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4967A -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4967A
CN116684967A CN202210339478.1A CN202210339478A CN116684967A CN 116684967 A CN116684967 A CN 116684967A CN 202210339478 A CN202210339478 A CN 202210339478A CN 116684967 A CN116684967 A CN 116684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unit
sub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signal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94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碧钗
李雪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1404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1555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4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非授权频谱的资源利用率。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2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10150296.X、发明名称为“一种SL-U信道接入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侧行链路非授权频谱(sidelink in unlicensed spectrum,SL-U)技术,是指将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的频谱扩展至非授权频谱,以提升数据吞吐量。针对6GHz以下频段(sub-6GHz)的非授权频谱,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接入信道前需执行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
然而,在SL-U系统中,若UE1的待接入信道之前,UE2通过信道进行信号传输,则容易导致UE1的LBT失败,UE1也就无法接入信道,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通信过程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UE,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一UE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第一UE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
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其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间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全部子时间单元分布于第一时间单元中;或者,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子时间单元分布于第一时间单元中;或者,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全部子时间单元分布于第一时间单元外。
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表征了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以排除同系统中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既能够表征同系统中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又能够表征其他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对自身的干扰。第一UE既兼顾了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又兼顾了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是否被其他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占用,进而确定自身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这样一来,即使同系统的其他UE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占用信道,第一UE也能够与同系统的其他UE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占用信道,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包括:第一UE在第一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一子时间单元,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
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全部子时间单元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可以是第一子时间单元。第一UE在第一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包括:第一UE在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第二UE未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
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可以是第二子时间单元。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全部子时间单元可以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中;或者,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全部子时间单元可以位于第一时间单元外。第一UE在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包括:第一UE在第一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一子时间单元,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第一UE在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第二UE未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
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一定数量的第一子时间单元,以及一定数量的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一子时间单元可以分布于第一时间单元内,第二子时间单元可以分布于第一时间单元内,也可以分布于第一时间单元外。第一UE在第一子时间单元和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1时,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N1为第一UE随机生成的正整数。
也就是说,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之前,需要感知到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是随机的。例如,第一UE采用的信道接入类型是类型(Type)1信道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2时,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N2为预定义的正整数。
也就是说,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之前,需要感知到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是确定的数值。例如,第一UE采用的信道接入类型是类型(Type)2信道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当第一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当第一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其中,第一强度为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
由于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既包括了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又包括了除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之外的其他通信系统(异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第一参考信号是由同系统的其他UE,如第二UE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表征了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所以,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即第一强度,可以表征异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以使第一UE基于异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即使同系统其他UE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占用第一时间单元,也不影响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第一UE仍可以采用Type1信道接入过程或Type2信道接入过程,接入信道,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当第二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第一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当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其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还包括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二强度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
由于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包括了异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不包括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所以,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即第二强度,可以表征异系统的信号强度,以使第一UE基于异系统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即使同系统其他UE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占用第一时间单元,也不影响第一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在空闲的第一子时间单元数量与空闲的第二子时间单元数量之和大于或等于N1时,第一UE仍可以采用Type1信道接入过程或Type2信道接入过程,接入信道,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当第二强度小于第六阈值时,第一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当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时,第一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强度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一UE可以确定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通过物理信道发送信息。并且,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强度较高,相应的,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在距离上比较近。第一UE与第二UE的资源感知结果相近,第一UE与第二UE可以共享信道。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可以采用Type2信道接入过程接入信道,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
针对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而言,由于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是基于第二强度确定的,即使同系统其他UE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占用第一时间单元,也不影响第一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在空闲的第二子时间单元数量之和大于或等于N2时,第一UE仍可以采用Type2信道接入过程,接入信道,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SCCH DMRS,以在发送PSCCH时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PSCCH DMRS在一个时间单元中的配置方式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SSCH DMRS,以在发送PSSCH时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PSSCH DMRS在一个时间单元中的配置方式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预配置的序列。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是第一UE在出厂配置时配置的序列。此种情况下,同系统的不同UE在发送参考信号时采用的序列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通信组配置的序列。也就是说,同一通信组的不同UE在发送参考信号时采用的序列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的序列。也就是说,网络设备为第二UE配置参考信号的序列,以使第二UE在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时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之后。例如,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二个符号上,不影响自动增益控制AGC符号上的信号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相同,第二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上。第一UE根据第二参考信号进行AGC,以使第一UE准确地接收其他UE的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此种情况下,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二个符号可以用于传输物理信道所承载的信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序列用于第一UE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以使第一UE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序列用于第一UE进行AGC,以使第一UE准确地接收其他UE的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UE确定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当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小于第四阈值时,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应理解,当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第一UE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不进行传输。
在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时,表征发送该参考信号的同系统其他UE持续占用信道,在同系统其他UE持续占用的时间单元数量小于第四阈值时,第一UE才有可能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以避免同系统的不同UE持续占用信道,从而提高异系统的通信设备成功抢占信道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在时域上是连续的。也就是说,同系统其他UE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持续占用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阈值是预配置的。也就是说,第四阈值,是第一UE在出厂时配置的参数。此种情况下,同系统中不同UE在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时,采用同一阈值,即第四阈值,进行判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阈值是通信组配置的。也就是说,同一通信组的不同UE在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时,采用同一阈值,即第四阈值,进行判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阈值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就是说,网络设备为第一UE配置第四阈值,以使第一UE在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时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阈值是基于第二UE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COT确定的,其中,第二UE的最大COT与第二UE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相关联。
也就是说,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同系统中持续占用信道的UE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此种情况下,第一UE可以从持续占用信道的UE中选择一个UE,作为第二UE,将第二UE的最大COT作为第四阈值,以在第一UE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时使用,使得第四阈值的取值更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UE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和剩余COT中的至少一项。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单元属于第二UE的剩余COT中的一个时间单元,以限制第一UE和第二UE占用信道的总时长,避免同系统的不同UE持续占用信道,从而提高异系统的通信设备成功抢占信道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UE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UE共享第二UE的COT,以使第一UE基于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信道接入类型接入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UE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第三参考信号,其中,第三资源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之后,且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第三参考信号用于指示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以避免异系统的通信设备抢占第二时间单元,也能够使得同系统的其他UE测量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避免同系统的其他UE抢占第二时间单元,或者使得同系统UE能够区分同系统干扰和异系统干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UE,或者实现上述第一UE功能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单元,还用于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包括:在第一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一子时间单元,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和/或,在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第二UE未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1时,控制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N1为通信装置随机生成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2时,控制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N2为预定义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当第一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当第一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其中,第一强度为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当第二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当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其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还包括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二强度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当第二强度小于第六阈值时,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当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时,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强度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SCCH DMRS,或者,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SSCH DMR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预配置的序列,或者,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通信组配置的序列,或者,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的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之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相同,第二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上。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序列用于处理单元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序列用于处理单元进行AG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在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之前,还用于确定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当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小于第四阈值时,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在时域上是连续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阈值是预配置的,或者,第四阈值是通信组配置的,或者,第四阈值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第四阈值是基于第二UE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COT确定的,其中,第二UE的最大COT与第二UE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相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和剩余COT中的至少一项。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发送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单元属于第二UE的剩余COT中的一个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通信装置在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通信装置共享第二UE的COT。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第三参考信号,其中,第三资源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之后,且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第三参考信号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UE所执行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UE,或者实现上述第一UE功能的芯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执行,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UE所执行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UE,或者,或者实现上述第一UE功能的芯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例如,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UE功能的芯片。处理电路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再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又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选择的场景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接入的场景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道接入的场景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行链路通信的场景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10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道接入的场景示意图;
图10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道接入的场景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UE之间通信的系统,如车到一切(vehicle to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系统。下面,以V2X通信系统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UE,两个UE之间能够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直接进行通信(图1、图2和图3中均仅示出了两个UE)。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网络设备。UE还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V2X通信系统可以存在如下的通信场景: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V2V)之间的通信、车与基础设施装置(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之间的通信、车与应用服务器(vehicle to network,V2N)之间的通信、车与行人的移动终端(vehicle topedestrain,V2P)之间的通信等。在V2X通信系统中,UE之间就是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直接进行通信,无需网络设备的收发过程,不存在上、下行通信链路。
其中,UE主要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数据。具体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UE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UE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终端设备、签约单元(subscriber unit)、签约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UE,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UE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或者理解为,能够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UE。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UE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UE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UE的功能的装置是UE为例,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指接入网的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其中,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比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对空中接口进行属性管理。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网络设备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诸如中继站的中继设备或中继设备的芯片,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网络节点(evolved Node B,eNB),下一代网络节点(g NodeB,gNB)、连接下一代核心网的演进型节点B(ng evolved Node B,ng-eNB)等。或者,在分布式场景下,网络设备可以是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emoteradio unit,RRU),在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owrk,CRAN)场景下,网络设备可以是基带池(BBU pool)和RRU。
参见图1、图2和图3,对采用侧行链路通信的两个UE而言,可能存在如下三种通信场景:第一,两个UE均处于同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如PLMN1)覆盖范围内,如图1所示;第二,仅一个UE处于PLMN(如PLMN1)覆盖范围内,另一个UE处于PLMN(即PLMN1)覆盖范围外,如图2所示;第三,两个UE均处于PLMN(如PLMN1)覆盖范围外,两个UE所处的区域范围无预先配置的小区标识,如图3所示。其中,图1、图2和图3中的虚线椭圆区域均表示PLMN1的覆盖范围。由于两个UE之间采用侧行链路进行通信,因此,无论两个UE是否同时处于PLMN的覆盖范围内,均能够正常进行通信。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高级的长期演进(LTE Advanced,LTE-A)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网络或者未来的其它网络中,当然,还可以应用于LTE和5G混合组网的系统中,或者其他系统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在不同的网络中,上述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UE可能对应不同的名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术语做简单说明。应理解,这些说明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1、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接收信号功率、接收信号能量
接收信号强度,是指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信号强度,可以解释为接收信号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可以解释为接收信号能量。其中,接收信号功率与接收信号能量之间满足:P*t=E。其中,E表示接收信号能量,t表示接收信号的时间长度,P表示接收信号功率。
另外,接收信号强度,也可以描述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接收信号强度为例,进行介绍,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若采用接收信号功率或接收信号强度的实现方式,则属于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2、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参考信号的序列(sequence)
参考信号,是用于接收该参考信号的通信设备,进行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或接收信号强度测量的一种已知信号。示例性的,参考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等。另外,参考信号,也可以有其他名称,如导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参考信号为例,进行介绍。
参考信号的序列,是指参考信号在映射到时频资源前的序列,参考信号的一个序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
3、SL资源池(resource pool)
SL资源池,可以理解为时频资源的集合,用于UE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可选的,SL资源池还包括码域资源。SL资源池包括发送和接收物理信道所承载信息的资源。其中,物理信道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物理侧行发现信道(physical 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PSDCH)、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hysical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和物理侧行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broadcast channel,PSBCH)。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可以承载在PSCCH中发送;或者,SCI可以分为两级SCI,其中,第一级SCI承载于PSCCH中,第二级SCI承载于PSSCH中。PSSCH用于承载数据信道信息,如第二级SCI(2nd-stage SCI)、数据信息和侧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反馈信息中的至少一种。PSDCH用于承载发现消息。PSFCH用于承载侧行反馈信息。PSBCH用于承载侧行同步相关信息。
SL资源池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其中,一个时间单元可以为一个或若干个符号,一个或若干个时隙(slot),一个或若干个微时隙(mini-slot),一个或若干个子帧,或一个或若干个帧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时隙为例,对时间单元进行介绍。在一个SL资源池内,多个时间单元在时间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
SL资源池在频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频域单元。其中,一个频域单元可以是一个或若干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一个或若干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一个或若干个子信道(sub channel)。其中,子信道的大小,可以理解为,一个子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在频域上连续的(continuous)或交错的(interlaced)RB数量。例如,一个子信道可以包括10、12、15、20、25或50个RB。RB在物理层对应的名称记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符号、微时隙、时隙、子帧、帧、RE、RB、PRB和子信道的定义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
4、SL的传输模式(mode)、资源选择
UE与UE之间的通信过程有两种资源选择模式,即资源选择模式(mode)1和资源选择模式2。其中,资源选择模式1也简称为模式1,资源选择模式2也简称为模式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资源选择模式1、资源选择模式2为例进行介绍。
在资源选择模式1中,UE的传输资源是由网络设备分配的,UE在网络设备分配的资源上传输信息。网络设备为UE分配单次的传输资源,也可以为UE分配周期性的传输资源。
在资源选择模式2中,UE可以采用侦听(sensing)+预留(reservation)的方式确定传输资源,或者随机选择资源,或者由通信组中的其他UE分配传输资源。下面,以UE3为例,对UE采用侦听+预留的方式确定传输资源的过程进行介绍,具体步骤如图4所示:
步骤一、UE3获取待发送的数据信息。
示例性的,参见图4,UE3在时隙n或时隙n附近有新的数据信息到达,需要向其他UE发送数据信息,触发资源选择,即确定用于数据信息传输的资源。
步骤二、UE3确定资源选择窗(resource selection window)。
其中,资源选择窗即为时隙n之后的预设时长。示例性的,参见图4,资源选择窗的起始时隙记为:n+T1,资源选择窗的结束时隙记为:n+T2。其中,T1和T2的取值范围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三、UE3确定侦听窗(sensing window)。
示例性的,侦听窗即为时隙n之前的预设时长,如1000个时隙(或1000·2μ个时隙)。参见图4,侦听窗的起始时隙记为:n-T0,侦听窗的结束时隙记为:n-Tproc,0。其中,T0和Tproc0的取值范围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UE3可以先执行步骤二,再执行步骤三,也可以先执行步骤三,再执行步骤二,还可以同时执行步骤二和步骤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四、UE3根据侦听窗的侦听结果,在资源选择窗中确定预约资源。
其中,侦听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SCCH中承载的第一级SCI、该PSCCH的参考信号接收强度(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的测量值、该PSCCH所对应的PSSCH的RSRP测量值。以图4为例,该PSCCH占用的资源如图4中斜线填充的方格所示。该PSCCH包括UE2发送的PSCCH,UE1发送的PSCCH,以及UE4发送的PSCCH。
其中,预约资源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以图4为例,第一级SCI指示了发送该第一级SCI的UE预留了后续传输所需的时频资源,如图4中网格线填充的方格所示。以图4为例,预约资源包括UE2的预约资源、UE1的预约资源、UE4的预约资源。
示例性的,将资源选择窗内的所有时频资源组成候选资源集合S_A,且该候选资源集合S_A中的资源数量为A。
若侦听结果中PSCCH的RSRP的测量值高于RSRP阈值,且该PSCCH承载的第一级SCI指示了发送该第一级SCI的UE预留了后续传输所需的时频资源,则UE3将该预约资源排除在候选资源集合S_A之外。以图4为例,若上述三个UE(即UE2、UE1和UE4)发送的PSCCH的RSRP测量值均高于RSRP阈值,则UE3将上述三个UE(即UE2、UE1和UE4)的预约资源排除在候选资源集合S_A之外。或者,若侦听结果中PSSCH的RSRP的测量值高于RSRP阈值,且该PSSCH对应的第一级SCI指示了发送该第一级SCI的UE预留了后续传输所需的时频资源,则UE3将预约资源排除在候选资源集合S_A之外。
此时,记该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资源数量等于B。如果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B个资源小于资源选择窗总资源的X%,则UE3提升上述RSRP阈值,如提升3dB,直至满足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选择窗总资源的X%。其中,X%的取值由资源池配置。其中,UE3从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资源中确定预约资源。
步骤五、UE3在预约资源上发送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约资源,可以理解为,某一UE(如UE3)预定了后续的某些时频资源。该UE可以在该预约资源上收发数据信息,该UE也可以不使用该预约资源,即该预约资源未被该UE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约资源,是指,UE需要传输信号的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约资源,可以理解为,UE的传输资源。
5、同系统、异系统
同系统,是指采用同一个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通信系统。
异系统,是指采用不同RAT的通信系统。
示例性的,以侧行链路通信系统为例,第一UE是侧行链路通信系统中的UE。此种情况下,对于第一UE而言,同系统,是指侧行链路非授权频谱(sidelink in unlicensedspectrum,SL-U)系统,异系统,是指非SL-U系统,如新空口非授权频谱(new radio in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等。
6、非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
目前,很多通信系统已经开始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其中,在非授权频谱进行SL通信的通信系统,描述为SL-U系统。在非授权频谱进行5G通信的通信系统,描述为NR-U系统。由于非授权频谱资源的共享性,容易造成同一资源被不同的通信设备同时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合理的资源竞争机制,保证使用同一非授权频段上的不同通信设备(如UE)之间公平共存的进行资源竞争。
目前,常用的是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机制,以实现资源公平竞争的问题,该机制要求通信设备在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发送数据信息之前,先监听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检测,以确保信道空闲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信号传输。其中,UE通过CCA检测到信道空闲,又可以称为LBT成功。反之,UE通过CCA检测到信道忙,又可以称为LBT失败。
其中,不同类型的LBT机制介绍如下:
(1)、类型1(Type 1)信道接入过程
UE在执行Type 1信道接入过程时,需进行随机回退(Backoff),即在发送信号前需要感知到随机数量的空闲感知时隙(sensing slot)。
UE在发送信号前需要确定一个推迟时间(defer duration)内的感知时隙均为空闲状态。
其中,推迟时间满足:
Td=Tf+mp×Tsl 公式(1)
其中,Td表示推迟时间的时长,Tf表示持续时间的时长,如16us,Tsl表示感知时隙的时长,如9us,mp表示感知时隙的数量,mp的取值与UE的业务优先级相关。若推迟时间Td内的所有感知时隙均为空闲状态,则UE进入随机回退状态。
具体地,首先设置一个随机回退计数器N=Nint,其中,Nint是一个服从0~CWp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CWmin,p≤CWp≤CWmax,p,CWmin,p和CWmax,p均是与UE的业务优先级相关的参数。如果UE感知到一个感知时隙为空闲状态,则令随机回退计数器减1,即N=N-1,当N=0时,UE可以接入信道,进行信号传输。如果UE感知到一个感知时隙为非空闲状态,则需要持续感知,例如,UE再次感知到一个推迟时间Td中的所有感知时隙均为空闲状态,则UE重新进入随机回退状态。
如图5a所示,假设UE的初始随机回退计数器为3,则在感知到一个推迟时间中所有感知时隙为空闲之后,再感知到3个感知时隙为空闲,才可以接入信道,进行信号传输。例如,在进入随机回退状态之后,每感知到一个感知时间为空闲,则随机回退计数器减1,直至随机回退计数器为0,UE才可以接入信道,完成LBT过程。
如图5b所示,假设UE的初始随机回退计数器为6,则在感知到一个推迟时间中所有感知时隙为空闲之后,进入随机回退状态。UE感知到一个感知时隙是空闲之后,随机回退计数器的取值降为5。之后,UE感知到信道忙。UE需要重新感知到一个推迟时间中所有感知时隙为空闲之后,重新进入随机回退状态。此种情况下,随机回退计数器从5开始减1,直至随机回退计数器为0,UE才可以接入信道,完成LBT过程。
对于UE来说,UE完成LBT过程之后,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应不超过Tmcot,p。其中,Tmcot,p是与UE的业务优先级相关的参数。在COT内,发起设备可以将该COT内的资源共享给一个或多个响应设备,这些响应设备在接入信道前不需要执行Type 1信道接入过程,仅需执行Type 2信道接入过程。比如,发起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响应设备可以是该网络设备服务的UE;或者,发起设备可以是UE,响应设备可以是该UE所接入的网络设备。其中,执行了上述Type 1信道接入过程的UE,可以称为发起设备。
(2)、类型2(Type 2)信道接入过程
UE在执行Type 2信道接入过程时,不需要进行随机回退,即在发送信号前需要感知到确定数目的空闲感知时隙。其中,Type 2信道接入过程包括Type 2A信道接入过程、Type 2B信道接入过程和Type 2C信道接入过程。在Type 2A信道接入过程中,感知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5us;在Type 2B信道接入过程中,感知时间应大于或等于16us;在Type 2C信道接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感知,但传输时间不应超过584us。
需要说明的是,在Type 1信道接入过程和Type 2信道接入过程中,UE确定每个感知时隙是否空闲时,是以20MHz带宽大小为粒度进行能量测量。如果测量到的总能量不超过第一阈值,则可以认为,该感知时隙空闲,否则认为非空闲。
在SL-U系统中,为了满足非授权频谱法规要求,UE在接入信道前还需要进行LBT。然而,SL-U系统中,UE可以通过资源预留的方式,规避同系统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而LBT同时规避了同系统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以及异系统的通信设备对自身的干扰,如果在SL-U系统中直接采用NR-U系统中的LBT机制,则可能由于同系统其他UE占据信道,导致LBT失败,无法与同系统其他UE占据相邻时隙,资源利用率较低。下面,结合图6a和图6b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6a所示,图6a中示出了UE1、UE2和UE3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对于UE3来说,UE3检测到的信号能量介绍如下:UE1与UE2之间的信号能量小于阈值,UE1与UE3之间的信号能量大于阈值,UE2与UE3之间的信号能量大于阈值。
如图6b所示,对于UE3来说,基于上述信号能量的介绍,UE3通过资源选择机制,排除了UE1的预约资源和UE2的预约资源,UE3最终确定的预约资源,如图6b所示。也就是说,UE3通过资源选择机制,来选择资源,以规避同系统中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相应的,UE3的预约资源与UE1和UE2的预约资源不同。如图6b所示,UE1的预约资源和UE2的预约资源早于UE3的预约资源。UE1的预约资源与UE3的预约资源在时域上相邻。对于UE3来说,UE3在自身预约资源前执行Type1信道接入过程,如在UE1的预约资源所在时隙上执行Type1信道接入过程时,由于UE1在前一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所以,UE3无法进行随机回退,导致自身预约资源可不用,资源利用率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图2或图3的通信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中,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表征了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中的接收信号强度,以排除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中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既能够表征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中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又能够表征除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之外其他通信系统(可以称为异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对自身的干扰。第一UE既兼顾了自身所在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又兼顾了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是否被其他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占用,进而确定自身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这样一来,即使同系统的其他UE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占用信道,第一UE也能够与同系统的其他UE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占用信道,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面,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700进行详细介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符号、时隙、子帧、帧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时隙为例,对时间单元进行介绍。应理解,时间单元,也可以有其他名称,如时域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时间单元为例,进行介绍,在此作统一说明,后续不再赘述。子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感知时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感知时隙为例,对子时间单元进行介绍。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701、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相应的,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第一UE与第二UE属于同一通信系统,如SL-U通信系统。示例性的,以图8a为例,第一UE可以是UE3,第二UE可以是UE1。当第二UE是UE1时,第一时间单元是第一个时隙。关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介绍,可以参见图11a、图11b、图11c、图12a、图12b和图13的介绍,此处暂不赘述。
S702、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子时间单元的介绍如下:
每个子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感知时隙。子时间单元的类型可以包括两种,即第一子时间单元和第二子时间单元。
其中,第一子时间单元,是指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如第一子时间单元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除间隔(gap,GAP)符号以外的其他符号中,例如,第一时间单元中第二个符号至第十三个符号之间的符号。
其中,第二子时间单元,是指同系统其他UE未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如第二子时间单元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GAP符号中;或者,第二子时间单元位于其他时间单元(除第一时间单元之外的其他时间单元)的GAP符号中;或者,第二子时间单元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除GAP符号以外的其他符号(或者可以称为非GAP符号)中。其中,将第二子时间单元所在的非GAP符号,记为目标符号。目标符号满足如下情况:第二UE在目标符号上未发送信号。对应的,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虽然能够接收到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但未在第一时间单元的目标符号上接收到第二UE的信号。
应理解,在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中,每个UE在GAP符号上不发送信号,GAP符号可以用于UE进行收发转换。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S702的实现过程介绍如下:S702包括S702a,但不包括S702b,如图9中示例1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或者,S702包括S702b,但不包括S702a,如图9中示例2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或者,S702包括S702a和S702b,如图9中示例3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其中,S702a和S702b的介绍如下:
S702a、第一UE在第一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每个第一子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感知时隙。第一子时间单元可以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非GAP符号中。也就是说,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的非GAP符号中的感知时隙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S702b、第一UE在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每个第二子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感知时隙。
例如,第二子时间单元可以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GAP符号中。也就是说,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的GAP符号中的感知时隙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再如,第二子时间单元可以位于其他时间单元(除第一时间单元之外的其他时间单元)的GAP符号中。也就是说,第一UE在其他时间单元(除第一时间单元之外的其他时间单元)的GAP符号中的感知时隙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又如,第二子时间单元可以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非GAP符号(如索引为a的符号)中,如上述目标符号。也就是说,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的非GAP符号(如上述目标符号)中的感知时隙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结合图8a,对S702的三种情况进行介绍:当S702包括S702a,但不包括S702b时,以图8a为例,第一UE执行的LBT过程可以包括LBT1或LBT4。当S702包括S702b,但不包括S702a时,以图8a为例,第一UE执行的LBT过程可以包括LBT2。当S702包括S702a和S702b时,以图8a为例,第一UE执行的LBT过程可以包括LBT3。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图8a中,以第一时间单元中的GAP符号为例,对第一子时间单元、第二子时间单元和LBT过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例如,第二子时间单元还可以位于非GAP符号中,具体可以参见目标符号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UE执行Type1信道接入过程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一UE进入随机回退状态后感知的子时间单元,或者,理解为,第一UE在推迟时间之外需要感知的子时间单元。当第一UE执行Type2信道接入过程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全部子时间单元的总时长,等于第一UE的感知时长。
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后,第一UE还执行S703:
S703、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其中,第二时间单元在S701的第一时间单元之后。以图8a为例,第一UE为UE3,UE3的预约资源在第二个时隙。相应的,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二个时隙。当第一时间单元包括第一个时隙时,第二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之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单元与第二时间单元在时域上可以连续,如图8a所示,也可以不连续。
其中,第二时间单元在S702的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之后。示例性的,以图8a为例,第一UE仍为UE3,UE3的预约资源在第二个时隙中。相应的,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二个时隙。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位于第一个时隙中时,第二时间单元在S702的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之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通过示例1和示例2,对S703的实现过程进行介绍:
示例1,如图10a中示例1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S703包括S7031和S7032a,或者,S703包括S7031和S7032b。其中,S7031、S7032a和S7032b的介绍如下:
S7031、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
其中,S7031中的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与S702中的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为第一子时间单元时,即S702包括S702a,但不包括S702b时,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每个子时间单元,S7031的实现过程包括:
第一UE根据第一强度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其中,第一强度为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示例性的,第一强度满足如下公式:
P3=P2-P1 公式(2)
其中,P3表示第一强度,P2表示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P1表示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第一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介绍如下:如果第一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如果第一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或者,如果第一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如果第一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第一UE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
示例性的,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既包括一定数量的第一子时间单元,又包括一定数量的第二子时间单元时,即S702包括S702a和S702b时,S7031的实现过程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每个第一子时间单元,第一UE根据第一强度确定第一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其中,第一强度为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详见公式(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一UE根据第二强度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其中,第二强度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详见公式(3)的介绍。示例性的,第二强度满足如下公式:
P3’=P2’ 公式(3)
其中,P3’表示第二强度,P2’表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介绍如下:如果第二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第二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如果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二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或者,如果第二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二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如果第二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第二UE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
在示例1中,对于第一UE来说,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之后,第一UE执行S7032a或S7032b:
S7032a、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1时,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其中,N1是第一UE随机生成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UE执行Type1信道接入过程时,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可以理解为,第一UE进入随机回退状态之后感知的空闲子时间单元数量。此种情况下,N1满足如下公式:
N1=Nint 公式(4)
其中,N1表示第一UE进入随机回退状态之后感知的空闲子时间单元数量的最小值。Nint表示第一UE进入随机回退状态之后,随机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详见名词解释部分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S7032a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可以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情况1,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全部是第一子时间单元。
情况2,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全部是第二子时间单元。
情况3,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包括一定数量的第一子时间单元,以及一定数量的第二子时间单元。
S7032b、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小于N1时,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不进行传输。
其中,S7032b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与S7032a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第一UE执行S7032a时,可以理解为,第一UE按照Type1信道接入过程接入信道,以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示例2,如图10a中示例2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S703包括S7031和S7033a,或者,S703包括S7031和S7033b。其中,S7031、S7033a和S7033b的介绍如下:
S7031、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
示例性的,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为第一子时间单元时,即S702包括S702a,但不包括S702b时,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每个子时间单元忙闲状态的确定,可以参见公式(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既包括一定数量的第一子时间单元,又包括一定数量的第二子时间单元时,即S702包括S702a,也包括S702b时,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第一子时间单元忙闲状态的确定,可以参见公式(2)的描述,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第二子时间单元忙闲状态的确定,可以参见公式(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为第二子时间单元时,即S702包括S702b,但不包括S702a时,针对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的每个子时间单元,S7031的实现过程包括:
当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一UE根据第二强度确定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其中,第二强度为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具体可以参见公式(3)的介绍,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介绍可以参见示例1中第二子时间单元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一UE可以确定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通过物理信道发送信息。并且,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强度较高,相应的,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在距离上比较近。第一UE与第二UE的资源感知结果相近,第一UE与第二UE可以共享信道。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可以采用Type2信道接入过程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是两个不同的阈值。在取值上,第一阈值的取值,与第二阈值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用于第一UE确定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对于第一UE来说,在同一LBT过程中,第一UE采用同一数值,作为第一阈值,来判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在不同LBT过程中,第一UE采用的第一阈值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在LBT1过程中,第一UE采用阈值1作为第一阈值,来判断LBT1过程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在LBT2过程中,第一UE采用阈值2作为第一阈值,来判断LBT2过程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其中,阈值1和阈值2均作为第一阈值,阈值1与阈值2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示例2中,对于第一UE来说,确定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之后,第一UE执行S7033a或S7033b:
S7033a、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2时,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其中,N2为预定义的正整数。N2指示第一UE执行Type2信道接入过程中感知的空闲子时间单元数量的最小值。示例性的,N2满足如下公式:
N2×Tsl=t 公式(5)
其中,N2表示第一UE执行Type2信道接入过程中感知到空闲子时间单元数量的最小值,Tsl表示感知时隙的时长,t表示第一UE执行Type2信道接入过程中的感知时长,可以参见名词解释部分关于Type2信道接入过程的介绍。
应理解,在S7033a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可以包括如下情况: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全部是第二子时间单元。
S7033b、当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小于N2时,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不进行传输。
其中,S7033b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与S7033a中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第一UE执行S7033a时,可以理解为,第一UE按照Type2信道接入过程接入信道,以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接入信道,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可以是由第二UE进行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b所示,第一UE执行S703之前,还执行S709:
S709、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一UE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示例性的,信道接入类型包括Type1信道接入和Type2信道接入。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接收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基于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信道接入类型,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例如,在信道接入类型是Type1信道接入的情况下,第一UE可以采用S703中示例1的介绍。在信道接入类型是Type2信道接入的情况下,第一UE可以采用S703中示例2的介绍。
应理解,在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S709是可选的步骤,第一UE在已确定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时,如网络设备已为第一UE配置了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第一UE可以不执行S709。反之,第一UE在未确定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时,第一UE可以执行S709。
其中,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UE共享第二UE的COT。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接收第二指示信息之后,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为Type2信道接入,详见S703中示例2的介绍。反之,若第一UE未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则第一UE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为Type1信道接入,详见S703中示例1的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可以先执行S701,再执行S709,还可以先执行S709,再执行S701,还可以同时执行S701和S709,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c所示,通过示例3和示例4,对S703的实现过程进行介绍:
示例3,如图10c中示例3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执行S703之前,还执行S708a:
S708a、第一UE确定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
示例性的,S708a中的时间单元介绍如下:
S708a中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S708a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示例性的,以图10d为例,第二时间单元是第x+2个时隙,S708a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第x+2个时隙之前的时隙。例如,S708a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第x+1个时隙;或者,S708a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第x+1个时隙,第x个时隙;或者,S708a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第x+1个时隙,第x个时隙,第x-1个时隙;或者,S708a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第x+1个时隙,第x个时隙,第x-1个时隙,第x-2个时隙。S708a中的时间单元还可以包括更多时隙,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应理解,S708a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由一个UE发送,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UE发送。仍以图10d为例,UE1在第x+1个时隙发送参考信号,UE4在第x个时隙发送参考信号。当S708a中的时间单元包括第x+1个时隙时,S708a中的参考信号是UE1发送的。当S708a中的时间单元包括第x+1个时隙和第x个时隙时,S708a中的参考信号包括UE1发送的参考信号,以及UE4发送的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第三阈值可以是RSRP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示例3中,如图10c中示例3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S703包括S7034a:
S7034a、当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小于第四阈值时,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其中,第一UE确定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的过程,可以参见S703中示例1和示例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第四阈值的介绍如下: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阈值是预配置的,或者,第四阈值是通信组配置的,或者,第四阈值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其中,预配置的第四阈值,可以理解为,第四阈值是第一UE在出厂时配置的参数。此种情况下,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中,如SL-U系统,不同UE执行S7034a时均采用相同的第四阈值。示例性的,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UE、第三UE和第四UE。由于每个UE在出厂时配置的参数相同,所以,上述4个UE(如第一UE、第二UE、第三UE和第四UE)在执行S7034a时,采用相同的第四阈值。
其中,通信组配置的第四阈值,可以理解为,第一UE所在通信组配置的第四阈值。示例性的,对于某一通信组而言,该通信组的一个UE向同一通信组的其他UE发送指示信息X,其中,指示信息X指示第四阈值的大小。若第一UE属于上述通信组中的某一个UE,在接收到指示信息X之后,基于指示信息X即可确定第四阈值的大小。此种情况下,第一UE所在通信组中,不同UE执行S7034a时均采用相同的第四阈值。不同通信组的UE在执行S7034a时采用的第四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相互通信,第一UE和第二UE所在的通信组记为通信组1。第三UE与第四UE之间相互通信,第三UE和第四UE所在的通信组记为通信组2。其中,第二UE在执行S7034a时采用的第四阈值,与第四UE在执行S7034a时采用的第四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网络设备配置的第四阈值。示例性的,网络设备为第一UE配置的第四阈值,以使第一UE在执行S7034a时使用。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向第一UE发送指示信息Y,其中,指示信息Y指示第四阈值的大小。第一UE在接收到指示信息Y之后,基于指示信息Y即可确定第四阈值的大小。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阈值是基于第二UE的最大COT确定的。其中,第二UE的最大COT与第二UE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相关联。示例性的,对于一个UE来说,该UE的业务优先级越高,该UE的最大COT越大,意味着,该UE可以占用信道的时间越久。该UE的业务优先级可以通过参考信号的序列来体现,如表1所示:
表1
业务优先级 参考信号的序列 最大COT
业务优先级1 参考信号的序列1 3个时间单元
业务优先级2 参考信号的序列2 6个时间单元
在表1中,业务优先级1与参考信号的序列1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业务优先级2与参考信号的序列2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对于第二UE来说,第二UE基于自身的业务优先级和表1,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
在表1中,对于一个UE来说,若该UE的业务优先级是业务优先级1,则该UE的最大COT可以等于3个时间单元的总时长,对应的,该UE最多可以在连续3个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若该UE的业务优先级是业务优先级2,则该UE的最大COT可以等于6个时间单元的总时长,对应的,该UE最多可以在连续6个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
应理解,S708a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由一个UE发送,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UE发送,详见S708a的介绍。在S708a中的参考信号由两个或多个UE发送的情况下,第一UE可以按照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从两个或多个UE中选择一个UE,作为第二UE。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预设条件a1,第二UE的COT大于第三UE的COT。其中,第三UE与第一UE属于同一通信系统。示例性的,以图10d为例,第一UE可以是UE3。第二UE可以是UE1,第三UE可以是UE4。或者,第二UE可以是UE4,第三UE可以是UE1。对应的,第一UE、第二UE和第三UE均属于SL-U系统中的UE。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条件a1中的COT可以替换为最大COT。此种情况下,预设条件a1,替换为,预设条件a11,即第二UE的最大COT大于第三UE的最大COT。应理解,S708a中的参考信号由两个或多个UE发送,不同UE具备的最大COT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预设条件a11中,意味着,第一UE以最大COT为选择标准,从多个UE中选择最大COT较大的UE,作为第二UE。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
表2
最大COT 剩余COT
UE1 6个时间单元 1个时间单元
UE4 3个时间单元 2个时间单元
在表2中,当第一UE以最大COT为选择标准时,UE1的最大COT等于6个时间单元的总时长,UE4的最大COT等于3个时间单元的总时长,此种情况下,第一UE将UE1作为第二UE。
预设条件a1中的COT也可以替换为剩余COT。此种情况下,预设条件a1,替换为,预设条件a12,即第二UE的剩余COT大于第三UE的剩余COT。应理解,S708a中的参考信号由两个或多个UE发送,不同UE具备的剩余COT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预设条件a12中,意味着,第一UE以剩余COT为选择标准,从多个UE中选择剩余COT较大的UE,作为第二UE。示例性的,在表2中,当第一UE以剩余COT为选择标准时,UE1的剩余COT等于1个时间单元的时长,UE4的剩余COT等于2个时间单元的时长,此种情况下,第一UE将UE4作为第二UE。
预设条件a2,第二UE的业务优先级低于第一UE的业务优先级。示例性的,第一UE能够获知自身的业务优先级。并且,第一UE基于上述表1和S708a中的参考信号,即可确定UE的业务优先级。例如,仍以表2为例,当UE1和UE4的业务优先级均低于第一UE的业务优先级时,第一UE可以再结合预设条件a1,从UE1和UE4中选择一个UE,作为第二UE。当UE1的业务优先级低于第一UE的业务优先级,UE4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一UE的业务优先级时,第一UE可以将UE1作为第二UE。当UE4的业务优先级低于第一UE的业务优先级,UE1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一UE的业务优先级时,第一UE可以将UE4作为第二UE。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预设条件a1,不包括预设条件a2。此种情况下,第一UE以COT为选择标准,来选择第二UE。或者,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预设条件a1和预设条件a2。此种情况下,第一UE以COT和业务优先级为选择标准,来选择第二UE。或者,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不包括预设条件a1,但包括预设条件a2。此种情况下,第一UE以业务优先级为选择标准,来选择第二UE。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UE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间单元与第二时间单元在时域上连续。示例性的,仍以图10d为例,第一UE可以是UE3。第二UE可以是UE1,第三UE可以是UE4。或者,第二UE可以是UE4,第三UE可以是UE1。对应的,第一UE、第二UE和第三UE均属于SL-U系统中的UE。UE1在第x个时隙发送参考信号,UE4在第x-1个时隙发送参考信号,所以,第一UE基于第二预设条件,将UE1作为第二UE。
在示例3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UE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的情况下,第一UE的COT介绍如下:第一UE的COT可以基于第四阈值来确定。例如,第一UE的COT满足如下公式:
COT1=(M-N)*Ts 公式(6)
其中,COT1表示第一UE的COT,M表示第四阈值,N表示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Ts表示一个时隙的时长。
针对S703中的示例3,再结合图10e和图10f进行介绍:
例如,以图10e为例,第二UE的最大COT等于M个时隙的时长,可以理解为,第四阈值为M。第二UE已占用N个时隙,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为N。剩余(M-N)个时隙未占用,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小于第四阈值。第二时间单元可以是第N+1个时隙。若第一UE测量N个时隙中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UE的随机回退计数器的数值是0,即第一UE确定能够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则第一UE接入信道,在第N+1个时隙上进行信号传输,并且,第一UE可以持续占用信道的时长最多可以是(M-N)个时隙的时长。
再如,以图10f为例,第二UE的最大COT等于M个时隙的时长,第二UE已占用N个时隙,其中,M=N。仍以第四阈值为M,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等于第四阈值。第二时间单元可以是第N+1个时隙。此种情况下,即使第一UE的随机回退计数器的数值是0,由于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等于第四阈值,为了限制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的UE持续占用信道的时长,第一UE在第N+1个时隙上不进行信号传输,即第一UE不接入信道,以提高异系统的通信设备成功抢占传输资源的可能性。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3中,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在时域上是连续的。意味着,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的其他UE连续占用传输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某一个UE而言,COT表征的是,该UE可以占用信道的时长。COT的单位可以是us或者ms或者s等。某一个UE的COT,可以等于一定数量的连续的时隙总时长,也可以等于某一时隙的一部分时长,还可以等于一定数量的连续时隙的总长度,与某一时隙的一部分时长之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COT等于一定数量的连续的时隙时长”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示例4,如图10c中示例4所在的虚线方框所示,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执行S703之前,还执行S708b:
S708b、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一UE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和剩余COT中的至少一项。示例性的,仍以表2为例,在第二UE是UE1的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等于6个时间单元的时长,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剩余COT等于1个时间单元的时长。
应理解,以最大COT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也可以间接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类似的,以剩余COT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二UE的剩余COT,也可以间接指示第二UE的剩余CO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示例4中,S703包括S7034b:
S7034b、第一UE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例如,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最大COT的情况下,第一UE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所在的第一时间单元数量、第一时间单元位置,以及第二UE的最大COT,确定第二时间单元能否在第二UE的剩余COT中,若是,则第一UE执行示例1或示例2的信道接入过程,以确定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若否,则第一UE不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
再如,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E的剩余COT的情况下,第一UE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所在的第一时间单元数量、第一时间单元位置,以及第二UE的剩余COT,确定第二时间单元能否在第二UE的剩余COT中,若是,则第一UE执行示例1或示例2的信道接入过程,以确定能否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若否,则第一UE不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
针对S703中的示例4,仍结合图10e和图10f进行介绍:
例如,以图10e为例,仍以第二UE的最大COT等于M个时隙的时长。第二UE已占用N个时隙,可以理解为,第一时间单元数量为N。剩余(M-N)个时隙未占用,可以理解为,第二UE的剩余COT等于(M-N)个时隙的时长。第二时间单元可以是第N+1个时隙,属于第二UE的剩余(M-N)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若第一UE测量N个时隙中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UE的随机回退计数器的数值是0,即第一UE确定能够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则第一UE接入信道,在第N+1个时隙上进行信号传输,并且,第一UE可以持续占用信道的时长最多可以是(M-N)个时隙的时长。
再如,以图10f为例,第二UE的最大COT等于M个时隙的时长,第二UE已占用N个时隙,其中,M=N,即第二UE的剩余COT为零。第二时间单元可以是第N+1个时隙,不属于第二UE的剩余COT。此种情况下,即使第一UE的随机回退计数器的数值是0,由于第二时间单元不属于第二UE的剩余COT,为了限制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的UE持续占用信道的时长,第一UE在第N+1个时隙上不进行信号传输,即第一UE不接入信道,以提高异系统的通信设备成功抢占传输资源的可能性。
应理解,在示例4中,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间单元与第二时间单元在时域上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通过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对S701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进行介绍: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其中一项:
第一项,预配置的序列。其中,预配置的序列可以是指,该序列是第一UE在出厂时配置的序列。此种情况下,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中,如SL-U系统,不同UE发送参考信号时均采用相同的序列。示例性的,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UE、第三UE和第四UE。由于每个UE在出厂时配置的参数相同,所以,上述4个UE(如第一UE、第二UE、第三UE和第四UE)在发送参考信号时,采用相同的序列。
第二项,通信组配置的序列。其中,通信组配置的序列可以是指,第一UE所在通信组配置的序列。示例性的,对于某一通信组而言,该通信组的一个UE向同一通信组的其他UE发送指示信息M,其中,指示信息M指示参考信号的序列。若第二UE属于上述通信组中的某一个UE,在接收到指示信息M之后,基于指示信息M即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此种情况下,第一UE所在通信组中,不同UE发送参考信号时均采用相同的序列。不同通信组的UE在发送参考信号时采用的序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相互通信,第一UE和第二UE所在的通信组记为通信组1。第三UE与第四UE之间相互通信,第三UE和第四UE所在的通信组记为通信组2。其中,第二UE在发送参考信号时采用的序列,与第四UE在发送参考信号时采用的序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三项,网络设备配置的序列。示例性的,网络设备为第二UE配置的序列,以使第二UE在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时使用。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向第一UE发送指示信息N,其中,指示信息N指示参考信号的序列。第二UE在接收到指示信息N之后,基于指示信息N即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
应理解,上述三项中的序列,可以包括时域序列,也可以包括频域序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示例1和示例2,对S701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1,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之后。
应理解,对于一个时间单元来说,通常首个符号为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control,AGC)符号。
如图11a所示,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AGC符号之后,如AGC符号之后的首个符号。在示例1中,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可以包括频域序列,也可以包括时域序列。
在第一参考信号包括时域序列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占用全带宽。其中,全带宽可以是20MHz带宽。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可以占用全带宽中的所有子信道。
在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频域序列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占用全带宽,具体可以参见示例1中时域序列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或者,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子信道与物理信道占用的子信道相同。示例性的,将物理信道占用的子信道,记为第一子信道。其中,第一子信道是全带宽中的部分子信道,如第一子信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子信道。物理信道包括PSSCH和PSCCH中的至少一项。下面,以PSSCH为例,对第一子信道进行介绍。参见图11b,PSSCH占据第j个子信道。其中,第j个子信道即为上述第一子信道。以每个子信道包括N个PRB为例,PSSCH占据N个PRB。相应的,第一参考信号也就占用第j个子信道。
应理解,第二UE在每个符号上的信号发送强度可以相同。意味着,AGC符号上的信号发送强度,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发送强度相同。
可选的,如图11c所示,对于第二UE而言,第二UE还执行S704:
S704、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相应的,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二参考信号。
其中,第二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相同,第二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上。可以理解为,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发送内容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二个符号发送内容相同。其中,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承载的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的UE进行AGC。
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接收第二参考信号之后,执行S705:
S705、第一UE根据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上的接收信号,进行AGC。
应理解,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上的接收信号,至少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当其他UE,如第三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也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上的接收信号,也包括第三UE发送的信号。
示例性的,第一UE根据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的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调整自身接收机的放大系数,以保证自身能够正确接收其他UE的信号。
示例2,第一参考信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如图12a所示,第一参考信号位于AGC符号上。在示例2中,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可以包括频域序列,也可以包括时域序列。
在示例2中,当第一参考信号包括时域序列时,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承载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K为正整数,K≥2。其中,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第一部分序列用于第一UE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第二部分序列用于第一UE进行AGC,对应的,第一UE根据第二部分序列进行AGC,以调整自身接收机的放大系数,从而保证自身能够正确接收其他UE的信号。
其中,第一部分序列与第二部分序列不同。如图12a所示,第一部分序列在第二部分序列之后。第一部分序列和第二部分序列的介绍如下:
按照时域序列粒度来说,第一部分序列包括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K1个时域序列,其中,K1为小于K的正整数。第二部分序列包括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K2个时域序列,其中,K2为小于K的正整数。
或者,按照元素粒度来说,分两种情况进行介绍:
情况1,第一部分序列包括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K1个时域序列,其中,K1为小于K的正整数。第二部分序列包括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K2个时域序列,其中,K2为小于K的正整数。
情况2,第一部分序列包括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K1个时域序列,以及第一时域序列中的一部分序列(或者,描述为,第一时域序列中的一部分元素),其中,K1为小于K的正整数。第二部分序列包括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中的K2个时域序列,以及第一时域序列中的另一部分序列(或者,描述为,第一时域序列中的另一部分元素)。其中,K2为小于K的正整数。K个重复的时域序列包括上述K1个时域序列、K2个时域序列和第一时域序列。
在第一参考信号包括时域序列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的带宽可以参见示例1中时域序列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示例2中,当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频域序列时,第一参考信号在频域上的每L个子频域单元中占据1个子频域单元。
示例性的,可以理解为,第一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中相邻的两个元素,在频域上间隔L-1个子频域单元,L为正整数,L≥1。其中,子频域单元可以是RE、PRB、子信道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子频域单元是RE为例,进行介绍。也就是说,第二UE以频域L梳齿的方式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参见图12b,图12b示出了频域2梳齿的资源映射示意图,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元素,在频域上间隔2个子频域单元。将第一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变换到时域之后,得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是两个重复的时域序列,如图12b所示。
在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频域序列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的带宽可以参见示例1中频域序列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示例2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UE在一个符号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信号强度,满足如下公式:
PRS=X*PPS 公式(7)
其中,PRS表示单个符号上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信号强度,PPS表示单个符号上物理信道所承载信息的发送信号强度。X表示倍数,X>0。例如,X的取值为1,或者,X的取值为大于1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示例2中,一个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即可用于发送物理信道所承载的信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于第一UE来说,如果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为时域序列,则第一UE可以直接将接收信号(即第一UE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与本地存储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做时域相关操作,来计算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如果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为频域序列,则第一UE首先将接收信号(即第一UE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若变换到频域的第一参考信号占据所有子信道,则在所有子信道上做频域相关操作,来计算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若变换到频域的第一参考信号占据部分子信道(如第一子信道),则在相应子信道上做频域相关操作,来计算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对于第一UE来说,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过程,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是指时域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在公式(7)的情况下,第一UE将接收信号(即第一UE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经过频域相关操作之后,计算得到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满足如下公式:
P1=PRS/X 公式(8)
其中,P1表示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PRS表示单个符号上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信号强度,X表示倍数,X可以参见公式(7)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项,PSCCH DMRS。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在频域上,PSCCH占用10个PRB,在时域上,PSCCH占用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至第四个符号。PSCCH DMRS占用10个PRB中的部分PRB。
第二项,PSSCH DMRS。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在频域上,PSSCH占用全带宽,在时域上,PSSCH占用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至第四个符号,第六个符号至第十个符号,第十二个符号至第十三个符号。PSCCH DMRS占用一个时隙的第五个符号和第十一个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PSCCH DMRS和PSSCH DMRS可以有多种配置的方式,图13是示例性地给出了一种配置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所在通信系统的UE,在发送PSCCH之前,先发送参考信号,基于此,接收到参考信号的UE还能够降低自身PSCCH的盲检功耗。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以第一UE作为接收到参考信号的UE为例,第一UE还执行S706和S707:
S706、第三UE在第四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三参考信号。相应的,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三UE的第三参考信号。
其中,第三UE与第一UE属于同一通信系统,如SL-U系统。第三UE与第二UE可以是同一UE,也可以是不同的U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四时间单元,可以参见第一时间单元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第四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间单元可以是同一时间单元,也可以是不同的时间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理解,当第四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时,第三参考信号是第一参考信号,此种情况下,第二时间单元可以属于网络设备为第一UE配置的资源。当第四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间单元不同时,第三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不同。此种情况下,第二时间单元可以属于网络设备为第一UE配置的资源,或者,当第四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时,第二时间单元也可以是第一UE基于第四时间单元中的PSCCH进行资源选择所预约的资源。
其中,第三参考信号,可以参见第一参考信号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S707、当第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五阈值时,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检测PSCCH。
其中,第五阈值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第五阈值是通信组配置的,或者,第五阈值是网络设备配置的。示例性的,第五阈值包括RSRP阈值。
示例性的,在第四时间单元中,PSCCH位于第三参考信号之后,当第一UE检测到第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五阈值时,第一UE在同一时间单元中,继续接收并检测PSCCH。
示例性的,通过情况1和情况2,对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检测PSCCH进行介绍:
情况1,当第三参考信号占用全带宽中的所有子信道时,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的所有子信道上检测PSCCH。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UE来说,若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上接收到第三参考信号,则意味着,在第四时间单元之内,第三参考信号之后存在信息传输。在第三UE通过PSCCH传输信息时,第一UE即可在第四时间单元的所有子信道上检测PSCCH,相比于在所有时间单元的所有子信道上盲检测PSCCH而言,第一UE在时域上的盲检范围缩小,有助于降低PSCCH的盲检功耗。
情况2、当第三参考信号占用全带宽中的第一子信道时,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的第一子信道上检测PSCCH。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UE来说,若第一UE在第四时间单元的第一子信道上接收到第三参考信号,则意味着,在第四时间单元之内,第三参考信号之后存在信息传输。在第三UE在第一子信道上通过PSCCH传输信息时,第一UE即可在第四时间单元的第一子信道上检测PSCCH,相比于在所有时间单元的所有子信道上盲检测PSCCH而言,第一UE在时域和频域上的盲检范围缩小,有助于降低PSCCH的盲检功耗。
对于第一UE来说,在检测PSCCH之后,当PSCCH所承载的信息包括第一级SCI时,第一UE基于第一级SCI,进行资源感知,以确定预约资源,详见图4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当PSCCH所承载的信息包括PSSCH的资源位置信息时,第一UE基于PSSCH的资源位置信息,接收PSSCH所承载的信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接收,详见相关技术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a所示,第一UE执行S703之后,若能够在第二时间单元上进行信号传输,则第一UE还执行S710:
S710、第一UE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第四参考信号。
其中,第三资源在S702的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之后,且在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第四参考信号用于指示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示例性的,以图15b为例,第一UE所执行的LBT过程包括LBT4。对应的,LBT过程的结束时刻与LBT过程所在时隙的下一个时隙起始位置存在时间偏移。第三资源可以是第一个时隙中GAP符号之前的一个符号。
应理解,若LBT过程的结束时刻与该LBT过程所在时隙的下一个时隙起始时刻存在偏移,第一UE可以发送第四参考信号,以提前占据信道,避免异系统的通信设备抢占第二时间单元,也能够使得同系统的其他UE测量同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避免同系统的其他UE抢占第二时间单元,或者使得同系统UE能够区分同系统干扰和异系统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如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SCI中,以通过PSCCH发送。或者,指示信息(如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一级SCI中,以通过PSCCH发送。或者,指示信息(如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二级SCI中,以通过PSSCH发送。或者,指示信息(如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 access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中,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Type1信道接入过程为例,S702中的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一UE进入随机回退状态之后感知的子时间单元,或者,第一UE在推迟时间之外需要感知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应理解,第一UE在推迟时间内,仍需要感知一定数量的空闲子时间单元。当推迟时间内的子时间单元满足S703中第一子时间单元的特征时,如第二UE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此类子时间单元忙闲状态的确定,可以参见公式(2)。当推迟时间内的子时间单元满足S703中第二子时间单元的特征时,如第二UE未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此类子时间单元忙闲状态的确定,可以参见公式(3)。
以上,以第一时间单元中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UE数量是一个为例,对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进行介绍。应理解,第一时间单元中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UE数量也可以是至少两个。例如,以图8b为例,两个UE(即UE1和UE2)以频分复用的方式占用传输资源。第一时间单元包括第一个时隙,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二个时隙。第一UE是图8b中的UE3,第二UE是图8b中的UE1和UE2。UE1和UE2以频分复用的方式占用第一时间单元。此种情况下,第二UE的数量是两个。
在第二UE数量是至少两个的情况下,至少两个第二UE中每个第二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相应的,第一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第二UE中每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相应的,对于第一UE来说,第一UE所确定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是指,至少两个第二UE中每个第二UE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和。应理解,对于第一UE来说,若第一UE执行LBT的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一子时间单元,则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既包括了异系统中通信设备对自身的干扰,又包括了同系统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此种情况下,同系统其他UE对自身的干扰,是基于至少两个第二UE中每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第一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确定仍可以参见公式(2)的介绍。若第一UE执行LBT的子时间单元包括第二子时间单元,第二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确定仍可以参见公式(3)的介绍。
应理解,图8b仅以频分复用的方式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至少两个第二UE还可以空分复用的方式占用相同的传输资源。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网元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示例性的,图16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6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600包括处理单元1601、发送单元1602和接收单元1603。
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以通信装置1600为第一UE为例,处理单元1601用于支持第一UE执行图7中的S702、S703,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E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发送单元1602用于支持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E需要执行的其他发送操作。接收单元1603用于支持第一UE执行图7中的S702,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E需要执行的其他接收操作。
再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以通信装置1600为第二UE为例,处理单元1601用于支持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E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发送单元1602用于支持第二UE执行图7中的S701,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E需要执行的其他发送操作。接收单元1603用于支持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E需要执行的其他接收操作。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604,用于存储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数据可以包括不限于原始数据或者中间数据等。
其中,处理单元16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发送单元1602可以是通信接口、发送器或发送电路等,其中,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个接口。
接收单元1603可以是通信接口、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其中,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个接口。
发送单元1602和接收单元1603可以是物理上或者逻辑上实现为同一个单元。
存储单元1604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601为处理器,发送单元1602和接收单元16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1604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7所示。
参阅图17所示,该通信装置1700包括:处理器1701、通信接口1702、存储器1703。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1704。其中,通信接口1702、处理器1701以及存储器1703可以通过总线1704相互连接;总线17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7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携带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电路,处理电路和收发电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收发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非授权频谱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第二UE的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在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包括:
所述第一UE在第一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子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子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UE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
和/或,
所述第一UE在第二子时间单元上检测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包括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UE未发送信号的子时间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
当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1时,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所述N1为所述第一UE随机生成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
当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子时间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N2时,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所述N2为预定义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
当第一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
当所述第一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一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强度为所述第一子时间单元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
当第二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
当所述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还包括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所述第二强度为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中每个子时间单元的忙闲状态,包括:
当第二强度小于第六阈值时,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空闲状态;
当所述第二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阈值时,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为繁忙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强度为所述第二子时间单元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SCCH DMRS;或者,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SSCH DMRS。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预配置的序列;或者,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通信组配置的序列;或者,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的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之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二UE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相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所述第一个符号上;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所述第一个符号承载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序列用于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序列用于所述第一UE进行AGC。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确定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
当所述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数量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时间单元在时域上是连续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阈值是预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四阈值是通信组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四阈值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四阈值是基于所述第二UE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COT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二UE的最大COT与所述第二UE发送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来自所述第二UE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UE的最大COT和剩余COT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UE在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属于所述第二UE的剩余COT中的一个时间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来自所述第二UE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前的信道接入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UE共享所述第二UE的COT。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在所述至少一个子时间单元之后,且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所述第三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进行传输。
2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输入输出接口,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芯片之外的其它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芯片之外的其它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39478.1A 2022-02-18 2022-04-01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684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40463 WO2023155586A1 (zh) 2022-02-18 2022-12-20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0296X 2022-02-18
CN202210150296 2022-0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967A true CN116684967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9478.1A Pending CN116684967A (zh) 2022-02-18 2022-04-01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49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4737B2 (en) Physical channel structure for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EP3818768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for unlicensed operation
CN110291746B (zh) 用于控制未授权频谱中的无线电信道部署的方法及装置
EP368906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180176956A1 (en) LBT Patter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10880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US980118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occupancy based on energy-level-coded quality of service indicia
CN109565692B (zh) 使用非授权频谱的上行传输方法、资源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EP36260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 random access over wide bandwidth with subset restriction
KR2020004863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051654A1 (zh) 一种逻辑信道的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284175B (zh) 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直接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6679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55586A1 (zh)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7166249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684967A (zh) 侧行链路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10384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23030199A1 (zh) 资源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51391A1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9264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8042628A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750005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009120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7616842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4208344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