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8012A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18012A CN116718012A CN202310603394.9A CN202310603394A CN116718012A CN 116718012 A CN116718012 A CN 116718012A CN 202310603394 A CN202310603394 A CN 202310603394A CN 116718012 A CN116718012 A CN 1167180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ite
- electrode
- heating
- stainless steel
- pressure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4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342 Bakeli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637 bakel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 graphite alkene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5087 graphit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490 cal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46 reduc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539 carboniz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3 inorganic s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7/00—Furnaces of a kind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 F27B17/0016—Chamber type furna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00—Casings; Linings; Walls; Roofs
- F27D1/0003—Linings or walls
- F27D1/0033—Linings or walls comprising heat shields, e.g. heat shields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1/00—Arrangement of elements for electric heating in or on furnaces
- F27D11/08—Heating by electric discharge, e.g. arc discharge
- F27D11/10—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7/00—Forming, maintaining, or circulating atmospheres in heating chambers
- F27D7/06—Forming or maintaining special atmospheres or vacuum within heating cha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包括真空炉壳,真空炉壳设有炉门,真空炉壳内腔连通真空发生装置,所述的真空炉壳内设有加热保温装置、第一加热电极装置、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不锈钢外筒、设于不锈钢外筒内的石墨内筒,所述的石墨内筒外侧设有石墨加热器,所述的石墨加热筒与不锈钢外筒之间设有石墨保温层,所述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固定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内壁之间设有隔热空间。本发明给碳化、石墨化和平压工艺提供了合并至一起完成的设备平台,即在高温加热的同时,完成加压的过程,在时间上,将碳化和石墨化两种前后工艺合并在一台设备内完成,减少了一次升温‑降温的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导热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背景技术
石墨烯导热膜制备工艺一般包括制浆、涂布、烧结、压延四道工艺。其中,烧结工艺包括碳化与石墨化两个工艺过程。碳化工艺一般在几十至1200℃的温度区间进行,主要作用是除水、除氧以及排除无机盐等杂质;石墨化工艺一般是在2600-3100℃的温度区间进行,主要作用是形成有序结构,提高石墨烯膜的导热性能。
现有烧结工艺是将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分开,在不同的烧结炉中进行的,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烧结工艺时间长:现有烧结工艺,碳化与石墨化是在不同的真空烧结设备中实现的,需要进行两次升温降温操作,导致烧结工艺时间很长,设备利用率低、产能小。
2、烧结工艺能耗大:(1)将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分开在不同的真空设备中实现,需要进行两次升温降温,降温过程都是浪费能量、增加能耗的过程。(2)为了提高石墨化的程度,增加石墨烯导热膜的性能,现有工艺都是通过提高石墨化温度实现的,但是温度越高,能耗越大。同等条件下,3000℃的石墨化工艺能耗是2600℃石墨化工艺能耗的2倍多。
3、工艺良率低:碳化工艺后的材料很脆,转运过程中极易造成产品的损失,降低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将碳化、石墨化和平压工艺合并在一个设备内完成,即在高温加热的同时,完成加压的过程,在时间上,将碳化和石墨化两种前后工艺合并在一台设备内完成,减少了一次升温-降温的循环,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艺时间长、能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包括真空炉壳,真空炉壳设有炉门,真空炉壳内腔连通真空发生装置,所述的真空炉壳内设有加热保温装置、第一加热电极装置、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不锈钢外筒、设于不锈钢外筒内的石墨内筒,所述的石墨内筒外侧设有石墨加热器,所述的石墨加热器与不锈钢外筒之间设有石墨保温层,所述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固定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内壁之间设有隔热空间;所述的第一加热电极装置设有两组电极,所述的石墨加热器设有石墨电极,所述的电极与石墨加热器石墨电极连接形成第一加热回路,所述的第一加热回路在石墨内筒形成不低于1500℃的加热环境;所述的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包括上电极装置、升降式下电极装置,所述的真空炉壳顶部设有上电极装置,所述的上电极装置设有穿过真空炉壳、不锈钢外筒、石墨保温层伸入石墨内筒的上电极杆,所述的上电极杆包括上导电杆、与上导电杆连接的上石墨压头;所述的真空炉壳底部设有升降式下电极装置,所述的升降式下电极装置包括升降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的下电极杆,所述的下电极杆包括下导电杆、与下导电杆连接的下石墨压头,所述的下石墨压头可升降穿过真空炉壳、不锈钢外筒、石墨保温层;所述的上石墨压头、下石墨压头之间形成可放置粗品石墨烯导热膜的材料放置区;所述的上电极杆、下电极杆在石墨内筒短路连接后形成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的第二加热回路在石墨内筒形成不低于2600℃的加热环境;所述的上电极装置的上石墨压头作为固定端、下石墨压头及升降装置作为移动加压端,所述的固定端与移动加压端加压产生不小于1600Kg压力。
本方案的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可以很好的完成石墨烯导热膜生产中的碳化、石墨化、压延三个工艺,通过前面的制浆、涂布生产设备生产获得粗品石墨烯导热膜后,本方案多功能烧结炉下石墨压头通过升降装置下降至真空炉壳底部外露,将粗品石墨烯导热膜放置在下石墨压头上,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将粗品石墨烯导热膜送入石墨内筒内,再进行碳化、石墨化、压延三个工艺后,升降装置再次将下石墨压头下降至炉壳底部外露,工作人员就可取出成品石墨烯导热膜;
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加热采用石墨加热,真空炉壳两侧的电极与石墨加热器石墨电极接触,电极通电,石墨加热器发热对石墨内筒内的粗品石墨烯导热膜加热,可采用非接触式的热电偶等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完成碳化后电极断电;第二阶段加热采用大电流短路加热,即多功能烧结炉内下石墨压头上移,携带粗品石墨烯导热膜顶紧上石墨压头,通电短路后产生大量热量进行升温,同时升降装置通过下电极持续向上增加压力,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以获得所需的压力,二次升温的同时对粗品石墨烯导热膜进行压延工艺以获得成品石墨烯导热膜;在上述过程中,真空发生装置按要求对真空炉壳内进行抽真空处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真空炉壳两侧分别设有左电极、右电极、热电偶,所述的左电极、右电极、热电偶一端设于真空炉壳外侧,所述的左电极、右电极另一端与石墨加热器石墨电极接触。本方案中,两组电极分设为左电极、右电极,加上热电偶,可完成第一阶段加热过程的加热和测温工作,在第二阶段加热时与加热装置不直接接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左电极、右电极分别设有电极管,所述的电极管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电极管后端设有电极水冷接头并与电极水管及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的电极管穿过真空炉壳且与真空炉壳之间设有电极耐温绝缘套,所述的石墨电极一端穿过不锈钢外筒、石墨保温层与石墨加热器连接固定,所述的石墨电极另一端设于不锈钢外筒外侧且与不锈钢外筒之间设有绝缘套,所述的电极管与石墨电极接触形成第一加热回路。
本方案中,左电极、右电极包括电极管、石墨电极,在第一阶段加热过程中,电极管与石墨电极接通,对石墨加热器供电发热,加热过程中,用循环冷却水路通过电极水冷接头向电极水管注入冷却水带走热量,对电极管进行降温,加热结束后,电极管不直接接触第二阶段高温加热装置;热电偶在第一阶段加热过程检测温度时不直接接触石墨加热器,在第二阶段高温加热过程中远离第二阶段高温加热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上电极装置与真空炉壳通过法兰连接绝缘固定,所述的上导电杆前端连接上石墨压头,所述的上石墨压头前端设有一个石墨块,所述的上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上导电杆后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与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的上导电杆设有电极连接板,所述的上石墨压头的底部位置位于石墨内筒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下导电杆一端连接下石墨压头,所述的下石墨压头前端设有多个石墨块,所述的下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下导电杆另一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与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连接电木板,所述的电木板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压头,所述的传感器压头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的下石墨压头的顶部最高位置位于石墨内筒内,所述的下石墨压头的顶部最低位置位于不锈钢外筒外。
本方案中,第二阶段加热采用大电流短路加热,多功能烧结炉内下石墨压头上移,携带粗品石墨烯导热膜顶紧上石墨压头,通电短路后产生大量热量进行升温,此时温度可采用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升降装置通过下电极持续向上增加压力,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压头)监测压力,以获得所需的压力,二次升温的同时对粗品石墨烯导热膜进行压延工艺以获得成品石墨烯导热膜;由于第二阶段石墨内筒内的加热温度要达到2600℃,导电杆会被熔化,加热过程中,用循环冷却水路通过电极水冷接头向电极水管注入冷却水带走热量,对上导电电杆、下导电电杆进行降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传感器压头设有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向传感器压头两侧伸长的导向板、与导向板可移动连接的竖直导向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不锈钢外筒包括筒体、上盖、下盖,所述的下盖底部设有三组固定柱与真空炉壳固定连接。本方案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除了三组固定柱外没有其它大面积接触面,二者之间主要为空气间隙,可以减少不锈钢外筒内热量外流速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石墨保温层包括石墨硬毡内筒、石墨软毡外筒,所述的石墨软毡外筒内侧包覆石墨硬毡内筒,所述的石墨软毡外筒外侧与不锈钢外筒贴紧,所述的石墨硬毡内筒内设置石墨内筒、石墨加热器,所述的石墨内筒两端分别与石墨硬毡内筒贴紧,所述的石墨加热器设于石墨内筒与石墨硬毡内筒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的石墨加热器两侧分别设置石墨电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石墨内筒、石墨保温层、不锈钢外筒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上容纳腔、下容纳腔,所述的真空炉壳设于上容纳腔内,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丝杆升降机、竖直导向杆、导向板,所述的电动丝杆升降机、竖直导向杆设于下容纳腔内,所述的下电极杆与导向板连接,所述的导向板与导向杆可移动连接。
现有的石墨烯导热膜生产过程中,
碳化工艺为室温经10mi n升至80℃,保温300mi n;再10mi n升到90℃,保温600min;10mi n升至100℃,保温600mi n;10mi n升至110℃,保温300mi n;20mi n升至120℃,保温240mi n;30mi n升至140℃,保温90mi n;30mi n升至165℃,保温60mi n;30mi n升至200℃,保温60mi n;30mi n升至250℃,保温60mi n;30mi n升至300℃,保温60mi n;60mi n升至400℃,保温60mi n;120mi n升至1000℃,保温60mi n;120mi n升至1600℃,自然降温,降温过程约12小时,整个工艺周期约62小时,效率较低;
石墨化工艺为室温150mi n升到1000℃,保温2小时;再2℃/mi n升至1300℃,保温2小时;再2℃/mi n升至2850℃后自然降温至2700℃,保温2小时;再5℃/mi n升温至2800℃保温4小时;再2℃/mi n升至3000℃,保温半小时,自然降温;单纯升温过程将近32个小时,自然降温过程大概需要将近40个小时,一个工艺周期要三天时间,能耗2500度电,耗能耗时巨大;
平压(压延)工艺为50~70MPa,保压10-30mi n;再使压力增大至80~100MPa,保压10-30mi n;再将压力提升至200~300MPa,保压10-30mi n,卸压至常态;
经以上三步工艺后得出的膜热扩散系数约为670mm2/s,而采用本方案工艺,将碳化、石墨化、平压(压延)三种工艺在一步工艺中完成;首先采用石墨加热进行400℃以下预还原过程,即10mi n升至80℃,保温60mi n;再2℃/mi n升温至400℃,保温60mi n后,开始启动短路加热并同时加压力,2小时内温度由400℃升至2600℃,压力由100kg逐步加到1400~1600kg(压强约合3MPa左右,视面积不同而异);经此过程后,得到的膜热扩散系数可达900mm2/s,热扩散系数明显提高;本方案整个工艺周期约20个小时,较分步工艺时间大大缩短,单次实验能耗约1300度电,较分步法明显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给碳化、石墨化和平压工艺提供了合并至一起完成的设备平台,即在高温加热的同时,完成加压的过程,在时间上,将碳化和石墨化两种前后工艺合并在一台设备内完成,减少了一次升温-降温的循环;具体为,
1、缩短了烧结工艺的时间:与现有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相比,工艺时间缩短了45%;
2、降低了烧结工艺的能耗:与现有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相比,能耗降低了55%;
3、提高了石墨烯导热膜的良率:与现有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相比,良率提高了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真空炉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热保温装置的一种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热保温装置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伸缩式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电极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下电极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炉壳 2、炉门 3、不锈钢外筒 4、石墨内筒
5、石墨加热器 6、石墨保温层 7、电极
8、石墨电极 9、上电极装置 10、下电极装置
11、上导电杆 12、上石墨压头 13、升降装置
14、下导电杆 15、下石墨压头 16、材料放置区
17、热电偶 18、电极管 19、电极水冷接头
20、耐温绝缘套 21、绝缘套 22、石墨块
23、电极连接板 24、电木板 25、螺栓
26、传感器压头 27、导向板 28、竖直导向杆
29、筒体 30、上盖 31、下盖 32、固定柱
33、石墨硬毡内筒 34、石墨软毡外筒 35、通气孔
36、框架 37、上容纳腔 38、下容纳腔
39、电动丝杆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包括真空炉壳1,真空炉壳设有炉门2,真空炉壳1内腔连通真空发生装置(图中未画出),真空炉壳1内设有加热保温装置、第一加热电极装置、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不锈钢外筒3、设于不锈钢外筒3内的石墨内筒4,石墨内筒4外侧设有石墨加热器5,石墨加热器5与不锈钢外筒3之间设有石墨保温层6,不锈钢外筒3与真空炉壳1固定连接,不锈钢外筒3与真空炉壳1内壁之间设有隔热空间;第一加热电极装置设有两组电极7,石墨加热器5设有石墨电极8,电极7与石墨加热器5石墨电极8连接形成第一加热回路,第一加热回路在石墨内筒4形成不低于1500℃的加热环境;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包括上电极装置9、升降式下电极装置10,真空炉壳1顶部设有上电极装置9,上电极装置9设有穿过真空炉壳1、不锈钢外筒3、石墨保温层6伸入石墨内筒4的上电极杆,上电极杆包括上导电杆11、与上导电杆11连接的上石墨压头12;真空炉壳1底部设有升降式下电极装置10,升降式下电极装置10包括升降装置13、与升降装置13连接的下电极杆,下电极杆包括下导电杆14、与下导电杆14连接的下石墨压头15,下石墨压头15可升降穿过真空炉壳1、不锈钢外筒3、石墨保温层6;上石墨压头12、下石墨压头15之间形成可放置粗品石墨烯导热膜的材料放置区16;上电极杆、下电极杆在石墨内筒4内短路连接后形成第二加热回路,第二加热回路在石墨内筒4内形成不低于2600℃的加热环境;上电极装置9的上石墨压头12作为固定端、下石墨压头15及升降装置13作为移动加压端,固定端与移动加压端对粗品石墨烯导热膜加压产生不小于1600Kg压力。
真空炉壳1两侧分别设有左电极、右电极、热电偶17,左电极、右电极、热电偶17一端设于真空炉壳1外侧,左电极、右电极另一端与石墨加热器5石墨电极8接触。
左电极、右电极分别设有电极管18,电极管18内设有电极水管,电极管18后端设有电极水冷接头19并与电极水管及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电极管18穿过真空炉壳1且与真空炉壳1之间设有耐温绝缘套20,石墨电极8一端穿过不锈钢外筒3、石墨保温层6与石墨加热器5连接固定,石墨电极8另一端设于不锈钢外筒3外侧且与不锈钢外筒3之间设有绝缘套21,电极管18与石墨电极8接触形成第一加热回路。
上电极装置9与真空炉壳1通过法兰连接绝缘固定,上导电杆11前端连接上石墨压头12,上石墨压头12前端设有一个石墨块22,上导电杆11内设有电极水管,上导电杆11后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19,电极水冷接头19与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上导电杆11设有电极连接板23,上石墨压头12的底部位置位于石墨内筒4内。
下导电杆14一端连接下石墨压头15,下石墨压头15前端设有多个石墨块22,下导电杆14内设有电极水管,下导电杆14另一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19,电极水冷接头19与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电极水冷接头19连接电木板24,电木板24通过螺栓25连接传感器压头26,传感器压头26与升降装置13连接,下石墨压头15的顶部最高位置位于石墨内筒4内,下石墨压头15的顶部最低位置位于不锈钢外筒3外。
传感器压头26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向传感器压头两侧伸长的导向板27、与导向板27可移动连接的竖直导向杆28。
不锈钢外筒3包括筒体29、上盖30、下盖31,下盖31底部设有三组固定柱32与真空炉壳1固定连接。
石墨保温层6包括石墨硬毡内筒33、石墨软毡外筒34,石墨软毡外筒34内侧包覆石墨硬毡内筒33,石墨软毡外筒34外侧与不锈钢外筒3贴紧,石墨硬毡内筒33内设置石墨内筒4、石墨加热器5,石墨内筒4两端分别与石墨硬毡内筒33贴紧,石墨加热器5设于石墨内筒4与石墨硬毡内筒33之间的空隙中,石墨加热筒5两侧分别设置石墨电极8。
石墨内筒4、石墨保温层6、不锈钢外筒3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孔35,通气孔35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包括框架36,框架36包括上容纳腔37、下容纳腔38,真空炉壳1设于上容纳腔37内,升降装置13包括电动丝杆升降机39、竖直导向杆28、导向板27,电动丝杆升降机39、竖直导向杆28设于下容纳腔38内,下电极杆与导向板27连接,导向板27与竖直导向杆28可移动连接。
本发明工作流程:通过制浆、涂布生产设备生产获得粗品石墨烯导热膜后,本方案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的下石墨压头15通过升降装置13下降至真空炉壳1底部外露,粗品石墨烯导热膜可放置在下石墨压头15上,然后通过升降装置13将粗品石墨烯导热膜送入石墨内筒4内,封闭设备,真空发生装置持续对设备内部抽真空处理;
第一阶段加热采用石墨加热,左电极、右电极接通第一加热回路,石墨加热器5开始通电加热,第一阶段加热完成1500℃以下预还原过程为,以热电偶17测量温度,首先以10mi n时间升至80℃,保温60mi n;再以2℃/mi n升温至400℃,保温60mi n;然后左电极、右电极断电结束加热,开始下一步加热;
第二阶段加热采用大电流短路加热,下石墨压头15向上石墨压头12移动并在相互顶紧后短路连通,进行第二阶段加热并同时对粗品石墨烯导热膜施加压力,以红外测温装置测量温度,2小时内石墨内筒4内的温度由400℃升至2600℃,压力由初始100kg逐步加到1400~1600kg,粗品石墨烯导热膜承受压强为2.9MPa-3.1MPa;
在完成碳化、石墨化、压延合并工艺并自然降温至常温后,升降装置13再次将下石墨压头15下降至真空炉壳1底部外露,工作人员就可取出成品石墨烯导热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包括真空炉壳,真空炉壳设有炉门,真空炉壳内腔连通真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炉壳内设有加热保温装置、第一加热电极装置、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
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不锈钢外筒、设于不锈钢外筒内的石墨内筒,所述的石墨内筒外侧设有石墨加热器,所述的石墨加热器与不锈钢外筒之间设有石墨保温层,所述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固定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筒与真空炉壳内壁之间设有隔热空间;
所述的第一加热电极装置设有两组电极,所述的石墨加热器设有石墨电极,所述的电极与石墨加热器石墨电极连接形成第一加热回路,所述的第一加热回路在石墨内筒形成不低于1500℃的加热环境;
所述的第二加热电极及加压装置包括上电极装置、升降式下电极装置,所述的真空炉壳顶部设有上电极装置,所述的上电极装置设有穿过真空炉壳、不锈钢外筒、石墨保温层伸入石墨内筒的上电极杆,所述的上电极杆包括上导电杆、与上导电杆连接的上石墨压头;
所述的真空炉壳底部设有升降式下电极装置,所述的升降式下电极装置包括升降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的下电极杆,所述的下电极杆包括下导电杆、与下导电杆连接的下石墨压头,所述的下石墨压头可升降穿过真空炉壳、不锈钢外筒、石墨保温层;
所述的上石墨压头、下石墨压头之间形成可放置粗品石墨烯导热膜的材料放置区;
所述的上电极杆、下电极杆在石墨内筒短路连接后形成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的第二加热回路在石墨内筒形成不低于2600℃的加热环境;
所述的上电极装置的上石墨压头作为固定端、下石墨压头及升降装置作为移动加压端,所述的固定端与移动加压端加压产生不小于1600Kg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炉壳两侧分别设有左电极、右电极、热电偶,所述的左电极、右电极、热电偶一端设于真空炉壳外侧,所述的左电极、右电极另一端与石墨加热器石墨电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电极、右电极分别设有电极管,所述的电极管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电极管后端设有电极水冷接头并与电极水管及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的电极管穿过真空炉壳且与真空炉壳之间设有电极耐温绝缘套,所述的石墨电极一端穿过不锈钢外筒、石墨保温层与石墨加热器连接固定,所述的石墨电极另一端设于不锈钢外筒外侧且与不锈钢外筒之间设有绝缘套,所述的电极管与石墨电极接触形成第一加热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装置与真空炉壳通过法兰连接绝缘固定,所述的上导电杆前端连接上石墨压头,所述的上石墨压头前端设有一个石墨块,所述的上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上导电杆后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与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的上导电杆设有电极连接板,所述的上石墨压头的底部位置位于石墨内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电杆一端连接下石墨压头,所述的下石墨压头前端设有多个石墨块,所述的下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下导电杆另一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与外部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连接电木板,所述的电木板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压头,所述的传感器压头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的下石墨压头的顶部最高位置位于石墨内筒内,所述的下石墨压头的顶部最低位置位于不锈钢外筒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压头设有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向传感器压头两侧伸长的导向板、与导向板可移动连接的竖直导向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外筒包括筒体、上盖、下盖,所述的下盖底部设有三组固定柱与真空炉壳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保温层包括石墨硬毡内筒、石墨软毡外筒,所述的石墨软毡外筒内侧包覆石墨硬毡内筒,所述的石墨软毡外筒外侧与不锈钢外筒贴紧,所述的石墨硬毡内筒内设置石墨内筒、石墨加热筒,所述的石墨内筒两端分别与石墨硬毡内筒贴紧,所述的石墨加热筒设于石墨内筒与石墨硬毡内筒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的石墨加热筒两侧分别设置石墨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内筒、石墨保温层、不锈钢外筒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上容纳腔、下容纳腔,所述的真空炉壳设于上容纳腔内,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丝杆升降机、竖直导向杆、导向板,所述的电动丝杆升降机、竖直导向杆设于下容纳腔内,所述的下电极杆与导向板连接,所述的导向板与竖直导向杆可移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03394.9A CN116718012A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03394.9A CN116718012A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18012A true CN116718012A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786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03394.9A Pending CN116718012A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1801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87976A (zh) * | 2023-11-24 | 2023-12-26 | 杭州嘉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石墨化炉 |
-
2023
- 2023-05-24 CN CN202310603394.9A patent/CN11671801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87976A (zh) * | 2023-11-24 | 2023-12-26 | 杭州嘉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石墨化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5319B (zh) | 硫系玻璃元件压型装置 | |
CN116718012A (zh)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多功能烧结炉 | |
CN104588521B (zh) | 一种采用柔性夹持的电流辅助热成形设备及方法 | |
CN101968308B (zh) | 一种坩埚可升降的烧结炉 | |
CN116693291B (zh) | 石墨烯导热膜生产改进工艺及烧结设备 | |
CN205152313U (zh) | 交互式双阴极离子表面热处理炉 | |
CN219454619U (zh)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生产烧结设备加热加压电极 | |
CN219607666U (zh)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侧面加热装置 | |
CN108300981B (zh) | 一种用于石墨舟的预热箱 | |
CN220206354U (zh) |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 | |
CN203021698U (zh) | 连续石墨化超高温管式炉 | |
CN115532947B (zh) | 铝合金间接热成形模具及方法 | |
CN101830634B (zh) | 太阳能真空管高频电封离装置及其封离方法 | |
CN211903701U (zh) | 一种用于反应烧结碳化硅制品的真空炉 | |
CN207845165U (zh) | 一种石墨膜卷材治具 | |
CN220728936U (zh) | 一种石墨毡生产用碳化炉 | |
CN113426869A (zh) | 卫星通信天线面罩热成形方法 | |
CN216472260U (zh) | 一种新型立式连续生产用石墨化炉 | |
CN105220108A (zh) | 交互式双阴极离子表面热处理炉 | |
CN217005353U (zh) | 一种用于电石炉炉气恒温节能保持装置 | |
CN107841766A (zh) | 一种阴极炭块组预热装置 | |
CN217110470U (zh) | 一种永磁铁氧体快速烧结电窑 | |
CN217822677U (zh) | 一种共晶机温度检测装置 | |
CN220931733U (zh) | 反应烧结碳化硅烧结炉快冷装置 | |
CN103994665B (zh) | 一种石墨电阻式加热高温热处理炉热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