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2896A -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2896A
CN116712896A CN202310708271.1A CN202310708271A CN116712896A CN 116712896 A CN116712896 A CN 116712896A CN 202310708271 A CN202310708271 A CN 202310708271A CN 116712896 A CN116712896 A CN 116712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slurry
dispersing
cavity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82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082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12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12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2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3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rotary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01F35/717Feed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feeding the components to the mix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5Discharge mechanisms
    • B01F35/754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浆料分散设备。该浆料分散设备包括:外壳,具有分散腔及与分散腔连通的出料腔,外壳上设置有与分散腔连通的进料口以及与出料腔连通的出料口;及叶轮组,包括压送叶轮、分散叶轮及输送叶轮;其中,压送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分散腔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将由进料口输入分散腔内的浆料向出料腔输送;分散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分散腔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对进入分散腔内的浆料进行分散;输送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出料腔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将进入出料腔的浆料由出料口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背景技术
制浆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锂电池制浆工艺。在锂电池的制浆工艺中,通常将粉料和液体输送至合浆机内进行混合分散以得到浆料,合浆机排出的浆料需要在进入到浆料分散设备中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分散,以得到均质的浆料,获得的浆料越均匀,制备的锂电池的性能越好。
在锂电池的制浆工艺中,浆料分散设备在浆料的输送过程中对其进行混合分散,因此浆料分散设备需要配置泵送设备来完成浆料的输送,例如螺杆泵、转子泵等,导致浆料分散设备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浆料分散设备需要配置泵送设备来完成浆料的输送,导致浆料分散设备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浆料分散设备。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包括:
外壳,具有分散腔及与所述分散腔连通的出料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散腔连通的进料口以及与所述出料腔连通的出料口;及
叶轮组,包括压送叶轮、分散叶轮及输送叶轮;
其中,所述压送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散腔内,所述压送叶轮用于在旋转时将由所述进料口输入所述分散腔内的浆料向所述出料腔输送;所述分散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散腔内,所述分散叶轮用于在旋转时对进入所述分散腔内的所述浆料进行分散;所述输送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料腔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将进入所述出料腔的所述浆料由所述出料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由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腔的方向上,按照所述压送叶轮和所述分散叶轮的顺序依次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送叶轮设置为多个;和/或,所述分散叶轮设置为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送叶轮设置为两个,所述分散叶轮设置为两个;
在由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腔的方向上,按照两个所述压送叶轮和两个所述分散叶轮的顺序依次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送叶轮设置为三个,所述分散叶轮设置为三个;
在由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腔的方向上,按照三个所述压送叶轮和三个所述分散叶轮的顺序依次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送叶轮包括相对外壳可转动的第一叶轮座及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叶轮座上的多个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叶轮座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所述第一叶片呈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叶片上开设有供浆料通过的多个贯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叶轮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轮座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接槽,所述多个第一插接槽沿所述第一叶轮座的周向间隔布设;
每一所述第一插接槽贯穿所述第一叶轮座轴向上的至少一端,每一所述第一叶片插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叶片上具有第一限位配合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叶轮座的径向退出所述第一插接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叶轮包括相对所述外壳可转动的第二叶轮座及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叶轮座上的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叶轮座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所述第二叶片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布设的针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叶片还包括安装部,各个所述针状部固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叶轮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轮座的周向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接槽,所述多个第二插接槽沿所述第二叶轮座的周向间隔布设;
每一所述第二插接槽贯穿所述第二叶轮座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每一所述安装部插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叶片的所述安装部上具有第二限位配合部;
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二叶轮座的径向退出所述第二插接槽。
上述浆料分散设备,浆料由进料口进入到分散腔之后,一方面压送叶轮在旋转时能够对浆料产生压送作用,使得浆料由进料口向出料腔输送;另一方面浆料到达出料腔后,输送叶轮在旋转时能够将浆料由出料口排出。也就是说,浆料能够从分散腔到达出料腔,再从出料口排出至外壳外,无需配置用于输送浆料的泵送设备,有利于简化浆料分散设备构的结构和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浆料分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浆料分散设备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浆料分散设备的壳体内部的各个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浆料分散设备的壳体内部的各个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和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浆料的分散效果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在不同转速时浆料的黏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7为在转速相同的条件下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和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浆料的黏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压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压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压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压送叶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分散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分散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浆料分散设备,用于对由粉料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浆料进行搅拌和分散,以得到均匀性满足工艺要求的浆料。可选地,该浆料分散设备可以是分散机。
该浆料分散设备包括外壳10和叶轮组20。外壳10具有分散腔11及与分散腔11连通的出料腔12。外壳10开设有与分散腔11连通的进料口13以及与出料腔12连通的出料口14,从而使得浆料能够从进料口13进入到分散腔11内,出料腔12内的浆料能够从出料口14排出至外壳10外。
叶轮组20包括压送叶轮21、分散叶轮23和输送叶轮25。压送叶轮21相对外壳10可转动地设置在分散腔11内。压送叶轮21用于在旋转时将由进料口13输入至分散腔11内的浆料向出料腔12输送。分散叶轮23相对外壳10可转动地设置在分散腔11内,该分散叶轮23用于在旋转时对进入分散腔11内的浆料进行分散。输送叶轮25相对外壳1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料腔12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将进入出料腔12的浆料由出料口14排出至外壳10外。具体地,输送叶轮25在转动时提供离心力,浆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14快速的从出料腔12输出,避免了浆料在出料腔12内团聚而形成大颗粒团聚体。
上述浆料分散设备,在实际分散作业时,浆料首先从进料口13输入至分散腔11内。压送叶轮21旋转以对浆料产生压送作用,使得浆料向出料腔12输送。在浆料向出料腔12输送的过程中分散叶轮23对浆料进行搅拌分散,以消除浆料中因聚团效应形成的团聚体,使得浆料的均匀性达到工艺要求。当浆料进入出料腔12内后,输送叶轮25旋转以带动浆料由出料口14排出至外壳10内。
如此,在本申请中,浆料由进料口13进入到分散腔11之后,一方面压送叶轮21在旋转时能够对浆料产生压送作用,使得浆料由进料口13向出料腔12输送;另一方面浆料到达出料腔12后,输送叶轮25在旋转时能够将浆料由出料口14排出。也就是说,浆料能够从分散腔11到达出料腔12,再从出料口14排出至外壳10外,无需配置用于输送浆料的泵送设备,有利于简化浆料分散设备构的结构和工艺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压送叶轮21除了起到输送浆料的作用之外,压送叶轮21的叶片的尖角和棱边还能够对浆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和分散。同理,输送叶轮25除了起到输送浆料的作用之外,输送叶轮25的叶片的尖角和棱边还能够对浆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和分散。
具体到实施例中,在进料口13至出料腔12的方向上(即图1中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按照压送叶轮21和分散叶轮23的顺序依次布设,从而使得由进料口13进入到分散腔11内的浆料首先在压送叶轮21的作用下向出料腔12流动,在向出料腔12流动的过程中途经分散叶轮23。浆料途经分散叶轮23时分散叶轮23对浆料进行搅拌和分散。
可选地,压送叶轮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即多个);和/或,分散叶轮23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即多个)。如此,利用多个压送叶轮21对浆料进行压送,使得浆料由分散腔11向出料腔12的流动更加顺畅和稳定。利用多个分散叶轮23对浆料进行多次分散,大大提高了对浆料的分散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送叶轮21对浆料也能起到一定的搅拌和分散作用,因此浆料由进料口13进入分散腔11并向出料腔12输送的过程中,浆料分别经过各个压送叶轮21和各个分散叶轮23的多级分散,对浆料的分散过程更加柔和,避免因过度分散而导致浆料快速温升,大大降低了浆料因快速温升而变性的风险。
具体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压送叶轮21的数量为两个,分散叶轮23的数量也为两个。在进料口13至出料腔12的方向上(即图1中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按照两个压送叶轮21和两个分散叶轮23的顺序依次布设。如此,进入分散腔11内的浆料依次经过两个压送叶轮21和两个分散叶轮23进行四级分散。
具体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压送叶轮21的数量为三个,分散叶轮23的数量也为三个。在进料口13至出料腔12的方向上(即图1中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按照三个压送叶轮21和三个分散叶轮23的顺序依次布设。如此,进入分散腔11内的浆料依次经过三个压送叶轮21和三个分散叶轮23进行六级分散,使得浆料的黏度在短时间内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得到均匀性较佳的浆料。
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浆料的分散效果对比的曲线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粉料进入分散腔11的开始阶段分散效果曲线的曲率较大,粉料到达第二个和第三个压送叶轮21处时分散效果曲线趋于平缓。浆料到达第一个分散叶轮23处时分散效果曲线的曲率再次明显上升。粉料经过第三个分散叶轮23之后分散效果的曲线曲率再次趋于平缓。与第二实施例相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分散效果曲线整体较为平缓,只有在浆料到达分散叶轮23后分散效果曲线的曲率才有明显的增加。可见第二实施例中的浆料分散设备对浆料的分散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浆料分散设备对浆料的分散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图6示出了如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浆料黏度在不同转速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第二实施例中,浆料在进料口13处时黏度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约在20000Pa·s至200000Pa·s之间。随着浆料依次经过三个压送叶轮21、三个分散叶轮23和输送叶轮25的搅拌和分散,浆料的黏度值逐渐下降,到出料口14处时浆料的黏度在2000Pa·s至15000Pa·s之间。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不同转速(各个叶轮的转速)下,浆料的黏度下降的速度是不同的,转速V3>V2>V1,由V3至V1黏度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也就是说,各个叶轮的转速越高,浆料的黏度达到设计值所需的时间更短。因此,可通过调节各个叶轮的转速,实现浆料在较短的时间内黏度值达到设计值。
图7示出了各个叶轮的转速均为V1的情况下第一实施例中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浆料黏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转速下要想浆料的黏度达到设计值,第二实施例中的浆料分散设备相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浆料分散设备所需的时间更短,即第二实施例中的浆料分散设备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浆料分散设备对浆料的分散效果有所提升。
请参见图8及图9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压送叶轮21包括相对外壳10可转动的第一叶轮座211及均连接在第一叶轮座211上的多个第一叶片213。多个第一叶片213沿第一叶轮座211的周向间隔布设,且每一第一叶片213呈板状。如此,将第一叶片213设计成呈板状,有利于增大第一叶片213与浆料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对浆料的输送效果,使得浆料能够稳定且连续的向出料腔12输送。可选地,压送叶轮21的第一叶片213的扭角在5°至85°之间。
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叶片213上开设有供浆料通过的多个贯穿孔a,从而在确保压送叶轮21对浆料的压送效果较佳的前提下,增强压送叶轮21对浆料的分散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贯穿孔a贯穿第一叶片213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贯穿孔a可以是圆孔(见图8)、长槽孔(见图9)、腰型孔、矩形孔或异形孔,在此不作限定。当贯穿孔a为长槽孔时(见图9),各个长槽孔可以横向布置也可以纵向布置,在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叶片213上的贯穿孔a并不是必需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13上不开设贯穿孔a,此时压送叶轮21对浆料的压送效果更佳,但是对浆料的分散效果有所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叶片213与第一叶轮座211可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压送叶轮21的每一第一叶片213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叶轮座211上。如此,一方面第一叶轮座211和各个第一叶片213可单独加工,有利于降低压送叶轮21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当需要调整第一叶片213的弯曲角度时,直接将该第一叶片213从第一叶轮座211上卸下,调整弯曲角度后再装上即可,即方便对第一叶片213的弯曲角度进行调整;又一方面当第一叶片213损坏时,将损坏的第一叶片213从第一叶轮座211上卸下,将该损坏的第一叶片213维修好后再装上或者重新装上新的第一叶片213,即方便对第一叶片213进行维修或更换。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叶片的厚度较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因此可利用工具对第一叶片213施加作用力(例如敲击或掰弯等作用力),使得第一叶片213产生形变,以达到调整第一叶片213的弯曲角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座211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接槽2111,且该多个第一插接槽2111沿第一叶轮座211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第一插接槽2111贯穿第一叶轮座211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当需要安装第一叶片213时,将该第一叶片213从第一插接槽2111的贯穿端插入至该第一插接槽2111内即可。当需要拆卸第一叶片213时,将该第一叶片213从第一插接槽2111的贯穿端拔出即可。如此,第一叶片21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方便第一叶片213的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地,每一第一插接槽211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限位部2113,每一第一叶片213上具有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该第一限位部2113与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一叶片213沿第一叶轮座211的径向退出对应的第一插接槽2111。如此,每一第一叶片213通过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与第一限位部2113的限位配合限位于对应的第一插接槽2111内,有效防止第一叶轮座211带动第一叶片213旋转时,第一叶片21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叶轮座211的径向脱出第一插接槽2111。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113为限位凸起,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为限位凹槽。该限位凸起位于该限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一叶片213的限位,避免第一叶片213沿第一叶轮座211的径向脱离第一插接槽2111。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凹槽沿第一插接槽2111的延伸方向纵长延伸,从而使得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的限位配合不会影响第一叶片213从第一插接槽2111的贯穿端插入第一插接槽2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仅限于第一限位部2113为限位凸起,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为限位凹槽。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13也可以为限位凹槽,则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为限位凸起,只要能够起到对第一叶片213沿第一叶轮座211径向的运动进行限定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12及图1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分散叶轮23包括相对外壳10可转动的第二叶轮座231及均连接在第二叶轮座231上的第二叶片233。多个第二叶片233沿第二叶轮座231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第二叶片233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布设的针状部2332。如此,第二叶轮座231带动各个第二叶片233旋转时,各个第二叶片233上的针状部2332对浆料进行高效分散,大大提高了对浆料的分散效果,确保消除浆料中的大颗粒团聚体,有利于提高浆料的均匀性。可选地,分散叶轮23的第二叶片233的扭角在5°至85°之间。可选地,该针状部2332可以是长条形的柱体,例如圆柱体、棱柱体或异形柱体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叶片233还包括安装部2334,各个针状部2332固接在安装部2334上。该安装部2334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叶轮座231上。如此,一方面第二叶轮座231和各个第二叶片233可单独加工,有利于降低分散叶轮23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当需要调整第二叶片233的弯曲角度时,直接将该第二叶片233从第二叶轮座231上卸下,调整弯曲角度后再装上即可,即方便对第二叶片233的弯曲角度进行调整;又一方面当第二叶片233损坏时,将损坏的第二叶片233从第二叶轮座231上卸下,然后将该损坏的第二叶片233维修好后再装上或者重新装上新的第二叶片233,即方便对第二叶片233进行维修或更换。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叶片的厚度较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因此可利用工具对第二叶片233施加作用力(例如敲击或掰弯等作用力),使得第二叶片233产生形变,以达到调整第二叶片233的弯曲角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2334与其上的各个针状部233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二叶轮座231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接槽2312,且该多个第二插接槽2312沿第二叶轮座231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第二插接槽2312贯穿第二叶轮座231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当需要安装第二叶片233时,将该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从第二插接槽2312的贯穿端插入至该第二插接槽2312内即可。当需要拆卸第二叶片233时,将该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从第二插接槽2312的贯穿端拔出即可。如此,第二叶片2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以方便第二叶片233的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地,每一第二插接槽231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限位部2314,每一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上具有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该第二限位部2314与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沿第二叶轮座231的径向退出对应的第二插接槽2312。如此,每一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通过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与第二限位部2314的限位配合限位于对应的第二插接槽2312内,有效防止第二叶轮座231带动第二叶片233旋转时,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第二叶轮座231的径向脱出第二插接槽2312。
可选地,第二限位部2314为限位凸起,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为限位凹槽。该限位凸起位于该限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的限位,避免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沿第二叶轮座231的径向脱离第二插接槽2312。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凹槽沿第二插接槽2312的延伸方向纵长延伸,从而使得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的限位配合不会影响第二叶片233的安装部2334从第二插接槽2312的贯穿端插入第二插接槽2312内。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仅限于第二限位部2314为限位凸起,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为限位凹槽。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2314也可以为限位凹槽,则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为限位凸起,只要能够起到对第二叶片233沿第二叶轮座231径向的运动进行限定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安装部2334与第二叶轮座231并不仅限于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安装部2334与第二叶轮座23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浆料分散设备还包括旋转轴30及驱动件40。旋转轴30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10上,并依次穿过分散腔11和出料腔12,且与驱动件40驱动连接,以使驱动件40能够驱动旋转轴30旋转。各个压送叶轮21和各个分散叶轮23依次同轴安装在旋转轴30上。如此,驱动件40驱动旋转轴30旋转时,旋转轴30能够带动其上的各个压送叶轮21和各个分散叶轮23同步旋转,有利于简化设备结构。
进一步地,浆料分散设备还包括传动组件50,该传动组件50传动连接在驱动件40与旋转轴30之间,以将驱动件40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旋转轴30,从而带动该旋转轴30旋转。可选地,驱动件40可以是伺服电机、变频电机、励磁同步电机或直流电机等。传动组件50可以是三角皮带传动组件、伞齿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同步带传动组件或联轴器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具有分散腔(11)及与所述分散腔(11)连通的出料腔(12),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散腔(11)连通的进料口(13)以及与所述出料腔(12)连通的出料口(14);及
叶轮组(20),包括压送叶轮(21)、分散叶轮(23)及输送叶轮(25);
其中,所述压送叶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散腔(11)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将由所述进料口(13)输入所述分散腔(11)内的浆料向所述出料腔(12)输送;所述分散叶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散腔(11)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对进入所述分散腔(11)内的所述浆料进行分散;所述输送叶轮(25)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料腔(12)内,且用于在旋转时将进入所述出料腔(12)的所述浆料由所述出料口(14)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进料口(13)至所述出料腔(12)的方向上,按照所述压送叶轮(21)和所述分散叶轮(23)的顺序依次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送叶轮(21)设置为多个;和/或,所述分散叶轮(23)设置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送叶轮(21)设置为两个,所述分散叶轮(23)设置为两个;
在由所述进料口(13)至所述出料腔(12)的方向上,按照两个所述压送叶轮(21)和两个所述分散叶轮(23)的顺序依次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送叶轮(21)设置为三个,所述分散叶轮(23)设置为三个;
在由所述进料口(13)至所述出料腔(12)的方向上,按照三个所述压送叶轮(21)和三个所述分散叶轮(23)的顺序依次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送叶轮(21)包括相对所述外壳(10)可转动的第一叶轮座(211)及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叶轮座(211)上的多个第一叶片(213),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13)沿所述第一叶轮座(211)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所述第一叶片(213)呈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叶片(213)上开设有供浆料通过的多个贯穿孔(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1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叶轮座(2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座(211)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接槽(2111),所述多个第一插接槽(2111)沿所述第一叶轮座(211)的周向间隔布设;
每一所述第一插接槽(2111)贯穿所述第一叶轮座(211)轴向上的至少一端,每一所述第一叶片(213)插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槽(21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211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限位部(2113),所述第一叶片(213)上具有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
所述第一限位部(2113)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2131)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叶片(213)沿所述第一叶轮座(211)的径向退出所述第一插接槽(2111)。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叶轮(23)包括相对所述外壳(10)可转动的第二叶轮座(231)及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叶轮座(231)上的第二叶片(233),多个所述第二叶片(233)沿所述第二叶轮座(231)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一所述第二叶片(233)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布设的针状部(233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叶片(233)还包括安装部(2334),各个所述针状部(2332)固接在所述安装部(2334)上,所述安装部(233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叶轮座(23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座(231)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接槽(2312),所述多个第二插接槽(2312)沿所述第二叶轮座(231)的周向间隔布设;
每一所述第二插接槽(2312)贯穿所述第二叶轮座(231)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每一所述安装部(2334)插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槽(2312)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浆料分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槽(231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限位部(2314),所述第二叶片(233)的所述安装部(2334)上具有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
所述第二限位部(2314)与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2336)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安装部(2334)沿所述第二叶轮座(231)的径向退出所述第二插接槽(2312)。
CN202310708271.1A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Pending CN116712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8271.1A CN116712896A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8271.1A CN116712896A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2896A true CN116712896A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4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8271.1A Pending CN116712896A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128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8294B2 (en) Device for dispersing a solid, liquid or gaseous substance in a liquid
US4531892A (en) Apparatus for pumping of pulp
US2016027157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shear mixing
CN113499698A (zh) 一种粉液混合机
CN220143177U (zh)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CN214159277U (zh) 浆料混合装置
CN116712896A (zh) 一种浆料分散设备
CN111036110A (zh) 一种卧式混合搅拌机
KR20090022591A (ko) 균질혼련기의 교반장치
CN114522566A (zh) 一种剪切均质结构
CN112313001A (zh) 搅拌机
US8672029B2 (en) System for reducing foam in mixing operations
CN220276711U (zh) 一种粉液混合设备
CN115916388A (zh) 用于将中粘度至高粘度流体和/或糊状物混合的方法和搅拌器装置
CN116672912A (zh) 一种粉液混合设备
CN215876933U (zh) 一种粉液混合机
CN208599529U (zh) 双轴加湿搅拌机
CN220513861U (zh) 一种粉液混合设备
KR101707814B1 (ko) 저점도 유체 분산유화장치
KR100494445B1 (ko) 유화장치
CN110876905B (zh) 一种分散混合机
CN211026034U (zh) 一种膨化食品生产线的槽型混合机
CN213433949U (zh) 一种粉末涂料搅拌设备
CN212467894U (zh) 一种美金刚和多奈哌齐复方药品原料快速搅拌混合机
CN114939356B (zh) 匀浆设备、制浆设备、制浆系统及电池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