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9225B -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9225B
CN116669225B CN202211715438.9A CN202211715438A CN116669225B CN 116669225 B CN116669225 B CN 116669225B CN 202211715438 A CN202211715438 A CN 202211715438A CN 116669225 B CN116669225 B CN 116669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ining
connection
equipment
train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54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69225A (zh
Inventor
汪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54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9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9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69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中,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处于连接状态,设备连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终端的连接信号,其中,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生成;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训练设备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状态,从而可以自动地使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无需手动切换,操作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家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运动健身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科学运动是指在科学理论(包括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运动处方)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进行的能够提高自身生理机能和素质,增进健康的身体活动,科学运动可以更快地达到运动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
其中运动健身器材是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随着健身需要的日益提高,健身器材向着科学而又多功能的组合器材发展。
健身器材可与终端通信连接,而健身器材与终端通常只能实现一对一的连接,无法同时连接多个终端,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如果训练设备需要在多个终端之间进行连接切换,需要手动断开一个终端和健身器材的连接,再通过另一个终端和健身器材连接,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中,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终端的连接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生成;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在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所述训练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种训练设备连接系统,其中,所述训练设备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训练设备、第二终端以及服务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训练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信号,并将所述连接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在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所述训练设备进入待连接状态;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待连接状态的训练设备建立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中,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处于连接状态,设备连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终端的连接信号,其中,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生成;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训练设备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状态,从而可以自动地使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无需手动切换,操作更加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处于训练状态时设备连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来能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隔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连接上述属于在本申请的具体含义。
随着大家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运动健身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科学运动是指在科学理论(包括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运动处方)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进行的能够提高自身生理机能和素质,增进健康的身体活动,科学运动可以更快地达到运动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
其中运动健身器材是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随着健身需要的日益提高,健身器材向着科学而又多功能的组合器材发展。
训练设备与终端通常采用蓝牙连接的通信方式,在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连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第二终端向训练设备发起建立连接请求的情况。一般的情况下训练设备需要具有一对多连接功能,或者需要具有一对一连接场景下允许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切换连接的功能。在训练设备具有一对一连接场景下允许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切换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训练设备要么是直接响应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从而中断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但此种方式影响第一终端的工作执行,同时也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要么是不响应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无法实现其他终端设备切换连接的效果;或者采用手动断开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的连接,再通过第二终端和训练设备连接,但此种方式操作复杂。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101~步骤S103。
步骤S101:获取第二终端的连接信号,其中,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生成。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连接方法主要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以是蓝牙耳机、真正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蓝牙手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穿戴式设备、车载蓝牙设备、可与训练设备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服务器可以是单一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训练设备可以是健身器材,如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力量训练机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安装有相同的APP,以通过APP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处于通信连接状态,且第二终端需要与训练设备进行连接,为了解决手动进行切换连接中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第二终端可发出需与训练设备进行连接的连接请求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生成连接信号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便于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连接信号之后确定是否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使得第二终端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102: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连接信号后,若直接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可能会影响训练设备的训练进程,同时也会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连接信号后,第一终端并不会立即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而是先获取训练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以便于第一终端根据当前工作状态来确定是否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其中,当前工作状态包括第一终端接收到连接信号的当前时刻或者当前时段训练设备的训练流程。
步骤S103: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当前工作状态通常可包括两个状态,其一是训练设备正在执行训练流程,也即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状态;其二是训练设备处于休息时间,未执行训练流程,此时第一终端虽然与训练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但是训练设备的当前训练状态处于非训练状态。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第一终端即可响应于连接信号,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使得训练设备进入待连接状态,以便于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在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之后,设备连接方法包括: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训练状态时,驳回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训练状态,也即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状态,正在
执行训练流程,为了能够尽可能降低影响训练设备的训练进程,以及降5低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可能,可直接驳回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训练设备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状态,从而
可以自动地使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0无需手动切换,操作更加便捷;同时相较于不考虑训练设备的训练状态直接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还能够尽可能降低影响训练设备的训练进程,以及降低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可能。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包括训练设备的设备ID,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设备ID生成。训练设备的设备ID可用于表征每个训练设备的唯5一标识,例如训练设备的设备ID可以是训练设备的序列号等,服务端在接收到包括设备ID的连接请求后,可基于设备ID生成连接信号,当第一终端接收到连接信号时,可根据连接信号去获取与设备ID对应的训练设备的训练状态,断开与设备ID对应的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便于使第二终端准确地与设备ID对应的训练设备建立连接。
0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包括第二终端的用户ID,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ID生成;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包括:若检测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处于预设ID名单内,则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第二终端的用户ID可用于表征第二终端的唯一标
识,例如第二终端的用户ID可以是第二终端的序列号等。服务端在接5收到包括第二终端的用户ID的连接请求后,可基于第二终端的用户ID生成连接信号,当第一终端接收到连接信号时,可判断第二终端的用户ID是否位于预设ID名单内,当第二终端的用户ID位于预设ID名单内时,则可认为用户ID认证成功,此时即可执行获取训练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步骤。当第二终端的用户ID不位于预设ID名单内时,则可认为用户ID认证不成功,第二终端为未知终端,此时可直接驳回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由此,通过用户ID生成连接信号,并利用连接信号来判断用户ID是否处于预设ID名单,只有在检测到用户ID处于预设ID名单内时,才开始执行后续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步骤,如此可以缓解未知账号误连训练设备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能降低训练设备数据被盗取,以及程序被人恶意破坏等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可同时包括训练设备的设备ID和第二终端的用户ID,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处于训练状态时设备连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201~步骤S203。
步骤S201:基于训练设备的当前训练节点,确定训练设备是否处于训练空闲时段。
当前训练节点可以为训练设备在执行训练流程中的某一个训练步骤,示例性地,在训练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训练状态时,也即训练设备正在执行训练流程,此时可获取训练流程中的当前训练节点,当前训练节点即为训练设备正处于当前训练流程中的某个训练流程段,例如,训练流程包括五个训练节点,第一个训练节点为跑步5分钟、第二个训练节点为休息2分钟、第三个训练节点为跑步10分钟、第四个训练节点为休息2分钟,第五个训练节点为跑步15分钟。若当前训练节点处于第一训练节点、第三个训练节点或者第五个训练节点时,则认为训练设备处于非训练空闲时段;若当前训练节点处于第二个训练节点或者第四个训练节点时,则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空闲时段。
步骤S202:若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空闲时段,则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
若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空闲时段,此时虽然训练设备仍然处于训练流程中,但训练设备在当前时刻并未执行训练,为了便于第二终端快速地与训练设备连接,可直接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断开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空闲时段时,可通过训练设备或者第一终端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第二终端正在尝试连接训练设备。第一终端或训练设备在训练空闲时段内均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指令来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示例性地,若训练设备处于训练空闲时段,且接收到连接信号时,训练设备在训练空闲时段内均可处于待接收指令的状态,当训练设备接收到断开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连接的操作指令时,训练设备则可断开与第一终端的连接;当训练设备在训练空闲时段没有接收到断开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连接的操作指令时,训练设备则继续执行下一训练节点。
步骤S203:若训练设备不处于训练空闲时段,则驳回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
若训练设备不处于训练空闲时段,此时训练设备在当前时刻正在执行训练,为了能够尽可能降低影响训练设备的训练进程,以及降低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可能,可直接驳回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结合训练设备的实际训练情况,自动地使训练设备选择是否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无需手动切换,操作更加便捷;同时相较于不考虑训练设备的训练状态直接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还能够尽可能降低影响训练设备的训练进程,以及降低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可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执行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与训练设备连接切换之前,训练设备已经与第一终端进行连接,为了方便快捷地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进行连接,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301~步骤S303。
步骤S301:将请求连接训练设备的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包括具有蓝牙功能的电视、手机、电脑等。第一终端可安装有APP,在第一终端需要连接训练设备时,第一终端可打开APP,然后第一终端可生成请求登录账号用的登录标识,例如登录标识可为第一终端登录用的唯一ID。第一终端可将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到登录标识后利用登录标识生成登录识别ID,并将登录识别ID传输回第一终端。
步骤S302:显示服务端基于登录标识所生成的登录识别码,用于第二终端对登录识别码执行扫描操作以获取第一终端的登录标识。
服务端在接收到登录标识后利用登录标识生成登录识别码,并将登录识别码传输回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登录识别码之后,可将登录识别码以可扫描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显示,以便于第二终端对登录识别码进行扫描操作,从而获取第一终端的登录标识。
第二终端可为具有蓝牙功能的电视、手机、电脑等,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为不同的两个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可安装有相同的用于连接训练设备的APP。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为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也可为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为手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为电视。
步骤S303:接收服务端基于登录标识、需连接的训练设备的设备ID以及第二终端的用户ID得到的登录成功信息,与训练设备连接。
第二终端在扫描登录识别码以获取到第一终端的登录标识之后,可判断第二终端是否连接训练设备,当第二终端连接有训练设备,则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并将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当第二终端未连接有训练设备,则响应于选择训练设备的操作指令,并将被选择的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服务端验证第二终端的用户ID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成功的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可连接的训练设备ID的信息。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登录成功的信息和可连接的训练设备ID的信息之后,与训练设备ID对应的训练设备进行绑定连接。由此,可以快速且准确地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连接,避免误连接的情况发生。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训练设备连接系统,训练设备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训练设备、第二终端以及服务端,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设备连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401:第二终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训练设备的连接请求。
步骤S402:服务端根据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信号,并将连接信号发送给第一终端。
步骤S403:第一终端基于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
步骤S404: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第一终端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进入待连接状态。
步骤S405:第二终端与待连接状态的训练设备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具体情况与上述应用在第一终端的设备连接方法中所介绍的具体情况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训练设备在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训练设备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状态,从而可以自动地使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无需手动切换,操作更加便捷;同时相较于不考虑训练设备的训练状态直接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还能够尽可能降低影响训练设备的训练进程,以及降低对训练设备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可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训练设备的连接请求(步骤S401),可包括:第二终端响应于连接训练设备的控制信号,将训练设备的设备ID和第二终端的用户ID生成连接请求,并将连接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执行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与训练设备连接切换之前,训练设备已经与第一终端进行连接,为了方便快捷地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进行连接,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步骤S501:第一终端将请求连接训练设备的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
步骤S502:服务端基于训练设备的登录标识生成登录识别码并回传至第一终端。
步骤S503:第一终端显示登录识别码。
步骤S504:第二终端对登录识别码执行扫描操作以获取第一终端的登录标识。
步骤S505:第二终端将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
步骤S506:服务端基于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5登录标识生成登录成功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S507:第一终端接收登录成功信息与训练设备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具体情况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进行连接所介绍的具体情况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将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步骤S505),包括:第二终端检测是否连接训练设备;若是,则断开与训练设备的连接,并将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若否,则响应于选择训
练设备的操作指令,将被选择的训练设备的设备ID、第二终端的用户ID5和登录标识发送至服务端。由此,可以快速且准确地使第一终端与训练设备连接,避免误连接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的设备连接方法可以应用于设备连接装置,本申请的设备连接装置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移动设备,还可以为由服务器和移
动设备相互配合的系统。相应地,移动设备包括的各个部分,例如各个0单元、子单元、模块、子模块可以全部设置于服务器中,也可以全部设置于移动设备中,还可以分别设置于服务器和移动设备中。
进一步地,上述服务器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
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5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器的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具体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电子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其中,存储器6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设备连接方法。
其中,处理器6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6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设备连接方法,其可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呈现,本申请提出一种承载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70包括计算机程序71,其可被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
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70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
若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个人信息,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已明确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取得个人自主同意。若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敏感个人信息,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前,已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并且同时满足“明示同意”的要求。例如,在摄像头等个人信息采集装置处,设置明确显著的标识告知已进入个人信息采集范围,将会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若个人自愿进入采集范围即视为同意对其个人信息进行采集;或者在个人信息处理的装置上,利用明显的标识/信息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弹窗信息或请个人自行上传其个人信息等方式获得个人授权;其中,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可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等信息。
另外,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该存储装置可以为如U盘、光盘、服务器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终端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
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5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
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
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0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5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
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0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
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5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
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0(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
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中,训练设备与第一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终端的连接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信号由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生成,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和第二终端的用户ID,所述连接信号由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设备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生成;
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
在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断开与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所述训练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处于预设ID名单内,则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之后,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
在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训练状态时,驳回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回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包括:
基于所述训练设备的当前训练节点,确定所述训练设备是否处于训练空闲时段;
若所述训练设备处于所述训练空闲时段,则断开与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
若所述训练设备不处于所述训练空闲时段,则驳回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二终端的连接信号之前,所述设备连接方法还包括:
将请求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显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登录标识所生成的登录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登录识别码执行扫描操作以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登录标识;
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登录标识、需连接的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得到的登录成功信息,与所述训练设备连接。
6.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种训练设备连接系统,其中,所述训练设备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训练设备、第二终端以及服务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训练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控制信号,将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生成所述连接请求,并将所述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信号,并将所述连接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连接信号获取当前工作状态;
在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处于非训练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以使所述训练设备进入待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待连接状态的训练设备建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请求之前,所述设备连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将请求连接所述训练设备的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训练设备的登录标识生成登录识别码并回传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登录识别码;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登录识别码执行扫描操作以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登录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所述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所述登录标识生成登录成功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登录成功信息与所述训练设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所述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检测是否连接所述训练设备;
若是,则断开与所述训练设备的连接,并将所述训练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所述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若否,则响应于选择训练设备的操作指令,将被选择的训练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ID和所述登录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715438.9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669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5438.9A CN116669225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5438.9A CN116669225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225A CN116669225A (zh) 2023-08-29
CN116669225B true CN116669225B (zh) 2024-04-19

Family

ID=8770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5438.9A Active CN116669225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922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940A (zh) * 2015-03-05 2015-06-03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5490713A (zh) * 2015-09-30 2016-04-13 北京清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设备及系统
CN111225346A (zh) * 2019-11-28 2020-06-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1741539A (zh) * 2020-08-28 2020-10-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9389A (zh) * 2021-06-29 2021-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连接的服务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96577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3291A (zh) * 2021-08-04 2021-10-29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65895A (zh) * 2021-12-16 2022-01-21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0044A (zh) * 2021-02-23 2022-08-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WO2022257544A1 (zh) * 2021-06-08 2022-12-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处理方法、电器设备、终端和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940A (zh) * 2015-03-05 2015-06-03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5490713A (zh) * 2015-09-30 2016-04-13 北京清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设备及系统
CN111225346A (zh) * 2019-11-28 2020-06-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WO2021196577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41539A (zh) * 2020-08-28 2020-10-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80044A (zh) * 2021-02-23 2022-08-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WO2022257544A1 (zh) * 2021-06-08 2022-12-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处理方法、电器设备、终端和服务器
CN113329389A (zh) * 2021-06-29 2021-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连接的服务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3291A (zh) * 2021-08-04 2021-10-29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65895A (zh) * 2021-12-16 2022-01-21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225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694B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终端及充电盒
US11845451B2 (en) Automobile diagnostic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diagnostic connection device
JP2017509282A (ja) 端末機器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へ接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21139690A1 (zh) 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CN108696852B (zh)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蓝牙设备
CN104822167B (zh) 一种nfc载波切换的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110083A1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669225B (zh)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33478B (zh) 可穿戴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12308569A (zh) 应用功能调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7207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123064A (zh) 在智能穿戴设备中控制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及方法
US20160323744A1 (en) Authentication and association method and system
EP3640881A1 (en) Order promp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769396B (zh) 机器人连接网络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642031B (zh) 多设备间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88155B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CN113438266B (zh) 可穿戴按摩仪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15094B (zh) 随机接入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578570A (zh) 无线通讯网络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769397B (zh) 机器人连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14160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2679B (zh) Wlan热点连接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43304B (zh) 信号测量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653790A (zh) 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