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5600B -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5600B
CN116665600B CN202211567756.5A CN202211567756A CN116665600B CN 116665600 B CN116665600 B CN 116665600B CN 202211567756 A CN202211567756 A CN 202211567756A CN 116665600 B CN116665600 B CN 116665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ixel
pixel electrodes
electrophoretic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77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65600A (zh
Inventor
杨明阳
田正
蔡佩芝
贺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677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5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5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65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5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电泳层、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泳层包括带电粒子,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的同一侧,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包括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且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

Description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平面内驱动电泳显示屏中,通过在与每一像素相关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以驱动具有颜色的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电泳显示屏的厚度方向上的运动,进而实现每一像素在透态和非透态之间切换。当带电粒子在像素电极上堆积时,该像素实现透态;当带电粒子平铺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时,该像素实现非透态。
然而,目前的平面内驱动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中,在将像素从非透态驱动至透态时,部分带电粒子会残留在公共电极附近,使像素在透态下的透光率大幅下降,并严重影响电泳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电泳层、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泳层包括带电粒子,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的同一侧,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包括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且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通过时序控制相邻的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且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使得第一公共电极和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场分布不对称,进而第一公共电极处的带电粒子受到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的电场的影响不同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的电场的影响,而且由于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使得带电粒子能够向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运动,而不会残留在第一公共电极上,改善了电泳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同一时段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施加零电压;或者,在所述同一时段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施加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的驱动波形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一些实施例中,施加所述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包括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大小恒定的电压,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
一些实施例中,施加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包括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交替变化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且所述大小恒定的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的差值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其中,较高的第一电压能够使带电粒子快速迁移,而较低的第二电压能够使第二像素电极附近的带电粒子继续移动至第二像素电极,且已经聚集在第二像素电极上的带电粒子不会因为第二电压而被排斥。相对的,靠近第一公共电极的带电粒子在受到第一像素电极上大小恒定的电压和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电压后,其最终受到的电压大小超过带电粒子能够移动的阈值电压,从而保证带电粒子能够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大小恒定的电压的大小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范围为5Hz至50Hz。当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大于50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无法响应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当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小于5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在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长距离的移动。
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加所述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包括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
一些实施例中,施加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包括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交替变化的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交替变化的第五电压和第六电压,且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所述第三电压的同时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所述第五电压,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所述第四电压的同时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所述第六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与所述第五电压的差值、所述第四电压与所述第六电压的差值均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压等于所述第六电压,所述第四电压等于所述第五电压,。如此,以保证各个像素中透态的光学状态下透光率的一致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上的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范围均为5Hz至50Hz。当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大于50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无法响应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当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小于5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在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长距离的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泳显示屏还包括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远离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一侧,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同一时段,向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施加与所述驱动波形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泳显示屏及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电泳层、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泳层包括带电粒子,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的同一侧,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
第三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当驱动电路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时,第三方面的显示装置同样具有较佳的透态的显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多个像素,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位于同一所述像素中;或者,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泳层还包括多个微杯结构,每个所述微杯结构的内部空间形成为一个容置腔,所述带电粒子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每个所述容置腔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像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泳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远离所述电泳层的一侧的显示层。显示层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电泳显示屏包括显示层的情况下,通过将横向驱动的技术和OLED或LCD等技术结合,实现混合显示,使得电泳显示屏同时具备电泳显示省电护眼的显示效果以及在透态下OLED/LCD良好的彩色显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电粒子为白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的非透态为白态,每个所述像素的透态包括黑态和显示态。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电粒子为黑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的非透态为黑态,每个所述像素的透态包括白态和显示态。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电粒子包括所带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黑色的电泳粒子和白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的非透态包括黑态和白态,每个所述像素的透态为显示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电泳显示屏的一个像素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泳显示屏的像素电极及公共电极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将图1中像素从非透态驱动至透态时,像素电极及公共电极周边的电场强度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泳显示屏的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的排布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中,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驱动波形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中,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驱动波形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泳显示屏 100、100’
像素电极 PE、130
间隙 g
公共电极 COM
第一基板 10
第一基底 11
第一驱动层 12
第一像素电极 131
第二像素电极 132
第一公共电极 133
第二基板 20
第二基底 21
第二公共电极 22
电泳层 30
微杯结构 31
容置腔 31a
电泳介质 32
带电粒子 33、a
像素 P、P’
第一像素 P1
第二像素 P2
显示层 40
第三基底 41
显示驱动层 42
发光元件层 43
偏光层 44
区域 1、2、3、4、5
驱动电路 200
显示装置 300
光 L1、L2、L3
第一方向 D1
第二方向 D2
第三方向 D3
显示态 (I)
白态 (II)
黑态 (III)
大小恒定的电压 V0
第一电压 V1
第二电压 V2
第三电压 V3
第四电压 V4
第五电压 V5
第六电压 V6
时刻 t1、t2、t3、t4、t5、t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传统的电泳显示屏的一个像素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与像素P’相关的电极包括像素电极PE和公共电极COM。通过在像素电极PE和公共电极COM之间形成横向电场,可驱动具有颜色的带电粒子a在垂直电泳显示屏100’的厚度方向上运动(运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进而实现像素P’在透态和非透态之间的切换。具体地,当带电粒子a堆积在像素电极PE上时(即图1所示的状态),像素P’具有高的光透过率,像素P’实现透态;而当带电粒子a平铺在像素电极PE和公共电极COM之间时,光被带电粒子a阻挡,像素P’实现非透态。为实现透态下,带电粒子a在像素电极PE上的良好堆积效果,可向公共电极COM施加与像素电极PE极性相反的电压来提高电场强度。
图2为图1中电泳显示屏的像素电极及公共电极的分布示意图。图2中每个虚线矩形框的框选的位置对应一个像素电极PE,每个实线矩形框的框选的位置对应一个公共电极COM。
如图2虚线矩形框的框选的位置处所示,每个像素电极PE为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矩形长条状。多个像素电极PE的排布为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列的多行和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多列。沿第一方向D1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PE之间具有间隙g。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为了保证相邻两个像素P’中电场的均匀性,如图2实线矩形框的框选的位置处所示,每个公共电极COM为在每相邻的两行像素电极PE之间延伸的矩形长条状,以使带电粒子a不会大量聚集在某个像素电极PE上。
图3为将图1中的像素从非透态驱动至透态时,像素电极及公共电极周边的电场强度分布示意图。图3中,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4分别代表图2中四个像素电极PE处的电场分布,区域5的虚线框处代表图2中公共电极COM处的电场分布。四个像素电极PE处的电场强度较强,在图2中公共电极COM距周边紧邻其的四个像素电极PE的距离大致相同,区域5的虚线框处公共电极COM的电场强度较弱。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实际驱动像素P’从非透态至透态的过程中,位于公共电极COM虚线框处上方的带电粒子a距离周边各个像素电极PE的距离相同,带电粒子a会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像素电极PE的电场的作用,使得公共电极COM在虚线框处电场强度较弱,且该位置处的带电粒子a倾向于向上运动,而不是聚集在其中一条像素电极PE上。如此,导致带电粒子a大量残留在公共电极COM的部分区域,使得透态下像素P’的透过率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电泳显示屏100’正常的显示效果。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一种驱动电路及一种显示装置。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电泳层、多个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泳层包括带电粒子,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包括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且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通过时序控制相邻的像素电极上的驱动波形,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使得第一公共电极和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场分布不对称,进而第一公共电极处的带电粒子受到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的电场的影响不同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的电场的影响,而且由于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使得带电粒子能够向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运动,而不会残留在第一公共电极上,改善了电泳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阈值电压是能够驱动带电粒子移动的最小驱动电压。在驱动电压小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带电粒子在驱动电压的影响下不会移动。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泳显示屏100包括第一基板10、与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位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电泳层30、以及显示层40。
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第一驱动层12、像素电极130及第一公共电极133。第一基底11用于承载第一驱动层12、像素电极130及第一公共电极133等。第一基底11为透明的,其材质例如为玻璃。第一驱动层12位于第一基底11的靠近电泳层30的一侧,用于为像素电极130施加驱动信号。第一驱动层12例如包括多个驱动开关(图未示)、多条数据线(图未示)及多条扫描线(图未示)。每个像素电极130电性连接一个对应的驱动开关、一条对应的数据线及一条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开关可为薄膜晶体管。第一公共电极133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130之间。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的材料为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
电泳显示屏100包括多个像素P(图4中示意出三个像素P)。每个像素P包括一个像素电极130,并对应一条第一公共电极133。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像素P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像素电极130。
电泳层30包括多个微杯结构31,每个微杯结构31的内部空间形成为一个容置腔31a。多个容置腔31a相互独立。每个容置腔31a对应一个像素P。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容置腔31a可对应两个或更多个像素P,即每个容置腔31a对应两个或更多个像素电极130。
电泳层30还包括位于容置腔31a内的电泳介质32及位于电泳介质32中的带电粒子33。微杯结构31为透明的。微杯结构31材料例如为光刻胶,但不限于此。电泳介质32为透明的。电泳介质32例如可为异构烷烃溶剂油(如Isopar G)、十二烷、四氯乙烯等,但不限于此。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带电粒子33为白色的电泳粒子。带电粒子33的材料例如为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锌等,但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带电粒子33可为其他颜色,如带电粒子33可为黑色的电泳粒子;或者,带电粒子33的颜色不限于为一种颜色,例如,带电粒子33可为所带电荷的极性相反的两种以上颜色的带电粒子33。例如,黑色带负电荷的电泳粒子和白色带正电荷的电泳粒子的组合或黑色带正电荷的电泳粒子和白色带负电荷的电泳粒子的组合。
第二基板20包括第二基底21及位于第二基底21的靠近电泳层30一侧的表面上的第二公共电极22。第二公共电极22为整面设置的连续的整层。第二基底21为透明的,第二基底21的材料例如为玻璃或塑料。塑料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第二公共电极22的材料可为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
第二公共电极22与多个像素电极130及第一公共电极133对面设置。第二公共电极22被设置为与像素电极130及第一公共电极133配合,以在电泳层30内形成沿电泳显示屏100厚度方向上的电场(也称竖直方向上的电场或竖直电场)。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被设置为配合,以在电泳层30内形成垂直于电泳显示屏100厚度方向上的电场(也称水平方向上的电场或水平电场)。其他实施例中,电泳显示屏100可不包括第二公共电极22,每个像素P在第一公共电极133和像素电极130的驱动下实现透态和非透态的切换。
显示层40位于第一基板10远离电泳层30的一侧。显示层40和第一基板10之间例如通过透明的粘合层(图未示)彼此粘合。或者显示层40和第一基板10之间通过机械构件(图未示)连接。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层4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显示层40包括第三基底41、依次层叠于第三基底41上的显示驱动层42、发光元件层43及偏光层44。发光元件层43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包括依次形成在显示驱动层42上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等。
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层40还可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彩色滤光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彩色滤光基板一侧的背光模组、上偏光片及下偏光片等。其中,上偏光片可位于彩色滤光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下偏光片可位于背光模组和阵列基板之间。
每个像素P的光学状态(或者说每个像素P的透过率)可因带电粒子33的运动而改变。具体地,每个像素P的光学状态包括透态(也称透明状态或透光态)和非透态(也称不透明状态或不透态)。透态是指通过电场对带电粒子33的运动进行控制,使带电粒子33移动进而为经过电泳层30的光建立一个通道的状态;非透态是指通过电场对带电粒子33的运动进行控制,使带电粒子33分散以对经过电泳层30的光进行阻挡的状态。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带电粒子33为白色电泳粒子。每个像素P的非透态为白态(II),每个像素P的透态包括显示态(I)和黑态(III)。
具体地,当一像素P(如图4中最左侧的像素P)中,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上,显示层40开启并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层40出射的光L1能够透过电泳层30而进行显示,使得对应的像素P呈现显示层40所显示的颜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显示态(I)。由于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上,而形成有使来自电泳层30下方的显示层40的光透过的通道,因此,像素P的该种状态也称透态。
此外,当一像素P中(例如,图4中位于中间的像素P的状态),带电粒子33平铺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时,外部环境的光L2被带电粒子33反射,该像素P呈现带电粒子33的颜色,即呈现白色。由于该像素P呈现的颜色为白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白态(II)。另,由于电泳层30的相对两个的光被该像素P中的带电粒子33阻挡而无法透过,因此也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非透态。
此外,当一像素P(如图4中最右侧的像素P)中,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上,显示层40关闭的情况下,外部环境的光L3透过电泳层30被显示层40中的光吸收层(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偏光层44或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吸收,使得该像素P呈现黑色。由于该像素P呈现的颜色为黑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黑态(III)。另,由于电泳层30的相对两个的光被该像素P中的带电粒子33阻挡而无法透过,因此也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非透态。
综上,带电粒子33为白色的电泳粒子的情况下,每个像素P的光学状态包括两种不同的透态即显示态(I)和黑态(III)和一种非透态即白态(II)。
另一实施例中,带电粒子33可为黑色的电泳粒子。每个像素P的光学状态可包括两种不同的透态(显示态和白态)和一种非透态(黑态)。具体地,当一像素P中,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上,显示层40开启并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层40出射的光能够透过电泳层30而进行显示,该像素P呈现显示层40所显示的颜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透态,也称显示态。当一像素P中,带电粒子33平铺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时,外部环境的光被带电粒子33反射,该像素P呈现带电粒子33的颜色,即呈现黑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非透态,也称黑态。当一像素P中,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上,显示层40中的像素P单元混光后出射白光,使得该像素P呈现白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透态,也称白态。即,带电粒子33为黑色的电泳粒子的情况下,每个像素P的光学状态包括两种不同的透态(显示态和白态)和一种非透态(黑态)。
再一实施例中,带电粒子33可包括所带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黑色的电泳粒子和白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P可包括两种不同的非透态(黑态和白态)和一种透态(显示态)。具体地,当一像素P中,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上,显示层40开启并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层40出射的光能够透过电泳层30而进行显示,该像素P呈现显示层40所显示的颜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透态,也称显示态。当一像素P中,黑色的带电粒子33平铺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并相较于白色的带电粒子33更靠近第二基板20时,外部环境的光被黑色的带电粒子33反射,该像素P呈现黑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非透态,也称黑态。当一像素P中,白色的带电粒子33平铺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并相较于黑色的带电粒子33更靠近第二基板20时,外部环境的光被白色的带电粒子33反射,该像素P呈现白色。本文中称该像素P的光学状态为非透态,也称白态。即,带电粒子33包括所带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黑色的电泳粒子和白色的电泳粒子的情况下,每个所述像素P的透态为显示态,每个所述像素P的非透态包括黑态和白态。
传统的电泳显示屏中,通过将带电的黑色电泳粒子和白色电泳粒子封闭在微胶囊或微杯中,使带电粒子在垂直电场的驱动下移动,以实现黑态和白态。而且传统的电泳显示屏中,虽然可通过彩色滤光片或多色粒子的方法实现彩色化,但是传统的电泳显示屏的彩色化色域差(约20%NTSC),且颜色间切换响应速度慢(约1.5s)。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泳显示屏100采用横向驱动技术,通过横向电场驱动使粒子聚集在像素电极130和/或第一公共电极133的位置,从而实现黑态、白态、透态三种状态切换。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泳显示屏100包括显示层40的情况下,通过将横向驱动的技术和OLED或LCD等技术结合,实现混合显示,使得电泳显示屏100同时具备电泳显示省电护眼的显示效果以及在透态下OLED/LCD良好的彩色显示效果。可理解地,其他实施例中,电泳显示屏100也可不包括显示层40。
图5为图4中电泳显示屏的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的排布示意图。图5中示意出八个像素P。每个像素P包括一个像素电极130并对应一条第一公共电极133。可理解地,在电泳显示屏100中像素P数量不止八个。
具体地,多个像素电极130呈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多个像素电极130沿第一方向D1间隔排布为多列,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为多行。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每个像素电极130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为矩形长条状。每个第一公共电极133沿第一方向D1上延伸为矩形长条状,多个第一公共电极133沿第二方向D2上间隔排布。其中,相邻的两行像素电极130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公共电极133。沿第二方向D2上,多个像素电极130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133为一个像素电极130与一个第一公共电极133交替周期性排布,且沿第二方向D2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130关于第一公共电极133大致呈对称分布。所有的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为电性连接的,使得所有的第一公共电极133可接收同一驱动信号(如,同一电压值)。
为描述方便,定义第二方向D2上,同一列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130为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即第二方向D2上,同一列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130中,其中之一者为第一像素电极131,其中之另一者为第二像素电极132。沿第二方向D2上,同一列中多个像素电极130为一个第一像素电极131与一个第二像素电极132交替周期性排列。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P中。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可以为位于同一像素P中的像素电极130。
以下以带电粒子33为带负电的白色电泳粒子为例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可理解地,带电粒子33的电性及颜色变更时,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同样适用。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中,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驱动波形图。其中,时刻t1至时刻t6之间的时段为驱动带电粒子33堆积在像素电极130上,使像素电极130所在的像素P的光学状态自非透态向透态切换的时段。
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P中的情况下,时刻t1至时刻t6之间的时段为同时驱动相邻的两个像素P至透态的时段(或者说将相邻的像素P驱动至相同的灰阶的时段)。针对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位于同一个像素P中的情况下,时刻t1至时刻t6之间的时段为驱动该同一个像素P至透态的时段。
如图6所示,在时刻t1至时刻t6的时段,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的驱动波形不同。具体地,在驱动像素P至透态的情况下,至少包括在同一时段向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施加的极性相同(如均为正电压或均为负电压)、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以在同一时段第一公共电极133和第一像素电极131之间的电场分布与第一公共电极133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之间的电场分布不对称,第一公共电极133处的带电粒子33受到的第一像素电极131的电场的影响不同于第二像素电极132的电场的影响,从而使得带电粒子33能够向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130其中之一者运动,而不会残留在第一公共电极133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对于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P中的情况,当相邻的像素P同时驱动至透态时,通过对相邻的像素电极130的电压进行时序控制,能够解决粒子残留的问题,提升开口率。对于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位于同一像素P中的情况,当该像素P驱动至透态时,通过对该像素P中相邻的像素电极130的电压进行时序控制,同样能够解决粒子残留的问题,提升开口率。
请继续参阅图6,在时刻t1至时刻t6的时段,第一像素电极131上施加的为大小恒定的电压V0,第二像素电极132上施加的为大小交替变化的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大小恒定的电压V0、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极性相同,例如均为正电压,或均为负电压。可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时刻t1至时刻t6的时段,向第一公共电极133施加零电压或与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极性相反的电压,以在第一公共电极133和像素电极130之间形成横向电场。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V1与第一像素电极131上大小恒定的电压V0的大小相同。例如,第一公共电极133上电压为-15V,第一电压V1和大小恒定的电压V0均为﹢15V,第二电压V2为﹢10V。可理解地,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的驱动电压的设置的数值不限于上述,其需要考虑带电粒子33迁移的阈值电压。其中第一电压V1大于第二电压V2。第一电压V1能够使带电粒子33快速迁移。第二电压V2能够使第二像素电极132附近的带电粒子33继续移动至第二像素电极132,且已经聚集在第二像素电极132上的带电粒子33不会因为第二电压V2而被排斥。相对的,靠近第一公共电极133的带电粒子33在受到第一像素电极131上大小恒定的电压V0(V0等于第一电压V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的第二电压V2后,其最终受到的电压大小超过带电粒子33能够移动的阈值电压,从而保证带电粒子33能够移动。
如此,通过对像素电极130上的电压进行时序控制,在时刻t1至时刻t2的时段、时刻t3至时刻t4的时段、时刻t5至时刻t6的时段,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施加的电压均为高电平(第一电压V1),以利于带电粒子33快速向像素电极迁移。在时刻t2至时刻t3的时段、时刻t4至时刻t5的时段,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施加大小不同的电压,以使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的横向电场的强度不同于第二像素电极132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的横向电场的强度,以避免第一公共电极133周边堆积的带电粒子33受到等大相反的电场力而无法移动。而且,在时刻t2至时刻t3的时段、时刻t4至时刻t5的时段,第二像素电极132上施加的第二电压V2与第一像素电极131上施加的大小恒定的电压V0的差值大于带电粒子33的阈值电压,使得带电粒子33能够移动。
而且,由于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其中之一者上施加的为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相较于二者上均为恒定的电压的情况,第二像素电极132的驱动波形虽包括施加电压较低的第二电压V2的时段,但是不会导致带电粒子33堆积宽度的增宽。
此外,第二像素电极132上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也需要根据带电粒子33的驱动情况进行设计。第二像素电极132上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范围为5Hz至50Hz(如5Hz至10Hz,10Hz至20Hz,20Hz至30Hz,30Hz至40Hz,40Hz至50Hz)。当上述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大于50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33无法响应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的电压变化,在第一公共电极133附近的带电粒子33无法启动。而当上述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小于5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33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长距离的移动,不利于带电粒子33的分布。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中,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驱动波形图。图7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同一时段分别向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施加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
具体地,图7中在时刻t1至时刻t6的时段,第一像素电极131上施加的为大小交替变化的第三电压V3和第四电压V4,第二像素电极132上施加的为大小交替变化的第五电压V5和第六电压V6。向第一像素电极131施加第三电压V3的同时向第二像素电极132施加第五电压V5,向第一像素电极131施加第四电压V4的同时向第二像素电极132施加第六电压V6。第三电压V3与第五电压V5的差值、第四电压V4与第六电压V6的差值均大于带电粒子33的阈值电压,以使带电粒子33能够向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其中之一者运动,而不会残留在第一公共电极133上。
为了实现各个像素P驱动响应速度尽可能一致的情况,第三电压V3等于第六电压V6。第四电压V4等于第五电压V5。
此外,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上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也需要根据带电粒子33的驱动情况进行设计。
为了实现各个像素P驱动响应速度尽可能一致的情况,第一像素电极131和第二像素电极132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范围相同,且均为5Hz至50Hz(如5Hz至10Hz,10Hz至20Hz,20Hz至30Hz,30Hz至40Hz,40Hz至50Hz)。当上述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大于50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33无法响应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的电压变化,在第一公共电极133附近的带电粒子33无法启动。而当上述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小于5Hz,可能会导致带电粒子33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长距离的移动,不利于带电粒子33的分布。
一些实施例中,电泳显示屏100包括第二公共电极22,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同一时段,向第二公共电极22施加与像素电极130的驱动波形的极性相反的电压。例如,第二公共电极22上的电压为-15V。如此,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二公共电极22之间形成有像素电极130指向第二公共电极22的纵向电场,在该纵向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带电粒子33向远离第二公共电极22的方向移动(或者说向更靠近像素电极130的方向移动)。如此,在时刻t1至时刻t6的时段,在将像素P驱动至透态的过程中,通过对相邻的像素电极130的电压进行时序控制,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之间的横向电场及在像素电极130和第二公共电极22之间的纵向电场的共同作用下,带电粒子33更好地堆积在像素电极130上,且在电泳层30中处于更靠近像素电极130的位置。
可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包括对像素电极130、第一公共电极133和第二公共电极22进行驱动,以实现像素P从透态至非透态切换的步骤。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通过时序控制相邻的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使得第一公共电极和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场分布不对称,进而第一公共电极处的带电粒子受到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的电场的影响不同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的电场的影响,而且由于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从而使得带电粒子能够向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运动,而不会残留在第一公共电极上,改善了电泳显示屏的显示效果,避免了带电粒子同时受到方向相反振幅相同的电压的影响,从而减弱带电粒子残留在电场较小的区域,无法移动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电路。驱动电路200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200电性连接上述的电泳显示屏100。具体地,驱动电路200例如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图未示)、源极驱动电路(图未示)、第一公共电极驱动电路(图未示)、第二公共电极驱动电路(图未示)以及时序控制电路(图未示)。时序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第一公共电极驱动电路和第二公共电极驱动电路。
时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依序开启电泳显示屏100的每一像素P以及输出数据信号给源极驱动电路。数据信号包括像素电极130的驱动波形。
栅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电泳显示屏100的第一驱动层12中的多条扫描线和时序控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过扫描线传送扫描信号给第一驱动层12中的薄膜晶体管,进而依序开启电泳显示屏100的每一像素P。
源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电泳显示屏100的第一驱动层12中的多条数据线和时序控制电路。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过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给第一驱动层12中的薄膜晶体管,使薄膜晶体管进一步将数据信号施加给被栅极驱动电路开启的像素P。
第一公共电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电泳显示屏100的第一公共电极133以及时序控制电路。第一公共电极驱动电路用于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提供第一公共电压信号给电泳显示屏100的第一公共电极133。第二公共电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电泳显示屏100的第二公共电极22以及时序控制电路。第二公共电极驱动电路用于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提供第二公共电压信号给电泳显示屏100的第二公共电极22。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公共电极133的驱动波形。第二公共电压信号包括第二公共电极22的驱动波形。可理解地,电泳显示屏100不包括第二公共电极22的情况下,驱动电路200中的第二公共电极驱动电路可省略。
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电路200还可为数据存储器,其存储了像素电极130的驱动波形、第一公共电极133的驱动波形。具体地,数据存储器例如为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微控制器,但不限于此。可理解地,电泳显示屏100包括第二公共电极22的情况下,驱动电路200中还存储了第二公共电极22的驱动波形。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300包括电泳显示屏100及电连接电泳显示屏100的驱动电路200。其中,驱动电路200电连接电泳显示屏100的像素电极130和第一公共电极133。显示装置300例如为电子阅读器、电子标签、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导航仪、电子相框、商超市场的广告牌等各类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装置300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不加以限定。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电泳层、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泳层包括带电粒子,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的同一侧,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包括在同一时段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且所述同一时段中至少部分时段,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
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同一时段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施加零电压;或者,在所述同一时段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施加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的驱动波形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所述电泳显示屏还包括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远离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一侧,所述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同一时段,向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施加与所述驱动波形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所述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包括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大小恒定的电压,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包括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交替变化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且所述大小恒定的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的差值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大小恒定的电压的大小相同。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范围为5Hz至50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所述极性相同、大小不同的驱动波形包括分别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施加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包括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交替变化的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交替变化的第五电压和第六电压,且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所述第三电压的同时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所述第五电压,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一者施加所述第四电压的同时向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其中之另一者施加所述第六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与所述第五电压的差值、所述第四电压与所述第六电压的差值均大于所述带电粒子的阈值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压等于所述第六电压,所述第四电压等于所述第五电压。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上的所述大小交替变化的电压的频率范围均为5Hz至50Hz。
10.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
11.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泳显示屏,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电泳层、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泳层包括带电粒子,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电泳层的同一侧,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以及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显示屏包括多个像素,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位于同一所述像素中;或者,所述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层还包括多个微杯结构,每个所述微杯结构的内部空间形成为一个容置腔,所述带电粒子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每个所述容置腔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像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远离所述电泳层的一侧的显示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为白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的非透态为白态,每个所述像素的透态包括黑态和显示态;
或者,所述带电粒子为黑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的非透态为黑态,每个所述像素的透态包括白态和显示态;
或者,所述带电粒子包括所带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黑色的电泳粒子和白色的电泳粒子,每个所述像素的非透态包括黑态和白态,每个所述像素的透态为显示态。
CN202211567756.5A 2022-12-07 2022-12-07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665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7756.5A CN116665600B (zh) 2022-12-07 2022-12-07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7756.5A CN116665600B (zh) 2022-12-07 2022-12-07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5600A CN116665600A (zh) 2023-08-29
CN116665600B true CN116665600B (zh) 2023-11-03

Family

ID=8771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7756.5A Active CN116665600B (zh) 2022-12-07 2022-12-07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560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9048A (zh) * 2003-11-04 2006-12-13 希毕克斯影像有限公司 电泳分散体
CN103456272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示介质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4122732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474985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CN105467713A (zh) * 2016-02-03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显示装置、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2415828A (zh) * 2020-12-08 2021-02-26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88594A1 (ja) * 2004-03-12 2005-09-22 Fujitsu Limite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WO2011058725A1 (ja) * 2009-11-10 2013-03-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45310B2 (ja) * 2010-04-28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制御回路、電子機器および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9048A (zh) * 2003-11-04 2006-12-13 希毕克斯影像有限公司 电泳分散体
CN103456272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示介质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4122732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474985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CN105467713A (zh) * 2016-02-03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显示装置、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2415828A (zh) * 2020-12-08 2021-02-26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5600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0482B2 (ja) 電気泳動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US8274472B1 (en) Driving methods for bistable displays
US20110286076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WO201617109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520791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6017897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687832B1 (ko)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80002737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KR20070095790A (ko) 전기 영동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전기 영동 장치의 구동방법
CN112639602A (zh) 具有六角形和三角形电极的背板
CN107193170B (zh) 显示装置及彩色显示方法
CN106154668A (zh) 像素驱动系统、液晶显示器及像素驱动方法
US11856824B2 (en) Double-sided e-paper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6665600B (zh)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KR20070071037A (ko)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1106931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23093135A9 (zh) 电子墨水屏及显示装置
CN116665599B (zh) 电泳显示屏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11024207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is
KR101865803B1 (ko)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EP1384226B1 (en) REDUCING THE BIAS ON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JP2006113399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219179749U (zh) 电泳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19417955U (zh) 电泳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20180012806A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들을 구동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회로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