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4282B - 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74282B CN116674282B CN202310658289.5A CN202310658289A CN116674282B CN 116674282 B CN116674282 B CN 116674282B CN 202310658289 A CN202310658289 A CN 202310658289A CN 116674282 B CN116674282 B CN 1166742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 real
- temperature range
- traction
- sem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85 multilayer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基材复合,形成半复合材料;步骤S2,滚压,调整牵引速度;步骤S3,半复合材料复合,形成复合防水材料;步骤S4,滚压,调整牵引速度;步骤S5,移动前置复合机构,匹配牵引速度。本发明通过对复合材料材滚压,减少了中间层柔性复合材料在复合过程中的褶皱,根据各阶段的表面实时温度对牵引速度进行调整,准确控制基材表面粘合物的停留时间,使其散热至合适温度,避免分层,并对同一基材的连续多层复合,通过移动复合机构,根据牵引速度实时调整基材的待牵引距离,在实现同一基材的连续多层复合的同时保障了各复合层的复合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材料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要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分隔结构要防止给排水的渗翻,建筑物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部位主要是屋面、墙面、地面和地下室,而绝大部分防水材料多用于暴露在空气或是阳光之下的使用,因此,防水材料不仅需要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还应具备耐老化、耐腐蚀、保温以及隔热等多方面性能,因此,目前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多为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162527A,公开了一种复合高分子防水材料,其是通过调整复合层的使用材料的方式,提高复合高分子防水材料的弹塑性、耐老化、保温、隔热以及防水性能;由此可见,现有的复合高分子防水材料缺少智能调控的复合工艺,导致复合防水材料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多层连续复合生产,不仅容易在复合过程中产生褶皱、开胶以及分层等缺陷,而且还降低了复合高分子防水材料的整体生产合格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在多层连续复合生产中无法保证复合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基材放置在连续复合设备上,通过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前置复合机构将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复合在基材两侧,形成半复合材料;
步骤S2,通过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设置的前滚压牵引装置对半复合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对滚压后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3,通过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后置复合机构将第三复合层与第四复合层复合在半复合材料两侧,形成复合防水材料;
步骤S4,通过所述后置复合机构设置的后滚压牵引装置对复合防水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对滚压后的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根据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5,分别获取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与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计算牵引速度差,并根据牵引速度差判定是否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若判定需控制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则根据牵引速度差对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包括前胶箱,所述前胶箱一侧设置有前摊胶装置,所述前摊胶装置一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料装置,同一侧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装置,将基材放置在连续复合设备上,通过前胶箱对基材两面涂覆胶水并通过前摊胶装置将基材两面胶水平摊均匀,通过第一出料装置将第一复合层送出至基材一面,通过第二出料装置将第二复合层送出至基材另一面,使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复合在基材两侧,形成半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还包括前滚压牵引装置,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设置有上滚筒与下滚筒,且所述上滚筒与所述下滚筒内均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用以控制上滚筒与下滚筒的温度,前滚压牵引装置一侧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上滚筒与下滚筒进行转动,对半复合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并通过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经过滚压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内设置有初始牵引速度,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经过滚压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对检测到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标准状态,不对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异常状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若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异常状态,则根据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检测到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与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和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停止滚压牵引,并控制连续复合设备进行停机检查;
其中,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但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调整为Vp’;
其中,Vp’=Vp+[Vp×(Tb-Ts)/Tb],Tb=[(T1+T2)/2+(T3+T4)/2]/2,Vp为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Ts为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T1为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2为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T3为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4为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且T3<T1<T2<T4。
进一步地,所述后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前置复合机构结构设置相同,在所述步骤S4中,获取滚压后的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并根据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对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标准状态,不对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调整为Vh’;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停止滚压牵引,并控制连续复合设备进行停机检查;
其中,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Vh’=Vh+[Vh×(Thb-Ths)/Thb],Thb=[(Th1+Th2)/2+(Th3+Th4)/2]/2,Vh为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Ths为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Th1为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h2为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Th3为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h4为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且Th3<Th1<Th2<Th4。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复合设备包括所述前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后置复合机构,且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前置复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前移动装置,所述前移动装置用以带动前置复合机构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后置复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后移动装置,所述后移动装置用以带动后置复合机构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获取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Vn与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Vm,计算牵引速度差Vc,并根据标准滑动速度差Ve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
当|Vc|≤Ve时,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未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则不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
当|Vc|>Ve时,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已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则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以确定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
其中,Vc=Vn-Vm。
进一步地,在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已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时,则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
若牵引速度差Vc为正值,则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向远离所述后置复合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前置复合机构的水平移动速度为|Vc|;
若牵引速度差Vc为负值,则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向靠近所述后置复合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前置复合机构的水平移动速度为|V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续复合设备对基材两侧进行同时复合,提高了多层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复合效率,同时采用前滚压牵引装置进行滚压并牵引,减少了中间层柔性复合材料在复合过程中皱纹的产生,并根据各阶段的表面实时温度对牵引速度进行调整,准确控制基材表面胶水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控制胶水准确散热至合适温度,提高复合防水材料的胶合质量,并分别通过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进行同一基材的连续多层复合,提高了复合防水材料的复合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前置复合机构,使在牵引速度出现差异时能够实时调整基材的待牵引距离,在实现同一基材的连续多层复合的同时保障了各复合层的复合质量。
尤其,通过在基材两侧进行同时上胶,同时进行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的复合,提高了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复合效率,并通过前胶箱对胶水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胶水的流动性,更易于将胶水涂覆在基材两侧,并通过前摊胶装置对基材两面的胶水进行摊涂,能够使基材表面胶水均匀,且能够将多余的胶水刮除,避免在复合过程中的胶水大量外溢,有效保障了复合质量。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具有上滚筒与下滚筒的前滚压牵引装置,一方面能够对半复合材料进行压实,排出多余胶液,增加复合的牢固性,另一方面利用其对半复合材料进行牵引,易于控制半复合材料的复合速度,也是实现连续生产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与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经过滚压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实时的判定,准确控制基材表面胶水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控制胶水准确散热至合适温度,提高复合防水材料的胶合质量。
进一步地,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使得胶水散热至最佳使用温度,提高了高分子防水复合材料的质量,在实现同一基材多层连续的复合的基础上提高复合质量,保障高分子防水复合材料的耐用性,并通过不同范围的两个标准进行多层级的判定,提高了对复合材料表面实时温度判定的准确性。
尤其,将后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设置为相同结构,使前后复合层复合速度的易于匹配,并在后置复合机构进行复合时,设置不同于前一标准的范围进行再次判定,能够实现多种类多层复合材料的切换,提高了高分子防水复合材料制备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由于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是对同一基材进行同时加工,在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的牵引速度出现差异时会影响到基材复合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通过移动前置复合机构或后置复合机构实现两复合机构位置上的相对调整,从而平衡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为保障复合质量而带来的牵引速度的差异,实现高分子防水复合材料的多层连续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基材放置在连续复合设备上,通过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前置复合机构将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复合在基材两侧,形成半复合材料;
步骤S2,通过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设置的前滚压牵引装置对半复合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对滚压后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3,通过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后置复合机构将第三复合层与第四复合层复合在半复合材料两侧,形成复合防水材料;
步骤S4,通过所述后置复合机构设置的后滚压牵引装置对复合防水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对滚压后的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根据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5,分别获取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与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计算牵引速度差,并根据牵引速度差判定是否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若判定需控制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则根据牵引速度差对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进行控制。
通过连续复合设备对基材两侧进行同时复合,提高了多层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复合效率,同时采用前滚压牵引装置进行滚压并牵引,减少了中间层柔性复合材料在复合过程中皱纹的产生,并根据各阶段的表面实时温度对牵引速度进行调整,准确控制基材表面胶水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控制胶水准确散热至合适温度,提高复合防水材料的胶合质量,并分别通过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进行同一基材的连续多层复合,提高了复合防水材料的复合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前置复合机构,使在牵引速度出现差异时能够实时调整基材的待牵引距离,在实现同一基材的连续多层复合的同时保障了各复合层的复合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前置复合机构1、前滚压牵引装置101、前胶箱102,前摊胶装置103、第一出料装置104、第二出料装置105、温度检测装置106、前移动装置107、存胶槽108、过滤泵109、后置复合机构2、后滚压牵引装置201、后胶箱202,后摊胶装置203、第三出料装置204、第四出料装置205、后移动装置207、水平导轨3,其中,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包括前胶箱,所述前胶箱一侧设置有前摊胶装置,所述前摊胶装置一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料装置,同一侧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装置,将基材放置在连续复合设备上,通过前胶箱对其内部胶水进行加热,并对基材两面涂覆胶水,通过前摊胶装置将基材两面胶水平摊均匀,通过第一出料装置将第一复合层送出至基材一面,通过第二出料装置将第二复合层送出至基材另一面,使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复合在基材两侧,形成半复合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前滚压牵引装置下部还设置有存胶槽,用以储存经前滚压牵引装置滚压溢出的胶液,存胶槽通过管道与过滤泵相连,过滤泵能够对存胶槽内的胶液进行过滤后泵入前胶箱中,
通过在基材两侧进行同时上胶,同时进行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的复合,提高了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复合效率,并通过前胶箱对胶水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胶水的流动性,更易于将胶水涂覆在基材两侧,并通过前摊胶装置对基材两面的胶水进行摊涂,能够使基材表面胶水均匀,且能够将多余的胶水刮除,避免在复合过程中的胶水大量外溢,有效保障了复合质量。
具体而言,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还包括前滚压牵引装置,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设置有上滚筒与下滚筒,且所述上滚筒与所述下滚筒内均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用以控制上滚筒与下滚筒的温度,前滚压牵引装置一侧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上滚筒与下滚筒进行转动,对半复合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并通过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经过滚压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通过设置具有上滚筒与下滚筒的前滚压牵引装置,一方面能够对半复合材料进行压实,排出多余胶液,增加复合的牢固性,另一方面利用其对半复合材料进行牵引,易于控制半复合材料的复合速度,也是实现连续生产的前提条件。
具体而言,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内设置有初始牵引速度,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经过滚压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对检测到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标准状态,不对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异常状态;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若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异常状态,则根据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检测到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与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和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停止滚压牵引,并控制连续复合设备进行停机检查;
其中,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
通过设置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与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经过滚压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实时的判定,准确控制基材表面胶水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控制胶水准确散热至合适温度,提高复合防水材料的胶合质量。
具体而言,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但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调整为Vp’;
其中,Vp’=Vp+[Vp×(Tb-Ts)/Tb],Tb=[(T1+T2)/2+(T3+T4)/2]/2,Vp为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Ts为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T1为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2为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T3为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4为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且T3<T1<T2<T4。
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使得胶水散热至最佳使用温度,提高了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质量,在实现同一基材多层连续的复合的基础上提高复合质量,保障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耐用性,并通过不同范围的两个标准进行多层级的判定,提高了对复合材料表面实时温度判定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所述后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前置复合机构结构设置相同,在所述步骤S4中,获取滚压后的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并根据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对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标准状态,不对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将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调整为Vh’;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停止滚压牵引,并控制连续复合设备进行停机检查;
其中,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Vh’=Vh+[Vh×(Thb-Ths)/Thb],Thb=[(Th1+Th2)/2+(Th3+Th4)/2]/2,Vh为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Ths为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Th1为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h2为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Th3为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h4为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且Th3<Th1<Th2<Th4。
在本实施例中,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与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应根据前胶箱内所使用的胶水类型与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材料进行设定,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与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应根据后胶箱内所使用的胶水类型与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材料进行设定,例如,在使用UV胶时,将其最佳粘合温度23℃至28℃设置为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将其使用温度10℃至45℃设置为第二标准温度范围。
将后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设置为相同结构,使前后复合层复合速度的易于匹配,并在后置复合机构进行复合时,设置不同于前一标准的范围进行再次判定,能够实现多种类多层复合材料的切换,提高了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制备的适用性。
具体而言,所述连续复合设备包括所述前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后置复合机构,且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前置复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前移动装置,所述前移动装置用以带动前置复合机构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后置复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后移动装置,所述后移动装置用以带动后置复合机构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5中,获取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Vn与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Vm,计算牵引速度差Vc,并根据标准滑动速度差Ve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
当|Vc|≤Ve时,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未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则不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
当|Vc|>Ve时,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已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则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以确定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
其中,Vc=Vn-Vm,标准滑动速度差应根据滚压牵引装置与复合层的表面材质的摩擦程度进行对应设置,而牵引速度差的产生是由于复合层在后滚压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与前滚压牵引装置发生的滑动摩擦,也能够通过调整前滚压牵引装置的两滚筒之间的滚压力适应调整这种滑动情况,通过减小两滚筒之间的滚压力能够增加这种滑动情况,从而避免对复合防水材料的拉伸。
具体而言,在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已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时,则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
若牵引速度差Vc为正值,则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向远离所述后置复合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前置复合机构的水平移动速度为|Vc|;
若牵引速度差Vc为负值,则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向靠近所述后置复合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前置复合机构的水平移动速度为|Vc|。
由于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是对同一基材进行同时加工,在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的牵引速度出现差异时会影响到基材复合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通过移动前置复合机构或后置复合机构实现两复合机构位置上的相对调整,从而平衡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为保障复合质量而带来的牵引速度的差异,实现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多层连续复合。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基材放置在连续复合设备上,通过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前置复合机构将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复合在基材两侧,形成半复合材料;
步骤S2,通过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设置的前滚压牵引装置对半复合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对滚压后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3,通过所述连续复合设备的后置复合机构将第三复合层与第四复合层复合在半复合材料两侧,形成复合防水材料;
步骤S4,通过所述后置复合机构设置的后滚压牵引装置对复合防水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对滚压后的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根据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5,分别获取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与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计算牵引速度差,并根据牵引速度差判定是否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若判定需控制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则根据牵引速度差对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进行控制;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包括前胶箱,所述前胶箱一侧设置有前摊胶装置,所述前摊胶装置一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料装置,同一侧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装置,将基材放置在连续复合设备上,通过前胶箱对基材两面涂覆胶水并通过前摊胶装置将基材两面胶水平摊均匀,通过第一出料装置将第一复合层送出至基材一面,通过第二出料装置将第二复合层送出至基材另一面,使第一复合层与第二复合层复合在基材两侧,形成半复合材料;
所述前置复合机构还包括前滚压牵引装置,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设置有上滚筒与下滚筒,且所述上滚筒与所述下滚筒内均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用以控制上滚筒与下滚筒的温度,前滚压牵引装置一侧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上滚筒与下滚筒进行转动,对半复合材料进行滚压并牵引,并通过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经过滚压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检测;
并根据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对检测到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标准状态,不对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异常状态;
在所述步骤S2中,若判定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异常状态,则根据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检测到的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与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和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停止滚压牵引,并控制连续复合设备进行停机检查;
其中,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
若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但在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调整为Vp’;
其中,Vp’=Vp+[Vp×(Tb-Ts)/Tb],Tb=[(T1+T2)/2+(T3+T4)/2]/2,Vp为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Ts为半复合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T1为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2为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T3为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4为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且T3<T1<T2<T4;所述后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前置复合机构结构设置相同,在所述步骤S4中,获取滚压后的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并根据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对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判定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为标准状态,不对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进行调整;
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对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进行判定,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将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调整为Vh’;若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不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停止滚压牵引,并控制连续复合设备进行停机检查;
其中,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在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内,Vh’=Vh+[Vh×(Thb-Ths)/Thb],Thb=[(Th1+Th2)/2+(Th3+Th4)/2]/2,Vh为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初始牵引速度,Ths为复合防水材料的表面实时温度,Th1为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h2为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Th3为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值,Th4为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值,且Th3<Th1<Th2<Th4;
所述前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与后置第一标准温度范围表示最佳粘合温度范围,所述前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与后置第二标准温度范围表示使用温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复合设备包括所述前置复合机构与所述后置复合机构,且前置复合机构与后置复合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前置复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前移动装置,所述前移动装置用以带动前置复合机构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后置复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后移动装置,所述后移动装置用以带动后置复合机构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获取所述前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Vn与所述后滚压牵引装置的实时牵引速度Vm,计算牵引速度差Vc,并根据标准滑动速度差Ve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
当|Vc|≤Ve时,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未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则不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移动;
当|Vc|>Ve时,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已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则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以确定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
其中,Vc=Vn-V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牵引速度差的绝对值已超出标准滑动速度差时,则对牵引速度差Vc进行判定,
若牵引速度差Vc为正值,则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向远离所述后置复合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前置复合机构的水平移动速度为|Vc|;
若牵引速度差Vc为负值,则控制所述前置复合机构向靠近所述后置复合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前置复合机构的水平移动速度为|V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58289.5A CN116674282B (zh) | 2023-06-06 | 2023-06-06 | 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58289.5A CN116674282B (zh) | 2023-06-06 | 2023-06-06 | 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74282A CN116674282A (zh) | 2023-09-01 |
CN116674282B true CN116674282B (zh) | 2023-12-29 |
Family
ID=8778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58289.5A Active CN116674282B (zh) | 2023-06-06 | 2023-06-06 | 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74282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3412A (zh) * | 2014-04-29 | 2014-08-06 | 昆山科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胎体的防水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
CN205344022U (zh) * | 2015-11-23 | 2016-06-29 | 上海网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设备 |
CN109466066A (zh) * | 2018-12-05 | 2019-03-15 | 何浩然 | 一种在塑料板料双面复合材料的全自动滚压复合成型机 |
CN113500847A (zh) * | 2021-07-09 | 2021-10-15 | 安徽瑞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2023
- 2023-06-06 CN CN202310658289.5A patent/CN1166742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3412A (zh) * | 2014-04-29 | 2014-08-06 | 昆山科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胎体的防水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
CN205344022U (zh) * | 2015-11-23 | 2016-06-29 | 上海网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设备 |
CN109466066A (zh) * | 2018-12-05 | 2019-03-15 | 何浩然 | 一种在塑料板料双面复合材料的全自动滚压复合成型机 |
CN113500847A (zh) * | 2021-07-09 | 2021-10-15 | 安徽瑞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74282A (zh) | 2023-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11264B2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transparent multilayer film structures having a perfluorinated copolymer resin layer | |
EP2461973B1 (en) |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polypropylene based backsheet | |
CN106953050B (zh) | 一种耐高温多层隔膜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
US8211265B2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multilayer structures containing a perfluorinated copolymer resin layer | |
CN1910040B (zh) | 阻气性膜以及阻气性叠层体 | |
KR20130093611A (ko) | 플루오르화된 공중합체 수지 층 및 에틸렌 삼원공중합체 층을 함유하는 다층 구조체 | |
WO2010048369A1 (en) | Improved non-autoclave laminatio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s | |
CN104040775A (zh) | 氧化还原液流二次电池和氧化还原液流二次电池用电解质膜 | |
KR20190023097A (ko) | 내고온 다층 복합 리튬이온 배터리 격막 및 그 코팅장치와 제조방법 | |
CN108448139A (zh) |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作方法及设备 | |
KR20110119673A (ko) | 낮은 탁도 및 높은 내습성을 갖는 봉지제 시트를 포함하는 태양 전지 모듈 | |
CN111910442B (zh) | 一种疏水型隔热降温膜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1153681A1 (en) | Transparent film containing 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 copolymer and having an organosilane coupling agent treated surface | |
CN116674282B (zh) | 一种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
JP6545160B2 (ja) | 封止材への改善された接着を有するバックシート/フロントシート、及びそれから作製され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08189713U (zh) |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作设备 | |
CN111634068A (zh) | 一种基于分区加热原理的瓦楞纸板涂胶工装及涂胶工艺 | |
CN101476247A (zh) | 立式远红外辐射浸渍干燥生产线 | |
CN205646016U (zh) | 一种叠片装置 | |
CN108649007A (zh) | 柔性太阳能电池窗口层生产设备 | |
CN107597510B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涂层涂布设备 | |
CN113913754A (zh) | 一种直接在皮革上真空镀铝的方法 | |
CN108716135A (zh) | 一种pvf覆膜材料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 |
CN208324466U (zh) | 一种多层材料贴合装置 | |
US20120167958A1 (en) | Processes for fabricating solar cell modules with encapsulant having resistance to discolor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mer composite waterproof materia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229 Pledgee: Weif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Weiche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XINDALUXIN WATERPROOF MATERIAL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40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