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9574A -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9574A
CN116759574A CN202311032787.5A CN202311032787A CN116759574A CN 116759574 A CN116759574 A CN 116759574A CN 202311032787 A CN202311032787 A CN 202311032787A CN 116759574 A CN116759574 A CN 116759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ange
change material
negative electrode
melting point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27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59574B (zh
Inventor
陈冰钰
张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327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9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9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9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59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9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和有机相变材料,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石墨、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6≤m3:(m1+m2)≤10,且(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其中,m1为第一相变材料的质量,m2为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m3为石墨的质量,T1为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T2为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低于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确保快速有效的开发出能够安全性能更高的负极材料,并通过安全性能的提高而使电池可具备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广泛的普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背景技术
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关键组成,对电池的整体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墨因其在嵌锂电位、比容量、导电性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组成。然而,由于石墨在结构和组成的维度上存在一些关键缺陷,导致石墨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使用时,会存在影响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容易使锂电池出现热失控的问题。即便想要通过使用功能性材料来改善石墨的上述问题,但也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去探索改善负极材料配方的合理性,导致优化负极材料的配方开发效率偏低。由此可见,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其能够快速高效地优化石墨材料配方,以使该负极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可有效提高负极材料的热积累能力,避免电池热失控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以解决目前难以快速、高效地开发出石墨为主的负极材料,使其既减少锂电池热失控的情况发生、又能提高电化学性能和使用的普适性。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和有机相变材料,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所述石墨、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6≤m3:(m1+m2)≤10,且(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其中,所述m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3为所述石墨的质量,所述T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T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低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
可选地,所述石墨为亲油性天然石墨或亲油性人造石墨。
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为石蜡。
可选地,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硬脂酸、蜡酸或聚乙烯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90℃~120℃,m3:(m1+m2)=8:1,m1:m2=6:4或者m1:m2=7: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84℃~89℃,m3:(m1+m2)=8:1,m1:m2=4:6。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材料还包括导电剂、增稠剂和粘结剂,在所述负极材料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石墨、所述导电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粘结剂、所述有机相变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6~10):(0.1~0.3):(0.1~0.3):(0.1~0.3):1。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材料。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极片通过使用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材料制得,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按照重量份数计,将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有机相变材料按照重量份数比为(6~10):(0.1~0.3):(0.1~0.3):(0.1~0.3):1的比例混合,加入溶剂后搅拌混合得到负极浆料;
涂覆:将所述负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烘干;
后处理得到所述负极极片。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包括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材料,或者所述锂电池包括如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极片,或者所述锂电池包括如第三个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负极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11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90℃~120℃,m3:(m1+m2)=8:1,m1:m2=6:4或者m1:m2=7:3 ,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或者等于16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8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13℃。
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84℃~89℃,m3:(m1+m2)=8:1, m1:m2=4:6,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或者11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材料,通过探索出石墨、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质量与第一相变材料平均熔点、第二相变材料平均熔点之间的关系,能够快速高效地确定负极材料中石墨与有机相变材料的种类选择与配比组成,从而使这种配方的负极材料能够更好地优化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热异常的最大温度以及突变时间等热失控条件,进而确保快速有效的开发出安全性能更高的负极材料,进而通过安全性能的提高而使电池可具备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广泛的普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石墨是目前新能源电池(例如锂电池)负极极片的常用负极材料,虽然其在导电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其本身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结构缺陷、再加上石墨本身的二维层状结构,这些石墨材料本身的结构和组成维度特性决定了其会严重影响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以及普及性使用条件。
安全性能方面,以石墨作为主要的负极材料时,负极极片在大倍率(例如3C倍率)充放电过程以及高温循环过程中,极易发生SEI膜的局部破裂,使得电池电解液中的溶剂分子嵌入到石墨的片状结构中,导致石墨的层间距增大、石墨颗粒的体积膨胀,进一步加剧SEI膜的分解破裂。由于SEI膜的分解和重构过程是电池内部热量积累的开始,也是电池热失控并且最终发生爆炸的根本原因,故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主要组成时,是导致电池热失控的重要因素,对于电池的安全性能具有严重影响。
电化学性能和普及性使用条件方面,虽然石墨的导电性等性能较佳,但受限于负极极片在大倍率充放电和高温循环过程下(即高温工作条件),采用石墨的负极材料容易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情况,这使得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性能受到一定限制,即:不宜进行频繁地快充、也不宜长时间在较高环境温度下工作,通过限制其电性能的进一步发挥、限制电池的工作环境条件,来最大程度的降低石墨对于电池热失控的影响。
综上可知,由于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主要组成时,由于对电池的热失控具有重要影响,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和使用环境也同样受到一定限制。虽然通过耗费较多的时间去改善负极材料的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但是不仅开发时间较长、耗费较多试剂,而且需要进行大量安全性能测试,才能最终确认配方是否合理,可见优化负极材料配方的开发过程效率偏低。
基于前述分析,申请人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其能够快速高效地优化石墨材料的相关性质,使用这种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其负极能够承受更多的热积累,降低电池发生热异常的最大温度、提高电池发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延长电池到达热失控状态的突变时间,从而减少电池热失控的发生,进而使锂电池可以在大倍率充放电环境、较高环境温度下工作,由此可同时优化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工作环境的普适性。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和有机相变材料,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所述石墨、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6≤m3:(m1+m2)≤10,且(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其中,所述m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3为所述石墨的质量,所述T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T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低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
其中,6≤m3:(m1+m2)≤10包括该比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m3:(m1+m2)为6、6.5、7、7.5、8、8.5、9、9.5或10。(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包括该比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m1:m2)/(T2-T1) 为0.025、0.028、0.030、0.032或0.035,或者为0.05、0.051、0.052、0.053、0.054或0.055。
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材料,通过探索出石墨、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质量与第一相变材料平均熔点、第二相变材料平均熔点之间的关系,能够快速高效地确定负极材料中石墨与有机相变材料的种类选择与配比组成,并将这种配方的负极材料与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最大温度以及突变时间等关联起来,从而确保快速有效的开发出能够安全性能更高的负极材料,进而通过安全性能的提高而使电池可具备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广泛的普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石墨与有机相变材料的质量比关系需要满足6≤m3:(m1+m2)≤10,在此配比范围内时,石墨与上述两种有机相变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能够较好的共同发挥协同作用,既能通过石墨满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又能通过有机相变材料在电池内部温度升高时吸收潜热发生相变,从而避免电池内部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延长温升时间等。当m3:(m1+m2)小于6时,负极材料中有机相变材料的用量偏高、石墨的用量偏低,会对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当m3:(m1+m2)大于10时,负极材料中石墨的用量偏高、有机相变材料的用量偏低,有机相变材料并不能很好地吸收电池内部升温时的潜热,对整个负极材料的安全性能提高并不明显。
但仅满足上述条件还不足以准确、高效地优化电池的安全性能——延长电池达到热失控临界点的时间、降低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以及提高电池热异常的突变温度。发明人经过探索发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与平均熔点之间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关系式(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且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低于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才能够使得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与石墨之间能够较好地在电池不同的发热阶段中发挥协同作用:利用石墨来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利用熔点范围较低的第一相变材料在电池自发热阶段中吸收潜热并从固态转化为液态,延长电池从自发热到达热失控临界点的时间;利用熔点范围较高的第二相变材料在电池处于高温阶段中吸收潜热并从固态转化为液态,从而降低电池在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
简单来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探索出上述石墨、第一相变材料、第二相变材料之间的特定关系式,能够快速高效的探索出相应的石墨与有机相变材料配方,并将该配方与锂电池的热失控临界温度、到达热失控状态的时间等参数关联起来,使其可满足延长电池到达热失控临界状态的时间、提高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降低电池热异常的最大温度的目的,进而优化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提升电池热管理能力,更好地符合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BMS)的安全设计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BMS电池管理系统也叫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该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对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和响应时间均有具体要求。在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框架下设计电池时,需要限制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最大温度和到达热失控的突变时间等指标来适配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测指标要求。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优化负极材料,限定满足特定关系式的石墨、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以优化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最大温度和突变时间等热失控指标,使其更好地满足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控指标,降低开发负极材料的成本、提升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效率。
另外,锂电池的热失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池内部自发热阶段,在此阶段中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会到时SEI膜分解、破坏,电池的负极与溶剂、粘结剂等反应,电解质也会进行分解,持续放热;第二阶段是电池鼓包阶段,在此阶段中电池的正极材料会分解释放热量和气体;第三阶段是电池热失控阶段,在此阶段中正极发生反应产生的氧气会与电解液剧烈反应,并进一步使电池发生热失控,甚至出现爆炸失效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通过石墨满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重点探索了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与熔点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混合形成的有机相变材料的温度变化特点与电池热失控过程的温度变化特点相匹配,以优化电池的安全性能。
具体是,当第一相变材料与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比和第二相变材料第一相变材料平均熔点之差的比值范围控制在0.025~0.035或者0.05~0.055之内时,才能够确保这两种复合相变材料在不同发热阶段中的协同控热作用更为有效。在上述比值范围内时,若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差值范围较大,则第一相变材料的占比更高、第二相变材料的占比更低。上述熔点差值和复合有机相变材料质量比的特点虽然使得两种有机相变材料更倾向于各自的相转变行为,但由于第一相变材料的占比高,其能够在电池自发热阶段中更充分的吸收潜热,延长突变时间,而在电池热失控阶段,占比少的第二相变材料则也能够适当降低热异常的最大温度,使整个电池的热控制达到平衡。若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差值范围较小,则第一相变材料的占比更低、第二相变材料的占比更高。上述熔点差值和复合有机相变材料质量比的特点使得两种有机相变材料的相转变过程更具有均一性,在自发热和热失控全阶段更好的发挥控热作用,且由于第一相变材料的占比较低、第二相变材料的占比更高,可在热失控阶段更集中地吸收产热,降低热异常的最大温度,大大减少爆炸性危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可以是锂电池。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有机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有机物质,具体是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潜热的一类有机物质。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不具有固定熔点,而是具有熔点范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为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上限值与熔点范围下限值之和除以2后得到的均值,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也是这样的计算方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相变材料为石蜡,石蜡的熔点范围是58℃~62℃,石蜡的平均熔点为60℃。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相变材料为硬脂酸、蜡酸或聚乙烯蜡。其中时,硬脂酸的熔点范围是67℃~72℃,硬脂酸的平均熔点为69.5℃。蜡酸的熔点范围是84℃~89℃,蜡酸的平均熔点为86.5℃。聚乙烯蜡的熔点范围是90℃~120℃,蜡酸的平均熔点为105℃。
石蜡的熔点范围比硬脂酸、蜡酸、聚乙烯蜡都低,将石蜡作为第一相变材料,硬脂酸、蜡酸或聚乙烯蜡作为第二相变材料,能够更好地利用两种不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特点去匹配电池在不同阶段的发热温度变化趋势,协同在电池温度较低的自发热阶段和电池温度较高的热失控阶段发挥作用、吸收潜热,达到提高热失控的临界温度、延长电池到达热失控状态的时间、降低热异常的最大温度等目的。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石墨优选采用可通过商业购买获得的常规亲油性石墨,例如可商业购买的亲油性天然石墨或者人造石墨。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然石墨无需经过插层、水洗、干燥或高温膨化等处理成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结构。上述石墨由于可通过商业购买获得,为量产化产品,故具有材料易获取、成本低廉等优点。不仅如此,由于上述石墨具有亲油性,故其能够与第一相变材料、第二相变材料直接混合形成均一材料,方便负极材料的生产制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90℃~120℃,m3:(m1+m2)=8:1,m1:m2=6:4或者m1:m2=7:3。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石蜡作为第一相变材料、聚乙烯蜡作为第二相变材料,并且m3:(m1+m2)=8:1,m1:m2=6:4或者7:3。当石墨与石蜡、聚乙烯蜡的质量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所得到的配方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具体地,负极材料包括上述配比组合的石墨、石蜡和聚乙烯蜡时,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所需要的时间t大于等于16000秒,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82℃,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13℃,从而有效提高负极材料对于电池热量积累的能力,缓解热失控的影响,提高电池安全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84℃~89℃,m3:(m1+m2)=8:1, m1:m2=4:6。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石蜡作为第一相变材料、蜡酸作为第二相变材料,并且m3:(m1+m2)=8:1,m1:m2= 4:6。当石墨与石蜡、蜡酸的质量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所得到的配方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具体地,负极材料包括上述配比组合的石墨、石蜡和蜡酸时,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所需要的时间t大于等于11000秒,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当负极材料中的石墨和有机相变材料按照上述配比组成时,其既能够延长锂电池达到热失控状态所需时间t,也能够提高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还能够有效降低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改善电池热失控现象的同时,降低因热失控(乃至爆炸)发生时的危害性。其中,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越高,电池进入到热失控状态的时间越长,表示电池越不容易出现热失控情况;热异常的最大温度Tmax越低,表示电池发生热异常的严重程度越低,也可理解为,一旦发生热失控乃至爆炸,最大温度Tmax越低,电池对外界环境或者用户造成的损害程度也越低。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材料还包括导电剂、增稠剂和粘结剂,在所述负极材料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石墨、所述导电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粘结剂、所述有机相变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6~10):(0.1~0.3):(0.1~0.3):(0.1~0.3):1。
除了石墨和有机相变材料,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材料还包括特定用量配比的导电剂、增稠剂和粘结剂,通过导电剂与石墨材料的配合进一步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能力,并通过增稠剂和粘结剂一方面调节得到合适流动性的负极材料的浆料,以更便于锂电池负极极片的制作,另一方面提高负极材料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的粘结能力。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极片,该负极极片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材料。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该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按照重量份数计,将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有机相变材料按照重量份数比为(6~10):(0.1~0.3):(0.1~0.3):(0.1~0.3):1的比例混合,加入溶剂后搅拌混合得到负极浆料,其中,所述石墨、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6≤m3:(m1+m2)≤10,且(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其中,所述m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3为所述石墨的质量,所述T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T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低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
涂覆:将所述负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烘干;
后处理得到所述负极极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中,混合的步骤具体是将上述的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有机相变材料按照重量份数比混合后,加入溶剂去离子水,在真空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负极浆料;涂覆的步骤具体是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负极集流体铜箔上,涂覆后在80℃~90℃下烘干;后处理的步骤具体是对烘干后的涂覆有负极浆料的负极集流体进行冷压、切边、裁片、分条,再在110℃真空条件下干燥4小时,得到上述负极极片。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材料制备负极极片时,只需要将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有机相变材料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比加入溶剂后直接混合搅拌即可得到负极浆料,并将负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经过烘干后在进行后处理,即可得到负极极片。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需要对石墨与有机相变材料的混合方式进行如制备插层复合物等特殊处理,只需要将负极材料直接混合即可形成负极浆料,并进一步涂覆烘干即可形成可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的负极极片,制备方法简单、无需特殊操作,适用于负极极片的工业化量产。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该锂电池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负极材料,和/或,该锂电池包括如上述第三个方面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负极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11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其中,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11000秒包括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约为11000秒、12000秒、12500秒、15000秒、16000秒、18000秒、20000秒、22000秒或25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包括该温度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为72℃、75℃、78℃、80℃、82℃、85℃、88℃、89℃、90℃或9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包括该温度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为270℃、250℃、240℃、230℃、220℃、210℃、200℃、190℃、180℃或者17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锂电池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90℃~120℃,m3:(m1+m2)=8:1,m1:m2=6:4或者m1:m2=7:3,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或者等于16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8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13℃。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锂电池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84℃~89℃,m3:(m1+m2)=8:1, m1:m2=4:6,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或者11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极片,该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铜箔以及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以重量份数计,负极材料包括8份石墨、0.2份导电剂SP、0.2份粘结剂丁苯橡胶、0.2分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和1份有机相变材料。其中,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石蜡和第二相变材料聚乙烯蜡,石蜡的熔点范围是58℃~62℃,石蜡的平均熔点为60℃,聚乙烯蜡的熔点范围是90℃~120℃,蜡酸的平均熔点为105℃。
本实施例中,石墨、石蜡和聚乙烯蜡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m3:(m1+m2)=8:1,且m1:m2=6:4, (m1:m2)/(T2-T1)=0.033。其中,m1为第一相变材料的质量,m2为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m3为石墨的质量,T1为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T2为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
本实施例的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按照上述重量份数计,将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有机相变材料直接混合,加入溶剂去离子水后,在真空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负极浆料;
涂覆: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负极集流体铜箔上,涂覆后在80℃~90℃下烘干;
后处理:对烘干后的涂覆有负极浆料的负极集流体进行冷压、切边、裁片、分条,再在110℃真空条件下干燥4小时,得到本实施例的负极极片。
实施例2至5、以及对比例1至19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配方组成,具体参见表1。
下面对负极材料的性能测试进行说明
制备正极极片:将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导电剂乙炔黑SP、粘结剂聚偏氟乙烯混合,三者混合的重量比为97:2:1。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在真空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正极集流体铝箔上,随后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切边、裁片、分条,之后在85℃真空条件下干燥4h,得到正极极片。
制备电解液:将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按照体积比1:1进行混合,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接着将充分干燥的锂盐NaPF6按照1mol/L的比例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配制成电解液。
制备锂电池: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制,然后采用打孔器分别截取Φ15mm的正极圆片、Φ18mm的负极圆片;将正极圆片、负极圆片放入充满氩气保护气氛的手套箱中进行电池组装,将正极圆片、负极圆片、聚乙烯隔膜一起组装形成电芯,然后注入电解液,最后制得锂电池。
如下表1所示为使用本申请实施例1至21、对比例1至16的负极极片制备的电池中,负极材料的相关配方组成。
表1 负极材料的相关配方组成
性能测试
(1)热失控行为测试:使用加速量热仪(ARC),仪器灵敏度为0.02℃/min,温度范围为40~300℃,采用“加热-等待-搜寻”的工作模式,当温升速率dT/dt<0.02℃/min,系统加热升温5℃,当温升速率dT/dt≥0.02℃/min, 系统进入绝热环境,并监测电池表面温度。
(2)膜片测试:使用万分尺测量膜片厚度。使用交流内阻仪测试电池内阻。
(3)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在25±2℃条件下使用恒定电流(1C)充电模式将电芯充电至100%SOC(以磷酸铁锂体系为例,充电至3.65V定义为100%SOC),然后以1C放电至电芯电压为2.5V,再以3C充电至100%SOC后,以3C倍率放电至电芯电压为2.5V,测试电池以3C放电容量占3C充电容量的百分比,记为3C倍率性能。电压范围为2.5 V~3.65V。充电电流可以根据电芯的标称容量计算,也可以按照电池行业中通识的常规计算方法获得(例如,电芯容量为280Ah产品的1C充电电流为280A)。
安全性能通过穿钉测试检测,方法为在25±2℃条件下,使用φ5 mm的不锈钢钢针(针尖角度30°~60°),以25 mm/s的速度贯穿电池中心位置处,并监控电芯表面温度的变化。
上述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测试结果
下面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比较实施例1至5、以及对比例1~19的实验结果可知,本申请实施例负极材料确实能够在保持较低内阻、良好的大倍率放电性能的同时,控制降低电芯表面温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其中,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16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添加有机相变材料之后,比对比例16没有添加有机相变材料的负极材料,能够明显降低电芯表面的温升程度,延长到达热失控临近温度的时间t、提高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以及降低热异常的最大温度Tmax,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其中,比较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7至19可以看出,虽然对比例17至19分别加入单一种类的有机相变材料也能够在电池发热过程中吸收一定潜热,但是当石墨占比偏低、单一有机相变材料占比偏高时,电池在3C倍率下的放电性能不足80%,电化学性能受到一定影响。当石墨占比逐渐增加、单一有机相变材料占比逐渐减少时,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提升,但电芯表面的温升更高,可见石墨与单一有机相变材料的配方很难满足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同时优化。然而,本申请实施例的石墨、第一相变材料、第二相变材料在满足特定关系式的前提下,所得到的配方能够很好地控制电芯表面的温升程度,既能够有效延长电池到达热失控状态的时间,又能提高热失控的临界温度、还能有效降低热异常的最大温度,与此同时电池在3C大倍率条件下的放电性能超过80%以上,表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探索出石墨、第一相变材料、第二相变材料之间的特定质量与熔点范围关系,其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热管理能力,降低热失控乃至发生爆炸时的危害性。
其中,比较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至15可以看出,虽然对比例1至15通过加入两种有机相变材料作为复合材料后,能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芯表面温升,但其很难使热失控临界温度的时间t、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热异常的最大温度Tmax均利于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兼顾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说明对于热失控的控制效果不如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由此可见,不同熔点特性、不同质量占比的有机相变材料对于负极材料的发热情况变化影响较为敏感,并非第一相变材料越多越好,也并非第二相变材料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将二者的熔点特性与质量占比限定在特定比例关系式内,才能有效优化电池的安全性能——延长电池到达热失控临界温度的时间、以延长电池到达热失控状态的时间,提高电池到达热失控状态的临界温度、以拔高电池达到热失控状态的难度、使电池更不容易出现热失控,降低电池处于热异常状态的最大温度、以减低因热失控个甚至爆炸而带来的危害严重程度。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和有机相变材料,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所述石墨、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6≤m3:(m1+m2)≤10,且(m1:m2)/(T2-T1)的比值范围是0.025~0.035或者0.05~0.055,其中,所述m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质量,所述m3为所述石墨的质量,所述T1为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T2为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平均熔点,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低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为亲油性天然石墨或亲油性人造石墨;和/或,
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为石蜡;和/或,
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硬脂酸、蜡酸或聚乙烯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90℃~120℃,m3:(m1+m2)=8:1,m1:m2=6:4或者m1:m2=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84℃~89℃,m3:(m1+m2)=8:1,m1:m2=4: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还包括导电剂、增稠剂和粘结剂,在所述负极材料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石墨、所述导电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粘结剂、所述有机相变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6~10):(0.1~0.3):(0.1~0.3):(0.1~0.3):1。
6.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
7.一种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通过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制得,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按照重量份数计,将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有机相变材料按照重量份数比为(6~10):(0.1~0.3):(0.1~0.3):(0.1~0.3):1的比例混合,加入溶剂后搅拌混合得到负极浆料;
涂覆:将所述负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烘干;
后处理得到所述负极极片。
8.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或者所述锂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极片,或者所述锂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负极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11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90℃~120℃,m3:(m1+m2)=8:1,m1:m2=6:4或者m1:m2=7:3 ,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或者等于16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8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13℃;或,
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8℃~62℃,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84℃~89℃,m3:(m1+m2)=8:1,m1:m2=4:6,所述锂电池从自发热阶段到热失控过程的时间t大于或者11000秒,所述锂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温度TTR大于或者等于72℃,所述锂电池热异常过程中的最大温度Tmax小于或者等于270℃。
CN202311032787.5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Active CN116759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2787.5A CN116759574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2787.5A CN116759574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9574A true CN116759574A (zh) 2023-09-15
CN116759574B CN116759574B (zh) 2024-01-26

Family

ID=8795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2787.5A Active CN116759574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957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09735A (ko) * 2010-07-21 2012-02-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
CN106856236A (zh) * 2017-01-11 2017-06-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US20190252742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Jie Liu Battery heat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0247018A (zh) * 2019-06-28 2019-09-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CN110911688A (zh) * 2019-12-16 2020-03-24 成都爱敏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7992A (zh) * 2020-07-31 2020-10-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变蓄冷装置
US20210083288A1 (en) * 2018-03-28 2021-03-18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production method for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lurry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216648357U (zh) * 2021-10-20 2022-05-31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改善热滥用失效的电芯极片结构及电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09735A (ko) * 2010-07-21 2012-02-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
CN106856236A (zh) * 2017-01-11 2017-06-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US20190252742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Jie Liu Battery heat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210083288A1 (en) * 2018-03-28 2021-03-18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production method for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lurry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10247018A (zh) * 2019-06-28 2019-09-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CN110911688A (zh) * 2019-12-16 2020-03-24 成都爱敏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7992A (zh) * 2020-07-31 2020-10-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变蓄冷装置
CN216648357U (zh) * 2021-10-20 2022-05-31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改善热滥用失效的电芯极片结构及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丹;贾宏艺;张虎;: "蜡类新材料在电气领域的应用", 石化技术, no. 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9574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2156B (zh) 一种固态电池用的硅碳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9592B (zh) 一种钛酸锂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及钛酸锂电池
CN10581089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944941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以及含该材料的全固态电池
US20180366720A1 (en)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10600696A (zh) 一种快充式长循环、低温放电容量高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392866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82209B (zh) 一种用于液态和半液态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
CN104409698B (zh) 一种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824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46410B (zh) 负极活性材料及电池
CN105633454A (zh) 一种3c数码用高电压、宽温幅聚合物锂电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82258B (zh) 一种介质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2120B (zh) 一种固态锂电池的合成及一种石墨复合负极片和磷酸铁锂复合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9962231B (zh) 金属箔材用作镧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和镧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269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773A (zh) 一种用于一次电池的正极极片和一次电池
CN108470939A (zh) 一种大倍率耐高温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499313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S/Ni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Effects of 3-fluoroanisol as an electrolyte additive on enhancing the overcharge enduranc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8183229B (zh) 一种固态电池用的铝锂合金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09494348A (zh) 负极极片及二次电池
JP2005158623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CN204885286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金属锂负极
CN116344915A (zh) 一种高温快充型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