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4726A -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4726A
CN116654726A CN202310934468.7A CN202310934468A CN116654726A CN 116654726 A CN116654726 A CN 116654726A CN 202310934468 A CN202310934468 A CN 202310934468A CN 116654726 A CN116654726 A CN 116654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rying
target
loading
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44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4726B (zh
Inventor
张云超
陈小莉
张泉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ao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ao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ao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ao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344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4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4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4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4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4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包括: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第二信息获取模块、搭载分析模块、单程调节模块和热度控制模块;第一和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电梯内搭载对象的各种搭载信息,搭载分析模块根据获取到的搭载信息确定电梯的运行方式以及电梯的目标高频位置,单程调节模块确定搭载终点位置和返程方式,并根据目标高频位置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热度控制模块根据当前移动状态和目标位置信息对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提高了电梯在不同搭载情况的搭载效率,同时减少了电梯返程时间。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高层建筑物内连接上下层空间常用的设备,传统的电梯通过卷扬机收放绞索来实现轿厢的垂直上下移动,进而使得轿厢在任意楼层间停止;由于轿厢通过绞索拉动,悬挂在半空中,这种结构在使用时间长后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在高度较高体积较大的建筑中,在人群高峰期易造成电梯门口堵塞,人群涌入电梯,出现安全事故。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800348B公开了一种智慧社区电梯管理系统,包括预约终端、定位终端、处理终端、阈值终端、显示终端和定时检测终端;预约终端用于接收到外部移动终端所发送的预约信号,预约方式为预约指定楼栋和指定单元,预约终端将所预约的数据信号发送至定位终端内;定位终端用于对移动终端位置和电梯的位置进行定位,其中定位终端内部包括有距离测算单元,距离测算单元用于对电梯到达指定楼层等待口和外部人员到达指定楼层等待口之间的距离进行测算;处理终端用于对测算的距离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再将处理后的数值与阈值终端内部的区间值进行比对,通过比对数值对电梯的运行进行最终判断,处理终端内部包括控制单元以及提取单元,提取单元用于对计算得出的最小数值进行提取,控制单元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关注的是预约电梯的等待时长的控制,无法对电梯高峰阶段的电梯运载效率进行提升,电梯搭载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搭载高峰期的运行模式的调整调高电梯运载效率导致电梯运载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其用以获取电梯的预搭载对象类型、预搭载对象数量,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其用以获取电梯的重量信息和速度信息;
搭载分析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电梯内的搭载对象类型确定电梯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以预设高频分析方式确定电梯的目标高频位置;
单程调节模块,其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和所述搭载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各目标位置信息以预设近程判定策略确定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搭载终点位置,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向量计算效率系数并根据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并根据所述目标高频位置以预设终点判定策略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
热度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搭载分析模块以及所述单程调节模块相连,用以在移动触发条件下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对所述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重量信息为电梯中所述各搭载对象的总重量,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单个搭载对象或预搭载对象对应的搭载起点位置和预期终点位置,所述预设高频分析方式为根据预设时长内各目标位置出现的次数和/或各目标位置的集中度确定所述目标高频位置;
其中,所述搭载终点位置为单个搭载对象对应的电梯载运终点,所述单程终点位置为电梯单程运行的终点对应的楼层位置,所述预设终点判定策略为根据目标高频位置与各目标位置信息中的最远点判定单程终点位置,所述预设近程判定策略为根据重量信息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判定各搭载对象的移动终点位置,所述移动触发条件为电梯空载达到预设时长且存在至少一个目标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搭载分析模块根据电梯内的各搭载对象类型确定电梯运行模式,包括在第一类型条件下采用的第一载运模式和在第二类型条件下采用的第二载运模式,且,所述第一载运模式的电梯运行速度高于所述第二载运模式的电梯运行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条件为电梯内的各搭载对象类型均为第一对象类型或电梯内无搭载对象,第二类型条件为电梯内存在至少一个搭载对象类型为第二对象类型,第一对象类型为货物,第二对象类型为自主移动体。
进一步地,所述搭载分析模块确定所述目标高频位置的方式包括: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次数的最大值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的集中程度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次数的最大值以及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集中度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各目标高频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以及与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确定单程中电梯内各搭载对象停靠的搭载终点位置,在单个电梯行程方向,其中:
在第一重量条件下,依次将与当前电梯距离位置最近的单个所述搭载起点位置确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
并,在第一确认条件下,将距离任一个所述搭载终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的单个所述预期终点位置判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并将第一对象类型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判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
所述第一重量条件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对应的搭载对象数量小于等于电梯预设运行搭载数量;
所述第一确认条件为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搭载起点位置确定搭载终点位置完成,所述预设距离大于等于电梯最小停靠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和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搭载向量,并根据各搭载向量计算效率系数;
其中,所述搭载向量的方向为由所述搭载起点位置指向对应的所述预期终点位置,所述搭载向量的长度为以单个电梯最小停靠距离为单位的倍数。
进一步地,在单个行程中,所述效率系数由下式确定:
Fi为与电梯目标行程方向同向的各所述搭载向量,i为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距当前单程终点位置距离与电梯最小停靠距离的比值,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为Fi对应的搭载起点位置;
θi为与当前单程终点位置对应的返程权重值,θi与i成正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包括:
若电梯第一程方向的效率系数小于预设第一标准,且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小于预设第一标准,所述单程调节模块采用第一返程搭载方式,对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搭载终点位置确定;
若电梯第一程的效率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或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所述单程调节模块采用第二返程搭载方式,对第二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搭载终点位置确定;
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包括当前单程终点位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范围互相不包含,且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范围组成电梯的全部停靠位置;
所述电梯第一程方向为与当前电梯的行程反向的电梯行程方向,所述电梯第二程为与电梯第一程行程反向的行程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在单次电梯行程中,根据当前时段对应的目标高频位置与各所述搭载终点位置中距当前电梯位置的最远点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其中:
若第一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为所述目标高频位置;
若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为所述最远点;
所述第一距离为目标高频位置距当前电梯位置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为各所述搭载终点位置距当前电梯位置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在各次电梯行程反向时均进行返程搭载方式确认,并根据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确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
若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一返程搭载方式,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为第二返程搭载方式;
若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二返程搭载方式,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一返程搭载方式或所述第二返程搭载方式,并重新根据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热度控制模块在所述移动触发条件下,将当前时段对应的所述目标高频位置的热度响应值从持续响应降低为间隔响应,并在间隔响应期间,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对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间隔响应为所述目标高频位置在所述单个数据分析时段内以设定周期间隔存在,所述间隔响应期间所述目标高频位置不存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第一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电梯的预搭载对象信息,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电梯内搭载对象的重量信息和速度信息,搭载分析模块根据获取到的搭载信息确定电梯的运行方式以及电梯的目标高频位置,单程调节模块确定搭载终点位置和返程方式,并根据目标高频位置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热度控制模块根据当前移动状态和目标位置信息对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电梯在不同搭载情况的搭载效率,同时减少了电梯返程时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搭载分析模块设置第一载运模式和第二载运模式,对电梯搭载对象不同情况下使用对应运行模式,搭载对象均为货物或空载时,电梯运行速度较快,能够节约空载时间,提高电梯单位时间的载运效率;搭载对象包括乘客时,电梯运行采用第二载运模式,载运更加平稳,提高了电梯载运的舒适性,并保证了乘客在电梯运行时的安全。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搭载分析模块使用不同的方式确认目标高频位置,包括目标位置停靠次数的最大值、停靠位置集中程度,以及目标位置停靠次数的最大值和停靠位置集中程度,使得确认高频位置更加准确,并且根据不同确定方式确定的目标高频位置在对应的单个数据分析时段,分析精确度更高,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梯的搭载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单程调节模块确定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并根据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各搭载对象的搭载终点位置,最后根据这些位置信息确定单次移动的终点位置和最终终点位置,通过对搭载终点位置的筛选,将部分预期终点位置位于第二对象类型的搭载对象的移动能力范围内的搭载终点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了电梯停靠站的数量,提高了电梯的运载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单程调节模块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和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搭载向量计算并效率系数,确定了当前搭载方式搭载效率,并为确定返程搭载方式提供数据基础。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单程调节模块根据不同的效率系数确认对应的返程搭载方式,减少了电梯返程空载时间,缩短了电梯返程的搭载时间,并且通过选择搭载范围,缩短了部分搭载对象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搭载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热度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高频位置的热度响应值确定当前是否存在高频位置,不存在时根据搭载对象的目标位置信息调整单程终点位置,保证了搭载对象多时候的搭载效率,同时提高了搭载对象少时候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其用以获取电梯的预搭载对象类型、预搭载对象数量,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其用以获取电梯的重量信息和速度信息;
搭载分析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电梯内的搭载对象类型确定电梯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以预设高频分析方式确定电梯的目标高频位置;
单程调节模块,其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和所述搭载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各目标位置信息以预设近程判定策略确定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搭载终点位置,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向量计算效率系数并根据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并根据所述目标高频位置以预设终点判定策略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
热度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搭载分析模块以及所述单程调节模块相连,用以在移动触发条件下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对所述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重量信息为电梯中所述各搭载对象的总重量,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单个搭载对象或预搭载对象对应的搭载起点位置和预期终点位置,所述预设高频分析方式为根据预设时长内各目标位置出现的次数和/或各目标位置的集中度确定所述目标高频位置;
其中,所述搭载终点位置为单个搭载对象对应的电梯载运终点,所述单程终点位置为电梯单程运行的终点对应的楼层位置,所述预设终点判定策略为根据目标高频位置与各目标位置信息中的最远点判定单程终点位置,所述预设近程判定策略为根据重量信息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判定各搭载对象的移动终点位置,所述移动触发条件为电梯空载达到预设时长且存在至少一个目标位置信息。
本发明通过第一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电梯的预搭载对象信息,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电梯内搭载对象的重量信息和速度信息,搭载分析模块根据获取到的搭载信息确定电梯的运行方式以及电梯的目标高频位置,单程调节模块确定搭载终点位置和返程方式,并根据目标高频位置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热度控制模块根据当前移动状态和目标位置信息对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电梯在不同搭载情况的搭载效率,同时减少了电梯返程时间。
在实施中,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可分布设置在电梯各停靠楼层的电梯开口附近,通过采集设备识别或输入方式获得对应的预搭载对象类型、预搭载对象数量,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设置在电梯轿厢或悬吊缆绳位置,用以获取电梯的重量信息和速度信息,其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所示,具体而言,所述搭载分析模块根据电梯内的各搭载对象类型确定电梯运行模式,包括在第一类型条件下采用的第一载运模式和在第二类型条件下采用的第二载运模式,且,所述第一载运模式的电梯运行速度高于所述第二载运模式的电梯运行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条件为电梯内的各搭载对象类型均为第一对象类型或电梯内无搭载对象,第二类型条件为电梯内存在至少一个搭载对象类型为第二对象类型,第一对象类型为货物,第二对象类型为自主移动体。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对象类型为货物,无自主移动能力,无体感要求,故电梯载运可采用较高运行速度,以提高运载效率;第二对象类型为自主移动体,包括人员及具有自主移动攀爬至指定位置的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由于第二对象能够自主进行楼层间移动,结合对其进行的预期终点位置分析,确定其在电梯载运的搭载终点位置,结合自主移动体的主动转移,在电梯运载高峰时刻,有效的在保证自主移动体的移动能力范围内,提高电梯运载效率。
本发明中搭载分析模块设置第一载运模式和第二载运模式,对电梯搭载对象不同情况下使用对应运行模式,搭载对象均为货物或空载时,电梯运行速度较快,能够节约空载时间,提高电梯单位时间的载运效率;搭载对象包括乘客时,电梯运行采用第二载运模式,载运更加平稳,提高了电梯载运的舒适性,并保证了乘客在电梯运行时的安全。
具体而言,所述搭载分析模块确定所述目标高频位置的方式包括: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次数的最大值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的集中程度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次数的最大值以及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集中度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各目标高频位置。
作为较好的实施方式,在进行集中程度计算时,采用均方差最小值表征单个停靠位置的集中程度,计算方式如下:
步骤一,依次选定单个停靠位置;
步骤二,计算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与选定的单个停靠位置的距离的均方差作为单个停靠位置的集中程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获得的各均方差并选定其中最小均方差对应的单个停靠位置作为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目标高频位置为若干个,其根据确定方式进行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时长可以根据电梯运行的具体场景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搭载分析模块使用不同的方式确认目标高频位置,包括目标位置停靠次数的最大值、停靠位置集中程度,以及目标位置停靠次数的最大值和停靠位置集中程度,使得确认高频位置更加准确,并且根据不同确定方式确定的目标高频位置在对应的单个数据分析时段,分析精确度更高,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梯的搭载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以及与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确定单程中电梯内各搭载对象停靠的搭载终点位置,在单个电梯行程方向,其中:
在第一重量条件下,依次将与当前电梯距离位置最近的单个所述搭载起点位置确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
并,在第一确认条件下,将距离任一个所述搭载终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的单个所述预期终点位置判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并将第一对象类型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判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
所述第一重量条件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对应的搭载对象数量小于等于电梯预设运行搭载数量;
所述第一确认条件为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搭载起点位置确定搭载终点位置完成,所述预设距离大于等于电梯最小停靠距离。
在实施中,预设距离能够根据电梯的运行承载需求进行浮动设定,或根据第二对象类型的搭载对象的移动能力进行设定。
本发明通过对搭载终点位置的筛选,将部分预期终点位置位于第二对象类型的搭载对象的移动能力范围内的搭载终点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了电梯停靠站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电梯的运载效率。
本发明中单程调节模块确定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并根据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各搭载对象的搭载终点位置,最后根据这些位置信息确定单次移动的终点位置和最终终点位置,降低了部分搭载对象的搭载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搭载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和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搭载向量,并根据各搭载向量计算效率系数;
其中,所述搭载向量的方向为由所述搭载起点位置指向对应的所述预期终点位置,所述搭载向量的长度为以单个电梯最小停靠距离为单位的倍数。
具体而言,在单个行程中,所述效率系数由下式确定:
Fi为与电梯目标行程方向同向的各所述搭载向量,i为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距当前单程终点位置距离与电梯最小停靠距离的比值,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为Fi对应的搭载起点位置;
θi为与当前单程终点位置对应的返程权重值,θi与i成正相关。
在实施中,θi与i成正相关,包括θi与i成正比,或θi与i成正指数比,优选的,θi与i成正指数比;
例如,在i=2,设定θ2=2;i=3,设定θ3=4,i=4,设定θ3=8;
能够使效率系数的表征与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的关系更加明显,起到更好的表征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效率系数越大电梯单程运行的总距离越远。
本发明单程调节模块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和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搭载向量计算并效率系数,确定了当前搭载方式搭载效率,并为确定返程搭载方式提供数据基础。
具体而言,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包括:
若电梯第一程方向的效率系数小于预设第一标准,且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小于预设第一标准,所述单程调节模块采用第一返程搭载方式,对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搭载终点位置确定;
若电梯第一程的效率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或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所述单程调节模块采用第二返程搭载方式,对第二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搭载终点位置确定;
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包括当前单程终点位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范围互相不包含,且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范围组成电梯的全部停靠位置;
所述电梯第一程方向为与当前电梯的行程反向的电梯行程方向,所述电梯第二程为与电梯第一程行程反向的行程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第一标准用以区分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第二目标位置范围的划定点,一般的,可选电梯总有效单程的一半作为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第二目标位置范围的划定点确定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第二目标位置范围,并通过历遍方式计算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计算对应的效率系数记为预设第一标准,并通过预设第一标准对实际的电梯第一程的效率系数及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进行比较,确定电梯的返程搭载方式。
在实施中,通过第一返程搭载方式,返程空载时间及返程时间均能够降低,能够高效运载位于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预搭载对象,提高了其搭载效率,并且,在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预搭载对象运载完成后,对第二目标位置范围内的搭载对象而言,电梯空载行程能够采用更高的运行速度,且由于停靠站点的减少,搭载等待时间虽存在较小增长,但由于停靠站点总数的降低,电梯搭载时长降低,从而,使电梯运行和人员安全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中单程调节模块根据不同的效率系数确认对应的返程搭载方式,减少了返程的搭载时间,同时缩小了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预搭载对象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搭载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在单次电梯行程中,根据当前时段对应的目标高频位置与各所述搭载终点位置中距当前电梯位置的最远点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其中:
若第一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为所述目标高频位置;
若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为所述最远点;
所述第一距离为目标高频位置距当前电梯位置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为各所述搭载终点位置距当前电梯位置的最大距离。
本发明通过判断目标高频位置,能够获得数据分析时段的电梯搭载需求,通过预先停靠至目标高频位置,降低了目标高频位置的预搭载对象的等待时长,有效的利用历史数据对电梯的搭载峰值进行调整,保证了高峰期目标高频位置的搭载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在各次电梯行程反向时均进行返程搭载方式确认,并根据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确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
若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一返程搭载方式,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为第二返程搭载方式;
若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二返程搭载方式,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一返程搭载方式或所述第二返程搭载方式,并重新根据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确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中,通过判断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限定本次的返程搭载方式的选择范围,能够兼顾搭载效率与运载平衡,避免出现极端的等待时长过长情况,进一步地满足了各位置预搭载对象的电梯搭载需求。
具体而言,所述热度控制模块在所述移动触发条件下,将当前时段对应的所述目标高频位置的热度响应值从持续响应降低为间隔响应,并在间隔响应期间,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对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间隔响应为所述目标高频位置在所述单个数据分析时段内以设定周期间隔存在,所述间隔响应期间所述目标高频位置不存在。
本发明中热度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高频位置的热度响应值确定当前是否存在高频位置,不存在时根据搭载对象的目标位置信息调整单程终点位置,保证了搭载对象多时候的搭载效率,同时提高了搭载对象少时候的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将目标高频位置的热度响应值从持续响应降低为间隔响应,能够避免持续停靠至目标高频位置,且搭载对象造成电梯等待时长增加,通过间隔响应,兼顾历史分析中对目标高频位置的需求,并根据实际的搭载情况进行响应调整,兼顾了电梯运行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梯的搭载效率。
实施中,移动触发条件的预设时长能够根据电梯实际的运载场景及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时长进行确定,其至少设置为电梯常规打开等待时长,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其用以获取电梯的预搭载对象类型、预搭载对象数量,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其用以获取电梯的重量信息和速度信息;
搭载分析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电梯内的搭载对象类型确定电梯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以预设高频分析方式确定电梯的目标高频位置;
单程调节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所述搭载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各目标位置信息以预设近程判定策略确定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搭载终点位置,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向量计算效率系数并根据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并根据所述目标高频位置以预设终点判定策略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
热度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搭载分析模块以及所述单程调节模块相连,用以在移动触发条件下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对所述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重量信息为电梯中所述各搭载对象的总重量,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单个搭载对象或预搭载对象对应的搭载起点位置和预期终点位置,所述预设高频分析方式为根据预设时长内各目标位置出现的次数和/或各目标位置的集中度确定所述目标高频位置;
其中,所述搭载终点位置为单个搭载对象对应的电梯载运终点,所述单程终点位置为电梯单程运行的终点对应的楼层位置,所述预设终点判定策略为根据目标高频位置与各目标位置信息中的最远点判定单程终点位置,所述预设近程判定策略为根据重量信息以及各目标位置信息判定各搭载对象的移动终点位置,所述移动触发条件为电梯空载达到预设时长且存在至少一个目标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分析模块根据电梯内的各搭载对象类型确定电梯运行模式,包括在第一类型条件下采用的第一载运模式和在第二类型条件下采用的第二载运模式,且,所述第一载运模式的电梯运行速度高于所述第二载运模式的电梯运行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条件为电梯内的各搭载对象类型均为第一对象类型或电梯内无搭载对象,第二类型条件为电梯内存在至少一个搭载对象类型为第二对象类型,第一对象类型为货物,第二对象类型为自主移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分析模块确定所述目标高频位置的方式包括: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次数的最大值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的集中程度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单个目标高频位置;
根据历史记录中单个数据分析时段中各目标位置的停靠次数的最大值以及各目标位置的停靠位置集中度确定单个数据分析时段的各目标高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电梯内各搭载对象的预期终点位置以及与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确定单程中电梯内各搭载对象停靠的搭载终点位置,在单个电梯行程方向,其中:
在第一重量条件下,依次将与当前电梯距离位置最近的单个所述搭载起点位置确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
并,在第一确认条件下,将距离任一个所述搭载终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的单个所述预期终点位置判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并将第一对象类型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判定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
所述第一重量条件为单个搭载终点位置对应的搭载对象数量小于等于电梯预设运行搭载数量;
所述第一确认条件为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搭载起点位置确定搭载终点位置完成,所述预设距离大于等于电梯最小停靠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各预搭载对象的搭载起点位置和对应的预期终点位置确定搭载向量,并根据各搭载向量计算效率系数;
其中,所述搭载向量的方向为由所述搭载起点位置指向对应的所述预期终点位置,所述搭载向量的长度为以单个电梯最小停靠距离为单位的倍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单个行程中,所述效率系数由下式确定:
Fi为与电梯目标行程方向同向的各所述搭载向量,i为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距当前单程终点位置距离与电梯最小停靠距离的比值,同向预搭载对象位置为Fi对应的搭载起点位置;
θi为与当前单程终点位置对应的返程权重值,θi与i成正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包括:
若电梯第一程方向的效率系数小于预设第一标准,且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小于预设第一标准,所述单程调节模块采用第一返程搭载方式,对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搭载终点位置确定;
若电梯第一程的效率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或电梯第二程的效率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所述单程调节模块采用第二返程搭载方式,对第二目标位置范围内的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搭载终点位置确定;
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包括当前单程终点位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范围互相不包含,且所述第一目标位置范围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范围组成电梯的全部停靠位置;
所述电梯第一程方向为与当前电梯的行程反向的电梯行程方向,所述电梯第二程为与电梯第一程行程反向的行程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在单次电梯行程中,根据当前时段对应的目标高频位置与各所述搭载终点位置中距当前电梯位置的最远点确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其中:
若第一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为所述目标高频位置;
若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电梯的单程终点位置为所述最远点;
所述第一距离为目标高频位置距当前电梯位置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为各所述搭载终点位置距当前电梯位置的最大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在各次电梯行程反向时均进行返程搭载方式确认,并根据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确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
若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一返程搭载方式,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为第二返程搭载方式;
若前次的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二返程搭载方式,所述单程调节模块判定当前次返程搭载方式为所述第一返程搭载方式或所述第二返程搭载方式,并重新根据效率系数确定返程搭载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度控制模块在所述移动触发条件下,将当前时段对应的所述目标高频位置的热度响应值从持续响应降低为间隔响应,并在间隔响应期间,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对单程终点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间隔响应为所述目标高频位置在所述单个数据分析时段内以设定周期间隔存在,所述间隔响应期间所述目标高频位置不存在。
CN202310934468.7A 2023-07-28 2023-07-28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Active CN116654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4468.7A CN116654726B (zh) 2023-07-28 2023-07-28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4468.7A CN116654726B (zh) 2023-07-28 2023-07-28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726A true CN116654726A (zh) 2023-08-29
CN116654726B CN116654726B (zh) 2023-12-29

Family

ID=8772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4468.7A Active CN116654726B (zh) 2023-07-28 2023-07-28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472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6356A2 (en) * 1994-04-07 1995-10-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system
JPH1036021A (ja) * 1996-07-22 1998-02-10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装置
JP2006213429A (ja) * 2005-02-01 2006-08-1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1054141A (zh) * 2006-04-13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08133126A (ja) * 2006-11-29 2008-06-1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8214099A (ja) * 2007-02-07 2008-09-18 Fujitec Co Ltd ワン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057325A (ja) * 2009-09-07 2011-03-2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WO2016077520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verlay system
CN114890258A (zh) * 2022-05-05 2022-08-12 国新电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智能速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180470A (zh) * 2022-06-16 2022-10-14 安徽领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学习的楼宇电梯管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6356A2 (en) * 1994-04-07 1995-10-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system
JPH1036021A (ja) * 1996-07-22 1998-02-10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装置
JP2006213429A (ja) * 2005-02-01 2006-08-1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1054141A (zh) * 2006-04-13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08133126A (ja) * 2006-11-29 2008-06-1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8214099A (ja) * 2007-02-07 2008-09-18 Fujitec Co Ltd ワン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057325A (ja) * 2009-09-07 2011-03-2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WO2016077520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verlay system
CN114890258A (zh) * 2022-05-05 2022-08-12 国新电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智能速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180470A (zh) * 2022-06-16 2022-10-14 安徽领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学习的楼宇电梯管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726B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01668B2 (en) Providing control commands to an elevator system with a personal terminal device
US10538412B2 (en) Brake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elevators
US9950899B2 (en) Position and loa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n elevator including at least one sensor in the elevator car
EP2964559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erving passenger-specific destination calls in an elevator system
EP2261160B1 (en) Group management device of elevator
EP3281904A1 (e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vators
US20130048436A1 (en) Automated elevator car call prompting
CN113401746A (zh) 用于机器人和个人的电梯召唤协调
CN116654726B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升降区间自调节系统
EP3643663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elevator service in a building to a passenger upon the passenger leaving a room in the building
US11738969B2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elevator service to persons with pets
EP3882198A1 (en) Elevator system crowd detection by robot
CN110775790A (zh) 在多门电梯中用于乘客出梯的电梯门控制
JP677189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かご運行制御方法
CN112091968A (zh) 一种机器人上下电梯的方法及系统
CN113086789B (zh) 一种建筑物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2515719B1 (ko) 영상인식 연동 승강기 제어 시스템
EP3736239B1 (en) Self-tuning door timing parameters
EP3912946A1 (en) Passenger waiting assessment system
CN107492182B (zh) 基于多参数分析的大数据检测平台
US20200122965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elevator service
EP4299497A1 (en) Robotic interlocking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KR20230171207A (ko) 승장/호기 내 교통량 혼잡 대응 엘리베이터 그룹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EP4296209A1 (en) Robot interlocking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230374809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using vehicle elevator device for vertical parking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in collective building, temporary park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