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9770A -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 Google Patents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9770A
CN116729770A CN202210212862.5A CN202210212862A CN116729770A CN 116729770 A CN116729770 A CN 116729770A CN 202210212862 A CN202210212862 A CN 202210212862A CN 116729770 A CN116729770 A CN 116729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topper
connecting part
module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28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泉
蔡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idia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28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9770A/zh
Priority to US17/956,459 priority patent/US20230136626A1/en
Priority to US18/176,907 priority patent/US2023027819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72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9770A/zh
Priority to US18/518,200 priority patent/US11986946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 B65D21/0209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stackable or joined together one-upon-the-other in the upright or upside-down position
    • B65D21/023Closed containers provided with local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s, e.g. projection and re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 B65D21/0209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stackable or joined together one-upon-the-other in the upright or upside-down position
    • B65D21/0212Containers presenting local stacking elements protruding from the upper or lower edge of a side wall, e.g. handles, lugs, ribs,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 B65D21/0209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stackable or joined together one-upon-the-other in the upright or upside-down position
    • B65D21/0217Containers with a closure presenting stacking elements
    • B65D21/0223Containers with a closure presenting stacking elements the closure and the bottom presenting local co-operating elements, e.g. projections an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模块一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模块另一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及止动部;第一连接部包括安装部、可相对于安装部移动的锁定部及位于安装部与锁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使锁定部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第二连接部包括与锁定部可相互锁定的配合部,下压一所模块的锁定部可使其与另一模块的配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锁定;当止动部位于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时,锁定部无法自动锁定,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模块的连接结构,能够实现自动锁定、保持解锁及自动复位功能,从而方便用户操作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Description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储物箱的各个箱体之间都是单独放置的,即使能一个一个堆放上去也只能保证放平即可。但对于需要买多个箱子的家庭及专业用户来讲,如果未设置两个箱体之间的互锁功能,那么多个箱体放置几层后很容易会翻倒,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需要同时移动多个箱体的时候,由于在拖行过程中整体重心改变及路面不平整产生震动,更加容易导致上方的箱体翻倒。
要避免以上问题,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额外增加一些如绳索等配件来协助固定多个箱体,以此来解决此问题。但是,采用此解决方法不仅增加了额外的成本,而且储物箱必须先解开绳索才能取出里面的物品,这给实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以此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物箱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能够实现自动锁定、保持解锁及自动复位功能,从而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模块一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模块另一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及止动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安装部、可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移动的锁定部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锁定部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锁定部可相互锁定的配合部,下压一所述模块的锁定部可使其与另一模块的配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锁定;
当所述止动部位于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时,所述锁定部无法自动锁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可伸缩,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伸展;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止动部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上且可随所述锁定部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包括开设在锁定部上的容纳槽、可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的卡块及位于容纳槽与卡块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当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展时,所述卡块伸展出容纳槽,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时,所述卡块压缩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且相对于所述锁定部保持静止;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包括锁定扣和止位扣,所述锁定扣与配合部对应设置,所述止位扣与止动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止位扣在锁定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锁定扣在锁定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止位扣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扣与配合部相互锁定,且所述止位扣在非锁定路径上与止动部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包括开设在配合部上的容纳槽、可容纳在容纳槽内的卡块及位于容纳槽与卡块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时,所述卡块与所述止位扣在非锁定路径上抵持,当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展时,所述卡块与所述止位扣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还包括固定槽及与卡块连接的固定块,当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且所述止动部不位于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为水平移动的滑动锁扣、翻转移动的翻转锁扣或旋转移动的旋转锁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上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储物箱的箱盖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储物箱箱体的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箱组件,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储物箱,相邻两个所述储物箱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锁定。
本发明提供的储物箱的连接结构,由于锁定部能够相对于安装部移动,且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锁定部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当两个储物箱在锁定时,其中一储物箱的锁定部能够与另一储物箱的配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锁定,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自动锁定功能;同时,通过设置止动部,利用止动部可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从而无需用手刻意将锁定部保持在解锁状态,解放用户双手;且当该两个储物箱在解锁并相互脱离后,锁定部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驱动下自动复位,为下一次锁定做好准备,简化了锁定时的操作步骤,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储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储物箱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一储物箱的立体图。
图6为图4中一储物箱的另一立体图。
图7为图6中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储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止动部与锁定部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止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具有该连接结构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该连接结构可设置在储物箱上,相邻两个储物箱之间可通过该连接结构进行配合锁定,从而便于多个储物箱的运输。该储物箱可以是工具箱、工具篮、运输箱、中转箱等储物装置。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可设置在储物箱上。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及止动部3,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可相互配合自动锁定;止动部3可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在解锁后无法自动锁定,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保持在解锁状态,便于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相互解锁并分离,解放用户双手、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设置在储物箱的箱盖上,其包括安装部11、可相对于安装部11移动的锁定部12及位于安装部11与锁定部1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3,锁定部12可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此外,为了便于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互锁时的定位,可在箱盖上设置定位槽41,定位槽41可恰好容纳箱体底部,第一连接部1可设置在定位槽41的边缘。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槽41可与箱体底部上设置的凸起部进行上下储物箱堆叠时的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与箱盖固定连接。安装部11包括开设在箱盖上的安装槽111及位于安装槽111内的安装本体112,安装本体112可用螺栓固定在安装槽111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12也可与安装槽111一体成型,或通过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2可容纳在安装本体112内,其可相对于安装本体112移动。锁定部12为相对于安装部11水平移动的滑动锁扣,从而使锁定部12在安装槽111内水平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定部12也可为相对于安装部11翻转移动的翻转锁扣,或为相对于安装部11旋转移动的旋转锁扣。锁定部12包括可容纳在安装本体112内的锁定本体121及位于锁定本体121靠近储物箱中心一侧的锁定扣122;当锁定扣122伸出安装部11(即锁定扣122伸入定位槽41内)时,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可相互锁定,当锁定扣122未伸出安装部11(即锁定扣122未伸入定位槽41内)时,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可相互解锁。同时,为了便于锁定扣122与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锁定,锁定扣122上设有斜面122a。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位于锁定本体121与安装本体112之间,从而使锁定部12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同时,为了提高锁定部12移动的可靠性,第一弹性件13可以设置两个,分别位于锁定本体121的两端。第一弹性件13为压缩弹簧,从而使锁定部12作水平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也可为扭力弹簧,从而使锁定部12作翻转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设置在储物箱的箱体底部,其包括与锁定部12可相互锁定的配合部21及可与止动部3相互卡持的凹陷部22,下压一储物箱的锁定部12可使其与另一储物箱的配合部21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自动锁定。此外,为了便于配合部21与锁定扣122的相互锁定,可在箱体底部上设置凸起部42(此处的凸起部42为箱体底部),凸起部42可恰好容纳在定位槽41内。当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扣122与配合部21干涉;当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锁定扣122不与配合部21干涉,止动部3与凹陷部22卡持。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止动部3可直接与配合部21卡持。此外,配合部21为若干卡槽211,卡槽211的数量可与锁定扣122的数量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部3设置在锁定部12上,其可随锁定部12水平移动,当锁定部12处于解锁状态时,止动部3可在锁定部12的锁定路径上与第二连接部2卡持,锁定部12无法自动锁定,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止动部3包括开设在锁定部12上的容纳槽31、可容纳在容纳槽31内的卡块32及位于容纳槽31与卡块3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3,卡块32可在第二弹性件33的作用下相对于容纳槽31伸缩。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第二弹性件33伸展,卡块32伸展出容纳槽31;如图1及图2所示,当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弹性件33压缩,卡块32受到第二连接部2的挤压压缩在容纳槽31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上下锁定两个储物箱时,下压上方储物箱使其与下方储物箱上的锁定扣122相接触,下方储物箱的锁定扣122受到挤压驱使锁定部12朝向解锁方向(即远离储物箱中心)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13压缩蓄力。当上方储物箱下移一定距离后,锁定部12上的锁定扣122与配合部21上的卡槽211相对应,锁定扣122失去上方储物箱的抵持作用,锁定扣122在第一弹性件13的驱动下自动卡入卡槽211内,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锁定状态,即实现上下储物箱的自动锁定功能。此时,止动部3受到第二连接2的挤压压缩在容纳槽31内。
当需要上下解锁两个储物箱时,向外拉动下方储物箱的锁定部12使其朝向解锁方向移动,当锁定部12向解锁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下方储物箱的锁定扣122与上方储物箱的卡槽211脱离卡合,从而使锁定部12与配合部21解锁。同时,继续向解锁方向拉动锁定部12,直至止动部3失去上方储物箱的挤压,卡块31在第二弹性件32的作用下自动向上伸出容纳槽31并与凹陷部22卡持,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即实现保持解锁功能。此时,只需向上拉起上方储物箱,便可方便地将上下两个储物箱解锁并分离。同时,此时若用户想重新锁定,只需向下按动卡块31使卡块31缩回至容纳槽31内即可。当上下两个储物箱分离后,卡块31在第二弹性件32的作用下保持伸展状态,锁定部12在第一弹性件13的驱动下自动复位处在锁定状态,为下一次锁定做好准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物箱的连接结构的优点包括:
1、该储物箱的连接结构具有自动锁定功能、保持解锁功能和自动复位功能:由于锁定部12能够相对于安装部11水平移动,且第一弹性件13能够驱动锁定部12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当两个储物箱锁定时,其中一储物箱的锁定部12能够与另一储物箱的配合部21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自动锁定,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自动锁定功能;同时,通过设置止动部3,利用止动部3与第二连接部2相配合,使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在解锁时能够保持解锁状态,而无需用手刻意将锁定部12保持在解锁状态,从而解放用户双手;同时,在两个储物箱解锁并分离后,锁定部12能够在第一弹性件13的驱动下自动复位,为下一次锁定做好准备,简化了锁定和解锁时的操作步骤(常规的锁定和解锁至少需要四个步骤,而本实施例只需要两个步骤),方便用户使用。
2、通过止动部3与第二连接部2的配合实现保持解锁功能,当用户想要重新锁定时(用户误操作解锁),只需向下按动卡块31即可,无需将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离后重新锁定,且不伤害结构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如图8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锁定部12为翻转锁扣,止动部3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上且相对于锁定部12保持静止。当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止动部3与锁定部12在锁定部12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具体地,锁定部12包括锁定扣122和止位扣123,锁定扣122可与配合部21相互配合锁定,止位扣123与止动部3对应设置;止位扣123可与止动部3在锁定部12的锁定路径上卡持,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锁定扣122在锁定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止位扣123在锁定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从而使止位扣123与止动部3在锁定路径上解除卡持时所需翻转的角度为最大。当第二弹性件33压缩时,锁定扣122与配合部21相互锁定,卡块32与止位扣123在垂直方向上上下抵持,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锁定状态;当第二弹性件33伸展时,卡块32伸展出容纳槽31并与止位扣123在锁定路径上卡持,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卡块32与止位扣123也可在其它非锁定路径上抵持,例如卡块32与止位扣123在左右方向上抵持,止位扣123只需将卡块32抵持在非锁定路径上即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9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部3还包括开设在第二连接部2上的固定槽34及位于卡块32远离第二弹性件33一端的固定块35,固定块35可滑动卡入固定槽34内。当固定块35位于固定槽34内时,第二弹性件33压缩,使止动部3始终固定在止位扣123的上方;如此设置,可使保持解锁功能可选择性的开闭,便于用户使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连接部1上开设固定槽34,只要使止动部3不能位于锁定部12的锁定路径上(即止动部3部不能与止位扣123接触),即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上下锁定两个储物箱时,下压上方储物箱使其与下方储物箱上的锁定扣122相接触,下方储物箱的锁定扣122受到挤压驱使锁定部12朝向解锁方向(即远离储物箱中心)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13压缩蓄力。当上方储物箱下移一定距离后,锁定部12上的锁定扣122与配合部21上的卡槽211相对应,锁定扣122失去上方储物箱的抵持作用,锁定扣122在第一弹性件13的驱动下自动卡入卡槽211内,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锁定状态,即实现上下储物箱的自动锁定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过程中,下压上方储物箱,卡块32受到止位扣123的挤压压缩,第二弹簧33压缩蓄力,止位扣123与卡块32始终保持上下抵持。
当需要上下解锁两个储物箱时,向外拉动下方储物箱的锁定部12使其朝向解锁方向移动,当锁定部12向外移动一定距离后,下方储物箱的锁定扣122与上方储物箱的卡槽211脱离卡合,从而使锁定部12与配合部21解锁。同时,继续向外拉动锁定部12,直至止动部3失去下方储物箱止位扣123的抵持,卡块31在第二弹性件32的作用下自动向下伸出容纳槽31并与止位扣123在锁定部12的锁定路径上卡持,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处于保持解锁状态,即实现保持解锁功能。此时,只需向上拉起上方储物箱,便可方便地将上下两个储物箱解锁并分离。同时,此时若用户想重新锁定,只需向上拔动卡块31使卡块31重新与止位扣123上下抵持即可。当上下两个储物箱分离后,卡块31在第二弹性件32的作用下保持伸展状态,锁定部12在第一弹性件13的驱动下自动复位处在锁定状态,为下一次锁定做好准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物箱的连接结构同样具有自动锁定功能、保持解锁功能和自动复位功能,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在此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模块一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模块另一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及止动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安装部、可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移动的锁定部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锁定部自动保持在锁定状态;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锁定部可相互锁定的配合部,下压一所述模块的锁定部可使其与另一模块的配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锁定;
当所述止动部位于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时,所述锁定部无法自动锁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可伸缩,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伸展;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止动部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上且可随所述锁定部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包括开设在锁定部上的容纳槽、可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的卡块及位于容纳槽与卡块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当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展时,所述卡块伸展出容纳槽,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时,所述卡块压缩在容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且相对于所述锁定部保持静止;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锁定扣和止位扣,所述锁定扣与配合部对应设置,所述止位扣与止动部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扣在锁定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锁定扣在锁定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保持解锁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止位扣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扣与配合部相互锁定,且所述止位扣在非锁定路径上与止动部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包括开设在配合部上的容纳槽、可容纳在容纳槽内的卡块及位于容纳槽与卡块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时,所述卡块与所述止位扣在非锁定路径上抵持,当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展时,所述卡块与所述止位扣在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卡持。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还包括固定槽及与卡块连接的固定块,当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且所述止动部不位于锁定部的锁定路径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水平移动的滑动锁扣、翻转移动的翻转锁扣或旋转移动的旋转锁扣。
12.一种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模块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储物箱的箱盖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储物箱箱体的底部。
13.一种储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物箱,相邻两个所述储物箱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锁定。
CN202210212862.5A 2021-11-03 2022-03-04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Pending CN116729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2862.5A CN116729770A (zh) 2022-03-04 2022-03-04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US17/956,459 US20230136626A1 (en) 2021-11-03 2022-09-29 Stacked toolbox system
US18/176,907 US20230278191A1 (en) 2022-03-04 2023-03-01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odule, storage box and storage box assembly
US18/518,200 US11986946B2 (en) 2022-03-04 2023-11-22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odule, storage box and storage box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2862.5A CN116729770A (zh) 2022-03-04 2022-03-04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9770A true CN116729770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2862.5A Pending CN116729770A (zh) 2021-11-03 2022-03-04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97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58323A1 (en) Tool Storage
EP3974118A2 (en) Tool storage system
US8657307B2 (en) Modular rolling container assembly
US20090183537A1 (en) Multi-purpose detachable lock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use
EP0587761A1 (en) Portable radio battery latch
US20230136626A1 (en) Stacked toolbox system
US10286851B2 (en) Storage apparatus for mobility device in vehicle
US11986946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odule, storage box and storage box assembly
CN114834728A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外挂组件、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116729770A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US6738477B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portable telephone
CN216995407U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219215939U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218170367U (zh) 多层工具箱
CN216995405U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116729769A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WO2021177220A1 (ja) 容器
CN216995406U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109911404B (zh) 容器
CN209939400U (zh) 容器
JP5949441B2 (ja) デッキボード
CN219428279U (zh) 一种车筐及电动车
CN218086567U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外挂组件、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220200082U (zh) 储物箱用锁扣机构及储物箱
CN217812904U (zh) 一种多层箱包用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