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3736B -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 Google Patents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3736B
CN116683736B CN202310968100.2A CN202310968100A CN116683736B CN 116683736 B CN116683736 B CN 116683736B CN 202310968100 A CN202310968100 A CN 202310968100A CN 116683736 B CN116683736 B CN 116683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ignal
module
power supply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81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3736A (zh
Inventor
陈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yuan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yuan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yuan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yuan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81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3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3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3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3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3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3Generation or supply of pow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levision rece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reference values, feedback values or error values in the control loop of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H02M1/0035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using burst mod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with digit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6Power management, e.g. shutting down unused components of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液晶电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其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电源输入端口、电源模块、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锁存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接收到待机信号时,数字控制模块输出脉冲信号,锁存模块锁存输出第二逻辑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关断,电源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掉电停止工作,进入低功耗模式,并在接收到开机信号时,锁存模块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重新输出工作电源至电源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芯片重新启动工作,在低功耗模式下,电源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均处于掉电状态,仅有锁存模块维持工作状态,待机功耗低,且能够实现电路集成,简化了逻辑板的结构。

Description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液晶电视通常包括电源板、主板、逻辑板和显示屏,电源板提供电源信号至主板和逻辑板,主板用于将视频信号解码为显示信号,逻辑板用于将显示信号输出至显示屏,以驱动显示屏显示对应的图像信息。
为了达到液晶电视快速开机的目的,液晶电视息屏待机时通常只是关断逻辑板的电源供电,使得液晶电视工作在息屏状态,主板的基本操作功能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为降低液晶电视的整体待机功耗,要求逻辑板不工作时有较低的待机功耗,常规的逻辑板的待机低功耗模式包括两种:
1、直接关断逻辑板的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输入电源,这种关断方式可以达到低待机功耗的目的,但该方法需要在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输入端使用开关控制线路,通过主板提供的控制信号关断开关,从而切断逻辑板的输入电源,达到降低息屏待机的逻辑板的低功耗要求,这种方法无法被集成到电源管理芯片内;
2、关闭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模块,通过数字控制模块来关断电源模块,为保证电源管理芯片能被主板控制关断和打开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模块,需要维持芯片内部的数字控制模块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该数字控制模块供电需要约50uA的电流消耗,无法达到真正的低待机功耗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芯片,旨在解决传统的电源管理芯片低功耗控制方法无法实现电路集成或者无法达到低功耗要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设置于液晶电视的逻辑板内,所述逻辑板受开机信号切换至工作状态,所述逻辑板受待机信号切换至待机状态,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
电源输入端口,用于输入供电电源;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受工作电源和电源开启信号触发对所述供电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并输出;
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受第一逻辑信号触发输出所述工作电源以及受第二逻辑信号触发截止输出所述工作电源;
锁存模块,所述锁存模块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所述锁存模块,受所述待机信号和脉冲信号触发锁存输出所述第二逻辑信号以及受所述开机信号切换输出所述第一逻辑信号;
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和所述锁存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源转换为待机供电电源并输出至所述锁存模块;
数字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锁存模块连接,所述数字控制模块,受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开机信号触发输出所述电源开启信号,以及受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待机信号触发延时输出所述脉冲信号。
可选地,所述数字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待机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输出电源关断信号至所述电源模块,以使所述电源模块截止电源输出;
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待机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输出所述脉冲信号至所述锁存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锁存模块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受所述第一逻辑信号触发输出第一参考电压以及受所述第二逻辑信号触发输出第二参考电压;
第二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所述数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受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供电电源触发转换输出所述工作电源,以及受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触发截止输出所述工作电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构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比较器和第一电子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并接收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构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并输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电子开关管、第三电子开关管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锁存模块包括锁存器和逻辑门;
所述锁存器的电源端和所述逻辑门的电源端共接构成所述锁存模块的电源端,所述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所述锁存器的时钟信号端和所述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共接并用于输入所述脉冲信号,所述锁存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锁存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开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待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所述逻辑门为与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逻辑板,包括驱动电路和如上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显示屏、电源板、主板和如上所述的逻辑板;
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逻辑板连接,所述逻辑板还分别与主板和所述显示屏连接;
所述主板,用于输出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至所述逻辑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电源输入端口、电源模块、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锁存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接收到待机信号时,数字控制模块输出脉冲信号,锁存模块锁存输出第二逻辑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关断,电源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掉电停止工作,进入低功耗模式,并在接收到开机信号时,锁存模块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重新输出工作电源至电源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芯片重新启动工作,在低功耗模式下,电源模块和数字控制模块均处于掉电状态,仅有锁存模块维持工作状态,待机功耗低,且能够实现电路集成,简化了逻辑板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电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的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源管理芯片100,如图8所示,电源管理芯片100设置于液晶电视的逻辑板1内,逻辑板1受开机信号切换至工作状态,逻辑板1受待机信号切换待机状态,逻辑板1还包括驱动电路200,驱动电路200可包括时序控制单元、源极驱动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等,时序控制单元分别与源极驱动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连接,源极驱动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分别与显示屏4连接,并输出显示信号至显示屏4,显示信号包括由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扫描信号和源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等。
电源管理芯片100对输入的电源信号进行转换,并输出多个大小不同的电压信号,一方面为驱动电路200提供工作电源VL,另一方面为显示屏4提供工作电源VL,例如提供公共电极电压,或者提供背光源驱动电压。
其中,电源管理芯片100的工作状态决定了逻辑板1的工作状态,为了实现逻辑板1及电源管理芯片100的待机低功耗,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100包括:
电源输入端口10,用于输入供电电源VIN;
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与电源输入端口10连接,电源模块20,受工作电源VL和电源开启信号触发对供电电源VIN进行电源转换并输出;
第一供电模块30,第一供电模块30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10和电源模块20连接,第一供电模块30,受第一逻辑信号触发输出工作电源VL以及受第二逻辑信号触发截止输出工作电源VL;
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与第一供电模块30连接,锁存模块40,受待机信号和脉冲信号CK触发锁存输出第二逻辑信号以及受开机信号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
第二供电模块50,第二供电模块50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10和锁存模块40连接,用于将供电电源VIN转换为待机供电电源VPOR并输出至锁存模块40;
数字控制模块60,分别与电源模块20、第一供电模块30和锁存模块40连接,数字控制模块60,受工作电源VL和开机信号触发输出电源开启信号,以及受工作电源VL和待机信号触发延时输出脉冲信号CK。
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口10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板2连接,电源模块20的电源输出端构成电源管理芯片100的电源输出端口,电源管理芯片100还包括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入端口用于输入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开机信号和待机信号组合生成状态控制信号SHDN,第一逻辑信号和第二逻辑信号组合生成逻辑信号S1。
电源管理芯片100工作时,电源输入端口10输入供电电源VIN,同时,主板3输出开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第二供电模块50接收到供电电源VIN,并输出待机供电电源VPOR至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保持工作状态,开机信号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供电模块30,第一供电模块30触发工作,并将输入的供电电源VIN转换为工作电源VL,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接收到工作电源VL后,数字控制模块60输出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启动,并对输入的工作电源VL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至少一路电压信号至驱动电路200或者后端模块。
以及在液晶电视进入待机状态时,主板3输出待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待机信号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锁存模块40,数字控制模块60在接收到待机信号后,切换输出脉冲信号CK至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在接收到脉冲信号CK和待机信号后,切换输出第二逻辑信号至第一供电模块30并维持第二逻辑信号的输出,第一供电模块30触发关断,并切断工作电源VL的输出,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掉电停止工作,切换至低功耗模式,仅保留维持待机模式的第二供电模块50和锁存模块40,实现了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低功耗要求,其中,通过实际测算,该锁存模块40的待机供电电源VPOR的总耗电不超过5uA。
息屏待机结束后,液晶电视需要再次开机显示时,主板3切换输出开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锁存模块40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供电模块30,第一供电模块30转换输出工作电源VL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数字控制模块60在接收到工作电源VL和开机信号后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输出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根据接收到的电源开启信号和工作电源VL对输入的供电电源VIN进行电源转换,并输出至少一路电压信号至驱动电路200或者后端模块,电源管理芯片100及逻辑板1重新启动,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源管理芯片100在待机模式下的功耗,可选地,数字控制模块60,还用于:
在接收到待机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输出电源关断信号至电源模块20,以使电源模块20截止电源输出;
以及在接收到待机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输出脉冲信号CK至锁存模块40,其中,第二时间段大于第一时间段。
具体地,当数字控制模块60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接收到待机信号时,数字控制模块60判断为需要进入待机模式,数字控制模块60根据设定逻辑,在接收到待机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先输出电源关断信号控制电源模块20停止工作,使得电源模块20先进入待机模式,然后,在接收到待机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判断当前仍为待机模式,此时,数字控制模块60进一步输出脉冲信号CK至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触发输出第二逻辑信号,锁存控制第一供电模块30停止输出工作电源VL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的供电被完全切断,仅保留第二供电模块50输出的待机供电电源VPOR。
通过先控制电源模块20进入关断状态,从而使得电源模块20先进入待机低功耗模式,再通过锁存模块40控制第一供电模块30切断工作电源VL,使得电源模块20和数字控制模块60先后进入待机低功耗模式,缩短电源模块20进入待机低功耗的时间,进一步降低电源管理芯片100和逻辑板1的待机功耗。
其中,电源模块20可根据需求输出一路或者多路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压信号,电源模块20根据输出电压信号的路数,可选择多路电源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可为LDO稳压电路、升降压电路等。
数字控制模块60可选择对应的处理器、控制器等结构。
第一供电模块30可选择为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稳压电路等,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一供电模块30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分别与锁存模块40和电源输入端口10连接,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受第一逻辑信号触发输出第一参考电压以及受第二逻辑信号触发输出第二参考电压;
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10、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连接,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受第一参考电压和供电电源VIN触发转换输出工作电源VL,以及受供电电源VIN和第二参考电压触发截止输出工作电源VL。
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组合为参考电压信号VREF,电源管理芯片100工作时,电源输入端口10输入供电电源VIN,同时,主板3输出开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第二供电模块50接收到供电电源VIN,并输出待机供电电源VPOR至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保持工作状态,开机信号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输出第一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触发工作,并将输入的供电电源VIN转换为工作电源VL,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接收到工作电源VL后,数字控制模块60输出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启动,并对输入的工作电源VL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至少一路电压信号至驱动电路200或者后端模块。
以及在液晶电视进入待机状态时,主板3输出待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待机信号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锁存模块40,数字控制模块60在接收到待机信号后,切换输出脉冲信号CK至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在接收到脉冲信号CK和待机信号后,切换输出第二逻辑信号至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并维持第二逻辑信号的输出,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输出第二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触发关断,并切断工作电源VL的输出,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掉电停止工作,切换至低功耗模式,仅保留维持待机模式的第二供电模块50和锁存模块40,实现了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低功耗要求,其中,通过实际测算,该锁存模块40的待机供电电源VPOR的总耗电不超过5uA。
息屏待机结束后,液晶电视需要再次开机显示时,主板3切换输出开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锁存模块40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触发输出第一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再次转换输出工作电源VL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数字控制模块60在接收到工作电源VL和开机信号后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输出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根据接收到的电源开启信号和工作电源VL对输入的供电电源VIN进行电源转换,并输出至少一路电压信号至驱动电路200或者后端模块,电源管理芯片100及逻辑板1重新启动,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和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可采用对应的比较电路、开关电路等结构,如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比较器U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的电源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一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共接,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构成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构成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的电源输出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第一逻辑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当锁存模块40输出低电平信号的第一逻辑信号时,第一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第一比较器U1比较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第一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一参考电压触发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转换输出工作电源VL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
以及,当锁存模块40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第二逻辑信号时,第一比较器U1比较输出低电平信号的第二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参考电压触发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切断工作电源VL的输出。
根据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的电平输入输出状态,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二比较器U2和第一电子开关管Q1;
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构成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的电源输入端并接收供电电源VIN,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的电源输出端,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构成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的信号输入端并输入第一参考电压或者第二参考电压,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共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输出的参考电压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二比较器U2比较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一电子开关管Q1,第一电子开关管Q1导通,供电电源VIN通过第一电子开关管Q1作为工作电源VL输出至后端的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上电。
以及当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输出的参考电压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二比较器U2比较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第一电子开关管Q1,第一电子开关管Q1触发关断,切断供电电源VIN的输出,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掉电。
第二供电模块50为持续的供电模块,可采用对应的稳压电路、降压电路组成,如图5所示,可选地,第二供电模块50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电子开关管Q2、第三电子开关管Q3和运算放大器OPA;
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二供电模块50的电源输入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OPA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输出端、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和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共接构成第二供电模块50的电源输出端,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二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二端共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电子开关管Q2、第三电子开关管Q3和运算放大器OPA组成低功耗的镜像电压源,并提供稳定的待机供电电源VPOR至锁存模块40。
其中,电子开关管根据通断方式可选择NPN三极管或者NMOS管,可选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第二电子开关管Q2和第三电子开关管Q3为NMOS管,NMOS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分别构成对应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
锁存模块40可采用锁存器U3等结构,如图6所示,可选地,锁存模块40包括锁存器U3和逻辑门;
锁存器U3的电源端和逻辑门的电源端共接构成锁存模块40的电源端,锁存器U3的数据输入端用于输入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锁存器U3的时钟信号端和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共接并用于输入脉冲信号CK,锁存器U3的数据输出端与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逻辑门的输出端构成锁存模块40的信号输出端。
参考图7,其中,VIN为供电电源,VREF为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输出的参考电压,VL为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的输出电压,CK为脉冲信号CK,SHDN为开机信号和待机信号组成的状态控制信号,EN为电源开启信号和电源关断信号组合生成的使能信号,其中,开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待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A表示在第二时间段,B表示第一时间段。
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100工作时,电源输入端口10输入供电电源VIN,同时,主板3输出低电平的开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第二供电模块50接收到供电电源VIN,并输出待机供电电源VPOR至锁存模块40,锁存模块40的锁存器U3和逻辑门保持工作状态,开机信号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锁存模块40,锁存器U3和逻辑门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切换输出低电平信号的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第一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导通,并将供电电源VIN作为工作电源VL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接收到工作电源VL后,数字控制模块60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启动,并对输入的工作电源VL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至少一路电压信号至驱动电路200或者后端模块。
以及在液晶电视进入待机状态时,主板3输出高电平信号的待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待机信号输出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锁存模块40,数字控制模块60在接收到待机信号后,在接收到待机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数字控制模块60输出低电平信号关机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先切换进入待机低功耗模式,并在接收到待机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数字控制模块60切换输出脉冲信号CK至锁存器U3,锁存器U3在接收到脉冲信号CK和高电平信号的待机信号后,切换输出高电平信号至逻辑门, 逻辑门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第二逻辑信号至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并维持第二逻辑信号的输出,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切换输出低电平信号的第二参考电压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触发关断,并切断工作电源VL的输出,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掉电停止工作,先后切换进入低功耗模式,仅保留维持待机模式的第二供电模块50和锁存模块40工作,实现了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低功耗要求,其中,通过实际测算,该锁存模块40的待机供电电源VPOR的总耗电不超过5uA。
息屏待机结束后,液晶电视需要再次开机显示时,主板3切换输出低电平信号的开机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100的信号输入端口,锁存器U3和逻辑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切换输出低电平信号的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第一电源转换单元31切换输出高电平的第一参考电压,第一参考电压输出至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第二电源转换单元32转换输出工作电源VL至数字控制模块60和电源模块20,数字控制模块60在接收到工作电源VL和开机信号后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根据接收到的电源开启信号和工作电源VL对输入的供电电源VIN进行电源转换,并输出至少一路电压信号至驱动电路200或者后端模块,电源管理芯片100及逻辑板1重新启动,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对应于锁存模块40的输入输出电平状态,可选地,逻辑门为与门AND1,当正常工作时,锁存器U3输出低电平信号至与门AND1的第二输入端,同时,与门AND1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开机信号,与门AND1输出低电平信号的第一逻辑信号至第一供电模块30,以及在待机低功耗模式下,锁存器U3切换输出高电平信号至与门AND1,同时,与门AND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的待机信号,与门AND1输出高电平信号的第二逻辑信号至第一供电模块30。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100包括电源输入端口10、电源模块20、第一供电模块30、第二供电模块50、锁存模块40和数字控制模块60,接收到待机信号时,数字控制模块60输出脉冲信号CK,锁存模块40锁存输出第二逻辑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30关断,电源模块20和数字控制模块60掉电停止工作,进入低功耗模式,并在接收到开机信号时,锁存模块40切换输出第一逻辑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30重新输出工作电源VL至电源模块20和数字控制模块60,电源管理芯片100重新启动工作,在低功耗模式下,电源模块20和数字控制模块60均处于掉电状态,仅有锁存模块40维持工作状态,待机功耗低,且能够实现电路集成,无需增加外部元件,进一步简化了逻辑板1的结构和降低了逻辑板1的成本,增加逻辑板1的可靠性。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逻辑板1,该逻辑板1包括驱动电路200和电源管理芯片100,该电源管理芯片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逻辑板1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源管理芯片100与驱动电路200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100设置于逻辑板1内,逻辑板1受开机信号和待机信号分别切换至工作状态或者待机状态,逻辑板1还包括驱动电路200,例如包括时序控制单元、源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单元,时序控制单元分别与源极驱动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连接,源极驱动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分别与显示屏4连接,并输出显示信号至显示屏4,显示信号包括由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扫描信号和源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
电源管理芯片100对输入的电源信号进行转换,并输出多个大小不同的电压信号,一方面为驱动电路200提供工作电源VL,另一方面为显示屏4提供工作电源VL,例如提供公共电极电压,或者提供背光源驱动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液晶电视,如图9所示,包括显示屏4、电源板2、主板3和逻辑板1,该逻辑板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液晶电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源板2分别与主板3和逻辑板1连接,逻辑板1还分别与主板3和显示屏4连接;
主板3,用于输出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至逻辑板1。
本实施例中,电源板2提供电源信号至主板3和逻辑板1,主板3用于将视频信号解码为显示信号,逻辑板1用于将显示信号输出至显示屏4,以驱动显示屏4显示对应的图像信息,同时,主板3还输出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至逻辑板1,从而控制逻辑板1切换至工作状态或者待机低功耗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设置于液晶电视的逻辑板内,所述逻辑板受开机信号切换至工作状态,所述逻辑板受待机信号切换至待机状态,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
电源输入端口,用于输入供电电源;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受工作电源和电源开启信号触发对所述供电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并输出;
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受第一逻辑信号触发输出所述工作电源以及受第二逻辑信号触发截止输出所述工作电源;
锁存模块,所述锁存模块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所述锁存模块,受所述待机信号和脉冲信号触发锁存输出所述第二逻辑信号以及受所述开机信号切换输出所述第一逻辑信号;
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和所述锁存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源转换为待机供电电源并输出至所述锁存模块;
数字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锁存模块连接,所述数字控制模块,受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开机信号触发输出所述电源开启信号,以及受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待机信号触发延时输出所述脉冲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待机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输出电源关断信号至所述电源模块,以使所述电源模块截止电源输出;
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待机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输出所述脉冲信号至所述锁存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锁存模块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受所述第一逻辑信号触发输出第一参考电压以及受所述第二逻辑信号触发输出第二参考电压;
第二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所述数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受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供电电源触发转换输出所述工作电源,以及受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触发截止输出所述工作电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构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比较器和第一电子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并接收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构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并输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电子开关管、第三电子开关管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存模块包括锁存器和逻辑门;
所述锁存器的电源端和所述逻辑门的电源端共接构成所述锁存模块的电源端,所述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所述锁存器的时钟信号端和所述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共接并用于输入所述脉冲信号,所述锁存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锁存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待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所述逻辑门为与门。
9.一种逻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10.一种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电源板、主板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逻辑板;
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逻辑板连接,所述逻辑板还分别与主板和所述显示屏连接;
所述主板,用于输出开机信号或者待机信号至所述逻辑板。
CN202310968100.2A 2023-08-03 2023-08-03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Active CN116683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100.2A CN116683736B (zh) 2023-08-03 2023-08-03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100.2A CN116683736B (zh) 2023-08-03 2023-08-03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3736A CN116683736A (zh) 2023-09-01
CN116683736B true CN116683736B (zh) 2024-01-26

Family

ID=8778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8100.2A Active CN116683736B (zh) 2023-08-03 2023-08-03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373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4036A1 (en) * 2002-02-27 2005-05-05 Tichelaar Johannes Y. Power standby mode circuitry for audiovisual device
US20110012554A1 (en) * 2009-07-14 2011-01-20 Richpower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tandby efficiency of a charger, and ultra low standby power charger
CN102594124A (zh) * 2012-02-28 2012-07-18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4010148A (zh) * 2014-05-26 2014-08-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和电视机
CN105449991A (zh) * 2015-12-21 2016-03-3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低功耗待机装置及电器设备
CN114301163A (zh) * 2022-01-28 2022-04-08 上海山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功能模块、自主作业设备及控制系统
CN115083346A (zh) * 2022-07-05 2022-09-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4036A1 (en) * 2002-02-27 2005-05-05 Tichelaar Johannes Y. Power standby mode circuitry for audiovisual device
US20110012554A1 (en) * 2009-07-14 2011-01-20 Richpower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tandby efficiency of a charger, and ultra low standby power charger
CN102594124A (zh) * 2012-02-28 2012-07-18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4010148A (zh) * 2014-05-26 2014-08-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和电视机
CN105449991A (zh) * 2015-12-21 2016-03-3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低功耗待机装置及电器设备
CN114301163A (zh) * 2022-01-28 2022-04-08 上海山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功能模块、自主作业设备及控制系统
CN115083346A (zh) * 2022-07-05 2022-09-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3736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1695B (zh) 时序控制器、显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TWI455087B (zh) 低耗電顯示控制方法與相關顯示控制器
CN212243231U (zh) 车载中控显示屏的控制装置、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车辆
CN111930040A (zh) 一种车载中控显示屏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JP2006349720A (ja) 液晶表示装置制御回路
KR101852500B1 (ko) 주사선 일부 검색을 통한 모니터 화면의 자가 진단 기능을 갖는 절전형 디스플레이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터 시스템의 절전 제어 방법
CN116683736B (zh) 电源管理芯片、逻辑板和液晶电视
KR101851218B1 (ko) 모니터 화면의 자가 진단 기능을 갖는 절전형 디스플레이의 제어 방법
JPH0727132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1312185B (zh) 显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9201483B2 (en) Image processing unit,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US20090128215A1 (en) Level shifter, interface driving circuit and image displaying system
KR20130023277A (ko) 표시 장치와 표시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459991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3277411U (zh) 时序调节器件和显示装置
US1182955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owering the same
CN112130701B (zh) 显示触摸装置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12037708A (zh) 改良led显示屏的控制系统及其休眠方法、唤醒方法
JP2002175062A (ja) 表示装置用駆動装置
KR102051949B1 (ko) Sync 신호 제어를 활용한 에너지 절감형 모니터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216351859U (zh) 待机电路和单片机
CN218100660U (zh) 一种显示器电路以及显示器
CN101840673B (zh) 放大器与应用该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CN114416190B (zh) 安卓设备与电脑usb联动休眠唤醒电路
CN220671926U (zh) 一种pmu、唤醒电路和mc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