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7428A -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7428A
CN116757428A CN202310771223.7A CN202310771223A CN116757428A CN 116757428 A CN116757428 A CN 116757428A CN 202310771223 A CN202310771223 A CN 202310771223A CN 116757428 A CN116757428 A CN 116757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ask
matching result
attribute data
tas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12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雪研
柳子强
赵艺龙
孙德强
马健宇
郭晋儒
崔健伟
郑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7712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7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7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7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线下人工编排任务的方式进行试验任务处理导致任务处理效率低、精确度差、试验资源浪费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新能源车型进行整车试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试验任务的编排是整车试验的关键环节,试验任务的编排结果直接影响着整车试验结果的好坏,进而也对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安全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线下人工编排任务的方式对试验任务进行编排并进行整车试验,由此导致编排与试验过程效率低、编排结果的精确度差,并且,还容易造成大量的试验资源浪费。
由上分析可知,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通过线下人工编排任务的方式进行试验任务处理导致任务处理效率低、精确度差、试验资源浪费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线下人工编排任务的方式进行试验任务处理导致任务处理效率低、精确度差、试验资源浪费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包括:
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可选地,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多组第一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的任务属性,多组第二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台架的台架属性;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利用第二匹配结果和第三匹配结果,确定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一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指标需求数据、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二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和当前任务完成时间。
可选地,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一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一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台架性能指标数据与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
可选地,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以及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当前任务完成时间,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其中,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二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二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能够在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任务时限之前完成对应的试验任务的试验台架。
可选地,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根据编排决策信息确定第一调整信息和第二调整信息,其中,第一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对应的属性修改信息,第二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的当前任务之间的次序调整信息;利用第一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利用第二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匹配结果中存在至少一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为空,利用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调整更新,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属性匹配,更新第一匹配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对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修正模块,用于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生成模块,用于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多组第一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的任务属性,多组第二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台架的台架属性;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利用第二匹配结果和第三匹配结果,确定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一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指标需求数据、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二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和当前任务完成时间。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一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一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台架性能指标数据与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以及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当前任务完成时间,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其中,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二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二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能够在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任务时限之前完成对应的试验任务的试验台架。
可选地,上述修正模块还用于: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根据编排决策信息确定第一调整信息和第二调整信息,其中,第一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对应的属性修改信息,第二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的当前任务之间的次序调整信息;利用第一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利用第二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匹配结果中存在至少一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为空,利用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调整更新,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属性匹配,更新第一匹配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车载存储器和车载处理器,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的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再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最后,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容易理解,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对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并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再利用修正结果生成编排结果,达到了提升试验任务与试验台架的匹配度、减小试验资源浪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编排试验任务的效率和编排结果的精准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线下人工编排任务的方式进行试验任务处理导致任务处理效率低、精确度差、试验资源浪费多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的车辆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编排试验任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的车辆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车辆终端10(或与车辆具有通信关联的移动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设备110、输入/输出设备108(即I/O设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可以作为计算机总线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图中未示出)、网络接口(图中未示出)、电源(图中未示出)和/或相机(图中未示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车辆终端1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车辆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车辆终端1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车辆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车辆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以至少包括如下实施步骤,即可以是步骤S21至步骤S23所实现的技术方案。
步骤S21,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
步骤S22,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
步骤S23,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4提供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整车试验可以是对整辆汽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和评估的过程,还可以了解到的是,整车试验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动力性能测,如加速性能、制动性能、爬坡性能等测试,可以用于评估汽车的动力输出和驾驶性能;燃油经济性测试,可以通过测量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和行驶里程,用于评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操控性能测试,如转向性能、稳定性、悬挂系统的响应等测试,可以用于评估汽车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噪音和振动测试,可以通过测量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噪音和振动水平,用于评估汽车的舒适性和噪音控制效果;安全性能测试,如碰撞测试、侧翻测试、安全气囊的触发测试等测试,可以用于评估汽车在事故发生时的安全性能。
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4提供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多个试验任务可以对整车进行功能、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用于验证整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确保整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上述试验台架可以用于对整车进行多种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功率性能测试、悬挂系统测试、制动系统测试、车辆稳定性测试,以对整车的多个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还可以了解到的是,试验台架可以是模拟和重现整车运行工况的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
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4提供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试验台架的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信息标识(如车辆型号、车辆识别号、发动机号)、试验项目标识(如试验项目的名称、试验标准、试验方法)、测试设备标识(如测试设备的型号、序列号、生产厂家)、测试参数标识(如车速、转速、油耗、排放)、数据记录标识(如数据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记录人员)、安全警示标识(如试验台架的安全警示标志、紧急停车按钮、灭火器)、试验结果标识(如试验分析结果、试验评价结果、试验报告)。
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4提供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试验决策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启动信号,可以用于启动整车试验,开始记录数据;停止信号,可以用于停止整车试验,结束数据记录;加速信号,可以用于控制整车的加速过程;刹车信号,可以用于控制整车的制动过程;转向信号,可以用于控制整车的转向过程;道路激励信号,可以用于模拟不同道路条件下的整车行驶;载荷信号,可以用于模拟整车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工作状态;环境条件信号,可以用于模拟整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如温度、湿度、海拔)。上述任务处理顺序可以是基于编排任务的重要程度确定的在整车试验过程中对编排任务进行处理的顺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再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最后,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容易理解,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对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并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再利用修正结果生成编排结果,达到了提升试验任务与试验台架的匹配度、减小试验资源浪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编排试验任务的效率和编排结果的精准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线下人工编排任务的方式进行试验任务处理导致任务处理效率低、精确度差、试验资源浪费多技术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1中,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
步骤S211,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多组第一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的任务属性,多组第二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台架的台架属性;
步骤S212,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
步骤S213,利用第二匹配结果和第三匹配结果,确定第一匹配结果。
其中,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一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指标需求数据、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二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和当前任务完成时间。
上述步骤S211至步骤S213提供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务所需的最大转速、任务所需的最大转矩、任务是否需要环境仓。上述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台架编号、台架最大转速、台架最大转矩、台架是否有环境仓、台架当前任务、台架当前任务完成时间。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试验任务的任务属性还可以包括任务编号、任务负责人。前述台架当前任务可以是台架当前正在进行的试验任务,后续的试验任务需要在当前试验任务完成后继续进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11中,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
步骤S2111,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一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一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台架性能指标数据与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
以下结合图3对上述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编排试验任务的过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假设试验室管理系统中包括试验台架A、试验台架B、试验台架C,以及,由任务负责人a1负责试验任务a、任务负责人b1负责试验任务b、任务负责人c1负责试验任务c,在编排试验任务之前,发起决策申请,并输入任务属性。
依然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从试验室管理系统中获取各个试验台架的目前任务、固有属性等数据,对试验台架的固有属性和试验台架的目前任务进行确认可以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台架编号 A B C
最大转速 1000 5000 10000
最大转矩 50 30 100
是否有环境仓
当前任务 项目D的试验d 项目E的试验e
当前任务完成时间 3天后 10天后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12中,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包括:
步骤S2121,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以及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当前任务完成时间,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其中,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二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二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能够在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任务时限之前完成对应的试验任务的试验台架。
依然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由任务负责人新建试验任务并填写该试验任务所需的台架指标、能力、试验类型等信息,上述试验任务a、试验任务b、试验任务c对应的试验任务属性可以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任务编号 a b c
任务负责人 a1 b1 c1
任务所需最大转速 4000 500 8000
任务所需最大转矩 20 40 60
是否有环境仓
试验所需周期 3天 5天 5天
试验完成时间节点 8天内 5天内 5天内
依然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对试验任务属性和试验台架属性进行匹配确认,也即,将上述表1和上述表2的信息进行匹配,包括但不限于图3所示的:判断是否有满足当前试验任务需求的试验台架,当存在满足当前试验任务需求的试验台架时,判断是否满足试验任务所需的试验周期,当未存在满足当前试验任务需求的试验台架时,修改试验条件,从而重新进行匹配与判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2中,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
步骤S221,根据编排决策信息确定第一调整信息和第二调整信息,其中,第一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对应的属性修改信息,第二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的当前任务之间的次序调整信息;
步骤S222,利用第一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更新;
步骤S223,利用第二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更新;
步骤S224,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依然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当存在满足任务需求的台架时,可以向任务负责人返回满足任务需求的台架列表;当未存在满足试验需求的试验台架时,反馈无资源可用信息,并利用第一调整信息对第一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可以是自动减掉第一属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具体地,例如,更新前的第一属性的数据包括:任务所需最大转速、任务所需最大转矩、是否需要环境仓、试验所需周期、试验完成时间节点,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可以包括:任务所需最大转速、任务所需最大转矩、试验所需周期、试验完成时间节点。以及,利用第二调整信息对第二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具体地,例如,更新前的第二属性数据包括:台架编号、台架最大转速、台架最大转矩、台架是否有环境仓、台架当前任务、台架当前任务完成时间,更新后的第二属性数据可以包括:台架编号、台架当前任务、台架当前任务完成时间、台架最大转速、台架最大转矩、台架是否有环境仓。
依然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具体地,例如,调整第一匹配结果中与试验任务匹配的试验台架的顺序,得到更新后的匹配结果(第二匹配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24,响应于第一匹配结果中存在至少一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为空,利用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调整更新,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属性匹配,更新第一匹配结果。
上述步骤S24提供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可以用于确定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各个数据的优先级,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属性数据、减少属性数据、调整已有属性数据的顺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未满足试验任务所需的试验周期时,重新发起决策申请,当满足试验任务所需的试验周期时,生成编排结果并完成试验任务编排过程。
依然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匹配结果可以包括:试验任务a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为试验台架B并且试验完成时间为7天后;未存在满足试验任务b的试验需求的试验台架;试验任务c未存在满足试验需求的试验台架。进一步地,去除第一属性数据中的环境仓信息并更新第一属性数据,再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结果包括:试验任务a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为试验台架B并且试验完成时间为7天后;试验任务b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为试验台架A并且试验完成时间为6天后;未存在满足试验任务c的试验需求的试验台架。
依然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任务负责人发起可以发起如下述表3所示的需求:
表3
依然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在对任务负责人a1和任务负责人b1的任务编排完毕之后,发起基于任务负责人c1的任务编排决策,并将该决策发送至任务决策人,当决策人同意该任务编排决策时,在试验任务管理系统中将试验任务e替换为试验任务c,并且,在完成试验任务c之后自动完成试验任务e。从而,生成编排结果可以如下述表4所示:
表4
台架编号 A B C
当前任务 a d c
后续任务 b e
本发明提供的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1)在试验任务编排过程中,基于属性数据进行匹配与判断,从而能够及时修正、调整试验任务编排过程,提高编排结果的准确度与编排效率,以及,减少试验资源的浪费;
(2)不仅基于试验任务的任务周期进行判断,还增加了试验任务的准备时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编排结果的准确度;
(3)任务负责人可以在试验任务管理系统中发起申请决策,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决策人的权限,进而进一步提高试验任务的编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属于“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401,用于对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
修正模块402,用于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
生成模块403,用于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401还用于: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多组第一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的任务属性,多组第二属性数据用于确定多个试验台架的台架属性;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利用第二匹配结果和第三匹配结果,确定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401还用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一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指标需求数据、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二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和当前任务完成时间。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401还用于: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第二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一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一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台架性能指标数据与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
可选地,上述匹配模块401还用于: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以及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当前任务完成时间,对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其中,第三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二试验台架的标识,第二试验台架为多个试验台架中能够在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任务时限之前完成对应的试验任务的试验台架。
可选地,上述修正模块402还用于: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根据编排决策信息确定第一调整信息和第二调整信息,其中,第一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对应的属性修改信息,第二调整信息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的当前任务之间的次序调整信息;利用第一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利用第二调整信息对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4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更新模块404,用于响应于第一匹配结果中存在至少一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为空,利用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对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调整更新,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属性匹配,更新第一匹配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步骤S1,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
步骤S2,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
步骤S3,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车载存储器和车载处理器,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的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载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目标台架标识为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
步骤S2,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
步骤S3,利用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编排结果用于确定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整车试验中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所述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所述目标台架标识为所述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所述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
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
利用所述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编排结果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
基于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试验任务的任务属性,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试验台架的台架属性;
基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
利用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和所述第三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匹配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一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指标需求数据、任务耗时和任务时限,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每组第二属性数据包括: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和当前任务完成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所述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和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所述台架性能指标数据,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性能匹配,得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所述多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一试验台架标识为所述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一试验台架的标识,所述第一试验台架为所述多个试验台架中所述台架性能指标数据与所述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所述台架指标需求数据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所述第三匹配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中的所述任务耗时和所述任务时限以及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中的所述当前任务完成时间,对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进行时间匹配,得到所述第三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三匹配结果包括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所述多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中的每组第二试验台架标识为所述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第二试验台架的标识,所述第二试验台架为所述多个试验台架中能够在所述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所述任务时限之前完成对应的试验任务的试验台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编排决策信息对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编排决策信息确定第一调整信息和第二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对应的属性修改信息,所述第二调整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和所述多个试验台架的当前任务之间的次序调整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对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更新;
利用所述第二调整信息对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更新;
基于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对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中存在至少一个试验任务对应的所述目标台架标识为空,利用预设属性调整规则对所述多组第一属性数据进行调整更新,利用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多组第二属性数据进行属性匹配,更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
8.一种编排试验任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对待处理的多个试验任务和多个试验台架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所述多个试验任务中每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台架标识,所述目标台架标识为所述多个试验台架中与所述每个试验任务匹配成功的试验台架的标识;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编排决策信息对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排决策信息由实时监测的试验决策信号确定;
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匹配结果生成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编排结果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试验任务对应的目标试验台架和任务处理顺序。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存储器和车载处理器,所述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的所述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
CN202310771223.7A 2023-06-27 2023-06-27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757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1223.7A CN116757428A (zh) 2023-06-27 2023-06-27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1223.7A CN116757428A (zh) 2023-06-27 2023-06-27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7428A true CN116757428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1223.7A Pending CN116757428A (zh) 2023-06-27 2023-06-27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74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0261B (zh) 一种用于车联网性能测试的hil测试方法
CN105573296A (zh) 基于硬件在环的汽车诊断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427333A (zh) 车联网服务平台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976074A (zh) 一种车辆健康参数的生成、展现方法以及装置
CN110545220B (zh) 汽车诊断协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13132A (zh) 一种uds诊断接口软件生成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724812A (zh) 车辆故障预警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09885037B (zh) 一种车辆诊断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08518B (zh) 数据生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4489766A (zh) 一种校验车载控制器版本信息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5016428A (zh) 一种应用于特种车辆的立体化多级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4326672A (zh) Ecu模拟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91035B (zh) 一种对数据进行切片的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13752887B (zh)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757428A (zh) 编排试验任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220121932A (ko) 차량 배터리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3011852A (zh) 车辆保养提醒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97765A (zh) 直流变换器外特性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
CN116448158A (zh) 车辆中组合仪表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5359585A (zh) 车辆提前排查故障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434411A (zh) Tias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134186A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3269908A (zh) 电动汽车的整车数据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12509176A (zh) 基于车辆数据的故障报修方法及装置
CN11075174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