的国民公众急救意识极强,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
德国在专业的急救队伍到来之前,由社区医生对突发急症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在急救医疗服务使患者脱离危险期之后,还要促进患者后期的功能康复,这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包括有静态舱体,静态舱体设置在社区、单元入户大厅、公众场合内,静态舱体是整个功能模块的载体,静态舱体集成有科普模块、信息识别模块、智能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及机械执行模块;
科普模块采用问答形式与使用者交互,进行急救、救援知识科普;
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身份验证信息;
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与处理器模块交互,以及控制机械执行模块动作;
处理器模块,用于生成急救、救援物品领用、归还的订单数据,以及对静态舱体物品进行管理;
机械执行模块,用于执行领用和归还急救、救援用品的机械动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还包括有移动端,移动端匹配有小程序及APP,小程序及APP作为后台技术和多功能使用的技术支撑、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服务包括有在线救援、急救专家视频急救、救援专业指导,通过系统的在APP分类展示各种急救、救援视频知识,指导注册者自我学习,和遇险后的临时方案的提供;
查询全国范围内离遇险地点最近的应急救援静态舱体地点,进行自我取还应急救援设施或机械执行模块快速运载应急救援物资到遇险位置及时使用。
科普模块包括有科普屏、全息影像,科普屏包括有无线充电模块与全息投影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检测科普屏内置电源的电量,若电量低于警戒值,则无线充电模块对电源充电,保证电源的电量处于健康水平,全息投影模块包括有全息风扇,全息风扇安装在科普屏的顶部,科普屏内置有AI,用户与AI进行对话,通过AI回答用户的问题对用户进行救援、急救知识的科普;
全息风扇配合AI工作,AI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图像,图像通过全息风扇转化为3D影像动态呈现个用户。
科普屏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罩,全息风扇安装在保护罩内。
处理器模块内置有操作菜单,操作菜单显示在科普屏上,用户点击物品领用按钮,进入物品列表,用户选择要领用的物品,点击领用按钮;根据选择对应的领用方式进行身份信息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静态舱体向服务端请求对应订单数据,静态舱体收到服务端推送的订单响应数据后进行解析,静态舱体通过串口传递指令驱动相应机械机构执行动作完成物品领用。
机械执行模块包括有舱内机械臂机器人,处理器模块内存储有静态舱体所在社区内的地图,静态舱体通过串口传递指令驱动舱内机械臂机器人执行完成物品领用;
用户选择远程运送方式,舱内机械臂机器人实用机械臂把用户领用的用品放置在存储室内,处理器模块按照目的地规划路线,舱内机械臂机器人依照路线把物品送到用户所在地;
舱内机械臂机器人配备有无人机,机器人向无人机下达命令,无人机把物品从窗户交付用户手中。
还包括有救火模块,救火模块与客户的终端连接,客户通过APP或小程序向处理器模块发出火警警报,救火模块包含强力自动灭火和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可以短时间大量喷射灭火泡沫和液体,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到达火警位置进行灭火。
救火智能模块具有红外热量感应和烟感系统感应,24小时对小区进行楼宇进行热量及烟感感应,发现火警会第一时间拨打119电弧及物业值守电话预警,并对着火点进行初次干预性扑灭,并同时响起逃生警报和疏散话术语言,提醒居民有火患的发生和如何正确疏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将求救人员发出的急救请求信息发送到处理器,由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应答,后台工作人员在进行通信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推送授权操作界面,快速实现急救站急救用品的取用或归还,避免传统的急救站无法顺利取用急救用品的尴尬情况,同时急救站还可以将相应信息反馈到处理器,准确地监控急救用品的使用情况,通知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及时维护,智能化程度高,保证急救站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如图1、2所示,包括有静态舱体,静态舱体设置在社区内,静态舱体是整个功能模块的载体,静态舱体集成有科普模块、信息识别模块、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及机械执行模块;
科普模块采用问答形式与使用者交互,进行急救知识科普;
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身份验证信息;
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与处理器模块交互,以及控制机械执行模块动作;
处理器模块,用于生成急救物品领用、归还的订单数据,以及对静态舱体物品进行管理;
机械执行模块,用于执行领用和归还急救用品的机械动作。
科普模块包括有科普屏,科普屏包括有无线充电模块与全息投影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检测科普屏内置电源的电量,若电量低于警戒值,则无线充电模块对电源充电,保证电源的电量处于健康水平,全息投影模块包括有全息风扇,全息风扇安装在科普屏的顶部,科普屏内置有AI,用户与AI进行对话,通过AI回答用户的问题对用户进行救援知识的科普;
全息风扇配合AI工作,AI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图像,图像通过全息风扇转化为3D影像呈现个用户。
处理器模块内置有操作菜单,操作菜单显示在科普屏上,用户点击物品领用按钮,进入物品列表,用户选择要领用的物品,点击领用按钮;,根据选择对应的领用方式进行身份信息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静态舱体向服务端请求对应订单数据,静态舱体收到服务端推送的订单响应数据后进行解析,静态舱体通过串口传递指令驱动相应机械机构执行动作完成物品领用。
机械执行模块包括有机器人,处理器模块内存储有静态舱体所在社区内的地图,静态舱体通过串口传递指令驱动机器人执行完成物品领用;
用户选择远程运送方式,机器人实用机械臂把用户领用的用品放置在存储室内,处理器模块按照目的地规划路线,机器人依照路线把物品送到用户所在地;
机器人配备有无人机,机器人向无人机下达命令,无人机把物品从窗户交付用户手中。
还包括有救火模块,救火模块与客户的终端连接,客户通过APP或小程序向处理器模块发出火警警报,救火模块包含强力自动灭火和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可以短时间大量喷射灭火泡沫和液体,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到达火警位置进行灭火。
本发明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将求救人员发出的急救请求信息发送到处理器,由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应答,后台工作人员在进行通信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推送授权操作界面,快速实现急救站急救用品的取用或归还,避免传统的急救站无法顺利取用急救用品的尴尬情况,同时急救站还可以将相应信息反馈到处理器,准确地监控急救用品的使用情况,通知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及时维护,智能化程度高,保证急救站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社区自助应急救援舱,包括有静态舱体和智能相关模块、对应使用的APP和小程序组成,静态舱体设置在社区内单元入户大厅及大众公众场合内。包含模块内容如下:
1)智能运动科普应急救援与急救知识AI触摸屏及全息屏互动模块、所述科普屏包括有无线充电模块与全息投影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检测科普屏内置电源的电量,若电量低于警戒值,则无线充电模块对所述电源充电,保证电源的电量处于健康水平,所述全息投影模块包括有全息风扇,所述全息风扇安装在科普屏的顶部保护罩内,科普屏内置有AI,用户与AI进行对话,通过AI回答用户的问题对用户进行救援、急救知识的科普;此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指令自行到用户家及用户指定位置进行移动式科普,更易于用户根据自身时间和地点进行科普知识获取。
全息风扇配合AI工作,AI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图像,所述图像通过全息风扇转化为3D影像动态呈现个用户。
2)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智能处理器模块、验证户身份信息,与处理器模块交互,处理器模块生成急救物品领用、归还的订单数据,
3)智能机械执行模块,
A:智能运载机械执行模块,通过用户手机指令执行领用和归还急救用品的机械动作,用户选择远程运送方式,运载模块使用机械臂把用户领用的用品放置在存储室内,运载模块按照目的地规划路线,运载模块依照路线把物品送到用户所在地;在使用完后运载模块按照用户手机或语音指令进行归还。
B:智能火警巡防和扑灭模块。救火智能模块具有红外热量感应和烟感系统感应,可24小时对小区进行楼宇红外热量及烟感感应扫描,一旦发现火警会第一时间拨打119电话及物业值守电话预警,并对着火点进行初次干预性扑灭,并同时响起逃生警报和疏散话术语言,提醒居民有火患的发生和如何正确疏散。
C:静态舱体自取和物品整理归类智能机械臂模块,为智能运载静态舱体及货物储存归类、整理及柜体直接操作取物时提供智能机械臂模块,减少人工铺货、整理货物时间,当用户需要在静态舱体自行取物时根据用户语音、脸部识别、命令键相关指令动作,提供相应救援及急救物品。当自行运载模块按照用户指令需要相关物品领用时,智能机械臂模块会根据订单挑选物品放置在运载模块内,运载模块在物品放置好后自行按照线路运载。
D:无人机运载模块,静态舱体设置有中型无人机,可以通过网络远程遥控或小区物业培养的专业机手,在高层出现危险时或人力暂时无法达到的救援场地,进行无人机救援物品投放和投递,例如:高层人员火灾被困屋内时,无人机将救援绳索和防火服、防毒面罩等救援物品送遇家庭窗户进行投递,让用户获得救援物品采用相应救援措施提高生存几率和脱险几率。
4)静态舱体智能运行处理器模块,为静态舱体所有模块的智能处理运行模块,通过各种指令,处理器模块进行科学智能处理相应和分配,同时具有后台更新、远程控制和无限扩容的功能。
24小时救援、急救APP或小程序,是为了配合救援静态舱体的24小时在线救援、急救专家指导和在线急救物品、救援物品现场教导使用,在用户在任何场所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可以和救援专家和急救大夫进行视频沟通,避免了遇险人员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相关物品和救援、急救知识匮乏的局面。通过及时救援、得当急救提高遇险救援人员的生存几率,降低二次伤害率和致残率。

Claims (9)

1.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静态舱体,所述静态舱体设置在社区、单元入户大厅、公众场合内,静态舱体是整个功能模块的载体,静态舱体集成有科普模块、信息识别模块、智能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及机械执行模块;
所述科普模块采用问答形式与使用者交互,进行急救、救援知识科普;
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与处理器模块交互,以及控制机械执行模块动作;
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生成急救、救援物品领用、归还的订单数据,以及对静态舱体物品进行管理;
所述机械执行模块,用于执行领用和归还急救、救援用品的机械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端,所述移动端匹配有小程序及APP,所述小程序及所述APP作为后台技术和多功能使用的技术支撑、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包括有在线救援、急救专家视频急救、救援专业指导,通过系统的在APP分类展示各种急救、救援视频知识,指导注册者自我学习,和遇险后的临时方案的提供;
查询全国范围内离遇险地点最近的应急救援静态舱体地点,进行自我取还应急救援设施或机械执行模块快速运载应急救援物资到遇险位置及时使用。
4.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科普模块包括有科普屏、全息影像,所述科普屏包括有无线充电模块与全息投影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检测科普屏内置电源的电量,若电量低于警戒值,则无线充电模块对所述电源充电,保证电源的电量处于健康水平,所述全息投影模块包括有全息风扇,所述全息风扇安装在科普屏的顶部,科普屏内置有AI,用户与AI进行对话,通过AI回答用户的问题对用户进行救援、急救知识的科普;
全息风扇配合AI工作,AI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图像,所述图像通过全息风扇转化为3D影像动态呈现个用户。
5.根据权利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科普屏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全息风扇安装在保护罩内。
6.根据权利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模块内置有操作菜单,所述操作菜单显示在科普屏上,用户点击物品领用按钮,进入物品列表,用户选择要领用的物品,点击领用按钮;根据选择对应的领用方式进行身份信息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静态舱体向服务端请求对应订单数据,静态舱体收到服务端推送的订单响应数据后进行解析,静态舱体通过串口传递指令驱动相应机械机构执行动作完成物品领用。
7.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执行模块包括有舱内机械臂机器人,处理器模块内存储有静态舱体所在社区内的地图,静态舱体通过串口传递指令驱动舱内机械臂机器人执行完成物品领用;
用户选择远程运送方式,舱内机械臂机器人实用机械臂把用户领用的用品放置在存储室内,处理器模块按照目的地规划路线,舱内机械臂机器人依照路线把物品送到用户所在地;
舱内机械臂机器人配备有无人机,舱内机械臂机器人向无人机下达命令,无人机把物品从窗户交付用户手中。
8.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救火模块,所述救火模块与客户的终端连接,客户通过APP或小程序向处理器模块发出火警警报,救火模块包含强力自动灭火和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可以短时间大量喷射灭火泡沫和液体,人工遥控灭火智能移动静态舱体模块到达火警位置进行灭火。
9.根据权利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火智能模块具有红外热量感应和烟感系统感应,24小时对小区进行楼宇进行热量及烟感感应,发现火警会第一时间拨打119电话及物业值守电话预警,并对着火点进行初次干预性扑灭,并同时响起逃生警报和疏散话术语言,提醒居民有火患的发生和如何正确疏散。
CN202310736229.0A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Pending CN116771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6229.0A CN116771171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6229.0A CN116771171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1171A true CN116771171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1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36229.0A Pending CN116771171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11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5988B2 (ja) 無人航空機、救護システム
JP5932765B2 (ja) 無線換気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換気監視方法
CN111739256A (zh) 在家发病或意外情况下紧急求救、快速救助方法和系统
US20100160990A1 (en) First aid system, procedure for its operation, and portable first-aid device for use especially in the system
Giraud et al.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Evaluation of one year of activity in Saint-Etienne's emergency medical system using the Utstein style
WO2022011793A1 (zh) 紧急事件警示、提供救助的系统及方法
CN111899466A (zh) 一种在求助者周边就近求助救援的系统及方法
CN110213428A (zh) 一种指导第一目击者进行现场急救的系统与方法
CN106357810A (zh) 交通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0660473A (zh) 一种高效求救和院前应急救护系统
CN109034776A (zh) 一种防误报微信视频医生指导急救的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16771171A (zh) 一种城市社区及公共区域自助应急救援舱
Gildea et al. Vertical evacuation simul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a hospital
Perkins et al.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Guidelines
CN212394339U (zh) 智能应急救援柜
CN110852928A (zh) 一种高效社会志愿应急系统
Choi et al. Analysis of disaster medical response: The sejong hospital fire
Angus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Life-Supporting First-Aid training of the lay public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CN210606028U (zh) 一种社区养老安全监测系统
Capucci et al. Out-of-hospital early defibrillation successfully challenges sudden cardiac arrest: the Piacenza Progetto Vita project
JP3243530U (ja) 巡回型・体験型の防災訓練システム
López-Messa et al. News in basic life support and semi-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Edlich et al. Firefighter's Guide to Emergency Rescue and Care of Victim Burned in Structural Fire
McManus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Effendi Implementation of Code Blue In Hospit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