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1404B - 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1404B
CN109911404B CN201910060172.0A CN201910060172A CN109911404B CN 109911404 B CN109911404 B CN 109911404B CN 201910060172 A CN201910060172 A CN 201910060172A CN 109911404 B CN109911404 B CN 109911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mber
lock
container
locking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01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1404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01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1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1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1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1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1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的下表面与箱体的相对的两块侧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被动锁和第一限位结构,当箱盖安装到箱体上时,该被动锁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实现锁定,解锁时向上提起箱盖并推动箱盖迫使被动锁与第一限位结构脱开配合实现解锁。本发明的容器外观简洁,箱盖与箱体锁定强度高。

Description

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容器大部分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和箱体之间通过锁定件相互固定。然而,现有的箱盖的锁定件基本都是设置在箱盖的上表面,从箱盖的上表面基本都能看到锁定件,因此,要么设定较多的锁定件,比如在箱盖的每个角上都设置锁定件,或在沿箱盖的每一条边都设定锁定件,从而外观显得较为凌乱,不够简洁,同时锁定强度也不够结实。此外,这种箱盖也不能配备锁,能够轻易的被取下。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外部人员可将容器的盖子取下,取走容器中的货物,对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块侧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被动锁和第一限位结构,当所述箱盖安装到所述箱体上时,所述被动锁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实现锁定,解锁时向上提起箱盖并推动所述箱盖迫使所述被动锁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脱开配合实现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有所述被动锁,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锁孔,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锁舌,所述锁舌的前端设有第一锁舌导向部,所述第一锁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侧板导向部,通过所述第一锁舌导向部和所述第一侧板导向部的配合,使得向前推动箱盖时所述第一锁舌能够滑出所述第一锁孔实现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和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后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第一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以及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的复位件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底部的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设有限位槽,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限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主动锁,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锁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解锁时先所述主动锁再解锁所述被动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主动锁设置于所述箱盖的上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锁孔所在的侧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解锁所述主动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和用于对该第二锁定件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孔,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和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箱盖上表面的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箱盖上表面的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前端设有第二锁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第二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二复位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的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底部的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动锁,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锁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被动锁,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被动锁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当箱盖安装到箱体上时,所述主动锁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及所述被动锁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从而将所述箱盖锁定到所述箱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的解锁方式设置成解锁第二锁定件后向上提起箱盖再向前推动箱盖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所述主动锁设置成通过沿垂直所述第二锁定孔的侧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进行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和第二复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孔,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和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二锁定件进行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前端设有第二锁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第二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二复位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的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底部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孔,将所述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相互固定后,所述第二锁定件不能够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锁具的锁钩配合,通过将锁具的锁钩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内,将所述第二锁定件锁定在所述箱盖上,使得所述第二锁定件不能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操作部,通过所述操作部对所述第二锁定件进行滑动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件的两侧一体伸出凸出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设有限位部,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位部的配合,将所述第二锁定件限定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为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以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前端设有锁舌,所述锁舌设有锁舌导向部,所述侧板的第一锁孔的侧壁上设有侧板导向部,通过所述锁舌导向部和侧板导向部的配合,使得在开启第二锁定件向前推动箱盖时锁舌能够滑出第一锁孔实现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和第一复位件,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第一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锁定件进行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的复位件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底部的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设有第一限位槽,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限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相邻的侧板上的第二锁孔和第一锁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两个主动锁,以及所述两个主动锁设置于所述箱盖的同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有两个被动锁,且所述两个被动锁设置于所述箱盖的相对侧。
本发明的容器在箱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锁定装置以在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锁定装置,因此,从外部观察,并不能看到第二锁定装置,因此,容器的外观比较简洁,同时由于第二锁定装置从箱盖的侧面将箱盖锁定在箱体上,因此锁定强度高,箱盖不容易被破坏性开启。同时尽管在箱盖上表面设有第一锁定装置以及在箱盖下表面设有第二锁定装置,但是解锁时只需要站立于第一锁定装置所在的一侧,即可解锁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操作非常方便。此外,本发明的第一锁定装置还可以适配外部锁具,从而可以避免私自取下盖子取走容器中的货物,增加了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的第二锁定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箱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容器的另一局部剖视图,示出设置于箱盖下表面上的被动锁;
图9是图8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图9的箱盖的仰视图,示出箱盖的下底面;
图11是图10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容器的另一局部剖视图,示出安装于箱盖下表面的被动锁;
图13是图12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箱盖的立体分解图,示出被动锁和箱盖的下底面;以及
图15和图16是第一锁定件的不同角度察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的下表面与箱体的相对的两块侧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被动锁和第一限位结构,当箱盖安装到箱体上时,被动锁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实现锁定,解锁时向上提起箱盖并推动箱盖迫使所述被动锁与第一限位结构脱开配合实现解锁。
本文中的被动锁指的是不需要主动进行上锁和解锁操作,只需要将箱盖合在箱体上就可实现上锁以及向上抬升并推动箱盖就可以实现解锁的锁定装置。虽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箱盖和箱体上设有主动锁和被动锁,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仅仅设置被动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动锁,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主动锁配合的第二锁孔,箱盖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被动锁,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被动锁配合的第一锁孔,当箱盖安装到箱体上时,主动锁与第二锁孔配合,被动锁与第一锁孔配合,从而将箱盖锁定到箱体上。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容器至少包括一个明锁(即主动锁)和一个暗锁(即被动锁)。明锁指的是在箱盖上表面安装的可以从容器外部看到的锁,暗锁指在箱盖下底面安装的在容器外部不可见的锁。需要解锁时,先解锁主动锁,然而,向上提起箱盖再向前推动箱盖解锁被动锁。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容器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容器100包括箱盖10和箱体20,箱盖10安装于箱体20上。在图1所示的容器中,箱盖为矩形箱盖,具有四条边,在箱盖10的上表面沿其中一边设有两个主动锁30。
图2是图1的容器100的局部剖视图,且容器100旋转了180度,使得安装有主动锁的箱盖的一侧朝向外面,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容器100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中的第二锁定件的立体放大图。
如图4和5所示,主动锁30包括第二锁定件31和第二复位件32,第二锁定件31的前端具有锁舌311,底部设有复位件安装槽31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复位件安装槽316也可以替换为安装孔,后端设有操作部315,两侧设有限位部312,限位部312的上方设有挡板313,在挡板313上设有限位孔314。
继续参照图4,箱盖10上设有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箱盖10上设有两个主动锁30,因此,在箱盖10的上表面设有两个主动锁安装部,该两个主动锁安装部沿箱盖的一边设置,结构和形状相同,因此可以互相参照理解。主动锁安装部包括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在第二锁定件安装槽边上设有锁具安装槽11,用于安装外部锁具,例如安装图4所示的锁具40。在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和锁具安装槽11之间设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上设有箱盖限位孔14,在整个锁具安装槽11和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的周部设有限位凸起19,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的右侧(图4所示方向)的限位凸起19上设有凹部15。
参照图2-5,第二锁定件31安装于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内,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的长度大于第二锁定件31的长度,从而第二锁定件31能够在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内沿垂直于其所在的箱盖的一侧的方向运动。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的前方设有通孔,从而第二锁定件31的锁舌311能够穿过该通孔伸入到位于箱体上的锁孔21内。第二复位件32安装于锁定件31的复位件安装槽316内,第二复位件32的前端抵靠锁舌后端,第二复位件32的后端抵靠凸起19的内壁,没有外力作用时,第二复位件32将第二锁定件31向前推入第二锁孔,当需要解锁时,通过第二锁定件31上的操作部315向后推动,克服第二复位件32的阻力使得锁舌退回第二锁定件安装槽内,第二锁定件解锁。
当第二锁定件31安装入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内并在第二复位件32的作用下处于锁定状态时,其上的限位孔314与箱盖上的箱盖限位孔14对齐,从而可以利用诸如锁具40类似的锁具将第二锁定件与箱盖锁定住,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将锁具40的锁钩41依次穿入箱盖限位孔14和锁定件上的限位孔314内,并上锁,此时箱盖与箱体便锁定在一起,只有先开启锁具40时,才能进一步解锁主动锁,然后解锁被动锁,从而开启箱盖。诸如锁具40的锁具安装于锁具安装槽11内。
图6是箱盖10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箱盖10上未安装锁具,图7是图6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如图6-7所示,在箱盖10的第二锁定件安装槽12内设有限位台阶121,该限位台阶121与第二锁定件31两侧的限位部312配合,从而对第二锁定件31进行垂直于箱盖表面方向上的限位。
下面参照图8-16描述本发明的被动锁。
图8是容器100的另一局部剖视图,示出了设置于箱盖10的下表面上的被动锁50,图9是图8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箱盖10的仰视图,示出了箱盖10的下底面,图11是图10的D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容器100的另一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安装于箱盖10下表面的被动锁50,图13是图12的E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箱盖10的立体分解图,示出被动锁50和箱盖10的下底面,图15和图16是第一锁定件51的不同角度察看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被动锁50包括第一锁定件51和第一复位件52。第一锁定件51的前端设有第一锁舌511,第一锁定件两侧设有第一限位部512,第一锁定件51的下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复位件安装槽51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复位件安装槽513也可以设置成安装孔的形式。
如图15所示,第一锁定件51的前端设有的第一锁舌511呈扁平状,上下两侧设有倾斜表面,以及左右两侧设有导向部512。
如图13所示,箱盖10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锁定件安装部17,第一锁定件安状部17的两侧是限位挡板171,限位挡板171的内壁上设有沿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延伸的滑槽172,滑槽172与第一锁定件52两侧的第一限位部512配合,在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后方设有复位件挡板18。
如图8-13所示,第一锁定件51安装于第一锁定件安装部17内,第一锁定件51两侧第一限位部512卡入滑槽172内,使得第一锁定件51能够在第一锁定件安装部17内滑动,第一复位件52安装于第一锁定件51底部的第一复位件安装槽513中,第一复位件52的前端抵靠锁舌,第一复位件52的后端抵靠复位件挡板18。
参照图8-9,箱体20的侧板上设有第一锁孔22,第一锁定件51的锁舌511能够伸入第一锁孔22内。在锁孔22的内部设有导向面221,导向面221与第一锁舌511的导向部514配合。当第一锁定件51横向受力时,导向面221对第一锁舌511试加作用力,使得第一锁舌克服第一复位件的弹力向后退出,并沿导向面221滑出第一锁孔,被动锁解锁。
现在返回来参照图8-14,箱盖10是矩形箱盖,矩形箱盖10具有四条边,从图8和图12中可以清楚看出,主动锁30是沿图示箱盖的后边布置的,而被动锁50则布置在设有主动锁30的一边相邻的边上,即图示左右两边,换句话说,箱体上的与主动锁配合的第二锁孔是设置在箱体的后面一块侧板上,而与被动锁配合的第一锁孔则是设置在与后侧板相邻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无论是第二锁孔还是第一锁孔都是沿垂直于其所在的侧板设置,而在与后侧板相对的箱体的前侧板上则不再设置任何锁定装置。
解锁时,人站立在设有主动锁的箱体的一侧(即图8和图12所示的箱体后侧),然后先解锁主动锁,即通过拨动第一锁定件31的操作部315,使得第一锁定件31的锁舌311退出第二锁孔21,然后向上抬起箱盖,同时向前推动箱盖10,此时被动锁的第一复位件52受到第一锁孔22的导向部221的力的作用后退,从而第一锁舌511滑出第一锁孔22,被动锁解锁。
通过以上解锁方式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主动锁设置于箱盖10的上表面,被动锁设置于箱盖10的下表面,也就是说,从外部观察,并不能看到被动锁,因此,容器的外观比较简洁,同时由于被动锁从箱盖的侧面将箱盖锁定在箱体上,因此锁定强度高,箱盖不容易被破坏性开启。同时尽快在箱盖上表面设有主动锁以及在箱盖下表面设有被动锁,但是解锁时只需要站立于主动锁所在的一侧,即可解锁主动锁和被动锁,操作非常方便。
此外,通过上文的描述可以了解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是通过沿垂直所述第二锁定孔的侧板的方向移动来进行解锁的。
虽然,本领域中是通过在第二锁定件的底部设置第二复位件安装槽的方式安装复位件,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通过设置其他的复位件安装部的形式来与复位件进行配合,只要能够实现第二锁定件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时第二复位件可以对第二锁定件进行复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和第一复位件都是弹簧,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复位件和第一复位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弹性件。
此外,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在箱盖上设有两个主动锁和两个被动锁,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需要在箱盖上设置一个主动锁和一个被动锁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此时,主动锁设置于箱盖的一边的中部,被动锁设置于箱盖的与设置主动锁的一边相邻的任一边的中部,解锁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箱盖上设置一个主动锁和两个被动锁,此时,在箱盖的一边的中部设置一个主动锁,在与设置主动锁的一边相邻的箱盖的两边的中部各设置一个被动锁,解锁方式也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以上只是示例性描述几种情况,还有其他的主动锁和被动锁的组合的实施方式。
此外,通过本文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还可以实现防盗的功能。即在主动锁和被动锁都上锁后,通过将外部锁具锁定到第一锁定件和箱盖上,此时,唯有先将外部锁具开启后,才可以解锁主动锁,进而解锁被动锁,因此,如果将外部锁具的钥匙保藏好,即可以很好实现防盗的目的。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29)

1.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有被动锁,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当所述箱盖安装到所述箱体上时,所述被动锁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实现锁定,解锁时向上提起箱盖并推动所述箱盖迫使所述被动锁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脱开配合实现解锁,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锁孔,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和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后方,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锁舌,所述锁舌的前端设有第一锁舌导向部,所述第一锁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侧板导向部,通过所述第一锁舌导向部和所述第一侧板导向部的配合,使得向前推动箱盖时所述第一锁舌能够滑出所述第一锁孔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第一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以及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的复位件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底部的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设有限位槽,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限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主动锁,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锁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解锁时先所述主动锁再解锁所述被动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动锁设置于所述箱盖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锁孔所在的侧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解锁所述主动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和用于对该第二锁定件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孔,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和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箱盖上表面的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箱盖上表面的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前端设有第二锁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第二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二复位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的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底部的凹槽。
12.一种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动锁,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锁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被动锁,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被动锁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当箱盖安装到箱体上时,所述主动锁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及所述被动锁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从而将所述箱盖锁定到所述箱体上;
其中,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以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孔,所述主动锁设置成通过沿垂直所述第二锁定孔的侧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解锁方式设置成解锁第二锁定件后向上提起箱盖再向前推动箱盖解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二锁定件和第二复位件,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和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二锁定件进行复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前端设有第二锁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第二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二复位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的侧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底部的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孔,将所述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相互固定后,所述第二锁定件不能够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解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锁具的锁钩配合,通过将锁具的锁钩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内,将所述第二锁定件锁定在所述箱盖上,使得所述第二锁定件不能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滑动解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操作部,通过所述操作部对所述第二锁定件进行滑动解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两侧一体伸出凸出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设有限位部,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位部的配合,将所述第二锁定件限定在所述第二锁定件安装部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为弹簧。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前端设有锁舌,所述锁舌设有锁舌导向部,所述侧板的第一锁孔的侧壁上设有侧板导向部,通过所述锁舌导向部和侧板导向部的配合,使得在开启第二锁定件向前推动箱盖时锁舌能够滑出第一锁孔实现解锁。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锁包括第一锁定件和第一复位件,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第一锁定件安装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锁定件进行复位。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内并抵靠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的复位件挡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底部的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设有第一限位槽,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限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安装部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
2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相邻的侧板上的第二锁孔和第一锁孔。
2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两个主动锁,以及所述两个主动锁设置于所述箱盖的同一侧。
2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有两个被动锁,且所述两个被动锁设置于所述箱盖的相对侧。
CN201910060172.0A 2019-01-22 2019-01-22 容器 Active CN109911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172.0A CN109911404B (zh) 2019-01-22 2019-01-22 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172.0A CN109911404B (zh) 2019-01-22 2019-01-22 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1404A CN109911404A (zh) 2019-06-21
CN109911404B true CN109911404B (zh) 2024-05-07

Family

ID=66960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0172.0A Active CN109911404B (zh) 2019-01-22 2019-01-22 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1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2136A (zh) * 2019-12-09 2020-03-24 上海派瑞特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周转箱盖锁定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436A (zh) * 2012-08-16 2012-11-28 上海鸿润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盖子锁定机构及容器
CN103754516A (zh) * 2014-01-13 2014-04-30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盖子锁定机构及容器
CN205387246U (zh) * 2016-01-12 2016-07-20 温州科逸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储物托运箱
CN108341124A (zh) * 2018-02-09 2018-07-31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
CN209939400U (zh) * 2019-01-22 2020-01-14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0892A1 (en) * 2004-01-09 2005-07-14 Miller Daniel R. Collapsible container having recessed lid locking latches
US9630757B1 (en) * 2015-10-13 2017-04-25 Nicholas George Capous Self-locking parcel delivery box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436A (zh) * 2012-08-16 2012-11-28 上海鸿润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盖子锁定机构及容器
CN103754516A (zh) * 2014-01-13 2014-04-30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盖子锁定机构及容器
CN205387246U (zh) * 2016-01-12 2016-07-20 温州科逸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储物托运箱
CN108341124A (zh) * 2018-02-09 2018-07-31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
CN209939400U (zh) * 2019-01-22 2020-01-14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1404A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5558B (zh) 便携式容器
US20190225371A1 (en) Tool Storage
US6430976B1 (en) Anti-theft container
US7251967B2 (en) Padlock having a storage chamber
US7426841B2 (en) Lock having slidable box
US6082156A (en) Antitheft case for preventing packed compact discs from being stolen
US8397547B2 (en) Unlocking device for concealing keyhole of lock and key therefor
US20060207301A1 (en) Interlocked double-unlockable lock apparatus
CN108868381B (zh) 前拉闩锁
US20070296225A1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communicatiion device
US20230135591A1 (en) Universal security l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911404B (zh) 容器
US6240750B1 (en) Security case
US20060181182A1 (en) Cabinet drawer drivingly connected locking mechanism
CN215956901U (zh) 闩锁和锁定结构
CN209939400U (zh) 容器
US4852372A (en) Randomly engageable combination locking device
US4934162A (en) Latch for luggage or pocketbook
US20150176306A1 (en) Double lock device for a luggage case
TWI694202B (zh) 磁吸式鎖附機構
US5630330A (en) Lock for diskette drive
TWM591944U (zh) 貨架用之防盜鎖
EP3914122A1 (en) Expandable trolley suitcase
CN220975246U (zh) 具有自锁紧装置的抽屉盒及与其适配的机械手
CN217970389U (zh) 锁接装置和组合式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