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4779A -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4779A
CN116684779A CN202310783945.4A CN202310783945A CN116684779A CN 116684779 A CN116684779 A CN 116684779A CN 202310783945 A CN202310783945 A CN 202310783945A CN 116684779 A CN116684779 A CN 116684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over
box body
transmission
eje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39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39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4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4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其中,耳机盒包括盒体、两个盖体以及顶出机构,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两个盖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顶出机构可活动地设于盒体,并与两个盖体传动连接;任意一端的盖体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盒体运动,以驱动顶出机构将另一端的耳机仓内的耳机从对应的耳机仓内顶出。本发明技术方案当需要取出耳机时,可以驱动任意一端的盖体相对于盒体运动,使得顶出机构将另一端的耳机仓内的耳机从对应的耳机仓中顶出,便于用户拿取,同时不会将另一不使用的耳机所在耳机仓打开,能够降低耳机丢失风险。

Description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关技术中,TWS耳机多成对装于耳机盒内,左右两个耳机处于同一个耳机仓内,当需要独立使用其中一个耳机时,仍然需要打开左右两个耳机共同所在的耳机仓的盖子,如此在频繁打开关闭耳机盒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未使用耳机的丢失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耳机盒,旨在降低耳机丢失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盒,包括:
盒体,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
两个盖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以及
顶出机构,可活动地设于盒体,并与两个盖体传动连接;
其中,任意一端的盖体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盒体运动,以驱动顶出机构将另一端的耳机仓内的耳机从对应的耳机仓内顶出。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盖体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盒体的相对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盒体在每一耳机仓背离其对应的盖体的一端均设有开口;顶出机构包括:
传动组件,活动连接于盒体,并与两个盖体传动连接;和
两个凸出部,分别设于传动组件的背向两端;
其中,任意一端的盖体可相对于盒体旋转,以驱动传动组件带动另一端的凸出部运动至对应的开口处以抵顶对应的耳机。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
两个传动件,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并位于两个耳机仓之间,两个传动件的背向两端分别与两个盖体传动连接,且每一传动件设有一凸出部;以及
弹性连接件,连接在两个传动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盒体设有分别与两个开口连通的两个导向槽,两个传动件设置凸出部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滑动配合;
任意一端的盖体旋转可驱动两个传动件沿对应的导向槽运动,以带动另一端的凸出部靠近或远离对应的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槽为环形槽;传动件包括:
外套筒,套设在盒体的外部,外套筒背离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盖体抵持链接;
内套筒,间隔设于外套筒内,并滑动配合于导向槽内,凸出部设于内套筒背离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以及
连接壁,连接内套筒和外套筒靠近弹性连接件的端部;
弹性连接件连接在两个传动件的连接壁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盒体为柱形结构;盒体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部和分设在固定部轴向两端的安装部,两个耳机仓分别形成于两个安装部内;
顶出机构安装于固定部,两个盖体可分离地套设在两个安装部的外部;盖体套设在安装部时,盖体可相对于安装部转动并带动顶出机构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盖体套设在安装部上时,盖体与安装部过盈连接,且盖体的端部与固定部的端部相抵持。
在一实施例中,盖体的端部与顶出机构的轴向两端抵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耳机仓在盒体的纵截面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以及上述的耳机盒,耳机仓用于容置耳机。该耳机盒包括:
盒体,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
两个盖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以及
顶出机构,可活动地设于盒体,并与两个盖体传动连接;
其中,任意一端的盖体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盒体运动,以驱动顶出机构将另一端的耳机仓内的耳机从对应的耳机仓内顶出。
本发明技术方案耳机盒中,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用于容置两个耳机。两个盖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通过在盒体上设置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与两个盖体传动连接,从而当需要取出耳机时,可以驱动任意一端的盖体相对于盒体运动,使得顶出机构将另一端的耳机仓内的耳机从对应的耳机仓中顶出,便于用户拿取,同时不会将另一不使用的耳机所在耳机仓打开,从而能够降低耳机丢失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耳机盒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组件一实施例的全剖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盒体与盖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耳机盒中的一盖体拆卸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盒,用于收纳TWS耳机,旨在当需要独立使用一个耳机时,可以仅打开该耳机对应的耳机仓,而无需将两个耳机所在的耳机仓均打开,能够降低耳机丢失的风险,同时能够减小耳机盒体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耳机盒包括盒体100、两个盖体200以及顶出机构300。
盒体1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101;两个盖体200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100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101;顶出机构300可活动地设于盒体100,并与两个盖体200传动连接;其中,任意一端的盖体200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盒体100运动,以驱动顶出机构300将另一端的耳机仓101内的耳机从对应的耳机仓101内顶出。
可以理解的,盒体100起到支撑固定耳机盒的构件如盖体200、顶出机构300、充电模块、清洁模块或者其他功能模块等的作用。盒体100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独立的耳机仓101,左右两个耳机400分别放置在两个耳机仓101内,两个盖体200分别盖设在盒体100的两端以能够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101,实现耳机400的收纳和拿取功能。本实施例中,两个盖体200分别可活动地与盒体100的两端连接,顶出机构300与两个盖体200传动连接,用户可以驱动任意一端的盖体20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通过顶出机构300的传动作用,将另一端的耳机仓101内的耳机400从对应的耳机仓101内顶出,从而能够达到通过驱动一端的盖体200运动,使得另一端耳机400被顶出的功能,耳机400被顶出之后便于用户拿取。当需要取出另一个耳机400时,重复上述操作,驱动该耳机400另一端的盖体200运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个耳机400分别设置在两个独立的耳机仓101内,那么在需要独立使用其中一个耳机400时,只需要驱动待使用耳机400另一端的盖体20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即可实现将带使用耳机400从对应的耳机仓101顶出的功能,操作简便,同时不会将另一不使用的耳机400所在耳机仓101打开,从而能够降低丢失风险。且两个耳机400分别独立处于两个耳机仓101内,可以减小耳机仓101的体积,同时两个耳机仓101分别位于盒体100的相对两端,使得结构布局更加紧凑,进一步小型化耳机盒。可选地,耳机仓101的内腔可以设置为耳机400的仿形腔。
在实际应用时,盖体200与盒体100的可活动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可分离的活动连接方式或者是不可分离的活动连接方式:
作为示例性的,当为可分离的活动连接方式时,盖体200可以从盒体100上拆下,当盖体200盖设在盒体100上时,盖体200封盖对应的耳机仓101,此时盖体200与盒体100可以相对运动;当需要取出一耳机400时,可以将该耳机400对应的盖体200从盒体100上拆下,此时对应的耳机仓101被打开,然后驱动另一盖体200相对盒体100运动,通过顶出机构300将待取出耳机400从已打开的耳机仓101内顶出以供用户拿取使用。
作为示例性的,当为不可分离的活动连接方式时,盖体200与盒体100不可拆卸,当盖体200盖设在盒体100上时,盖体200封盖对应的耳机仓101,此时盖体200与盒体100可以相对运动;当需要取出一耳机400时,可以将该耳机400对应的盖体20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如转动或滑动)以打开对应的耳机仓101,然后驱动另一盖体200相对盒体100运动,通过顶出机构300将待取出耳机400从已打开的耳机仓101内顶出以供用户拿取使用。
基于上述的连接方式,盖体20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盒体100的运动可以是滑动运动或者转动运动,其具体的驱动方式在此可不做限定,只要能够相对运动以驱动顶出机构300运动顶出另一端的耳机400即可。
在实际应用时,顶出机构30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凸轮结构、杠杆结构、齿轮-齿条配合结构或者其他结构等等,只要能够在一端盖体200的驱动作用下顶出另一端的耳机400即可。顶出机构300与盒体100可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可以是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等等,其具体可以根据顶出机构300的结构而定,在此可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盖体200既能够起到封盖耳机仓101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将耳机400顶出的驱动作用,无需额外设置触发结构或者驱动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耳机盒中,盒体1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101,用于容置两个耳机400。两个盖体200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100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耳机仓101,通过在盒体100上设置顶出机构300,该顶出机构300与两个盖体200传动连接,从而当需要取出耳机400时,可以驱动任意一端的盖体20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使得顶出机构300将另一端的耳机仓101内的耳机400从对应的耳机仓101顶出,便于用户拿取,同时不会将另一不使用的耳机400所在耳机仓101打开,能够降低耳机400丢失风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7,两个盖体200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盒体100的相对两端。
本实施例对盖体200与盒体100的连接方式举例说明,盖体200可转动地套设在盒体100的端部,可以理解的,当两个盖体200均盖设在盒体100的端部时,两个盖体200对应封盖两个耳机仓101。当需要取出耳机400时,可以先将第一个盖体200从盒体100上拆下以打开对应的耳机仓101,然后旋转第二个盖体200驱动顶出机构30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以将已打开的耳机仓101内的耳机400顶出,供用户拿取。进一步地,可以将第一个盖体200再次盖设在盒体100上,拆下第二个盖体200以打开另一个耳机仓101,然后旋转第一个盖体200驱动顶出机构30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以将另一耳机400从对应的耳机仓101内顶出,供用户拿取。如此,便实现了将两个耳机400均取出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两个耳机仓101设置在盒体100的相对两端,两个盖体200套设在盒体100的端部以封盖两个耳机仓101,作为示例性的,可以将盒体100设置为柱状结构,两个盖体200分别设置在盒体100的轴向两端,那么盖体200旋转时可以是以盒体100的轴线为中心轴线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6,盒体100在每一耳机仓101背离其对应的盖体200的一端均设有开口102;顶出机构300包括传动组件310和两个凸出部320,传动组件310活动连接于盒体100,并与两个盖体200传动连接;两个凸出部320分别设于传动组件310的背向两端;其中,任意一端的盖体200可相对于盒体100旋转,以驱动传动组件310带动另一端的凸出部320运动至对应的开口102处以抵顶对应的耳机400。
本实施例对顶出机构300的结构举例说明,顶出机构300包括与盒体100活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10以及设置在传动组件310背向两端的两个凸出部320,传动组件310起到传递盖体200动力的作用,凸出部320起到抵顶耳机400的作用。具体地,盒体100在每一耳机仓101背离其对应的盖体200的一端均设有开口102,可以理解的,开口102与盖体200分别设置在耳机仓101的相对两侧,开口102起到供凸出部320伸入耳机仓101的通道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取出耳机400时,可以旋转一端的盖体200以驱动传动组件310相对于盒体100运动,此时两个凸出部320也随之运动,直到另一端的凸出部320运动至对应的开口102处时,凸出部320会将对应的耳机400抵顶出对应的耳机仓101,实现耳机400的顶出功能。进一步地,可以旋转另一端的盖体200重复上述操作,以取出另一耳机400。
可以理解的,传动组件310可以是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传动组件310主要起到传动的作用,在受到盖体200的驱动作用时,能够带动另一端的凸出部320运动至开口102处顶出耳机400。传动组件310与盒体100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
作为示例性的,凸出部320可以是凸包或者凸块等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6,传动组件310包括两个传动件311以及弹性连接件312,两个传动件311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盒体100,并位于两个耳机仓101之间,两个传动件311的背向两端分别与两个盖体200传动连接,且每一传动件311设有一凸出部320;弹性连接件312连接在两个传动件311之间。
本实施例中对传动组件310的结构举例说明,传动组件310包括两个传动件311和弹性连接件312,两个传动件311分别对应两个耳机仓101设置,每个传动件311上设有一凸出部320,也即每个传动件311上的凸出部320对应顶出耳机仓101内的耳机400。弹性连接件312起到连接两个传动件311的作用,使得当一端的盖体200旋转驱动同侧的传动件311运动时,能够带动另一端的传动件311一起转动,进而能够驱动另一端的凸出部320运动至另一端的开口102处顶出另一端的耳机400,从而实现了旋转一端盖体200顶出另一端耳机400的功能。
弹性连接件312连接两个传动件311,不仅能够起到在盖体200的驱动作用下两个传动件311一起运动的作用,还能够为两个传动件311提供背向运动的弹性力,使得当凸出部320运动至对应的开口102处时能够伸入到开口102内,并具备足够的抵顶力将耳机400从耳机仓101中顶出。在实际应用时,当凸出部320未运动至开口102处时,凸出部320受到盒体100或者盖体200的压设作用,此时弹性连接件31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凸出部320运动至开口102处时,凸出部320受到的压力被释放,弹性连接件312恢复形变驱动凸出部320伸入开口102内以抵顶对应的耳机400。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盖体200均盖设在盒体100的端部时,两个传动件311之间的弹性连接件312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两个传动件311均被盖体200压持,那么两个凸出部320均处于不会与对应耳机仓101干涉的位置,从而不论如何旋转盖体200,两个凸出部320均不会伸入到开口102内抵顶对应的耳机400,从而不会将耳机400顶出,实现了当两个盖体200盖设在盒体100端部时防误触的功能,进一步降低了耳机400丢失风险。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312为弹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6,盒体100设有分别与两个开口102连通的两个导向槽103,两个传动件311设置凸出部320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103滑动配合;任意一端的盖体200旋转可驱动两个传动件311沿对应的导向槽103运动,以带动另一端的凸出部320靠近或远离对应的开口10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盒体100上设置与开口102连通的导向槽103,传动件311设置凸出部320的一端与导向槽103滑动配合,使得传动件311在盖体200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带动凸出部320沿着导向槽103滑动,以靠近或者远离开口102,从而实现对耳机400的顶出或收纳的功能。可以理解的,导向槽103起到对传动件311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传动件311的传动运动更加稳定可靠,防止在旋转顶出耳机400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卡顿现象。
在实际应用时,导向槽103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围绕盒体100轴线的环形槽,或者也可以是直线槽、弧形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槽结构,在此可不做限定。
作为示例性的,考虑到盖体200的旋转方式,可以将导向槽103设置为围绕盒体100轴线的环形槽,此时盖体200旋转可以带动传动件311在导向槽103内一起旋转,简化了结构布局,通过旋转运动传递旋转运动,而无需额外设计其他传动连接结构,简化了传动步骤,进一步提升了旋转顶出耳机400的顺滑度。
盖体200与传动件311的传动连接,作为示例性的,盖体200与传动件311抵持连接,盖体200利用摩擦力带动传动件311运动。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200与传动件311之间也可采用卡扣连接或者磁吸连接等等,只要能够旋转盖体200时带动传动件311一起旋转即可。
作为示例性的,请参照图2至图6,传动件311包括外套筒3111、内套筒3112以及连接壁3113;外套筒3111套设在盒体100的外部,外套筒3111背离弹性连接件312的一端与盖体200抵接;内套筒3112间隔设于外套筒3111内,并滑动配合于导向槽103内,凸出部320设于内套筒3112背离弹性连接件312的一端;连接壁3113连接内套筒3112和外套筒3111靠近弹性连接件312的端部;弹性连接件312连接在两个传动件311的连接壁3113之间。
本实施例对传动件311的结构举例说明,外套筒3111、内套筒3112以及连接壁3113围合形成了环形槽结构与盒体100安装,其中内套筒3111设置在环形的导向槽103内,外套筒3111套设在盒体100的外部,进一步保证了传动件311与盒体100的连接可靠性。盖体200盖设在盒体100的端部,此时盖体200的端部与外套筒3111连接,当旋转盖体200的时,能够带动外套筒3111围绕盒体100的周缘旋转,此时内套筒3112随之在导向槽103内运动,进而能够带动凸出部320运动至开口102处抵顶对应的耳机400。弹性连接件312连接在两个连接壁3113之间,实现连接两个传动件311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7,盒体100为柱形结构;盒体100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部110和分设在固定部110轴向两端的安装部120,两个耳机仓101分别形成于两个安装部120内;顶出机构300安装于固定部110,两个盖体200可分离地套设在两个安装部120的外部;盖体200套设在安装部120时,盖体200可相对于安装部120转动并带动顶出机构300运动。
本实施例对盒体100的结构举例说明,盒体100呈柱形结构,盒体100包括固定部110和分设在两端的安装部120,两个耳机仓101分别形成于两个安装部120内,两个盖体200分别套设在两个安装部120上,可以通过旋转一端的盖体200顶出另一端的耳机400,形成了口红样式的结构,外观新颖,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基于前述实施例中旋转盖体200顶出耳机400,那么可以将盖体200的内腔设置为圆柱腔,安装部120的外壁设置为圆柱结构,使得盖体200能够顺利围绕安装部120的外周旋转,进一步提升盖体200旋转的顺滑度。
进一步地,盖体200套设在安装部120上时,盖体200与安装部120过盈连接,且盖体200的端部与固定部110的端部相抵持。
本实施例中,盖体200套设在安装部120上时,盖体200的端部与固定部110的端部相抵持,保证了盖体200与盒体100的安装密封性,防止外部的灰尘杂质等进入到耳机仓101内。可以理解的,安装部120的外径尺寸小于固定部110的外径尺寸,作为示例性的,固定部110可以是套设在顶出机构300外部的外壳111结构,当盖体200套设在安装部120的外部时,盖体200与外表面与固定部110的外表面平齐,实现了外观的完整性,能够进一步提升美观度。
盖体200可分离地套设在安装部120的外部,可选地,盖体200与安装部120过盈插接,可以通过拔插的方式,实现盖体200与安装部120的拆装。作为示例性的,盖体200与安装部120的连接可以参考常规口红盖与底座的连接结构,两者之间可以采用磁吸连接或者过盈连接等。
进一步地,盖体200的端部与顶出机构300的轴向两端抵持连接。可以理解的,盖体200套设在安装部120上时,盖体200与顶出机构300的轴向两端传动连接,旋转盖体200时能够带动顶出机构300一起运动。作为示例性的,盖体200与顶出机构300的轴向端部抵持连接,盖体200利用摩擦力带动顶出机构300运动。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200与顶出机构300之间也可采用卡扣连接或者磁吸连接等等,只要能够旋转盖体200时带动顶出机构300一起旋转即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5,两个耳机仓101在盒体100的纵截面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耳机仓101在盒体100纵截面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设置,能够进一步节省空间,使得结构布局更加紧凑,耳机盒外观尺寸更加小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耳机组件,该耳机组件包括耳机400和耳机盒,该耳机盒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耳机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耳机盒的耳机仓101分别用于容置耳机400。可选地,耳机400为TWS耳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耳机仓;
两个盖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两端,以对应封盖或打开两个所述耳机仓;以及
顶出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盒体,并与两个所述盖体传动连接;
其中,任意一端的所述盖体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盒体运动,以驱动所述顶出机构将另一端的所述耳机仓内的耳机从对应的所述耳机仓内顶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体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盒体的相对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在每一所述耳机仓背离其对应的所述盖体的一端均设有开口;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传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并与两个所述盖体传动连接;和
两个凸出部,分别设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背向两端;
其中,任意一端的所述盖体可相对于所述盒体旋转,以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另一端的所述凸出部运动至对应的所述开口处以抵顶对应的所述耳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两个传动件,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盒体,并位于两个所述耳机仓之间,两个所述传动件的背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盖体传动连接,且每一所述传动件设有一所述凸出部;以及
弹性连接件,连接在两个所述传动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口连通的两个导向槽,两个所述传动件设置所述凸出部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任意一端的所述盖体旋转可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沿对应的所述导向槽运动,以带动另一端的所述凸出部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环形槽;所述传动件包括:
外套筒,套设在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外套筒背离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盖体抵持链接;
内套筒,间隔设于所述外套筒内,并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内套筒背离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以及
连接壁,连接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端部;
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两个所述传动件的所述连接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柱形结构;所述盒体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部和分设在所述固定部轴向两端的安装部,两个所述耳机仓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安装部内;
所述顶出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两个所述盖体可分离地套设在两个所述安装部的外部;所述盖体套设在所述安装部时,所述盖体可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转动并带动所述顶出机构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安装部过盈连接,且所述盖体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端部相抵持,及/或,所述盖体的端部与所述顶出机构的轴向两端抵持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耳机仓在所述盒体的纵截面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设置。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盒,所述耳机仓用于容置所述耳机。
CN202310783945.4A 2023-06-28 2023-06-28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Pending CN116684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3945.4A CN116684779A (zh) 2023-06-28 2023-06-28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3945.4A CN116684779A (zh) 2023-06-28 2023-06-28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779A true CN116684779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3945.4A Pending CN116684779A (zh) 2023-06-28 2023-06-28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47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9945B2 (en) Wireless mouse having receiver receptacle
CN211089925U (zh) 耳机充电盒
CN111988697B (zh) 耳机充电盒
WO2023051087A1 (zh) 手写笔收纳装置和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273234A1 (zh) 耳机充电盒和无线耳机装置
CN116684779A (zh) 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
KR102241395B1 (ko) 무선 이어폰 및 이를 수납할 수 있는 전자기기
CN113473295A (zh) 充电盒
CN210021132U (zh) 一种音乐魔方
KR200443306Y1 (ko) 이어폰 케이스
CN111700359B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117239458A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111466692B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215420689U (zh) 一种耳机盒及耳机装置
CN113365180B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106488353B (zh) 一种终端设备
US6985115B2 (en) Automatic antenna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934536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220528199U (zh) 一种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220652247U (zh) 一种电池仓组件及无人机反制器械
CN219437131U (zh) 一种耳机及耳机仓
CN213242307U (zh) 一种蓝牙遥控器
CN113613132B (zh) 耳机盒以及耳机盒组件
CN216982077U (zh) 耳机充电盒和无线耳机装置
CN212572129U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