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7662B - 玻切头 - Google Patents

玻切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7662B
CN116687662B CN202310776788.4A CN202310776788A CN116687662B CN 116687662 B CN116687662 B CN 116687662B CN 202310776788 A CN202310776788 A CN 202310776788A CN 116687662 B CN116687662 B CN 116687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flexible valve
groove
cavit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67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7662A (zh
Inventor
赵治强
汪霄
韩潇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pai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pai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pai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pai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767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7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7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7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7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7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切头。该玻切头包括座体、柔性阀芯、盖体、外管和内管,座体的近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管;内管同轴穿设于柔性阀芯上;座体的远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柔性阀芯设于凹槽的内壁上,使得内管同轴套设于外管内,且柔性阀芯的一侧与凹槽之间围设有后退腔;盖体扣合于座体的远端,使得柔性阀芯的另一侧与盖体之间围设有前进腔;盖体上对称设有贯通前进腔的至少两个前进气道,使得气体通过前进气道进入前进腔后能够驱动柔性阀芯向远离盖体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内管前进;凹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贯通后退腔的至少两个后退气道,使得气体通过后退气道进入后退腔后能够驱动柔性阀芯向盖体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内管后退。

Description

玻切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切头。
背景技术
玻切机应用于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玻璃体是眼睛内部的一种半固体胶状物质,填充于玻璃体腔内。正常情况下,玻璃体有很好的透光性,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如果玻璃体发生病变,轻者看东西时会觉得眼前有蚊虫飞舞,严重者可完全遮挡光线而失明,甚至还可能造成玻璃体周围组织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使整个眼球毁损。
玻切头是安装在玻切机上使用的玻璃体切割装置。相关技术中提供的玻切头,因设计问题导致玻切头极易损坏,并且使用这种玻切头容易导致术中眼内压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玻切头,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玻切头磨损、延长玻切头的使用寿命,而且使用这种新型的玻切头还可以避免术中眼内压波动较大。
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切头,包括:座体、柔性阀芯、盖体、外管和内管,其中,
所述座体的近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所述外管;
所述内管同轴穿设于所述柔性阀芯上;
所述座体的远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所述柔性阀芯设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使得所述内管同轴套设于所述外管内,且使得所述柔性阀芯的一侧与所述凹槽之间围设有后退腔;
所述盖体扣合于所述座体的远端,使得所述柔性阀芯的另一侧与所述盖体之间围设有前进腔;
所述盖体上对称设有贯通所述前进腔的至少两个前进气道,使得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前进气道进入所述前进腔后能够驱动所述柔性阀芯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内管前进;
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贯通所述后退腔的至少两个后退气道,使得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进入所述后退腔后能够驱动所述柔性阀芯向所述盖体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内管后退。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呈阶梯形设置,且较大直径的内壁靠近所述座体的远端设置,较小直径的内壁靠近所述座体的近端设置;所述柔性阀芯的外周与所述较大直径的内壁抵接,且其一侧抵接于所述较大直径的内壁与所述较小直径的内壁的连接处,所述凹槽的较小直径的内壁与所述柔性阀芯靠近所述座体的近端的一侧之间形成所述后退腔。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座体近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管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均过盈配合。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盖体的周向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柔性阀芯靠近所述座体的远端的一侧抵接,且所述第一挡墙的内壁与所述柔性阀芯靠近所述座体的远端的一侧以及所述盖体面向所述柔性阀芯的一侧之间形成所述前进腔。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盖体的周向沿所述第一挡墙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和所述第一挡墙之间设置有过渡槽,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贯通所述过渡槽并穿设于所述盖体上。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中的每个后退气道靠近所述后退腔的一端设有转向气道;所述转向气道的一端与所述后退腔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槽连通。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过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向气道的宽度。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座体包括阀座部和手柄部,所述盖体和所述柔性阀芯均设置于所述阀座部远离所述手柄部的一端,所述外管设置于所述手柄部远离所述阀座部的一端。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手柄部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座体的近端一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管同轴设置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槽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均过盈配合。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至少两个前进气道和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均分别相对于所述内管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为前进腔和后退腔分别设置对应的且呈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前进气道和至少两个后退气道,以此方式,有利于使柔性阀芯发生形变时能够保持受力均匀,柔性阀芯发生形变时能够保持受力均匀进而有利于减少前进和后退过程中内管和外管之间以及内管中的内芯与外管之间的磨损,以延长整个玻切头的使用寿命。同时,柔性阀芯发生形变时能够保持受力均匀也有利于提高玻切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术中眼内压波动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玻切头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玻切头的侧视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玻切头的一个视角(沿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玻切头的另一个视角(沿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玻切头的透视图。
图中:
10、座体;11、凹槽;12、阀座部;13、手柄部;131、空腔;
20、柔性阀芯;21、后退腔;211、后退气道;212、转向气道;22、前进腔;221、前进气道;
30、盖体;31、第一挡墙;32、第二挡墙;33、过渡槽;
40、外管;
50、内管;
61、第一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玻切头,该玻切头包括座体10、柔性阀芯20、盖体30、外管40和内管50,其中,座体10的近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管40;内管50同轴穿设于柔性阀芯20上;座体10的远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11,柔性阀芯20设于凹槽11的内壁上,使得内管50同轴套设于外管40内,且使得柔性阀芯20的一侧与凹槽11之间围设有后退腔21;盖体30扣合于座体10的远端,使得柔性阀芯20的另一侧与盖体30之间围设有前进腔22;盖体30上对称设有贯通前进腔22的至少两个前进气道221,使得气体通过至少两个前进气道221进入前进腔22后能够驱动柔性阀芯20向远离盖体30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内管50前进;凹槽11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贯通后退腔21的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使得气体通过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进入后退腔21后能够驱动柔性阀芯20向盖体30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内管50后退。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座体10近端设置外管40,并在其远端设置用于容置柔性阀芯20并形成后退腔21的凹槽11,且设置扣合于其远端的盖体30。同时在柔性阀芯20上设置与其同轴设置的内管50,且在内管50内设置内芯,并将内管50和内芯穿设于外管40内,使得柔性阀芯20的一侧与盖体30之间围设有前进腔22,另一侧与凹槽11之间围设有后退腔21。当柔性阀芯20朝向某一腔发生形变时,使得内管50连同设置在其中的内芯可以一起朝向相应方向发生移动,当柔性阀芯20交替朝向两个腔发生形变时,使得内管50和内芯在外管40内往复移动,从而使玻切刀不断执行闭合和打开操作,而玻切刀每闭合和打开一次就完成一次玻璃体切割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中,连通前进腔22的前进气道22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前进气道221呈对称设置。与此同时,连通后退腔21的后退气道211也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后退气道211也呈对称设置。
以此方式,无论气体推动柔性阀芯20背向盖体30发生变形还是面向盖体30发生变形,都可以保证柔性阀芯20受力均匀。柔性阀芯20受力均匀,就可以使其上与其同轴设置的内管50以及内管50中设置的内芯在柔性阀芯20带动下前进和后退过程中受力平衡。内管50以及内管50中设置的内芯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受力平衡,就可以减少内管50以及内管50中设置的内芯与外管40之间的磨损。内管50、内芯和外管40之间的磨损减少,便可以延长玻切头的使用周期。
此外,以此方式,柔性阀芯20变形时受力均匀,可以确保柔性阀芯20带动内管50以及内管50中设置的内芯在玻切过程中可靠、平稳地前进和后退,由此可以避免术中玻切头造成眼内压波动较大。
此外,以此方式,通过多气道充、放气,可以更加快速地使前进腔22或后退腔21内充满气体,并驱动柔性阀芯20发生形变,从而提高玻切机的切割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座体10的近端和远端相对于患者而言,座体10的近端为玻切头使用时靠近患者的一侧,即座体10设置有外管40的一端;座体10的远端为使用时远离患者的一侧,即座体10设置有盖体30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前进气道221和后退气道211可以均设置两个,且均相对于内管50呈轴对称设置。以此方式,前进腔22和后退腔21在进气或出气时可以平衡柔性阀芯20的受力,使柔性阀芯20在形变过程中内管50与外管40的同轴度得以提高,进而减少内管50以及设置在内管50中的内芯与外管40之间的磨损。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进气道221和后退气道211还可以设置有更多个,多个前进气道221和后退气道211均分别相对于内管5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前进气道221和后退气道211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玻切速度进行选择,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便于前进气道221和/或后退气道211与供气装置的连通,前进气道221和/或后退气道211处可以设置有快插接头,通过在快插接头上插接与供气装置连通的气管,可以实现向前进腔22和后退腔21的充、放气。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凹槽11的内壁呈阶梯形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两阶,其中较大直径的内壁靠近座体10的远端设置,较小直径的内壁靠近座体10的近端设置。为实现柔性阀芯20的固定安装,柔性阀芯20的外周可以与较大直径的内壁抵接,且其一侧同时抵接于较大直径的内壁与较小直径的内壁的连接处,使得柔性阀芯20可以固定在凹槽11的内壁上,同时使得凹槽11的较小直径的内壁与柔性阀芯20靠近座体10近端的一侧之间可以形成后退腔21。
本公开实施例中,盖体30的周向设置有第一挡墙31,柔性阀芯20靠近座体10远端的一侧与第一挡墙31抵接,以用于与阶梯形的凹槽11配合,使得柔性阀芯20可以固定安装于座体10和盖体30之间。第一挡墙31的内壁与柔性阀芯20靠近座体10的远端的一侧以及盖体30面向柔性阀芯20的一侧之间形成前进腔22。
本实施例中,盖体30的周向沿第一挡墙31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挡墙32,第二挡墙32和第一挡墙31之间设置有过渡槽33,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贯通过渡槽33并穿设于盖体30上。通过设置过渡槽33,使得后退气道21可以设置于盖体30上,当盖体30扣合于座体10时,过渡槽33能连通后退腔21和后退气道21。以此方式,不仅可以便于盖体30的加工,同时还可以使得气管均位于盖体30的一侧,减少玻切头使用过程中气管对操作人员产生干扰,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上述的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中的每个后退气道211的靠近后退腔21的一端可以设有转向气道212,转向气道212的一端与后退腔21连通,其另一端与过渡槽33连通。即后退气道211通过转向气道212与后退腔21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过渡槽33的宽度大于转向气道212的宽度,使得在盖体30扣合于座体10时,可以保证过渡槽33可以完全覆盖转向气道212,进而保证转向气道212与后退气道211之间的连通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为简化结构,还可以取消设置第二挡墙32、过渡槽33和转向气道212,而将后退气道211直接设置于座体10并贯穿后退腔21。
作为玻切头的一种可选方案,为实现内管50与座体10之间的密封,凹槽11靠近座体10近端的底部设置有与内管50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1,第一密封圈61与第一密封槽和内管50的外壁均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圈61的设置较好地保证了后退腔21的密封,进而提高了内管50往复移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座体10包括阀座部12和手柄部13,盖体30和柔性阀芯20均设置于阀座部12远离手柄部13的一端;外管40设置于手柄部13远离阀座部12的一端。阀座部12用于设置盖体30以及前进腔22和后退腔21,手柄部13便于操作人员手持进行手术。可选地,手柄部13的外壁形状与操作人员的抓握习惯相适配,使得操作人员对玻切头的抓握更加顺手。
本实施例中,手柄部13的内侧设置有空腔131,内管50穿设于空腔131。通过设置空腔131,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内管50往复移动时的摩擦,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玻切头的重量。可选地,空腔131靠近座体10近端的底部设置有与内管50同轴设置的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62与第二密封槽和内管50的外壁均过盈配合。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62,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后退腔21的密封。示例性地,第一密封圈61和第二密封圈62均设置为O型密封圈。
以上内容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公开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10)

1.玻切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0)、柔性阀芯(20)、盖体(30)、外管(40)和内管(50),其中,
所述座体(10)的近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所述外管(40);
所述内管(50)同轴穿设于所述柔性阀芯(20)上;
所述座体(10)的远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11),所述柔性阀芯(20)设于所述凹槽(11)的内壁上,使得所述内管(50)同轴套设于所述外管(40)内,且使得所述柔性阀芯(20)的一侧与所述凹槽(11)之间围设有后退腔(21);
所述盖体(30)扣合于所述座体(10)的远端,使得所述柔性阀芯(20)的另一侧与所述盖体(30)之间围设有前进腔(22);
所述盖体(30)上相对于所述内管(50)对称设有贯通所述前进腔(22)的至少两个前进气道(221),使得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前进气道(221)进入所述前进腔(22)后能够驱动所述柔性阀芯(20)向远离所述盖体(30)的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内管(50)前进;
所述凹槽(11)的内壁上相对于所述内管(50)对称设有贯通所述后退腔(21)的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使得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进入所述后退腔(21)后能够驱动所述柔性阀芯(20)向所述盖体(30)方向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内管(50)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内壁呈阶梯形设置,且较大直径的内壁靠近所述座体(10)的远端设置,较小直径的内壁靠近所述座体(10)的近端设置;所述柔性阀芯(20)的外周与所述较大直径的内壁抵接,且其一侧抵接于所述较大直径的内壁与所述较小直径的内壁的连接处,所述凹槽(11)的较小直径的内壁与所述柔性阀芯(20)靠近所述座体(10)的近端的一侧之间形成所述后退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靠近所述座体(10)近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管(50)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61),所述第一密封圈(61)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以及所述内管(50)的外壁均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的周向设置有第一挡墙(31),所述第一挡墙(31)与所述柔性阀芯(20)靠近所述座体(10)的远端的一侧抵接,且所述第一挡墙(31)的内壁与所述柔性阀芯(20)靠近所述座体(10)的远端的一侧以及所述盖体(30)面向所述柔性阀芯(20)的一侧之间形成所述前进腔(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的周向沿所述第一挡墙(31)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挡墙(32),所述第二挡墙(32)和所述第一挡墙(31)之间设置有过渡槽(33),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贯通所述过渡槽(33)并穿设于所述盖体(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中的每个后退气道(211)靠近所述后退腔(21)的一端设有转向气道(212);所述转向气道(212)的一端与所述后退腔(21)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槽(3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33)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向气道(212)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包括阀座部(12)和手柄部(13),所述盖体(30)和所述柔性阀芯(20)均设置于所述阀座部(12)远离所述手柄部(13)的一端,所述外管(40)设置于所述手柄部(13)远离所述阀座部(12)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3)的内侧设置有空腔(131),所述内管(50)穿设于所述空腔(131);所述空腔(131)靠近所述座体(10)的近端一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管(50)同轴设置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62),所述第二密封圈(62)与所述第二密封槽以及所述内管(50)的外壁均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前进气道(221)和所述至少两个后退气道(211)均分别相对于所述内管(5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CN202310776788.4A 2023-06-28 2023-06-28 玻切头 Active CN116687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6788.4A CN116687662B (zh) 2023-06-28 2023-06-28 玻切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6788.4A CN116687662B (zh) 2023-06-28 2023-06-28 玻切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662A CN116687662A (zh) 2023-09-05
CN116687662B true CN116687662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843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6788.4A Active CN116687662B (zh) 2023-06-28 2023-06-28 玻切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7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9252A (zh) * 2023-12-08 2024-01-12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玻切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730A (zh) * 2021-12-21 2022-03-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旋转式玻切头及其玻切装置
CN114404138A (zh) * 2022-01-13 2022-04-29 无锡佳视诺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用玻切头
CN217245132U (zh) * 2021-12-21 2022-08-2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便携式玻切系统
CN116301086A (zh) * 2023-05-16 2023-06-23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体切割机、用于玻璃体切割机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9197B2 (en) * 2017-06-19 2020-05-05 Alcon Inc. Vitrectomy prob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730A (zh) * 2021-12-21 2022-03-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旋转式玻切头及其玻切装置
CN217245132U (zh) * 2021-12-21 2022-08-2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便携式玻切系统
CN114404138A (zh) * 2022-01-13 2022-04-29 无锡佳视诺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用玻切头
CN116301086A (zh) * 2023-05-16 2023-06-23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体切割机、用于玻璃体切割机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662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87662B (zh) 玻切头
CN101528165B (zh) 眼外科手术探针
CN101378703B (zh)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EP0316085B1 (en) 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
US11583441B2 (en) Vitrectomy probe
US9615969B2 (en) Multi-port vitrectomy probe with dual cutting edges
US10369046B2 (en) Minimal pulsation ophthalmic probe
US20080172078A1 (en) Reduced traction vitrectomy probe
CN112244949B (zh) 多向调弯的介入器械
US20120158006A1 (en) Reduced Friction Vitrectomy Probe
JP2010502336A (ja) 空圧式硝子体切除装置
CN114404138A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用玻切头
CN117379252A (zh) 玻切头
CN214181411U (zh) 多向调弯的介入器械
US20230058540A1 (en) Air turbine driven rotary valve for vitrectomy probe
CN109793554A (zh) 一种医用手术刨刀
US10624783B2 (en) Multiport vitrectomy cutter
CN209645018U (zh) 一种保护性较佳的手术用切除刀具
CN117357225B (zh) 一种穿刺器
CN217245134U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用玻切头
CN109984821B (zh) 一种套管组件
CN213129796U (zh) 一种穿刺可视的整体式穿刺器
CN109984812B (zh) 一种无芯穿刺器
CN210009144U (zh) 腹腔镜开放手术下直式激光可负压吸引导管
JPH02239832A (ja) 外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

Inventor after: Han Xiao

Inventor after: Zhang Pengfei

Inventor before: Zhao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

Inventor before: Han Xi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