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2698A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2698A
CN116682698A CN202310829719.5A CN202310829719A CN116682698A CN 116682698 A CN116682698 A CN 116682698A CN 202310829719 A CN202310829719 A CN 202310829719A CN 116682698 A CN116682698 A CN 116682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reed
iron core
shel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297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ity Dao Heng Re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ity Dao Heng Re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ity Dao Heng Re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ity Dao Heng Re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297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2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2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2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4Means for adjusting limits of movement; Mechanical means for adjusting returning fo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和簧片,所述外壳内设有一铁芯,铁芯的外侧套有线圈,所述簧片设在铁芯的一侧,且其包括间隔设在外壳内的动簧片和静簧片,所述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衔铁上,其另一端朝向静簧片,并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贴合在铁芯的上端,驱使动簧片朝静簧片一侧移动并让动簧片的触点与静簧片上的触点接触导通。本发明通过在外壳上设置第一限位块以及在底板上设置第二限位块,能够在底板和外壳装配在一起时,即使受到冲击碰撞和震荡,能够很好的起到抗震效果,通过外壳上设置的直角架能够抵在线圈的两侧,让线圈脚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会发生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内部至少包括一根铁芯,当铁芯的外侧线圈通电后让铁芯产生磁场吸力,进而让衔铁磁吸在铁芯上,在相关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实现让接触通电的两根簧片导通或断开。
但现有技术中由于衔铁需要在外壳体内转动,衔铁和轭铁之间容易在震动和碰撞的影响下产生缝隙,从而在线圈通电时,容易产生漏磁的现象。
因此,提出一种电磁继电器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继电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震动导致衔铁和轭铁之间存在间隙进而出现漏磁现象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和簧片,所述外壳内设有一铁芯,铁芯的外侧套有线圈,所述簧片设在铁芯的一侧,且其包括间隔设在外壳内的动簧片和静簧片,其中,位于铁芯的上端设有一衔铁,所述衔铁呈凹面朝向铁芯一侧的L形状,且衔铁弹性铰接在外壳内,外壳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衔铁的侧面,所述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衔铁上,其另一端朝向静簧片,并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贴合在铁芯的上端,驱使动簧片朝静簧片一侧移动并让动簧片的触点与静簧片上的触点接触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安装有一个骨架,所述铁芯插在骨架上,所述骨架上开设有用于动簧片和静簧片插入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上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沟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设在底板上,其包括有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可在外壳和底板固定后抵触在衔铁的凹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垂直安装在外壳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可在外壳和底板固定后抵触在衔铁的凹角处并与第一限位块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直角架,所述直角架设有两个,两个直角架以铁芯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且线圈的外端位于两个直角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动簧片朝向衔铁的一端自衔铁的一条直角边起朝另一条直角边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动簧片的弯折部夹角始终为锐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外壳上设置第一限位块以及在底板上设置第二限位块,能够在底板和外壳装配在一起时,即使受到冲击碰撞和震荡,能够很好的起到抗震效果;
通过外壳上设置的直角架能够抵在线圈的两侧,让线圈脚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会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左侧视角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骨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板侧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壳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外壳;11、铁芯;111、线圈;12、第二限位块;13、直角架;14、轭铁;2、簧片;21、动簧片;22、静簧片;23、固定扣;3、衔铁;4、骨架;41、插孔;42、沟槽;5、底板;51、第一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继电器是一种很常用的电气用件,其大致的工作原理即通过给继电器内的线圈通电,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磁路系统里的铁芯11磁化后产生磁场吸力,继而带动传动机构(本案中采用衔铁3被磁化后的铁芯11所磁吸运动),使接触系统的触点接通或断开(衔铁3的转动会带动动簧片21的转动,进而让动簧片21上的触点和静簧片22上的触点接触导通),断电后,由于动簧片21自身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回复力,在失去磁吸力之后会回弹,动簧片21上的触点和静簧片22上的触点断开。
但传统的继电器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衔铁3对自身的转动自由度较高,大多衔铁3的周测并不会具有一定的限位结构,从而在受到冲击和振动后,衔铁3和轭铁14之间容易产生缝隙,从而会出现漏磁的现象;
2、继电器内部的抗电强度较弱,导致输入和输出之间耐压比较小,设备的使用寿命容易受到影响;
3、由于传动的线圈111仅通过插套的方式固定在铁芯11外侧,从而在受到震动时,线圈111的底脚容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位,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线圈111变松,整体性能受到影响。
基于上述,参照图1-7,本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设置限位件的方式提高衔铁3的固定效果,同时也解决了线圈111的固定问题以及继电器内部抗电强度弱的问题。
具体的,整个继电器主要包括外壳1和簧片2两个部分,外壳1内设有一铁芯11,铁芯11的外侧套有线圈111,而簧片2设在铁芯11的一侧,且其包括间隔设在外壳1内的动簧片21和静簧片22,动簧片21和静簧片22均与铁芯11错位垂直并且互不干涉。
而位于铁芯11的上端设有一衔铁3,衔铁3呈凹面朝向铁芯11一侧的L形状,且衔铁3弹性铰接在外壳1内,如附图1所示,当线圈111通电后,衔铁3会朝向铁芯11的上端部方向转动,而在衔铁3的转动过程中,固定在衔铁3上的动簧片21会随之转动,从而让动簧片21和静簧片22上的触点发生接触,从而整个内部电路导通。
在本案中,由于动簧片21自身为弹性的金属材质,并且动簧片21朝向衔铁3的一端自衔铁3的一条直角边起朝另一条直角边弯折,两条直角边均通过固定扣23固定在衔铁3的两条直角边上,因此,衔铁3的转动会带动动簧片21同步进行转动,达到让动簧片21另一侧设置的触点与静簧片22上的触点相接触从而导电。
值得注意的是,靠近簧片2设置的固定扣23为C字形结构,并且其高度稍高于衔铁3的厚度,即在衔铁3转动时,与动簧片21之间会发生相互位移,动簧片21初始不动,直至衔铁3的转动让固定扣23内侧的上端部抵触在动簧片21上,而此时的动簧片21会产生形变,具有一定的回弹势能,一旦衔铁3不再被铁芯11所磁吸,在弹力的作用下,衔铁3和动簧片21之间同步回弹释放。
并且,为了提高动簧片21的弹性效果,其弯折部夹角始终为锐角。
而为了提高衔铁3的固定效果,在外壳1内还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在衔铁3的侧面,本案中还包括底板5,底板5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而限位件设在底板5上,其包括有垂直安装在底板5上的第一限位块51以及垂直安装在外壳1上的第二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51可在外壳1和底板5固定后抵触在衔铁3的凹角处,同时第二限位块12可在外壳1和底板5固定后抵触在衔铁3的凹角处并与第一限位块51对向设置,很好的对衔铁3的两侧方向施加限位效果,变相的提高对于衔铁3运动方向的径向的限位效果,使得衔铁3只能进行周向旋转,即使受到外力,也不会让衔铁3和轭铁14之间造成过大的移位。
而本案中动簧片21的一端固定在衔铁3上,其另一端朝向静簧片22,并当线圈111通电时衔铁3贴合在铁芯11的上端,驱使动簧片21朝静簧片22一侧移动并让动簧片21的触点与静簧片22上的触点接触导通。
为了接近继电器内部抗电性能弱,在本案中,外壳1内还安装有一个骨架4,铁芯11插在骨架4上,即铁芯11以及绕在铁芯11外侧的线圈111和外壳1之间具有一个阻隔物,同时骨架4上开设有用于动簧片21和静簧片22插入的插孔41,让整个继电器1内部功能分区明显。
而为了骨架4上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沟槽42,沟槽4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铁芯11轴向对称设置。
而对于线圈111的固定,本案采用向线圈111外端对称的两个方向施加限位结构的方式,来避免线圈111移位,具体的,位于外壳1上还设有两个直角架13,两个直角架13以铁芯11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且线圈111的外端位于两个直角架13之间,在使用时,线圈111的外匝会始终处于两个直角架13之间,因此即使出现外力震荡,也不会造成线圈111以及其底脚的移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一铁芯(11),铁芯(11)的外侧套有线圈(111);
簧片(2),所述簧片(2)设在铁芯(11)的一侧,且其包括间隔设在外壳(1)内的动簧片(21)和静簧片(22);
其中,位于铁芯(11)的上端设有一衔铁(3),所述衔铁(3)呈凹面朝向铁芯(11)一侧的L形状,且衔铁(3)弹性铰接在外壳(1)内,外壳(1)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衔铁(3)的侧面,所述动簧片(21)的一端固定在衔铁(3)上,其另一端朝向静簧片(22),并当线圈(111)通电时衔铁(3)贴合在铁芯(11)的上端,驱使动簧片(21)朝静簧片(22)一侧移动并让动簧片(21)的触点与静簧片(22)上的触点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一个骨架(4),所述铁芯(11)插在骨架(4)上,所述骨架(4)上开设有用于动簧片(21)和静簧片(22)插入的插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4)上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沟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设在底板(5)上,其包括有垂直安装在底板(5)上的第一限位块(51),所述第一限位块(51)可在外壳(1)和底板(5)固定后抵触在衔铁(3)的凹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垂直安装在外壳(1)上的第二限位块(12),所述第二限位块(12)可在外壳(1)和底板(5)固定后抵触在衔铁(3)的凹角处并与第一限位块(51)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直角架(13),所述直角架(13)设有两个,两个直角架(13)以铁芯(11)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且线圈(111)的外端位于两个直角架(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21)朝向衔铁(3)的一端自衔铁(3)的一条直角边起朝另一条直角边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21)的弯折部夹角始终为锐角。
CN202310829719.5A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6682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9719.5A CN116682698A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9719.5A CN116682698A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2698A true CN116682698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1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9719.5A Pending CN116682698A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26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6268B1 (ko) 전자 계전기
WO2021022822A1 (zh) 高容量继电器的抗短路结构
JP5085754B2 (ja) 電磁継電器
US8823474B2 (en)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7076633B2 (ja) 直流リレー
JPH1027533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6682698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US3109903A (en) Electromagnetic miniature relays
JPH0547930B2 (zh)
US3553612A (en) Miniature relay with double air gap magnetic circuit
KR101638800B1 (ko)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JP6704172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4139750A (ja) 電磁継電器
CN217562485U (zh) 一种具有新型拨片和基座的继电器
CN216773148U (zh) 一种能够切换电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18975354U (zh) 具有限位结构的继电器
CN219979461U (zh) 一种抗冲击的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CN214378264U (zh) 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
CN219017541U (zh) 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RU2248060C1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е поляризованное реле повышенной частоты и количества срабатываний
CN112863944B (zh) 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CN220359008U (zh) 一种单向振动线性振动马达结构
US20230326696A1 (en) Contact apparatus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WO2018189778A1 (ja) 気中遮断器
JPH08195155A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