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1463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1463A
CN116761463A CN202310710394.9A CN202310710394A CN116761463A CN 116761463 A CN116761463 A CN 116761463A CN 202310710394 A CN202310710394 A CN 202310710394A CN 116761463 A CN116761463 A CN 116761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s
display panel
touch
signal lin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03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启兵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03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14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1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14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台阶区;非显示台阶区包括弯折台阶区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弯折台阶区位于显示区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之间;弯折台阶区包括从显示区延伸至第一非弯折台阶区的多条信号线,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弯折台阶区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在保证显示面板正常的电性功能和工艺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OLED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主动发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轻薄等诸多优点,正在逐步占据显示领域的主导地位。目前,OLED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以及智能手表等各种高性能显示领域中。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面板越来越窄的边框需求,下台阶区域的布线空间越来越小,走线间距几乎接近产线的生产极限,甚至即使采用极限间距进行设计依然无法满足窄边框设计需求的实现。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窄台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实现窄台阶的设计。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台阶区;
所述非显示台阶区包括弯折台阶区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所述弯折台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非弯折台阶区之间;
所述弯折台阶区包括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非弯折台阶区的多条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弯折台阶区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非显示台阶区BB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5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6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7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8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信号线或触控信号线在弯折台阶区BB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信号线或触控信号线在弯折台阶区BB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E-E’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非显示台阶区BB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F-F’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金属层,但这些金属层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金属层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金属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金属层,类似地,第二金属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金属层。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台阶区BB’;非显示台阶区BB’包括弯折台阶区BB1’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弯折台阶区BB1’位于显示区AA’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之间,弯折台阶区BB1’用于将部分显示面板弯折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非显示台阶区BB’还包括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位于弯折台阶区BB1’和显示区AA’之间,在弯折台阶区BB1’设置有从显示区AA’延伸至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的多条信号线,且多条信号线沿同一方向依次排列。现有技术中,将所有的信号线都设置在同一金属层上,为了实现窄台阶的设计,则需要压缩信号线的线宽和线距,线宽和线距的设计将会达到工艺极限。当弯折显示面板时,在弯折台阶区BB1’相邻的两根信号线很容易造成短路,降低产品良率。并且,考虑到工艺能力和面板的可靠性,在同一膜层上已经无法进一步压缩信号线的线宽或者线距。因此,如何设计信号线在弯折台阶区BB1’的布局对实现窄台阶的设计很重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实现窄台阶设计,对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台阶区BB;非显示台阶区BB包括弯折台阶区BB1、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和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弯折台阶区BB1位于显示区AA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之间,弯折台阶区BB1用于将部分显示面板弯折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位于弯折台阶区BB1和显示区AA之间。在弯折台阶区BB1设置有从显示区AA延伸至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的多条信号线,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通过将弯折台阶区BB1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X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这里第一方向X是指多条信号线在弯折台阶区BB1的排列方向。图2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弯折台阶区BB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这里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窄台阶,本实施例中未对第一方向X上弯折台阶区BB1的宽度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弯折台阶区BB1中的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类信号线和多条第二类信号线,第一类信号线为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或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电源信号线为用于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供电的电源信号线,第二电源信号线为用于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供电的电源信号线。第二类信号线为数据信号线DATA或触控信号线TP;第一类信号线和第二类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第一类信号线与第二类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示例性的,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非显示台阶区BB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如图3所示,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有多条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多条触控信号线TP、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多条栅极驱动信号线VSR和多条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这些信号线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且多条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多条触控信号线TP、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多条栅极驱动信号线VSR以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走线区的中心轴k为轴左右对称设置,在提高屏占比的同时,还能优化显示装置的外形设计。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和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的多个触控端子1,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中的触控端子1用于连接触控信号线TP和显示面板内的触控引线,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的触控端子1连接触控信号线TP和驱动芯片。图中信号线的数量仅为示例,本发明对信号线的数量不作限定。在弯折台阶区BB1中,将弯折台阶区BB1沿第一方向X两侧的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并且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图4示出了图3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基板21、缓冲层22、第一金属层23、第二金属层24、第一平坦化层25、第二平坦化层26和封装层27。其中示意性的示出了信号线位于不同的金属层的一种情况。图4中示出了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触控信号线TP、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栅极驱动信号线VSR和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位于第一金属层23,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位于第二金属层24。
通过将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且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与现有技术中将所有信号线都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相比,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并且,由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传输的是直流信号,因此对于与之交叠的数据信号线DATA的信号干扰较小,保证较好的显示效果。本发明对于信号线交叠的方式不作限定,既可以是完全交叠,也可以是部分交叠,且每条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交叠面积也不作限定,可以是每条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交叠面积相同或者不同。
如图3所示,在沿第一方向X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所有信号线都设置在同一金属层,在第一方向X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弯折台阶区BB1的一侧可以节省出宽度d1,另一侧可以节省出宽度d2,d1与d2的宽度总和为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上的数据线号线DATA的线宽与线距的总和。
进一步地,本发明设置栅极驱动信号线VSR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位于第一金属层23,部分数据线号线DATA位于第二金属层24,且栅极驱动信号线VSR与位于第二金属层24的数据线号线DATA在衬底基板21上的投影无交叠。使得在弯折台阶区BB1的数据线号线DATA不会受到栅极驱动信号线VSR的信号干扰,改善在点屏测试时出现竖纹或者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的,衬底基板21可以由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柔性基底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柔性基底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缓冲层22位于柔性基底上,缓冲层22覆盖柔性基底的整个上表面,缓冲层22包括无机层或有机层,例如,缓冲层22可以由从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y)、氧化铝(AlOx)或氮化铝(AlNx)等的无机材料或者诸如压克力(acryl)、聚酰亚胺(PI)或聚酯等的有机材料中选择的材料形成,缓冲层22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缓冲层22阻挡氧和湿气,防止湿气或杂质通过柔性基底扩散,并且在柔性基底的上表面上提供平坦的表面。第一平坦化层25和第二平坦化层26包括压克力、聚酰亚胺(PI)或苯并环丁烯(BCB)等的有机层。
可选的,参照图5,图5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包括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基板21、缓冲层22、第一金属层23、第二金属层24、第一平坦化层25、第二平坦化层26和封装层27。其中示意性的示出了信号线位于不同的金属层的一种情况。其中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部分触控信号线TP、数据信号线DATA、栅极驱动信号线VSR和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位于第一金属层23,部分触控信号线TP位于第二金属层24,且部分触控信号线TP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通过将部分触控信号线TP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且部分触控信号线TP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与现有技术中将所有信号线都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相比,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并且,由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传输的是直流信号,因此对与之交叠的触控信号线TP的信号干扰较小,保证较好的显示效果。这里对与于交叠的方式不作限定,即可以是完全交叠,也可以是部分交叠,且每条触控信号线TP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交叠面积也不作限定。进一步地,栅极驱动信号线VSR与位于第二金属层24的触控信号线TP在衬底基板21上的投影无交叠,使得在弯折台阶区BB1的触控信号线TP不会受到栅极驱动信号线VSR的信号干扰,改善在点屏测试时会出现竖纹或者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的,参照图6,图6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将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且该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继续参照图7,图7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将部分触控信号线TP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且该部分触控信号线TP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通过将部分触控信号线TP或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且该部分触控信号线TP或该部分数据信号线DATA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与现有技术中将所有信号线都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相比,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并且,由于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传输的是直流信号,因此对与之交叠的触控信号线TP或数据信号线DATA的信号干扰较小,保证较好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数据信号线DATA或者触控信号线TP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上,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或者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上,且与数据信号线DATA或者触控信号线TP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如图8所示,图8是图2中O-O’向的另一种剖面图,这里仅以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且与第一金属层23上的数据信号线DATA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可以根据相同的原理得到。通过将信号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信号线DATA或触控信号线TP在弯折台阶区BB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在弯折台阶区BB1中,数据信号线DATA或者触控信号线TP包括第一子信号线31和第二子信号线32,第一子信号线31位于第一金属层23,第二子信号线32位于第二金属层24,且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交替排列,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交叠。图9和图10中所示信号线的数量仅作为示例,实际数量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需求设定,本发明不作限定,另外图9和图10中信号线的填充图案的作用仅用于区别第一子信号线31和第二子信号线32。
如图9和图10所示,将同类型的信号线,包括数据信号线DATA或触控信号线TP,分为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分别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和第二金属层24上,减少数据信号线DATA或者触控信号线TP在第一金属层上的数量,与现有技术将所有信号线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并且通过将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交替排列,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交叠,可以减小同类型的信号线之间的串扰。同时由于将同类型的信号线交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使得在同一层的信号线数量减少,因而同一金属层的信号线的线距可以设计的更宽,当显示面板弯折时,有利于减少信号线之间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可选的,还可以设置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参照图11和图12,图11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信号线DATA或触控信号线TP在弯折台阶区BB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E-E’向的一种剖面图。如图12所示,第一子信号线31位于第一金属层23,第二子信号线32位于第二金属层24,且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交替排列,第一子信号线31与第二子信号线32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可以进一步地缩小弯折台阶区的宽度。同时,在第一金属层23和第二金属层24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28,用于防止同类型信号线之间的串扰。同时由于将同类型的信号线交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使得在同一层的信号线数量减少,因而同一金属层的信号线的线距可以设计的更宽,当显示面板弯折时,有利于减少信号线之间发生短路的可能性。应该理解的是,至少部分交叠包括部分交叠或全部交叠,且本发明对信号线之间的交叠面积不作限定,每条信号线与另一条信号线的交叠面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将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将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上,多条触控信号线TP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上,且触控信号线TP和数据信号线DATA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通过将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减小同一膜层信号线的数量,与现有技术将所有信号线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进一步地,可以在第一金属层23和第二金属层24之间设置绝缘层,用于减小触控信号线TP和数据信号线DATA之间的串扰。当然只要有触控信号线TP和数据信号线DATA位于不同的金属层即可,不对设在不同金属层的信号线的数量做具体限定。本发明中的绝缘层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绝缘无机层形成,可选择地,绝缘层也可以由绝缘有机层形成。
可选的,参照图13和图14,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非显示台阶区BB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F-F’向的一种剖面图。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沿第二方向Y从显示区AA经过第二非显示弯折台阶区BB3、弯折台阶区BB1延伸至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沿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如图14所示,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上,多条触控信号线TP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上,且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交叠。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51,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或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包括与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51对应的第一触控端子11以及第一端子连接部41,第一触控端子11和第一端子连接部41与触控信号线TP位于同一金属层,第一触控端子11通过第一端子连接部4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触控信号线51,多个第一触控端子11中的至少部分与数据信号线DATA所在的金属层中的部分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交叠。
由于触控端子的宽度大于触控信号线TP的线宽,因此,将弯折台阶区BB的信号线都设置在同一金属层时,需预留较大的空间用于放置触控信号线TP,即触控信号线TP的线宽设计得较大,这样才能使得触控端子和触控信号线TP一一对应,但是也会造成压缩弯折台阶区空间的困难。本发明通过将触控信号线TP和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例如将触控信号线TP和触控端子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将数据信号线DATA和其他信号线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将占据较大空间的触控端子向数据信号线DATA的方向移动,这样可以保持触控端子的大小不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压缩触控信号线TP的线距,从而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所占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如图14所示,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上,多条触控信号线TP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上,且多条触控信号线TP和多条数据信号线DATA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交叠。其中,多条触控信号线TP包括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52,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或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包括与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52对应的第二触控端子12、第二端子连接部42和第三端子连接部43,第二触控端子12、第二端子连接部42与触控信号线位于同一金属层,第三端子连接部43与数据信号线DATA位于同一金属层,第二触控端子12依次通过第二端子连接部42和第三端子连接部43连接于对应的第二触控信号线52,多个第二触控端子12中的至少部分与数据信号线DATA所在的金属层中的部分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交叠,至少部分第三端子连接部43与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端子12或第二端子连接部42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交叠。
本发明通过将触控信号线TP和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不同金属层,例如将触控信号线TP和触控端子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4,将数据信号线DATA和其他信号线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3,将占据较大空间的触控端子向数据信号线DATA的方向移动,这样可以保持触控端子的大小不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压缩触控信号线TP的线距,从而可以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台阶的设计。
进一步地,由于触控端子和触控信号线TP的在第二方向Y的距离较短,且触控端子和触控信号线TP的排列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端子连接部的设计空间较小,容易造成连接触控端子和触控信号线的端子连接部交叉排列,增大触控信号的串扰,加大信号线之间的电容耦合,影响显示效果。因此,本发明通过换线的方式,将第二触控端子12、第二端子连接部42与第二触控信号线52设置在第二金属层,将第三端子连接部43与数据信号线DATA设置在第一金属层,第二端子连接部42与第三端子连接部43可以通过过孔连接,第三端子连接部43与第二触控信号线52可以通过过孔连接。这样,第二触控端子12可以依次通过第二端子连接部42和第三端子连接部43连接于对应的第二触控信号线52,可以减小连接端子部的交叉排列,减小信号串扰和信号线之间的电容耦合,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的触控端子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的触控端子是对称分布的,因此,在第二非弯折台阶区BB3的走线设计同样适用于第一非弯折台阶区BB2的走线设计,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同样适用于下边框有弧度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对显示面板的形状不作限定。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5所示的显示模组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模组可以是例如手表、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弯折台阶区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不同金属层,减小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台阶区;
所述非显示台阶区包括弯折台阶区和第一非弯折台阶区,所述弯折台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非弯折台阶区之间;
所述弯折台阶区包括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非弯折台阶区的多条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类信号线和多条第二类信号线,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为第一电源信号线或第二电源信号线;
所述第二类信号线为数据信号线或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一类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类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
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类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同一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衬底基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部分所述第二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信号线还包括栅极驱动信号线,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位于同一金属层,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类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无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同一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衬底基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数据信号线或触控信号线;
所述数据信号线或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子信号线位于第二金属层,且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交替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触控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数据信号线位于不同金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数据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和多条所述数据信号线,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和多条所述数据信号线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同一方向依次排列;
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和多条所述数据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台阶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台阶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第二非弯折台阶区;
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一非弯折台阶区或所述第二非弯折台阶区包括与多条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对应的第一触控端子以及第一端子连接部;
所述第一触控端子和所述第一端子连接部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一触控端子通过所述第一端子连接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
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端子中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数据信号线所在的金属层中的部分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台阶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台阶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第二非弯折台阶区;
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一非弯折台阶区或所述第二非弯折台阶区包括与多条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对应的第二触控端子、第二端子连接部和第三端子连接部;
所述第二触控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连接部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三端子连接部与所述数据信号线位于同一金属层;
所述第二触控端子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端子连接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
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端子中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数据信号线所在的金属层中的部分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交叠;
至少部分所述第三端子连接部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连接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交叠。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710394.9A 2023-06-14 2023-06-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7614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0394.9A CN116761463A (zh) 2023-06-14 2023-06-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0394.9A CN116761463A (zh) 2023-06-14 2023-06-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1463A true CN116761463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9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0394.9A Pending CN116761463A (zh) 2023-06-14 2023-06-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14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32028U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187797B (zh) 触控显示面板
EP4002073A1 (en)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06244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964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6827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60246B (zh) 柔性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3048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94461B (zh)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1281748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2669707A (zh) 一种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2517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9178A (zh) 显示装置
WO2021056878A1 (zh) 触控电极层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842019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2023010182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16163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4796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76146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945863B (zh) 显示模组
CN115202506A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05034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5613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542604B (zh) 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5791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