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8527A -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8527A
CN116738527A CN202310356287.0A CN202310356287A CN116738527A CN 116738527 A CN116738527 A CN 116738527A CN 202310356287 A CN202310356287 A CN 202310356287A CN 116738527 A CN116738527 A CN 116738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software
model
steel bar
continuou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62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娟
周亚楠
杨文远
梁玉鹏
李冲
甄超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Beij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Beij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Beij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62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8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8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8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S2、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S3、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S4、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S5、将S4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本发明的优化具有效率性高,准确性强,可实施性高,经济效益显著,具有非常高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梁钢筋类型多,数量多,预应力数量多,多为异型,且各预埋构件多,施工中容易发生碰撞、构件位置不准确、振捣及下料不通畅、加工精度不足等问题,钢筋调整难度大,传统的施工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且利用BIM技术人为调整难度大,效率低,优化后的钢筋合规性、可实施性不一,导致后续二次返工多,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因此,提出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
S2、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
S3、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
S4、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
S5、将S4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
可选的,S1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S11、连续梁轮廓模型的尺寸规格参数化驱动;
S12、钢筋模型参数化建立;
S13、预应力及预埋构件自动生成。
可选的,S2中的相关规范和验标包括以下步骤:
软件自动导入相关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
将适用的施工规范赋予预埋构件。
可选的,S2中的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软件自带设备信息筛选;
钢筋原材信息赋予;
钢筋加工放样原则赋予。
可选的,S2中的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工艺赋予施工振捣范围;
根据混凝土原材粒径赋予钢筋最小间距;
根据施工工装预留施工预埋孔;
钢筋碰撞深度调整范围;
钢筋避让的优先级的设定。
可选的,S3中的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包括以下工序:
S31、钢筋大样的自动调整;
S32、钢筋位置的自动调整;
S33、钢筋长度的自动调整。
可选的,S4主要包含以下工序:
S41、优化前钢筋碰撞报告;
S42、优化后钢筋大样报告;
S43、优化前后工程量及优化点汇总报告。
可选的,S5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S51、钢筋下料清单自动生成;
S52、钢筋清单导入数控设备;
S53、钢筋加工大样生成。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系统,应用上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快速建模模块、碰撞分析模块、自动优化模块、优化对比模块、自动化加工模块;其中,
快速建模模块: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
碰撞分析模块: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
自动优化模块: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
优化对比模块: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
自动化加工模块:将优化对比模块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其有益效果为:基于BIM技术在软件上自动分析钢筋工程存在的问题,且对存在的问题自动优化,提供优化效率,保证连续梁施工零切割、零损耗、零碰撞,有效解决了传统连续梁施工钢筋施工问题,问题率减少百分之九十,且相比较人工优化,该优化更具有效率性高,准确性强,可实施性高,经济效益显著,具有非常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
S2、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
S3、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
S4、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
S5、将S4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
具体的,软件利用的是PLanbar软件,主要是做钢筋深化的软件。
具体的,S2中相关的规范具体为:《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2015版)及《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8)(2018版);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2009版);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2017版)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2018版);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2017版);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TB/T3193-2016)(2016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014版)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推广应用悬臂浇筑连续梁相关施工工艺指导意见》桥隧涵142号)(2017)将以上规范以语言格式录入到软件中。
具体的,S3中的波纹管主要是用于后张法桥梁施工中,主要作用是在浇筑砼时保护钢绞线不被污染,保证张拉的质量;张拉后,在波绞管内按规定要求压浆,使管内钢绞线与桥梁固结,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以达到张拉的效果。
进一步的,S1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S11、连续梁轮廓模型的尺寸规格参数化驱动;
S12、钢筋模型参数化建立;
S13、预应力及预埋构件自动生成。
具体的,用于后续钢筋分析模拟提供理论及依据。
进一步的,S2中的相关规范和验标包括以下步骤:
软件自动导入相关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
将适用的施工规范赋予预埋构件。
进一步的,S2中的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软件自带设备信息筛选;
钢筋原材信息赋予;
钢筋加工放样原则赋予。
进一步的,S2中的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工艺赋予施工振捣范围;
根据混凝土原材粒径赋予钢筋最小间距;
根据施工工装预留施工预埋孔;
钢筋碰撞深度调整范围;
钢筋避让的优先级的设定。
具体的,以上步骤是钢筋分析模拟的原则,为钢筋自动优化提供理论保证,保证钢筋优化满足相关要求。
进一步的,,S3中的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包括以下工序:
S31、钢筋大样的自动调整;
S32、钢筋位置的自动调整;
S33、钢筋长度的自动调整。
具体的,钢筋大样的调整主要是指软件根据优化优先级自动分析出钢筋与碰撞构件碰撞深度,自动运算出钢筋大样调整形式,如采用碰撞处进行打弯必让,在没有碰撞处,恢复原钢筋大样;钢筋位置的自动调整,根据优先级能调整钢筋间距时,无需进行钢筋大样调整,间距调整还要满足振捣孔正常振捣和混凝土粒径的最小间距要求,满足以上要求,软件自动调整钢筋间距;钢筋长度的自动调整根据钢筋之间搭接,保护层厚度自动优化钢筋长度,使钢筋满足整体性,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
具体的,通过以上优化,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钢筋需求,钢筋优化后,保证钢筋之间搭接牢固,混凝土振捣及下料通畅,钢筋与其它构件无碰撞,极大提升施工质量,避免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钢筋施工提供指导。
进一步的,S4主要包含以下工序:
S41、优化前钢筋碰撞报告;
S42、优化后钢筋大样报告;
S43、优化前后工程量及优化点汇总报告。
具体的,优化前钢筋碰撞报告主要包含钢筋优化前碰撞报告,用于原设计碰撞分析;优化后钢筋大样报告指软件根据钢筋大样修改改变进行自动生成,通过该报告用于进行分析,包含各方沟通文件,优化后的大样是否具有实施性进行讨论;优化前后工程量及优化点汇总报告指软件自动生成优化前后对比工程量变化和钢筋变化总量,用于分析成本和加工交底的制作,变化后是否影响清单量变化。
进一步的,S5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S51、钢筋下料清单自动生成;
S52、钢筋清单导入数控设备;
S53、钢筋加工大样生成。
具体的,钢筋下料清单自动生成指软件自动统计钢筋类型总量分析汇总,用于物理提料;钢筋清单导入数控设备指将钢筋加工数据以BVSS数据与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数控传输,数控设备自动加工;钢筋加工大样生成指在不满足数控加工的情况下,根据加工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大样放样,软件自动生成钢筋大样用于加工交底。
与图1所述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系统,用于对图1中方法的具体实现,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快速建模模块、碰撞分析模块、自动优化模块、优化对比模块、自动化加工模块;其中,
快速建模模块: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
碰撞分析模块: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
自动优化模块: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
优化对比模块: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
自动化加工模块:将优化对比模块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
S2、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
S3、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
S4、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
S5、将S4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S11、连续梁轮廓模型的尺寸规格参数化驱动;
S12、钢筋模型参数化建立;
S13、预应力及预埋构件自动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相关规范和验标包括以下步骤:
软件自动导入相关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
将适用的施工规范赋予预埋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软件自带设备信息筛选;
钢筋原材信息赋予;
钢筋加工放样原则赋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工艺赋予施工振捣范围;
根据混凝土原材粒径赋予钢筋最小间距;
根据施工工装预留施工预埋孔;
钢筋碰撞深度调整范围;
钢筋避让的优先级的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包括以下工序:
S31、钢筋大样的自动调整;
S32、钢筋位置的自动调整;
S33、钢筋长度的自动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主要包含以下工序:
S41、优化前钢筋碰撞报告;
S42、优化后钢筋大样报告;
S43、优化前后工程量及优化点汇总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S51、钢筋下料清单自动生成;
S52、钢筋清单导入数控设备;
S53、钢筋加工大样生成。
9.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快速建模模块、碰撞分析模块、自动优化模块、优化对比模块、自动化加工模块;其中,
快速建模模块:获取数据并利用软件建立连续梁轮廓模型、钢筋模型、预应力及预埋构件;
碰撞分析模块:赋予软件相关的规范和验标,选择加工设备信息,并赋予软件碰撞分析范围;
自动优化模块:将钢筋模型与波纹管及预埋构件进行碰撞,根据赋予的碰撞分析范围,软件自动优化钢筋模型;
优化对比模块:导出优化前后钢筋模型调整的工程量对比报告和钢筋模型变化加工大样的对比报告,用于成本及加工分析;
自动化加工模块:将优化对比模块中获得的两个对比报告直接导入数控设备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
CN202310356287.0A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6738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6287.0A CN116738527A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6287.0A CN116738527A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8527A true CN116738527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0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6287.0A Pending CN116738527A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852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544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CN10882995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结构模型剖面特征的钢筋配置方法
CN110000305A (zh) * 2018-11-05 2019-07-12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钢筋无图化加工方法
CN112307555A (zh) * 2020-12-30 2021-02-02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CN112364428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预应力变截面箱梁钢筋碰撞检测方法
CN112884336A (zh) * 2021-03-03 2021-06-01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筑造方法
CN113216487A (zh) * 2021-04-28 2021-08-06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悬挑工字钢施工方法
CN115408756A (zh) * 2022-09-06 2022-11-29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544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CN10882995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结构模型剖面特征的钢筋配置方法
CN110000305A (zh) * 2018-11-05 2019-07-12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钢筋无图化加工方法
CN112364428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预应力变截面箱梁钢筋碰撞检测方法
CN112307555A (zh) * 2020-12-30 2021-02-02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CN112884336A (zh) * 2021-03-03 2021-06-01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筑造方法
CN113216487A (zh) * 2021-04-28 2021-08-06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悬挑工字钢施工方法
CN115408756A (zh) * 2022-09-06 2022-11-29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林云;汤宇;彭学军;罗朝华;丛培;: "浅谈Revit及Navisworks在连续梁钢筋优化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 no. 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5436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
CN107256005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及设备
Kim et al. A suitability analysis of precast components for standardized bridge construc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CN109885966B (zh) 基于bim技术的滑槽管片冲突及优化布置的方法
CN109583852B (zh) 一种用于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的物资与进度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1627099A (zh)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钢结构非接触式实测实量方法和系统
CN110216788B (zh) 一种桥梁节段预制场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CN110119516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
Tommelein 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of lean construction processes
CN110000305A (zh) 一种基于bim钢筋无图化加工方法
CN110216789B (zh) 一种桥梁节段预制场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CN113216487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悬挑工字钢施工方法
CN109933843A (zh) 基于bim的智能钢筋套下料施工方法
Wang et al. Causes and penalties of variation: Case study of a precast concrete slab production facility
Mhetre et al. Using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 in precision sheet metal parts manufacturing company
CN116738527A (zh) 一种连续梁钢筋碰撞自动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16561871A (zh) 一种桥梁承台预埋件安装深化施工方法
CN115187039A (zh)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392463A (zh) 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建筑设计方法
CN112307555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CN115510536B (zh) 基于bim的钢筋自动化加工系统及方法
Lee et al. Applied technologies in minimizing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omas et al. Role of workforce management in bridge superstructure labor productivity
CN112241560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胶合板模板施工方法及智能系统
KR100809536B1 (ko) 선박 생산의 정도 품질 비용화 관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