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9830A -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9830A
CN116739830A CN202311021904.8A CN202311021904A CN116739830A CN 116739830 A CN116739830 A CN 116739830A CN 202311021904 A CN202311021904 A CN 202311021904A CN 116739830 A CN116739830 A CN 116739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workstation
acquiring
current
power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19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超宝
覃超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liand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lian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liand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lian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19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9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9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9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工作站电源检测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当发生停电状况时,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获取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基于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获取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若未超过,则获取外设断连指令;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具有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作站是以个人计算环境和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为基础,其性能高于微型计算机的一类多功能计算机。为了方便使用,工作站通常也会外接许多外设,进而方便对工作站功能的扩展,使工作站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为了防止工作站因为突然断电而导致工作进度的丢失,通常会为工作站配置备用供电电源,从而使工作站能够在停电的同时能够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未完成的工作进度进行完善。
但是由于备用供电电源的供电时长通常较短,且对于备用供电电源的电量管理不到位,经常会由于供电电源耗电过快导致不能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包括:
当发生停电状况时,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
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
基于所述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
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判断所述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所述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若未超过,则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能够判断供电电源当前的耗电速度是否过快,如果未超过,证明耗电过快供不应求,所以此时需要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所以此时获取外设断连指令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外部设备对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方式;
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无线连接时,则获取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
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外部副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时,则获取有线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作为有线设备;
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所述有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外部设备进行断开连接,能够更好的保证外部设备能够工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更好的对电源进行管理。
作为优选,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还包括:
判断进行有线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是否存在无线连接的连接方式;
若存在,则获取切换指令以将相应的所述外部设备从所述有线连接切换为所述无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有线连接切换为无线连接,能够尽可能节约供电电源电能的同时,使外部设备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再次获取所述工作站的耗电速度,作为复测耗电速度;
判断所述复测耗电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需求耗电速度;
若未超过,则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实时耗电速度;
当所述实时耗电速度超过所述需求耗电速度时,获取当前时间值;
基于所述当前时间值获取所述工作站的运行程序,作为禁止程序;
获取停止指令以停止运行所述禁止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外部设备与工作站断开连接之后,当复测耗电速度未超过需求耗电速度,且实时耗电速度超过需求耗电速度时,自动控制禁止程序停止运行,能够进一步控制电源的耗电速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温度值;
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散热扇的当前转速值;
获取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预设转速值;
判断所述当前转速值与所述预设转速值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当前转速值与预设转速值是否匹配,如若不匹配证明存在温度异常,此时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对工作站的供电电源进行检查,尽可能保证电源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转速值大于所述预设转速值,则获取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
若所述当前转速值小于所述预设转速值,则获取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包括所述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和所述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当前转速值与预设转速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温度获取异常或者散热扇转速异常,从而获取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或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能够进一步确定温度报警提示信息报警的具体故障,进而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在所述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热成像图像;
基于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所述供电电源是否存在异常发热区域;
若存在所述异常发热区域,则获取电源异常提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供电电源是否存在异常发热区域,能够确定供电电源是否发生故障,同时能够确定供电电源发生异常的位置,较为方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系统,包括:
电量获取模块,当发生停电状况时,用于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
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
第一时长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
第二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所述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指令获取模块,若所述当前供电时长未超过所述当前需求供电时长,用于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能够判断供电电源当前的耗电速度是否过快,如果未超过,证明耗电过快供不应求,所以此时需要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所以此时获取外设断连指令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外部设备对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器能够对信息进行调取并发出控制指令,保证程序的有序执行并实现上述方案的效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装入任一计算机后,任一计算机就能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能够判断供电电源当前的耗电速度是否过快,如果未超过,证明耗电过快供不应求,所以此时需要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所以此时获取外设断连指令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外部设备对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2.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外部设备进行断开连接,能够更好的保证外部设备能够工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更好的对电源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至步骤S16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至步骤S22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1至步骤S36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1至步骤S45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1至步骤S52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1至步骤S63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量获取模块;2、速度获取模块;3、第一时长获取模块;4、第二时长获取模块;5、时长判断模块;6、指令获取模块;7、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
参照图1,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包括:
S1.当发生停电状况时,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
当系统检测到发生停电状况时,此时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获取方式可以通过现有的电量检测装置检测,供电电源可以是不间断电源或者其他备用电源等。
S2.获取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
同样可以根据现有的电量检测装置对当前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可以通过预测的方法,例如在工作站当前的工作状态下,检测供电电源在预设时长内的耗电量,然后用耗电量除以预设时长获取的值即为当前耗电速度,当然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S3.基于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
也就是用当前剩余电量除以当前耗电速度,获取的值即为当前供电时长,也就是供电电源能够为工作站供电的持续时长。
S4.获取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当前需求供电时长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录入的方式,也可以是获取工作站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预测程序执行完成需要的时长,即为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S5.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也就是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能够满足当前需求供电时长的要求,如果当前供电时长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证明供电电源电量足够,如果未超过,也就是当前供电时长小于或等于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证明供电电源电量不足。
S6.若未超过,则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如果当前供电时长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此时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如果当前供电时长未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此时为了降低电量的消耗,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S7.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根据外设断连指令控制工作站与外部设备断开连接,控制方式可以是通过外设断连指令提醒管理人员将外部设备与工作站断开连接,也可以通过预设程序将外部设备与工作站之间连接的端口禁用,从而使外部设备与工作站之间断开连接。
当然,这里的外部设备不包括鼠标,但是包括音响、键盘、外接照明设备等。通过将外部设备与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断开,能够降低外部设备通过工作站消耗的供电电源的电能,进而能够降低供电电源电能的消耗速度,延长使用时间,从而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参照图2,为了能够降低电能消耗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外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包括:
S11.获取外部设备与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方式;
获取方式可以通过检测系统识别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端口实现,如果连接端口是USB端口,则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如果连接端口是蓝牙端口,则连接方式是无线连接。
S12.当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如果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证明外部设备主要通过工作站供电工作,所以此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此时获取外设断连指令将外部设备与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断开。
S13.当连接方式为无线连接时,则获取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
当连接方式为无线连接时,此时证明外部设备的供电方式不完全通过工作站,此时获取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也就是外部设备包括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外部设备的名称进行区分,即每个外部设备均有一个不同的名称,且预先对名称的对应外部设备进行分类,即识别到名称即可区分外部设备属于外部主设备还是外部副设备。
其中,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划分,例如常用设备可以划分为外部主设备,或者必须使用的设备划分为外部主设备,其他的设置为外部副设备。
S14.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副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获取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之后,根据外设断连指令以将外部副设备与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断开,即外部断连指令包括外部副设备对应的名称。
S15.当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时,则获取有线连接的外部设备,作为有线设备;
如果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时,证明此时有线设备的供电方式还是通过工作站供电,此时获取有线连接的外部设备,作为有线设备,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名称分类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识别连接端口的方式。
S16.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有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最后,根据外设断连指令以将有线设备与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断开,所以能够尽可能降低有线设备对供电电源的消耗,所以通过确定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能够有效的对外部设备的使用进行禁用,同时也能够尽可能保证外部设备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3,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通常有额外的供电电源,所以通过无线的连接方式对工作站的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为了能够尽可能保证外部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还包括:
S21.判断进行有线连接的外部设备是否存在无线连接的连接方式;
判断方式可以是获取有线设备的名称,然后获取工作站无线连接设备的列表,并判断列表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名称,如果存在证明进行有线连接的外部设备存在无线连接的连接方式,否则就证明不存在。
S22.若存在,则获取切换指令以将相应的外部设备从有线连接切换为无线连接;
如果不存在,则不需要进行其他多余的操作。而如果存在,证明此时的外部设备可以通过切换为无线连接的方式,能够保留外部设备正常功能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工作站的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
所以此时获取切换指令将相应的外部设备从有线连接切换为无线连接,也就是将存在无线连接的连接方式的外部设备的连接方式,从有线连接切换为无线连接。切换方式可以是通过切换指令对管理人员进行提醒,进行人工切换,也可以是获取蓝牙开启权限,将工作站的蓝牙开启从而将外部设备与工作站进行连接,同时将外部设备的有线连接的断开禁止使用。
参照图4,为了尽可能防止工作站的耗电速度升高导致供电电源电量快速降低情况的发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S31.再次获取工作站的耗电速度,作为复测耗电速度;
当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断开之后,再次获取工作站的耗电速度,作为复测耗电速度,获取方式与获取当前耗电速度的方式相同。
S32.判断复测耗电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需求耗电速度;
需求耗电速度即用当前剩余电量除以当前需求供电时长的值,判断复测耗电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需求耗电速度即判断复测耗电速度是否过快,如果复测耗电速度超过需求耗电速度,证明供电电源的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供电时长,相反则证明可以满足。
S33.若未超过,则获取工作站的实时耗电速度;
如果复测耗电速度超过需求耗电速度,此时可以获取告警提示,从而提示工作站的管理人员电量不足提醒,从而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对工作站的工作进度进行调整。
如果复测耗电速度没有超过需求耗电速度,即复测耗电速度小于或等于需求耗电速度,则过去工作站的实时耗电速度,也就是实时获取工作站当前的耗电速度,获取方式与当前耗电速度的获取方式相同。
S34.当实时耗电速度超过需求耗电速度时,获取当前时间值;
当实时耗电速度超过需求耗电速度时,证明此时有工作人员操作工作站导致实时耗电速度超过了需求耗电速度,所以此时获取当前时间值,获取方式可以通过系统的计时器计时获得。
S35.基于当前时间值获取工作站的运行程序,作为禁止程序;
也就是获取在当前时间值工作站启动的运行程序,即禁止程序,当然获取当前时间值启动的运行程序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值,也就是在当前时间值的误差值范围内启动的运行程序,即为禁止程序。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工作站的运行程序的启动,并会记录运行程序的启动时间。
S36.获取停止指令以停止运行禁止程序;
当获取到禁止程序时,即生成停止指令,即停止指令中包括禁止程序,从而系统可以定位到禁止程序,能够终止禁止程序的启动,进而实现停止运行禁止程序,进而能够降低程序运行对电能的消耗,能够降低供电电源电能持续时间不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参照图5,为了能够及时对供电电源的故障进行提醒,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S41.获取供电电源的当前温度值;
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之后获得,并发送至检测系统。
S42.获取供电电源的散热扇的当前转速值;
通过速度传感器检测后获得,或者通过角速度传感器等测量后获得。
S43.获取当前温度值对应的预设转速值;
系统预存储有不同的温度值对应的转速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的方式获得,并存储于系统内,当获得当前温度值之后,将当前温度值与系统中存储的温度值进行对比,当匹配到与当前温度值相同的温度值之后,即可获得对应的转速值,即预设转速值。
S44.判断当前转速值与预设转速值是否匹配;
然后将当前转速值与预设转速值进行对比,并判断二者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证明当前转速值与预设转速值匹配,否则就是不匹配。
S45.若不匹配,则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
如果当前转速值与预设转速值匹配,证明当前散热扇的转速正常,此时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如果不匹配,证明供电电源异常或者散热扇异常,所以此时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并发送至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或工作站的显示屏进行提醒,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能够尽可能保证供电电源供电的安全性。
参照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包括:
S51.若当前转速值大于预设转速值,则获取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
S52.若当前转速值小于预设转速值,则获取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
具体来说,如果当前转速值大于预设转速值,证明散热扇需要更高的转速来对供电电源散热,所以此时获取的当前温度值可能不准确,可能是温度传感器发生了异常,所以此时获取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从而提示管理人员对温度传感器等温度获取设备进行检修。
如果当前转速值小于预设转速值,证明可能是散热扇转速不够,无法正常进行散热,所以此时获取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从而提醒管理人员对散热扇进行检修。其中,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包括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和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更好的确定温度异常的具体原因,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参照图7,为了进一步确定供电电源是否发生异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S61.获取供电电源的热成像图像;
S62.基于热成像图像判断供电电源是否存在异常发热区域;
S63.若存在异常发热区域,则获取电源异常提示信息。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热成像仪获取供电电源的热成像图像,然后根据热成像图像判断用电电源是否存在异常发热区域,也就是根据热成像图像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温度颜色。例如设置供电电源正常工作最高发热温度呈现的热成像图像为橙色,如果热成像图像中出现高于橙色所代表的颜色,例如红色以及深红色等证明存在异常发热区域。
如果不存在则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如果存在异常发热区域,就证明供电电源可能发生了异常,所以此时获取电源异常提示信息,其中电源异常提示信息包括热成像图像,从而能够提醒工作人员供电电源异常,且能够从热成像图像确定异常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问题处理,尽可能保证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首先根据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然后获取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接着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能够判断供电电源当前的耗电速度是否过快,如果未超过,证明耗电过快供不应求,所以此时需要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所以此时获取外设断连指令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外部设备对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系统,能够达到如上述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同样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8,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系统包括:
电量获取模块1,当发生停电状况时,用于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
速度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
第一时长获取模块3,用于基于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
第二时长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时长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指令获取模块6,若当前供电时长未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用于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控制模块7,用于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具体来说,当发生停电状况时,电量获取模块1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一时长获取模块3。接着速度获取模块2获取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一时长获取模块3。
然后,第一时长获取模块3基于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时长判断模块5。接着第二时长获取模块4获取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时长判断模块5。
接着,时长判断模块5判断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并将判断的结果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指令获取模块6。若当前供电时长未超过当前需求供电时长,指令获取模块6获取外设断连指令,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控制模块7。
最后,控制模块7基于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外部设备对供电电源的电能消耗。进而能够更好的对供电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降低供电电源的耗电速度,并尽可能的满足工作站的供电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智能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运行智能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的步骤。智能计算机程序能够采用公知的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查询、对比、判断等一系列步骤,从而实现对电源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发生停电状况时,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
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
基于所述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
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判断所述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所述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若未超过,则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工作站之间的连接方式;
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无线连接时,则获取外部主设备和外部副设备;
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外部副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时,则获取有线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作为有线设备;
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所述有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时,还包括:
判断进行有线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是否存在无线连接的连接方式;
若存在,则获取切换指令以将相应的所述外部设备从所述有线连接切换为所述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再次获取所述工作站的耗电速度,作为复测耗电速度;
判断所述复测耗电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需求耗电速度;
若未超过,则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实时耗电速度;
当所述实时耗电速度超过所述需求耗电速度时,获取当前时间值;
基于所述当前时间值获取所述工作站的运行程序,作为禁止程序;
获取停止指令以停止运行所述禁止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温度值;
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散热扇的当前转速值;
获取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预设转速值;
判断所述当前转速值与所述预设转速值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转速值大于所述预设转速值,则获取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
若所述当前转速值小于所述预设转速值,则获取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温度报警提示信息包括所述温度获取异常提示信息和所述散热扇转速异常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温度报警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热成像图像;
基于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所述供电电源是否存在异常发热区域;
若存在所述异常发热区域,则获取电源异常提示信息。
8.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量获取模块(1),当发生停电状况时,用于获取为工作站供电的供电电源的当前剩余电量;
速度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耗电速度;
第一时长获取模块(3),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当前耗电速度获取当前供电时长;
第二时长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所述工作站的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时长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供电时长是否超过所述当前需求供电时长;
指令获取模块(6),若所述当前供电时长未超过所述当前需求供电时长,用于获取外设断连指令;
控制模块(7),用于基于所述外设断连指令以断开所述工作站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1021904.8A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39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1904.8A CN116739830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1904.8A CN116739830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9830A true CN116739830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1904.8A Pending CN116739830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983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8432A (zh) * 2016-10-19 2017-02-22 上海善继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报警系统
CN112421701A (zh) * 2019-08-22 2021-02-2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备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559713A (zh) * 2023-04-12 2023-08-08 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电源智能监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8432A (zh) * 2016-10-19 2017-02-22 上海善继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报警系统
CN112421701A (zh) * 2019-08-22 2021-02-2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备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559713A (zh) * 2023-04-12 2023-08-08 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电源智能监控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3251B (zh) 电梯困人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US84767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power states of a power device
US10394293B2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of a device with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2005024831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pack, power-supply controll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2362259B (zh) 用于改变电力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CN112653230B (zh) 机器人电池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28290B (zh) 上电异常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477377B (zh) 一种核电机组系统及其安全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6739830A (zh) 一种工作站电源的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885892B (zh) 电源适配器的散热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H08292825A (ja) 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応用機器システム
JP2003032884A (ja) 電源システム
JP6840823B2 (ja) 給水装置
CN113162015A (zh) 一种主板电源异常定位保护方法及装置
KR20220160427A (ko) 무선 전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1931539A (zh) 电源超载的控制方法
JP2008252988A (ja) エネルギー供給設備の運用支援装置
CN113687603B (zh) 基于智慧运维的建筑突发事件预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114728A (ja) ポンプ装置、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CN113777982B (zh) 一种psu故障诊断系统及psu系统
CN116679816B (zh) 一种系统功耗的调整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2532680B1 (ko) 전투체계 시스템 캐비닛의 내부 온도 조절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40201932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protecting power connection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6728421A (zh) 一种机械手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0293984B1 (ko) 공정이상상황발생시경고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