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2256A -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02256A CN116702256A CN202210519049.2A CN202210519049A CN116702256A CN 116702256 A CN116702256 A CN 116702256A CN 202210519049 A CN202210519049 A CN 202210519049A CN 116702256 A CN116702256 A CN 1167022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m
- wall
- building
- target
- contou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20—Configuration CAD, e.g. designing by assembling or positioning modules selected from libraries of predesigned modu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该BIM包括BIM辅助生成装置,该BIM辅助生成装置包括设有轮廓识别算法的外墙轮廓生成模块和设有BIM业务逻辑算法的构件生成模块;该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包括: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运行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利用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调用构件生成模块,基于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本发明实现了建筑外墙相关构件的批量生成,提升了建筑外墙相关构件生成的智能化程度和准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轮廓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多个方面,比如用于计算建筑物建筑面积、防火分区面积及自动划分、安全疏散路径、智能生成基于外墙的爬架系统、建筑外表皮生成等。建筑外墙轮廓通常基于给定的建筑设计图纸来进行绘制。
现有技术中,建筑外墙轮廓的构建多使用传统的BIM“翻模”以及二维设计的方法,构建过程中通常由业务人员完成,而针对传统的构建插件,则仅支持单一业务例如建筑外墙智能生成,使得整个建筑设计及施工的期限拉长,同时插件算法也难以有效的将整个建筑外墙轮廓准确的构建出来,往往需要人工的介入。总而言之,即现有方法构建建筑外墙轮廓存在构建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方法构建建筑外墙轮廓存在构建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所述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所述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包括: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包括: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并基于所述模型线确定外墙轮廓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包括: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则获取划定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划定区域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识别所述划定区域与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之间的重合区域边界,并将所述重合区域边界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包括: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二轮廓识别算法,则识别所述目标BIM模型的预置维度的剖面框,并获取所述剖面框对应的几何立体信息;提取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中的建筑立体信息,并对所述几何立体信息和所述建筑立体信息进行剪切处理,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根据所述初始立体信息,对所述目标BIM模型中进行框线的嵌套检测,得到嵌套检测结果;若嵌套检测结果为存在嵌套的框线,则对存在嵌套的框线合并,得到模型立体信息,并将所述模型立体信息对应的框线信息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包括: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三轮廓识别算法,则随机选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的一个目标墙元素,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检测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连续性,得到连续性检测结果;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并提取所述连续墙轮廓中的外墙轮廓,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包括: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连续,则获取所述目标墙元素的第一定位线,确定所述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并作为起始搜索端点;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不连续,则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线在预置第二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获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除所述目标墙元素之外的其他全部墙元素的第二定位线,并确定各所述第二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二坐标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不连续位置的端点;利用不连续位置的端点生成补充线,并将所述补充线在所述第一方位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包括: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在所述目标BIM模型中搜索与所述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其他墙元素;按照预置第二方位,在所述目标墙元素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交点中筛选一个与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计算所述目标墙元素在最接近的交点中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夹角,并从其他墙元素中选取夹角最小的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基于所述新的目标墙元素,搜索出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全部墙元素,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包括: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以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为起点,利用设置的BIM业务逻辑算法进行元素延伸,得到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建筑外墙表皮、爬架系统和脚手架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所述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所述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包括:加载模块,用于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提取模块,用于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构建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并基于所述模型线确定外墙轮廓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模块包括第一提取单元,用于: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则获取划定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划定区域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识别所述划定区域与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之间的重合区域边界,并将所述重合区域边界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模块还包括第二提取单元,用于: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二轮廓识别算法,则识别所述目标BIM模型的预置维度的剖面框,并获取所述剖面框对应的几何立体信息;提取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中的建筑立体信息,并对所述几何立体信息和所述建筑立体信息进行剪切处理,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根据所述初始立体信息,对所述目标BIM模型中进行框线的嵌套检测,得到嵌套检测结果;若嵌套检测结果为存在嵌套的框线,则对存在嵌套的框线合并,得到模型立体信息,并将所述模型立体信息对应的框线信息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模块还包括第三提取单元,用于: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三轮廓识别算法,则随机选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的一个目标墙元素,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检测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连续性,得到连续性检测结果;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并提取所述连续墙轮廓中的外墙轮廓,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提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连续,则获取所述目标墙元素的第一定位线,确定所述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并作为起始搜索端点;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不连续,则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线在预置第二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获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除所述目标墙元素之外的其他全部墙元素的第二定位线,并确定各所述第二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二坐标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不连续位置的端点;利用不连续位置的端点生成补充线,并将所述补充线在所述第一方位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所述第三提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在所述目标BIM模型中搜索与所述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其他墙元素;按照预置第二方位,在所述目标墙元素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交点中筛选一个与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计算所述目标墙元素在最接近的交点中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夹角,并从其他墙元素中选取夹角最小的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基于所述新的目标墙元素,搜索出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全部墙元素,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以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为起点,利用设置的BIM业务逻辑算法进行元素延伸,得到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建筑外墙表皮、爬架系统和脚手架系统。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执行上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一个BIM辅助生成装置,将目标BIM模型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至少一种轮廓识别算法来识别目标BIM模型的外墙轮廓线,同时提供了至少一种BIM业务逻辑算法,来基于识别的建筑外墙轮廓线生成相关的构件,将手动布置构件改进为自动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同时提高建筑外墙轮廓识别的准确度,也支持多个BIM业务,根据提取的建筑外墙轮廓线,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多种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轮廓识别算法搜索建筑外墙轮廓线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轮廓识别算法搜索建筑外墙轮廓线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轮廓识别算法搜索建筑外墙轮廓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轮廓识别算法搜索建筑外墙轮廓线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轮廓识别算法搜索建筑外墙轮廓线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轮廓识别算法搜索建筑外墙轮廓线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外墙表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脚手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该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该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包括: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运行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利用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调用构件生成模块,基于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本发明实现了建筑外墙相关构件的批量生成,同时提升了建筑外墙相关构件生成的智能化程度和准确度。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还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BIM平台上,加载需要生成建筑外墙相关构建的目标BIM模型,此处目标BIM模型指的是用户基于需求,根据企业相关建模标准,使用软件比如AutoCAD平台来建模设计方案,得到的二维或者三维文件。该目标BIM模型中,包含有各个建筑结构的参数信息,具体为多个建筑设计元素以及各个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比如楼层高度、楼层数量、楼层编号等。
102、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
本实施例中,运行预先制作好的BIM辅助生成装置,来自动执行目标BIM模型的外墙轮廓线生成。首先提取目标BIM模型中各个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比如建筑构件元素列表、楼层元素列表等信息,其中,建筑构件元素列表包括:楼面构件、墙体构件、柱构件和基础构件等。通过建筑设计元素基本可以确定目标BIM模型的整体结构和形状,以此来进行外墙轮廓线的识别。
本实施例中,预先制作好的BIM辅助生成装置,至少包括外墙轮廓生成模块和构建生成模块,其中,外墙轮廓生成模块中配置有至少一种外墙轮廓识别算法。通过外墙轮廓识别算法,根据加载的目标BIM模型提供的各建筑设计构建的参数信息,来搜索该目标BIM模型的外墙轮廓线。其中,一种外墙轮廓识别算法对应生成一个标准的外墙轮廓线。
具体的,在BIM辅助生成装置中,根据设置的其中一种外墙轮廓识别算法,以及根据参数信息来确定的目标BIM模型的整体结构和形状位置,识别出目标BIM模型一个或多个闭合的外边界,以此来转化为该目标BIM模型的外墙轮廓线。
103、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目标BIM模型的建筑外墙轮廓线之后,以此为基础,向外或者向内延伸,拓展施工时或者实际业务中所需的与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比如遍历建筑外墙轮廓线内的区域,来计算出该区域内的面积,得到目标BIM模型的建筑面积,还可以拓展构件出建筑外表皮、爬架系统和脚手架系统等。
本实施例中,构建生成模块中配置有至少一种BIM业务逻辑算法;通过BIM业务逻辑算法,来构建对应的与外墙轮廓相关的构件,其中,一种BIM业务逻辑算法对应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一个类型的构件,比如可以配置与建筑面积计算相关的BIM业务逻辑算法、与建筑外表皮延伸相关的BIM业务逻辑算法、与爬架系统延伸相关的BIM业务逻辑算法、与脚手架系统延伸相关的BIM业务逻辑算法等。
具体的,此处基于建筑外墙轮廓线,可以以多段线曲线的形式按照业务逻辑算法来向外或者向内延伸,以构建对应形状和结构的构件,也可以以预先设置好的组件的方式按照业务逻辑算法确定拼接位置,直接或者间接拼接到建筑外墙轮廓线以及向外或者向内逐渐延伸拼接,得到完整的构件。比如脚手架系统和爬架系统,可以拆分为多个不同类型的重复单元,以该重复单元预先构建好组件,在得到建筑顽强轮廓线后,即可根据BIM业务逻辑算法,将组件进行拼接,得到所需的整体爬架系统或者脚手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一个BIM辅助生成装置,将目标BIM模型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至少一种轮廓识别算法来识别目标BIM模型的外墙轮廓线,同时提供了至少一种BIM业务逻辑算法,来基于识别的建筑外墙轮廓线生成相关的构件,将手动布置构件改进为自动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同时提高建筑外墙轮廓识别的准确度,也支持多个BIM业务,根据提取的建筑外墙轮廓线,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多种构件。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201、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
202、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
203、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并基于所述模型线确定外墙轮廓线;
本实施例中,外墙轮廓生成模块中配置一种或多种轮廓识别算法,针对设置的一种轮廓,来执行对应的策略,搜索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种轮廓识别算法,具体如下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廓识别算法是基于区域重叠的方式来搜索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1.1)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则获取划定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划定区域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
1.2)识别所述划定区域与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之间的重合区域边界,并将所述重合区域边界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利用预先选定的划定区域的位置,来限定进行构件生成的区域,可以为任意多边形或者圆形;通过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中的位置数据,来识别出划定区域内的建筑设计元素,以此搜索出区域内的建筑设计元素的边界,并转化为模型线。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利用第一轮廓识别算法获取预先设置的划定矩形区域的位置信息,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中提取出各建筑设计构件的位置信息,两者对比,找出与该划定矩形区域重合的建筑设计构件,即得到该划定矩形区域范围内的建筑设计构件,以重合的建筑设计构件为基础,搜索出一个不规则多边形的重合区域边界,转化为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
具体的,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可以利用Revit的原生功能来实现。打开目标BIM模型的一个平面视图,然后框选需要获取建筑外轮廓的矩形区域以得到划定区域,获取矩形选择框区域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点;根据获取的矩形选择框两个角点的坐标,生成一个与矩形选择区域重合的矩形房间;利用Revit原生功能,房间与墙、柱、结构框架形成一个与建筑外墙轮廓重合的重合区域边界,并转化为模型线;
需注意的是,针对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可能存在重合区域边界的外墙缺口较小,如图4所示,在识别划定区域与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之间的重合区域边界,可能将缺口较小的重合区域边界部分也填充掉,正确的重合区域边界B可能识别到缺口被填充掉的重合区域边界A。除此之外,划定区域可以包括目标BIM模型中的多个分离的建筑物,同时对多个建筑物进行模型线搜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轮廓识别算法是基于立体几何剖面的框线嵌套方式来搜索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2.1)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二轮廓识别算法,则识别所述目标BIM模型的预置维度的剖面框,并获取所述剖面框对应的几何立体信息;
2.2)提取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中的建筑立体信息,并对所述几何立体信息和所述建筑立体信息进行剪切处理,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
2.3)根据所述初始立体信息,对所述目标BIM模型中进行框线的嵌套检测,得到嵌套检测结果;
2.4)若嵌套检测结果为存在嵌套的框线,则对存在嵌套的框线合并,得到模型立体信息,并将所述模型立体信息对应的框线信息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轮廓识别算法,先识别到目标BIM模型的二维或者三维的剖面框,通过该剖面框可以确定目标BIM模型的平面视图的建筑结构,然后再根据建筑设计元素的参数信息确定目标BIM模型的全局视图下的建筑结构。以此对两者进行剪切整合到一个初始模型立体信息中,并进行重叠构件的嵌套检测,以生成最终的模型立体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几何立体信息表示目标BIM模型在平面视图下的建筑结构,然后通过建筑立体信息来表示目标BIM模型在全局视图下的建筑结构。将几何立体信息与存在重叠区域的建筑结构的建筑立体信息进行剪切,两者合并后即可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
本实施例中,此处初始模型立体信息可以直接搜索出边界的框线并转化为模型线,直接转化为BIM模型。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框线的嵌套检测,对嵌套的框线进行合并,以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其对应的框线即为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无需进行搜索。
具体的,如图5所示,若嵌套检测结果为存在嵌套的框线,框线A分别与框线B、框线C、框线D存在嵌套,则将框线B、框线C、框线D合并到框线A中,最终仅剩下框线A,根据框线A的框线信息转化为对应BIM模型的模型线。
具体的,第二轮廓识别算法也可以利用Revit的原生功能来实现。打开目标BIM模型的一个平面视图或三维视图,然后打开Revit的剖面框,获取剖面框的Geometry,从Geometry获取得到几何立体信息Sloid几何,获取建筑专业的目标BIM模型的建筑立体信息Solid建筑,然后关闭剖面框;Sloid几何和Solid建筑剪切得到新的初始模型立体信息Solid(ori);获取Solid(ori)所有的框线Polycurve,如果Polycurve出现多个嵌套的情况,则将重合的各个Polycurve进行拼接,每个PolyCurve形成一个Solid并连接,最终形成一个模型立体信息Solid(end);获取Solid(end)的框线信息Polycurve,并将获取的Polycurve转化成模型线存储在一个ModelCruve列表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轮廓识别算法是基于线搜索的方式来搜索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3.1)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三轮廓识别算法,则随机选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的一个目标墙元素,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检测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连续性,得到连续性检测结果;
3.2)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
3.3)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并提取所述连续墙轮廓中的外墙轮廓,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本实施例中,第三轮廓识别算法针对建筑设计元素中的墙元素来搜索出目标BIM模型的边界来构建模型线。直接在建筑设计元素中随机选取一个目标墙元素作为搜索的起始墙元素,搜索出与该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其他各个墙元素,以此形成目标BIM模型整体的连续墙轮廓,再从墙结构中提取出外围的外围墙轮廓,得到外墙轮廓,并作为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
具体的,此处先对目标墙元素来进行外墙轮廓的连续性检测,确定外墙轮廓闭合,如果不闭合还需要进一步将其进行闭合处理。确定目标BIM外墙轮廓闭合后,则按照设置的第一方位来确定起始搜索端点,按照设置的第二方位来向前搜索,直到搜索回到该起始搜索端点时停止,得到整个目标BIM的连续墙轮廓。
其中,第一方位和第二方位的设置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方位可以设置为目标墙元素的左/下方向或者右/上方向;第二方位可以设置为起始搜索端点所在位置的左/下方向或者右/上方向,也可以是顺时针方位或者逆时针方位,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即可。另一种实时方式中,第一方位设置为目标墙元素的左/下方向或者右/上方向,第二方位则针对第一方位对应设置为相反方向,即右/上方向、左/下方向,或者对应设置为逆时针/顺时针。另外,第二方位是相对于第一方位在目标墙元素指向的方位,并非目标BIM模型中的绝对方位。
具体的,如图6所示,设置第一方位为目标墙元素左方向,则目标墙元素左方向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设置第二方位为逆时针方向,在分叉处搜索分叉的每个墙元素,没有分叉的地方则按逆时针方向来搜索下一个墙元素,同时针对已经搜索过的墙元素,则不再重复搜索,以此类推,搜索出该目标BIM模型的全部墙元素,以此构建得到连续墙轮廓。
另外,根据连续性检测结果的不同,提供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连续检测结果下确定目标墙元素的起始搜索端点的方法,具体包括:
3.21)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连续,则获取所述目标墙元素的第一定位线,确定所述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并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3.22)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不连续,则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线在预置第二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
3.23)获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除所述目标墙元素之外的其他全部墙元素的第二定位线,并确定各所述第二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二坐标信息;
3.24)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不连续位置的端点;
3.25)利用不连续位置的端点生成补充线,并将所述补充线在所述第一方位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本实施例中,如果目标BIM模型中的外墙轮廓连续,则直接获取目标元素墙的定位线,比如目标元素墙的墙中心线、核心层中心线,然后将墙中心线在第一方位比如左、右、上或者下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如果目标BIM模型中的外墙轮廓不连续,则也是先获取目标墙元素的第二定位线,来先搜索出外墙轮廓不连续的每个端点,先将每个不连续端点补充连接,再确定起始搜索端点。
具体的,针对外墙轮廓不连续的连续性检查结果,选取与与外墙轮廓连续时搜索方向相同的第二方位的端点,并获取其第一坐标信息,同时选取与外墙轮廓连续时目标墙元素的起始搜索端点方向相同的第一方位的端点,并获取其第二坐标信息。从第一坐标信息起,按照第二坐标信息进行搜索,并确定每个第一坐标信息或者第二坐标信息到下一个第二坐标信息所在位置的搜索路径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墙元素,若存在,则确定该位置墙轮廓连续,若不存在,则确定该墙轮廓不连续。
具体的,如图7所示,若第一方位为左边,第二方位为右边,则第一定位线的右边端点的第一坐标信息和第二定位线的左边端点的第二坐标信息与其他第二坐标信息的搜索路径均仅存在一个墙元素,故可以确定第一定位线的右边端点和第二定位线的左边端点为不连续的端点,对两者进行连接,得到补充线,然后以该补充线替换目标墙元素的定位线,将其左边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进一步的,在以起始搜索端点开始搜索出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3.31)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在所述目标BIM模型中搜索与所述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其他墙元素;
3.32)按照预置第二方位,在所述目标墙元素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交点中筛选一个与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
3.33)计算所述目标墙元素在最接近的交点中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夹角,并从其他墙元素中选取夹角最小的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
3.34)基于所述新的目标墙元素,搜索出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全部墙元素,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
本实施例中,从起始搜索端点开始,搜索出与该目标墙元素所有相交的墙,并求出每个交点的坐标,并将目标墙元素在第二方位的与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在该交点处,求出与目标墙元素夹角最小的墙元素,定为下一个搜索循环的目标墙元素。依次遍历,即可得到一个闭合连续墙轮廓。
其中,此处起始搜索端点与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为两者之间的搜索路径距离。夹角最小的墙元素可以为一个墙元素也可以为两个墙元素,此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如图8所示,若第一方位设置为左方向,第二方位设置为右方向或下方向,则以目标墙元素左方向的端点作为起始端点,向右方向或者下方向搜索交点。与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包括两个其他墙元素,两者与目标墙元素的交点为重合的交点A,距离相同故可以直接将该交点A作为与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以此可以选计算出两个其他墙元素与目标墙元素的夹角AB和夹角AD,由于夹角AB和夹角AD均为直角,故对应的两个其他墙元素均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并将交点A作为两个新的目标墙元素的起始搜索端点。
其中,如图8所示,若交点A跟交点C之间为连续的一个墙元素AC,则针对墙元素AC,交点A定义为墙元素AB的左方向,则可以搜索出在墙元素AC右方或者下方的两个其他墙元素,得到交点B和交点C;可以确定与交点A最接近的为交点B,将交点B对应的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进行下一轮搜索。
其中,如图8所示,若交点A跟交点B之间为连续的一个墙元素AB,则针对墙元素AB,交点A定义为墙元素AB的左方向,则可以搜索出在墙元素AC右方或者下方的两个其他墙元素,交点均为交点B;墙元素AB与下方的其他墙元素的夹角为90°,与右方向的其他墙元素夹角为180°,故将墙元素AB下方的其他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进行下一轮搜索。
204、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以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为起点,利用设置的BIM业务逻辑算法进行元素延伸,得到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建筑外墙表皮、爬架系统和脚手架系统。
本实施例中,调用相关业务逻辑算法,以建筑外墙轮廓线为起点,计算出各个元素延伸的相对位置,然后在该相对位置生成对应的元素,得到与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如图9所示建筑外表皮、如如图10所示的爬架系统、如图11所示的脚手架系统。
除此之外,如图12所示,还可以针对建筑外墙轮廓线,根据每个组成墙元素的参数信息,生成完整结构的建筑外墙。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所述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所述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包括:
加载模块1310,用于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
提取模块1320,用于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
构建模块1330,用于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一个BIM辅助生成装置,将目标BIM模型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至少一种轮廓识别算法来识别目标BIM模型的外墙轮廓线,同时提供了至少一种BIM业务逻辑算法,来基于识别的建筑外墙轮廓线生成相关的构件,将手动布置构件改进为自动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同时提高建筑外墙轮廓识别的准确度,也支持多个BIM业务,根据提取的建筑外墙轮廓线,生成与建筑外墙相关的多种构件。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所述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所述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包括:
加载模块1310,用于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
提取模块1320,用于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
构建模块1330,用于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具体的,所述提取模块1320还用于:
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并基于所述模型线确定外墙轮廓线。
具体的,所述提取模块1320包括第一提取单元1321,用于:
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则获取划定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划定区域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
识别所述划定区域与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之间的重合区域边界,并将所述重合区域边界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具体的,所述提取模块还包括第二提取单元1322,用于:
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二轮廓识别算法,则识别所述目标BIM模型的预置维度的剖面框,并获取所述剖面框对应的几何立体信息;
提取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中的建筑立体信息,并对所述几何立体信息和所述建筑立体信息进行剪切处理,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立体信息,对所述目标BIM模型中进行框线的嵌套检测,得到嵌套检测结果;
若嵌套检测结果为存在嵌套的框线,则对存在嵌套的框线合并,得到模型立体信息,并将所述模型立体信息对应的框线信息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具体的,所述提取模块还包括第三提取单元1323,用于:
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三轮廓识别算法,则随机选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的一个目标墙元素,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检测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连续性,得到连续性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
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并提取所述连续墙轮廓中的外墙轮廓,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具体的,所述第三提取单元1323还用于:
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连续,则获取所述目标墙元素的第一定位线,确定所述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并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不连续,则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线在预置第二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
获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除所述目标墙元素之外的其他全部墙元素的第二定位线,并确定各所述第二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二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不连续位置的端点;
利用不连续位置的端点生成补充线,并将所述补充线在所述第一方位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具体的,所述所述第三提取单元1323还用于:
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在所述目标BIM模型中搜索与所述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其他墙元素;
按照预置第二方位,在所述目标墙元素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交点中筛选一个与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
计算所述目标墙元素在最接近的交点中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夹角,并从其他墙元素中选取夹角最小的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
基于所述新的目标墙元素,搜索出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全部墙元素,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
具体的,所述构建模块1330还用于:
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以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为起点,利用设置的BIM业务逻辑算法进行元素延伸,得到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建筑外墙表皮、爬架系统和脚手架系统。
上面图13和图14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15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5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5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533或数据1532的存储介质15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520和存储介质15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5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15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5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530通信,在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1500上执行存储介质15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15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5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5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5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531,例如Windows Serve,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示出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所述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包括:
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
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
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包括:
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并基于所述模型线确定外墙轮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包括:
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一轮廓识别算法,则获取划定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划定区域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
识别所述划定区域与重合的建筑设计元素之间的重合区域边界,并将所述重合区域边界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包括:
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二轮廓识别算法,则识别所述目标BIM模型的预置维度的剖面框,并获取所述剖面框对应的几何立体信息;
提取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中的建筑立体信息,并对所述几何立体信息和所述建筑立体信息进行剪切处理,得到初始模型立体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立体信息,对所述目标BIM模型中进行框线的嵌套检测,得到嵌套检测结果;
若嵌套检测结果为存在嵌套的框线,则对存在嵌套的框线合并,得到模型立体信息,并将所述模型立体信息对应的框线信息转化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设置的轮廓识别算法,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的模型线包括:
若所述轮廓识别算法为第三轮廓识别算法,则随机选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的一个目标墙元素,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检测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连续性,得到连续性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
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并提取所述连续墙轮廓中的外墙轮廓,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模型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墙元素对应的预置第一方位的起始搜索端点包括:
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连续,则获取所述目标墙元素的第一定位线,确定所述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并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若所述连续性检测结果为不连续,则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线在预置第二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
获取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中除所述目标墙元素之外的其他全部墙元素的第二定位线,并确定各所述第二定位线在预置第一方位的端点对应的第二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搜索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外墙轮廓的不连续位置的端点;
利用不连续位置的端点生成补充线,并将所述补充线在所述第一方位的端点作为起始搜索端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按照预置第二方位,搜索出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包括:
根据所述起始搜索端点,在所述目标BIM模型中搜索与所述目标墙元素连接的其他墙元素;
按照预置第二方位,在所述目标墙元素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交点中筛选一个与所述起始搜索端点最接近的交点;
计算所述目标墙元素在最接近的交点中与其他墙元素之间的夹角,并从其他墙元素中选取夹角最小的墙元素作为新的目标墙元素;
基于所述新的目标墙元素,搜索出所述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全部墙元素,得到所述目标BIM模型对应的连续墙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包括:
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以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为起点,利用设置的BIM业务逻辑算法进行元素延伸,得到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建筑外墙表皮、爬架系统和脚手架系统。
9.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包括设有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构件生成模块的BIM辅助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配置有轮廓识别算法,所述构件生成模块配置有BIM业务逻辑算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装置包括: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建筑结构的目标BIM模型;
提取模块,用于运行所述BIM辅助生成装置,并调用所述外墙轮廓生成模块提取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各建筑设计元素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轮廓识别算法,构建外墙轮廓线;
构建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构件生成模块,基于所述建筑外墙轮廓线,利用所述BIM业务逻辑算法,构建与所述目标BIM模型中建筑外墙相关的构件。
10.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各个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的各个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19049.2A CN116702256A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19049.2A CN116702256A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02256A true CN116702256A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3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19049.2A Pending CN116702256A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02256A (zh) |
-
2022
- 2022-05-12 CN CN202210519049.2A patent/CN11670225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6370B (zh) | 预制构件深化图纸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
CN108363867B (zh) | 基于建筑图纸的建筑物自动建模方法 | |
Kopsida et al. | Real-time volume-to-plane comparison for mixed reality–based progress monitoring | |
US1139272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parametric modeling of structures | |
Wei et al. | Integrated vision-based automated progress monitoring of indoor construction using 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nd BIM | |
CN112149217B (zh) | 三维室内导航场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Nahangi et al. | Skeleton-based discrepancy feedback for automated realignment of industrial assemblies | |
CN112652036A (zh) | 道路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051734B (zh)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及实景三维建模的工程量快速统计方法 | |
Boysen et al. | A journey from IFC files to indoor navigation | |
CN114048540A (zh) | 基于建筑工程算量模型的墙柱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6702256A (zh) | 基于bim的建筑外墙构件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7744224A (zh) |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4580044A (zh) | 建筑物外表面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
CN110827393B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4969948A (zh) | 预埋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 |
Son et al. | Semantic as-built 3D modeling of buildings under construction from laser-scan data based on local convexity without an as-planned model | |
CN112967175B (zh) | 一种基于bim的跨楼层路网提取方法 | |
FI127088B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manufacturing dimensions of a connector | |
CN113919027A (zh) | Bim模型中的构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255318A (zh) | 户型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7195383B (zh) | 模块化钢结构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11562513B2 (en) | Center line simplification device, network data gener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 |
CN112182686B (zh) | 生成通道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Huang et al. | Towards automatic large-scale 3d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Primitive decomposition and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